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李军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华南理工大学申请的专利一种氧系高效清洁漂白纸浆制备方法及其装置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09267413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3-09-26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1811258557.X,技术领域涉及:D21C9/147;该发明授权一种氧系高效清洁漂白纸浆制备方法及其装置是由李军;张希;莫立焕;徐峻;龚杰;匡奕山;李霞;栾鹏程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18-10-26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氧系高效清洁漂白纸浆制备方法及其装置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系高效清洁漂白纸浆制备方法及其装置;装置中的中空混合转子通过螺栓连接于位于混合反应室底部高速变频电机主轴的轴端;中空混合转子的叶片为中空结构对称分布的多个直线型叶片或螺旋型叶片。广泛适用于任意原料的化学浆的氧漂或臭氧漂,全部采用含氧漂剂,其化学反应分解的最终产物是氧气和水,杜绝了漂后浆中有害物质的残留;本装置制备的漂白浆白度较高,更为均匀,不易返黄;采用变频电机通过主轴和机械密封带动中空型转子进行高速混合,使混合反应室内的中高浓浆料与氧系气态漂剂传质更为高效,混合接触更为均匀充分;本装置结构合理,可精确控制药液、氧气、臭氧的消耗量,制备漂白浆工艺简单高效。
本发明授权一种氧系高效清洁漂白纸浆制备方法及其装置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采用氧系高效清洁漂白纸浆实验型装置制备纸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位于机架27上的带盖体10的混合反应室16、高速变频电机24、DCS操作系统26,所述混合反应室16上方设置有盖体10,混合反应室16外壁安装有加热器15,混合反应室16内设置有中空混合转子13;所述盖体10中心下方设置有可插入中空混合转子13中心的开有多孔阵列的曝气管14;曝气管14的外端口通过三通接口分别依次连通进液阀3、药液泵2、进液管1和进气阀6、气泵5、进气管4;盖体10上方设置有排气阀11,排气阀11通过排气管12依次连接尾气臭氧浓度检测仪22,臭氧尾气处理装置23;所述中空混合转子13通过螺栓28连接于位于混合反应室16底部高速变频电机24主轴19的轴端;所述中空混合转子13的叶片为中空结构平行对称分布的多个直线型叶片或中空结构对称分布的多个螺旋型叶片;所述中空混合转子13的叶片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下两个同轴分布的圆环上,其下圆环通过螺栓28连接于位于混合反应室16底部主轴19的轴端;开有多孔阵列的曝气管14通过上圆环伸入中空混合转子13的内部中心;当中空混合转子13转动时,在其中心位置形成真空区域;在叶片的扰动下,使混合反应室16内的流体在真空区域、各叶片之间、各叶片与混合反应室内壁之间,以及各叶片与上圆环和混合反应室内壁之间形成对流;所述主轴19旋转轴线的端面垂直套装有密封套18,用于密封主轴19与混合反应室16之间的圆周间隙;所述密封套18的圆周开设有与外部冷却水连通的冷却水循环流道;所述制备纸浆的方法包括,氧脱木素纸浆的制备、臭氧漂白纸浆的制备、氧气增压的臭氧漂白纸浆的制备;氧脱木素纸浆的制备:装锅:将盖体10取下,根据待漂纸浆的浆浓特性选择安装相应的中空混合转子13,即低浓和中浓漂白选择直线型叶片的中空混合转子13,高浓漂白选择螺旋型叶片的中空混合转子13;加入绝干浆料,安装盖体10,将曝气管14插入中空混合转子13的中心位置,利用端盖螺栓7将盖体10和混合反应室16紧固密封;调节浆浓:开启药液泵2,通过进液管1和曝气管14泵入的稀释水,开启变频器25,采用转速为800~1500rmin混合调浓,调节混合反应室16内待漂浆料为中浓10%~14%或高浓25%~30%;碱预处理:中浓漂白,开启药液泵2,通过进液管1和曝气管14,泵入用量为2.0%~3.0%的NaOH,0.4%~0.6%的MgSO4,0.4%~0.6%的H2O2;或高浓漂白,泵入用量为2.0%~6.0%的NaOH,0.3%~0.6%的MgSO4;开启变频器25,采用转速800-1500rmin混合均匀;氧漂:开启加热器15,使混合反应室16内浆料升温到90℃,进行恒温模式,开启气泵5,泵入的氧气,至混合反应室16内的压力为0.5~0.7MPa,开启变频器25,采用转速800~1500rmin,进行混合氧脱木素的反应,中浓漂白反应时间为60min,高浓漂白反应时间为30min;卸料:待反应时间结束,关闭气泵5,停止氧气进气,关闭加热器15,关闭变频器25和高速变频电机24,开启排气阀11,进行放气,待混合反应室16内压力为零,开启药液泵2泵入稀释水,进行洗浆卸料,开启排浆阀17,储浆槽21收集漂后浆料;臭氧漂白纸浆的制备:装锅:将盖体10取下,根据待漂纸浆的浆浓特性选择安装相应的中空混合转子13,即低浓和中浓漂白选择直线型叶片的中空混合转子13,高浓漂白选择螺旋型叶片的中空混合转子13;加入绝干浆料,安装盖体10,将曝气管14插入中空混合转子13的中心位置,利用端盖螺栓7将盖体10和混合反应室16紧固密封;调节浆浓:开启药液泵2,通过进液管1和曝气管14泵入稀释水,开启变频器25,采用转速800~1500rmin混合调浓,调节反应室内待漂浆料为中浓10%~14%或高浓30%~35%;酸预处理:开启药液泵2,通过进液管1和曝气管14,泵入酸液,开启变频器25,采用转速800-1500rmin,混合均匀,调节浆料pH为2;开启加热器15,使混合反应室16内浆料升温到相应的温度40℃,进行恒温模式,开启变频器25,采用中低转速800~1500rmin,不断混合搅拌,酸预处理时间为30min;保护剂预处理:开启药液泵2,通过进液管1和曝气管14,泵入乙二醇、乙醇、甲醇或二氧六环等有机溶剂,开启变频器25,采用转速800~1500rmin,混合均匀;臭氧漂白:开启加热器15,使混合反应室16内浆料升温到所需的温度,进行恒温模式,或关闭加热器15,进行常规常温臭氧漂白;盖体10上方排气阀11保持开启状态,开启气泵5,泵入臭氧,浓度为180mgL,流量为4Lmin,进气压力为0.2~0.4MPa,同时开启变频器25,采用中高转速1500~3000rmin,进行混合臭氧漂白的反应,臭氧通入和混合时间为5min,混合反应结束后,关闭气泵5,关闭进气阀6,关闭变频器25,未反应的臭氧通过排气阀11、尾气臭氧浓度检测仪22、臭氧尾气处理装置23;或关闭排气阀11,开启气泵5,泵入臭氧,浓度为180mgL,流量为4Lmin,进气压力为0.2~0.4MPa,至反应室压力为0.8~1.2MPa,关闭臭氧气泵5,同时开启变频器25,采用中高转速1500~3000rmin,进行混合臭氧漂白的反应,混合反应时间为5min,混合反应结束后,关闭变频器25,开启排气阀11,未反应的臭氧通过尾气臭氧浓度检测仪22、臭氧尾气处理装置23,待反应室压力降为零,可泵入氮气,将混合反应室16内未反应的臭氧置换出;卸料:开启药液泵2泵入稀释水,进行洗浆卸料,开启排浆阀17,储浆槽21收集漂后浆料;氧气增压的臭氧漂白纸浆的制备:装锅:将盖体10取下,根据待漂纸浆的浆浓特性选择安装相应的中空混合转子13,低浓和中浓漂白选择直线型叶片的中空混合转子13,高浓漂白选择螺旋型叶片的中空混合转子13;加入绝干浆料,安装盖体10,将曝气管14插入中空混合转子13的中心位置,利用端盖螺栓7将盖体10和混合反应室16紧固密封;调节浆浓:开启药液泵2,通过进液管1和曝气管14,泵入稀释水,开启变频器25,采用中低转速800~1500rmin,混合调浓,调节混合反应室16内待漂浆料为中浓10%~14%或高浓30%~35%;酸预处理:开启药液泵2,通过进液管1和曝气管14,泵入酸液,开启变频器25,采用中低转速800~1500rmin混合均匀,调节浆料pH为2;开启加热器15,使混合反应室16内浆料升温到40℃,进行恒温模式,开启变频器25,采用中低转速800~1500rmin,不断混合搅拌,酸预处理时间为30min;保护剂预处理:开启药液泵2,通过进液管1和曝气管14,泵入乙二醇、乙醇、甲醇或二氧六环等有机溶剂,开启变频器25,采用中低转速800~1500rmin,混合均匀;氧气增压的臭氧漂白:开启加热器15,使混合反应室16内浆料升温到所需的温度,进行恒温模式,或关闭加热器15,进行常规常温臭氧漂白;关闭排气阀11,开启气泵5泵入臭氧,浓度为180mgL,流量为4Lmin,进气压力为0.2~0.4MPa,至混合反应室16内压力为0.8~1.2MPa,停止臭氧进气;再打开气泵5泵入氧气,至混合反应室16压力为1.5MPa,关闭气泵5,同时开启变频器25,采用中高转速1500~3000rmin,进行混合臭氧脱木素的反应,混合反应时间为5min,混合反应结束后,关闭变频器25,开启排气阀11,未反应的臭氧通过尾气臭氧浓度检测仪22、臭氧尾气处理装置23,待混合反应室16压力降为零时,泵入氮气,将混合反应室16内未反应的臭氧置换出;卸料:开启药液泵2泵入稀释水,进行洗浆卸料,开启排浆阀17,储浆槽21收集漂后浆料。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其通讯地址为:528314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赤花居委会广隆工业园兴业4路18号顺联机械城22座;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