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声音输出装置_索尼公司_201680082598.0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申请日:2016-12-27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公开(公告)号:CN108702560B

主分类号:H04R1/10(20060101)

分类号:H04R1/10(20060101)

优先权:["20160301 JP 2016-039004"]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0.11.24#授权;2019.03.12#实质审查的生效;2018.10.23#公开

摘要:提供了一种声音输出装置,该声音输出装置输出良好的声音信息,同时在被佩戴时具有与在未佩戴时捕捉环境声音的特性相同的捕捉环境声音的特性。声音输出装置100设置有:声音生成部分110,其生成声音;声音引导部分120,其从一个端部121接收由声音生成部分110生成的声音;以及环形保持部分130,其将声音引导部分120保持在另一端部122附近。声音输出装置100通过将保持部分130锁定到耳屏间切迹而佩戴在耳廓上,并且保持部分130支承声音引导部分120的另一端部122的附近,使得声音引导部分120的另一端部122处的声音输出孔面向外耳道的最内侧。

主权项:1.一种声音输出装置,包括:声音生成单元,其被设置在收听者的耳朵的背面;声音引导单元,其一个端部连接至所述声音生成单元并且另一端部以使耳孔开放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收听者的耳廓中,并且所述声音引导单元从所述一个端部接收由所述声音生成单元生成的声音,将所述声音传播至所述另一端部,并且具有未填充的结构,并且其中,所述声音引导单元具有在所述耳廓的下端处折回的弯曲部分;保持单元,其将所述声音引导单元的所述另一端部保持在所述收听者的耳道的入口附近,其中,所述保持单元被插入到所述收听者的耳甲腔中并且锁定到耳屏间切迹,并且其中,所述保持单元具有中空结构,并且在内周处耦接至所述声音引导单元的所述另一端部,并且其中,所述声音引导单元的所述另一端部与所述保持单元的底面基本上齐平;以及导线,其向下连接至所述声音生成单元的底部。

全文数据:声音输出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文中公开的技术涉及通过佩戴在收听者的耳朵上来使用的声音输出装置。背景技术[0002]目前普及的耳机中的许多耳机被成形成放入收听者的耳朵中。例如,内耳型耳机具有钩在收听者的耳廓上的形状。此外,管道型耳机具有通过被深入耳孔耳道放置而使用的形状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通常具有气密密封型结构,并且具有相对良好的声绝缘性能。因此,存在即使在噪声较大的地方也可以享受音乐的优点。…[0003]另一方面,即使当收听者佩戴耳机并且收听所呈现的声音时,收听者也需要同时收听环境声音,例如,当收听者周围的人与他她讲话时。如果收听者不能听到环境声音,则那将是危险的情况。然而,常规的耳机中的大多数耳机例如管道型耳机被配置成在佩戴状态下几乎完全关闭耳孔。因此,收听者在收听和观看期间极其难以听到环境声音。此外,对于周围的人来说,常规的耳机似乎在佩戴状态下关闭了收听者的耳孔。这给人的印象是难以与耳机的佩戴者交谈并且禁止人们之间的沟通。[0004]引用列表[0005]专利文献[0006]专利文献1:JP4709017B1。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0008]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优秀的声音输出装置,该声音输出装置通过被佩戴在收听者的耳朵上而被使用,并且即使在佩戴状态下也可以实现与在非佩戴状态下的环境声音的收听特性相当的环境声音的收听特性,并且同时输出良好的声学信息。[0009]问题的解决方案[0010]本文中公开的技术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并且所述技术的第一方面是一种声音输出装置,包括:[0011]声音生成单元,其被设置在收听者的耳朵的背面;[0012]声音引导单元,其一个端部连接至声音生成单元并且另一端部设置在收听者的耳廓中,并且声音引导单元从所述一个端部接收由声音生成单元生成的声音,将声音传播至所述另一端部,并且具有未填充的结构;以及[0013]向下连接的导线。[0014]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二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声音输出装置还包括保持单元,该保持单元将声音引导单元的所述另一端部保持在收听者的耳道的入口附近。[0015]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三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声音输出装置的保持单元被插入到收听者的耳甲艇cymbaconcha中并且被锁定到耳屏间切迹。[0016]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四方面,根据第三方面的声音输出装置的声音引导单元在所述另一端部附近插入通过耳屏间切迹。[0017]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五方面,根据第二方面的声音输出装置的保持单元被配置成在所述另一端部附近支承声音引导单元,使得所述另一端部的声音输出孔被定位成面向耳道。[0018]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六方面,根据第二方面的声音输出装置的声音引导单元的所述另一端部被配置成与保持单元的底面基本上齐平。[0019]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七方面,根据第二方面的声音输出装置的保持单元具有中空结构,并且被配置成在内周处耦接至声音引导单元的所述另一端部。[0020]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八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声音输出装置的导线在声音引导单元的下端附近向下连接。[0021]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九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声音输出装置的声音引导单元具有在耳廓的下端处折回的弯曲部分。然后,导线在弯曲部分附近向下连接。[0022]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方面,包括在根据第九方面的声音输出装置的导线中的信号线插入通过声音引导单元。[0023]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一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声音输出装置的导线向下连接至声音生成单元的壳体。[0024]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二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声音输出装置的声音生成单元包括生成声压变化的发声元件和容纳发声元件的壳体。[0025]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三方面,根据第十二方面的声音输出装置的壳体包括至少一个排气孔和防止声音从排气孔泄漏的声音泄漏防止单元。[0026]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四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声音输出装置的声音生成单元被配置成是可拆卸的。[0027]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五方面,根据第二方面的声音输出装置的保持单元包括具有中空结构的听筒单元和从听筒单元的下端突出的舌片单元。[0028]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六方面,根据第二方面的声音输出装置的保持单元被配置成是可拆卸的。[0029]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七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声音输出装置的导线被配置成是可拆卸的。[0030]发明效果[0031]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可以提供一种优秀的声音输出装置,该声音输出装置通过被佩戴在收听者的耳朵上而使用,并且即使在佩戴状态下也可以实现相当于在非佩戴状态下的环境声音的收听特性的环境声音的收听特性,并且同时输出良好的声学信息。[0032]注意,本文中描述的效果仅仅是示例,并且本发明的效果不限于此。此外,除了以上效果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发挥其他效果。[0033]根据基于稍后描述的实施方式和附图的更详细描述,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附图说明[0034]图1是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声音输出装置100要被佩戴在左耳上的前视图。[0035]图2是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声音输出装置100要被佩戴在左耳上的透视图。[0036]图3是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声音输出装置100要被佩戴在左耳上)的透视图。[0037]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声音输出装置1〇〇被佩戴在收听者的左耳上的状态的视图。[0038]图5是示出耳孔开放型的声音输出装置100将声波输出至收听者的耳朵的状态的视图。[0039]图6是耦接至声音引导单元120的另一端部122附近的保持单元130的顶视图和截面图,所述声音引导单元120耦接至保持单元130。[0040]图7是示出其中保持单元130被锁定到左耳的耳屏间切迹312的佩戴者的头部的水平截面的视图。[0041]图8是示出声音输出装置100的修改示例的视图。[0042]图9是示出声音输出装置100的修改示例的视图。[0043]图10是示出导线140插入通过声音引导单元120的状态的视图。[0044]图11是示出声音引导单元120的截面的视图,导线140的信号线插入通过声音引导单元120。[0045]图12是示出作用于导线140的张力的视图。[0046]图13是用于说明用于防止声音输出装置100脱落的配置的视图。[0047]图14是示出从正面观察声音生成单元110的状态的视图。[0048]图15是示出声音生成单元110的截面A-A的视图。[0049]图16是示出声音生成单元110的配置的视图,在声音生成单元110中,管1601附接至排气孔111。[0050]图17是例示包括具有椭圆形状的声音生成单元110的声音输出装置100的外观的视图。[0051]图18是例示包括具有半月形状的声音生成单元110的声音输出装置100的外观的视图。[0052]图19是例示包括具有侧边缘符合人耳后形状面的形状的声音生成单元110的声音输出装置100的外观的视图。[0053]图20是示出声音生成单元110可以从其拆卸的声音输出装置100的配置示例的视图。[0054]图21是示出从正面观察以下述形状配置的保持单元130的状态的视图,该形状符合人耳的耳屏间切迹空间中的耳甲腔的底面的形状面。[0055]图22是示出图21中所示的保持单元130被佩戴在收听者的左耳上的状态的视图。[0056]图23是示出包括听筒单元132和舌片单元133的保持单元130的配置示例的视图。[0057]图24是示出保持单元130可以从其拆卸的声音输出装置1〇〇的配置示例的视图。[0058]图25是示出被配置成将导线140向下连接至声音生成单元110的声音输出装置1〇〇的视图。[0059]图26是示出作用于导线140的张力的视图。[0060]图27是示出耳廓的形状及其部件的名称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61]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实施方式。[0062]A.装置配置[0063]图1至图3示出了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通过佩戴在收听者的耳朵上而使用的声音输出装置100的配置。要注意的是,图1是声音输出装置100的前视图,图从左侧观察的声音输出装置100的透视图,并且图3是从右侧观察的声音输出装置10〇的透视图。此外,尽管图1至图3所示的声音输出装置100被配置成佩戴在左耳上,但是应当理解,要被佩戴在右耳上的声音输出装置未示出)被配置成与其左右对称。^[0064]声音输出装置100包括:声音生成单元110,其生成声音;声音引导单元12〇,其从一个端部121接收从声音生成单兀110生成的声首;以及保持单兀130,其将声音引导单元12〇保持在另一端部122附近。[0065]由于声音生成单元110利用产生声压变化的发声元件(如稍后描述的)例如扬声器,因此当生成声音时在声音生成单元110的壳体中出现大气压力变化。如图3所示,在壳体的后侧钻有至少一个排气孔111以用于生成在壳体中生成的高大气压的情况。[0066]声音引导单元120包括具有lmm至5mm的内径的未填充例如,圆柱开幻的管材料,并且其两个端部是开口端部。声音引导单元120的一个端部121是用于从声音生成单元110生成的声音的声音输入孔,并且另一端部122是其声音输出孔。因此,通过将一个端部丨21附接至声音生成单元110,声音引导单元12〇处于一侧打开状态。例如,声音引导单元120可以由弹性树脂如弹性体形成。[0067]管状声音引导单元12〇在中间部分处具有弯曲部分U3,并且具有从耳廓的后侧折回到前侧的弯曲形状。如稍后将描述的,当声音输出装置100附接至收听者的耳朵时,声音引导单元120的声音输出孔由保持单元130定位在耳道的入口附近,同时声音生成单元110被定位在耳廓的后侧。声音引导单元120由于弯曲的形状而在耳廓的下端处折回,并且可以将从耳廓的后侧处的一个端部121接收的空气振动传播到耳廓的前侧。[0068]保持单元13〇包括环形结构体,并且在环的内周处親接至声音引导单元12〇的另一端部122。如图4所示,保持单元130插入到例如作为耳廓的隐窝中的一个的耳甲腔cavumconcha310中,并且到声音引导单元12〇的另一端部U2的耦接部分被钩在要被锁定的耳屏间切迹312上,使得声音输出装置100佩戴在耳廓上。在以这种方式将保持单元130钩在耳屏间切迹312上的状态下,保持单元130可以支承声音引导单元120的另一端部122的附近,使得声音引导单元120的另一端部122的声音输出孔被定位成面向耳道。[0069]保持单元130例如是具有约13_5mm的外径的环形结构体。然而,保持单元130不限于环形结构,并且可以具有以下任何形状,该形状具有中空结构并且可以将声音引导单元12〇的另一端部I22耦接至内周以用于支承。虽然保持单元130可以说是与常规听筒相对应的部件,但是可以由例如弹性树脂如弹性体形成。[0070]声音引导单元120的至少另一端部122附近的外径被形成为使得远小于耳孔的内径。另外,保持单元13〇具有开口部分131,该开口部分131即使在保持声音引导单元120的状态下也打开到外界的耳道入口(耳孔)。在图i至图3所示的示例中,声音引导单元120的另一端部122的附近其为声音输出孔耦接至环形保持单元13〇的内周,并且环形结构体几乎完全是开口部分131。因此,即使在支承声音引导单元120的另一端部122的保持单元130被插入到耳甲腔310中的状态下,收听者的耳孔也不会关闭。也就是说,耳孔是开放的。与常规耳机不同,声音输出装置100可以说是“耳孔开放型”的。[0071]—旦管状声音引导单元120从声音引导单元120的一个端部121将从声音生成单元11〇生成的声音接收到管中,则空气振动被传播、被从由保持单元130保持在耳道的入口附近的另一端部I22朝向耳道发出并且被传送至耳膜。[0072]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声音输出装置100被佩戴在收听者的左耳上的状态。作为参考,在图27中不出了耳廓的形状和每个部分的名称。[0073]如图4所示,耦接至声音引导单SCO的另一端部122附近的保持单元130优选地插入耳甲腔310中并且邻接耳甲腔310的底面,以及到声音引导单元120的另一端部122的耦接部分钩在耳屏间切迹312上以被锁定到耳廓。此外,在以这种方式被钩在耳屏间切迹312上的状态下,保持单元130支承声音引导单元120的另一端部122的附近,使得声音引导单元120的另一端部122的声音输出孔被定位成面向耳道。[0074]此外,保持单元130具有中空结构,并且其内侧几乎完全是开口部分131。因此,SP使在保持单元130被插入到耳甲腔310中的状态下,收听者的耳孔也没有关闭。也就是说,耳孔是开放的。与常规耳机不同,声音输出装置1〇〇可以说是“耳孔开放型”的。[0075]保持单元130例如是具有约13.5mm的外径的环形结构体先前提及的)。保持单元130的外径的尺寸影响对耳屏间切迹312的佩戴稳定性以及佩戴感舒适性)。存在耳甲腔310的尺寸的个体差异,并且如果使保持单元130的外径或宽度长于16mm,则会有许多人不能将保持单元130插入到耳甲腔310中。[0076]此外,出于传播空气振动的目的,声音引导单元120优选地具有尽可能长的内径。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声音引导单元120插入通过其另一端部122附近的耳屏间切迹312。因此,如果使声音引导单元120的外径等于或长于耳屏间切迹312的间隙(例如,3.6mm,则存在将对佩戴者的耳朵耳屏间切迹312给予压力感的担忧。[0077]声音生成单元110设置在耳廓402的后侧上并且耦接至声音引导单元120的一个端部121。声音引导单元120通过弯曲部分123在耳廓的下端折回并且可以将从耳廓的后侧处的一个端部121接收的空气振动传播到耳廓的前侧。[0078]由于耳垂313相对较小,因此从安装在耳廓的后侧处的声音生成单元110、在耳垂313处折回并且通过耳垂313并且到达耳道的入口的距离较短,并且相应地声音引导单元120的长度较短。通过在距耳道的入口最短的位置处折回,声音引导单元120的长度可以是最短距尚。声音引导单兀120的长度例如是约40mm。当声音传播长度较短时,从一个端部121接收的声音生成单元110的声音在声音从另一端部122被输出以前的衰减较小。因此,即使声音生成单元110的输出被抑制为较小,也可以获得足够的声音质量。[0079]顺便提及,如果声音引导单元120被配置成通过耳廓的上半部分未示出),则由于耳廓的上半部分比耳垂313宽,因此从安装在耳廓的后侧的声音生成单元110、通过耳轮301的上端并且到达耳道的入口的距1¾变长。声音引导单元120的长度也相应地变长,并且从声音生成单元110生成的声音在声音被发出至耳道以前的衰减量也增加,或者声音生成单元110的输出需要增加。此外,声音引导单元120必须以耳甲303、对耳轮302、耳舟314和耳轮3〇1的次序经过由耳廓软骨的形状引起的复杂的不规则形状而朝向耳廓的外侧,使得与耳廓的附接变得不稳定。也就是说,与耳垂313相比,在耳廓的上半部分处存在耳轮3〇1的尺寸的巨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当试图通过耳廓的上半部分时,需要调整声音引导单元12〇的长度,引起设计变得麻烦的问题。[00S0]如从图4还可以看出的,保持单元130具有中空结构,并且即使在保持单元130被插入到耳甲腔310的状态下,耳孔也通过开口部分131向外界开放。因此,即使当收听者佩戴声音输出装置100并且收听从声音生成单元110输出的声音时,收听者也可以通过开口部分131充分收听环境声音。不同于常规的耳机,声音输出装置1〇〇可以说是“耳孔开放型”的。[0081]此外,尽管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声音输出装置100开放耳孔,但是可以防止从声音生成单元110生成的声音再现的声音)泄漏到外部。这是因为声音引导单元12〇的另一端部122被附接成使得面向耳道并且在耳膜附近发出所生成的声音的空气振动,使得即使在声音输出单元100的输出被减小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足够的声音质量。[0082]此外,从声音引导单元120的另一端部122发出的空气振动的方向性也有助于防止声音泄漏。图5示出了耳孔开放型的声音输出装置1〇〇将声波输出至收听者的耳朵的状态。从声音引导单元120的另一端部122朝向耳道内部发出空气振动。耳道500是从耳道入口501开始并且在耳膜502的内侧终止的孔,并且通常具有约25mra至30mm的长度。耳道500是呈现S形曲线的管状封闭空间。因此,从声音引导单元120的另一端部122朝向耳道500的内部发出的空气振动以如由附图标记511所指示的方向性传播到耳膜502。此外,对于空气振动,由于声压在耳道500中上升,因此低频范围(增益)中的灵敏度得到改善。另一方面,耳道500的外部一一即耳道500的外界——是开放空间。因此,当空气振动释放到外界时,如由附图标记512所指示的,从声音引导单元U0的另一端部122发出至耳道500外部的空气振动没有方向性并且急剧地衰减。[0083]严格地说,在保持单元130被锁定到耳屏间切迹312的状态下,声音引导单元120的另一端部122其是声音输出孔与耳甲腔310相对,而不是在耳道入口311的附近。于是,保持单元130斜向地倾斜声音引导单元120的要支承的另一端部122,以便使得声音输出孔面向耳道入口311。这是因为来自声音引导单元120的另一端部122的声音的发出方向和耳道的孔方向彼此一致以便保持低频分量的灵敏度是极其重要的。另一方面,如果声音引导单元12〇的另一端部122由保持单元130支承成水平地面向,则从另一端部122发出的空气振动中的大部分被耳甲腔310反射并且变得难以传播到耳道500中。[0084]图6的A和⑻分别示出了耦接至声音引导单元120的另一端部122附近的保持单元13〇的顶视图和截面图。此外,图7示出了其中保持单元130被锁定到左耳的耳屏间切迹312的佩戴者的头部的左耳附近的水平截面。[G0SS]例如,保持单元130被插入到耳甲腔310中,并且到声音引导单元120的另一端部122的耦接部分被钩在耳屏间切迹312上以被锁定。然后,如从图7可以看出的,虽然保持单元130在锁定到耳屏间切迹312的内壁时从耳道的孔方向倾斜,但是声音引导单元120的另一端部122的声音输出孔被定位成面向耳道。也就是说,来自声音引导单元120的另一端部122的声音的发出方向与耳道的孔方向彼此一致。[0086]注意,考虑到声学效果,如图8和图9所示,可以考虑这样的配置示例:其中,声音引导单元120的另一端部122从保持单元130突出并且声音输出孔被设置在更靠近耳道入口的位置处。然而,如果声音引导单元120的另一端部122从其突出的保持单元130要被佩戴在耳廓耳甲腔310上,则会给佩戴者带来刺穿耳朵的恐惧感。另一方面,根据图6和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声音引导单元120的另一端部122基本上与保持单元130的底面齐平并且不突出。因此,不会带来尖锐物体刺穿耳朵的恐惧感。此外,由于来自声音引导单元120的另一端部122的声音的发出方向基本上面向耳道的孔方向,因此即使声音输出孔稍微离开耳道入口也可以获得足够的声学效果。[0087]将来自音频再现装置未示出)的音频信号输入到声音生成单元110中的导线140连接至再次参照图1至图4描述的声音输出装置1〇〇。注意,声音再现装置是例如音乐播放器、智能电话、平板计算机终端等。此外,还存在这样的情况:其中,音频信号不是从音频再现装置而是从接受来自音频再现装置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器未示出)输入到声音生成单元110中。[0088]导线140在声音引导单元12〇的弯曲部分123附近向下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声音引导单元12〇被用作声波传播路径以及导管。如图10所示,如由附图标记1001所指示的,包括在导线140中的电信号线从弯曲部分123插入通过声音引导单元120并且连接至声音生成单元110。另一方面,如由附图标记1002所指示的,声音生成单元110中生成的空气振动从声音引导单元i2〇的一个端部m被接收,并且在行进方向在弯曲部分I23处被折回之后从另一端部122被发出。[0089]图11利用由图10中的附图标记10〇3所指示的截面示出了导线140的信号线插入通过声音引导单元120的状态。通过使声音引导单元120与导管共用,可以有效地利用声音引导单元120的内径,并且可以使管直径最大化。可替选地,可以使用将电线嵌入成型(inser1:molding到模具中的制造方法。另一方面,使信号线通过与声音引导单元120不同的通道是低效的。[0090]此外,在导线140在声音引导单元12〇的弯曲部分123附近向下连接的情况下,还存在提高声音输出装置100的佩戴稳定性的优点。如由图12中的附图标记i201所指示的,向下导线140的张力被施加至声音引导单元12〇的弯曲部分123附近。另一方面,如由附图标记1202所指示的,重力被施加至锁定到耳屏间切迹312的保持单元130。如图所示,由于张力1201作用在接近重力12〇2的方向上,因此保持单元130的下端被压靠在耳甲腔31〇的底部,并且保持单元130在耳屏间切迹312上的穿戴稳定性增加。即使通常假设的张力12〇1被施加至导线140,保持单元130也将不会从耳屏间切迹312脱落。[0091]在本领域中,将导线从耳廓的上部钩到耳朵的后部的“舒尔悬挂(shurehanging”被已知为钩住导线的方法,这使得耳机难以从耳廓脱落。内耳型耳机和管道型耳机具有它们通过舒尔悬挂难以从耳廓上脱落的优点。另一方面,如本实施方式中那样,在保持单元13〇被配置成被锁定到耳屏间切迹312的情况下,当导线被舒尔悬挂时,在与重力基本相反的方向上的力作用于保持单元130。因此,耳机有点从耳屏间切迹312松开并且易于脱落。[0092]注意,虽然声音引导单元12〇具有在中间部分处从耳廓的后侧折回到前侧的弯曲形状,但是参照图4,该弯曲部分使得保持单兀I30和声音生成单元110的壳体将耳廓夹在中间。在作用于导线140的张力1202与施加至保持单元130或整个声音输出装置1〇〇的重力1201的方向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力矩起作用并且声音输出装置100试图旋转。然而,声音生成单元110的壳体邻接耳廓的后侧上的壁面以防止旋转,从而防止脱落。[0093]在本文中,如图13所示,当保持单元130与声音生成单元110之间的距离D太短时,保持单元130和声音生成单元110抓住耳廓的力变得太强。因此,声音生成单元110的壳体被压靠在耳廓的后侧并且伤害佩戴者。相反,当距离D太长时,保持单元130和声音生成单元110抓住耳廓的力变弱。因此,声音输出装置1〇〇易于脱落。粗略地说,距离D优选地不小于6.5mm并且不大于8.5mm。例如,距离D应当被设定成7.5mm。[0094]随后,将详细描述声音生成单元110。声音生成单元110生成声音的原理可以是任何原理。在本文中,将描述利用产生声压变化的发声元件如扬声器的声音生成单元110的结构。[0095]图14示出了从正面观察声音生成单元110的状态。此外,图15示出了声音生成单元110的A-A截面视图。图14和图15所示的声音生成单元110是所谓的动态型扬声器。[0096]如图15所示,具有音圈1505的膜片1501被定位在声音生成单元110的内部,并且与由磁体1504构成的磁路相对。此外,声音生成单元110的内部被该膜片1501分隔成膜片前腔1502前腔和膜片后腔1503后腔)。然后,当磁场根据经由线缆140输入到音圈1505中的音频信号而改变时,膜片1501通过磁体1504的磁力来回移动。因此,在膜片前腔1502与膜片后腔1503之间出现大气压力变化,从而产生声音。[0097]当在膜片前腔1502中生成的声音被声音引导单元120的一个端部121接收时,声音通过管传播并且从声音引导单元120的另一端部122朝向耳道的内部发出。此后,声音到达耳膜。[0098]另一方面,在膜片后腔1503中生成的声音从在声音生成单元110的壳体的后侧钻出的排气孔111发出到外部,以便不妨碍膜片1501的振动。[00"]关于排气孔111,考虑到向外部的声音泄漏,如果声音生成单元11〇中的发声元件是具有16mm的直径的动态扬声器,则排气孔111的内径优选地为1•〇mm或更小(例如,0.6mm。此外,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钻有两个排气孔111,但是可以设置三个或更多个排气孔111。[0100]此外,如图16所示,管1601可以附连至相应的排气孔111,以特别地衰减从排气孔111中泄漏的声音中的高频分量,以便对来自排气孔111的声音泄漏进行处理。由于高频分量具有高频率和强直线性,因此可以经由细长的管16〇1来充分地去除高频分量。可替选地,代替管1601,可以将去除高频分量的吸声材料声阻例如网状物布置在壳体内。[0101]注意,除了以上动态型之外,声音生成单元110的发声元件可以是平衡电枢型、电容器型、压电型和静电型中的任何一种或者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0102]B.耳孔开放型耳机的优点[0103]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声音输出装置100的特征在于,声音输出装置100是耳孔开放型的,并且将总结其优点。[0104]1即使在佩戴声音输出装置100时,收听者也可以自然地听到环境声音。因此,可以正常地利用依赖于听觉特性的人类功能,例如空间把握、危险感测以及在会话期间把握会话和微妙的细微差别。[0105]⑵由于声音输出装置100在被佩戴时不会关闭耳孔,因此佩戴者具有其他人可以对佩戴者讲话的外观。此外,由于佩戴声音输出装置100的收听者总是听到环境声音,因此作为人的本性,收听者至少呈现被动的姿态,例如根据声学信息一一例如当人接近时的脚步声—“沿声音方向改变身体的方向”或者“看一下声音方向”。由于这样的行为给其他人以“他们可以与收听者讲话”的印象,因此人们之间的沟通不受阻碍。[0106]3声音输出装置1〇〇不受自生噪声声音的影响。由于声音引导单元120的作为声音输出孔的另一端部122在被佩戴在耳孔上时离开耳道的内壁,因此声音输出装置100不受收听者自己的语音、心跳声音、咀嚼声音、吞咽唾液时的声音、血流声音、呼吸声音、在行走期间通过身体传递的振动声音或带有绳索的衣服的沙沙声等影响。此外,听筒与耳道的内壁之间没有出现摩擦声。此外,由于耳孔被释放,因此不用担心耳道中陷入潮湿。[0107]4声音输出装置100具有在耳朵上的良好的可佩带性并且可以吸收由耳朵的尺寸和形状等的个体差异引起的定位变化。声音输出装置100被配置成使得保持单元130与耳屏间切迹接合,以便将声音引导单元120的另一端部122的声音输出孔支承成面向耳道。因此,不需要像在其中声音引导体在耳轮3〇1处折回的耳挂型声音输出装置的情况下那样调节长度。此外,保持单元130与耳屏间切迹接合,从而可以保持良好的佩戴状态。此外,由导线140引起的张力作用于声音引导单元120的弯曲部分123,从而可以保持良好的佩戴状态。此外,即使在其中声音引导单元120在耳垂313处折回并且从耳廓的背面延伸到耳道入口附近的结构由收听者与眼镜、眼镜型可穿戴设备或者耳挂型设备一起使用的情况下,该结构也不会干扰这些其他装置。[0108]5声音引导单元120将由声音生成单元110生成的声音以最短距离从耳朵后方传播到耳道的入口附近。因此,与耳挂型声音输出装置相比,可以通过缩短声音引导单元的长度来将声音损失抑制到最小,声音生成单元110被设置成具有低输出,并且可以获得良好的声音质量。也就是说,声音生成单元110的尺寸公差高,并且可以根据所需的声学频带和声压来进行设计。[0109]C.声音生成单元的修改示例[0110]此前示出的声音生成单元110的形状是盘状的,但是不限于该形状。例如,声音生成单元110可以以任何形状被配置,以便匹配容纳在其中的发声元件的形状或者符合耳廓的后侧表面。例如,声音生成单元110可以具有图17所示的椭圆形状,或者声音生成单元110可以具有图18所示的半月形状。此外,考虑到人耳的后部的形状的巨大个体差异,可以以符合个体的耳后形状面的形状来形成声音生成单元110的形状。图19例示了包括具有侧边缘符合人耳后形状面的形状的声音生成单元110的声音输出装置100的外观。[0112]此外,如图2〇所示,声音输出装置100可以被配置成使得声音生成单元110可以被拆卸。使声音生成单元110可拆卸的优点包括:声音生成单元110可以被适当地替换为具有符合每个人的耳后形状的壳体的声音生成单元110,可以选择使用具有良好的性能的声音生成单元110等。例如,可以选择并使用聚焦于高音调声音和低音调声音的声音生成单元、具有筒分辨率的声音生成单元等。[0113]D.保持单元的修改示例[0114]保持单元130还被配置成呈符合个体的耳朵的耳屏间切迹空间中的耳甲腔的底面的形状面的形状,使得保持单元13〇到耳屏间切迹的保持可以是良好的。图21示出了从正面观察保持单元130被配置成呈符合个体的耳朵的耳屏间切迹空间中的耳甲腔的底面的形状面的形状的状态。此外,图22示出了图21所示的保持单元130被佩戴在收听者的左耳上的状态。如从图22中可以看出的,由于佩戴在左耳的耳屏间切迹上的保持单元130符合收听者的耳朵的耳屏间切迹空间中的形状面2201,因此对耳屏间切迹的保持变得更好。[0115]图23示出了保持单元130的另一配置示例。所示的保持单元130包括听筒单元132和舌片单元133,听筒单元132具有锁定到耳屏间切迹312的中空结构,舌片单元133从听筒单元132的下端附近突出。当保持单元130被插入到耳甲腔310中并且被钩在耳屏间切迹312上时,舌片单元133邻接耳甲腔310的底部。听筒单元132和舌片单元133两者均可以例如由弹性体形成。听筒单元132被制成坚硬的,以便防止从耳屏间切迹312脱落,而舌片单元133被制成柔软的,从而改善佩戴感。例如,可以通过利用两种颜色的弹性体模制听筒单元132和舌片单元133来形成保持单元130。[0116]此外,声音输出装置100可以被配置成使得保持单元130可以被拆卸。图24示出了在声音引导单元120的中间附近可拆卸的保持单元130的配置示例。然而,保持单元130与声音输出装置100分离的位点可以是任何位置。使保持单元130可拆卸的优点包括:保持单元130可以被适当地替换为具有符合每个人的耳甲腔的底面的形状的轮廓的保持单元130、具有良好的硬度的保持单元130等。注意,如图24所示,在保持单元130被配置成可拆卸地被替换的情况下,当声音输出装置100被佩戴在耳廓上时,保持单元130相对于声音输出装置100或声音引导单元120的主体旋转,引起难以处理的问题。因此,优选的是,存在用于固定或防止旋转保持单元130相对于声音引导单元120的旋转位置的机制。[0118]E.导线的修改示例[0119]在上文中,已经描述了其中导线140在声音引导单元1加的弯曲部分123附近向下连接的声音输出装置100的配置示例。另一方面,如图25所示,声音输出装置100还可以被配置成使得导线140向下连接至声音生成单元110的底部。[0120]在将导线140连接至声音生成单元110的情况下,完全不需要使声音引导单元120与导管共用,并且可以容易地模制声音引导单元120。此外,由于电线未插入通过声音引导单元120,因此消除了障碍物以便传播空气振动。[0121]此外,同样在导线140向下连接至声音生成单元110的底部的情况下,还存在提高声音输出装置100的佩戴稳定性的优点。如由图2e中的附图标记2601所指示的,向下导线140的张力被施加至声音生成单元110。另一方面,如由附图标记26〇2所指示的,重力被施加至锁定到耳屏间切迹312的保持单元13〇。如图所示,作为张力2e〇l作用在接近重力26〇2的方向上的结果,保持单元130的下端压靠耳甲腔310的底部,并且保持单元130在耳屏间切迹312上的穿戴稳定性增加。即使在通常假设的张力26〇1被施加至导线140的情况下,保持单元130也将不会从耳屏间切迹312脱落。[0122]此外,同样在导线140附接至声音引导单元120的弯曲部分123附近或者附接至声音生成单元110的示例中,导线140可以被配置成与声音输出装置1〇〇的主体可拆卸。对于声音输出装置100与导线140之间的连接,例如,可以利用微型同轴MMCX型连接器和以麵或2.5mm的插头和插孔。[0123]将导线140配置成与声音输出装置100的主体可拆卸的优点包括:导线丨仙可以与其他产RFt和其他用户共孚,拆卸导线140便于存储和携带声音输出装置1〇〇等[0124]〈参考、°[0125]将参考图27来描述耳廓的结构。广义地说,耳廓3〇0的结构从外部依次包括耳轮301、对耳轮302、耳甲3〇3和耳屏3〇4。此外,在耳屏3〇4的外侧,存在作为要被配对的突起的对耳屏305。耳屏304与对耳屏305之间的切口是耳屏间切迹312。此外,耳廓3〇〇的下端是耳垂313。[0126]耳轮301是在耳朵的最外周形成耳朵的轮廓的部位。在耳廓3〇〇的中心附近耳道入口311的上部附近)向内弯曲之后,耳轮301基本上水平地通过耳廓3〇〇的中部附近并且形成将耳甲303竖直地分开的突起。耳轮的腔306位于耳轮301朝向耳廓3〇〇的内部弯曲的位置附近,并且耳轮的根部307是耳轮的胫306进一步进入耳甲303的部分。[0127]对耳轮3〇2是从对耳屏305向上延伸的脊线,并且还与耳甲303的边缘相对应。形成对耳轮3〇2的脊线是分叉的,并且上分支被称为对耳轮的上胫3〇2a,所述对耳轮的上胫3〇2a与二角窝308的上侧相对应。此外,下分支被称为对耳轮的下腔3〇此,所述对耳轮的下腔302b与三角窝308的下侧相对应。[0128]耳甲303是耳朵中心处最凹陷的部分,被分成耳甲艇3〇9其为上半部分中的细长凹槽和下半部分中的具有耳轮的根部3〇7作为边界的耳甲腔310。此外,耳道入口311位于耳甲腔310的耳屏304附近。[0129]三角窝3〇S是具有对耳轮的上胫30此、对耳轮的下胫30¾和耳轮301这三个边的三角形隐窝。此外,耳舟314是关于整个耳廓300在外上部处的在对耳轮302与耳轮301之间的隐窝D[0130]工业实用性[0131]以上已经参考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了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然而,明显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主旨的范围内对实施方式进行修改和替换。[0132]尽管应用了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声音输出装置通过被佩戴在收听者的耳朵上而使用,j旦是它在“耳孔开放型”方面与常规耳机有很大不同。因此,应用了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声音输出装置的特征是:声音输出装置即使在佩戴状态下也可以实现与非佩戴状态下的环境声音的收听特性相当的环境声音的收听特性,并且同时输出声学信息,并且收听者的耳孔即使在佩戴状态下看起来也不会对周围的人关闭。通过利用这样的特征,应用了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声音输出装置可以被应用于在比赛、远程教导等期间)在户外进行的各种运动的领域例如行走、慢跑、骑自行车、爬山、滑雪和滑板滑雪)以及室内的需要收听环境声音并且同时呈现音频信息的通信或呈现的领域例如,观看比赛时的补充信息、博物馆中的音频信息呈现、鸟类观察哭泣收听等)、驾驶或导航、安全保护、新闻播报员等。[0133]简而言之,已经以示例的形式描述了本文中公开的技术,并且不应当严格地说明本文中的描述的内容。为了判断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主旨,应当考虑权利要求书的范围。[0134]注意,本文中公开的技术可以采用以下配置。[0135]⑴一种声音输出装置,包括:[0136]声音生成单元,其被设置在收听者的耳朵的背面;[0137]声音引导单元,其一个端部连接至所述声音生成单元并且另一端部设置在所述收听者的耳廓中,并且所述声音引导单元从所述一个端部接收由所述声音生成单元生成的声音,将所述声音传播至所述另一端部,并且具有未填充的结构;以及[0138]向下连接的导线。_[0139]2根据(1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还包括保持单元,所述保持单元将所述声音引导单元的所述另一端部保持在所述收听者的耳道的入口附近。_[0140]3根据2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保持单元被插入到所述收听者的耳甲艇中并且锁定到耳屏间切迹。_[0141]4根据3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声音引导单元在所述另一端部附近插入通过所述耳屏间切迹。_[0142]5根据2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保持单元在所述另一端部附近支承所述声音引导单元,使得所述另一端部的声音输出孔被定位成面向所述耳道。[0143]6根据2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声音引导单元的所述另一端部与所述保持单元的底面基本上齐平。[0144]⑺根据⑵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保持单元具有中空结构,并且在内周处李禹接至所述声音引导单兀的所述另一端部。[0145]⑻根据⑴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导线在所述声音引导单元的下端附近向下连接。_[0146]9根据(1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声音引导单元具有在所述耳廓的下端处折回的弯曲部分,并且[0147]所述导线在所述弯曲部分附近向下连接。[0148]10根据⑼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其中,包括在所述导线中的信号线插入通过所述声音引导单元。_[0149]11根据(1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导线向下连接至所述声音生成单元的壳体。_[0150]12根据(1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声音生成单元包括生成声压变化的发声元件和容纳所述发声元件的壳体。[0151]13根据⑽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一个排气孔和防止声音从所述排气孔泄漏的声音泄漏防止单元。一[0152]14根据⑴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声音生成单元是可拆卸的。[0153]丨5根据2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保持单元包括具有中空结构的听筒单元和从所述听筒单兀的下^关出的舌片单兀。[0154]16根据⑵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保持单元是可拆卸的。[0155]17根据⑴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导线是可拆卸的。[0156]附图标记列表[0157]100声音输出装置[0158]110声音生成单元[0159]111排气孔[0160]120声音引导单元[0161]121一个端部声首输入孔)[0162]122另一端部声首输出孔)[0163]123弯曲部分[0164]130保持单元[0165]131开口部分[0166]132听筒单元[0167]133舌片单元[0168]140导线[0169]1501膜片[0170]1504磁体[0171]1505音圈[0172]1601管

权利要求:1.一种声音输出装置,包括:声音生成单元,其被设置在收听者的耳朵的背面;声音引导单元,其一个端部连接至所述声音生成单元并且另一端部设置在所述收听者的耳廓中,并且所述声音引导单元从所述一个端部接收由所述声音生成单元生成的声音,将所述声音传播至所述另一^5部,并且具有未填充的结构;以及向下连接的导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还包括保持单元,所述保持单元将所述声音引导单元的所述另一端部保持在所述收听者的耳道的入口附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保持单元被插入到所述收听者的耳甲艇中并且锁定到耳屏间切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声音引导单元在所述另一端部附近插入通过所述耳屏间切迹。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保持单元在所述另一端部附近支承所述声音引导单元,使得所述另一端部的声音输出孔被定位成面向所述耳道。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声音引导单元的所述另一端部与所述保持单元的底面基本上齐平。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保持单元具有中空结构,并且在内周处耦接至所述声音引导单元的所述另一端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导线在所述声音引导单元的下端附近向下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声音引导单元具有在所述耳廓的下端处折回的弯曲部分,并且所述导线在所述弯曲部分附近向下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其中,包括在所述导线中的信号线插入通过所述声音引导单元。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导线向下连接至所述声音生成单元的壳体。_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声音生成单元包括生成声压变化的发声元件和容纳所述发声元件的壳体。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一个排气孔和防止声音从所述排气孔泄漏的声音泄漏防止单元。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声音生成单元是可拆卸的。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保持单元包括具有中空结构的听筒单元和从所述听筒单兀的下端突出的舌片单兀。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保持单元是可拆卸的。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导线是可拆卸的。

百度查询: 索尼公司 声音输出装置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