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扶手结构及车辆_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_201910338084.2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9-04-25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公开(公告)号:CN110126699B

主分类号:B60N3/02(20060101)

分类号:B60N3/02(20060101)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0.10.16#授权;2019.09.10#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8.16#公开

摘要: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扶手结构及车辆,其中扶手结构,包括扶手本体,扶手本体包括第一扶手杆、吊杆和连接杆,连接杆的下端用于连接行李架,连接杆的上端与吊杆的杆身连接,吊杆的上端用于连接车体顶板,吊杆的杆身自车体顶板延伸至行李架外侧的过道处,吊杆的下端与第一扶手杆连接,第一扶手杆沿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本发明通过吊杆将第一扶手杆与车体顶板固定,通过连接杆将行李架与吊杆固定,从而将行李架与水平扶手组成为一个整体,吊杆自车体顶板向行李架侧旁的乘客过道延伸,一方面可使乘客在抓握第一扶手时高度适中,另一方面避免在向行李架上放置行李时产生阻碍干扰。

主权项:1.一种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本体,所述扶手本体包括第一扶手杆、吊杆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用于连接行李架,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吊杆的杆身连接,所述吊杆的上端用于连接车体顶板,所述吊杆的杆身自所述车体顶板延伸至所述行李架外侧的过道处,所述吊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扶手杆连接,所述第一扶手杆沿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扶手本体还包括第二扶手杆,所述第二扶手杆沿所述车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扶手杆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扶手杆上设有与车体侧墙骨架连接的辅助扶手杆;所述辅助扶手杆设置在所述第二扶手杆不同的高度位置上;所述扶手本体还包括第三扶手杆,所述第三扶手杆沿所述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扶手杆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二扶手杆连接。

全文数据:一种扶手结构及车辆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扶手结构及车辆。背景技术目前,在含有行李架的城轨地铁、公交客车等扶手结构设计中,为了避免乘客在行李架上的取放行李时受到水平扶手的影响,水平扶手通常设置在行李架与车顶连接的连接杆的上端,受连接杆形状的限制,水平扶手距离车顶较近导致水平扶手的高度过高,乘客抓握不便,且行李架固定在车体的侧墙上,若水平扶手间距恰当,则需要将水平扶手靠近行李架一些,但是受侧向的连接杆影响,当水平扶手靠近行李架时,水平扶手的高度也会随之下降,挡在乘客向行李架上存取行李的路径上,因此会对乘客存取行李造成障碍。发明内容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的扶手结构的水平扶手位置不当,容易造成水平扶手过高乘客抓握不便以及乘客取放行李困难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扶手结构,包括扶手本体,所述扶手本体包括第一扶手杆、吊杆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用于连接行李架,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吊杆的杆身连接,所述吊杆的上端用于连接车体顶板,所述吊杆的杆身自所述车体顶板延伸至所述行李架外侧的过道处,所述吊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扶手杆连接,所述第一扶手杆沿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所述扶手本体还包括第二扶手杆,所述第二扶手杆沿所述车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扶手杆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扶手杆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螺栓固定座、螺栓连接座和螺栓,所述第二扶手杆的上端与所述螺栓固定座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螺栓连接座连接,所述螺栓的螺帽固定在所述螺栓固定座内,且所述螺栓的螺杆穿过所述螺栓固定座旋入与所述螺栓连接座的螺纹孔内。其中,所述螺栓固定座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扶手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对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通过螺钉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扶手杆上设有与车体侧墙骨架连接的辅助扶手杆。其中,所述辅助扶手杆与所述车体侧墙骨架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固定于所述车体侧墙骨架上的骨架固定块和与所述辅助扶手杆连接的扶手固定块,所述骨架固定块与所述扶手固定块具有相配合的阶梯部,并通过所述阶梯部搭接,两个所述阶梯部通过螺栓连接。其中,所述扶手本体还包括第三扶手杆,所述第三扶手杆沿所述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扶手杆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二扶手杆连接。其中,所述第三扶手杆通过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扶手杆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沿所述第三扶手杆所在的竖直平面分为对称的两个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对合后形成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三扶手杆插入所述第一固定孔固定,所述第二扶手杆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固定,两个所述连接部通过螺栓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扶手杆、所述吊杆与所述连接杆为一体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行李架和如上所述的扶手结构,所述行李架水平设置,且所述行李架上设有通孔,所述扶手结构的第二扶手杆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扶手结构的连接杆连接。三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的扶手结构,通过吊杆将第一扶手杆与车体顶板固定,通过连接杆将行李架与吊杆固定,从而将行李架与水平扶手组成为一个整体,增强了扶手本体与行李架安装的结构强度,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并且通过行李架的辅助支撑,也增大了扶手本体的支撑强度。同时,吊杆自车体顶板向行李架侧旁的乘客过道延伸,连接杆与吊杆杆身连接,使吊杆下端连接的第一扶手杆与行李架之间存在一定的远离距离,而且可使第一扶手杆位于连接杆上端的下方位置处,一方面避免第一扶手杆位置过高,保证乘客在抓握第一扶手杆时高度适中,另一方面第一扶手杆避开了乘客存取行李的路径,避免在向行李架上放置行李时产生阻碍干扰,满足乘客在车内对于抓握扶手及存取行李的要求。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发明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扶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扶手结构的侧视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扶手结构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扶手结构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扶手结构的第三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扶手本体;2:行李架;3:车体顶板;4:第一连接件;5:车体侧墙骨架;6:第二连接件;7:第三连接件;11:第一扶手杆;12:吊杆;13:连接杆;14:第二扶手杆;15:辅助扶手杆;16:第三扶手杆;41:螺栓固定座;42:螺栓连接座;43:螺栓;44:螺钉;61:骨架固定块;62:骨架固定块;63:螺栓;71:连接部;72:第一固定孔;73:第二固定孔;74: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若干根”、“若干组”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扶手结构,包括扶手本体1,扶手本体1包括第一扶手杆11、吊杆12和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下端用于连接行李架2,连接杆13的上端与吊杆12的杆身连接,吊杆12的上端用于连接车体顶板3,吊杆12的杆身自车体顶板3延伸至行李架2外侧的过道处,吊杆12的下端与第一扶手杆11连接,第一扶手杆11沿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本发明的扶手结构,通过吊杆将第一扶手杆与车体顶板固定,通过连接杆将行李架与吊杆固定,从而将行李架与水平扶手组成为一个整体,增强了扶手本体与行李架安装的结构强度,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并且通过行李架的辅助支撑,也增大了扶手本体的支撑强度。同时,吊杆自车体顶板向行李架侧旁的乘客过道延伸,连接杆与吊杆杆身连接,使吊杆下端连接的第一扶手杆与行李架之间存在一定的远离距离,而且可使第一扶手杆位于连接杆上端的下方位置处,一方面避免第一扶手杆位置过高,保证乘客在抓握第一扶手杆时高度适中,另一方面第一扶手杆避开了乘客存取行李的路径,避免在向行李架上放置行李时产生阻碍干扰,满足乘客在车内对于抓握扶手及存取行李的要求。其中,扶手本体1还包括第二扶手杆14,第二扶手杆14沿车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且第二扶手杆14的上端与连接杆13的下端连接。扶手主体还包括第二扶手杆,本实施例中第二扶手杆基本呈竖向设置,可贯穿行李架并通过连接杆与水平扶手杆相连接,能够起到辅助支撑行李架的作用,且满足站立乘客抓握扶手的需求。其中,如图3所示,第二扶手杆14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件4与连接杆13的下端连接,第一连接件4包括螺栓固定座41、螺栓连接座42和螺栓43,第二扶手杆14的上端与螺栓固定座41连接,连接杆13的下端与螺栓连接座42连接,螺栓43的螺帽固定在螺栓固定座41内,且螺栓43的螺杆穿过螺栓固定座41旋入与螺栓连接座42的螺纹孔内。首先将螺栓安装在螺栓固定座上,使其螺帽位于螺栓固定座内,螺杆穿出螺栓固定座,再将第二扶手杆上端套设在螺栓固定座外侧,行李架上设置通孔,通孔对应第二扶手杆的位置落下,使螺栓穿过行李架,行李架固定在第二扶手杆上端的位置上,放置垫片在螺栓固定座端面,将螺栓连接座的螺纹孔与螺栓的螺杆旋接,螺栓连接座的端面与垫片接触压紧,最后将连接杆的下端套设在螺栓连接座的外侧,以此完成连接杆、第二扶手杆及行李架三者的连接固定。其中,螺栓固定座4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二扶手杆14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相对的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通过螺钉44连接。第二扶手杆套设在螺栓固定座外壁上后,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对合,螺钉将两个定位孔连接,实现螺栓固定座与第二扶手杆的固定,并防止二者相对转动。其中,第二扶手杆14上设有与车体侧墙骨架5连接的辅助扶手杆15。第二扶手杆上设有向车体侧墙骨架延伸并连接的辅助扶手杆,不仅起到支撑第二扶手杆与车体侧墙固件连接固定的作用,还可供乘客抓握保持身体平衡,本实施例中辅助扶手杆设置在第二扶手杆不同的高度位置上,方便不同身高的乘客抓扶。其中,如图4所示,辅助扶手杆15与车体侧墙骨架5通过第二连接件6连接,第二连接件6包括固定于车体侧墙骨架5上的骨架固定块61和与辅助扶手杆15连接的扶手固定块62,骨架固定块61与扶手固定块62具有相配合的阶梯部,并通过阶梯部搭接,两个阶梯部通过螺栓63连接。首先将骨架固定块通过螺栓固定在车体侧墙骨架上,将扶手固定块与骨架固定块对合,使其二者的阶梯部搭接,再将螺栓由阶梯部旋入使二者固定连接,最后将辅助扶手杆与扶手固定块连接,再自车体侧墙骨架至辅助扶手杆端部包裹固定套,并将固定套与第二连接件固定,保证第二连接件的牢固连接及不外露。其中,扶手本体1还包括第三扶手杆16,第三扶手杆16沿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三扶手杆16设置于连接杆13的下方且与第二扶手杆14连接。在连接杆的下方设置第三扶手杆,与第一扶手杆协调配置,不同扶手高度满足不同身高乘客抓握保持身体平衡,符合人体工程学。其中,如图5所示,第三扶手杆16通过第三连接件7与第二扶手杆14连接,第三连接件7沿第三扶手杆16所在的竖直平面分为对称的两个连接部71,两个连接部71对合后形成第一固定孔72和第二固定孔73,第三扶手杆16插入第一固定孔72固定,第二扶手杆14穿过第二固定孔73固定,两个连接部71通过螺栓74连接。第三连接件为三通连接件结构,第二固定孔为通孔,第二扶手杆通过第二固定孔竖向固定,第一固定孔为盲孔,水平扶手杆通过第一固定孔横向固定,第三连接件分为对称的两个部,两个部对合后将水平扶手杆和第二扶手杆固定成一体。其中,第一扶手杆11、吊杆12与连接杆13为一体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扶手杆、吊杆和连接杆焊接为一体,增强了与车体顶板连接的第一扶手杆以及整个扶手本体的结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吊杆的为下凹的弧形杆,连接杆为上凸的弧形杆。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行李架2和如上所述的扶手结构,行李架2水平设置,且行李架2上设有通孔,扶手结构的第二扶手杆14穿过通孔与扶手结构的连接杆13连接。第二扶手杆通过行李架的通孔贯穿行李架后与连接杆连接,在形成整体扶手结构的同时,也对行李架起到了辅助支撑的作用,使整个行李架与扶手结构成为一体,增强整体结构强度。本实施例的车辆可为城轨地铁、公交和客车等交通车辆。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扶手结构及车辆,通过吊杆将第一扶手杆与车体顶板固定,通过连接杆将行李架与吊杆固定,从而将行李架与水平扶手组成为一个整体,增强了扶手本体与行李架安装的结构强度,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并且通过行李架的辅助支撑,也增大了扶手本体的支撑强度。同时,吊杆自车体顶板向行李架侧旁的乘客过道延伸,连接杆与吊杆杆身连接,使吊杆下端连接的第一扶手杆与行李架之间存在一定的远离距离,而且可使第一扶手杆位于连接杆上端的下方位置处,一方面避免第一扶手杆位置过高,保证乘客在抓握第一扶手杆时高度适中,另一方面第一扶手杆避开了乘客存取行李的路径,避免在向行李架上放置行李时产生阻碍干扰,满足乘客在车内对于抓握扶手及存取行李的要求。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本体,所述扶手本体包括第一扶手杆、吊杆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用于连接行李架,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吊杆的杆身连接,所述吊杆的上端用于连接车体顶板,所述吊杆的杆身自所述车体顶板延伸至所述行李架外侧的过道处,所述吊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扶手杆连接,所述第一扶手杆沿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本体还包括第二扶手杆,所述第二扶手杆沿所述车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扶手杆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扶手杆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螺栓固定座、螺栓连接座和螺栓,所述第二扶手杆的上端与所述螺栓固定座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螺栓连接座连接,所述螺栓的螺帽固定在所述螺栓固定座内,且所述螺栓的螺杆穿过所述螺栓固定座旋入与所述螺栓连接座的螺纹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固定座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扶手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对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通过螺钉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扶手杆上设有与车体侧墙骨架连接的辅助扶手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扶手杆与所述车体侧墙骨架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固定于所述车体侧墙骨架上的骨架固定块和与所述辅助扶手杆连接的扶手固定块,所述骨架固定块与所述扶手固定块具有相配合的阶梯部,并通过所述阶梯部搭接,两个所述阶梯部通过螺栓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本体还包括第三扶手杆,所述第三扶手杆沿所述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扶手杆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二扶手杆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扶手杆通过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扶手杆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沿所述第三扶手杆所在的竖直平面分为对称的两个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对合后形成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三扶手杆插入所述第一固定孔固定,所述第二扶手杆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固定,两个所述连接部通过螺栓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扶手杆、所述吊杆与所述连接杆为一体结构。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行李架和如上述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扶手结构,所述行李架水平设置,且所述行李架上设有通孔,所述扶手结构的第二扶手杆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扶手结构的连接杆连接。

百度查询: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扶手结构及车辆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