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鼎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高松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安徽鼎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监测设备的能耗管理系统及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9805076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6-10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280887.2,技术领域涉及:G01R31/00;该发明授权一种监测设备的能耗管理系统及方法是由高松;时中荣;刘宇;贾朝川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3-11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监测设备的能耗管理系统及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设备的能耗管理系统及方法,其中方法包括:采集监测设备的用电量,得到电量序列数据和用电量曲线;根据监测设备的运行时间t,从用电量曲线和电量测试变化曲线中提取t时刻的数据,得到当前电量数据和当前参考数据,并根据当前参考数据得到修正数据;将用电量曲线与电量测试变化曲线的综合相似度大于第一阈值,且修正数据与当前电量数据的差值小于第二阈值的设备标记为正常设备;否则,标记为异常设备,并发送预警信号;根据电量序列数据分析正常设备的电量变化情况,得到严重老化设备;根据异常设备和严重老化设备发送设备更换信号。本发明涉及能耗管理领域,解决了现有方法在精细化、智能化和准确性方面的不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授权一种监测设备的能耗管理系统及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监测设备的能耗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量采集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时间间隔采集监测设备的用电量,得到随时间变化的电量序列数据和用电量曲线;其中,所述电量序列数据包括在多个时间点采集到的监测设备的用电量;异常预警模块:用于根据监测设备的运行时间t,分别从用电量曲线和电量测试变化曲线中提取t时刻的数据,得到当前电量数据和当前参考数据,并将当前参考数据乘以环境调节系数,得到修正数据;以及,将用电量曲线与电量测试变化曲线的综合相似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修正数据与当前电量数据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监测设备标记为正常设备;否则,标记为异常设备,并根据异常设备发送预警信号;其中,所述电量测试变化曲线,是将标准监测设备在标准环境下进行全生命周期测试,得到的电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所述标准环境包括恒定的温度、湿度、电压以及灰尘浓度,所述综合相似度的计算过程包括:A21,将用电量曲线和电量测试变化曲线进行求导,记录曲线的起点、终点以及一阶导数为零且二阶导数不为零的点,得到用电量曲线的特征点集合P1={p11,p12,…,p1n}和电量测试变化曲线的特征点集合P2={p21,p22,…,p2m};n和m表示特征点集合中的元素个数;A22,计算特征点集合中每个特征点的局部曲率,得到特征点集合P1的局部曲率集合K1={k11,k12,…,k1n}和特征点集合P2的局部曲率集合K2={k21,k22,…,k2m};A23,利用动态时间规整算法将特征点集合P1和特征点集合P2进行时间轴上的对齐,得到对齐后的特征点对p1i,p2j根据位置相似度公式计算得到位置相似度Spij;其中,和分别表示和的坐标,表示所有对齐后的特征点对之间距离的最大值;根据曲率相似度公式Scij=1-k1i-k2jkmax计算得到曲率相似度Scij;其中,kmax表示局部曲率集合K1和K2中的最大值;根据公式Sij=αSpij+1-αScij计算得到特征点对相似度Sij;其中,α表示权重系数;将所有对齐后的特征点相似度Sij进行求平均,得到用电量曲线和电量测试变化曲线的综合相似度S;能耗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电量序列数据分析正常设备的电量变化情况,得到严重老化设备;其中,所述严重老化设备的判定规则为:B1,根据电量序列数据得到电量变化序列;其中,Q表示电量变化序列中的数据总量Q,,且,表示第q个数据点的电量值;B2,统计电量变化序列中值为零的个数,得到零值计数,并对电量变化序列中的若干值进行求和,得到变化总量;B31,计算零值计数与电量变化序列中的数据总量Q的比值,得到零值比;B32,判断零值比是否大于第三预设阈值;是,则跳转至B33;否,则将正常设备标记为严重老化设备;B33,当变化总量大于第四预设阈值时,将正常设备标记为严重老化设备;设备管理模块:用于获取异常设备和严重老化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发送设备更换信号。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安徽鼎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大数据产业园8号楼二层;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