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柔性显示装置_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_201711128971.4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7-11-15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公开(公告)号:CN107808599B

主分类号:G09F9/30(20060101)

分类号:G09F9/30(20060101)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0.10.23#授权;2018.04.10#实质审查的生效;2018.03.16#公开

摘要: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包括支撑壳体及柔性显示组件,支撑壳体具有腔体,且支撑壳体上开设有与腔体连通的开口;柔性显示组件包括柔性显示部,柔性显示组件具有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处,柔性显示部收纳于腔体内,在第二位置处,柔性显示部穿过开口并与支撑壳体的外表面相贴合。该技术方案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能够在便于穿戴的同时有效增加显示面积,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感受。

主权项:1.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具有腔体,且所述支撑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开口;柔性显示组件,所述柔性显示组件包括柔性显示部,所述柔性显示组件具有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柔性显示部收纳于所述腔体内,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柔性显示部穿过所述开口并与所述支撑壳体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柔性显示装置还包括固定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固定壳体的驱动部;所述柔性显示组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固定壳体内,并与所述驱动部在所述柔性显示组件的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柔性显示组件包括承载部、设置于所述承载部的配合部及所述柔性显示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驱动部相啮合;其中,所述驱动部与所述配合部配合以控制所述柔性显示部伸出所述腔体的长度;所述承载部用于支撑所述配合部及所述柔性显示部,所述承载部的柔性低于所述柔性显示部的柔性;所述柔性显示组件上设置有电接入点,所述电接入点能够与外界的金属磁点连接,以为所述柔性显示组件提供电能;所述柔性显示组件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电接入点,在所述柔性显示部的延伸方向上,各所述电接入点间隔设置。

全文数据:柔性显示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装置。背景技术[0002]近年来,由于穿戴式智能设备具有易于佩戴、方便随时使用的特点,因此,逐渐地在用户中流行起来。目前,较为常用的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通过它用户可以实时察看并记录日常生活中的时间、锻炼、睡眠等实时数据,还可将这些数据与其它电子设备同步,大大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质量。[0003]但现有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穿戴设备面临一个极大的问题,g卩:显示屏幕与硬件体积之间的矛盾。一般地,显示屏幕越大,硬件体积越大,但硬件体积太大,不便于穿戴,因此,为了方便穿戴,显示屏幕通常设计的较小,但这样造成了用户在查看屏幕信息时体验不高的情况。发明内容[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能够在便于穿戴的同时有效增加显示面积,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感受。[0005]本申请的柔性显示装置,其包括:[0006]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具有腔体,且所述支撑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开口;[0007]柔性显示组件,所述柔性显示组件包括柔性显示部,所述柔性显示组件具有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柔性显示部收纳于所述腔体内,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柔性显示部穿过所述开口并与所述支撑壳体的外表面相贴合。[0008]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0009]本申请所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其支撑壳体可呈环状佩戴于用户的手腕上,以提高柔性显示装置的便携性;而柔性显示组件位于支撑壳体的腔体中,该柔性显示组件的大小可与支撑壳体的大小相同,以使该柔性显示装置具有较大的显示界面。当需要使用该柔性显示组件时,可将柔性显示组件从腔体中拉出来,拉出来的柔性显示组件能够与支撑壳体的外表面相贴合,并同支撑壳体一同佩戴于用户的手腕上;其中,由于拉出来的柔性显不组件能够与支撑壳体的外表面相贴合,因此,该支撑壳体可向柔性显示组件提供支撑力,以提高柔性显示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强度,便于用户对柔性显示组件进行按压操作,另外,还可缓解柔性显示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意外挤压而发生折断的情况,延长了柔性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当不需要使用柔性显示组件时,可将柔性显组件与支撑壳体的外表面分离,使得此柔性显示组件能够收纳于支撑壳体的腔体中,以缓解柔性显示组件暴露在腔体外部而发生受损的情况。—[0010]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不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0011]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2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3为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4为图3所示的柔性显示装置的俯视图;[0015]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中,柔性显示部处于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6和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中,柔性显示部处于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8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的局部透视结构示意图;[0018]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中,驱动部与柔性显示组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0019]图1〇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不装置中,柔性显示组件的结构示音图;心、[0020]图11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不装置中,柔性显示组件的结构示章S〇心、[0021]附图标记:[0022]10-支撑壳体;[0023]100-腔体;[0024]102-开口;[0025]104-断口;[0026]12-柔性显示组件;[0027]1加-柔性显示部;[0028]122-承载部;[0029]124-配合部;[0030]124a-第一齿条;[0031]124b-第二齿条;[0032]128-伸出端;[0033]14-固定壳体;[0034]140-第一侧壁;[0035]140a-进口;[0036]142-第二侧壁;[0037]142a-出口;[0038]144-物理按键;[0039]16-驱动部;[0040]160-第一齿轮;[0041]162-第二齿轮;[0042]164-齿盘;[0043]18-固定显示部;[0044]20-电接入点;[0045]22-第一磁力吸附部件;[0046]24-滚轴结构;[0047]26-信号接收单元;[0048]28-元件区。[0049]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具体实施方式[0050]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本发明中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均是以附图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根据需要也可以做出改变,所做改变均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本发明的附图仅用于示意相对位置关系,某些部位的层厚采用了夸示的绘图方式以便于理解,附图中的层厚并不代表实际层厚的比例关系。[0051]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将理解,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一个部件位于另一部件的“一侧”包含该部件和该另一部件相邻或者不相邻的情形。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一个部件位于另一部件“上”包含该部件和该另一部件相邻或者不相邻的情形。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0052]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0053]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0054]如图1至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可应用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上。该柔性显示装置可包括支撑壳体10和柔性显示组件12,该支撑壳体10可采用柔性材料制成,S卩:该支撑壳体10可为柔性壳体,能够卷曲形成类似于手表或手环的腕带,便于佩戴在用户的手腕上,以提高柔性显示装置的便携性,而柔性显示组件12安装于支撑壳体10。[0055]可选地,该支撑壳体10具有腔体100,且支撑壳体10上开设有与腔体100连通的开口102;而柔性显示组件12具有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也就是说,该柔性显示组件12可相对于支撑壳体10移动,以形成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具体地,在第一位置处,如图5所示,柔性显示组件12的柔性显示部12〇收纳于腔体100内,此时柔性显示组件12处于不工作状态,当不需要使用柔性显示组件I2时,通过将柔性显示组件12的柔性显示部120收纳于支撑壳体10的腔体100中,以缓解柔性显示组件12暴露在腔体100外部而发生受损的情况。而在第二位置处,如图6和图7所示,柔性显示组件12的柔性显示部120穿过开口102并与支撑壳体10的外表面相贴合,此时柔性显示组件12处于工作状态,也就是说,当需要使用柔性显示组件12时,可将柔性显示组件12从腔体100中拉出来,拉出来的柔性显示组件12能够与支撑壳体10的外表面相贴合,并同支撑壳体10—同佩戴于用户的手腕上;其中,由于拉出来的柔性显示组件12能够与支撑壳体10的外表面相贴合,因此,该支撑壳体10可向柔性显示组件12提供支撑力,以提高柔性显示组件12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强度,便于用户对柔性显示组件12进行按压操作,另外,还可缓解柔性显示组件12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意外挤压而发生折断的情况,延长了柔性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0056]由上述可知,在不需要使用柔性显示组件12时,该柔性显示组件12的柔性显示部120可位于支撑壳体10的腔体100中,由于支撑壳体10可佩戴在用户的手腕上,该支撑壳体10具有较大的体积,因此,通过将柔性显示组件12的柔性显示部120设置在支撑壳体10的腔体100中,可在保证支撑壳体10的体积的同时,增大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界面,便于用户进行操作。[0057]可选地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支撑壳体10为具有断口104的环状结构,该断口104可供用户的手腕穿过,以使支撑壳体10佩戴于用户的手腕上,从而使整个柔性显示装置佩戴于用户的手腕上。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支撑壳体10设置为具有断口104的环状结构,可提高柔性显示装置的佩戴效率。[0058]可选地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支撑壳体10为封闭的环状结构,在保证此支撑壳体10能够佩戴于用户的手腕的同时,能够提高支撑壳体10与手腕之间的佩戴稳定性,从而缓解柔性显示装置容易从手腕上脱落的情况。[0059]可选地再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8所示,该支撑壳体10为柔性壳体,且该柔性壳体为条状结构,其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而柔性显示装置还可包括固定壳体14,该固定壳体14与支撑壳体10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连接,以形成封闭的环状结构。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固定壳体14与支撑壳体10的两端连接以形成封闭的环状结构,便于用户根据自身手腕的尺寸调整支撑壳体10的端部第一端或第二端与固定壳体14之间的相对位置,提高了柔性显示装置的佩戴稳定性,从而缓解柔性显示装置容易从手腕上脱落的情况。[0060]可选地,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至少一者与固定壳体14活动连接,以便于调节环状结构的周长,使得该柔性显示装置能够适用于任何人群,提高了柔性显示装置的通用性以及用户使用满意度。[0061]当柔性显示装置应用于手表或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时,上述固定壳体14除了用于连接支撑壳体10的两端,还可作为除柔性显示组件12之外的其它显示部件的承载体。具体地,该柔性显示装置除了柔性显示组件12还包括固定显示部18,该固定显示部18设置在固定壳体14上,并可独立于柔性显示组件12以供用户进行操作例如:查看信息)。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固定壳体14上设置固定显示部18,在保证柔性显示装置体积一定的同时,增加了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界面,以便于用户随时进行查看信息等操作。[0062]其中,为了提高柔性显示装置的便携性,固定壳体14的体积不宜设计的过大,因此,设置在固定壳体14上的固定显示部18的尺寸也不宜过大,当用户需要查看的信息文字比较少时,例如:时间等,用户可直接使用固定显示部18进行查看,不需要将柔性显示组件12从支撑壳体10的腔体100中拉出来进行查看,提高了柔性显示装置的操作便捷性。另外,当用户需要查看的信息文字比较多时,例如:查看短讯或网页信息等,为了方便用户清晰的查看所有文字信息,用户可将柔性显示组件12从支撑壳体10的腔体100中拉出进行查看。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相互独立工作的固定显示部18和柔性显示组件12,可增加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多样性,以适应各种情况,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0063]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和图4所示,该柔性显示装置还可包括物理按键144、虚拟触控按键或各类传感器例如:用于检测脉搏的传感器),该物理按键144、虚拟触控按键或各类传感器可设置于固定壳体14。[0064]由于支撑壳体10呈环状,很难手动将位于腔体100外部的柔性显示部120移动至腔体100内,因此,为了提高柔性显示部120的收纳效率,可选地,如图3、图4、图8和图9所示,该柔性显示装置可包括一驱动部16,通过该驱动部16可驱动柔性显示部120移动。具体地,该驱动部16可设置于固定壳体14,而柔性显示组件12的一部分位于固定壳体14内,并与驱动部16在柔性显示组件12的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其中,如图1〇和图11所示,该柔性显示组件12包括承载部122、设置于承载部122的配合部124及柔性显示部120,该承载部122用于支撑配合部124及柔性显示部120,而配合部124用于与驱动部16相啮合;该驱动部16与配合部124配合能够控制柔性显示部120伸出腔体100的长度,也就是说,通过驱动部16能够驱动柔性显示部12〇相对腔体100移动以形成前述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本实施例中,由于驱动部I6能够提供较恒定的驱动力,因此,通过驱动部16驱动柔性显示组件12移动,可保证柔性显示组件I2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从而保证柔性显示部120能够顺利地移动至指定位置。[0065]需要说明的是,柔性显示组件12中的承载部122的柔性要低于柔性显示部120的柔性,即:承载部122的强度高于柔性显示部120的强度,通过设置承载部122可提高整个柔性显示组件12的结构强度,以便于驱动部16驱动柔性显示组件12移动。[0066]可选地,柔性显示组件12的配合部124可以为齿条结构,而驱动部16包括与齿条结构相啮合的齿轮结构,该齿轮结构转动可驱动齿条结构移动。本实施例中,通过齿轮齿条传动的方式来驱动柔性显示组件12移动,不仅可以保证柔性显示组件12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而且还可降低驱动部16与柔性显示组件12之间的装配复杂性。[0067]其中,如图9和图10所示,上述齿条结构包括第一齿条124及第二齿条124b,在柔性显示组件12的宽度方向上,第一齿条124a和第二齿条124b分别位于柔性显示部120的相对两侧,而齿轮结构包括与第一齿条124a相啮合的第一齿轮160和与第二齿条124b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62。其中,第一齿轮160和第二齿轮162转动以驱动第一齿条124a及第二齿条124b移动,由于第一齿条IMa和第二齿条124b设置在承载部122上,而承载部122上又设置有柔性显示部120,因此,在第一齿轮丨㈤和第二齿轮162驱动第一齿条124a及第二齿条124b移动的过程中,承载部122及柔性显示部120均在第一齿条124a及第二齿条124b的带动下相对腔体1〇〇移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柔性显示部120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第一齿条124a和弟二齿条l24b,可保证柔性显示部120两侧受到均匀的传动力,从而保证柔性显示部12〇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0068]可选地,弟一齿轮160和第二齿轮I62位于固定壳体14内,这样设计在提高柔性显示装置的外观质感的同时,还可避免第一齿轮160和第二齿轮162的轮齿暴露在固定壳体14外部导致用户受伤的情况,提高了柔性显示装置的使用安全性;其中,驱动部16还包括设置于固定壳体14的齿盘164,该齿盘164的一部分(g卩:轮齿位于固定壳体14内并与第一齿轮160和第二齿轮I62相啮合,该齿盘1M的轴线与第一齿轮160和第二齿轮I62的轴线垂直设置,由于齿盘164同时与第一齿轮160和第二齿轮162啮合,因此,通过转动齿盘164可同时驱动第一齿轮160和第二齿轮1似转动,保证了第一齿轮160和第二齿轮I62转动过程中的同步性,从而保证了柔性显示组件I2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另外,齿盘164的另一部分相对固定壳体14的外表面凸出设置,以方便用户转动齿盘164,降低齿盘164的操作难度,其中,齿盘164上相对固定壳体14的外表面凸出设置的表面可以呈平面,一方面保证柔性显示装置的外观质感,另一方面提高了柔性显示装置的使用安全性。[0069]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齿轮结构、齿条结构及齿盘164可以均采用金属或高硬度的轻质高分子材料如碳纤维制作而成,以提高各结构的使用强度。[0070]为了保证齿轮结构与齿条结构啮合所需要的径向力,该柔性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滚轴结构24,在柔性显示组件12的厚度方向上,滚轴结构24与齿轮结构分别设置在齿条结构的相对两侧,滚轴结构24支撑齿条结构,通过设置滚轴结构24可使齿轮结构与齿条结构紧密啮合,保证齿轮结构与齿条结构能够进行正常传动。另外,在齿轮结构驱动齿条结构移动的过程中,该滚轴结构24可进行转动,以减小齿条结构移动过程中的摩擦力,降低驱动难度。[0071]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7所示,上述固定壳体1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40及第二侧壁142,第一侧壁140开设有进口140a,第二侧壁142开设有出口142a,而支撑壳体10的第一端穿过进口140a并位于固定壳体14内,且第二端与第二侧壁142连接。可选地,第一端上开设有开口102,此开口102与第二侧壁142上的出口142a相对,柔性显示组件12的柔性显示部120依次穿过开口102及出口142a并位于固定壳体14的外部,以供用户进行操作。[0072]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支撑壳体10的第一端设置在固定壳体14内,降低了位于支撑壳体10内的柔性显示组件12与驱动部16的配合难度,降低了柔性显示装置的制作成本。另外,该支撑壳体10的出口142a与第二侧壁142上的出口142a相对,柔性显示部120可以顺着一个方向依次穿过开口102及出口142a移动至固定壳体14的外部,且位于固定壳体14的外部的柔性显示部120可继续向远离出口142a侧的方向运动并与支撑壳体10的外表面贴合。[0073]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至图7所示,在该支撑壳体10围成环状结构时,该支撑壳体10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在环状结构的径向方向上交错设置,可选地,支撑壳体10的第一端位于第二端的外侧,当柔性显示部12〇依次穿过第一端的开口102及第二侧壁142上的出口142a时,该柔性显示部120位于环状结构的外侧,该柔性显示部120可与环状结构的外表面贴合,以实现柔性显示部120的固定,可供用户进行操作。[0074]其中,如图8所示,柔性显示组件12可具有伸出端128,在第一位置处,柔性显示组件12的伸出端128设置在出口142a处并位于固定壳体14的外部,这样设计方便用户进行手动操作,具体地,用户可拉动柔性显示组件12的伸出端128以将柔性显示部120从支撑壳体10的腔体100中拉出并移动至第二位置处,以供用户进行操作。[0075]可选地,如图5至图7所示,柔性显示组件12设置有第一磁力吸附部件22,支撑壳体10上设置有第二磁力吸附部件(图中未示出),该第一磁力吸附部件22及第二磁力吸附部件可为磁铁,各磁铁分别内嵌在柔性显示组件12的伸出端128及支撑壳体10的内部,以提高柔性显示装置的外观质感。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磁力吸附部件22及第二磁力吸附部件也可一个为磁铁,另一个可采用吸磁性材质如铁制成。[0076]其中,在第二位置处,第一磁力吸附部件22与第二磁力吸附部件相吸合,以使柔性显示部120与支撑壳体10的外表面相贴合。本实施例中,通过磁力吸附的方式实现柔性显示组件12与支撑壳体10固定,一方面可提高柔性显示组件12与支撑壳体10在第二位置处的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在不需要使用柔性显示部120时,便于将柔性显示组件12与支撑壳体10进行拆卸,方便柔性显示组件12进行收卷。[0077]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柔性显示组件12上设置有电接入点20,电接入点20能够与外界的金属磁点连接,以为柔性显示组件12提供电能。也就是说,当柔性显示组件12上的电接入点20与外界的金属磁点进行物理接触时,该柔性显示部120才能进行显示工作。可选地,该柔性显示组件12上设置有多个电接入点20,在柔性显示部120的延伸方向上,各电接入点20可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柔性显示部120的延伸方向上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电接入点20,可保证柔性显示部120在伸出不同长度的情况下仍能够正常工作。另外,通过设置多个电接入点20还可保证柔性显示组件12显示的稳定性。[0078]可选地,该柔性显示组件12还包括设置在承载部122上的信号接收单元26,该信号接收单元26可与柔性显示部120电连接,并可与外部终端无线连接,该信号接收单元26可接收外部终端发送的信息并提供至柔性显示部120,该柔性显示部120可将信号接收单元26接收的信号显示出来,以供用户进行操作。另外,该柔性显示组件12上还设置有元件区28,该元件区28可设置有传感器、电阻元件等其它元件。[0079]基于上述结构,本申请的柔性显示装置的运行过程如下:[0080]柔性显示部1洲的展开过程:当需要使用柔性显示部120时,用户可拉动柔性显示组件I2的伸出端12S以将柔性显示部120从腔体100中拉出来并拉动至指定位置该拉动方向可为图6和图7中箭头所指的方向),然后通过伸出端128上的第一磁力吸附部件22与支撑壳体10上的第二磁力吸附部件相吸合,使得拉出来的柔性显示部120与支撑壳体10的外表面相贴合,并能够同支撑壳体10—同佩戴于用户的手腕上,便于用户对柔性显示组件12进行操作。[0081]柔性显示部120的收卷过程:当不需要使用柔性显示部120时,通过外力将第一磁力吸附部件22与第二磁力吸附部件分离,然后转动齿盘164该齿盘的转动方向可为图9中箭头所指的方向),该齿盘164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固定壳体14内的第一齿轮160和第二齿轮162转动,由于第一齿轮160和第二齿轮162分别与第一齿条124a及第二齿条124b相啮合,因此,第一齿轮160和第二齿轮162转动能够带动第一齿条124a及第二齿条124b移动,从而使得整个柔性显示组件12移动,使得柔性显示部12〇能够收纳于支撑壳体10的腔体100内。[0082]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而己,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具有腔体,且所述支撑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开口;柔性显示组件,所述柔性显示组件包括柔性显示部,所述柔性显示组件具有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柔性显示部收纳于所述腔体内,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柔性显示部穿过所述开口并与所述支撑壳体的外表面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体为具有断口的环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体为封闭的环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体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柔性显示装置还包括固定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固定壳体的驱动部,所述固定壳体与所述支撑壳体的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连接,以形成环状结构;所述柔性显示组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固定壳体内,并与所述驱动部在所述柔性显示组件的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柔性显示组件包括承载部、设置于所述承载部的配合部及所述柔性显示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驱动部相啮合;其中,所述驱动部与所述配合部配合以控制所述柔性显示部伸出所述腔体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为齿条结构,所述驱动部包括与所述齿条结构相啮合的齿轮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轴结构,在所述柔性显示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滚轴结构与所述齿轮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齿条结构的相对两侧,所述滚轴结构支撑所述齿条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结构包括第一齿条及第二齿条,在所述柔性显示组件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分别位于所述柔性显示部的相对两侧,所述齿轮结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相啮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固定壳体内;所述驱动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壳体的齿盘,所述齿盘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固定壳体内并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齿盘的另一部分相对所述固定壳体的外表面凸出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开设有进口,所述第二侧壁开设有出口,所述第一端穿过所述进口并位于所述固定壳体内,且所述第一端上开设有所述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出口相对,所述柔性显示组件的柔性显示部依次穿过所述开口及所述出口并位于所述固定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组件具有伸出端,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伸出端设置在所述出口处并位于所述固定壳体的外部。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体为柔性壳体,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固定壳体活动连接,以调节所述环状结构的周长。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显示部,所述固定显示部设置在所述固定壳体上。_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组件上设置有电接入点,所述电接入点能够与外界的金属磁点连接,以为所述柔性显示组件提供电能。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组件上设置有第一磁力吸附部件,所述支撑壳体上设置有第二磁力吸附部件,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第一磁力吸附部件与所述第二磁力吸附部件相吸合。

百度查询: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