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液相装药用机械式二次抛撒装置_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_201911135787.1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申请日:2019-11-19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公开(公告)号:CN110841224B

主分类号:A62C19/00(20060101)

分类号:A62C19/00(20060101);F42B12/36(20060101)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1.01.05#授权;2020.03.24#实质审查的生效;2020.02.28#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相装药用机械式二次抛撒装置,下端弹簧为第四螺旋上升回转体,下端弹簧的第四螺旋上升回转体的螺旋回转轴线为直线,下端弹簧的螺旋回转截面为第四圆平面,下端弹簧为圆柱丝螺旋回转缠绕状态,下端弹簧的上端端点为第四上端点,下端弹簧的下端端点为第四下端点;本发明的装置放置在灭火弹壳体内部,抛撒时,液相灭火剂装在本发明装置内不能立即雾化,液相灭火剂运动遇到的空气阻力大幅度减小,可以提高运动的平均速度,液相灭火剂逐渐被挤出,雾化形成云团,与原方案相比,由于灭火剂运动的平均速度增加,抛撒云雾直径增加。

主权项:1.一种液相装药用机械式二次抛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带孔上端盖1、上端弹簧2、带孔壳体3、下端弹簧4、带孔下端盖5;带孔上端盖1为第一圆板,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圆板为回转体,带孔上端盖1的上端面为第一上端圆平面,带孔上端盖1的下端面为第一下端圆平面,带孔上端盖1的外侧面为第一外圆柱面,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上端圆平面中心带有第一圆柱形凸台,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圆柱形凸台上端连接有第一圆勾,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圆勾为右侧带有缺口的第一圆环体,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上端圆平面上带有从外向内的十四圈第一圆形通孔,带孔上端盖1的每一圈第一圆形通孔分布圆圆心均在带孔上端盖1的回转体轴线上,带孔上端盖1的从外向内的第一圈第一圆形通孔分布圆直径为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外圆柱面直径的十五分之十四,带孔上端盖1的从外向内的第二圈第一圆形通孔分布圆直径为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外圆柱面直径的十五分之十三,带孔上端盖1的从外向内的第三圈第一圆形通孔分布圆直径为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外圆柱面直径的十五分之十二,带孔上端盖1的从外向内的第四圈第一圆形通孔分布圆直径为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外圆柱面直径的十五分之十一,带孔上端盖1的从外向内的第五圈第一圆形通孔分布圆直径为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外圆柱面直径的十五分之十,带孔上端盖1的从外向内的第六圈第一圆形通孔分布圆直径为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外圆柱面直径的十五分之九,带孔上端盖1的从外向内的第七圈第一圆形通孔分布圆直径为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外圆柱面直径的十五分之八,带孔上端盖1的从外向内的第八圈第一圆形通孔分布圆直径为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外圆柱面直径的十五分之七,带孔上端盖1的从外向内的第九圈第一圆形通孔分布圆直径为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外圆柱面直径的十五分之六,带孔上端盖1的从外向内的第十圈第一圆形通孔分布圆直径为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外圆柱面直径的十五分之五,带孔上端盖1的从外向内的第十一圈第一圆形通孔分布圆直径为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外圆柱面直径的十五分之四,带孔上端盖1的从外向内的第十二圈第一圆形通孔分布圆直径为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外圆柱面直径的十五分之三,带孔上端盖1的从外向内的第十三圈第一圆形通孔分布圆直径为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外圆柱面直径的十五分之二,带孔上端盖1的从外向内的第十四圈第一圆形通孔分布圆直径为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外圆柱面直径的十五分之一,带孔上端盖1的每一圈第一圆形通孔均沿带孔上端盖1的回转体轴线均匀分布;该二次抛撒装置放置在灭火弹壳体内部,与液相灭火剂混在一起,带孔上端盖1的周围均为液相灭火剂;上端弹簧2为第二螺旋上升回转体,上端弹簧2的第二螺旋上升回转体的螺旋回转轴线为直线,上端弹簧2的螺旋回转截面为第二圆平面,上端弹簧2为圆柱丝螺旋回转缠绕状态,上端弹簧2的上端端点为第二上端点,上端弹簧2的下端端点为第二下端点;上端弹簧2的螺旋回转轴线与带孔上端盖1的回转体轴线重合,上端弹簧2位于带孔上端盖1上端,上端弹簧2的第二下端点与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上端圆平面接触;带孔壳体3为第三圆筒体,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为回转体,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外侧面为第三外圆柱面,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内侧面为第三内圆柱面,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上端带有第三上端内法兰,带孔壳体3的第三上端内法兰下端面为第三上端同心圆环面,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下端带有第三下端内法兰,带孔壳体3的第三下端内法兰上端面为第三下端同心圆环面,带孔壳体3的第三外圆柱面上带有从上至下的十三圈第三圆形通孔,带孔壳体3的每一圈第三圆形通孔均沿带孔壳体3的回转体轴线均匀分布,带孔壳体3的从上至下的第一圈第三圆形通孔的轴线距离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上端面距离为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轴向高度的十六分之二,带孔壳体3的从上至下的第二圈第三圆形通孔的轴线距离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上端面距离为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轴向高度的十六分之三,带孔壳体3的从上至下的第三圈第三圆形通孔的轴线距离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上端面距离为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轴向高度的十六分之四,带孔壳体3的从上至下的第四圈第三圆形通孔的轴线距离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上端面距离为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轴向高度的十六分之五,带孔壳体3的从上至下的第五圈第三圆形通孔的轴线距离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上端面距离为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轴向高度的十六分之六,带孔壳体3的从上至下的第六圈第三圆形通孔的轴线距离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上端面距离为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轴向高度的十六分之七,带孔壳体3的从上至下的第七圈第三圆形通孔的轴线距离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上端面距离为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轴向高度的十六分之八,带孔壳体3的从上至下的第八圈第三圆形通孔的轴线距离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上端面距离为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轴向高度的十六分之九,带孔壳体3的从上至下的第九圈第三圆形通孔的轴线距离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上端面距离为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轴向高度的十六分之十,带孔壳体3的从上至下的第十圈第三圆形通孔的轴线距离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上端面距离为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轴向高度的十六分之十一,带孔壳体3的从上至下的第十一圈第三圆形通孔的轴线距离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上端面距离为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轴向高度的十六分之十二,带孔壳体3的从上至下的第十二圈第三圆形通孔的轴线距离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上端面距离为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轴向高度的十六分之十三,带孔壳体3的从上至下的第十三圈第三圆形通孔的轴线距离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上端面距离为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轴向高度的十六分之十四;带孔壳体3的回转体轴线与带孔上端盖1的回转体轴线重合,带孔壳体3位于带孔上端盖1外侧,带孔壳体3的第三内圆柱面与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外圆柱面接触,带孔壳体3的第三上端同心圆环面与上端弹簧2的第二上端点接触;下端弹簧4为第四螺旋上升回转体,下端弹簧4的第四螺旋上升回转体的螺旋回转轴线为直线,下端弹簧4的螺旋回转截面为第四圆平面,下端弹簧4为圆柱丝螺旋回转缠绕状态,下端弹簧4的上端端点为第四上端点,下端弹簧4的下端端点为第四下端点;下端弹簧4的螺旋回转轴线与带孔上端盖1的回转体轴线重合,下端弹簧4位于带孔壳体3内侧,下端弹簧4的第四下端点与带孔壳体3的第三下端同心圆环面接触;带孔下端盖5为第五圆板,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圆板为回转体,带孔下端盖5的上端面为第五上端圆平面,带孔下端盖5的下端面为第五下端圆平面,带孔下端盖5的外侧面为第五外圆柱面,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下端圆平面中心带有第五圆柱形凸台,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圆柱形凸台下端连接有第五圆勾,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圆勾为右侧带有缺口的第五圆环体,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下端圆平面上带有从外向内的十四圈第五圆形通孔,带孔下端盖5的每一圈第五圆形通孔分布圆圆心均在带孔下端盖5的回转体轴线上,带孔下端盖5的从外向内的第一圈第五圆形通孔分布圆直径为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外圆柱面直径的十五分之十四,带孔下端盖5的从外向内的第二圈第五圆形通孔分布圆直径为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外圆柱面直径的十五分之十三,带孔下端盖5的从外向内的第三圈第五圆形通孔分布圆直径为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外圆柱面直径的十五分之十二,带孔下端盖5的从外向内的第四圈第五圆形通孔分布圆直径为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外圆柱面直径的十五分之十一,带孔下端盖5的从外向内的第五圈第五圆形通孔分布圆直径为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外圆柱面直径的十五分之十,带孔下端盖5的从外向内的第六圈第五圆形通孔分布圆直径为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外圆柱面直径的十五分之九,带孔下端盖5的从外向内的第七圈第五圆形通孔分布圆直径为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外圆柱面直径的十五分之八,带孔下端盖5的从外向内的第八圈第五圆形通孔分布圆直径为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外圆柱面直径的十五分之七,带孔下端盖5的从外向内的第九圈第五圆形通孔分布圆直径为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外圆柱面直径的十五分之六,带孔下端盖5的从外向内的第十圈第五圆形通孔分布圆直径为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外圆柱面直径的十五分之五,带孔下端盖5的从外向内的第十一圈第五圆形通孔分布圆直径为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外圆柱面直径的十五分之四,带孔下端盖5的从外向内的第十二圈第五圆形通孔分布圆直径为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外圆柱面直径的十五分之三,带孔下端盖5的从外向内的第十三圈第五圆形通孔分布圆直径为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外圆柱面直径的十五分之二,带孔下端盖5的从外向内的第十四圈第五圆形通孔分布圆直径为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外圆柱面直径的十五分之一,带孔下端盖5的每一圈第五圆形通孔均沿带孔下端盖5的回转体轴线均匀分布;带孔下端盖5的回转体轴线与带孔上端盖1的回转体轴线重合,带孔下端盖5位于带孔壳体3内部,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外圆柱面与带孔壳体3的第三内圆柱面接触,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下端圆平面下端弹簧4的第四上端点接触;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上端圆平面上带有从外向内的十四圈第一圆形通孔,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圆形通孔的直径与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外圆柱面直径之比为1:20~25;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下端圆平面上带有从外向内的十四圈第五圆形通孔,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圆形通孔的直径与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外圆柱面直径之比为1:20~25;带孔壳体3的第三外圆柱面上带有从上至下的十三圈第三圆形通孔,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形通孔直径与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轴向高度之比为1:20~25;上端弹簧2为压缩状态,上端弹簧2压缩前的自然伸长状态的轴向尺寸与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轴向高度之比为1:1.5~1.7;下端弹簧4为压缩状态,下端弹簧4压缩前的自然伸长状态的轴向尺寸与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筒体轴向高度之比为1:1.5~1.7;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上端圆平面中心带有第一圆柱形凸台,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圆柱形凸台的直径为2.3~2.8mm,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圆勾的第一圆环体截面积直径为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圆柱形凸台的直径的2倍;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下端圆平面中心带有第五圆柱形凸台,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圆柱形凸台的直径为2.3~2.8mm,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圆勾的第五圆环体截面积直径为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圆柱形凸台的直径的2倍;所述一种液相装药用机械式二次抛撒装置,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带孔壳体3放置在水平台上,带孔壳体3的回转体轴线与水平台垂直;步骤2:将带孔上端盖1放置在带孔壳体3内部,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圆勾向上;步骤3:将上端弹簧2放置在带孔壳体3内部,上端弹簧2放置在带孔上端盖1上端;步骤4:将带孔下端盖5放置在带孔壳体3内部,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圆勾向下;步骤5:将下端弹簧4放置在带孔壳体3内部,下端弹簧4放置在带孔下端盖5下端;步骤6:液相装药用机械式二次抛撒装置放置在灭火弹壳体内部,每发灭火弹壳体内部放置若干个液相装药用机械式二次抛撒装置,若干个液相装药用机械式二次抛撒装置首尾相连组成一个环,每个液相装药用机械式二次抛撒装置的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圆勾与上端相邻的另一个装置的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圆勾连接,每个液相装药用机械式二次抛撒装置的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圆勾与下端相邻的另一个装置的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圆勾连接,每个液相装药用机械式二次抛撒装置的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圆勾和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圆勾均承受拉力,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圆勾在拉力作用下向上运动,上端弹簧2被压缩,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圆勾在拉力作用下向下运动,下端弹簧4被压缩,液相装药用机械式二次抛撒装置首尾相连组成的环套在灭火弹中心抛撒管外侧,液相装药用机械式二次抛撒装置放置在灭火弹壳体内部直至装满,再往灭火弹壳体内部装入液相灭火剂,液相装药用机械式二次抛撒装置与液相灭火剂混在一起,液相装药用机械式二次抛撒装置的周围均为液相灭火剂,液相灭火剂通过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圆形通孔、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形通孔和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圆形通孔进入带孔壳体3、带孔上端盖1和带孔下端盖5组成的圆柱体空间内部;步骤7:灭火弹的抛撒炸药爆炸后,抛撒炸药爆炸产生的爆轰产物和冲击波驱动液相装药用机械式二次抛撒装置,使其沿着灭火弹径向向外运动,液相装药用机械式二次抛撒装置首尾相连组成的环在向外运动过程中,相互之间的拉力随着运动距离的增加而增大,直至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圆柱形凸台和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圆柱形凸台拉伸断裂,原本首尾相连的液相装药用机械式二次抛撒装置分解为独立的个体,每个液相装药用机械式二次抛撒装置与相邻的另外的液相装药用机械式二次抛撒装置相互连接的作用力消失,每个液相装药用机械式二次抛撒装置均沿着灭火弹径向向外运动,带孔上端盖1在上端弹簧2的挤压作用下向下运动,带孔下端盖5在下端弹簧4的挤压作用下向上运动,直至带孔上端盖1和带孔下端盖5贴合,带孔上端盖1和带孔下端盖5贴合的过程与液相装药用机械式二次抛撒装置沿着灭火弹径向向外运动的过程同步进行,带孔壳体3、带孔上端盖1和带孔下端盖5组成的圆柱体空间内部的液相灭火剂,由于被挤压,从带孔上端盖1的第一圆形通孔、带孔壳体3的第三圆形通孔和带孔下端盖5的第五圆形通孔中挤出,被挤出的液相灭火剂与空气对流运动,雾化形成云团。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一种液相装药用机械式二次抛撒装置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