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能够调节换热量的空调系统_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_201910121250.3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9-02-19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公开(公告)号:CN109654597B

主分类号:F24F1/0007(20190101)

分类号:F24F1/0007(20190101);F25B13/00(20060101);F25B43/00(20060101);F25B41/06(20060101);F25B41/04(20060101)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0.09.15#授权;2019.05.14#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4.19#公开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调节换热量的空调系统,包括由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构成的冷媒循环回路,所述室外换热器包括多根冷媒管,排列成规则的横排和纵列,并由位于不同排和列上的冷媒管相互串接形成若干组冷媒流路;所述冷媒流路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的各冷媒流路的入口端分别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其出口端经分液管汇聚后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相连;所述第二部分的各冷媒流路的入口端经节流组件后与所述分液管的输出端相连,其出口端经所述四通换向阀后连接到所述气液分离器。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控制方便,可以通过改变室外换热器的工作状态,调节系统的换热量,确保室内外的能力平衡,使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主权项:1.一种能够调节换热量的空调系统,包括由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构成的冷媒循环回路,其特征是所述室外换热器包括多根冷媒管,排列成规则的横排和纵列,并由位于不同排和列上的冷媒管相互串接形成若干组冷媒流路;所述冷媒流路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的各冷媒流路的入口端分别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其出口端经分液管汇聚后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相连;所述第二部分的各冷媒流路的入口端经节流组件后与所述分液管的输出端相连,其出口端经所述四通换向阀后连接到所述气液分离器。

全文数据:一种能够调节换热量的空调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尤其是一种能够调节室内外换热能力的空调系统,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调节换热量的空调系统。背景技术目前,空调系统基本都包含室外换热器。在制冷运行时,该室外换热器起冷凝器作用,在制热运行时,该室外换热器起蒸发器作用。对于变频压缩机系统,当室内机需求变化时,可以自动调节压缩机频率以适应需求变化。但是,为保证制冷系统冷媒循环流速,压缩机的运行存在最低运行频率,并且通常其最低运行频率对应的能力大于室内机最小负荷时能力,从而造成室外机和室内机的能力不平衡,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调节换热量的空调系统,可以通过改变室外换热器的工作状态,调节系统的换热量,确保室内外的能力平衡,使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调节换热量的空调系统,包括由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构成的冷媒循环回路,所述室外换热器包括多根冷媒管,排列成规则的横排和纵列,并由位于不同排和列上的冷媒管相互串接形成若干组冷媒流路;所述冷媒流路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的各冷媒流路的入口端分别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其出口端经分液管汇聚后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相连;所述第二部分的各冷媒流路的入口端经节流组件后与所述分液管的输出端相连,其出口端经所述四通换向阀后连接到所述气液分离器。进一步的,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并联连接的多组,每组均设有室内电子膨胀阀。进一步的,所述室外换热器与室内换热器之间设有室外电子膨胀阀。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的各冷媒流路所包含的冷媒管数量相同或不相同。进一步的,所述节流组件为相互串联的电磁阀和毛细管,或是电子膨胀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控制方便,可以通过改变室外换热器的工作状态,调节系统的换热量,确保室内外的能力平衡,使系统运行稳定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系统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系统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系统示意图。其中:1-压缩机;2-四通换向阀;3-室外换热器;31-冷媒管;4-分流管;5-节流组件;51-电磁阀;52-毛细管;53-电子膨胀阀;6-室外电子膨胀阀;7-室内电子膨胀阀;8-室内换热器;9-气液分离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一所示,一种能够调节换热量的空调系统,包括由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室外换热器3、室内换热器8和气液分离器9构成的冷媒循环回路。其中,所述室内换热器8包括并联连接的多组,每组均设有室内电子膨胀阀7,方便控制和使用。所述室外换热器3与室内换热器7之间设有室外电子膨胀阀6,可对流经的冷媒进行节流。所述室外换热器3包括48根冷媒管31,排成十六排三列。每相邻2排的6根冷媒管31相互串接后形成一组冷媒流路,共有7组。每组冷媒流路的连接方式为每列的两根冷媒管31相连,再将各排相邻的冷媒管31依次相连,使冷媒能够依次流经每根冷媒管31。或者,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以便满足生产或安装的需求。该7组冷媒流路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该第一部分包括由上至下的6组冷媒流路,第二部分包括最下面的一组冷媒流路。所述第一部分中的各组冷媒流路的入口端分别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2,其出口端经分液管4汇聚后与所述室内换热器7相连;所述第二部分的冷媒流路的入口端经节流组件5后与所述分液管4的输出端相连,其出口端经所述四通换向阀2后连接到所述气液分离器9。所述节流组件5为相互串联的电磁阀51和毛细管52。其中,所述电磁阀51可用于控制管路的通断,所述毛细管52可对冷媒进行节流。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其第一部分除了原来的6组冷媒流路外,还包括原来是第二部分中的4根冷媒管所构成的第7组。相应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部分冷媒流路只包括2根冷媒管,以便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节流组件为一个电子膨胀阀53,因其同时具备控制管路通断和实现节流的功能,可使结构更加简洁,并便于安装和维护。本发明的运行过程为:1.制冷运行时,压缩机吸收气液分离器中低温低压气态冷媒,并将其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然后经四通换向阀后分多路分别进入室外换热器中的第一部分冷媒流路中进行换热,冷却成中温高压的液态冷媒,再通过分液头汇合成一路后,然后经室外电子膨胀阀和室内电子膨胀阀后进入室内换热器,并吸收室内环境热量并气化成低温低压气态冷媒,然后再次流经四通换向阀后进入气液分离器,最后回到压缩机,完成一个冷媒循环。当室内机的负荷较小时,从室外换热器出来的中温高压的液态冷媒,经分液头汇流后,大部分经室外电子膨胀阀后流入室内换热器,另有小部分经节流组件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态冷媒,然后流经第二部分冷媒流路后,直接进入气管。此时,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部分整体为冷凝器,第二部分为蒸发器,可弥补因室内需求小而造成的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负荷不匹配的情况,使系统稳定运行。2.制热运行时,压缩机吸收气液分离器中低温低压气态冷媒,并将其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然后经四通换向阀后流向室内换热器,并向室内环境放出热量,液化成中温高压的液态冷媒,然后流经室内电子膨胀阀和室外电子膨胀阀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后,并经分液头后分成多路进入室外换热器第一部分的冷媒流路,使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吸收外界环境中的热量而气化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然后汇合后再流经四通换向阀后进入气液分离器,最后回到压缩机,完成一个冷媒循环。当室内机部分负荷运行时,室内机需求较小。此时,节流组件打开,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经四通换向阀后,大部分流向室内换热器,小部分流向室外换热器的第二部分冷媒流路进行换热,再经节流组件节流降压,成为低温低压的两相态冷媒,然后,与经室内换热器冷凝后的主路冷媒汇合,流向分液头,从而,弥补了因室内需求小而造成的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负荷不匹配的情况,使系统稳定运行。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1.一种能够调节换热量的空调系统,包括由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构成的冷媒循环回路,其特征是所述室外换热器包括多根冷媒管,排列成规则的横排和纵列,并由位于不同排和列上的冷媒管相互串接形成若干组冷媒流路;所述冷媒流路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的各冷媒流路的入口端分别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其出口端经分液管汇聚后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相连;所述第二部分的各冷媒流路的入口端经节流组件后与所述分液管的输出端相连,其出口端经所述四通换向阀后连接到所述气液分离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调节换热量的空调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并联连接的多组,每组均设有室内电子膨胀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调节换热量的空调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室外换热器与室内换热器之间设有室外电子膨胀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调节换热量的空调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部分的各冷媒流路所包含的冷媒管数量相同或不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调节换热量的空调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节流组件为相互串联的电磁阀和毛细管,或是电子膨胀阀。

百度查询: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调节换热量的空调系统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