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防振装置_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_201910110350.6 

申请/专利权人: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申请日:2019-02-11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公开(公告)号:CN110345198B

主分类号:F16F15/08(20060101)

分类号:F16F15/08(20060101);F16F7/00(20060101);B60K5/12(20060101)

优先权:["20180403 JP 2018-071749"]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1.01.08#授权;2019.11.12#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10.18#公开

摘要: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使压入部不易从被压入部脱出的防振装置。解决方案:支架或者第一安装件的任意一方具备压入部,所述压入部从后端朝向前端向压入方向伸出,且刚性比弹性体更高,支架或者第一安装件的任意另一方具备供压入部沿压入方向压入的筒状的被压入部,被压入部具备:刚性部,其是设置有使内表面相对于压入方向的前后两侧凹陷而成的凹部并在至少一端具有开口端部的筒状,且刚性比弹性体更高;以及弹性膜部,其由粘接于刚性部的内表面的弹性体构成,压入部具备:第一突起部,其向与压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并陷入弹性膜部;以及第二突起部,其配置于凹部内,并且从压入方向观察,一部分与刚性部重叠。

主权项:1.一种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支架,其安装于支撑体侧或者振动源侧的任意一方;第一安装件,其安装于所述支架;第二安装件,其安装于所述支撑体侧或者所述振动源侧的任意另一方;以及防振基体,其由将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连结的弹性体构成,所述支架或者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任意一方具备压入部,所述压入部从后端朝向前端向压入方向伸出,且刚性比弹性体更高,所述支架或者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任意另一方具备供所述压入部沿所述压入方向压入的筒状的被压入部,所述被压入部具备:刚性部,其是设置有使内表面相对于所述压入方向的前后两侧凹陷而成的凹部并在至少一端具有开口端部的筒状,且刚性比弹性体更高;以及弹性膜部,其由粘接于所述刚性部的内表面的弹性体构成,所述压入部具备:第一突起部,其向与所述压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并陷入所述弹性膜部;以及第二突起部,其配置于所述凹部内,并且从所述压入方向观察,一部分与所述刚性部重叠,相较于向所述被压入部压入所述压入部的压入时的初始阶段中的在所述第一突起部与所述刚性部之间的所述弹性膜部的压缩率,将向所述被压入部压入了所述压入部的压缩状态下的在所述第一突起部与所述刚性部之间的所述弹性膜部的压缩率设定得较大。

全文数据:防振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使压入部不易从被压入部脱出的防振装置。背景技术已知有一种防振装置,其利用由弹性体构成的防振基体将第一安装件与第二安装件连结,并将第一安装件固定于在支撑体侧或者振动源侧安装的支架。在该防振装置中,为了削减部件数量、使结构简单化等,而在第一安装件设置使弹性体粘接于筒状配件的内表面的被压入部,并通过向被压入部压入从支架伸出的压入部,从而将第一安装件固定于支架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9-196512号公报发明内容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在上述现有的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即,由于向防振装置输入较大的载荷、或者配件与支架之间的弹性体劣化,因而使被压入部与压入部相对移动而压入部容易从被压入部脱出。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压入部不易从被压入部脱出的防振装置。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防振装置具备:支架,其安装于支撑体侧或者振动源侧的任意一方;第一安装件,其安装于所述支架;第二安装件,其安装于所述支撑体侧或者所述振动源侧的任意另一方;以及防振基体,其由将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连结的弹性体构成,所述支架或者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任意一方具备压入部,所述压入部从后端朝向前端向压入方向伸出,且刚性比弹性体更高,所述支架或者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任意另一方具备供所述压入部沿所述压入方向压入的筒状的被压入部,所述被压入部具备:刚性部,其是设置有使内表面相对于所述压入方向的前后两侧凹陷而成的凹部并在至少一端具有开口端部的筒状,且刚性比弹性体更高;以及弹性膜部,其由粘接于所述刚性部的内表面的弹性体构成,所述压入部具备:第一突起部,其向与所述压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并陷入所述弹性膜部;以及第二突起部,其配置于所述凹部内,并且从所述压入方向观察,一部分与所述刚性部重叠。三有益效果根据第一方案的防振装置,由于第一突起部陷入弹性膜部而能够使压入部不易从被压入部脱出。而且,当第二突起部配置于刚性部的凹部内时,从压入方向观察,刚性比弹性体更高的刚性部与第二突起部的一部分相互重叠。由此,即使由弹性体构成的弹性膜部劣化、或输入较大载荷,也能够使压入部不易从被压入部脱出。另外,即使在凹部与第二突起部中存在公差,也能够利用第一突起部向弹性膜部的陷入而抑制由于输入载荷而使压入部与被压入部相对移动相当于公差的量。其结果为,利用第一突起部及第二突起部,能够使压入部不易从被压入部脱出。根据第二方案的防振装置,由于弹性膜部覆盖凹部,因此当在凹部内配置有第二突起部时,弹性膜部在凹部的周缘与第二突起部之间压缩变形。利用该弹性膜部的弹性反作用力,能够使压入部与被压入部不易相对移动。在此,在凹部具有底的情况下,有可能凹部的底经由弹性膜部被第二突起部按压而使刚性部变形。而且,伴随着该刚性部的变形而不能维持第二突起部与刚性部的重叠,而有可能使压入部容易从被压入部脱出。但是,由于凹部贯穿形成于刚性部,因此能够防止凹部的底被第二突起部按压而使刚性部变形。其结果为,除了第一方案的效果之外,还能够抑制刚性部变形而使压入部容易从被压入部脱出的情况。根据第三方案的防振装置,相较于将压入部向被压入部压入的压入时的初始阶段中的在第一突起部与刚性部之间的弹性膜部的压缩率,将向被压入部压入了压入部的压缩状态下的在第一突起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刚性部之间的弹性膜部的压缩率设定得较大。由此,能够减小在压入时的初始阶段从第一突起部向弹性膜部施加的压入方向的载荷,因此能够使弹性膜部不易从刚性部剥离。而且,在压入状态下,由于第一突起部与刚性部之间的弹性膜部的压缩率较大,因此利用该部分的弹性膜部的较大的弹性反作用力而能够使压入部更加不易从被压入部脱出。因而,除了第一方案的效果之外,还能够使弹性膜部不易从刚性部剥离,并且能够使压入部更加不易从被压入部脱出。根据第四方案的防振装置,第一突起部在压入方向上间隔配置有多个,后端侧的第一突起部的高度设定得大于前端侧的第一突起部的高度。在将压入部向被压入部压入的压入时,在后端侧的第一突起部与弹性膜部接触的状态下,从弹性膜部向前端侧的第一突起部施加的弹性反作用力设定得小于从弹性膜部向后端侧的第一突起部施加的弹性反作用力。由此,在压入时,能够减小从与弹性膜部的内表面滑动的距离较长的前端侧的第一突起部向弹性膜部施加的压入方向的载荷,并且能够缩短向弹性膜部施加的压入方向的载荷较大的后端侧的第一突起部与弹性膜部滑动的距离。因此,在压入时,能够使弹性膜部不易被前端侧的第一突起部刮掉,并且即使弹性膜部容易被后端侧的第一突起部刮掉,也能够缩短被后端侧的第一突起部刮掉的距离。其结果为,除了第三方案的效果之外,还能够抑制弹性膜部被刮掉而使弹性膜部的弹性反作用力变小的情况,能够进一步使压入部不易从被压入部脱出。根据第五方案的防振装置,第二突起部配置于比第一突起部更靠后端侧,并且凹部以靠近开口端部的方式设置于刚性部。因此,能够缩短第二突起部与被压入部的内表面滑动的距离。由此,能够缩短在压入时从第二突起部向弹性膜部施加压入方向的载荷的距离,因此能够使弹性膜部不易从刚性部剥离。而且,当第二突起部的一部分配置于凹部内时,压入方向视角下,与刚性部重叠,因此当压入时一边利用第二突起部使刚性部变形一边将压入部压入被压入部。由于能够利用第二突起部及凹部的位置而缩短刚性部中的压入时变形的部位的长度,因此能够抑制刚性部塑性变形而使第二突起部难以与刚性部重叠的情况。因而,除了第一方案至第四方案的任意一个的效果之外,还能够使弹性膜部不易从刚性部剥离,并且能够抑制刚性部塑性变形而压入部容易从被压入部脱出的情况。根据第六方案的防振装置,在刚性部的压入方向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端部,并且凹部以分别靠近前后两端的开口端部的方式设置于刚性部。由此,不管从前后两端的开口端部的哪处将压入部压入被压入部,都能够使第二突起部配置于凹部内。其结果为,可以不确认供压入部压入的被压入部的朝向,因此,除了第五方案的效果之外,还能够提高压入操作性。根据第七方案的防振装置,第二突起部是后端侧较厚且朝向前端侧逐渐变薄的楔形形状。由此,除了第一方案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容易地将压入部压入被压入部,并且能够使压入部不易从被压入部脱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防振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支架的立体图。图4是刚性部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压入时的初始阶段的防振装置的剖视图。图6是沿图2的VI-VI线的防振装置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压入时的初始阶段的防振装置的剖视图。图8是压入状态的防振装置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30-防振装置;2-支架;3-第一安装件;4-第二安装件;5-防振基体;12-压入部;12a-前端;12b-后端;16、31-第一突起部;17-第二突起部;20、32-被压入部;22-刚性部;23a、33-弹性膜部;24a、24b-开口端部;27-凹部;A-压入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及图2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1进行说明。图1是防振装置1的俯视图。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防振装置1的剖视图。此外,图2省略防振装置1的下侧和支架2的基部11的一部分来进行图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图2纸面上下方向设定为防振装置1的上下方向,将图2纸面左右方向设定为防振装置1的左右方向来进行说明。但是,防振装置1的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未必与供防振装置1装配的车辆的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一致。防振装置1是用于抑制从发动机等振动源侧未图示向车体等支撑体侧未图示传递振动并且将振动源侧支撑固定于支撑体侧的充液式防振装置。如图1及图2所示,防振装置1具备安装于振动源侧的支架2、安装于支架2的第一安装件3、安装于支撑体侧的筒状的第二安装件4、以及由将第一安装件3与第二安装件4连结的弹性体橡胶、热塑性弹性体构成的防振基体5。第二安装件4经由固定于支撑体侧的第二安装支架未图示安装于支撑体侧。支架2是刚性比弹性体防振基体5更高的铝合金制的部件。支架2具备固定于振动源侧的基部11、以及从基部11向一个方向压入方向A伸出的压入部12。压入部12是压入第一安装件3的被压入部20后述的大致长方体状的部件。将压入部12中的远离基部11的端部设定为前端12a,将与基部11相连的端部设定为后端12b。这样一来,压入部12沿从后端12b朝向前端12a的压入方向A压入被压入部20。在此,参照图2以及图3对支架2的压入部12进行详细说明。图3是支架2的立体图。如图2及图3所示,压入部12呈左右对称形成。长方体状的压入部12具备与压入方向A大致平行的外表面12c、12d、12e、12f,它们是前端12a以外的四个面。压入部12的上表面是外表面12c,下表面是外表面12d,图2纸面左侧的侧面是外表面12e,图2纸面右侧的侧面是外表面12f。在外表面12c形成有两条槽部13,在外表面12d的左右方向中央形成有一条槽部14。槽部13、14是用于使支架2轻量化的部位,沿着压入方向A设置。槽部13向前端12a开口,槽部14未向前端12a开口。在压入部12的外表面12d,在左右方向中央设置有相对于左右两侧略微隆起的隆起部15。该隆起部15是根据供压入部12压入的被压入部20的内表面形状相应形成的部位。压入部12具备向与压入方向A正交的方向突出的多个第一突起部16、以及配置于第一突起部16的后端12b侧并向与压入方向A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第二突起部17。各个第一突起部16形成为向与压入方向A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设置的剖面为拱状。多个第一突起部16避开槽部14设置于外表面12c、12d、12e、12f。多个第一突起部16相互在压入方向A上间隔配置。在外表面12c、12d,在压入方向A上排列五个峰的第一突起部16,在外表面12e、12f,在压入方向A上排列四个峰的第一突起部16。多个第一突起部16具备:作为前端12a侧的两个峰的前端突起部16a、比前端突起部16a更靠后端12b侧的后端突起部16b。从外表面12c、12d、12e、12f突出的前端突起部16a的高度H1参照图5设定得小于后端突起部16b的高度H2参照图5。此外,在设置于外表面12d的隆起部15未形成第一突起部16,在隆起部15的左右两侧连结有第一突起部16。这是因为第一突起部16的高度H1、H2设定得小于从外表面12d隆起的隆起部15的高度。第二突起部17是分别设置于外表面12e、12f的一对部位。第二突起部17配置于外表面12e、12f的第一突起部16的后端12b侧。第二突起部17形成为后端12b侧从外表面12e、12f大致垂直地立起而前端12a侧倾斜的楔形形状。更详细而言,所谓的楔形形状,是后端12b侧较厚并朝向前端12a侧而逐渐地变薄的形状,相对于后端12b侧而言,前端12a侧的倾斜平缓。第二突起部17从侧面观察从外表面12e、12f的垂直方向观察是前端12a侧较小的梯形形状。第二突起部17的最大高度H3参照图6设定得大于第一突起部16的高度H1、H2。第二突起部17的宽度从外表面12c朝向外表面12d的方向的尺寸设定得小于第一突起部16的宽度。返回图1及图2进行说明。第一安装件3具备:供支架2的压入部12压入的被压入部20、从被压入部20向下方突出的凸起部21。该凸起部21连结有防振基体5并配置于第二安装件4的中心轴上。因此,在向防振装置1输入载荷的情况下,相对于第二安装件4而言,第一安装件3主要是在第二安装件4的轴向上下方向上振动。被压入部20是两端开口的大致四方筒状的部件。大致四方筒状的被压入部20的轴向是压入方向A。被压入部20的内表面设定为与压入方向A轴向大致平行。被压入部20具备:两端开口的大致四方筒状的钢制的刚性部22、以及由硫化粘接于刚性部22的内表面及外表面的弹性体构成的弹性部23。刚性部22的一部分构成供防振基体5硫化粘接的凸起部21。另外,弹性部23弹性膜部23a的一部分填充于凸起部21的内表面侧。弹性部23是刚性比刚性部22及支架2更低的弹性体,与防振基体5一体硫化成型。弹性部23具备:设置于刚性部22的内表面的膜状的弹性膜部23a、设置于刚性部22的外表面的膜状的外表面膜部23b、以及从外表面膜部23b伸出的多个止动部23c。弹性膜部23a是在将压入部12压入被压入部20的状态以下称为“压入状态”下夹持在压入部12与刚性部22之间的部位。由此,能够利用弹性膜部23a防止铝合金制的压入部12与钢制的刚性部22的电腐蚀。在压入部12未被压入被压入部20的状态以下称为“非压入状态”下,弹性膜部23a中的对置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左右尺寸、上下尺寸设定得略小于压入部12的左右尺寸、上下尺寸。因此,在压入状态下,在压入部12与刚性部22之间,弹性膜部23a被压缩,能够使压入部12不易从被压入部20脱出。在非压入状态下,弹性膜部23a的内表面设定为在压入方向A的全长上大致为同一面,且与压入方向A大致平行对置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大致恒定。此外,实际上如后述那样,由于在弹性膜部23a的内表面设置起模斜度,因此非压入状态的弹性膜部23a的内表面相对于压入方向A略微倾斜。在与压入方向A垂直的剖面中,弹性膜部23a的内表面形成为大致四边形状,凸起部21侧的一部分凹陷。在该凹陷的部分,供压入部12的隆起部15嵌入。外表面膜部23b是连结多个止动部23c彼此并覆盖刚性部22的外表面的部位。由此,在硫化成型时,易于对刚性部22向必要位置供给弹性体。另外,外表面膜部23b围绕开口端部24a、24b的外侧而与弹性膜部23a的侧缘的大致全部相连,因此当将压入部12压入被压入部20时,即使向弹性膜部23a施加压入方向A的载荷,也能够使弹性膜部23a不易从刚性部22剥离。止动部23c是在压入方向A上延伸设置的部位。多个止动部23c在外表面膜部23b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在外表面膜部23b的上部设置有两个。在此,供第二安装件4安装的第二安装支架未图示形成为覆盖第一安装件3的门型形状。当通过载荷输入使第一安装件3与第二安装件4相对移动时,能够利用止动部23c缓冲第一安装件3与第二安装支架的碰撞。参照图2以及图4对刚性部22进行详细说明。图4是刚性部22的立体图。如图2及图4所示,刚性部22是刚性比弹性体防振基体5及弹性部23更高的钢制的部件,内表面设定为与压入方向A大致平行。刚性部22具备:凸起部21侧的外周的一部分被截断的大致四方筒状的第一配件24、以及连结第一配件24的截断部分的第二配件25。第一配件24是对钢板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的。第一配件24是将压入方向A作为轴向的大致四方筒状,具有压入方向A的前后两端轴向的两端开口的开口端部24a、24b。刚性部22第一配件24及第二配件25相对于压入方向A的前后中央在开口端部24a侧和开口端部24b侧形成为对称。另外,在刚性部22硫化粘接了弹性部23的被压入部20也相对于压入方向A的前后中央在开口端部24a侧和开口端部24b侧形成为对称。由此,不管是从被压入部20的开口端部24a侧还是从开口端部24b侧,都能将压入部12压入。在第一配件24上设置有在板厚方向上贯穿上表面第二配件25的相反侧的面的两个贯穿孔26,设置有在板厚方向上贯穿侧面的四个凹部27。贯穿孔26及凹部27被弹性膜部23a覆盖。利用这些贯穿孔26及凹部27,能够在进行由弹性体构成的弹性部23的硫化成型时使弹性体容易进出于刚性部22的内表面侧和外表面侧,能够使弹性体的填充操作变得容易。两个贯穿孔26与外表面膜部23b的上部的两个止动部23c对应配置。凹部27与分别设置于外表面膜部23b的左右两侧的止动部23c对应配置。其结果为,能够容易地向与橡胶厚度较厚的止动部23c对应的部分填充弹性体。凹部27是相对于压入方向A的前后两侧使第一配件24的内表面凹陷的部位。四个凹部27分别靠近前后两端的开口端部24a、24b而在左右配置成一对。在压入状态下,在开口端部24a侧或者开口端部24b侧的任意一方的左右一对凹部27内配置有第二突起部17。第二配件25具备:平板状的平板部28、以及从平板部28向下方突出的凸起部21。第二配件25是对平板状的钢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的。第二配件25与第一配件24在平板部28的四角通过点焊而接合。由于用第二配件25连结外周的一部分被截断的第一配件24的截断部分,因此刚性部22的内表面在第一配件24与第二配件25的连结部分向外侧凸起部21侧凹陷。由于像这样在刚性部22的制造方法中,刚性部22的内表面凹陷,因此通过与该凹陷对应地在压入部12设置隆起部15,从而能够使压入状态下的刚性部22与压入部12的间隔整体上接近成相同。通过使刚性部22与压入部12的间隔接近成相同,而能够使夹入其间的弹性膜部23a的弹性反作用力在整体上接近相同,因此能够使压入部12不易从被压入部20脱出。接着,参照图2、图5以及图6,更详细地说明将压入部12压入被压入部20的压入时、压入完成后的压入状态。图5是表示压入时的初始阶段的防振装置1的剖视图。图6是沿图2的VI-VI线的防振装置1的剖视图。在图5及图6中,省略支架2的基部11、第二安装件4以及防振基体5。在图5及图6中,为了容易理解而对非压入状态的弹性膜部23a的厚度L1进行夸张图示。如图2及图5所示,当将压入部12沿压入方向A压入被压入部20时,在非压入状态下厚度为L1的弹性膜部23a在压入部12与刚性部22之间压缩变形。此外,非压入状态下的弹性膜部23a的厚度L1随着从开口端部24b朝向开口端部24a而逐渐变大。即,非压入状态下的弹性膜部23a的内表面相对于压入方向A略微倾斜。该倾斜是弹性膜部23a硫化成型后用于容易从模具脱出被压入部20的起模斜度。此外,由于用于起模斜度的弹性膜部23a的厚度的变化较小,因此,对于弹性膜部23a的厚度,不管在哪个位置都是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作为厚度L1进行说明。另外,由于外表面12c、12d、12e、12f与刚性部22的内表面平行,因此在外表面12c、12d、12e、12f与刚性部22的内表面之间,随着从开口端部24b侧朝向开口端部24a侧,伴随着厚度L1的变化,弹性膜部23a的压缩率略微变大。该压缩率越大,从弹性膜部23a向压入部12施加的弹性反作用力越大。在图5所示的仅压入第一突起部16中的前端12a侧的前端突起部16a的压入时的初始阶段,与从外表面12c、12d、12e、12f突出的前端突起部16a的高度H1相应地,前端突起部16a与刚性部22的内表面之间弹性膜部23a的压缩率大。该压缩率是将从非压入状态下的弹性膜部23a的厚度L1中减去前端突起部16a与刚性部22的内表面之间的弹性膜部23a的厚度L2而得到的值进一步除以厚度L1而得到的值。而且,当将压入部12沿压入方向A压入时,在压入时的后期阶段、图6所示的压入状态下,第一突起部16中的后端12b侧的后端突起部16b也被压入。由于后端突起部16b的高度H2大于前端突起部16a的高度H1,因此,在后端突起部16b与刚性部22的内表面之间,弹性膜部23a的压缩率进一步变大。该压缩率是将从非压入状态下的弹性膜部23a的厚度L1中减去后端突起部16b与刚性部22的内表面之间的弹性膜部23a的厚度L3而得到的值进一步除以厚度L1而得到的值。另外,由于左右一对第二突起部17的从前端到前端的距离大于刚性部22的内表面之间的左右方向尺寸,因此,当压入时,一边利用第二突起部17使刚性部22变形一边将压入部12压入被压入部20。此外,刚性部22在变形后压入状态下返回压入前的形状及尺寸,在压入方向视角下,第二突起部17与刚性部22重叠。但是,如果在压入状态的压入方向视角下,第二突起部17与刚性部22重叠,则也可以利用第二突起部17使刚性部22塑性变形。在图2及图6所示的防振装置1的压入状态下,弹性膜部23a在外表面12c、12d、12e、12f及第一突起部16与刚性部22之间压缩变形,并利用弹性膜部23a的弹性反作用力维持压入状态。尤其,第一突起部16从外表面12c、12d、12e、12f突出,因此第一突起部16陷入弹性膜部23a。因此,能够使压入部12不易从被压入部20脱出。而且,压入部12的左右一对第二突起部17配置于刚性部22的左右一对凹部27内,压入方向视角下从压入方向A观察第二突起部17的一部分和刚性部22重叠。这样,由于压入方向视角下刚性比弹性体的弹性膜部23a更高的部件彼此重叠,因此即使弹性膜部23a劣化、或向防振装置1输入大载荷,也能够使压入部12更加不易因载荷输入而从被压入部20脱出。另外,由于在凹部27和第二突起部17,作为制造上的误差而产生公差,因此压入部12和被压入部20在输入载荷时有可能相对移动相当于该公差的量。但是,由于第一突起部16陷入弹性膜部23a,因此能够抑制凹部27与第二突起部17的相当于公差的量的相对移动。其结果为,通过使用第一突起部16及第二突起部17双方,从而能够使支架2的压入部12不易从第一安装件3的被压入部20脱出。尤其,由于多个第一突起部16在压入方向A上相互间隔地配置,因此第一突起部16在压入方向A的多处陷入弹性膜部23a。由此,在向防振装置1输入载荷的情况下,即使在前端12a侧第一突起部16向弹性膜部23a的陷入解除,也能够在后端12b侧维持第一突起部16向弹性膜部23a的陷入。相反地,在输入载荷时,即使在后端12b侧第一突起部16向弹性膜部23a的陷入解除,也能够在前端12a侧维持第一突起部16向弹性膜部23a的陷入。因而,通过在压入方向A上相互间隔地配置多个第一突起部16,从而能够使压入部12更加不易从被压入部20脱出。在防振装置1是在发动机室等高温环境下使用的部件例如发动机支架等的情况下,在第一突起部16陷入的状态下,弹性膜部23a逐渐地硬化。因此能够使压入部12更加不易从被压入部20脱出。第二突起部17是后端12b侧从外表面12e、12f大致垂直地立起而前端12a侧倾斜的楔形形状,后端12b侧较厚且朝向前端12a侧逐渐地变薄。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压入部12压入被压入部20,并且在压入状态下使第二突起部17卡住凹部27的侧缘,而能够使压入部12不易从被压入部20脱出。由于第一突起部16是在与压入方向A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剖面为拱状,因此能够使第一突起部16相对于被压入部20向后端12b侧的移动难度与第一突起部16相对于被压入部20向前端12a侧的移动难度大致相同。其结果为,能够抑制压入部12相对于被压入部20向前端12a侧过大地移动而使弹性膜部23a内的剪断应力过大。由于凹部27被弹性膜部23a覆盖,因此如果在凹部27内配置有第二突起部17,则弹性膜部23a在凹部27的周缘与第二突起部17之间压缩变形。能够利用被凹部27的周缘与第二突起部17夹持的弹性膜部23a的弹性反作用力使压入部12和被压入部20不易相对移动。其结果为,能够使压入部12更加不易从被压入部20脱出。在此,在使刚性部22的内表面凹陷而成的凹部27存在底的情况下,如果凹部27被弹性膜部23a覆盖,则凹部27的底经由弹性膜部23a被第二突起部17按压而使刚性部22变形。伴随着该刚性部22的变形而不能维持第二突起部17的一部分与刚性部22的压入方向视角下的重叠,而有可能容易从被压入部20脱出压入部12。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凹部27在刚性部22贯穿形成,因此在凹部27没有底,能够防止由第二突起部17按压凹部27的底而使刚性部22变形的情况。其结果为,能够抑制刚性部22变形而使压入部12容易从被压入部20脱出的情况。对于多个第一突起部16来说,后端12b侧的后端突起部16b的高度H2设定得大于前端12a侧的前端突起部16a的高度H1。当将压入部12向被压入部20压入时,越是位于压入部12的前端12a侧的第一突起部16,与被压入部20的内表面弹性膜部23a滑动的距离越长。而且,由于刚性部22的内表面与压入方向A大致平行,因此,当厚度为L1的弹性膜部23a在第一突起部16与刚性部22之间压缩变形时,第一突起部16的高度H1、H2越大,则从第一突起部16向弹性膜部23a施加越大的载荷。因此,如上所述,相较于图5所示的压入时的初始阶段的在前端突起部16a与刚性部22之间的弹性膜部23a的压缩率L1-L2L1,图6所示的压入状态下的在后端突起部16b与刚性部22之间的弹性膜部23a的压缩率L1-L3L1变大。由此,能够减小在压入时的初始阶段从前端突起部16a向弹性膜部23a施加的压入方向A的载荷,因此能够减小在刚性部22的开口端部24b附近与弹性膜部23a之间产生的剪断应力。此外,在图5的前端突起部16a的位置,与图6的后端突起部16b的位置相比,利用起模斜度而使无载荷状态的弹性膜部23a的厚度L1略微变小,因此,相对于压缩率L1-L3L1而言,压缩率L1-L2L1进一步变小。其结果为,能够进一步减小在压入时的初始阶段从前端突起部16a向弹性膜部23a施加的压入方向A的载荷,因此能够减小在刚性部22的开口端部24b附近与弹性膜部23a之间产生的剪断应力。由于刚性部22的开口端部24b附近容易成为从刚性部22剥离弹性膜部23a的起点,因此通过减小在该位置的剪断应力,而能够使弹性膜部23a不易从刚性部22剥离。另一方面,在压入状态下,由于后端突起部16b与刚性部22之间的弹性膜部23a的压缩率L1-L3L1较大,因此能够利用该部分的弹性膜部23a的较大的弹性反作用力而使压入部12不易从被压入部20脱出。而且,即使考虑起模斜度产生的弹性膜部23a的厚度L1的略微的变化,在压入时后端突起部16b与弹性膜部23a接触的状态下,从比高度H2小的高度H1的弹性膜部23a向前端突起部16a施加的弹性反作用力比从高度H2的弹性膜部23a向后端突起部16b施加的弹性反作用力小。由此,能够减小从与弹性膜部23a的内表面滑动的距离较长的前端突起部16a向弹性膜部23a施加的压入方向A的载荷,并且能够缩短向弹性膜部23a施加的压入方向A的载荷较大的后端突起部16b与弹性膜部23a的内表面滑动的距离。因此,当压入时,能够使弹性膜部23a不易被前端突起部16a刮掉,并且即使弹性膜部23a容易被后端突起部16b刮掉,也能够缩短被后端突起部16b刮掉的距离。其结果为,能够抑制弹性膜部23a被刮掉而使弹性膜部23a的弹性反作用力变小,能够使压入部12不易从被压入部20脱出。在外表面12e、12f中,在多个第一突起部16的后端12b侧配置有第二突起部17,在内侧配置第二突起部17的凹部27靠近刚性部22的开口端部24b设置。因此,能够缩短第二突起部17与被压入部20的内表面滑动的距离。由于第二突起部17的高度H3大于第一突起部16的高度H1、H2,因此,在压入时从第二突起部17向弹性膜部23a施加压入方向A的较大的载荷,但能够缩短施加该载荷的距离。其结果为,能够使弹性膜部23a不易从刚性部22剥离。而且,一边在压入时利用第二突起部17使刚性部22变形,一边将压入部12压入被压入部20。因此,如果在压入时利用第二突起部17使刚性部22变形的距离较长,则有可能刚性部22塑性变形、或者第一配件24与第二配件25的焊接部分断裂,在压入状态下第二突起部17的一部分与刚性部22难以重叠。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第二突起部17及凹部27的位置,能够缩短刚性部22中的压入时因第二突起部17而变形的部位的长度。由此,能够使刚性部22不易塑性变形,并且能够使第一配件24与第二配件25的焊接部分不易断裂。其结果为,能够抑制伴随着刚性部22的塑性变形而使压入部12容易从被压入部20脱出的情况,并且能够提高刚性部22的耐久性。在刚性部22的两侧的开口端部24a、24b侧分别设置有左右一对凹部27。因此,不管从被压入部20的开口端部24a、24b的哪个都能够将压入部12压入,并能够向左右一对凹部27内配置左右一对第二突起部17。其结果为,在压入时无需确认被压入部20的朝向就能够将压入部12压入,因此能够提高压入操作性。尤其,凹部27被弹性部23覆盖而无法目视确认,但即使不确认凹部27的位置也能够向凹部27内配置第二突起部17,能够提高压入操作性。另外,也可以将第二突起部17设置于外表面12c、12d而不是外表面12e、12f。但是,外表面12c、12d的宽度外表面12e、12f之间的尺寸及刚性部22中的与外表面12c、12d对置的部分的宽度大于外表面12e、12f的宽度外表面12c、12d之间的尺寸及刚性部22中的与外表面12e、12f对置的部分的宽度。因此,相较于刚性部22中的与外表面12e、12f对置的部分在压入时因第二突起部17而变形的情况,刚性部22中的与外表面12c、12d对置的部分在压入时因第二突起部17而变形这一方容易变形。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外表面12e、12f设置第二突起部17,因此,刚性部22中的与外表面12e、12f对置的部分在压入时由于第二突起部17而比较不易变形。其结果为,能够抑制伴随着刚性部22的塑性变形而使压入部12容易从被压入部20脱出的情况,并且能够抑制第一配件24与第二配件25的焊接部分的断裂而提高刚性部22的耐久性。第一突起部16的宽度从外表面12c朝向外表面12d的尺寸设定得大于第二突起部17的宽度。由此,当压入时利用第二突起部17而使刚性部22变形时,刚性部22被位于比第二突起部17的宽度方向上下方向两端更靠外侧的第一突起部16的一部分强烈挤压。该第一突起部16的一部分与刚性部22之间的弹性膜部23a的弹性反作用力变强,当第二突起部17配置于凹部27时容易使第二突起部17导致的刚性部22的变形恢复。其结果为,容易使压入方向视角下的第二突起部17与刚性部22重叠,能够使压入部12不易从被压入部20脱出。下面参照图7和图8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弹性膜部23a被压入部20的内表面的倾斜较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与此相对,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弹性膜部33被压入部32的内表面34的倾斜较大的情况进行说明。此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以下的说明。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压入时的初始阶段的防振装置30的剖视图。图7及图8是压入状态的防振装置30的剖视图。在图8中用双点划线图示非压入状态的弹性膜部33的内表面34。在图7及图8中,为了容易理解而对非压入状态的弹性膜部33的厚度、内表面34的倾斜角度进行夸张图示。如图7及图8所示,设置于防振装置30的压入部12的多个第一突起部31是向与压入方向A正交的方向突出的部位。多个第一突起部31避开槽部14、隆起部15设置于外表面12c、12d、12e、12f。多个第一突起部31相互在压入方向A上间隔配置。多个第一突起部31全部设定为相同的高度H1。各个第一突起部31是后端12b侧从外表面12e、12f大致垂直地立起而前端12a侧倾斜的楔形形状,后端12b侧较厚且朝向前端12a侧逐渐地变薄。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压入部12压入筒状的被压入部32,并且在压入状态下能够使压入部12不易从被压入部32脱出。防振装置30的被压入部32在大致四方筒状的刚性部22的内表面硫化粘接有作为弹性部23的一部分的膜状的弹性膜部33。弹性膜部33是在将压入部12压入被压入部32的状态下夹持在压入部12与刚性部22之间的部位。弹性膜部33被压入部32的内表面34设定为在压入方向A的全长上大致为同一面。弹性膜部33的内表面34以随着从刚性部22的开口端部24b侧朝向开口端部24a侧而使对置的内表面34之间变窄的方式倾斜。即,随着从开口端部24b侧朝向开口端部24a侧而增大弹性膜部33的厚度。由此,当弹性膜部33硫化成型后,当从模具拆下被压入部32时,内表面34的倾斜作为起模斜度发挥功能,因此能够容易地从模具卸下被压入部32。此外,也可以适当变更内表面34相对于压入方向A第一配件24的内表面的倾斜角度。当将压入部12沿压入方向A压入被压入部32时,成为如图7所示的压入最前端12a侧的第一突起部31的压入时的初始状态。在该初始状态下,在非压入状态下厚度为L4的弹性膜部33压缩变形,在第一突起部31与刚性部22之间成为厚度L5。当进一步将压入部12沿压入方向A压入被压入部32时,在压入时的后期阶段、图8所示的压入状态下,压入全部的第一突起部31。此时,在最前端12a侧的第一突起部31与刚性部22之间,弹性膜部33是厚度L5,而在该位置,在非压入状态下,弹性膜部33是厚度L6。随着从开口端部24b侧朝向开口端部24a侧,非压入状态的弹性膜部33的厚度变大,因此厚度L6比厚度L4大。因此,相较于图7所示的压入时的初始阶段的在第一突起部31与刚性部22之间的弹性膜部33的压缩率L4-L5L4,图8所示的压入状态下的最前端12a侧的第一突起部31与刚性部22之间的弹性膜部33的压缩率L6-L5L6变大。由此,能够减小在压入时的初始阶段从第一突起部31向弹性膜部33施加的压入方向A的载荷,因此能够减小在刚性部22的开口端部24b附近与弹性膜部33之间产生的剪断应力。由于刚性部22的开口端部24b附近容易成为从刚性部22剥离弹性膜部33的起点,因此通过减小在该位置的剪断应力,能够使弹性膜部33不易从刚性部22剥离。另一方面,在压入状态下,由于最前端12a侧的第一突起部31与刚性部22之间的弹性膜部33的压缩率L6-L5L6较大,因此能够利用该部分的弹性膜部33的较大的弹性反作用力而使压入部12更加不易从被压入部32脱出。以上基于上述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受上述方式的任何限制,能够容易地推测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改良。例如,也可以适当变更支架2、第一安装件3、第二安装件4、防振基体5的各部形状、尺寸。另外,防振装置1、30不限于充液式防振装置,也能够在未封入液体的防振装置中应用本发明。另外,不限于在刚性部22中硫化粘接弹性部23的情况,也可以利用硫化粘接以外的粘接方法在刚性部22粘接弹性部2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支架2安装于振动源侧并且第二安装件4安装于支撑体侧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定于此。也可以将支架2安装于支撑体侧,将第二安装件4安装于振动源侧。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在支架2设置有压入部12,在第一安装件3设置有被压入部20、3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定于此。当然可以在支架2设置被压入部20、32,在第一安装件3设置压入部1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支架2是铝合金制、刚性部22是钢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定于此。只要刚性比弹性体高,则可以由铝合金以外的金属、合成树脂等构成支架2,也可以由钢以外的金属、合成树脂等构成刚性部22。另外,也可以由相同的原材料构成支架2、刚性部2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在刚性部22贯穿形成凹部27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定于此。凹部27只要是刚性部22的内表面相对于压入方向A的前后两侧凹陷而成的部位即可,也可以在凹部27具有底。在凹部27中具有底的情况下,弹性膜部23a、33在凹部27的底与第二突起部17之间压缩变形,并且弹性膜部23a、33通过该弹性反作用力向压入部12强烈挤压,因此只要该弹性反作用力不是使刚性部22变形的程度,则能够使压入部12不易从被压入部20脱出。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在多个第一突起部16、31的后端12b侧配置有第二突起部17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既可以在多个第一突起部16、31之间配置第二突起部17,也可以在多个第一突起部16、31的前端12a侧配置第二突起部17。在这种情况下,优选比较低地设定第二突起部17的高度H3,以使得不会由于压入时的第二突起部17导致的刚性部22的变形而使刚性部22产生塑性变形、或第一配件24与第二配件25的焊接部分断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凹部27被弹性部23弹性膜部23a、33覆盖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定于此。也可以在凹部27的部分不设置弹性部23。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突起部17直接啮合于凹部27的周缘,能够容易地抑制被压入部20、32与压入部12的相对移动,能够使压入部12不易从被压入部20、32脱出。但是,需要高精度地形成凹部27及第二突起部17,以使凹部27的周缘与第二突起部17的间隙极小。如果凹部27的周缘与第二突起部17的间隙较大,则被压入部20、32与压入部12容易相对移动,压入部12容易从被压入部20、32脱出。因此,凹部27被弹性部23覆盖的方式能够用弹性部23吸收凹部27及第二突起部17的制造误差等,能够容易地形成凹部27及第二突起部17,并且能够使压入部12不易从被压入部20、32脱出。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在外表面12c、12d、12e、12f分别在压入方向A上并列四个峰或者五个峰的第一突起部16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定于此。既可以在外表面12c、12d、12e、12f分别仅设置一个峰的第一突起部16,也可以任意设定在压入方向A上并列配置的第一突起部16的数量。另外,对在压入方向A上并列的多个第一突起部16中的前端12a侧的两个峰是前端突起部16a,比前端突起部16a更靠后端12b侧是后端突起部16b,且后端突起部16b的高度大于前端突起部16a的高度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定于此。也可以使前端12a侧的一个峰或者三个峰以上成为前端突起部16a。另外,也可以以随着从前端12a朝向后端12b而逐渐增大多个第一突起部16的方式进行设定。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压入状态下的在第一突起部16的一部分最后端12b侧与刚性部22之间的弹性膜部23a的压缩率大于压入时的初始阶段的在第一突起部16与刚性部22之间的弹性膜部23a的压缩率,因此能够使弹性膜部23a不易从刚性部22剥离,并且能够使压入部12更加不易从被压入部20脱出。作为用于使压入状态的在第一突起部16的至少一部分与刚性部22之间的弹性膜部23a的压缩率设定得大于压入时的初始阶段的在第一突起部16与刚性部22之间的弹性膜部23a的压缩率的结构,除此以外还可例示以下的结构。例如,是使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弹性膜部33被压入部32的内表面34倾斜的结构。不限定于以使对置间隔从开口端部24b侧朝向开口端部24a侧变窄的方式使内表面34倾斜的情况,也可以使内表面34在开口端部24a侧的对置间隔相对于开口端部24b侧阶段性地变窄。另外,也可以以压入部12的外表面12c、12d、12e、12f与刚性部22之间的距离随着从前端12a朝向后端12b而变小的方式使外表面12c、12d、12e、12f与刚性部22的至少一方朝向彼此倾斜、或者设置阶梯。另外,也可以对它们进行组合。此外,在非压入状态下在压入方向A的全长上使弹性膜部23a中的对置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大致恒定且使弹性膜部23a的厚度L1大致恒定的情况下使刚性部22及弹性膜部23a的内表面形成为同一面且与压入方向A大致平行的情况下,不管从被压入部20的开口端部24a侧还是从开口端部24b侧都能够容易地将压入部12压入,并且从开口端部24a、24b的任一个压入都能够抑制压入时的初始阶段的弹性膜部23a的压缩率变大。在刚性部22及弹性膜部23a的内表面设置阶梯、或者使刚性部22及弹性膜部23a的内表面与压入方向A非平行地形成的情况下,优选封闭内表面之间变窄那一方的被压入部20的开口,并仅从内表面之间变宽的方向能够将压入部12压入。由此,能够防止由从被压入部20的内表面之间变窄那一方将压入部12压入所导致的压入时的初始阶段的弹性膜部23a的压缩率变大。

权利要求:1.一种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支架,其安装于支撑体侧或者振动源侧的任意一方;第一安装件,其安装于所述支架;第二安装件,其安装于所述支撑体侧或者所述振动源侧的任意另一方;以及防振基体,其由将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连结的弹性体构成,所述支架或者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任意一方具备压入部,所述压入部从后端朝向前端向压入方向伸出,且刚性比弹性体更高,所述支架或者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任意另一方具备供所述压入部沿所述压入方向压入的筒状的被压入部,所述被压入部具备:刚性部,其是设置有使内表面相对于所述压入方向的前后两侧凹陷而成的凹部并在至少一端具有开口端部的筒状,且刚性比弹性体更高;以及弹性膜部,其由粘接于所述刚性部的内表面的弹性体构成,所述压入部具备:第一突起部,其向与所述压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并陷入所述弹性膜部;以及第二突起部,其配置于所述凹部内,并且从所述压入方向观察,一部分与所述刚性部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膜部覆盖所述凹部,所述凹部贯穿形成于所述刚性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相较于向所述被压入部压入所述压入部的压入时的初始阶段中的在所述第一突起部与所述刚性部之间的所述弹性膜部的压缩率,将向所述被压入部压入了所述压入部的压缩状态下的在所述第一突起部与所述刚性部之间的所述弹性膜部的压缩率设定得较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起部在所述压入方向上间隔配置有多个,所述后端侧的高度设定得大于所述前端侧的高度,在向所述被压入部压入所述压入部的压入时,在所述后端侧的所述第一突起部与所述弹性膜部接触的状态下,从所述弹性膜部向所述前端侧的所述第一突起部施加的弹性反作用力设定得小于从所述弹性膜部向所述后端侧的所述第一突起部施加的弹性反作用力。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突起部配置于比所述第一突起部更靠所述后端侧,所述凹部靠近所述开口端部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部在所述压入方向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开口端部,所述凹部分别靠近前后两端的所述开口端部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突起部是所述后端侧较厚且朝向所述前端侧逐渐变薄的楔形形状。

百度查询: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