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换气调节器_株式会社优霓思_201810183198.X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优霓思

申请日:2017-02-15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公开(公告)号:CN108534285B

主分类号:F24F7/04(20060101)

分类号:F24F7/04(20060101)

优先权:["20160217 JP 2016-027987","20160401 JP 2016-074509"]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0.07.03#授权;2018.10.16#实质审查的生效;2018.09.14#公开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换气调节器,能够高概率捕集极小颗粒污染物,并且能够抑制压力损失的增加。本发明提供用于自然进气口的换气调节器,所述换气调节器具备插入安装在建筑物的换气口的插入筒、使通过所述插入筒的气体穿过的过滤器滤材、以及位于所述插入筒与所述过滤器滤材之间的预滤器,所述预滤器是纳米过滤器。根据本发明的换气调节器,不仅能够抑制异物向室内侵入,还能够抑制压力损失的增加,从而有效地进行换气。

主权项:1.一种换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具备:插入筒,设置在建筑物的换气口;盖体,设置在所述插入筒的室内侧;第一翼体以及第二翼体,安装在所述插入筒的内部的通风路径中,在所述插入筒的内部能够转动地被轴支承,通过转动各个翼体来开关所述通风路径;推压片部,具有推压部和能够转动的安装轴部,所述安装轴部安装在所述插入筒或者所述盖体;所述推压部在远离所述安装轴部的位置以沿着转动的该第一翼体的板面在所述插入筒的径向上能够变位的方式保持在所述第一翼体上;以及连接片部,一端侧被轴支承在所述第一翼体上,另一端侧被轴支承在所述第二翼体上,从而能够连动地连接两个翼体。

全文数据:换气调节器[0001]本申请是2017年2月15日递交的申请号为201780002573.X,发明名称为“换气调节器”的分案申请。技术领域[0002]本发明涉及安装在建筑物室内侧的换气口的换气调节器。背景技术[0003]为了对建筑物进行换气,有时在室内侧的墙壁上设置换气口。这种换气口形成与室内外连通的通孔,因此,为了防止室外的粉尘、雨滴等异物进入室内,有时安装具有预滤器的换气调节器。该预滤器通常呈平板状,设置为配置在换气口的内部,覆盖换气口的室内侧开口部作为例子可以参照专利文献1。[0004]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具备能够封闭换气口的通风路径的开关机构的换气调节器作为例子可以参照专利文献2。通过具备这种开关机构,能够自由开关换气口的通风路径,因此,能够形成使用者方便使用的换气调节器。[0005]现有技术文献[0006]专利文献[0007]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6-62017号公报[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82985号公报[0009]近年来,大气中浮游的微小的颗粒物质对人体健康的伤害令人担忧。考虑到微小的颗粒物容易进入呼吸器官深处,会对呼吸器官系统以及循环系统造成影响。当前的换气调节器无法充分捕获这种微小的颗粒物。[0010]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这种预滤器具有用于形成空气流路的较小的通孔。通孔越小,越是能够捕获更小的异物,但是,若通孔较小,则存在导致空气流路容易被堵塞、增加换气口的压力损失的问题。作为抑制这种增加压力损失的方法,考虑可以将换气口、预滤器变大。但是,在该情况下,存在导致换气调节器自身大型化、容易影响建筑物室内侧美观的问题。[0011]另外,对于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这种换气调节器,在不进行换气时,设置为由盖构造堵塞换气口的关闭状态,在进行换气时,通过将盖构造向室内侧拉出并与换气口的开口部分离,从而能够设置为打开通风路径的打开状态。这种换气调节器具备从关闭状态变更为打开状态时将盖构造从换气口侧向室内侧辅助推压的弹簧构造等,因此,部件数较多,在制造方面存在问题。另外,也可以使用盖构造由2枚叶片构成且可对开的换气调节器,但是,需要具备可通过1个操作杆来控制2枚叶片的机构,因此具有复杂的构造。因此,难以高效地制造,在成本方面也存在问题。而且,对于这种现有的换气调节器,在操作盖构造时,有时需要操作者花费较大力气,因此,在使用方面也存在问题。发明内容[0012]本发明为解决上述课题而作出。即,其目的在于,提供不仅能够抑制异物向室内侵入而且无需大型化就能够抑制压力损失增加的换气调节器。[0013]另外,提供了构造简单、部件数较少、易于制造的换气调节器。另外,其目的在于,提供使用者易于进行开关操作的换气调节器。[001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结构如下。[0015]项目1[0016]—种换气调节器,用于自然进气口,具备:[0017]插入筒,插入安装在建筑物的换气口;[0018]预滤器,使通过所述插入筒的气体穿过;以及[0019]纳米过滤器制成的过滤器滤材,使通过所述预滤器的气体穿过。[0020]项目2[0021]根据项目2所述的换气调节器,所述纳米过滤器具有大约1〜大约250nm的纤维直径以及大约5〜ΙΟμπι的孔径。[0022]项目3[0023]根据项目2所述的换气调节器,所述纳米过滤器具有间距为大约3〜大约10mm、脊高为大约5〜大约40mm的裙皱。[0024]项目4[0025]根据项目1〜项目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气调节器,在所述预滤器与所述插入筒之间具有后部空间。[0026]项目5[0027]根据项目4所述的换气调节器,所述后部空间为大约5mm以上。[0028]项目6[0029]根据项目3〜项目5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气调节器,所述纳米过滤器针对换气口内的线速度为2.5米秒的气流,捕集大约70%以上的粒径为0.5〜Ιμπι的微粒。[0030]项目7[0031]根据项目6所述的换气调节器,所述换气调节器用于直径IOOmm的换气口,并且所述换气调节器的压力损失系数为180以下。[0032]项目8[0033]根据项目7所述的换气调节器,所述换气调节器的压力损失系数为80以下。[0034]项目9[0035]根据项目6所述的换气调节器,所述换气调节器用于直径为150mm的换气口,并且所述换气调节器的压力损失系数为120以下。[0036]项目10[0037]根据项目9所述的换气调节器,所述换气调节器的压力损失系数为60以下。[0038]项目11[0039]根据项目7〜项目10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气调节器,所述纳米过滤器的截面积是所述换气口的截面积的大约2.0〜大约2.7倍。[0040]项目12[0041]—种过滤器系统,用于安装在自然进气口使用的换气调节器,所述过滤器系统包含过滤器滤材以及预滤器,所述过滤器滤材的过滤器是纳米过滤器,[0042]所述纳米过滤器具有大约1〜大约250nm的纤维直径以及大约5〜ΙΟμπι的孔径,具有间距为大约3〜大约10_、脊高为大约5〜大约40mm的裙皱,[0043]所述过滤器系统针对换气口内的线速度为2.5米秒的气流,捕集大约70%以上的粒径为0·5〜1μπι的微粒。[0044]项目13[0045]一种换气调节器,具备:[0046]插入筒,插入安装在建筑物的换气口;[0047]面部,能够相对于插入筒的室内侧的开口部进退;以及[0048]筒型褶皱式过滤器,具有沿周向并列配置的多个褶皱部,[0049]所述换气调节器的特征在于,[0050]所述筒型褶皱式过滤器的一侧的开口端安装在面部的背面。[0051]项目14[0052]根据项目13所述的换气调节器,所述面部具有相对于所述插入筒可滑动地保持所述筒型褶皱式过滤器的保持部。[0053]项目15[0054]根据项目14所述的换气调节器,在所述保持部所保持的所述筒型褶皱式过滤器与所述插入筒的内周面之间具有使已通过该筒型褶皱式过滤器的空气穿过的通风间隙部。[0055]项目I6[0056]根据项目14或15所述的换气调节器,所述保持部在所述保持部与所述插入筒的筒状部之间具备密封部。[0057]项目17[0058]根据项目13〜项目16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气调节器,所述筒型褶皱式过滤器是从室外侧向室内侧渐细的形状。[0059]项目18[0060]根据项目13〜项目17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气调节器,所述面部在背面具有向所述插入筒的室外侧的开口部突出的呈锥形的调节气流圆顶部。[0061]项目19[0062]根据项目13〜项目18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气调节器,所述面部具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固定所述筒型褶皱式过滤器且密封所述面部与该筒型褶皱式过滤器之间的间隙。[0063]项目20[0064]一种换气调节器,具备:[0065]插入筒,设置在建筑物的换气口;[0066]盖体,设置在所述插入筒的室内侧;[0067]第一翼体以及第二翼体,安装在所述插入筒的内部的通风路径中,在所述插入筒的内部可转动地被轴支承,通过转动各翼体开关所述通风路径;[0068]可转动的安装轴部,安装在所述插入筒或者所述盖体上;[0069]推压片部,具有推压部,所述推压部在远离所述安装轴部的位置以能够沿着转动的该第一翼体的板面在所述插入筒的径向上能够变位的方式保持在所述第一翼体上;以及[0070]连接片部,一端侧被轴支承在所述第一翼体上,另一端侧被轴支承在所述第二翼体上,可连动地连接两个翼体。[0071]项目21[0072]根据项目20所述的换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体被所述推压部推压进行转动,所述连接片部随着所述第一翼体的转动进行连动,进而所述第二翼体与所述连接片部连动地转动,使所述第一翼体以及所述第二翼体在打开方向或者关闭方向上转动,从而开关换气口。[0073]项目22[0074]根据项目20或者项目21所述的换气调节器,[0075]所述推压片部具有作为所述安装轴部的第一安装轴部、第二安装轴部、以及配置在该第一安装轴部与该第二安装轴部之间朝向相对于所述推压片部的轴向的交叉方向突出的突出部,[0076]该第一安装轴部以及该第二安装轴部配置在该推压片部的转动轴上,[0077]所述推压部配置在该突出部的突出端侧。[0078]项目23[0079]根据项目20〜项目22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气调节器,所述推压部以及所述安装轴部为单个部件。[0080]项目24[0081]根据项目20〜项目2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气调节器,所述第一翼体具有翼片以及保持部,在所述保持部与该翼片之间可移动地保持所述推压片部的推压部。[0082]项目25[0083]根据项目20〜项目2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气调节器,所述推压片部具备从所述盖体突出的操作部。[0084]S卩,本发明提供一种换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具备插入安装在建筑物的换气口中的插入筒、以及相对于插入筒的室内侧的开口部可进退的面部,在此基础上具备筒型褶皱式过滤器,所述筒型褶皱式过滤器具有沿周向并列配置的多个褶皱部,该筒型褶褶皱式过滤器的一侧的开口端安装在面部的背面。[0085]本发明通过将过滤器设置为褶皱状,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配置表面积较大的过滤器。这样,通过具备表面积较大的褶皱状的过滤器,无需使换气调节器整体大型化就能够抑制压力损失的增加,从而顺畅地进行换气。[0086]另外,通过将这种褶皱状的过滤器设置为筒型,与仅为平板状的褶皱式过滤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建筑物的壁面上的专用面积。并且,筒型褶皱式过滤器能够随着面部相对于插入筒进退,因此,能够通过改变面部相对于插入筒的位置来调整筒型褶皱式过滤器向室内侧露出的量,从而调节换气量。[0087]上述本发明的面部可以具有能够相对于插入筒滑动地保持筒型褶皱式过滤器的保持部。[0088]这样,能够保持筒型褶皱式过滤器,以防止从插入筒中脱落。另外,例如易于进行下述操作:将筒型褶皱式过滤器插入插入筒的内侧从而关闭换气口;使筒型褶皱式过滤器滑动,并从插入筒中拉出,打开换气口。[0089]在上述本发明的保持部保持的筒型褶皱式过滤器与插入筒的内周面之间可以具有使已通过筒型褶皱式过滤器的空气穿过的通风间隙部。[0090]这样,能够通过通风间隙部确保已通过筒型褶皱式过滤器的空气的流路。由此,空气能够舒畅进入室内,因此,能够抑制压力损失的增加。[0091]上述本发明的保持部在保持部与筒状部之间具备密封部。[0092]这样,难以发生从过滤器与面部之间向室内侧泄漏未通过过滤器的空气的情况。[0093]上述本发明的筒型褶皱式过滤器可以是从室外侧向室内侧渐细的形状。[0094]这样,能够在筒型褶皱式过滤器与插入筒之间设置围绕筒型褶皱式过滤器的外周一周的环状的通风间隙部。由此,通过筒型褶皱式过滤器的空气能够更顺畅地进入室内。[0095]上述本发明的面部可以在背面具有向插入筒的室外侧的开口部突出的调节气流圆顶部。[0096]在能够将进入插入筒的空气顺畅引导至筒型褶皱式过滤器的范围内,可以设置任意形状的调节气流圆顶部。优选锥形,更优选圆锥形。通过设置调节气流圆顶部,空气能够沿调节气流圆顶部的形状顺畅流动,防止空气撞击面部的背面导致在插入筒的内侧产生紊流的情况,能够抑制压力损失的增加。[0097]所述本发明的面部具有密封部,该密封部固定筒型褶皱式过滤器且密封该密封部与筒型褶皱式过滤器之间的部分。[0098]这样,难以发生包含异物的空气从面部与筒型褶皱式过滤器之间侵入室内的情况。[0099]所述本发明的筒型褶皱式过滤器可以由具有0.3μπι以下大小的通孔的过滤器滤材构成。[0100]这样,能够抑制例如ΡΜ2.5、ΡΜ0.5等极小颗粒污染物的异物侵入室内。[0101]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换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具备设置在建筑物的换气口中的插入筒、设置在插入筒的室内侧的盖体、以及安装在插入筒的内部的通风路径中的第一翼体以及第二翼体,第一翼体以及第二翼体在插入筒的内部可转动地被轴支承,通过转动各翼体开关通风路径,该换气调节器具备:可转动的安装轴部,安装在插入筒或者盖体上;推压片部,具有推压部,该推压部在远离安装轴部的位置以能够沿转动的第一翼体的板面在插入筒的径向上能够变位的方式保持在第一翼体上;以及连接片部,一端侧被轴支承在第一翼体上,另一端侧被轴支承在第二翼体上,从而能够使两个翼体连动,第一翼体被推压片部按压进行转动,连接片部随着第一翼体的转动进行连动,进而第二翼体与连接片部连动地转动,从而使第一翼体以及第二翼体向关闭方向或者打开方向转动,开关换气口。[0102]本发明能够通过转动推压片部,推压部推压第一翼体使第一翼体转动,并且,经由连接部使第二翼体转动。因此,仅通过转动推压片部这种简单的操作就能够进行通风路径的开关操作。另外,与将盖构造向室内侧拉出的现有换气调节器相比,能够减少部件数,形成更简单的构造,能够形成易于制造且成本方面有利的换气调节器。[0103]上述本发明的推压片部可以具有作为所述安装轴部的第一安装轴部、第二安装轴部、以及配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轴部与所述第二安装轴部之间向相对于推压片部的轴向的交叉方向突出的突出部,第一安装轴部以及第二安装轴部配置在所述推压片部的转动轴上,所述推压部配置在所述突出部的突出端侧。[0104]通过这种结构,可以将推压片部设置为更简单的构造,并且,形成能够可靠推压第一翼体的推压部。[0105]上述本发明的推压部以及所述安装轴部可以由单个部件构成。[0106]通过这种方式构成推压片部,与推压片部由多个部件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转动推压片部的力顺畅地传递给第一翼体,易于进行转动。由此,操作者通过较小的力就能够进行第一翼体以及第二翼体的开关操作。[0107]所述本发明的第一翼体可以具有翼片以及保持部,在所述保持部与该翼片之间可移动地保持推压片部的推压部。[0108]通过具有这种保持部,推压第一翼体的翼片或者保持部就能够将第一翼体向打开方向、关闭方向转动。另外,保持部能够可移动地保持推压部,因此,即使第一翼体与推压片部的转动轴不同,转动时推压部相对于第一翼体位置偏移,保持部也能够可靠地持续保持推压部。[0109]上述本发明的推压片部可以具备从盖体突出的操作部。[0110]由此,操作者能够易于接触操作部,能够容易进行第一翼片以及第二翼片的转动操作。[0111]根据本发明的换气调节器,不仅能够抑制异物向室内侵入,还能够抑制压力损失的增加,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换气。[0112]根据本发明的换气调节器,能够提供部件数较少、易于制造的换气调节器。另外,根据本发明,易于开关通风路径,能够为操作者提供易于操作的换气调节器。附图说明[0113]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换气调节器的立体图。[01M]图2是表示图1的换气调节器的侧面图。[0115]图3是表示图1的换气调节器的背面图。[0116]图4是表示沿图2的箭头SA-SA线的剖视图。[0117]图5是表不关闭图4的插入筒室内侧开口部的状态的剖视图。[0118]图6是表示空气流路的剖视图。[0119]图7是表示变形例的面部的正面图,图7a表示沿插入筒的外径呈大致圆形的面部的例子,图7b表示呈大致三角形的面部的例子。[0120]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换气调节器的正面、左侧面以及上面的立体图。[0121]图9是表示图8的换气调节器的正面、右侧面、底面的立体图。[0122]图10是表示图8的换气调节器的关闭状态的正面图。[0123]图11是表示图8的换气调节器的打开状态的正面图。[0124]图12是表示图8的换气调节器的关闭状态的背面图。[0125]图13是表示图8的换气调节器的打开状态的背面图。[0126]图14是表示图8的换气调节器的第一翼体的转动轴、第二翼体的转动轴、以及推压片部的转动轴的正面图。[0127]图15是表示图8的换气调节器所具备的处于关闭状态的开关构造的正面侧的立体图。[0128]图16是表示图8的换气调节器所具备的处于打开状态的开关构造的正面侧的立体图。[0129]图17是表示图8的换气调节器所具备的处于关闭状态的开关构造的背面侧的立体图。[0130]图18是表示图8的换气调节器所具备的处于关闭状态的开关构造的底面图。[0131]图19是表示图8的换气调节器所具备的处于打开状态的开关构造的底面图。[0132]图20是表示安装有纳米过滤器的换气调节器的图。[0133]图21是表示在已有室内换气器上套装有具备纳米过滤器以及预滤器的盖体的换气调节器的图。[0134]图22是表示现有的设置有静电过滤器的换气调节器与进行三种不同间距的压褶加工且设置有两种纳米过滤器的换气调节器的压力损失的曲线图。[0135]图23A是表示静电过滤器、微滤器、以及纳米过滤器的压力损失的时间顺序变化的图。[0136]图23B是表示比较静电过滤器、微滤器、以及纳米过滤器的捕集效率的图。[0137]图24是表示研究后部空间对压力损失的影响的结果图。[0138]图25是表示压力损失的测量方法图。[0139]符号说明[0140]1换气调节器[0141]2换气口[0142]3插入筒[0143]3a室内侧开口端[0144]3b室外侧开口端[0145]3c通风室[0146]4面部[0147]5内壁[0148]6向外凸缘[0149]6a外框部[0150]7平板部[0151]7a把手部[0Ί52]7b调节气流圆顶部[0153]8筒型褶皱式过滤部[0154]8a褶皱部[0155]8b室内侧开口端[0156]8c室外侧开口端[0157]9保持部[0158]9a密封部[0159]l〇a密封部[0160]IOb密封部[0161]11通风间隙部[0162]Ha空气[0163]12支撑部[0164]13预滤器[0165]14换气调节器变形例)[0166]15换气调节器变形例)[0167]S螺钉部[0168]51换气调节器[0169]51A开关构造[0170]52插入筒[0171]52a室内侧开口部[0172]53第一翼体[0173]53A外周侧部[0174]53B中心侧部[0175]53a固定部[0176]53b固定部[0177]53c翼片[0178]53d保持部[0179]53dl第一突部[0180]53d2第二突部[0181]53e可动间隙[0182]53f端面[0183]54第二翼体[0184]54A外周侧部[0185]54B中心侧部具体实施方式[0186]下面,根据需要,参照添加的附图,通过示例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应当理解的是,在整个本说明书中,在不特别限定的情况下,单数形式的表现也包含其复数概念。另外,应当理解的是,在不特别限定的情况下,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用语是本领域中通常使用的含义。由此,在不进行其他定义的情况下,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所有专业用语以及科学技术用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在矛盾的情况下,本说明书优先包含定义)。[0187]定义)[0188]在本说明书中,“纳米过滤器”是指至少局部包含纳米纤维的过滤器。本说明书中的“纳米纤维”是指纤维直径为1〜SOOnm以下的纤维。纳米纤维可以是单纤维分散而成的纤维,也可以是单纤维局部结合而成的纤维,也可以是多个单纤维聚集而成的集合体例如束状物)。[0189]在本说明书中,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求出“纤维直径”: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从过滤器滤材中采集的纤维,测量30根纤维换算为正圆的纤维直径,将测量到的纤维换算为正圆的纤维直径的合计除以测量的纤维根数。[0190]在本说明书中,“孔径”是指通过细孔径分布测量仪(例如,美国PMI公司(PorousMaterialsInc.生产的自动细孔径分布测量仪PERMP0R0METER测量过滤器得到的平均流量孔径。[0191]在本说明书中,“捕集效率”是指通过颗粒计数器例如,TSIInc.的颗粒计数器model3771测量过滤器的上游以及下游的特定尺寸的颗粒数并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出的值。[0192]捕集效率=1-下游颗粒数上游颗粒数)X100[0193]在本说明书中,颗粒的“粒径”是指从任意方向观察颗粒时与颗粒外接的圆的直径。例如,通过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等显微镜放大1000倍以上拍摄照片来测量粒径。平均粒径是随机选择50个以上颗粒并算出它们的粒径平均值。在本说明书中,下面的“粒径”均指“平均粒径”。[0194]在本说明书中,“PM2.5”是指粒径为2.5μπι以下的微小颗粒物。[0195]详细说明)[0196]对于室内换气,主要存在三种系统。第一种是通过机械(电扇)强制进行进气以及排气的第一种换气系统。第二种是排气侧是自然换气、进气侧通过机械强制进行换气的第二种换气系统。这种多用于净化室等,几乎不用于住宅。第三种是通过机械换气强制排气、在自然进气口(室内换气调节器进气的第三种换气系统。[0197]与第一种换气系统或者第二种换气系统的机械换气式进气口不同,第三种换气系统的进气口以自然进气方式进气,因此,需要重视的是,设置于进气口的换气调节器的过滤器通常压力损失较小。其原因在于,在第三种换气系统中,如果换气调节器的压力损失较大,则需要电动排气扇的电动机能力较大,因此,存在室内减压的风险。另外,第一种换气系统以及第二种换气系统的进气口风量固定,对此,第三种换气系统的进气口的风量会发生较大的变动,第三种换气系统的换气调节器的进气口的这一点也与第一种以及第二种换气系统的进气口不同。[0198]本发明的发明人意外地发现能够在该第三种换气系统的换气调节器中使用纳米过滤器滤材。对于纳米过滤器滤材,通过观察可知是无纺布,另外,可以感觉到面密度较高,因此,在本领域中认为,从压力损失方面来看,无法用于第三种换气系统的换气调节器。例如,近几年,在通常使用第三种换气系统的公寓等建筑物的房间中,由于房间自身的密闭性较高,因此,如果换气调节器的压力损失性能较差,则会在房间的室内外产生较大的压差,导致有时以儿童的力量无法打开门。如上所述,第三种换气系统的换气调节器特别是存在压力损失的问题。实际中,在第三种换气系统的换气调节器中仅可以使用静电过滤器,至多可以使用具有纤维直径为Iym以上的纤维的微滤器。[0199]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通过将纳米过滤器滤材用于换气调节器,压力损失并不比现有的换气调节器差,并且,能够飞跃性提升微小颗粒物的捕集效率。[0200]在本发明中,用于自然进气口的换气调节器的纳米过滤器的纤维直径为大约1〜大约800nm、大约1〜大约500nm、大约1〜大约300nm、大约1〜大约250nm、大约30〜大约800nm、大约30〜大约500nm、大约30〜大约300nm、大约30〜大约250nm,优选大约50〜大约250nm,更优选大约50〜大约150nm。[0201]在本发明中,用于自然进气口的换气调节器的纳米过滤器的孔径为大约3〜大约15μηι,优选大约5〜大约7μηι。[0202]对于纳米过滤器,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通过均衡孔径以及纤维直径来调整压力损失以及微小物质的捕集效率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纳米过滤器具有大约50〜大约150nm的纤维直径以及大约3〜大约15μηι的孔径。[0203]本发明的纳米过滤器可以由任意材料形成。作为这种材料,可以列举聚四氟乙烯PTFE、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酰胺PA、聚丙烯腈PAN、聚偏氟乙稀PVdF、聚乙烯醇PVA、聚氨酯PU等,但不限于此。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纳米过滤器可以由PTFE制成。[0204]本发明的纳米过滤器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上面和或下面具备通气性的支撑层。本发明的纳米过滤器还可以进一步具备第二过滤层。[0205]本发明的纳米过滤器的厚度可以是大约3〜大约50μηι,更优选大约3〜大约20μηι,进一步优选大约3〜大约ΙΟμπι。例如,虽然已知可以在捕集效率较高的过滤器中使用玻璃纤维,但是,这种过滤器的厚度大多超过ΙΟΟμπι。从换气调节器的外观方面考虑,优选较薄的方案。[0206]在本发明中,可以将纳米过滤器外覆已有的室内换气调节器而安装于第三种换气用室内换气器上,从而提供捕集效率以及压力损失优异的换气调节器。由此,能够在很多已有建筑物上简单安装高性能过滤器。[0207]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0208]第一实施方式图1〜图6[0209]本发明的换气调节器1安装在设置于建筑物的内壁5的换气口2的室内侧,用于抑制室外的粉尘、雨滴等异物向室内侵入。这种室内用换气器1如图1〜图5所示,具备插入筒3以及面部4。[0210]插入筒)[0211]插入筒3如图1所示,呈大致圆筒状。进入换气口2的空气Ila能够通过该插入筒3的内部。另外,插入筒3可以插入安装在建筑物的内壁5开口的换气口2中。设置有从插入筒3的室内侧开口端3a朝向外侧的向外凸缘6,在该向外凸缘6上设置有螺钉部S。另外,向外凸缘6具有沿着其外形的外框部6a。插入筒3的材质可以是任意材质。例如,可以是铝、不锈钢等金属,也可以是树脂等塑料材料。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轻量化,通过树脂材料设置插入筒3,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插入筒的形状呈筒体,则可以是任意形态。例如,可以是三面筒体,也可以是四面筒体、多面筒体、圆筒体。[0212]湎部)[0213]面部4如图1〜图5所示,具备平板部7、调节气流圆顶部7b、设置在平板部7的背面与插入筒3相对的面的筒型褶皱式过滤器8、以及针对插入筒3的保持部9。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示例了使用褶皱式过滤器作为筒型过滤器的情况,但应当理解的是,压褶加工并不是必须的,使用没有进行压褶加工的筒型过滤器当然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面部4的材质可以是任意材质。例如,可以是铝、不锈钢等金属,也可以是树脂等塑料材质。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可实现轻量化的树脂材料来设置面部4,但本发明不限于此。[0214]平板部7呈大致正方形的薄板状,在安装于建筑物的内壁5的状态下向室内侧露出的表面侧设置有由薄板片构成的把手部7a。面部4能够在相对于插入筒3进退的方向上滑动。因此,使用者能够用手指将把手部7a向室内侧拉拽,从而将面部4从插入筒3中向室内侧拉出。此外,该平板部7是与向外凸缘6的外形大致相同的形状,能够将平板部7在向向外凸缘6侧滑动的状态下收纳到向外凸缘6的外框部6a的内侧。[0215]调节气流圆顶部7b设置在平板部7的背面的大致中央位置,构成为向插入筒3的室外侧开口端3b突出的大致圆锥形。形成为从前端侧室外侧)向末端侧室内侧展开比例变大参照图4〜图6。[0216]另外,在平板部7的背面形成有围绕筒型褶皱式过滤器8的室内侧开口端8b侧的外周的支撑部12。另外,该支撑部12的外形以沿插入筒3的内部形状的方式形成。支撑部12与插入筒3的内面接触,能够从插入筒3的内侧支撑面部4参照图5。[0217]筒型褶皱式过滤器8是筒型的过滤器滤材,具有沿其周缘并列配置的多个褶皱部8a。这种筒型褶皱式过滤器8由将一枚过滤器滤材弯曲并形成多个褶皱部8a的褶皱式过滤器构成。通过设置该多个褶皱部8a,与仅使用平板状的过滤器的情况相比,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使用表面积更大的过滤器。由此,能够形成可抑制压力损失的换气调节器1。此外,所使用的过滤器滤材的大小可以根据换气调节器1的大小、作为目标的换气性能等进行各种变更。因此,还可以根据过滤器滤材的大小以及插入筒3的大小,对筒型褶皱式过滤器8所具有的褶皱部8a的数量进行各种设定。[0218]并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该褶皱式过滤器在褶皱部8a的排列方向上弯曲为筒状从而形成筒型褶皱式过滤器8。筒型褶皱式过滤器8的外径形成为比插入筒3的内径稍小。通过将褶皱式过滤器设置为筒型,与仅为平板状的褶皱式过滤器相比,能够减小内壁5上的专用面积。由此,能够将换气调节器整体紧凑化。另外,在不使用时可以将筒型褶皱式过滤器8收纳到插入筒3的内侧,因此,不会对室内的美观造成影响。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筒型褶皱式过滤器8是圆筒体,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筒型褶皱式过滤器8可以是与插入筒3的筒体形状相对应的任意筒体形态。例如,可以是三面筒体,也可以是四面筒体、多面筒体。[0219]另外,筒型褶皱式过滤器8设置为从室外侧开口端8c侧向室内侧开口端8b侧渐细的形状,该较细的室内侧开口端8b侧固定在面部4的背面。室内侧开口端8b与面部4的接触部分通过粘合剂等密封部IOa进行密封。由此,不会在面部4与筒型褶皱式过滤器8之间产生间隙,因此,从插入筒3的开口端3b进入到筒型褶皱式过滤器8的通风室3c的包含异物空气IIa不会向室内泄漏,能够仅使净化的空气可靠地通过筒型褶皱式过滤器8。另外,通过将该筒型褶皱式过滤器8安装在向室内侧露出的面部4上,例如,与设置在插入筒3的内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更易于更换过滤器滤材。[0220]如上所述,筒型褶皱式过滤器8形成为从室外侧开口端8c向室内侧开口端8b渐细的形状,因此,可以在与插入筒3的内周面之间形成通风间隙部11。由此,通过筒型褶皱式过滤器8的空气Ila能够在通风间隙部11形成流路,因此,不会被插入筒3封闭路径而能够顺畅地进入室内。如上所述,筒型褶皱式过滤器8形成为渐细的形状,由此,该通风间隙部11以围绕筒型褶皱式过滤器8的外周一周的方式被设置为环状。另外,通风间隙部11形成为从室外侧向室内侧扩大。由此,进入通风间隙部11的空气IIa不会滞留在插入筒3的室内侧开口端3b—侧,能够顺畅地进入室内侧。[022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具有比作为捕集対象的异物小的通孔的物质作为过滤器滤材。近年来,最大粒径为2.5μπι左右的PM2.5等极小颗粒污染物造成的大气污染已成为社会问题,为了能够捕集这种极小颗粒污染物,需要将通孔设置为2.5μπι以下的小孔。ΡΜ2.5由2.5μπι以下的极小颗粒污染物构成,因此,通过使用设置有例如0.3μπι左右的通孔的过滤器滤材,不仅能够捕集ΡΜ2.5,还能够高概率地捕集PMO.5等极小颗粒异物,从而抑制污染物向室内侵入。优选的过滤器滤材是上述纳米过滤器滤材,但不限于此。在无需捕集这种较小的异物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具有较大通孔的过滤器滤材。[0222]例如,通过对这种过滤器滤材进行防水加工,能够防止雨滴向室内侵入。因此,无需关闭用于阻止雨滴等异物向室内侵入的盖,能够为使用者提供便利性较高的换气调节器1〇[0223]保持部9呈环状,相对于筒型褶皱式过滤器8的室外侧开口端8c进行固定。另外,保持部9与室外侧开口端8c的接触部分通过由粘合剂等构成的密封部IOb进行密封。这样,堵塞间隙,能够抑制异物进入室内侧。另外,在保持部9的内侧安装有预滤器13。预滤器13是具有比形成筒型褶皱式过滤器8的过滤器滤材的通孔大的通孔的过滤器滤材,能够捕集从室外向换气口2的内部侵入的粒径较大的粉尘、雨水等异物。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保持部9呈环状,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保持部9的形状可以是与插入筒3的内壁形状相对应的任意形状。[0224]在保持部9的外周安装有密封部9a。该密封部9a由橡胶、填料等弹性体构成,直径设定为比插入筒3的内周直径稍大。在将保持部9插入插入筒3时密封部9a被压缩,与插入筒3的内面压接。这样,能够密封插入筒3的内周面与保持部9之间的部分,因此,能够抑制未通过过滤器滤材的空气Ila从该部分向室内侵入。但是,密封部9a将插入筒3的内周面与保持部9之间的部分密封,但密封部9a并不是完全固定的,能够相对于插入筒3的内面滑动。由此,这样的密封部9a不会妨碍面部4相对于插入筒3滑动。[0225]使用方法说明)[0226]如图4、图5所示,将换气调节器1安装在设置于建筑物的内壁5的换气口2上。具体来讲,将换气口2的内径设置为与插入筒3的外径相同的程度,将插入筒3插入换气口2。在插入筒3的外周面上配置有用于填充与换气口2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的填料未图示)。然后,通过将向外凸缘6的螺钉部S进行螺钉固定,从而能够使换气调节器1固定于内壁5。[0227]这样,对于设置于换气口2的换气调节器1,通过将面部4的平板部7向向外凸缘6侧推入,能够使筒型褶皱式过滤器8插入到插入筒3中。这样,形成通过平板部7堵塞插入筒3的室内侧开口端3a的关闭状态,能够防止外部气体进入室内。另外,如上所述,在不使用时可以将筒型褶皱式过滤器8插入到插入筒3中从而减小对室内侧的突出量,不会影响室内的美观。与之对应,通过将平板部7以远离向外凸缘6的方式拉出,能够开放室内侧开口端3a从而进行换气。并且,还可以通过持续拉出面部4来调整换气量。[0228]压力损失增加的抑制方法)[0229]第一实施方式的换气调节器1如上所述,具备筒型褶皱式过滤器8,该筒型褶皱式过滤器8具有多个褶皱部8a,因此,与具备平板状的褶皱式过滤器的情况相比,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使表面积变大。由此,能够抑制压力损失的增加。[0230]另外,第一实施方式的换气调节器1如上所述,具有调节气流圆顶部7b。进入通风室3c的空气Ila如图6所示,沿调节气流圆顶部7b的倾斜顺畅引导至筒型褶皱式过滤器8—侦k因此,能够防止空气Ila滞留在通风室3c的内部而产生紊流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压力损失的增加。特别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调节气流圆顶部7b如上所述,形成为从前端侧室外侦们向末端侧室内侧展开比例变大参照图4、图5。由此,与设置为从前端侧向末端侧均匀展开的圆锥形的情况相比,空气Ila能够顺畅地在调节气流圆顶部7b的表面传输,并引导至配置在调节气流圆顶部7b的外周的筒型褶皱式过滤器8—侧参照图6。此外,图6中为了表示空气Ila的气流,省略了褶皱部8a的一部分内容)。[0231]如上所述,通过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换气调节器1,还能够捕集较小的污染物等异物。另外,由于能够抑制压力损失的增加,因此无需强制换气,能够顺畅地进行自然换气。[0232]变形例(图7[0233]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示出了面部4、向外凸缘6呈大致正方形的例子。但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筒型褶皱式过滤器8是与插入筒3大致同径的截面呈大致圆形的筒状,因此,插入插入筒3中几乎不会对面部4、向外凸缘6的形状造成影响。因此,只要能够在向外凸缘6上设置螺钉部S,则可以形成例如面部4、向外凸缘6呈大致圆形的换气调节器14参照图7a、呈大致三角形的换气调节器15参照图7b等,也可以自由设计面部4、向外凸缘6的形状。由此,能够形成具有较高美观性的换气调节器1。[0234]第二实施方式(图8〜图19[0235]下面,参照附图对第二实施方式的换气调节器51进行说明。[0236]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将换气调节器51所具有的第一翼体53以及第二翼体54的并列方向作为左右方向X、换气调节器51的通风方向作为前后方向Y、沿换气调节器51所具备第一翼体53的转动轴Al以及第二翼体54的转动轴A2的高度方向作为Z方向。但是,换气调节器51的使用方法、安装场所并不限于这种方式。另外,对于使用左右方向X、前后方向Y的第一翼体53以及第二翼体54的构造、操作方法的说明,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以第一翼体53以及第二翼体54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为基准。[0237]第二实施方式的换气调节器51安装在设置于建筑物的内壁的换气口,能够开关换气口。这种换气调节器51如图8、图9所示,具备插入筒52、盖体57、以及开关构造51A。特别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换气调节器51相对于换气口以上述第一翼体53的转动轴Al以及第二翼体54的转动轴A2沿垂直方向的方式安装,将推压片部56中设置有操作部56c2的一侧配置为下侧,将另一侧配置为上侧。但是,根据设置场所,例如,换气调节器51也可以将操作部56c2配置在上侧,也可以以将第一翼体53的转动轴Al以及第二翼体54的转动轴A2沿相对于垂直方向的交叉方向安装。[0238]插入筒)[0239]插入筒52如图8、图9所示,呈大致圆筒状。进入换气口的空气能够通过该插入筒52的内部的通风路径R。另外,插入筒52插入能够安装在向建筑物的内壁开口的换气口中。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插入筒52的形状为大致圆筒状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插入筒52的形状只要是筒体则可以是任意形态。例如,可以是三面筒体,也可以是四面筒体、多面筒体。[0240]盖体)[0241]盖体57形成为从插入筒52的室内侧开口部52a向外周方向扩展。另外,盖体57具有沿其外形的外框部57a以及覆盖插入筒52的室内侧的盖部未图示)。[0242]开关构造)[0243]开关构造51A如图15〜图17所示,具备第一翼体53、第二翼体54、连接片部55、以及推压片部56。[0244]第一翼体)[0245]第一翼体53呈大致半圆形的板状,相对于插入筒52可转动地被轴支承。具体来讲,第一翼体53具有与插入筒52的内侧上面对应固定的固定部53a以及与内侧下面对应固定的固定部53b,第一翼体53以连接固定部53a和固定部53b的转动轴Al为中心转动。该转动轴Al配置在左右方向X上、比第一翼体53的中央更靠近插入筒52的中心侧。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一翼体53的形状呈大致半圆形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翼体53的形状只要是沿插入筒52的外缘的形状,则可以是任意形态。例如,当插入筒52是三面筒体时,第一翼体53可以是三角形;当插入筒52是四面筒体时,第一翼体53可以是四边形;当插入筒52是多面筒体时,第一翼体53可以是半个多边形。[0246]第一翼体53如图14所示,具有在左右方向X上比转动轴Al更靠近插入筒52的外周侧的外周侧部53A以及比转动轴Al更靠近插入筒52的中心侧的中心侧部53B。如上所述,转动轴Al配置为在左右方向X上比第一翼体53的中央更靠近插入筒52的中心侧,因此,形成为中心侧部53B的左右方向X上的长度比外周侧部53A的左右方向X上的长度短。当第一翼体53以转动轴Al为中心转动时,外周侧部53A与中心侧部53B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转动。即,当外周侧部53A向室外侧转动时,中心侧部53B向室内侧转动,相反,当外周侧部53A向室内侧转动时,中心侧部53B向室外侧转动。[0247]该第一翼体53如图10所示,具有翼片53c以及设置在翼片53c的板面上的保持部53d。翼片53c由开关通风路径R的板状部分构成。另外,保持部53d呈大致η字形,形成为从外周侧部53A向室内侧突出。在保持部53d与翼片53c之间形成有可动间隙53e,在可动间隙53e中配置有推压片部56的推压部56a。如果推压片部56转动,则推压部56a能够在可动间隙53e的内部移动。另外,该保持部53d在左右方向X的一端侧形成向可动间隙53e的内部突出的第一突部53dl,在另一端侧同样形成向可动间隙53e的内部突出的第二突部53d2图19。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保持部53d呈大致η字形,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大致U字形、大致V字形。[0248]在第一翼体53的外周侧部53A的室外侧的板面上,如图11〜图13、图18、图19所示,可转动地轴支承后面所述的连接片部55的第一轴支承部55a。[0249]第二翼体)[0250]第二翼体54与第一翼体53同样呈大致半圆形的板状,第二翼体54的端面54c与第一翼体53的端面53f在端面彼此相对的状态下覆盖插入筒52的室内侧开口部52a,形成堵塞通风路径R的大致圆形的平板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二翼体54的形状呈大致半圆形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二翼体54的形状与第一翼体53同样,只要是沿插入筒52的外缘的形状,则可以是任意形态。例如,当插入筒52是三面筒体时,第二翼体54可以是三角形;当插入筒52是四面筒体时,第二翼体54可以是四边形;当插入筒52是多面筒体时,第二翼体54可以是半个多边形。[0251]第二翼体54与第一翼体53同样,相对于插入筒52可转动地被轴支承。具体来讲,第二翼体54具有与插入筒52的内侧上面对应固定的固定部54a以及与内侧下面对应固定的固定部54b,第二翼体54以连接固定部54a与固定部54b的转动轴A2为中心转动。该转动轴A2配置为比第二翼体54的左右方向X的中央更靠近插入筒52的中心侧,形成为中心侧部54B的左右方向X上的长度比外周侧部54A的左右方向X上的长度短。第二翼体54的转动轴A2配置为与第一翼体53的转动轴Al平行。[0252]第二翼体54如图14所示,具有在左右方向X上比转动轴A2更靠近插入筒52的外周侧的外周侧部54A以及比转动轴A2更靠近插入筒52的中心侧的中心侧部54B。当第二翼体54以转动轴A2为中心转动时,外周侧部54A与中心侧部54B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转动。即,如果外周侧部54A向室外侧转动,则中心侧部54B向室内侧转动,相反,如果外周侧部54A向室内侧转动,则中心侧部54B向室外侧转动。[0253]在第二翼体54的中心侧部54B的室外侧的板面上形成有在内侧轴支承推压片部56的第二轴支承部55b的固定部54d。固定部54d形成为设置在第二翼体54的室外侧的板面的凹状构造,该固定部54d从第二翼体54的室内侧的板面突出。[0254]连接片部)[0255]连接片部55呈长片状,连接第一翼体53与第二翼体54。连接片部55具有设置在一端侧由第一翼体53的外周侧部53A的室外侧的板面轴支承的第一轴支承部55a以及设置在另一端侧由第二翼体54的中心侧部54B的室外侧的板面有轴支承的第二轴支承部55b。[0256]推压片部)[0257]推压片部56如图9〜图11所示,将杆弯曲而成,具有第一安装轴部56b、第二安装轴部56c、以及突出部56A。形成推压片部56的杆的材质可以是任意材质。例如,可以是硬化塑料树脂等,也可以是木材、不镑钢、错等金属。[0258]第一、第二安装轴部56b、56c配置在沿高度方向Z的同一轴上,由直线形的长片构成。在第一安装轴部56b的上端设置有相对于盖体57的外框部57a的内面的上侧可转动地被轴支承的转动固定部56bl。在第二安装轴部56c的下侧设置有相对于盖体57的外框部57a的内面的下侧可转动地被轴支承的转动固定部56cl。第一安装轴部56b与第二安装轴部56c形成为彼此相同的长度。另外,第二安装轴部56c所具有的转动固定部56cl的下侧从盖体57的外框部57a向外部突出,在其下端设置有操作部56c2。操作部56c2从外框部57a向外部突出,由此,使操作者易于进行操作。[0259]突出部56A位于第一安装轴部56b与第二安装轴部56c之间,并且在高度方向Z的大致中央形成为大致=字形的突出形状。在该突出部56A的突出端侧形成有沿高度方向Z的呈直线形的推压部56a。通过在该突出部56A上设置推压部56a,能够使推压部56a以推压片部56的转动轴A3为中心、在远离第一、第二安装轴部56b、56c的左右方向X以及前后方向Y上的位置上转动。由此,无需在推压片部56上安装其他部件,通过一个推压片部56就能够推压第一翼体53。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突出部56A呈大致3字形,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大致U字形、大致V字形。[0260]推压部56a的高度方向Z上的长度越长,与翼片53c、保持部53d的接触面积越大。由此,能够使压力分散到较大的面积上,因此,推压部56a能够顺畅地推压第一翼体53。[0261]推压片部56的转动轴A3配置在连接转动固定部56bl与转动固定部56cl的轴上。推压片部56的转动轴A3与第一翼体53的转动轴Al设置在左右方向X以及前后方向Y上的不同位置。特别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推压片部56的转动轴A3配置为在前后方向Y上比第一翼体53的转动轴Al更靠近室内侧,并且,在左右方向X上更靠近插入筒52的外周侧。[0262]将换气调节器从关闭状态设置为打开状态时的操作方法说明)[0263]首先,参照图18说明打开通风路径R的操作。对于第一翼体53以及第二翼体54处于通风路径R关闭的关闭状态的换气调节器51,将操作部56c2向打开方向转动操作箭头Pl。由此,推压片部56向打开方向转动,推压部56a将处于关闭状态的第一翼体53的翼片53c向室外侧推压箭头P2。如果第一翼体53以转动轴Al为中心轴转动,则第一翼体53的外周侧部53A进入插入筒52的内部,中心侧部53B进入室内侧。但是,中心侧部53B的左右方向X上的长度形成为比外周侧部53A的左右方向X上的长度短,因此,向室内侧的突出量较短。由此,第一翼体53变为打开状态。[0264]如上所述,第一翼体53的转动轴Al与推压片部56的转动轴A3配置在左右方向X以及前后方向Y上的不同位置。因此,随着推压片部56以及第一翼体53的转动,推压片部56的推压部56a相对于第一翼体53在左右方向X上从插入筒52的外周侧向中心侧位置偏移。但是,保持部53d形成为沿左右方向X较长,可动间隙53e也形成为沿左右方向X较长,因此,即使推压部56a相对于第一翼体53位置偏移,也能够允许其位置偏移并持续保持推压部56a。[0265]连接片部55被第一翼体53推压转动,第一轴支承部55a向室外侧移动箭头P3。与此同时,第二轴支承部55b向室内侧移动,将第二翼体54的中心侧部54B向室内侧拉拽箭头P4。由此,第二翼体54的外周侧部54A向室外侧转动,第二翼体54变为打开状态箭头P5。中心侧部54B的左右方向X上的长度与第一翼体53同样形成为比外周侧部54A的左右方向X上的长度短,因此,向室内侧的突出量较短。由此,打开状态下的第一翼体53以及第二翼体54向室内侧的突出量较短,能够构成不会影响室内美观的换气调节器51。[0266]如上所述,在保持部53d形成有向可动间隙53e的内部突出的第一突部53dl。在将操作部56c2从关闭状态移动至打开状态时,会使推压部56a在可动间隙53e中移动并固定在超过第一突部53dl的位置。这样,推压片部56被固定在打开位置,第一翼体53、连接片部55、以及第二翼体54同样被保持在打开状态。另外,当操作者使推压部56a在可动间隙53e内部移动并通过第一突部53dl时,手上能够感觉到撞击感,因此,能够通过手感确认可靠地进行了固定。[0267]如上所述,推压片部56、第一翼体53、连接片部55以及第二翼体54几乎同时变位。由此,只需要通过转动操作部56c2这种简单的操作,就能够简单地使第一翼体53以及第二翼体54像对开门一样打开。在该打开状态下通风路径R开放,能够充分进行换气。[0268]将换气调节器从打开状态设置为关闭状态时的操作方法说明)[0269]下面,参照图19说明关闭通风路径R的操作。对于第一翼体53以及第二翼体54处于通风路径R打开的打开状态的换气调节器51,将操作部56c2向关闭方向转动操作箭头Cl。这样,推压片部56向关闭方向转动,推压部56a将处于打开状态的第一翼体53的保持部53d以向关闭方向拉拽的方式推压。由此,如果第一翼体53以转动轴Al为中心轴转动,则第一翼体53的外周侧部53A向室内侧移动箭头C2,中心侧部53B向插入筒52侧移动。这样,第一翼体53变为关闭状态。[0270]在操作从打开状态到关闭状态的情况下,与操作从关闭状态到打开状态的情况相反,随着推压片部56以及第一翼体53的转动,推压片部56的推压部56a相对于第一翼体53在左右方向X上从插入筒52的中心侧向外周侧位置偏移。但是,保持部53d允许这种偏移并持续保持推压部56a。[0271]连接片部55被第一翼体53拉拽转动,第一轴支承部55a向室内侧移动箭头C3。与此同时,第二轴支承部55b向室外侧移动(箭头C4,第二翼体54的中心侧部54B向室外侧转动,变为关闭状态箭头C5。[0272]如上所述,在保持部53d上形成有向可动间隙53e的内部突出的第二突部53d2。在将操作部56c2从打开状态向关闭状态移动时,会使移动通过可动间隙53e的推压部56a固定在经过第二突部53d2的位置。由此,推压片部56被固定在关闭位置,第一翼体53、连接片部55、第二翼体54同样被保持在关闭状态。另外,与从关闭状态到打开状态的情况同样,操作者使推压部56a在可动间隙53e的内部移动并通过第二突部53d2时,手上能够感觉到撞击感,因此,能够通过手感确认可靠地进行了固定。[0273]在该状态下,第一翼体53的端面53f与第二翼体54的端面54c在接近的状态下对接,将插入筒52堵塞,封闭通风路径R。由此,能够抑制灰尘、雨滴等从室外侵入。[0274]如上所述,推压片部56具有一体形成的第一安装轴部56b、第二安装轴部56c、以及具有推压部56a的突出部56A。与存在其他部件、推压片部56由多个部件构成的情况相比,通过该推压部56a直接推压第一翼体53,使推压片部56转动的力能够更易于作为使第一翼体53转动的力进行传递。由此,能够为操作者提供易于操作的换气调节器51。[0275]另外,与具备由多个部件构成的推压片部56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部件数。由此,能够提供易于制造、成本较低的换气调节器51。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推压片部56呈一体构造,但是,本发明的推压片部56显然也可以由多个部件构成。[0276]变形例:[0277]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第一安装轴部56b与第二安装轴部56c的长度大致相同、推压部56a设置在高度方向Z上的大致中央的例子。对此,也可以是安装轴部56b、56c中的一个长度比另一个长度长、推压部56a偏移设置在上侧或者下侧。[0278]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推压部56a具有突出为3字形的突出部56A的例子。对此,也可以设置例如突出为山形的突出部。在该情况下,为了使推压部56a能够在第一翼体53所具有的保持部53d的可动间隙53e的内部顺畅变位,可以将山形的前端部分设置为直线形。由此,能够抑制突出部56A的前端插入保持部53d、翼片53c而无法在可动间隙53e的内部移动的情况。[0279]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推压片部56的第一安装轴部56b以及第二安装轴部56c相对于盖体57的外框部57a可转动地被轴支承的例子。对此,推压片部56进行轴支承的部位不限于外框部57a,例如,也可以是第一安装轴部56b相对于盖体57的插入筒52的上侦叭插入筒52的室内侧开口部52a的上侧可转动地被轴支承。由此,能够使推压片部56小型化,因此,能够降低材料费。[0280]第三实施方式)[0281]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限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换气调节器,在已知结构的换气调节器中安装纳米过滤器。本发明的换气调节器的特征在于具备纳米过滤器,对于换气调节器自身的构造,可以使用任意已知构造。下面,参照附图说明第三实施方式,但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该换气调节器的具体构造。例如,如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换气调节器所示,也适用于将筒型褶皱式过滤器插入插入筒中的构造。图20表示除了设置后部空间以外,在已知的通常换气调节器中安装有纳米过滤器的图。[0282]纳米过滤器的纤维较细,是纸这种外观,实际中,即使将滤材平放到换气调节器中,压力损失也较大。由此,在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对纳米过滤器进行压褶加工。不特别限定该裙皱的形状、尺寸,但是,例如,裙皱的脊高可以是大约5〜大约40mm,优选大约10〜大约30mm,更优选大约15〜大约25mm例如,15mm、25mm等)。也不特别限定裙皱的间距,但是,例如可以是大约3〜大约IOmm具体来讲,8mm、6mm、4mm等)。作为纳米过滤器的压裙加工,可以将平板状的过滤器滤材通过已知的压褶加工机转盘压褶机、往复式压褶机、划线压褶机等进行压褶加工从而形成褶皱。[0283]在对纳米过滤器进行压褶加工的基础上或者取代之,在本发明的换气调节器中设置后部空间。后部空间如图20所示,是保持部与预滤器之间的空间。预滤器是穿过换气调节器进行进气的气体在通过纳米过滤器前通过的过滤器例如,日本VILENE株式会社制造的过滤器PS-150,作为代表性,可用于预先捕捉比纳米过滤器捕集的粒径大的、粒径大约为5ym以上的颗粒。[0284]通过设置后部空间,例如,能够使通过插入筒的空气通过截面积比插入筒的截面积大的预滤器的整个面,因此能够改善压力损失(图20。对于后部空间的插入筒与预滤器之间的间隔,可以在能够改善压力损失的范围内设置任意间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适当确定后部空间的插入筒与预滤器之间的间隔,以使得通过具有圆形截面的插入筒的空气能够通过具有比插入筒的该圆形截面大的截面积的四边形截面的预滤器的更大的面。例如,可以将插入筒与预滤器之间的间隔设置为大约5mm以上,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此外,插入筒与预滤器之间的间隔是指插入筒的出口与预滤器之间的距离。[0285]在不存在后部空间的情况下,通过插入筒的空气直接通过预滤器以及纳米过滤器,因此,仅以纳米过滤器与插入筒的截面积对应的面积进行通风。其结果,在没有设置后部空间的换气调节器中,会以对应插入筒的截面的面积以及形状在纳米过滤器上形成捕集痕迹未图示)。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后部空间,使通过插入筒的空气通过预滤器的整个面,其结果,能够改善捕集效率以及压力损失。另外,预滤器的捕集面积从对应插入筒截面的部分向整体扩大,因此,能够延长捕集性能的持续时间。[028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换气调节器针对换气口内的线速度为2.5米秒的气流,能够捕集40%以上的粒径为0.3以111〜0.5以1]1的微粒,优选能够捕集60%以上,更优选能够捕集70%以上。或者说,本发明的换气调节器针对换气口内的线速度为2.5米秒的气流,能够捕集40〜90%、60〜90%、70〜90%、40〜80%、60〜80%、或者70〜80%的粒径为0·3μπι〜0.5μηι的微粒。[028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换气调节器针对换气口内的线速度为2.5米秒的气流,能够捕集70%以上的粒径为0.5〜Ιμπι的微粒,优选能够捕集75%以上,更优选能够捕集80%以上,特别优选能够捕集85%以上。或者说,本发明的换气调节器针对换气口内的线速度为2.5米秒的气流,能够捕集70〜95%、80〜95%、85〜95%、70〜90%、80〜90%、或者85〜90%的粒径为0.5〜1以111的微粒。[028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换气调节器针对换气口内的线速度为2.5米秒的气流,能够捕集85%以上的粒径为1〜2μηι的微粒,优选能够捕集90%以上,更优选能够捕集93%以上。[028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换气调节器针对换气口内的线速度为2.5米秒的气流,能够捕集95%以上的粒径为2〜5μπι的微粒,优选能够捕集98%以上。[029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换气调节器针对换气口内的线速度为2.5米秒的气流,几乎能够捕集1〇〇%的粒径为5μηι以上的微粒。[029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换气调节器的换气口的直径为100mm,并且压力损失系数为180以下。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换气调节器的换气口的直径为100mm,并且压力损失系数为120以下。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换气调节器的换气口的直径为100mm,并且压力损失系数为80以下。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换气调节器的换气口的直径为100mm,并且压力损失系数为50以下。[029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换气调节器的换气口的直径为150mm,并且压力损失系数为120以下。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换气调节器的换气口的直径为150mm,并且压力损失系数为80以下。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换气调节器的换气口的直径为150mm,并且压力损失系数为60以下。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换气调节器的换气口的直径为150mm,并且压力损失系数为45以下。[0293]在本发明的换气调节器中,设置在框体上的纳米过滤器的截面积可以是换气口的截面积的大约2.0〜大约2.7倍。此外,“纳米过滤器的截面积”并不是压褶加工后的纳米过滤器的展开面积,是设置有纳米过滤器的框体的截面积。[029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1所示,可以提供具备纳米过滤器以及预滤器的过滤器系统盖体覆盖安装在已有的室内换气器上。由此,能够在很多现有建筑物上简单安装高性能的过滤器。在该情况下,设置在框体上的纳米过滤器的截面积可以是换气口的截面积的大约3.0倍〜大约5.0倍。此外,这种过滤器系统中的后部空间如图21所示,是已有的室内换气器的插入筒到过滤器系统的预滤器之间。过滤器系统的后部空间可以是大约20〜大约60mm,优选大约30〜大约40mm。[0295]其他实施方式)[0296]上面,为了易于理解,通过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下面,基于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是,上述说明以及以下的实施例只是以示例为目的提供的,并不是以限定本发明的目的提供的。由此,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本说明书中具体记载的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仅通过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进行限定。[0297]实施例)[0298]实施例1:使用纳米纤维的换气调节器的压力损失研究)[0299]将具备静电过滤器的现有的进气换气器作为通常使用的换气调节器以及分别具备本发明的两种纳米纤维预滤器的进气换气器设置在压力损失测量机上测量压力损失。基于JISC9603换气扇)的附录1所记载的测量方法进行压力损失的测量。压力损失测量机如图25所示,以不泄露空气的方式将测量口(导管)与测量的换气调节器连接。与换气调节器连接的测量口即导管的直径,与实际安装有换气调节器的换气口的大小相同。在此次测量中,测量口即导管直径为ΦIOOmm10031。可以根据风量选择适当的节流孔板。设置用于使空气槽内的风速均匀化的调节气流网以及扩风板。通过功率控制器进行风量调节。测量时,进行调整以使得空气槽的静压与测量换气调节器的风量时的静压相等使静压为〇后,通过测量风量的记录仪例如,(株式)岗野制作所生产的压力计读取空气槽与测量用管道的压差。[0300]在实际测量中,首先,求出测量的换气调节器与测量口连接状态状态1的风量-静压曲线。然后,求出从测量口上拆下换气调节器的状态状态2的风量-静压曲线。然后,通过状态1的风量-静压曲线与状态2的风量-静压曲线的差计算出压力损失曲线。在测量中,静压测量至lOOPa。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压力损失系数ζ通过以下的公式计算。[0301]ζ=δΡΧ4.03X导管截面积风量Γ2[0302]δΡ是记录仪记录的压差。[0303]图22中表示其结果。[0304]对于现有静电过滤器,测量设置在两种不同框体设计上的压力损失(图22的A以及Β。可以看出,虽然是相同的静电过滤器,但由于框体设计不同,与A相比,B的压力损失较少即,例如施加相同的静压IOOPa时,与A相比,B的气体透过量较多)。[0305]在与压力损失较少的框体设计(图22的Β相同的框体上设置两种纳米过滤器。图22的C1、C2以及C3是在纤维直径为大约125nm、孔径为大约ΙΟμπι的纳米过滤器(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大阪、日本上分别将褶皱的脊距设置为大约8mmCl、大约6mmC2、大约4mmC3的情况。图22的D1、D2以及D3是在纤维直径为大约60nm、孔径为大约5μπι的纳米过滤器(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大阪、日本上分别将褶皱脊距设置为大约8mmDl、大约6mmD2、大约4mmD3的情况。DI、D2、D3的褶皱的脊高均为大约15mm。[0306]值得留意的是,在A、B的换气调节器与Cl〜C3以及D1〜D3的换气调节器之间,捕集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即,A以及B的换气调节器对粒径0.5〜1.Ομπι的颗粒的捕集效率至多是46.3%,与此相对,Cl〜C3以及Dl〜D3的换气调节器的捕集效率明显较为优异,例如,粒径为0.3μπι的颗粒的捕集效率均超过70%。:1〜03纤维直径为大约12511111、孔径为大约1^111以及Dl〜D3纤维直径为大约60nm、孔径为大约5μπι中,Dl〜D3的捕集效率更加优异。[0307]不仅如此,B的压力损失与Cl以及Dl的压力损失没有变化,C2、C3、D2以及D3的压力损失超过B的压力损失。即,现有产品即A的压力损失系数为178.8,B的压力损失系数为45.55,与此相对,压力损失系数分别是:Cl为54.5,C2为37.39,C3为29.98,Dl为42.76,D2为34.9,D3为26.12。[0308]这些结果在本领域中是非常意想不到的,图22的数据明确示出了被认为无法用于自然进气用换气调节器的纳米过滤器适用于换气调节器的可能性。重要的是,该倾向不会随风量改变,无论风量如何都始终示出该情况。另外,还证实了纳米过滤器适用于要求可对应大幅度变动风量的第三种换气系统的换气调节器的可能性。[0309]并且,需要留意的是,始终观察到这种倾向:将褶皱的间距减小为大约8mm、大约6_、大约4mm会增大压力损失。[0310]实施例2:纳米过滤器与其他过滤器的压力损失以及捕集效率研究)[0311]确认在实施例1中使用的纤维直径为大约60nm、孔径为大约5μπι的纳米过滤器上将褶皱间距设置为大约4mm、脊高设置为大约15mm的过滤器、设置在相同框体上的现有静电过滤器(未进行压褶加工处理)、以及以放射状进行压褶加工的微滤器PanasonicEcologySystems株式会社制造的过滤器VB-YA100PM:纤维直径大约15μηι〜大约46μηι的压力损失以及捕集效率随时间的变化。[0312]图23的A是本发明的纳米过滤器换气调节器Al是初始值,Α2是经过40小时后),Β是现有微滤器BI是初始值,Β2是经过30小时后),C是现有静电过滤器Cl是初始值,C2是经过30小时后)。图23A表示压力损失随时间的变化,图23B表示捕集效率的比较。[0313]作为压力损失,在测量对象物即过滤器单元中通过数字压力计七彳夺株式会社制造的压力计F-213测量以2.5米秒的风量通过空气时的过滤器上下游的压差。[0314]在本发明的纳米过滤器换气调节器中,0.3〜0.5μπι灰尘的捕集效率超过70%,另夕卜,观察随时间变化的压力损失,描绘为坡度较小的曲线,可见适合于商业用途。微滤器比静电过滤器的压力损失大,不适合于自然进气口的换气调节器。[0315]表1[0316]IOOjt过滤器捕集效率测量比较[0317][0318]针对IOOjt在线速度2.5米秒的条件下测量[0319]对于捕集效率,记录4次测量的平均值。实验用灰尘:室内灰尘[0320]此外,对于微滤器的初始值(BI,考虑到是从框体与过滤器之间发生了泄漏。并且,随着时间经过,微米纤维中附着颗粒等,可以改善微米纤维间的漏洞,提高捕集效率。此后,随着时间经过,微滤器的微米纤维中附着的颗粒发生堵塞的进程比其他过滤器要快,寿命较短。[0321]实施例3:脊高研究)[0322]根据本发明的发明人的研究开发的结果可知,为了改善纳米过滤器的压力损失,压褶加工的条件是重要的。[0323]在本实施例中,测量了间距大约4mm、脊高大约15mm的纳米过滤器以及间距大约4mm、脊高大约25mm的纳米过滤器的压力损失。[0324]结果如图24所示。A表示间距大约4mm间距、脊高大约15mm、后部空间大约5mm的换气调节器,B表示间距为大约4_、裙皱高度大约25_、后部空间大约5mm的换气调节器。[0325]根据A以及B的结果可知,脊高较大的纳米过滤器的展开面积较多,可以改善压力损失。[0326]实施例4:耐久性)[0327]实际中,将纤维直径大约60nm、孔径大约5μπι的纳米过滤器安装到发明人的家中,使用1个月后测量压力损失。根据其结果可知,由于堵塞空气流量降低6%左右。[0328]将该纳米过滤器进行水洗,再次测量压力损失,基本上恢复为初始值。

权利要求:1.一种换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具备:插入筒,设置在建筑物的换气口;盖体,设置在所述插入筒的室内侧;第一翼体以及第二翼体,安装在所述插入筒的内部的通风路径中,在所述插入筒的内部能够转动地被轴支承,通过转动各个翼体来开关所述通风路径;能够转动的安装轴部,安装在所述插入筒或者所述盖体;推压片部,具有推压部,所述推压部在远离所述安装轴部的位置以沿着转动的该第一翼体的板面在所述插入筒的径向上能够变位的方式保持在所述第一翼体上;以及连接片部,一端侧被轴支承在所述第一翼体上,另一端侧被轴支承在所述第二翼体上,从而能够连动地连接两个翼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体被所述推压部推压进行转动,所述连接片部随着所述第一翼体的转动进行连动,进而所述第二翼体与所述连接片部连动并转动,使所述第一翼体以及所述第二翼体向打开方向或者关闭方向转动,从而开关换气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片部具有作为所述安装轴部的第一安装轴部、第二安装轴部、以及配置在该第一安装轴部与该第二安装轴部之间、朝向相对于所述推压片部的轴向的交叉方向突出的突出部,该第一安装轴部以及该第二安装轴部配置在该推压片部的转动轴上,所述推压部配置在该突出部的突出端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部以及所述安装轴部由单个部件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体具有翼片以及保持部,在所述保持部与该翼片之间能够移动地保持所述推压片部的推压部。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片部具备从所述盖体突出的操作部。

百度查询: 株式会社优霓思 换气调节器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