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搬运装置_乐天株式会社_201680091661.7 

申请/专利权人:乐天株式会社

申请日:2016-12-21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公开(公告)号:CN110087982B

主分类号:B62J9/23(20200101)

分类号:B62J9/23(20200101);B62J9/28(20200101)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0.07.24#授权;2019.08.27#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8.02#公开

摘要:确保行驶体的行驶中的收纳物的稳定的收纳状态。一种搬运装置,其包括:外壳,其用于设置到行驶体;收纳箱,其位于外壳的内部,且可从上方取放收纳物;多个可伸缩的弹性体,它们具有在行驶体的行进方向上架设在外壳的前后两端部之间的架设部,且左右分离地配置;及多个悬挂件,它们的上端部被设置为可滑动地支承于弹性体的被支承部,下端部被设置为支承收纳箱的支承部,并且至少前后分离地配置,悬挂件以被支承部为支点可摆动地支承于弹性体,收纳箱以支承部为支点可摆动地支承于悬挂件,收纳箱通过多个悬挂件而与外壳之间具备间隙的状态下悬挂于多个弹性体。

主权项:1.一种搬运装置,其包括:外壳,其用于设置到行驶体;收纳箱,其位于上述外壳的内部,且可从上方取放收纳物;可伸缩的多个弹性体,它们具有架设部,且被配置为左右分离,该架设部在上述行驶体的行进方向上架设在上述外壳的前后两端部之间;及多个悬挂件,它们的上端部被设置为可滑动地支承于上述弹性体的被支承部,下端部被设置为支承上述收纳箱的支承部,并且上述多个悬挂件被配置为至少前后分离,上述悬挂件以上述被支承部为支点可摆动地支承于上述弹性体,上述收纳箱以上述支承部为支点可摆动地支承于上述悬挂件,上述收纳箱因上述多个悬挂件而以与上述外壳之间具备间隙的状态悬挂于上述多个弹性体。

全文数据:搬运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与用于通过行驶体搬运收纳物的搬运装置相关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具有用于如下用途的搬运装置:在内部收纳有例如食品等收纳物的状态下设置在自行车、小型摩托车、汽车等行驶体上,通过行驶体来搬运所收纳的收纳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3。这样的搬运装置例如在从接受订单的店铺或配送中心等向订购者配送等时使用,并设置在自行车或小型摩托车等的加载平台中而使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8474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16326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230292号公报发明内容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上述这样的配送等中使用的搬运装置中,由于通过行驶体来搬运收纳物,因此在行驶体的行驶中因振动、加减速等而会对收纳物施加外力。特别是,除了急加速、急减速之外,在坡道上行驶等时对收纳物施加的外力容易变大。当在行驶中对收纳物施加外力时,收纳物会在搬运装置的内部移动或摇晃。如果这样的收纳物的移动或摇晃较大,则特别是在收纳物为食品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导致食品从容器溢出、盛入状态发生改变这样的不良情况。因此,本发明的搬运装置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问题,确保行驶体的行驶中的收纳物的稳定的收纳状态。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第一,本发明的搬运装置包括:外壳,其用于设置到行驶体;收纳箱,其位于上述外壳的内部,且可从上方取放收纳物;可伸缩的多个弹性体,它们具有架设部,且被配置为左右分离,该架设部在上述行驶体的行进方向上架设在上述外壳的前后两端部之间;及多个悬挂件,它们的上端部被设置为可滑动地支承于上述弹性体的被支承部,下端部被设置为支承上述收纳箱的支承部,并且上述多个悬挂件被配置为至少前后分离,上述悬挂件以上述被支承部为支点可摆动地支承于上述弹性体,上述收纳箱以上述支承部为支点可摆动地支承于上述悬挂件,上述收纳箱因上述多个悬挂件而以与上述外壳之间具备间隙的状态悬挂于上述多个弹性体。由此,在行驶体的行驶中,收纳箱可相对于外壳向前后方向移动,并且能够以被支承部为支点摆动。第二,优选为,在上述搬运装置中,上述多个弹性体被配置为平行的状态。由此,弹性体之间的距离在前后方向上的任意位置均为恒定的,收纳箱相对于铅直方向难以倾斜。第三,优选为,在上述搬运装置中,上述弹性体设置有2个,上述2个弹性体的上述架设部分别位于上述收纳箱的左右两端部的正上方。由此,弹性体之间的距离变大,在左右方向上能够以稳定的状态保持收纳箱。第四,优选为,在上述搬运装置中,在上述悬挂件上设有连结上述被支承部和上述支承部的连结部,上述连结部位于上述收纳箱与上述外壳之间。由此,收纳箱的内部的悬挂件的存在部分变小。第五,优选为,在上述搬运装置中设置有调整上述弹性体的张力的张力调整结构。由此,通过调整弹性体的张力,从而能够改变外壳相对于收纳箱的悬挂位置、行驶体行驶时的弹性体的伸缩状态。第六,优选为,在上述搬运装置中,上述弹性体的伸缩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被设置为安装在上述行驶体上的被安装部。由此,能够将弹性体的两端部安装在行驶体上,从而在外壳的前后两端部之间架设架设部。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由于在行驶体的行驶中,收纳箱可相对于外壳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并且能够以被支承部为支点摆动,因此收纳箱与外壳的姿势无关地以朝铅直方向位移的朝向进行动作,由此能够确保行驶体的行驶中的收纳物的稳定的收纳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与图2至图21一起表示本发明的搬运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图,该图是表示将搬运装置设置在行驶体上的状态的侧视图。图2是运输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搬运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4是表示从左右方向观察搬运装置的状态的截面图。图5是表示从前后方向观察搬运装置的状态的截面图。图6是表示行驶体加速时的搬运装置的状态的截面图。图7是表示行驶体减速时的搬运装置的状态的截面图。图8是表示行驶体在上坡上行驶时的搬运装置的状态的截面图。图9是表示行驶体在上坡上行驶时悬挂件相对于弹性体不滑动的情况下的搬运装置的状态的截面图。图10是表示行驶体在下坡上行驶时的搬运装置的状态的截面图。图11是表示从后方观察行驶体在左右方向上倾斜时的搬运装置的状态的截面图。图12是与图13至图16一起表示张力调整结构的图,该图是表示张力调整结构的一例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张力调整结构的另一例的立体图。图14是表示张力调整结构的另一例的立体图。图15是与图16一起表示张力调整结构的又一例的图,该图是立体图。图16是以一部分为截面表示弹性体被张力调整结构按压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7是表示外壳的另一结构例的立体图。图18是表示在收纳箱被悬挂的状态下弹性体的架设部位于收纳箱的左右两端部的正上方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9是表示在收纳箱被悬挂的状态下弹性体的架设部位于比收纳箱的左右两端部更靠外侧的状态的截面图。图20是表示设有开闭收纳箱的开口的盖体的例子的立体图。图21是表示收纳箱通过绳状的部件悬挂的例子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搬运装置的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下面,对将搬运装置作为行驶体而设置在自行车的加载平台上来使用的例子进行说明。但是,搬运装置也可以设置在摩托车、汽车等二轮车乃至四轮车的其他行驶体的加载平台等而使用。首先,对行驶体自行车的概略性结构进行说明参照图1。行驶体100具有包括方向盘或鞍座等的车体101和分别支承于车体101的前轮102及后轮103。在后轮103的上方设置有与车体101连结的加载平台104。加载平台104具有以水平状态设置的载置台部105和从载置台部105的下表面分别向下方突出的安装突部106、106、…。安装突部106、106、…以前后左右分离地例如设有四个,在前侧和后侧分别左右分离地各设有两个。接着,对搬运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参照图2至图5。搬运装置1具有外壳2和收纳箱3。外壳2例如具有向上方开口的箱状的壳体部4和开闭壳体部4的开口4a的盖部5。外壳2是用于将搬运装置1设置在加载平台104上的结构物。壳体部4具有载置在行驶体100的载置台部105上的底面板部6和从底面板部6的外周部向上方突出的外周板部7。外周板部7由前后分离而配置的前面板部8及背面板部9和左右分离而配置的一对侧面板部10、10构成。在前面板部8的上端部和背面板部9的上端部分别形成有向上方开口的止动凹部8a、8a、9a、9a。止动凹部8a、8a和止动凹部9a、9a分别左右分离而配置,形成在靠近左右两端的位置。盖部5例如通过铰链11、11而可转动可开闭地连结在一侧的侧面板部10的上端部。盖部5以铰链11、11为支点转动,从而将壳体部4的开口4a开闭。另外,盖部5也可以不与壳体部4连结,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在不封闭壳体部4的开口4a的状态下从壳体部4卸下的结构。收纳箱3例如形成为向上方开口的箱状,外形比外壳2小。收纳箱3以悬挂的状态位于外壳2的内部。收纳箱3具有朝向上下方向的板状的底面部12和从底面部12的外周部向上方突出的外周面部13。外周面部13由前后分离而配置的前面部14及背面部15和左右分离而配置的一对侧面部16、16构成。在前面部14的靠上端的位置和背面部15的靠上端的位置分别形成有被支承孔14a、14a、15a、15a。被支承孔14a、14a和被支承孔15a、15a分别左右分离地配置,形成在靠近左右两端的位置。收纳箱3的内部空间例如形成为收纳食品等收纳物50的收纳空间3a。收纳箱3通过前侧悬挂件18、18和后侧悬挂件19、19而悬挂在弹性体17、17上。弹性体17例如是绳状的橡胶部件,在伸缩方向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设有环状的被安装部20、20。关于弹性体17,将被安装部20、20之间的部分中的与被安装部20、20分别连续的部分设置为加长部21、21,将加长部21、21之间的部分设置为架设部22。弹性体17除了被安装部20、20以外,外周面形成为曲面状、例如形成为圆形状。前侧悬挂件18例如由直线状的连结部18a和与连结部18a的上端连续的圆弧状钩状的被支承部18b及与连结部18a的下端连续的圆弧状钩状的支承部18c构成,被支承部18b和支承部18c的轴向为正交的方向。后侧悬挂件19例如具有由直线状的连结部19a和与连结部19a的上端连续的圆弧状钩状的被支承部19b及与连结部19a的下端连续的圆弧状钩状的支承部19c构成,被支承部19b和支承部19c的轴向为正交的方向。弹性体17、17在外壳2的底面板部6载置在加载平台104的载置台部105上的状态下,被安装部20、20、…分别安装在安装突部106、106。此时,外壳2成为将盖部5开放的状态,弹性体17以一部分架设在前面板部8和背面板部9的状态安装在外壳2上。弹性体17的架设在前面板部8与背面板部9之间的部分被用作架设部22,架设部22与被安装部20、20之间的部分分别被用作加长部21、21。将弹性体17的架设部22的两端部分别插入前面板部8和背面板部9的止动凹部8a、9a。这样,通过将架设部22的两端部分别插入止动凹部8a、9a,从而进行弹性体17相对于外壳2的左右方向上的定位,限制弹性体17向左右方向的位移。弹性体17、17在安装于外壳2的状态下成为平行的状态。此时,优选为,弹性体17、17以伸长而弹性变形的状态安装到外壳2。通过将弹性体17、17以伸长的状态安装到外壳2,从而通过弹性体17、17而向外壳2的壳体部4施加来自外侧的力,底面板部6从上方按压载置台部105,由此确保搬运装置1相对于加载平台104的稳定的设置状态。因此,通过弹性体17、17而将搬运装置1设置在加载平台104上,弹性体17、17除了悬挂收纳箱3的作用之外,还起到将搬运装置1设置到加载平台104的作用,能够提高弹性体17、17的功能性。另外,由于弹性体17、17起到悬挂收纳箱3的作用和将搬运装置1设置到加载平台104的作用,因此不需要另外的将搬运装置1设置到加载平台104的部件、作业,不会增加部件数量,能够通过简单的作业而容易地设置搬运装置1。在弹性体17上组装有前侧悬挂件18的被支承部18b和后侧悬挂件19的被支承部19b。前侧悬挂件18、18与后侧悬挂件19、19分别插入支承部18c、18c、19c、19c位于外壳2的内部的收纳箱3的被支承孔14a、14a、15a、15a。因此,收纳箱3通过前侧悬挂件18、18和后侧悬挂件19、19而悬挂在安装于外壳2的弹性体17、17。此时,优选为,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的支承部18c、19c分别从前面部14的前面侧和背面部15的背面侧插入到被支承孔14a、15a。通过将支承部18c、19c从前面部14的前面侧和背面部15的背面侧插入到被支承孔14a、15a,从而连结部18a、19a分别位于收纳箱3的外周面部13与外壳2的外周板部7之间,与将支承部18c、19c从前面部14的背面侧和背面部15的前面侧插入被支承孔14a、15a的情况相比,收纳箱3的收纳空间3a中的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的存在部分变少。因此,通过连结部18a、19a位于收纳箱3与外壳2之间,从而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不会妨碍收纳物50对收纳箱3的取放,能够容易地实现对收纳箱3的收纳物50对收纳空间3a的取放。另外,通过将支承部18c、19c从前面部14前面侧和背面部15的背面侧插入到被支承孔14a、15a,从而与将支承部18c、19c从前面部14的背面侧和背面部15的前面侧插入到被支承孔14a、15a的情况相比,前侧悬挂件18与后侧悬挂件19的距离变大。因此,能够通过前侧悬挂件18、18和后侧悬挂件19、19而以稳定的状态将收纳箱3悬挂在弹性体17、17上。收纳箱3在外周面部13的外表面与外壳2中的外周板部7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隙,且在底面部12的下表面与外壳2中的底面板部6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的状态下被悬挂。此时,弹性体17的架设部22被架设在外壳2的前面板部8与背面板部9之间,加长部21、21分别紧贴到前面板部8的前面和背面板部9的背面。在收纳箱3被悬挂的状态下,前侧悬挂件18、18的被支承部18b、18b和后侧悬挂件19、19的被支承部19b、19b分别可在弹性体17、17滑动。因此,通过被支承部18b、18b和被支承部19b、19b在弹性体17、17上滑动,从而收纳箱3可相对于外壳2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在收纳箱3通过前侧悬挂件18、18和后侧悬挂件19、19而悬挂于弹性体17、17的状态下,弹性体17、17因前侧悬挂件18、18和后侧悬挂件19、19和收纳箱3的重量而伸长,前侧悬挂件18、18和后侧悬挂件19、19的被支承部18b、18b、19b、19b位于比外壳2的上端更靠下方的位置。此时,弹性体17、17中的被支承部18b、18b与前面板部8之间的部分和弹性体17、17中的被支承部19b、19b与背面板部9之间的部分均以收纳箱3侧的端部向下方位移的方式倾斜。弹性体17、17的倾斜的各个部分中,位于前侧的部分成为前侧倾斜部17a、17a,位于后侧的部分成为后侧倾斜部17b、17b。前侧倾斜部17a和后侧倾斜部17b因收纳箱3等的重量而在可弹性变形的区域的范围内伸长。前侧倾斜部17a和后侧倾斜部17b的伸长量在收纳箱3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与外壳2的前面板部8和背面板部9的中央一致的基准状态下相同,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在收纳箱3相对于弹性体17进行滑动并相对于基准状态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时,根据移动位置而成为不同的量。例如,当收纳箱3从基准状态向后方移动时,前侧倾斜部17a的长度比后侧倾斜部17b的长度长,前侧倾斜部17a的伸长量增加,并且后侧倾斜部17b的伸长量下降,前侧倾斜部17a的伸长量比后侧倾斜部17b的伸长量多。相反,当收纳箱3从基准状态向前方移动时,后侧倾斜部17b的长度会比前侧倾斜部17a的长度长,后侧倾斜部17b的伸长量增加,并且前侧倾斜部17a的伸长量下降,后侧倾斜部17b的伸长量比前侧倾斜部17a的伸长量多。如上所述,在收纳箱3被悬挂的状态下弹性体17、17未被固定在前面板部8和背面板部9的情况下,弹性体17、17因前侧悬挂件18、18和后侧悬挂件19、19和收纳箱3的重量而伸长,并通过弹性体17、17而进一步对外壳2的壳体部4施加来自外侧的力,底面板部6从上方进一步按压载置台部105,由此确保对加载平台104的搬运装置1的更稳定的设置状态。前侧悬挂件18、18和后侧悬挂件19、19分别能够以被支承部18b、18b、19b、19b为支点在弹性体17、17上摆动。如上所述,在收纳箱3被悬挂的状态下,通过打开盖部5,能够进行对收纳箱3的收纳物50对收纳空间3a的取放。另外,在收纳箱3被悬挂的状态下,由于弹性体17、17被插入到止动凹部8a、8a、9a、9a,因此当盖部5对壳体部4进行了封闭时,盖部5不会与弹性体17、17发生干扰,通过将盖部5紧贴到壳体部4而确保外壳2的良好的封闭状态。另外,弹性体17、17的插入到止动凹部8a、8a、9a、9a的部分通过适当的固定单元而固定到前面板部8和背面板部9。另外,在搬运装置1中,也可以形成为在前面板部8和背面板部9上不形成止动凹部8a、8a、9a、9a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在盖部5对壳体部4进行了封闭的状态下,弹性体17、17通过盖部5而按压到前面板部8和背面板部9,从而固定到收纳箱3。在将收纳物50收纳到收纳箱3的收纳空间3a的状态下弹性体17、17未固定到前面板部8和背面板部9的情况下,弹性体17、17因收纳物50的重量而进一步伸长,并通过弹性体17、17而向外壳2的壳体部4施加来自外侧的力,底面板部6从上方进一步按压载置台部105,由此确保搬运装置1对加载平台104的更稳定的设置状态。另外,弹性体17、17只要至少具有架设在外壳2的前面板部8与背面板部9之间的架设部22即可,也可以是不存在被安装部20、20和加长部21、21的结构。在该情况下,需要通过适当的固定单元而将弹性体17、17的两端部固定在前面板部8的上表面和背面板部9的上表面,另外在将搬运装置1设置到加载平台104时,也可以通过弹性体17、17以外的其他的单元,例如可通过使用螺丝止动件或设置用的固定件的手段等来进行。但是,如上所述,通过将弹性体17的两端部作为被安装部20、20而设置,从而能够将弹性体17的两端部安装到行驶体100的安装突部106、106而在外壳2的前后两端部之间架设架设部22,能够提高安装到弹性体17的外壳2的安装作业的作业性。另外,除了弹性体17之外,无需使用用于将搬运装置1设置到加载平台104的其他单元,能够一次性地将搬运装置1设置到行驶体100并将弹性体17安装到外壳2,能够在减少部件数量的基础上提高作业性。接着,对通过行驶体100而搬运收纳物50时的搬运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参照图4至图11。另外,在图4至图11中,为了容易理解外壳2、收纳箱3的倾斜状态,示出假想的水平面H。首先,对行驶体100在未倾斜的水平的路面上行驶的情况下的搬运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在行驶体100行驶之前的状态下,当外壳2的底面板部6为水平时,悬挂的收纳箱3成为基准状态,底面部12的下表面朝向铅直方向重力方向,底面部12与底面板部6成为平行的状态参照图4及图5。另外,以下,将底面部12的下表面朝向铅直方向时的收纳箱3的状态作为“平衡状态”而进行说明。当行驶体100起步时,行驶体100被加速,设置在加载平台104上的搬运装置1与行驶体100一起前进,并因惯性,对可滑动地支承于弹性体17的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施加相对于弹性体17相对地向后方移动的力,并且在悬挂的收纳箱3上因惯性而被施加相对于外壳2相对地向后方移动的力。这样,对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施加相对地向后方移动的力,但由于在弹性体17上存在向前下方倾斜的后侧倾斜部17b,因此通过后侧倾斜部17b而限制后侧悬挂件19朝向后方的移动。另外,在前侧悬挂件18及后侧悬挂件19与弹性体17之间产生摩擦力。因此,通过摩擦力、后侧倾斜部17b的限制力而限制后侧悬挂件19朝向后方的移动,在行驶体100被加速时,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朝向后方移动的移动量较小或者有时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不向后方移动。如上所述,通过摩擦力或后侧倾斜部17b的限制力而限制后侧悬挂件19朝向后方移动的移动量,但即便在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相对于弹性体17而未向后方移动的情况下,由于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可摆动地支承于弹性体17,因此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以被支承部18b、19b为支点向支承部18c、19c向后方移动的方向摆动参照图6。此时,在收纳箱3上也因惯性而被施加相对于外壳2相对地向后方移动的力,但收纳箱3可以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的支承部18c、19c为支点进行摆动。因此,收纳箱3相对于外壳2向后方移动,但以支承部18c、19c为支点进行摆动,不会随着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而倾斜,保持平衡状态。这样,即便在行驶体100被加速的情况下,收纳箱3也保持平衡状态,因此收纳于收纳箱3的收纳物50在收纳箱3的内部不倾斜,确保收纳物50的良好的收纳状态。另外,在行驶体100被加速时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相对于弹性体17向后方移动的情况下,前侧倾斜部17a的长度比后侧倾斜部17b的长度长,收纳箱3向前下方倾斜,但如上所述,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向后方移动的移动量小。因此,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相对于弹性体17向后方移动时的收纳箱3的倾斜角度小且收纳物50的倾斜角度也小,在该情况下,也能够确保收纳物50的良好的收纳状态。另一方面,当行驶体100在行驶的状态下减速时,因惯性,对可滑动地支承于弹性体17的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施加相对于弹性体17相对地向前方移动的力,并且在悬挂的收纳箱3上也因惯性而被施加相对于外壳2相对地向前方移动的力。这样,对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施加相对地向前方移动的力,但由于在弹性体17存在向后下方倾斜的前侧倾斜部17a,因此通过前侧倾斜部17a限制前侧悬挂件18向前方的移动。另外,由于在前侧悬挂件18及前侧悬挂件18与弹性体17之间产生摩擦力。因此,通过摩擦力、前侧倾斜部17a的限制力限制前侧悬挂件18的朝向前方的移动,在行驶体100减速时,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朝向前方移动的移动量小或者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有时不向前方移动。如上所述,通过摩擦力、前侧倾斜部17a的限制力而限制前侧悬挂件18朝向前方移动的移动量,即便在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相对于弹性体17不向前方移动的情况下,由于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可摆动地支承于弹性体17,因此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以被支承部18b、19b为支点向支承部18c、19c朝向前方移动的方向摆动参照图7。此时,在收纳箱3上,也因惯性而被施加相对于外壳2相对地向前方移动的力,但收纳箱3以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的支承部18c、19c为支点摆动。因此,收纳箱3相对于外壳2朝向前方移动,但以支承部18c、19c为支点摆动,不会随着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而倾斜,保持平衡状态。这样,即便在行驶体100减速的情况下,收纳箱3也保持平衡状态,因此收纳于收纳箱3的收纳物50在收纳箱3的内部不倾斜,确保收纳物50的良好的收纳状态。另外,在行驶体100减速时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相对于弹性体17向前方移动的情况下,后侧倾斜部17b的长度比前侧倾斜部17a的长度长,收纳箱3向后下方倾斜,但如上所述,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朝向前方移动的移动量小。因此,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相对于弹性体17向前方移动时的收纳箱3的倾斜角度小且收纳物50的倾斜角度也小,因此在该情况下,也能够确保收纳物50的良好的收纳状态。接着,对行驶体100在倾斜的路面上行驶的情况下的搬运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在行驶体100在上坡上行驶的状态下,外壳2和弹性体17、17成为向后下方倾斜的状态参照图8。因此,因自重和收纳箱3及收纳物50的重量而对可滑动地支承于弹性体17的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施加相对于弹性体17相对地向后方移动的力,并且因自重和收纳物50的重量而在悬挂的收纳箱3上也被施加相对于外壳2相对地向后方移动的力。此时,因重力而对前侧悬挂件18、后侧悬挂件19和收纳箱3施加朝向铅直方向的力。这样,由于对前侧悬挂件18、后侧悬挂件19和收纳箱3施加相对地向后方移动的力,因此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在弹性体17上滑动而向后方移动,收纳箱3也随着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的移动而向后方移动。但是,由于在弹性体17存在朝向前下方倾斜的后侧倾斜部17b,且在前侧悬挂件18及后侧悬挂件19与弹性体17之间还产生摩擦力,因此前侧悬挂件18、后侧悬挂件19和收纳箱3根据路面的倾斜角度而在一定的范围内相对于弹性体17和外壳2向后方移动。此时,由于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相对于弹性体17向后方移动,因此前侧倾斜部17a的长度变长,后侧倾斜部17b的长度变短。另外,由于通过重力而对收纳箱3施加朝向铅直方向的力,因此对收纳箱3施加相对于外壳2相对地向前下方倾斜的方向的力。因此,因收纳箱3和收纳物50的重量,前侧倾斜部17a的伸长量变大,且后侧倾斜部17b的伸长量变小,收纳箱3不倾斜而保持平衡状态。这样,即便行驶体100在上坡上行驶的情况下,由于收纳箱3保持平衡状态,因此收纳于收纳箱3的收纳物50在收纳箱3的内部不倾斜,确保收纳物50的良好的收纳状态。另外,在行驶体100在上坡上行驶的状态下,通过前侧悬挂件18及后侧悬挂件19与弹性体17之间的摩擦力、后侧倾斜部17b的限制力来限制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朝向后方的移动,并且有时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不向后方移动参照图9。在该情况下,根据重力而对收纳箱3施加朝向铅直方向V的力。此时,前侧悬挂件18的伸长方向为后斜下方,前侧悬挂件18的伸长方向为后斜下方P,后侧悬挂件19的伸长方向为前斜下方Q。关于此时在收纳箱3中产生的朝向铅直方向V的力,前侧悬挂件18的伸长方向上的分力Vp大于后侧悬挂件19的伸长方向上的分力Vq,前侧悬挂件18通过分力Vp而伸长量比后侧悬挂件19大,收纳箱3向前下方倾斜移动至接近平衡状态的位置。因此,收纳箱3不会相对于平衡状态大幅倾斜,保持接近平衡状态的状态。这样,即便行驶体100在上坡上行驶时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未向后方移动的情况下,由于收纳箱3保持为接近平衡状态的状态,因此收纳在收纳箱3中的收纳物50在收纳箱3的内部不会较大地倾斜,确保收纳物50的良好的收纳状态。另一方面,行驶体100在下坡上行驶的状态下,外壳2和弹性体17、17成为朝向前下方倾斜的状态参照图10。因此,因自重和收纳箱3及收纳物50的重量而对可滑动地支承于弹性体17的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施加相对于弹性体17相对地向前方移动的力,并且因自重和收纳物50的重量而对悬挂的收纳箱3也施加相对于外壳2相对地向前方移动的力。此时,因重力而对前侧悬挂件18、后侧悬挂件19和收纳箱3施加朝向铅直方向的力。由于这样对前侧悬挂件18、后侧悬挂件19和收纳箱3施加相对地向前方移动的力,因此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在弹性体17上滑动而向前方移动,收纳箱3也随着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的移动而向前方移动。但是,由于在弹性体17存在向后下方倾斜的前侧倾斜部17a,在前侧悬挂件18及后侧悬挂件19与弹性体17之间还产生摩擦力,因此前侧悬挂件18、后侧悬挂件19和收纳箱3根据路面的倾斜角度而在一定的范围内相对于弹性体17和外壳2而进行。此时,由于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相对于弹性体17向前方移动,因此后侧倾斜部17b的长度变长,前侧倾斜部17a的长度变短。另外,因重力而对收纳箱3施加朝向铅直方向的力,因此对收纳箱3施加相对于外壳2而相对地向后下方倾斜的方向的力。因此,因收纳箱3和收纳物50的重量,后侧倾斜部17b的伸长量变大,且前侧倾斜部17a的伸长量变小,收纳箱3不倾斜而保持平衡状态。这样,即便在行驶体100在下坡上行驶的情况下,由于收纳箱3保持平衡状态,因此,收纳于收纳箱3的收纳物50在收纳箱3的内部不倾斜,确保收纳物50的良好的收纳状态。另外,在行驶体100在下坡上行驶状态下,根据前侧悬挂件18及后侧悬挂件19与弹性体17之间的摩擦力、前侧倾斜部17a的限制力来限制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朝向前方的移动,有时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不向前方移动。在该情况下,也因重力而对收纳箱3施加向铅直方向力,与上述行驶体100在上坡上行驶时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不向后方移动的情况相反地,后侧悬挂件19的伸长方向上的分力比前侧悬挂件18的伸长方向上的分力大。这样后侧悬挂件19通过施加到收纳箱3的朝向铅直方向的分力而伸长量比前侧悬挂件18大,收纳箱3向后下方倾斜移动到接近平衡状态的位置为止。因此,收纳箱3不会相对于平衡状态大幅倾斜,能够保持接近平衡状态的状态。这样,即便在行驶体100在下坡上行驶时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未向前方移动的情况下,也由于收纳箱3保持为接近平衡状态的状态,因此收纳在收纳箱3中的收纳物50在收纳箱3的内部不会较大地倾斜,确保收纳物50的良好的收纳状态。另外,在上述的行驶体100在上坡或下坡行驶的状态下,有时行驶体100被减速或加速,在该情况下,在上坡或下坡中保持收纳箱3的平衡状态的状态下进行上述减速时的动作或加速时的动作,由此收纳箱3保持平衡状态或接近平衡状态的状态。因此,对于行驶体100在上坡或下坡行驶的状态下被减速或加速时的搬运装置1的动作省略说明。接着,对行驶体100因左右转弯等而向左右方向倾斜的情况下的搬运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另外,由于向左方和右方倾斜的情况下的搬运装置1的动作为相反的动作,因此下面以朝向行进方向而向右方倾斜的状态下的动作为例进行说明参照图11。当行驶体100向右方倾斜时,外壳2和弹性体17、17成为向右方倾斜的状态。因此,因自重和收纳箱3及收纳物50的重量而对可摆动地支承于弹性体17的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施加向铅直方向重力方向摆动的力,并且因自重和收纳物50的重量而对悬挂的收纳箱3也施加向铅直方向摆动的力。这样对前侧悬挂件18、后侧悬挂件19和收纳箱3施加向铅直方向摆动的力,因此前侧悬挂件18、后侧悬挂件19和收纳箱3以被支承部18b、19b为支点相对于外壳2和弹性体17向铅直方向摆动。此时,左侧的弹性体17位于右侧的弹性体17的上方,因此向铅直方向摆动的收纳箱3成为向左上方倾斜的状态,对收纳箱3施加向铅直方向摆动的力,并且对位于上侧且左侧的弹性体17从收纳箱3介由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而施加的力比对位于下侧且右侧的弹性体17从收纳箱3介由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而施加力大。因此,左侧的弹性体17比右侧的弹性体17伸长更多,收纳箱3向左下方倾斜移动到接近平衡状态的位置为止。因此,收纳箱3不会相对于铅直方向大幅倾斜,能够保持接近平衡状态的状态。这样,在行驶体100向左右方向倾斜的情况下,由于收纳箱3保持接近平衡状态的状态,因此收纳于收纳箱3的收纳物50在收纳箱3的内部不会较大地倾斜,能够确保收纳物50的良好的收纳状态。另外,在上述的行驶体100向左右方向倾斜的状态下,有时行驶体100被减速或加速,而在该情况下,在向左右方向倾斜而保持收纳箱3的平衡状态的状态下进行上述的减速时的动作或加速时的动作,由此收纳箱3保持平衡状态或接近平衡状态的状态。因此,对于在行驶体100在左右方向上倾斜的状态下减速或加速时的搬运装置1的动作省略说明。另外,在上述的行驶体100向左右方向倾斜的状态下,有时行驶体100在上坡或下坡上行驶,而在该情况下,在左右方向上倾斜而保持收纳箱3的平衡状态的状态下,进行在上述的上坡或下坡上行驶时的动作,由此收纳箱3保持平衡状态或接近平衡状态的状态。因此,对于在行驶体100在左右方向上倾斜的状态下在上坡或下坡上行驶时的搬运装置1的动作省略说明。下面,对张力调整结构进行说明参照图12至图16。在搬运装置1上可设置将弹性体17、17的张力调整为所希望的张力的张力调整结构。通过设置张力调整结构而调整弹性体17的张力,从而能够改变对收纳箱3的外壳2的悬挂位置、行驶体100行驶时的弹性体17的伸缩状态。因此,能够与收纳物50的重量、收纳箱3的重量、弹性体17、17相对于外壳2、收纳箱3的位置、收纳箱3相对于外壳2的大小等各个不同的条件无关地抑制收纳箱3相对于铅直方向的倾斜。下面,对分别构成为不同形态的张力调整结构30、30A、30B、30C进行说明。张力调整结构30通过在弹性体17上沿长度方向而分离或连续地设置多个被安装部20、20而构成参照图12。在张力调整结构30中,通过将所希望的被安装部20安装到设置于行驶体100的加载平台104的安装突部106,从而弹性体17的伸长量发生变化,能够调整弹性体17的张力。张力调整结构30A通过在外壳2的前面板部8和背面板部9中的至少一个上向外突出的多个突状部31、31、…和多个突状部32、32、…上下分离地设置而构成参照图13。突状部31、31、…和突状部32、32、…左右分离地配置。突状部31、31、…以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不同的状态设置。突状部32、32、…也与突状部31、31、…同样地以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不同的状态设置。在张力调整结构30A中,一个弹性体17的被安装部20安装于所希望的突状部31上,将另一个弹性体17的被安装部20安装于所希望的突状部32,从而改变弹性体17、17的伸长量而调整弹性体17的张力。另外,张力调整结构30A的突状部31、31、…和突状部32、32、…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分别不同,因此在最上方的突状部31、32以外的突状部31、32安装被安装部20、20时,比安装有被安装部20、20的突状部31、32更靠上方的突状部31、32与弹性体17不发生干扰。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弹性体17安装到突状部31、32,并确保弹性体17相对于突状部31、32的稳定的安装状态。另外,在使用了张力调整结构30A的情况下,在将被安装部20未安装于安装突部106的一侧的搬运装置1设于加载平台104时,通过弹性体17以外的其他的单元而进行。张力调整结构30B通过在外壳2的前面板部8和背面板部9的至少一个上多个安装孔33、33、…和多个安装孔34、34、…分别上下分离地形成,并在弹性体17、17的至少各一端部结合有前端部被弯曲的安装件35、35而构成参照图14。安装孔33、33、…和安装孔34、34、…左右分离地配置。在张力调整结构30B中,一个弹性体17的安装件35插入到所希望的安装孔33而安装,另一个弹性体17的安装件35插入到所希望的安装孔34而安装,从而弹性体17、17的伸长量发生变化,能够调整弹性体17、17的张力。另外,在使用了张力调整结构30B的情况下,在将被安装部20未安装于安装突部106的一侧的搬运装置1设置到加载平台104时,通过弹性体17以外的其他的单元而进行。张力调整结构30C通过在外壳2的前面板部8和背面板部9的至少一个上左右分离地设置安装部件36、36,并在安装部件36、36的附近分别设置卡止部37、37而构成参照图15及图16。安装部件36以左端部或右端部为支点可转动自如地支承于前面板部8或背面板部9。在安装部件36的中央部例如设有形成为向外侧凸出的曲面状的按压部36a。卡止部37相对于前面板部8或背面板部9而可弹性变形,前端部作为卡止爪38而设置。卡止爪38具有与前面板部8或背面板部9相对的卡止面38a和与卡止面38a连续的倾斜面38b。在张力调整结构30C中,安装部件36从相对于前面板部8或背面板部9而打开的状态向关闭的方向转动,弹性体17的加长部21通过按压部36a而从外侧按压,安装部件36的前端部36b被卡止部37卡止,从而弹性体17被安装部件36按压而安装到外壳2。将安装部件36卡止于卡止部37的动作如下:通过转动的安装部件36的前端部36b在倾斜面38b上滑动,从而卡止部37进行弹性变形,进而安装部件36进行转动,从而在前端部36b越过倾斜面38b的位置上卡止部37弹性恢复,由此卡止面38a卡止于前端部36b的外面。在将安装部件36卡止于卡止部37,弹性体17被安装部件36按压而安装于外壳2的状态下,加长部21被前面板部8或背面板部9与安装部件36的按压部36a夹持而被压扁。弹性体17的伸长量根据被弹性体17中的加长部21的按压部36a按压的位置而发生变化,从而能够调整弹性体17的张力。另外,在使用张力调整结构30C的情况下,通过将被安装部20安装于安装突部106,也能够将搬运装置1设置到加载平台104。下面,对各部的其他结构例进行说明。在上述说明中,以向上方开口的箱状的外壳2为例进行了记载,但也可以代替外壳2而使用骨架结构的外壳2A参照图17。外壳2A由多个柱状部件39、39、…构成,形成为向上方开口的骨架结构。通过使用这样的骨架结构的外壳2A,能够实现搬运装置1的轻量化。另外,通过使用外壳2A,行驶风或自然风从柱状部件39、39、…的间隙吹向位于内部的收纳箱3,因此例如收纳在收纳箱3中的收纳物50需要冷却的情况等时适合。另外,为了对收纳箱3也实现轻量化等,可以使用骨架结构。另外,在收纳箱3被悬挂的状态下,弹性体17、17的架设部22、22优选分别位于收纳箱3的左右两端部的正上方参照图18。这样,在收纳箱3被悬挂的状态下,架设部22、22分别位于收纳箱3的左右两端部的正上方,从而弹性体17、17之间的距离变大。因此,收纳箱3在左右方向上保持为稳定的状态,收纳箱3难以倾斜,能够抑制对收纳箱3的倾斜而确保收纳箱3的稳定的悬挂状态。另外,由于弹性体17、17难以与从收纳空间3a取放的收纳物50发生干扰,因此能够顺利地进行收纳物50对收纳空间3a的插入及取出。另外,在该情况下,既可以将收纳箱3的前面部14和背面部15分别支承于前侧悬挂件18、18和后侧悬挂件19、19,另外也可以在侧面部16、16分别形成被支承孔,并将侧面部16、16分别支承于前侧悬挂件18、18和后侧悬挂件19、19。进而,在收纳箱3被悬挂的状态下,弹性体17、17的架设部2222也可以分别位于比收纳箱3的左右两端部更靠外侧的位置参照图19。在收纳箱3被悬挂的状态下,架设部22、22分别位于比收纳箱3的左右两端部更靠外侧的位置,由此弹性体17、17相对于收纳箱3在左右方向上施加张力,抑制收纳箱3相对于外壳2的向左右方向的位移,能够将收纳箱3保持为稳定的状态。另外,也可以设置对收纳箱3的开口进行开闭的盖体40参照图20。盖体40既可以从收纳箱3可拆卸地设置,也可以支承于收纳箱3。通过设置对收纳箱3的开口进行开闭的盖体40,从而在收纳于收纳空间3a的收纳物50为食品等的情况下,能够提高保温性,并且能够抑制尘埃、雨水等侵入收纳箱3的收纳空间3a。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以具有连结部18a、19a等的前侧悬挂件18和后侧悬挂件19为例进行了记载,而作为前侧悬挂件和后侧悬挂件,例如也可以使用连续地设置有圆弧状的部分的S字钩。进而,也可以使用绳状的前侧悬挂件18A和后侧悬挂件19A参照图21。通过使用绳状的前侧悬挂件18A和后侧悬挂件19A,从而可根据绳结的位置而调整连结部18a、19a和被支承部18b、19b及支承部18c、19c的长度和大小,例如可以因收纳物50的重量等,准备收纳箱3相对于外壳2、2A的悬挂位置并进行变更。如以上所述,在搬运装置1中包括:可伸缩的弹性体17、17,其具有架设在外壳2的前后两端部之间的架设部22、22,且左右分离地设置;前侧悬挂件18、18及后侧悬挂件19、19,它们以被支承部18b、18b、19b、19b为支点可摆动地支承于弹性体17、17,收纳箱3通过前侧悬挂件18、18和后侧悬挂件19、19而与外壳2之间具备间隙的状态下悬挂于弹性体17、17。因此,在行驶体100的行驶中,收纳箱3可相对于外壳2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且以被支承部18b、18b、19b、19b为支点进行摆动,因此收纳箱3与外壳4的姿势无关地以向铅直方向位移的朝向进行动作,能够确保行驶体100的行驶中的收纳物50的稳定的收纳状态。另外,由于弹性体17、17以平行的状态配置,因此弹性体17、17之间的距离在前后方向上的任意位置上均为恒定,收纳箱3相对于铅直方向难以倾斜,能够确保行驶体100的行驶中的收纳物50的更稳定的收纳状态。符号说明1…搬运装置2…外壳3…收纳箱17…弹性体18…前侧悬挂件18a…连结部18b…被支承部18c…支承部19…后侧悬挂件19a…连结部19b…被支承部19c…支承部20…被安装部22…架设部30…张力调整结构30A…张力调整结构30B张力调整结构30C…张力调整结构2A…外壳50…收纳物100…行驶体18A…前侧悬挂件19A…后侧悬挂件

权利要求:1.一种搬运装置,其包括:外壳,其用于设置到行驶体;收纳箱,其位于上述外壳的内部,且可从上方取放收纳物;可伸缩的多个弹性体,它们具有架设部,且被配置为左右分离,该架设部在上述行驶体的行进方向上架设在上述外壳的前后两端部之间;及多个悬挂件,它们的上端部被设置为可滑动地支承于上述弹性体的被支承部,下端部被设置为支承上述收纳箱的支承部,并且上述多个悬挂件被配置为至少前后分离,上述悬挂件以上述被支承部为支点可摆动地支承于上述弹性体,上述收纳箱以上述支承部为支点可摆动地支承于上述悬挂件,上述收纳箱因上述多个悬挂件而以与上述外壳之间具备间隙的状态悬挂于上述多个弹性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装置,其中,上述多个弹性体被配置为平行的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搬运装置,其中,上述弹性体设置有2个,上述2个弹性体的上述架设部分别位于上述收纳箱的左右两端部的正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搬运装置,其中,在上述悬挂件上设有连结上述被支承部和上述支承部的连结部,上述连结部位于上述收纳箱与上述外壳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搬运装置,其中,该搬运装置设置有调整上述弹性体的张力的张力调整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搬运装置,其中,上述弹性体的伸缩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被设置为安装在上述行驶体上的被安装部。

百度查询: 乐天株式会社 搬运装置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