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发光装置_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西铁城电子株式会社_201780055856.0 

申请/专利权人: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西铁城电子株式会社

申请日:2017-09-12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公开(公告)号:CN109690173B

主分类号:G02B3/00(20060101)

分类号:G02B3/00(20060101);F21Y115/10(20160101)

优先权:["20160912 JP 2016-177612"]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0.07.28#授权;2019.05.21#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4.26#公开

摘要: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具有:LED;第1光学元件,其以覆盖LED的方式配置;以及第2光学元件,其以覆盖第1光学元件的方式配置。第1光学元件具有:第1入射面,其供从LED放射的光入射;第1反射面,其具有凹状的形状,而且配置在第1入射面的上方,将从LED经由第1入射面入射的光全反射至侧方;以及第1出射面,其跨及第1反射面的周围而配置,出射在第1反射面上反射后的光。第2光学元件具有:入射反射面,其由多个第2入射面及多个第2反射面形成,所述多个第2入射面呈同心圆状配置,供从第1出射面出射的光入射,所述多个第2反射面与多个第2入射面交替配置,将入射到多个第2入射面的光全反射至上方;以及第2出射面,其配置在入射反射面的上方,出射在多个第2反射面上反射后的光。

主权项: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LED;第1光学元件,其以覆盖所述LED的方式配置;以及第2光学元件,其以覆盖所述第1光学元件的方式配置,所述第1光学元件具有:第1入射面,其供从所述LED放射的光入射;第1反射面,其具有朝向所述第1入射面呈圆锥的凹状的形状,而且配置在所述第1入射面的上方,将从所述LED经由所述第1入射面入射的光全反射至侧方;以及第1出射面,其跨及所述第1反射面的周围而配置,出射在所述第1反射面上反射后的光,所述第2光学元件具有:入射反射面,其由多个第2入射面及多个第2反射面形成,所述多个第2入射面呈同心圆状配置,供从所述第1出射面出射的光入射,所述多个第2反射面与所述多个第2入射面交替配置,将入射到所述多个第2入射面的光全反射至上方;第2出射面,其配置在所述入射反射面的上方,出射在所述多个第2反射面上反射后的光;以及凸部,其设置在形成有所述入射反射面一侧的中央部,所述凸部嵌入所述第1反射面,所述入射反射面以呈朝外侧上凸的曲面的方式排列。

全文数据:发光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装置。背景技术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面板和配置在液晶面板的背面而从背面对液晶面板进行照明的发光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用的发光装置也称为面状灯光单元或背光源。液晶显示装置用的发光装置包括侧边式发光装置和直下式发光装置,所述侧边式发光装置使从配置在平板状的导光板的侧面的多个LED入射的光从主面出射,所述直下式发光装置使从呈平面状排列的多个LED放射的光直接朝向上方。侧边式发光装置易于薄型化,而且相对减少配置的LED的个数,从而减少使用的LED的个数。另一方面,直下式发光装置虽然不易小型化,但由于不使用导光板,所以易于轻量化。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光源装置,其通过呈矩阵状配置具有LED和光漫射透镜的多个发光元件模块而呈面状发光。再者,专利文献1记载的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相邻的发光元件模块的配光特性互不相同。此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一种背光源系统,其利用全反射透镜对从呈阵列状配置的点光源出射的光加以准直,并使准直后的光漫射,由此抑制综合效率的降低,而且使视野的调整变得容易。进一步地,直下式发光装置可以通过使发光区域的一部分熄灭或者仅使一部分点亮以下称为“局部背光调节”来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对比度的改善以及耗电的减少。最近,侧边式发光装置为主流的中小型液晶显示装置也开始要求直下式显示装置中获得的高显示品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3-1241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表2011-510453号公报发明内容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然而,若单纯地将大型液晶显示装置中采用的直下式发光装置的基本结构运用于中小型液晶显示装置,则有厚度变得比侧边式发光装置厚而且LED的个数相较于侧边式发光装置而言增加的担忧。因此,本发明的一形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用于中小型液晶显示装置也能将厚度以及LED的个数降低至与侧边式发光装置相同的程度的直下式发光装置。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具有:LED;第1光学元件,其以覆盖LED的方式配置;以及第2光学元件,其以覆盖第1光学元件的方式配置,第1光学元件具有:第1入射面,其供从LED放射的光入射;第1反射面,其具有凹状的形状,而且配置在第1入射面的上方,将从LED经由第1入射面入射的光全反射至侧方;以及第1出射面,其跨及第1反射面的周围而配置,出射在第1反射面上反射后的光,第2光学元件具有:入射反射面,其由多个第2入射面及多个第2反射面形成,所述多个第2入射面呈同心圆状配置,供从第1出射面出射的光入射,所述多个第2反射面与多个第2入射面交替配置,将入射到多个第2入射面的光全反射至上方;以及第2出射面,其配置在入射反射面的上方,出射在多个第2反射面上反射后的光。进一步地,在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中,优选第1光学元件还具有隔着第1入射面与LED相对配置的第1底部,第1反射面包含从第1底部朝第1出射面的上边延伸的倾斜面。进一步地,在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中,优选第2光学元件还具有:第2底部,其隔着第1光学元件与LED相对配置;以及第3入射面,其从第2底部朝入射反射面的内缘延伸,供透过第1反射面及第1底部中的至少一方之后的光入射。进一步地,在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中,优选第2光学元件还具有透射面,所述透射面以内包在第3入射面中的方式配置,使透过第1反射面及第1底部中的至少一方之后的光透过。进一步地,在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中,优选第2光学元件还具有:第3底部,其隔着第1底部与LED相对配置;以及第3反射面,其从第3底部朝第2出射面的内缘延伸,对入射的光进行反射。进一步地,在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中,优选第2光学元件还具有透射面,所述透射面以内包在第3反射面中的方式配置,使透过第1反射面及第1底部中的至少一方之后的光透过。进一步地,在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中,优选LED以与第1光学元件一体化的方式配置。进一步地,在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中,优选多个第2反射面中的至少一部分将入射到多个第2入射面的光反射至外侧,第2光学元件还具有第3出射面,所述第3出射面沿第2出射面的外缘配置,出射经多个第2反射面中的至少一部分反射后的光。发明的效果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利用广角透镜将从LED放射的朗伯光转换成水平方向的分量较多的光。结果,能够扩大LED间的间距,从而能够削减LED的个数。此外,广角透镜可不进行指向特性的控制,因此能够小型化。进一步地,可以将预先进行了薄型化的TIR菲涅尔透镜配置在广角透镜上来控制指向性,由此减薄发光装置。如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即便用于中小型液晶显示装置也能将厚度和LED的个数做到与侧边式发光装置相同的程度。附图说明图1为第1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沿图1的AA'线描出的一光学单元的截面图。图3的a为图1所示的广角透镜的立体图,图3的b为图1所示的广角透镜的截面图。图4为与图1所示的TIR菲涅尔透镜相对应的TIR透镜的截面图。图5为表示图2所示的光学单元中从LED放射的光的光路的图。图6为第2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7为沿图6的AA'线描出的一光学单元的截面图。图8为与图6所示的TIR菲涅尔透镜相对应的TIR透镜的截面图。图9为表示图7所示的光学单元中从LED放射的光的光路的图。图10为第3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11为沿图10的AA'线描出的一光学单元的截面图。图12为与图10所示的TIR菲涅尔透镜相对应的TIR透镜的截面图。图13为表示图11所示的光学单元中从LED放射的光的光路的图。图14为第4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15为沿图14的AA'线描出的一光学单元的截面图。图16为与图14所示的TIR菲涅尔透镜相对应的TIR透镜的截面图。图17为表示图15所示的光学单元中从LED放射的光的光路的图。图18为第5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19为沿图18的AA'线描出的一光学单元的截面图。图20的a为图19所示的第3入射面的俯视图,图20的b为图19所示的第3入射面的放大图,图20的c为图19所示的第3反射面的俯视图,图20的d为图19所示的第3反射面的放大图。图21为第6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2为沿图21的AA'线描出的一光学单元的截面图。图23的a为图21所示的广角透镜的立体图,图23的b为图21所示的广角透镜的截面图。图24为表示图22所示的光学单元中从LED放射的光的光路的图。图25为表示图2所示的广角透镜中的从LED放射的光的光路的图。图26为第7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7为沿图26的AA'线描出的一光学单元的截面图。图28为表示图27所示的光学单元中从LED放射的光的光路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对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再者,在附图的说明中,对同一或相当要素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出于说明的目的,附图的缩小比例等酌情进行了变更。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具有:LED;第1光学元件,其以覆盖LED的方式配置;以及第2光学元件,其以覆盖第1光学元件的方式配置。在一例中,第1光学元件为广角透镜,第2光学元件为TIRTotalInternalReflection菲涅尔透镜。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中,第1光学元件具有将从LED经由第1入射面入射的光全反射至侧方的第1反射面,由此,能够减小热斑的大小及光量。第1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图1为第1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发光装置1具有底座11、电路基板12、多个LED13、反射板14、多个广角透镜15、透镜板16及光学板17。电路基板12收纳在底座11中,多个LED13中的各方安装在电路基板12的上表面,从上表面及侧面放射与输入的电流相应的朗伯光。反射板14在与多个LED13中的各方相对应的部分形成有通孔14a。多个广角透镜15中的各方以覆盖多个LED13中的各方的方式粘接在反射板14上。透镜板16排列有覆盖多个广角透镜15中的各方的多个TIR菲涅尔透镜18。光学板17配置在透镜板16的上部。底座11由厚度为0.6mm的铝板形成,具备长方形的底面11a。此外,底座11在底面11a的各边具有高度为5.8mm的侧壁11b。电路基板12是厚度为1.0mm的玻璃环氧基板,在电路基板12的上表面通过金属配线而形成有电路。在电路基板12的上表面以3行5列排列有LED13。此处,LED13是以3行5列进行排列,但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中排列的LED的行数及列数并不限定于此。反射板14由白色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形成,厚度为0.2mm。LED13是平面尺寸为1.5mm×1.5mm、高度为0.25mm的封装产品,在底面配备有连接电极,从上表面及侧面放射光。多个广角透镜15中的各方由聚碳酸酯形成,直径为5.3mm左右,高度为2.6mm左右。多个广角透镜15以覆盖一个LED13的方式配置,整体上与LED13一样,以3行5列进行排列。各LED13也可由未图示的控制装置单独加以点亮控制,以实现局部背光调节。再者,如后文所述,广角透镜15在上表面有圆锥状的凹坑。透镜板16由聚碳酸酯形成,厚度为4.0mm左右。透镜板16中包含的TIR菲涅尔透镜18分别以覆盖一个LED13、一个广角透镜15的方式配置,在透镜板16中以3行5列进行排列。光学板17是以PET为基材、厚度约为0.13mm的漫射板。以下,将一LED13、覆盖LED13的广角透镜15、以及覆盖广角透镜15的TIR菲涅尔透镜18这一组合称为光学单元10图1中未图示符号。第1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图2为沿图1的AA'线描出的一光学单元10的截面图。如前文所述,光学单元10具有一LED13、覆盖LED13的广角透镜15、以及覆盖广角透镜15的TIR菲涅尔透镜18。图2中还记载有与光学单元10相对应的电路基板12及反射板14的一部分。在进入图2的详细说明之前,利用图3对广角透镜15进行说明。图3的a为广角透镜15的立体图,图3的b为广角透镜15的截面图。再者,图3的a中被透视的边以虚线表示。广角透镜15具有第1入射面151、第1反射面152、第1底部153及第1出射面154。广角透镜15呈如下形状:在圆锥台的上部形成有第1反射面152及第1底部153,在圆锥台的下部形成有LED光源收纳部155。广角透镜15为旋转对称,配置成光轴与TIR菲涅尔透镜18的光轴一致。第1入射面151为用于收纳LED13的LED光源收纳部155的壁面,具有上部入射面156和侧部入射面157,供从LED13放射的光入射。LED光源收纳部155是朝上方挖出的大致圆柱状的凹坑。上部入射面156是具有下凸形状的曲面,与LED13的上表面相对。侧部入射面157是朝上方靠近光轴也就是直径朝上方变小的筒状体的侧面,具有锥形状。从水平面测量时,侧部入射面157的曲面呈比设置为脱模用的锥形状缓和的锥形状也就是上升角度较小的形状。第1反射面152为朝向相反的圆锥状,整体上呈上凸的缓和曲面,是从第1底部153朝第1出射面154的上边延伸的倾斜面,是将从LED13更准确而言,是从LED13的上表面与光轴交叉的点发出而经由第1入射面151入射的光全反射至侧方的全反射面。即,第1反射面152具有凹状的形状,而且配置在第1入射面151的上方,将从LED13经由第1入射面151入射的光全反射至侧方。第1底部153为半球状,配置在隔着第1入射面151与LED13相对的位置。第1底部153对从LED13参考图2经由第1入射面151入射的光的一部分进行反射,并使从LED13经由第1入射面151入射的光的一部分透过。第1出射面154是跨及第1反射面的周围而配置的广角透镜15的侧面,具有朝上方靠近光轴的、呈曲面的锥形状,将在第1反射面152上反射之后的光出射至广角透镜15的外部。返回至图2,对其他构件进行说明。TIR菲涅尔透镜18具有入射反射面181、中央入射面182及第2出射面183。入射反射面181位于TIR菲涅尔透镜18的下表面,具有排列成同心圆状的多个微小棱镜。入射反射面181所具有的微小棱镜是以呈从光轴朝外侧上凸的曲面的方式排列。此外,入射反射面181所具有的微小棱镜是以截面的尺寸从光轴朝外侧增大的方式形成。TIR菲涅尔透镜18的俯视时的形状为大致长方形参考图1,因此,入射反射面181的外侧的微小棱镜失去圆环的一部分。入射反射面181所具有的微小棱镜以如下方式形成:内侧那一面成为入射面,而且外侧那一面成为将入射到入射面的光全反射至上方的全反射面。即,入射反射面181所具有的多个微小棱镜各自的内侧那一面也就是光轴侧那一面为第2入射面184,入射反射面181所具有的多个微小棱镜各自的外侧那一面也就是光轴侧的相反侧那一面为第2反射面185。多个第2入射面184中的各方呈同心圆状配置,供从广角透镜15的第1出射面154出射的光入射。多个第2反射面185中的各方与多个第2入射面184交替配置,将入射到多个第2入射面184中的各方的光全反射至上方。中央入射面182为在入射反射面181的内侧的区域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平面,供透过广角透镜15的第1反射面152及第1底部153中的至少一方之后的光入射。即,中央入射面182呈圆形状,而且被入射反射面181环绕,中央入射面182的中心位于光轴上。入射到中央入射面182的光根据TIR菲涅尔透镜18的折射率以及入射至中央入射面182时的入射角而朝各种方向出射。第2出射面183为TIR菲涅尔透镜18的上表面,具有矩形的平面形状,配置在入射反射面181的上方,将在多个第2反射面185上反射来的光出射至上方。图4为与TIR菲涅尔透镜18相对应的TIR透镜19的截面图。TIR菲涅尔透镜18是将TIR透镜19菲涅尔化而得的透镜。再者,参考TIR菲涅尔透镜18的符号对TIR透镜19进行说明。TIR透镜19为旋转对称,具有入射面191、反射面192及出射面193。入射面191是与中央入射面182及第2入射面184相对应的面,具有侧壁入射面194和上壁入射面195,形成TIR透镜19的下表面。侧壁入射面194对应于第2入射面184,上壁入射面195对应于中央入射面182。反射面192是与第2反射面185相对应的面,形成TIR透镜19的侧面。出射面193是与第2出射面183相对应的面,形成TIR透镜19的上表面。侧壁入射面194及反射面192经菲涅尔化时,形成入射反射面181所具有的微小棱镜。将TIR透镜19菲涅尔化来形成TIR菲涅尔透镜18的处理大致通过如下步骤来进行。首先,决定入射反射面181所具有的微小棱镜的数量。在该数量为n个时,以对反射面192进行n分割的方式决定角度αii=1~n。图中展示了第k个角度αk。针对第k个微小棱镜,在角度αk所示的范围内、在保持相似形的状态下移动侧壁入射面194中包含的小片196。再者,为了简化说明,忽略入射时的折射,因此,在该条件下,对于从原点O发出的光线而言,小片196的光学上的作用不会变化。同样地,反射面192中包含的小片197也在角度αk所示的范围内、在保持相似形的状态下移动。此时,小片197的光学上的作用也不会变化。利用菲涅尔化当中的这些几何学性质,将由小片196及197形成的第1个至第n个微小棱镜移动至所期望的位置,由此,具有微小棱镜的入射反射面181完成。此时,TIR菲涅尔透镜18的平面尺寸可以任意设定。图5为表示光学单元10中从LED13放射的光的光路的图。光L11及L12从LED13出射至上方,从上部入射面156入射到广角透镜15,之后从第1底部153出射至上方。光L11及L12从中央入射面182入射至TIR菲涅尔透镜18,从第2出射面183出射至上方。光L13~L16从LED13出射至上方,从上部入射面156入射到广角透镜15,之后在第1反射面152上反射而从第1出射面154出射至斜侧方。光L13~L16在入射反射面181上从第2入射面184入射至TIR菲涅尔透镜18,在与入射的第2入射面184的外侧相邻的第2反射面185上反射,从第2出射面183出射至上方。光L17从LED13出射,从上部入射面156入射到广角透镜15,之后不经由第1反射面152地从第1出射面154出射至侧方。光L17在入射反射面181上从内侧的第2入射面184入射至TIR菲涅尔透镜18,在第2入射面184的外侧的第2反射面185上反射,从第2出射面183出射至上方。朝向侧方的光L18从LED13出射至侧方,从侧部入射面157入射到广角透镜15,之后从第1出射面154出射至侧方。光L18在入射反射面181上从外侧的第2入射面184入射至TIR菲涅尔透镜18,在与入射的第2入射面184的外侧相邻的第2反射面185上反射,从第2出射面183出射至上方。在发光装置1中包含的各光学单元10中,广角透镜15将从LED13放射的朗伯光转换成水平方向的分量较多的光。通过广角透镜15,从LED13放射的朗伯光以沿水平方向扩展的方式得到转换,沿水平方向宽阔地出射,因此,能够扩大LED13的配置间距,从而能够削减发光装置1中配置的LED13的个数。此外,TIR菲涅尔透镜18对从广角透镜出射而来的光的指向特性进行控制,因此,广角透镜15不再需要控制指向特性,因此得以小型化。进一步地,在指向性控制时,通过使用进行了菲涅尔化和薄型化的TIR菲涅尔透镜18,与仅靠广角透镜来控制指向性的情况将广角透镜、漫射板、棱镜板加以组合来进行指向性控制的情况相比,发光装置1能够显著减薄厚度。如上所述,通过使用广角透镜15和TIR菲涅尔透镜18来控制从LED13放射的光,发光装置1能将厚度以及LED13的个数做到与针对中小型液晶显示装置设计的侧边式发光装置相同的程度。广角透镜15的第1反射面152设定成从LED13的上表面发光面与光轴的交叉点发出的光发生全反射参考图5、图25。然而,由于LED13的上表面是以平面方式扩展,因此,从LED13放射的光被分为在第1反射面152上沿水平方向反射的分量和透过第1反射面152而朝向铅垂方向的分量。即,从LED13经过广角透镜15及TIR菲涅尔透镜18而沿铅垂方向出射的光的光量减少,因此,在LED13的正上方加以视认的热斑的大小及光量得以减小。第2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图6为第2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2的分解立体图。发光装置2与发光装置1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透镜板26代替透镜板16。透镜板26以外的发光装置2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与标注有同一符号的发光装置1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相同,因此,此处省略详细说明。透镜板26与透镜板16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TIR菲涅尔透镜28代替TIR菲涅尔透镜18。TIR菲涅尔透镜28与TIR菲涅尔透镜18一样,分别以覆盖一个LED13、一个广角透镜15的方式配置,在透镜板26中以3行5列进行排列。第2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图7为沿图6的AA'线描出的一光学单元20的截面图。光学单元20具有一LED13、覆盖LED13的广角透镜15、以及覆盖广角透镜15的TIR菲涅尔透镜28。图7中还记载有与光学单元20相对应的电路基板12及反射板14的一部分。TIR菲涅尔透镜28与TIR菲涅尔透镜18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第2底部22和第3入射面23代替中央入射面182。第2底部22及第3入射面23以外的TIR菲涅尔透镜28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与标注有同一符号的TIR菲涅尔透镜18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相同,因此,此处省略详细说明。第2底部22位于第3入射面23的下端,配置在隔着广角透镜15与LED13相对的位置。第2底部22位于TIR菲涅尔透镜28的光轴上,配置为与广角透镜15的光轴一致。第3入射面23是从第2底部22朝入射反射面181的内缘延伸的倾斜面,供透过广角透镜15的第1反射面152及第1底部153中的至少一方之后的光入射。即,第3入射面23呈朝下的圆锥状,而且被入射反射面181环绕,位于第3入射面23的顶点的第2底部22位于光轴上。入射到第3入射面23的光根据TIR菲涅尔透镜28的折射率以及入射至第3入射面23时的入射角而朝各种方向出射。在光学单元20中,TIR菲涅尔透镜28的第3入射面23与广角透镜15的第1反射面152之间的隔开距离相对较大。第3入射面23与第1反射面152之间的间隙使第1反射面152作为全反射面而发挥功能,因此,隔开距离也可较短。因此,也能以使第3入射面23与第1反射面152不紧密贴合地留有空气层的方式使第3入射面23嵌合至第1反射面152。例如,也可使第3入射面23的曲率与第1反射面152的曲率不一样,并使第1底部153与第2底部22相接触,由此,光学单元20对TIR菲涅尔透镜28进行支承。通过以第1底部153与第2底部22相接触的方式形成,容易以TIR菲涅尔透镜28的光轴与广角透镜15的光轴一致的方式进行组装。除了具有第2底部22及第3入射面23以外,形成TIR菲涅尔透镜28的处理与形成TIR菲涅尔透镜18的处理相同,因此,此处省略详细说明。图8为与TIR菲涅尔透镜28相对应的TIR透镜29的截面图。TIR菲涅尔透镜28是将TIR透镜29菲涅尔化而得的透镜。再者,参考TIR菲涅尔透镜28的符号对TIR透镜29进行说明。TIR透镜29为旋转对称,具有入射面291、反射面292及出射面293。入射面291是与第2入射面184及第3入射面23相对应的面,具有侧壁入射面294和上壁入射面295,形成TIR透镜29的下表面。侧壁入射面294对应于第2入射面184,上壁入射面295对应于第3入射面23。反射面292是与第2反射面185相对应的面,形成TIR透镜29的侧面。出射面293是与第2出射面183相对应的面,形成TIR透镜29的上表面。侧壁入射面294及反射面292经菲涅尔化时,形成入射反射面181所具有的微小棱镜。上壁入射面295对应于第3入射面23。图9为表示光学单元20中从LED13放射的光的光路的图。光L21及L22从LED13出射至上方,从上部入射面156入射到广角透镜15,之后从第1底部153出射至上方。光L21从第1底部153入射至TIR菲涅尔透镜28,从第2出射面183出射至上方,光L22从第3入射面23入射至TIR菲涅尔透镜28,从第2出射面183出射至上方。光L23~L25从LED13出射至上方,从上部入射面156入射到广角透镜15,之后在第1反射面152上反射而从第1出射面154出射至斜侧方。光L23~L25在入射反射面181上从第2入射面184入射至TIR菲涅尔透镜28,在与入射的第2入射面184的外侧相邻的第2反射面185上反射,从第2出射面183出射至上方。光L26从LED13出射,从上部入射面156入射到广角透镜15,之后不经由第1反射面152地从第1出射面154出射至侧方。光L26在入射反射面181上从内侧的第2入射面184入射至TIR菲涅尔透镜28,在第2入射面184的外侧的第2反射面185上反射,从第2出射面183出射至上方。朝向侧方的光L27从LED13出射至侧方,从侧部入射面157入射到广角透镜15,之后从第1出射面154出射至侧方。光L27在入射反射面181上从外侧的第2入射面184入射至TIR菲涅尔透镜28,在与入射的第2入射面184的外侧相邻的第2反射面185上反射,从第2出射面183出射至上方。在发光装置2中,入射到第3入射面23的光根据TIR菲涅尔透镜28的折射率以及入射至第3入射面23时的入射角而朝各种方向出射,因此,从LED13沿铅垂方向出射的光的光量相较于发光装置1而言进一步减少。发光装置2中,由于从LED13沿铅垂方向出射的光的光量相较于发光装置1而言进一步减少,因此,在LED13的正上方加以视认的热斑的大小及光量相较于发光装置1而言得以进一步减小。此外,发光装置2中,通过对具有凹状的形状的第1反射面152嵌合具有凸状的形状的第2入射面184,能以使广角透镜15的光轴与TIR菲涅尔透镜48的光轴一致的方式配置TIR菲涅尔透镜48。第3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图10为第3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3的分解立体图。发光装置3与发光装置1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透镜板36代替透镜板16。透镜板36以外的发光装置3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与标注有同一符号的发光装置1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相同,因此,此处省略详细说明。透镜板36与透镜板16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TIR菲涅尔透镜38代替TIR菲涅尔透镜18。TIR菲涅尔透镜38与TIR菲涅尔透镜18一样,分别以覆盖一个LED13、一个广角透镜15的方式配置,在透镜板36中以3行5列进行排列。第3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图11为沿图10的AA'线描出的一光学单元30的截面图。光学单元30具有一LED13、覆盖LED13的广角透镜15、以及覆盖广角透镜15的TIR菲涅尔透镜38。图11中还记载有与光学单元30相对应的电路基板12及反射板14的一部分。TIR菲涅尔透镜38与TIR菲涅尔透镜18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第3底部32和第3反射面33。第3底部32及第3反射面33以外的TIR菲涅尔透镜38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与标注有同一符号的TIR菲涅尔透镜18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相同,因此,此处省略详细说明。第3底部32位于第3反射面33的下端,配置在隔着第1底部153及第2底部22与LED13相对的位置。第3底部32位于TIR菲涅尔透镜38的光轴上,配置为与广角透镜15的光轴一致。第3反射面33是从第3底部32朝第2出射面183的内缘延伸的倾斜面,对从第3入射面23入射的光进行反射。即,第3反射面33为圆锥状的凹坑,位于第3反射面33的中心的第3底部32位于光轴上。除了具有第3底部32及第3反射面33以外,形成TIR菲涅尔透镜38的处理与形成TIR菲涅尔透镜18的处理相同,因此,此处省略详细说明。图12为与TIR菲涅尔透镜38相对应的TIR透镜39的截面图。TIR菲涅尔透镜38是将TIR透镜39菲涅尔化而得的透镜。再者,参考TIR菲涅尔透镜38的符号对TIR透镜39进行说明。TIR透镜39为旋转对称,具有入射面391、第1反射面392、出射面393及第2反射面396。入射面391是与中央入射面182及第2入射面184相对应的面,具有侧壁入射面394和上壁入射面395,形成TIR透镜39的下表面。侧壁入射面394对应于第2入射面184,上壁入射面395对应于中央入射面182。第1反射面392是与第2反射面185相对应的面,形成TIR透镜39的侧面。出射面393是与第2出射面183相对应的面,形成TIR透镜39的上表面。侧壁入射面394及第1反射面392经菲涅尔化时,形成入射反射面181所具有的微小棱镜。第2反射面396对应于第3反射面33。图13为表示光学单元30中从LED13放射的光的光路的图。光L31及L32从LED13出射至上方,从上部入射面156入射到广角透镜15,之后从第1底部153出射至上方。光L31从中央入射面182入射至TIR菲涅尔透镜38,从第2出射面183出射至上方。光L32从中央入射面182入射至TIR菲涅尔透镜38,在第3反射面33上反射,在TIR菲涅尔透镜38的内部一边反射一边通过而从TIR菲涅尔透镜38的侧壁出射。光L33~L36从LED13出射至上方,从上部入射面156入射到广角透镜15,之后在第1反射面152上反射而从第1出射面154出射至斜侧方。光L33~L36在入射反射面181上从第2入射面184入射至TIR菲涅尔透镜38,在与入射的第2入射面184的外侧相邻的第2反射面185上反射,从第2出射面183出射至上方。光L37从LED13出射,从上部入射面156入射至广角透镜15,不经由第1反射面152地从第1出射面154出射至侧方。光L37在入射反射面181上从内侧的第2入射面184入射至TIR菲涅尔透镜38,在第2入射面184的外侧的第2反射面185上反射,从第2出射面183出射至上方。朝向侧方的光L38从LED13出射至侧方,从侧部入射面157入射到广角透镜15,之后从第1出射面154出射至侧方。光L38在入射反射面181上从外侧的第2入射面184入射至TIR菲涅尔透镜38,在与入射的第2入射面184的外侧相邻的第2反射面185上反射,从第2出射面183出射至上方。在发光装置3中,从中央入射面182入射到TIR菲涅尔透镜38的光的一部分在第3反射面33上反射而从TIR菲涅尔透镜38的侧壁等出射,因此,从LED13沿铅垂方向出射的光的光量相较于发光装置1而言进一步减少。发光装置3中,由于从LED13沿铅垂方向出射的光的光量相较于发光装置1而言进一步减少,因此,在LED13的正上方加以视认的热斑的大小及光量相较于发光装置1而言得以进一步减小。第4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图14为第4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4的分解立体图。发光装置4与发光装置2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透镜板46代替透镜板26。透镜板46以外的发光装置4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与标注有同一符号的发光装置2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相同,因此,此处省略详细说明。透镜板46与透镜板26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TIR菲涅尔透镜48代替TIR菲涅尔透镜28。TIR菲涅尔透镜48与TIR菲涅尔透镜28一样,分别以覆盖一个LED13、一个广角透镜15的方式配置,在透镜板46中以3行5列进行排列。第4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图15为沿图14的AA'线描出的一光学单元40的截面图。光学单元40具有一LED13、覆盖LED13的广角透镜15、以及覆盖广角透镜15的TIR菲涅尔透镜48。图15中还记载有与光学单元40相对应的电路基板12及反射板14的一部分。TIR菲涅尔透镜48与TIR菲涅尔透镜28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第3底部32和第3反射面33。第3底部32及第3反射面33以外的TIR菲涅尔透镜48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与标注有同一符号的TIR菲涅尔透镜28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相同,因此,此处省略详细说明。此外,第3底部32及第3反射面33的构成及功能已参考光学单元30进行过说明,因此,此处省略详细说明。除了具有第3底部32及第3反射面33以外,形成TIR菲涅尔透镜48的处理与形成TIR菲涅尔透镜28的处理相同,因此,此处省略详细说明。图16为与TIR菲涅尔透镜48相对应的TIR透镜49的截面图。TIR菲涅尔透镜48是将TIR透镜49菲涅尔化而得的透镜。再者,参考TIR菲涅尔透镜48的符号对TIR透镜49进行说明。TIR透镜49为旋转对称,具有入射面491、第1反射面492、出射面493及第2反射面496。入射面491是与第2入射面184及第3入射面23相对应的面,具有侧壁入射面494和上壁入射面495,形成TIR透镜49的下表面。侧壁入射面494对应于第2入射面184,上壁入射面495对应于第3入射面23。第1反射面492是与第2反射面185相对应的面,形成TIR透镜39的侧面。出射面493是与第2出射面183相对应的面,形成TIR透镜49的上表面。侧壁入射面494及第1反射面492经菲涅尔化时,形成入射反射面181所具有的微小棱镜。第2反射面496对应于第3反射面33。图17为表示光学单元40中从LED13放射的光的光路的图。光L41及L42从LED13出射至上方,从上部入射面156入射到广角透镜15,之后从第1底部153出射至上方。光L41从第2底部22入射至TIR菲涅尔透镜48,从第3底部32出射至上方。光L42从第3入射面23入射至TIR菲涅尔透镜48,在第3反射面33上反射,在TIR菲涅尔透镜48的内部一边反射一边通过而从TIR菲涅尔透镜48的侧壁出射。光L43~L46从LED13出射至上方,从上部入射面156入射到广角透镜15,之后在第1反射面152上反射而从第1出射面154出射至斜侧方。光L43~L46在入射反射面181上从第2入射面184入射至TIR菲涅尔透镜48,在与入射的第2入射面184的外侧相邻的第2反射面185上反射,从第2出射面183出射至上方。光L47从LED13出射,从上部入射面156入射到广角透镜15,之后不经由第1反射面152地从第1出射面154出射至侧方。光L47在入射反射面181上从内侧的第2入射面184入射至TIR菲涅尔透镜48,在第2入射面184的外侧的第2反射面185上反射,从第2出射面183出射至上方。朝向侧方的光L48从LED13出射至侧方,从侧部入射面157入射到广角透镜15,之后从第1出射面154出射至侧方。光L48在入射反射面181上从外侧的第2入射面184入射至TIR菲涅尔透镜48,在与入射的第2入射面184的外侧相邻的第2反射面185上反射,从第2出射面183出射至上方。在发光装置4中,经由第3底部32入射到第3反射面33的光发生全反射,因此,从LED13沿铅垂方向出射的光的光量相较于发光装置2而言进一步减少。发光装置4中,由于从LED13沿铅垂方向出射的光的光量相较于发光装置2而言进一步减少,因此,在LED13的正上方加以视认的热斑的大小及光量相较于发光装置2而言得以进一步减小。第5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图18为第5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5的分解立体图。发光装置5与发光装置4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透镜板56代替透镜板46。透镜板56以外的发光装置5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与标注有同一符号的发光装置4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相同,因此,此处省略详细说明。透镜板56与透镜板46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TIR菲涅尔透镜58代替TIR菲涅尔透镜48。TIR菲涅尔透镜58与TIR菲涅尔透镜48一样,分别以覆盖一个LED13、一个广角透镜15的方式配置,在透镜板56中以3行5列进行排列。第5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图19为沿图18的AA'线描出的一光学单元50的截面图。光学单元50具有一LED13、覆盖LED13的广角透镜15、以及覆盖广角透镜15的TIR菲涅尔透镜58。图19中还记载有与光学单元50相对应的电路基板12及反射板14的一部分。TIR菲涅尔透镜58与TIR菲涅尔透镜48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第3入射面51及第3反射面52代替第3入射面23及第3反射面33。第3底部32及第3反射面33以外的TIR菲涅尔透镜58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与标注有同一符号的TIR菲涅尔透镜48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相同,因此,此处省略详细说明。图20的a为第3入射面51的俯视图,图20的b为第3入射面51的放大图,图20的c为第3反射面52的俯视图,图20的d为第3反射面52的放大图。第3入射面51具有折射面511和透射面512。折射面511为斜面,根据TIR菲涅尔透镜58的折射率以及入射至第3入射面23时的入射角而朝各种方向出射从LED13经由广角透镜15入射的光。透射面512为水平面,沿大致铅垂方向出射从LED13经由广角透镜15入射的光。透射面512可像图20的b所示那样形成为水平面,也可形成为经褶皱加工而得的漫射面斜面。此外,进行了褶皱加工的斜面可视为分散有微小的折射面和微小的透射面的面,因此,也可对整个第3入射面51进行褶皱加工。第3反射面52具有反射面521和透射面522。反射面521为斜面,将从第3入射面51入射的光反射至侧方。透射面522为水平面,沿大致铅垂方向出射从第3入射面51入射的光。透射面522可像图20的d所示那样形成为水平面,也可形成为经褶皱加工而得的漫射面斜面。此外,进行了褶皱加工的斜面可视为分散有微小的折射面和微小的透射面的面,因此,也可对整个第3反射面52进行褶皱加工。由于发光装置5具有例如即便从LED13放射的光的很大一部分因第1反射面152等而沿水平方向反射也会使入射的光沿大致铅垂方向出射的透射面512及522,因此,能够防止LED13的正上部的亮度相较于其他区域的亮度而言变得过低。即,在热斑对策过于激进而导致LED13的正上部变得较暗这样的情况下,发光装置5可以通过设置透射面512或522或者对LED正上部进行褶皱加工来确保LED13的正上部的亮度。虽然发光装置5形成使入射的光沿大致铅垂方向出射的透射面512及522,但也可设为仅形成透射面512及522中的一方的构成。例如,设为在第3反射面52上形成透射面522、在第3入射面51上不形成透射面512的构成,由此,能够实现LED13的正上方的亮度的控制。第6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图21为第6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6的分解立体图。发光装置6与发光装置4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多个广角透镜65代替多个广角透镜15。多个广角透镜65以外的发光装置6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与标注有同一符号的发光装置4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相同,因此,此处省略详细说明。多个广角透镜65中的各方以与LED13一体化的方式配置。第6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图22为沿图21的AA'线描出的一光学单元60的截面图。光学单元60具有一LED13、覆盖LED13的广角透镜65、以及覆盖广角透镜65的TIR菲涅尔透镜48。图22中还记载有与光学单元60相对应的电路基板12及反射板14的一部分。图23的a为广角透镜65的立体图,图23的b为广角透镜65的截面图。再者,图23的a中被透视的边以虚线表示。广角透镜65与广角透镜15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第1入射面651代替第1入射面151。第1入射面651以外的广角透镜65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与标注有同一符号的广角透镜15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相同,因此,此处省略详细说明。第1入射面651是用于一体化地收纳LED13的LED光源收纳部655的壁面,具有上部入射面656和侧部入射面657,供从LED13放射的光直接入射而不经过空隙。LED光源收纳部655具有与LED13的外形相对应的形状。侧部入射面657具有与LED13的侧面大致相同的形状,上部入射面656具有与LED13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形状。再者,也可在LED13与第1入射面651之间填充透明的树脂,通过树脂使LED13与广角透镜65紧密贴合。图24为表示光学单元60中从LED13放射的光的光路的图。光L60从LED13出射至上方,从上部入射面156入射到广角透镜65,之后从第1底部153出射至上方。光L60从第2底部22入射至TIR菲涅尔透镜68,从第3底部32出射至上方。光L61~L63从LED13出射,从上部入射面156入射到广角透镜65,之后不经由第1反射面152地从第1出射面154出射至侧方。光L61~L63从第2入射面184入射至TIR菲涅尔透镜48,在第2入射面184的外侧的第2反射面185上反射,从第2出射面183出射至上方。光L65~L69从LED13出射至侧方,从侧部入射面157入射到广角透镜15,之后从第1出射面154出射至侧方。光L65~L69从第2入射面184入射至TIR菲涅尔透镜38,在与入射的第2入射面184的外侧相邻的第2反射面185上反射,从第2出射面183出射至上方。发光装置6中,通过将广角透镜65与LED13一体化,能够减少LED13与广角透镜65之间的光轴偏差。此外,为了维持强度,广角透镜15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上部入射面156到第1底部153的距离,相对于此,广角透镜65由于与LED13一体化,因此,即便减小上部入射面656到第1底部153的距离也能确保强度。结果,能够达成广角透镜65的小型化和发光装置6的薄型化。进一步地,在广角透镜65中,由于LED13与广角透镜65在光学上紧密贴合在一起,因此,LED13的发光面上表面及侧面以及第1入射面651上的反射损失锐减,使得发光装置的发光效率提高。再者,广角透镜65中,发光面及第1入射面651上的折射与使用广角透镜15的情况下不一样。因此,广角透镜65的配光分布与使用广角透镜15的情况下的配光分布略有不同。因此,为了获得与广角透镜15同等的配光分布,宜对广角透镜65的外形进行微调整。此处,利用图25对广角透镜15的光路进行补充进行说明。图25为表示发光装置1~5中搭载的广角透镜15中的从LED13放射的光的光路的图。如图25所示,从LED13的上表面的中心朝正上方发出的光L600穿过上部入射面156及第1底部153,直接朝向铅垂方向。再者,光L600的光路与LED13及广角透镜15的光轴一致。从LED13的上表面的中心朝斜上方发出的光L601在上部入射面156上折射,在第1反射面152上全反射,之后从第1出射面沿水平方向出射。从LED13的上表面的端部朝正上方发出的光L602在上部入射面156和第1反射面152上折射而沿铅垂方向出射。即,从LED13的上表面的中心以外的部分发出并到达第1反射面152的光的一部分在第1反射面152上全反射,剩下的透过第1反射面152。此外,LED13的内部产生的光的一部分在发光面上表面及侧面与空气的界面上反射。进一步地,LED13发出的光的一部分在空气与第1入射面151的界面上反射。即,在广角透镜15中,由于LED13与广角透镜15之间介存有空气层,因此会产生反射损失。第7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图26为第7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7的分解立体图。发光装置7与发光装置4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透镜板76代替透镜板46。透镜板76以外的发光装置7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与标注有同一符号的发光装置4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相同,因此,此处省略详细说明。透镜板76与透镜板46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以相互独立的透镜的形式形成的TIR菲涅尔透镜58代替TIR菲涅尔透镜48。以相互独立的透镜的形式形成的TIR菲涅尔透镜78与TIR菲涅尔透镜48一样分别以覆盖一个LED13、一个广角透镜15的方式配置,在透镜板76中以3行5列进行排列。第7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图27为沿图26的AA'线描出的一光学单元70的截面图。光学单元70具有一LED13、覆盖LED13的广角透镜15、以及覆盖广角透镜15的TIR菲涅尔透镜78。图26中还记载有与光学单元70相对应的电路基板12及反射板14的一部分。TIR菲涅尔透镜78与TIR菲涅尔透镜48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第2反射面71代替第2反射面185。与TIR菲涅尔透镜48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具有沿第2出射面183的外缘配置的第3出射面72。第2反射面71及第3出射面72以外的TIR菲涅尔透镜78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与标注有同一符号的TIR菲涅尔透镜48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相同,因此,此处省略详细说明。第2反射面71中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以入射到第2入射面184的光从第3出射面72出射的方式将入射到第2入射面184的光反射至外侧。第3出射面72沿第2出射面183的外缘配置,使在多个第2反射面71中的至少一部分反射后的光沿铅垂方向折射而出射。第3出射面72是通过对第2出射面183的周围角部进行倒角加工截面为14圆而形成。图28为表示光学单元70中从LED13放射的光的光路的图。光L71及L72从LED13出射至上方,从上部入射面156入射到广角透镜15,之后从第1底部153出射至上方。光L71从第2底部22入射至TIR菲涅尔透镜78,从第3底部32出射至上方。光L72从第3入射面23入射至TIR菲涅尔透镜78,在第3反射面33上反射,在TIR菲涅尔透镜78的内部一边反射一边通过而从TIR菲涅尔透镜78的侧壁出射。光L73~L75从LED13出射至上方,从上部入射面156入射到广角透镜15,之后在第1反射面152上反射而从第1出射面154出射至斜侧方。光L73~L75在入射反射面181上从第2入射面184入射至TIR菲涅尔透镜78,在与入射的第2入射面184的外侧相邻的第2反射面71上反射,从第2出射面183出射至上方。光L76从LED13出射,从上部入射面156入射到广角透镜15,之后不经由第1反射面152地从第1出射面154出射至侧方。光L76在入射反射面181上从内侧的第2入射面184入射至TIR菲涅尔透镜78,在第2入射面184的外侧的第2反射面71上反射,从第2出射面183出射至上方。朝向侧方的光L77从LED13出射至侧方,从侧部入射面157入射到广角透镜15,之后从第1出射面154出射至侧方。光L77在入射反射面181上从外侧的第2入射面184入射至TIR菲涅尔透镜78,在与入射的第2入射面184的外侧相邻的第2反射面71上反射,从第2出射面183出射至上方。光L78从LED13出射至上方,从上部入射面156入射到广角透镜15,之后在第1反射面152上反射而从第1出射面154出射至斜侧方。光L78在入射反射面181上从第2入射面184入射至TIR菲涅尔透镜78,在与入射的第2入射面184的外侧相邻的第2反射面71上朝外侧反射而到达至第3出射面72。到达了第3出射面72的光L78在第3出射面72上折射而出射至上方。在发光装置7中,是单独形成的TIR菲涅尔透镜78相连结而构成透镜板76。假如TIR菲涅尔透镜78上没有第3出射面72,则在TIR菲涅尔透镜78的角部部分,内部反射会增加,导致与相邻的TIR菲涅尔透镜78的连结部变得较暗。相对于此,发光装置7的TIR菲涅尔透镜78中,由于沿第2出射面183的外缘配置有第3出射面72,因此,TIR菲涅尔透镜78的角部部分处的内部反射锐减,能够防止连结部的亮度降低。再者,前面说明过的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是使用具有强指向性的TIR菲涅尔透镜来控制指向性,因此可以省略指向性控制用的棱镜板。此外,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是通过基于TIR菲涅尔透镜的一次反射来执行指向性的控制,因此能将光的损失抑制在最小限度。进一步地,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可以通过单独进行光学单元的点亮控制来实现局部背光调节。进一步地,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能够减轻形成于LED的正上方的热斑。此外,上部入射面及侧部入射面形状也可不为锥形状。但在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中,收纳LED的LED光源收纳部的上部入射面设为下凸的曲面或锥形状,以使得在广角透镜的第1反射面上高效地反射。即,收纳LED的LED光源收纳部的侧部入射面的锥形状宜形成为高效地入射至TIR菲涅尔透镜而且来自TIR菲涅尔透镜的出射光变得均匀。此外,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不仅可以运用于中小型液晶显示装置用的发光装置,也可以运用于大型液晶显示装置用的发光装置。此外,在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中,包含一LED、一广角透镜以及一TIR菲涅尔透镜的光学单元是以3行5列、以平面方式排列的。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不限定于该排列,可以自由排列光学单元来构成各种尺寸的发光装置。进一步地,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还可以通过调整光学单元之间的连接状态、平面形状来设为球状或者弯曲的形状。再者,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也可为以下所示的形态。1一种面状灯光单元,从背面对透射型显示装置进行照明,该面状灯光单元的特征在于,具备多个光学单元,所述光学单元包含LED、覆盖LED的广角透镜、以及配置在广角透镜的上部的TIR菲涅尔透镜,对光学单元进行了排列。2根据1所述的面状灯光单元,其特征在于,广角透镜在底部具备用于收纳LED的LED光源收纳部。3根据2所述的面状灯光单元,其特征在于,广角透镜在LED光源收纳部中具备上部入射面,上部入射面具有锥形。4根据2或3所述的面状灯光单元,其特征在于,广角透镜在LED光源收纳部中具备侧部入射面,侧部入射面具有锥形。

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LED;第1光学元件,其以覆盖所述LED的方式配置;以及第2光学元件,其以覆盖所述第1光学元件的方式配置,所述第1光学元件具有:第1入射面,其供从所述LED放射的光入射;第1反射面,其具有凹状的形状,而且配置在所述第1入射面的上方,将从所述LED经由所述第1入射面入射的光全反射至侧方;以及第1出射面,其跨及所述第1反射面的周围而配置,出射在所述第1反射面上反射后的光,所述第2光学元件具有:入射反射面,其由多个第2入射面及多个第2反射面形成,所述多个第2入射面呈同心圆状配置,供从所述第1出射面出射的光入射,所述多个第2反射面与所述多个第2入射面交替配置,将入射到所述多个第2入射面的光全反射至上方;以及第2出射面,其配置在所述入射反射面的上方,出射在所述多个第2反射面上反射后的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光学元件还具有隔着所述第1入射面与所述LED相对配置的第1底部,所述第1反射面包含从所述第1底部朝所述第1出射面的上边延伸的倾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光学元件还具有:第2底部,其隔着所述第1光学元件与所述LED相对配置;以及第3入射面,其从所述第2底部朝所述入射反射面的内缘延伸,供透过所述第1反射面及所述第1底部中的至少一方之后的光入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光学元件还具有透射面,所述透射面以内包在所述第3入射面中的方式配置,使透过所述第1反射面及所述第1底部中的至少一方之后的光透过。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光学元件还具有:第3底部,其隔着所述第1底部与所述LED相对配置;以及第3反射面,其从所述第3底部朝所述第2出射面的内缘延伸,对入射的光进行反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光学元件还具有透射面,所述透射面以内包在所述第3反射面中的方式配置,使透过所述第1反射面及所述第1底部中的至少一方之后的光透过。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以与所述第1光学元件一体化的方式配置。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2反射面中的至少一部分将入射到所述多个第2入射面的光反射至外侧,所述第2光学元件还具有第3出射面,所述第3出射面沿所述第2出射面的外缘配置,出射经所述多个第2反射面中的至少一部分反射后的光。

百度查询: 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西铁城电子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