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热动联供系统_李华玉_201610822200.4 

申请/专利权人:李华玉

申请日:2016-08-31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公开(公告)号:CN106524561B

主分类号:F25B15/02(20060101)

分类号:F25B15/02(20060101);F25B27/02(20060101);F25B33/00(20060101);F25B37/00(20060101);F25B41/06(20060101);F01K27/00(20060101)

优先权:["20160615 CN 2016104624709"]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0.03.17#授权;2018.05.08#实质审查的生效;2017.03.22#公开

摘要:本发明提供热动联供系统,属于热电冷联供和热泵技术领域。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第二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冷剂液泵、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组成吸收式热泵循环系统;冷剂液向第二发生器提供低温热负荷,动力机通过排汽通道向第二发生器提供低温热负荷,动力机通过第一蒸汽通道向蒸发器提供低温热负荷;发生器有高温热介质通道、吸收器和冷凝器有被加热介质通道、第二冷凝器有冷却介质通道分别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主权项:1.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第二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冷剂液泵、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动力机所组成;吸收器1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9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2连通,发生器2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1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第二发生器3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0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吸收器1连通,发生器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4连通,第二发生器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冷凝器5连通,冷凝器4还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第二冷凝器5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8与蒸发器6连通,蒸发器6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1连通,动力机13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3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3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蒸发器6和第二发生器3之后第二发生器3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吸收器1和冷凝器4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冷凝器5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发生器2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全文数据:热动联供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热电冷联供与吸收式热栗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蒸汽动力装置中,动力机排汽与环境之间温差虽小,但热量巨大,冬季时节尤甚,蒸汽动力装置排放的低压乏汽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往往难以利用;以煤为燃料的蒸汽动力装置,燃气与动力循环蒸汽之间存在难以有效利用的传热温差,导致热动联供系统的综合能源利用率不高,并对清洁能源在热动联供系统中的利用带来一定限制。[0003] 本发明以热能高效利用为前提,以充分利用动力机排汽或低压蒸汽与环境之间温差为核心,兼顾提升动力机工作安全性和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并考虑适应热动联供系统中清洁能源的利用,提出以动力机末端排汽或低压抽汽为低温热源并结合吸收式热栗技术的系列热动联供系统。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要提供热动联供系统,具体发明内容分项阐述如下:[0005] 1.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第二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冷剂液栗、溶液栗、第二溶液栗、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动力机所组成;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二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栗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动力机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蒸发器和第二发生器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吸收器和冷凝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发生器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0006] 2.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第二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冷剂液栗、溶液栗、第二溶液栗、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动力机所组成;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二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栗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动力机分别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和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一蒸汽通道依次连通蒸发器和第二发生器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第一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吸收器和冷凝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发生器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0007] 3.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第二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冷剂液栗、溶液栗、第二溶液栗、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动力机所组成;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二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栗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动力机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排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一蒸汽通道与蒸发器连通之后蒸发器再有第一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吸收器和冷凝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发生器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0008] 4.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第二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冷剂液栗、溶液栗、第二溶液栗、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动力机所组成;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二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栗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动力机分别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和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一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第一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连通之后蒸发器再有第二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吸收器和冷凝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发生器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0009] 5.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1-4项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三溶液栗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调整为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再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栗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将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调整为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第三发生器再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0010] 6.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1-4项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三溶液栗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调整为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栗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0011] 7.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1-6项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节流阀,将第二发生器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冷剂液管路与蒸发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0012] 8.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1-4项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三溶液栗、第三溶液热交换器、第二节流阀和供热器,吸收器增设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栗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将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调整为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供热器、第二发生器和第二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供热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0013] 9.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1-4项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三溶液热交换器、第二节流阀和供热器,将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调整为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将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调整为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第三发生器再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将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调整为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供热器、第二发生器和第二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供热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0014] 10.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1-4项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三溶液栗、第三溶液热交换器、第二节流阀和供热器,将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调整为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第三发生器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栗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将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调整为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将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调整为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供热器、第二发生器和第二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供热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0015] 11.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8-10项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第三发生器增设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0016] 12.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8-11项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将第二发生器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冷剂液管路与蒸发器连通,将第二发生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冷剂液管路与蒸发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0017] 13.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I项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二吸收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调整为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再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将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第三发生器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将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二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发生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将动力机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蒸发器和第二发生器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蒸发器、第二发生器和第三发生器之后第三发生器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0018] 14.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2项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二吸收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调整为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再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将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第三发生器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将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二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发生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将动力机有第一蒸汽通道依次连通蒸发器和第二发生器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第一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有第一蒸汽通道依次连通蒸发器、第二发生器和第三发生器之后第三发生器再有第一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0019] 15.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3项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二吸收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调整为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再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将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第三发生器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将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二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发生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将动力机有排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有排汽通道经第三发生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其中,或将动力机有排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有排汽通道经第二发生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0020] 16.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4项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二吸收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调整为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再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将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第三发生器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将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二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发生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将动力机有第一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第一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有第一蒸汽通道经第三发生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第一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其中,或将动力机有第一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第一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有第一蒸汽通道经第二发生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再有第一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0021] 17.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4项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二吸收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调整为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再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将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第三发生器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将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二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发生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将动力机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有排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其中,或动力机增设排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0022] 18.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13-17项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节流阀,将第三发生器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第三发生器有冷剂液管路与蒸发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0023] 19.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3项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预热器,将第二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栗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栗和预热器与蒸发器连通,将第二发生器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冷凝液通道经预热器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0024] 20.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1-19项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发生器与连通的高温热介质通道,动力机增设高温蒸汽通道与发生器连通之后发生器再有高温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0025] 21.热动联供系统,是在第5-6项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发生器和第三发生器分别与外部连通的高温热介质通道,动力机增设高温蒸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和第三发生器之后第三发生器再有高温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附图说明:[0026]图1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电联供系统第I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0027]图2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电联供系统第2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0028]图3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电联供系统第3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0029]图4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电联供系统第4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0030]图5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电联供系统第5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0031]图6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电联供系统第6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0032]图7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电联供系统第7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0033]图8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电联供系统第8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0034]图9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电联供系统第9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0035]图10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电联供系统第10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0036]图11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电联供系统第11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0037]图12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电联供系统第12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0038] 图中,1-吸收器,2-发生器,3-第二发生器,4-冷凝器,5-第二冷凝器,6_蒸发器,7_节流阀,8-冷剂液栗,9-溶液栗,10-第二溶液栗,11-溶液热交换器,12-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动力机,14-第三发生器,15-第二吸收器,16-第三溶液栗,17-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8-第二节流阀,19-供热器,20-预热器。具体实施方式:[0039] 首先要说明的是,在结构和流程的表述上,非必要情况下不重复进行;对显而易见的流程不作表述。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0040]图1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0041] I结构上,它主要由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第二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冷剂液栗、溶液栗、第二溶液栗、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动力机所组成;吸收器I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9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2连通,发生器2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1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第二发生器3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10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吸收器I连通,发生器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4连通,第二发生器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冷凝器5连通,冷凝器4还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第二冷凝器5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栗8与蒸发器6连通,蒸发器6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I连通,动力机13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3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蒸发器6和第二发生器3之后第二发生器3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吸收器I和冷凝器4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冷凝器5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发生器2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0042] 2流程上,新汽进入动力机13降压作功,动力机13的排汽流经蒸发器6和第二发生器3逐步放热并冷凝,之后对外排出;吸收器I的稀溶液经溶液栗9和溶液热交换器11进入发生器2,高温热介质流经发生器2、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并向冷凝器4提供,发生器2的浓溶液经溶液热交换器11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进入第二发生器3、吸热释放冷剂蒸汽并向第二冷凝器5提供,第二发生器3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栗10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进入吸收器1、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冷凝器4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冷凝器4的冷剂液流经第二发生器3并放热,之后流经节流阀7节流降压进入蒸发器6、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吸收器I提供,第二冷凝器5的冷剂蒸汽放热于冷却介质成冷剂液,第二冷凝器5的冷剂液流经冷剂液栗8加压之后进入蒸发器6、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吸收器I提供,形成热动联供系统。[0043]图2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0044] I结构上,它主要由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第二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冷剂液栗、溶液栗、第二溶液栗、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动力机所组成;吸收器I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9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2连通,发生器2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1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第二发生器3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10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吸收器I连通,发生器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4连通,第二发生器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冷凝器5连通,冷凝器4还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第二冷凝器5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栗8与蒸发器6连通,蒸发器6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I连通,动力机13分别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和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3还有第一蒸汽通道依次连通蒸发器6和第二发生器3之后第二发生器3再有第一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吸收器I和冷凝器4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冷凝器5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发生器2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0045] 2流程上,与图1所示热动联供系统工作流程比较,有变化的流程之处在于一一新汽进入动力机13降压作功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通过第一蒸汽通道提供给蒸发器6和第二发生器3放热冷凝之后对外排出,第二路完成降压作功之后对外排放,形成热动联供系统。[0046]图3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0047] I结构上,它主要由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第二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冷剂液栗、溶液栗、第二溶液栗、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动力机所组成;吸收器I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9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2连通,发生器2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1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第二发生器3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10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吸收器I连通,发生器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4连通,第二发生器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冷凝器5连通,冷凝器4还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第二冷凝器5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栗8与蒸发器6连通,蒸发器6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I连通,动力机13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3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3还有排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3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3还有第一蒸汽通道与蒸发器6连通之后蒸发器6再有第一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吸收器I和冷凝器4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冷凝器5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发生器2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0048] 2流程上,与图1所示热动联供系统工作流程比较,有变化的流程之处在于一一新汽进入动力机13降压作功之后分成三路,相对排汽而言具有较高压力的蒸汽通过第一蒸汽通道提供给蒸发器6放热冷凝之后对外排出,完成降压作功之后的一部分排汽提供给第二发生器3放热冷凝并对外排出,完成降压作功之后的另一部分排汽对外排放,形成热动联供系统。[0049]图4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0050] I结构上,它主要由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第二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冷剂液栗、溶液栗、第二溶液栗、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动力机所组成;吸收器I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9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2连通,发生器2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1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第二发生器3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10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吸收器I连通,发生器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4连通,第二发生器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冷凝器5连通,冷凝器4还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第二冷凝器5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栗8与蒸发器6连通,蒸发器6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I连通,动力机13分别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和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3还有第一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3再有第一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3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6连通之后蒸发器6再有第二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吸收器I和冷凝器4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冷凝器5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发生器2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0051] 2流程上,与图1所示热动联供系统工作流程比较,有变化的流程之处在于一一新汽进入动力机13降压作功之后,分别经第二蒸汽通道提供给蒸发器6和经第一蒸汽通道提供给第二发生器3,余下蒸汽继续完成作功并对外排出;第一蒸汽流经第二发生器3放热冷凝之后对外排出,第二蒸汽流经蒸发器6放热冷凝之后对外排出,形成热动联供系统。[0052]图5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0053] I结构上,在图3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三溶液栗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器I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9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吸收器I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9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吸收器15连通,第二吸收器15再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栗16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与发生器2连通,将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1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调整为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第三发生器14再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1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第三发生器1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5连通,第三发生器14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吸收器15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0054] 2流程上,吸收器I稀溶液经溶液栗9和溶液热交换器11进入第二吸收器15、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第二吸收器15的稀溶液经第三溶液栗16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进入发生器2,发生器2的浓溶液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进入第三发生器14,高温热介质流经第三发生器14、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并向第二吸收器15提供,第三发生器14的浓溶液经溶液热交换器11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进入第二发生器3,形成热动联供系统。[0055]图6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0056] I结构上,在图3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三溶液栗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4连通调整为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5连通,第二吸收器15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栗16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第三发生器14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与第二吸收器15连通,第三发生器1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4连通,第三发生器14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吸收器15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0057] 2流程上,发生器2产生的冷剂蒸汽进入第二吸收器15,第二吸收器15的稀溶液经第三溶液栗16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进入第三发生器14,高温热介质流经第三发生器14、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并向冷凝器4提供,第三发生器14的浓溶液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进入第二吸收器15、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形成热动联供系统。[0058]图7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0059] I结构上,在图3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三溶液栗、第三溶液热交换器、第二节流阀和供热器,吸收器I增设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栗16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第三发生器14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将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4连通调整为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4再有冷剂液管路经供热器19、第二发生器3和第二节流阀18与蒸发器6连通,第三发生器1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4连通,供热器19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0060] 2流程上,发生器2产生的冷剂蒸汽提供给第三发生器14作驱动热介质,吸收器I的部分稀溶液经第三溶液栗16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进入第三发生器14,冷剂蒸汽流经第三发生器14、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并向冷凝器4提供,第三发生器14的浓溶液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进入第二发生器3;流经第三发生器14的冷剂蒸汽放热成冷剂液,冷剂液流经供热器19和第二发生器3并逐步放热,之后经第二节流阀18节流降压进入蒸发器6,形成热动联供系统。[0061]图8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0062] I结构上,在图3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三溶液热交换器、第二节流阀和供热器,将吸收器I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9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吸收器I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9、溶液热交换器11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与发生器2连通,将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1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调整为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第三发生器14再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1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将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4连通调整为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4再有冷剂液管路经供热器19、第二发生器3和第二节流阀18与蒸发器6连通,第三发生器1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4连通,供热器19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三发生器14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0063] 2流程上,高温热介质和发生器2产生的冷剂蒸汽提供给第三发生器14作驱动热介质,吸收器I的稀溶液经溶液栗9、溶液热交换器11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进入发生器2,发生器2的浓溶液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进入第三发生器14,冷剂蒸汽和高温热介质分别流经第三发生器14、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并向冷凝器4提供,第三发生器14的浓溶液经溶液热交换器11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进入第二发生器3;流经第三发生器14的冷剂蒸汽放热成冷剂液,冷剂液流经供热器19和第二发生器3并逐步放热,之后经第二节流阀18节流降压进入蒸发器6,形成热动联供系统。[0064]图9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0065] I结构上,在图3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三溶液栗、第三溶液热交换器、第二节流阀和供热器,将吸收器I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9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吸收器I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9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第三发生器14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栗16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与发生器2连通,将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1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调整为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溶液热交换器11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将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4连通调整为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4再有冷剂液管路经供热器19、第二发生器3和第二节流阀18与蒸发器6连通,第三发生器1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4连通,供热器19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0066] 2流程上,发生器2产生的冷剂蒸汽提供给第三发生器14作驱动热介质,吸收器I的稀溶液经溶液栗9和溶液热交换器11进入第三发生器14,冷剂蒸汽流经第三发生器14、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并向冷凝器4提供,第三发生器14的浓溶液经第三溶液栗16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进入发生器2,发生器2的浓溶液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溶液热交换器11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进入第二发生器3;流经第三发生器14的冷剂蒸汽放热成冷剂液,冷剂液流经供热器19和第二发生器3并逐步放热,之后经第二节流阀18节流降压进入蒸发器6,形成热动联供系统。[0067]图10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0068] I结构上,在图3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二吸收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器I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9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吸收器I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与第二吸收器15连通,第二吸收器15再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9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2连通,将第二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10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吸收器I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第三发生器14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10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与吸收器I连通,将冷凝器4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调整为冷凝器4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发生器3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4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将动力机13有排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3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13有排汽通道经第三发生器14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3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三发生器1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5连通,第二吸收器15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0069] 2流程上,新汽进入动力机13降压作功之后分成三路,具有较高压力的蒸汽通过第一蒸汽通道提供给蒸发器6放热冷凝之后对外排出,完成降压作功之后的一部分排汽提供给第三发生器14和第二发生器3放热冷凝并对外排出,完成降压作功之后的另一部分排汽对外排放;冷凝器4的冷剂液流经第二发生器3和第三发生器14并逐步放热,之后经节流阀7节流降压进入蒸发器6;吸收器I的稀溶液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进入第二吸收器15、吸收冷剂蒸汽并放热于冷却介质,第二吸收器15的稀溶液经溶液栗9和溶液热交换器11进入发生器2;第二发生器3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进入第三发生器14、吸热释放冷剂蒸汽并向第二吸收器15提供,第三发生器14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栗10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进入吸收器1,形成热动联供系统。[0070]图11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0071] I结构上,在图3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预热器,将第二冷凝器5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栗8与蒸发器6连通调整为第二冷凝器5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栗8和预热器20与蒸发器6连通,将第二发生器3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3有冷凝液通道经预热器20与外部连通。[0072] 2流程上,第二冷凝器5的冷剂液流经冷剂液栗8升压,流经预热器15并吸热,之后进入蒸发器6;动力机13的部分排汽流经第二发生器3放热并冷凝,冷凝液流经预热器20并放热,之后对外排放,形成热动联供系统。[0073]图12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是这样实现的:[0074] 在图3所示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发生器2与连通的高温热介质通道,动力机13增设高温蒸汽通道与发生器2连通之后发生器2再有高温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3分别通过高温蒸汽通道向发生器2提供高温驱动热负荷、通过第一蒸汽通道向蒸发器6提供低温热负荷和通过排汽通道向第二发生器3提供低温热负荷,形成热动联供系统。[0075] 本发明技术可以实现的效果一一本发明所提出的热动联供系统,具有如下效果和优势:[0076] I高品位蒸汽先作功,低品位蒸汽用于供热,符合热能高效利用原则。[0077] 2由动力机排汽、第一蒸汽和第二蒸汽通道,单独或分别向蒸发器和第二发生器提供低温热负荷,并结合第二发生器和第二冷凝器,实现蒸汽动力装置末端排汽或低压抽汽与冷环境之间温差的有效利用。[0078] 3解除清洁或高效能源在传统热动联供系统中的应用限制。[0079] 4以动力机末端蒸汽为热动联供低温热源,有利于提高动力机的热效率和设备运行的安全性。[0080] 5丰富了热动联供系统的类型,扩展了吸收式热栗的应用范围,有利于更好地采用吸收式热栗技术来提高热能利用率。

权利要求:1.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第二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冷剂液栗、溶液栗、第二溶液栗、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动力机所组成;吸收器⑴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⑶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⑵连通,发生器⑵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1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第二发生器⑶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10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吸收器⑴连通,发生器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4连通,第二发生器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冷凝器⑶连通,冷凝器⑷还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二发生器⑶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⑶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第二冷凝器⑶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栗8与蒸发器6连通,蒸发器6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I连通,动力机13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3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3还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蒸发器6和第二发生器⑶之后第二发生器⑶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吸收器⑴和冷凝器⑷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冷凝器⑶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发生器2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2.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第二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冷剂液栗、溶液栗、第二溶液栗、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动力机所组成;吸收器⑴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⑶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⑵连通,发生器⑵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1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第二发生器⑶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10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吸收器⑴连通,发生器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4连通,第二发生器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冷凝器⑶连通,冷凝器⑷还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二发生器⑶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⑶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第二冷凝器⑶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栗8与蒸发器6连通,蒸发器6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I连通,动力机13分别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和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3还有第一蒸汽通道依次连通蒸发器6和第二发生器3之后第二发生器3再有第一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吸收器I和冷凝器4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冷凝器5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发生器2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3.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第二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冷剂液栗、溶液栗、第二溶液栗、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动力机所组成;吸收器⑴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⑶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⑵连通,发生器⑵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1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第二发生器⑶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10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吸收器⑴连通,发生器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4连通,第二发生器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冷凝器⑶连通,冷凝器⑷还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二发生器⑶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⑶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第二冷凝器⑶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栗8与蒸发器6连通,蒸发器6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I连通,动力机13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3或还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3还有排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3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3还有第一蒸汽通道与蒸发器6连通之后蒸发器6再有第一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吸收器I和冷凝器4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冷凝器5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发生器2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4.热动联供系统,主要由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第二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冷剂液栗、溶液栗、第二溶液栗、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动力机所组成;吸收器⑴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⑶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⑵连通,发生器⑵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1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第二发生器⑶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10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吸收器⑴连通,发生器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4连通,第二发生器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冷凝器⑶连通,冷凝器⑷还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二发生器⑶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⑶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第二冷凝器⑶还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栗8与蒸发器6连通,蒸发器6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I连通,动力机13分别有新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和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3还有第一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3再有第一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动力机13还有第二蒸汽通道与蒸发器6连通之后蒸发器6再有第二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吸收器I和冷凝器4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冷凝器5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发生器2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5.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三溶液栗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器I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9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⑵连通调整为吸收器⑴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⑶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二吸收器15连通,第二吸收器15再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栗16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与发生器2连通,将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1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调整为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第三发生器14再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II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第三发生器1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5连通,第三发生器14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吸收器15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6.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二吸收器、第三溶液栗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4连通调整为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5连通,第二吸收器15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栗16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第三发生器14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与第二吸收器15连通,第三发生器1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4连通,第三发生器14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吸收器15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7.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6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节流阀,将第二发生器⑶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⑵与蒸发器6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3有冷剂液管路与蒸发器6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8.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三溶液栗、第三溶液热交换器、第二节流阀和供热器,吸收器I增设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栗16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第三发生器14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二发生器⑶连通,将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4连通调整为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4再有冷剂液管路经供热器19、第二发生器3和第二节流阀18与蒸发器⑶连通,第三发生器1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⑷连通,供热器19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9.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三溶液热交换器、第二节流阀和供热器,将吸收器I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9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吸收器I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9、溶液热交换器11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与发生器2连通,将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1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调整为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第三发生器14再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1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将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4连通调整为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4再有冷剂液管路经供热器19、第二发生器3和第二节流阀18与蒸发器6连通,第三发生器1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⑷连通,供热器19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10.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三溶液栗、第三溶液热交换器、第二节流阀和供热器,将吸收器I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9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吸收器I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9和溶液热交换器11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第三发生器14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栗16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与发生器2连通,将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11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调整为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溶液热交换器11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将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4连通调整为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4再有冷剂液管路经供热器19、第二发生器3和第二节流阀18与蒸发器6连通,第三发生器1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⑷连通,供热器19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11.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8-10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第三发生器14增设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12.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8-11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将第二发生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3有冷剂液管路与蒸发器6连通,将第二发生器3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18与蒸发器6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3有冷剂液管路与蒸发器6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13.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二吸收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器⑴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⑶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吸收器I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与第二吸收器15连通,第二吸收器15再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9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2连通,将第二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10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吸收器I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第三发生器14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10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与吸收器⑴连通,将冷凝器⑷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二发生器⑶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⑶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⑵与蒸发器6连通调整为冷凝器⑷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发生器3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4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⑵与蒸发器6连通,将动力机13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蒸发器6和第二发生器⑶之后第二发生器⑶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13有排汽通道依次连通蒸发器6、第二发生器3和第三发生器14之后第三发生器14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三发生器1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5连通,第二吸收器15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14.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二吸收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器⑴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⑶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吸收器I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与第二吸收器15连通,第二吸收器15再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9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2连通,将第二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10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吸收器I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第三发生器14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10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与吸收器⑴连通,将冷凝器⑷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二发生器⑶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⑶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⑵与蒸发器6连通调整为冷凝器⑷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发生器3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4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⑵与蒸发器6连通,将动力机13有第一蒸汽通道依次连通蒸发器6和第二发生器3之后第二发生器⑶再有第一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13有第一蒸汽通道依次连通蒸发器6、第二发生器3和第三发生器14之后第三发生器14再有第一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三发生器1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5连通,第二吸收器15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15.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二吸收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器⑴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⑶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吸收器I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与第二吸收器15连通,第二吸收器15再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9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2连通,将第二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10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吸收器I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第三发生器14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10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与吸收器⑴连通,将冷凝器⑷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二发生器⑶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⑶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⑵与蒸发器6连通调整为冷凝器⑷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发生器3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4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⑵与蒸发器6连通,将动力机13有排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3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13有排汽通道经第三发生器14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3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三发生器1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5连通,第二吸收器15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其中,或将动力机13有排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3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13有排汽通道经第二发生器3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4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16.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二吸收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器⑴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⑶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吸收器I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与第二吸收器15连通,第二吸收器15再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9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2连通,将第二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10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吸收器I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第三发生器14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10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与吸收器⑴连通,将冷凝器⑷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二发生器⑶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⑶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⑵与蒸发器6连通调整为冷凝器⑷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发生器3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4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⑵与蒸发器6连通,将动力机13有第一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3再有第一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13有第一蒸汽通道经第三发生器14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3再有第一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三发生器1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5连通,第二吸收器15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其中,或将动力机13有第一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3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3再有第一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13有第一蒸汽通道经第二发生器3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4再有第一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17.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二吸收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器⑴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⑶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吸收器I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与第二吸收器15连通,第二吸收器15再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栗9和溶液热交换器11与发生器2连通,将第二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10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吸收器I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3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第三发生器14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栗10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7与吸收器⑴连通,将冷凝器⑷有冷剂液管路与第二发生器⑶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⑶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⑵与蒸发器6连通调整为冷凝器⑷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发生器3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4再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⑵与蒸发器6连通,将动力机13有排汽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动力机13有排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4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三发生器1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5连通,第二吸收器15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其中,或动力机13增设排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14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4再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18.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3-17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节流阀,将第三发生器14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⑵与蒸发器6连通调整为第三发生器14有冷剂液管路与蒸发器6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19.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动联供系统中,增加预热器,将第二冷凝器5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栗8与蒸发器6连通调整为第二冷凝器5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栗8和预热器20与蒸发器6连通,将第二发生器3有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3有冷凝液通道经预热器20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20.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1-19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发生器2与连通的高温热介质通道,动力机13增设高温蒸汽通道与发生器2连通之后发生器2再有高温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21.热动联供系统,是在权利要求5-6所述的任一热动联供系统中,取消发生器2和第三发生器14分别与外部连通的高温热介质通道,动力机13增设高温蒸汽通道依次连通发生器2和第三发生器14之后第三发生器14再有高温冷凝液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热动联供系统。

百度查询: 李华玉 热动联供系统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