Document
拖动滑块完成拼图
个人中心

预订订单
服务订单
发布专利 发布成果 人才入驻 发布商标 发布需求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龙图腾公众号
首页 专利交易 IP管家助手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利喜报 > 中节能城市节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杜玉吉获国家专利权

中节能城市节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杜玉吉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中节能城市节能研究院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喷射式人工造雪制冷蓄冷系统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09084495B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3-09-26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1810918920.X,技术领域涉及:F25B9/00;该发明授权一种喷射式人工造雪制冷蓄冷系统是由杜玉吉;王海刚;靳庆麦;刘文杰;李波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18-08-14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一种喷射式人工造雪制冷蓄冷系统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一种喷射式人工造雪制冷蓄冷系统,包括空气过滤器、压缩机、换热器、喷射器、分离器、蓄冷室、除湿器、释冷换热器、蓄热水箱。本发明喷射式制冷蓄冷系统消耗少量的电力驱动压缩机,通过喷射引射系统将蓄冷池中的水冰的热量转移到生活热水中,在对外提供冷量的同时可副产生活热水。

本发明授权一种喷射式人工造雪制冷蓄冷系统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喷射式人工造雪制冷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1空气过滤器①采用可再生分子筛空气过滤器,直接吸入大气中的空气作为工质原料,过滤后的空气进入压缩机;2压缩机为空气过滤器吸入空气提供负压,为引射过程的工作流体提供压力,副产生活热水;①将净化后的空气压缩;②用自来水进行间接换热冷却机组,并将压缩后的空气冷却至15~18℃;③副产生活热水;④冷却后的空气进入换热器,副产的生活热水进入蓄热水箱;3换热器①用蓄冷室中冷水进一步冷却压缩机压缩过的空气,使其温度降低至0.5~2℃,非原始开车正常工况最高温度≤4℃;②冷却后的空气作为工作流体进入喷射器;③原始开车时,进行冷却是冷量逐步累积的过程,通过循环逐步降低冷水及空气温度至零;④换热后的冷水回流至蓄冷室,经布液器均匀淋洒蓄冷室浮冰层;4喷射器①经换热器冷却后的低温、干燥、带压的空气作为工作流体,通过喷射器吸入引射流体;②来自蓄冷室冷水层的冷水作为引射流体;③空气经过喷射器接收室的喷嘴喷出后,将冷水吸入接收室并雾化,空气和雾化冷水依次进入喷射器的混合室、扩散室;④低温干燥带压空气经喷嘴泄压后,吸收雾化冷水气化形成蒸汽,达到近饱和状态;⑤雾化冷水部分气化成蒸汽被空气带走,气化过程的相变吸收的热量随空气离开蓄冷室完成制冷;⑥气化过程的相变潜热由剩余液体提供,热量转移后,使其局部过冷,过冷的雾化水以空气中的微粒为凝结核凝固成冰晶完成蓄冷,造雪除霾;⑦未气化也未凝固的雾化冷水与剩余的空气粉尘结合汇聚成液滴,成雨除霾;⑧混合流体离开喷射器后进入分离器;5分离器使用旋风分离器对来自喷射器的混合流体进行气固液分离:①分离出的含湿空气进入除湿器;②分离出的冰晶、液滴散落入蓄冷室浮冰层;6蓄冷室①内部上层空间设有喷射器、分离器,镶嵌于内部上表面;②蓄冷层蓄冷工质大致上下分层,上层为浮冰层、下层为冷水层,温度为0℃;③蓄冷层下层冷水层设有滤网,过水滤冰;7除湿器①对流经分离器的含湿空气进行脱水除湿;②除湿后的干燥无霾空气一部分以驰放气的形式排空;③另一部分带压干燥洁净空气循环使用;④除湿过程的液化潜热:空气带走大部分液化潜热,一部分空气携带的热量以驰放气的形式离开系统,另一部分循环使用的空气携带的热量最终经压缩过程转移到生活热水中;剩余部分液化潜热被除湿器、液态水吸收,通过引入冷却水带离系统;⑤除湿器脱附后的低温液态水,回蓄冷室经布液器均匀淋洒蓄冷室浮冰层;8释冷换热器①将蓄冷室冷水层的冷水经滤网后泵入释能换热器换热后回流至蓄冷室浮冰层;②将系统外引入的冷却水赋冷后形成冷冻水对外供冷;9蓄热水箱①缓存冷却压缩机副产的生活热水;②设有蓄热保温功能;对外提供生活热水。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中节能城市节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黄河东路89号河海商务大厦5楼504室;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