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公布】一种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参数与外部调控优化方法_西安科技大学;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_202011031032.X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日:2020-09-27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公开(公告)号:CN112240206A

主分类号:E21C41/18(20060101)

分类号:E21C41/18(20060101);G06F30/20(20200101)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1.08.24#授权;2021.02.05#实质审查的生效;2021.01.19#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参数与外部调控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急倾斜特厚煤层的模拟建立;二、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顺序的优化;三、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开采段的段高的优化;四、急倾斜特厚煤层工作面推进度的优化;五、急倾斜特厚煤层高压注水间距的优化;六、急倾斜特厚煤层爆破间距的优化。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顺序、水平开采段的段高和工作面推进度的优化,并对外部调控高压注水间距和爆破间距进行优化,实现煤层开采参数和外部注水爆破调控优化的结合,实现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参数的优化,提高了矿区的安全性与经济效益。

主权项:1.一种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参数与外部调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急倾斜特厚煤层的模拟建立:步骤101、计算机利用CAD软件建立急倾斜特厚煤层断面图,得到急倾斜特厚煤层断面图文件;步骤102、计算机将步骤101中的急倾斜特厚煤层断面图文件导入MidasGTS软件中,计算机利用MidasGTS软件中“扩展”工具,并在扩展工具中选择“2D-3D”工具,建立急倾斜特厚煤层三维模型;其中,急倾斜特厚煤层三维模型为立方体急倾斜特厚煤层模型;步骤103、以立方体急倾斜特厚煤层模型远离地表的一个角为原点O,过原点O且沿采煤工作面推进方向为Y轴,过原点O且与Y轴方向垂直的方向为X轴,过原点O且垂直由X轴和Y轴形成的XOY平面的方向为Z轴;其中,X轴沿立方体急倾斜特厚煤层模型的长边布设,Y轴沿立方体急倾斜特厚煤层模型的宽边布设,Z轴指向地表且沿立方体急倾斜特厚煤层模型的高度方向布设;步骤104、设定急倾斜特厚煤层三维模型沿Z方向的长度为500m,设定急倾斜特厚煤层三维模型沿Y方向的长度为200m,设定急倾斜特厚煤层三维模型沿X方向的长度为600m;步骤105、设定立方体急倾斜特厚煤层模型包括夹持岩柱层5、分布在夹持岩柱层5左侧的第一煤层B1和分布在夹持岩柱层5右侧的第二煤层B2,所述第一煤层B1的左侧设定有第一岩层,所述第二煤层B2的右侧设定有第二岩层;步骤106、计算机利用MidasGTS软件中“网格”工具,分别将夹持岩柱层5、第一煤层B1、第二煤层B2、第一岩层和第二岩层进行正方体网格划分,并保存为急倾斜特厚煤层三维网格模型文件;步骤107、计算机将急倾斜特厚煤层三维网格模型文件导入FLAC3D软件中,得到急倾斜特厚煤层模型;步骤108、计算机利用FLAC3D软件设定夹持岩柱层5、第一岩层、第二岩层、第一煤层B1和第二煤层B2的物理参数;步骤二、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顺序的优化:步骤201、设定急倾斜特厚煤层模型中第一煤层B1在Z轴方向500米至75米处由上至下依次划分为多个左上水平开采段,且各个左上水平开采段的段高取值范围为15m~18m;设定急倾斜特厚煤层模型中第二煤层B2沿Z轴方向500米至75米处由上至下依次划分为多个右上水平开采段,且各个右上水平开采段的段高取值范围为15m~18m;步骤202、设定急倾斜特厚煤层模型中第一煤层B1中多个左上水平开采段均开采完毕,急倾斜特厚煤层模型中第二煤层B2中多个右上水平开采段均开采完毕;步骤203、设定急倾斜特厚煤层模型中第一煤层B1沿Z轴方向75米处向下依次划分为多个左下水平开采段,设定急倾斜特厚煤层模型中第二煤层B2沿Z轴方向75米处向下依次划分为多个右下水平开采段;其中,急倾斜特厚煤层模型中第一煤层B1中第j个左下水平开采段记作第B1,j个左水平开采段,急倾斜特厚煤层模型中第二煤层B2中第j个右下水平开采段记作第B2,j个右水平开采段;其中,j为正整数,j≥1;步骤204、计算机利用FLAC3D软件,通过命令fix设定急倾斜特厚煤层模型的边界条件;计算机利用FLAC3D软件,通过命令setgravity对急倾斜特厚煤层模型中各个网格赋予重力,并对急倾斜特厚煤层模型进行初始应力边界条件的设定;步骤205、计算机利用FLAC3D软件在第B1,j个左水平开采段沿Y轴模拟开采完毕,在第B2,j个右水平开采段沿Y轴模拟开采20米,在急倾斜特厚煤层模型沿Y=20画剖面线,得到Y=20米处的断面,计算机并将Y=20米处的断面图记作第一网格断面;其中,第一网格断面与XOZ平面平行;然后计算机对第一网格断面进行弹性应变能和垂直应力分析,具体过程如下:步骤2051、计算机将第一网格断面上各个网格按照Z方向从500m到0m,X方向从0m到600m的顺序进行标记;计算机利用FLAC3D软件调取弹性应变能命令,得到第一网格断面上第c个网格对应的弹性应变能并记作Wc;其中,c和C均为正整数,且1≤c≤C,且C表示第一网格断面上的网格总数;步骤2052、计算机将Wc小于1×104J的区域标记为白色,计算机将Wc处于[1×104J~4×104J的区域标记为蓝色,计算机将Wc处于[4×104J~6×104J的区域标记为绿色,计算机将Wc处于[6×104J~9×104J的区域标记为黄色,计算机将Wc处于[9×104J~10×104J]的区域标记为红色,得到第一网格断面弹性应变能图;步骤2053、计算机在第一网格断面弹性应变能图上将弹性应变能处于[1×104J~4×104J的区域进行标记,得到第一网格断面弹性应变能图上的第一标记区域;计算机在第一网格断面弹性应变能图上将弹性应变能处于[4×104J~6×104J的区域进行标记,得到第一网格断面弹性应变能图上的第二标记区域;计算机在第一网格断面弹性应变能图上将弹性应变能处于[6×104J~9×104J的区域进行标记,得到第一网格断面弹性应变能图上的第三标记区域;计算机在第一网格断面弹性应变能图上将弹性应变能处于[9×104J~10×104J]的区域进行标记,当第一网格断面弹性应变能图上弹性应变能处于[9×104J~10×104J]的区域不存在时,则将第一网格断面弹性应变能图中弹性应变能处于[9×104J~10×104J]的面积百分比P1,4记作零;当第一网格断面弹性应变能图上弹性应变能处于[9×104J~10×104J]的区域存在时,得到第一网格断面弹性应变能图上的第四标记区域;步骤2054、计算机调取灰度化模块对第一网格断面弹性应变能图进行灰度值化处理,得到第一网格断面弹性应变能灰度图;步骤2055、计算机调用像素点计算模块对第一网格断面弹性应变能灰度图进行像素点计算处理,并得到第一网格断面弹性应变能灰度图的总像素点数量MZ;步骤2056、计算机根据第一区域阈值调用二值化处理模块,将第一网格断面弹性应变能灰度图转换为第一个弹性应变能二值化图;其中,第一个弹性应变能二值化图的背景区域为白色,第一个弹性应变能二值化图上第一标记区域为黑色;步骤2057、计算机调用像素点计算模块对第一个弹性应变能二值化图中黑色区域进行像素点统计,得到第一个弹性应变能二值化图中黑色像素点数量Mq,1;计算机根据公式得到第一网格断面弹性应变能图中弹性应变能处于[1×104J~4×104J区域的面积百分比P1,1;步骤2058、按照步骤2056所述的方法,根据第二区域阈值,将第一网格断面弹性应变能灰度图转换为第二个弹性应变能二值化图;其中,第二个弹性应变能二值化图的背景区域为白色,第二个弹性应变能二值化图上第二标记区域为黑色;按照步骤2057所述的方法,得到第二个弹性应变能二值化图中黑色像素点数量Mq,2,计算机根据公式得到第一网格断面弹性应变能图中弹性应变能处于[4×104J~6×104J区域的面积百分比P1,2;步骤2059、按照步骤2056所述的方法,根据第三区域阈值,将第一网格断面弹性应变能灰度图转换为第三个弹性应变能二值化图;其中,第三个弹性应变能二值化图的背景区域为白色,第三个弹性应变能二值化图上第三标记区域为黑色;按照步骤2057所述的方法,得到第三个弹性应变能二值化图中黑色像素点数量Mq,3,计算机根据公式得到第一网格断面弹性应变能图中弹性应变能处于[6×104J~9×104J区域的面积百分比P1,3;步骤205A、按照步骤2056所述的方法,根据第四区域阈值,将第一网格断面弹性应变能灰度图转换为第四个弹性应变能二值化图;其中,第四个弹性应变能二值化图的背景区域为白色,第四个弹性应变能二值化图上第四标记区域为黑色;按照步骤2057所述的方法,得到第四个弹性应变能二值化图中黑色像素点数量Mq,4,计算机根据公式得到第一网格断面弹性应变能图中弹性应变能处于[9×104J~10×104J]区域的面积百分比P1,4;步骤205B、计算机根据公式P1=P1,1+P1,2+P1,3,得到第一网格断面弹性应变能图中弹性应变能处于[1×104J~9×104J区域的总面积百分比P1;步骤205C、计算机利用FLAC3D软件,在第B2,j个右水平开采段未开采的180米区域布设h排测点;步骤205D、计算机利用FLAC3D软件调取plotitems工具中的stresses命令,获取各个测点处的垂直应力,并将各个测点处的垂直应力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得到测点垂直应力一次最大值并记作F1,max;步骤206、计算机利用FLAC3D软件在第B1,j个左水平开采段沿Y轴模拟未开采时,在第B2,j个右水平开采段沿Y轴模拟开采20米,在急倾斜特厚煤层模型沿Y=20画剖面线,得到Y=20米处的断面;计算机将Y=20米处的断面图记作第二网格断面;其中,第二网格断面与XOZ平面平行;按照步骤2051至步骤205D所述的方法,对第二网格断面进行处理,得到第二网格断面弹性应变能图中弹性应变能处于[1×104J~9×104J区域的总面积百分比P2、第二网格断面弹性应变能图中弹性应变能处于[9×104J~10×104J]区域的面积百分比P2,4和测点二次垂直应力最大值F2,max;步骤207、利用计算机判断P1,4或者P2,4等于零是否成立,如果成立执行步骤208;否则,执行步骤209;步骤208、当P1,4=0,P2,4≠0,则急倾斜特厚煤层工作面开采顺序为先开采第一煤层B1;后开采第二煤层B2;当P1,4≠0,P2,4=0,则急倾斜特厚煤层工作面开采顺序为先开采第二煤层B2,后开采第一煤层B1;步骤209:当P1,4≠0,P2,4≠0时,如下:当P2P1且F2,maxF1,max时,急倾斜特厚煤层工作面开采顺序为先开采第一煤层B1,后开采第二煤层B2;当P2P1且F2,maxF1,max时,急倾斜特厚煤层工作面开采顺序为先开采第二煤层B2,后开采第一煤层B1;步骤三、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开采段的段高的优化:步骤301、根据得到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的段高计算值hs;其中,L表示液压支架放煤口至XOZ煤层断面上煤壁的水平间距,且L=0.18m,θ表示XOZ煤层断面上煤壁与XOY平面的夹角度,且θ=87°,γ表示偏转角度,且γ取4°,b表示常数,且b=1.55;步骤302、设定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的段高分别为h1、h2、h3、h4和h5;其中,h5=hs+1,h4=hs,h3=hs-2,h2=h3-3,h1=h2-4;步骤303、设定急倾斜特厚煤层第i个水平分段的段高为hi;其中,i为正整数,且1≤i≤5;步骤304、计算机利用FLAC3D软件模拟第B1,j个左水平开采段或者第B2,j个右水平开采段的段高取hi时,在第B1,j个左水平开采段或者第B2,j个右水平开采段沿Y轴模拟开采20米,在急倾斜特厚煤层模型沿Y=20画剖面线,得到第B1,j个左水平开采段或者第B2,j个右水平开采段模拟开采Y=20米处的断面图,并记作段高hi时的第三网格断面弹性应变能图;步骤305、按照步骤2051至步骤205D所述的方法,得到段高hi时的第三网格断面弹性应变能图中弹性应变能处于[1×104J~9×104J区域的总面积百分比P3,i、段高hi时的第三网格断面弹性应变能图中弹性应变能处于[9×104J~10×104J]区域的面积百分比P3,i,4和段高hi时的测点垂直应力最大值F3,i,max;步骤306、计算机判断P3,i,4等于零是否成立,如果成立,执行步骤307;否则,执行步骤308;步骤307、将步骤305中各个段高的测点垂直应力最大值按照从小到大排列,得到测点垂直应力最大值的最小值,则测点垂直应力最大值的最小值所对应的段高为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开采段优化后的段高;步骤308、将步骤305中各个段高时的第三网格断面弹性应变能图中弹性应变能处于[1×104J~9×104J区域的总面积百分比按照从小到大排列,得到不同段高下弹性应变能处于[1×104J~9×104J区域的总面积百分比的最小值,同时,将步骤305中各个段高的测点垂直应力最大值按照从小到大排列,得到不同段高下测点垂直应力最大值的最小值,则不同段高下弹性应变能处于[1×104J~9×104J区域的总面积百分比的最小值且不同段高下测点垂直应力最大值的最小值所对应的段高为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开采段优化后的段高;步骤四、急倾斜特厚煤层工作面推进度的优化:步骤401、设定急倾斜特厚煤层的工作面推进度分别为V1、V2和V3;其中,V1为3.2md,V2为4.8md,V3为6.4md;步骤402、设定急倾斜特厚煤层第i′个工作面推进度为Vi′;其中,i′为正整数,且1≤i′≤3;步骤403、计算机利用FLAC3D软件模拟第B1,j个左水平开采段或者第B2,j个右水平开采段的工作面推进度为Vi′时,在第B1,j个左水平开采段或者第B2,j个右水平开采段沿Y轴模拟开采20米,在急倾斜特厚煤层模型沿Y=20画剖面线,得到第B1,j个左水平开采段或者第B2,j个右水平开采段模拟开采Y=20米处的断面图,并记作推进度Vi′时的第四断面弹性应变能图;步骤404、按照步骤2051至步骤205D所述的方法,得到推进度Vi′时的第四断面弹性应变能图中弹性应变能处于[1×104J~9×104J区域的总面积百分比P4,i′、推进度Vi′时的第四断面弹性应变能图中弹性应变能处于[9×104J~10×104J]区域的面积百分比P4,i′,4和推进度Vi′时的测点垂直应力最大值F4,i′,max;步骤405、计算机判断P4,i′,4等于零是否成立,如果成立,执行步骤406;否则,执行步骤407;步骤406、将步骤405中各个推进度时的测点垂直应力最大值按照从小到大排列,得到不同推进度下测点垂直应力最大值的最小值,则不同推进度下测点垂直应力最大值的最小值所对应的推进度为急倾斜特厚煤层工作面优化后的推进度;步骤407、将步骤404中各个推进度时的第四断面弹性应变能图中弹性应变能处于[1×104J~9×104J区域的总面积百分比按照从小到大排列,得到不同推进度下弹性应变能处于[1×104J~9×104J区域的总面积百分比的最小值,同时,将步骤404中各个推进度的测点垂直应力最大值按照从小到大排列,得到不同推进度下测点垂直应力最大值的最小值,则不同推进度下弹性应变能处于[1×104J~9×104J区域的总面积百分比的最小值且不同推进度下测点垂直应力最大值的最小值所对应的推进度为急倾斜特厚煤层工作面优化后的推进度;步骤五、急倾斜特厚煤层高压注水间距的优化:步骤501、根据夹持岩柱层5,计算机利用COMSOLMultiphysics软件建立注水模拟夹持岩柱模型;其中,注水模拟夹持岩柱模型为细砂岩,注水模拟夹持岩柱模型沿X方向的长度为100m,注水模拟夹持岩柱模型沿Y方向的长度为200m,注水模拟夹持岩柱模型沿Z方向的长度为50m;步骤502、计算机利用COMSOLMultiphysics软件在夹持岩柱模型中模拟钻孔,得到注水通道;其中,注水通道的孔径为113mm,注水通道沿Y方向的长度为135m,注水通道与XOY平面的夹角为零度,注水通道的中心线与XOZ平面的中心线重合;步骤503、计算机利用COMSOLMultiphysics软件得到注水模拟夹持岩柱网格模型;其中,注水模拟夹持岩柱网格模型中各个网格的连接处记作节点,节点的数量为D;步骤504、计算机利用COMSOLMultiphysics软件,“流体和基体属性”中设置水密度设置为1000kgm3,动力粘度设置为1×10-3Pa·s,渗流率设置为3.2×10-7cms,孔隙率设置为0.33;步骤505、计算机利用COMSOLMultiphysics软件设置第一次模拟注水压力F1s为5MPa,给注水通道模拟注水1h后,并操作COMSOLMultiphysics软件中“研究”工具,得到各个节点的孔隙水压力;步骤506、计算机利用COMSOLMultiphysics软件中“list”工具,得到D个节点在XYZ坐标系中的坐标,并将第d个节点记作Od,且第d个节点Od的坐标记作xd,yd,zd;其中,xd表示第d个节点Od沿X轴方向的坐标值,yd表示第d个节点Od沿Y轴方向的坐标值,zd表示第d个节点Od沿Z轴方向的坐标值,d为正整数,且1≤d≤D;步骤507、计算机利用COMSOLMultiphysics软件中“list”工具,得到注水通道入口中心Or,1的坐标为xr,1,yr,1,zr,1和注水通道孔底中心Or,2的坐标为xr,2,yr,2,zr,2;其中,xr,1=xr,2,yr,1=0,yr,2=135,zr,1=zr,2;计算机根据注水通道入口中心Or,1的坐标为xr,1,yr,1,zr,1和注水通道孔底中心Or,2的坐标为xr,2,yr,2,zr,2,得到向量步骤508、计算机设定过第d个节点Od的坐标xd,yd,zd且与向量垂直的交点记作交点O′d,并将交点O′d的坐标记作x′d,y′d,z′d;且xr,1=xr,2=x′d,zr,1=zr,2=z′d;计算机根据交点O′d坐标x′d,y′d,z′d和第d个节点Od的坐标xd,yd,zd,得到向量计算机根据公式得到交点O′d坐标中的y′d坐标值;步骤509、计算机根据公式得到第d个节点Od与注水通道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为Ld;骤5010、计算机设定第一个间距判断值为di1,且di1=0,当Ld等于di1时,将各个节点中与注水通道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均为di1时的各个节点进行标号,并将与注水通道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为di1中的第e个节点记作计算机将与注水通道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为di1中的第e个节点的孔隙水压力记作其中,e和E均为正整数,且1≤e≤E,E表示与注水通道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为di1时的节点的总数;步骤5011、计算机根据公式得到节点与注水通道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为di1时的孔隙水压力均值步骤5012、按照步骤5010至步骤5011所述的方法,计算机设定第g个间距判断值dig,得到节点与注水通道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为dig时的孔隙水压力均值其中,dig=dig-1+k,dig-1表示第g-1个间距判断值,且g为正整数,且1g≤G,k为常数;步骤5013、G次重复步骤5012,得到第G个间距判断值所对应的节点与注水通道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为diG时的孔隙水压力均值步骤5014、计算机以间距判断值为横坐标,以孔隙水压力均值为纵坐标,绘制G个间距判断值所对应的G个孔隙水压力均值并拟合,得到孔隙水压力曲线;计算机获取孔隙水压力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并将切线的斜率最大值记作第一次模拟注水压力F1s下的最大变化率;步骤5015、计算机设定第l次模拟注水压力为Fls,且按照步骤501至步骤5014所述的方法,得到第l次模拟注水压力Fls下的最大变化率;步骤5016、按照步骤501至步骤5014所述的方法,直至第L′次模拟注水压力为且得到第L′次模拟注水压力下的最大变化率;其中,l为正整数,且1≤l≤L′;步骤5017、计算机将第一次模拟注水压力F1s下的最大变化率,...,第l次模拟注水压力Fls下的最大变化率,...,第L′次模拟注水压力下的最大变化率进行排序,得到最大变化率中的最大值,则最大变化率中的最大值所对应的间距判断值乘以2即为急倾斜特厚煤层优化后的高压注水间距;步骤六、急倾斜特厚煤层爆破间距的优化:步骤601、根据夹持岩柱层5,建立第一个爆破模拟夹持岩柱模型,并获取第一个爆破模拟夹持岩柱模型下的最大应力值,具体过程如下:步骤6011、急倾斜特厚煤层优化后的高压注水间距记作第一个模拟炮距根据夹持岩柱层5,计算机利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第一个爆破模拟夹持岩柱模型;其中,第一个爆破模拟夹持岩柱模型为细砂岩,第一个爆破模拟夹持岩柱模型沿X方向的长度为0.05m,第一个爆破模拟夹持岩柱模型沿Y方向的长度为第一个模拟炮距第一个爆破模拟夹持岩柱模型沿Z方向的长度为3m;步骤6012、计算机在ANSYSLS-DYNA软件中定义单元类型;其中,单元类型为SOLID164三维实体单元;步骤6013、计算机利用ANSYSLS-DYNA软件,设定网格尺寸为0.05m×0.05m,对步骤6011中夹持岩柱模型中的YOZ平面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生成第一爆破模拟夹持岩柱网格模型;步骤6014、计算机利用ANSYSLS-DYNA软件,通过命令Nsel设置第一爆破模拟夹持岩柱网格模型的边界条件,且第一爆破模拟夹持岩柱网格模型与YOZ平面平行的左端边界和与YOZ平面平行的右端边界均为无反射边界;步骤6015、计算机利用ANSYSLS-DYNA软件,在第一爆破模拟夹持岩柱网格模型与XOZ平面平行的前端面中心位置设置第一炸药模型,在第一爆破模拟夹持岩柱网格模型与XOZ平面平行的后端面中心位置设置第二炸药模型;其中,第一炸药模型和第二炸药模型沿Z方向的长度为1m,第一炸药模型和第二炸药模型之间沿Y轴方向的间距即为步骤6017、计算机利用ANSYSLS-DYNA软件设定第一炸药模型和第二炸药模型中炸药的密度为1100kgm3,炸药的爆速为4020ms,且第一炸药模型和第二炸药模型中JWL状态参数方程的A参数为217.08GPa,B参数为0.184GPa,R1参数为4.25,R2参数为0.91,ω参数为0.15,单位体积炸药的初始内能为4.24Jm3;步骤6018、计算机利用ANSYSLS-DYNA软件在第一爆破模拟夹持岩柱网格模型内设置两个爆破监测点;其中,两个爆破监测点位于第一炸药模型和第二炸药模型之间,且沿XOZ平面的中心线均布,第1个爆破监测点位于第一爆破模拟夹持岩柱网格模型中距离第一炸药模型最近的网格中,第二个爆破监测点位于第一炸药模型和第二炸药模型之间沿Y方向的中心位置处的网格中;步骤6019、计算机利用ANSYSLS-DYNA软件MainMenu工具中WriteJobname.k工具,输出模型关键字文件,并将关键字文件递交LS-DYNA求解,获取两个爆破监测点的应力;步骤6010、计算机将第一次爆破模拟下第1个爆破监测点的应力记作f1p,1和第2个爆破监测点的应力记作f2p,1;步骤602、设定第二个模拟炮距为且按照步骤601所述的方法,建立第二个爆破模拟夹持岩柱模型,且第二个爆破模拟夹持岩柱模型沿Y方向的长度为第二个模拟炮距并获取第二次爆破模拟下第1个爆破监测点的应力f1p,2和第2个爆破监测点的应力f2p,2;步骤603、多次重复步骤602,设定第k′个模拟炮距为且按照步骤601所述的方法,建立第k′个爆破模拟夹持岩柱模型,且第k′个爆破模拟夹持岩柱模型沿Y方向的长度为第k′个模拟炮距并获取第k′次爆破模拟下第1个爆破监测点的应力f1p,k′和第2个爆破监测点的应力f2p,k′;其中,表示第k′-1个模拟炮距;步骤604、多次重复步骤603,直至第K′个模拟炮距为30m时,建立第K′个爆破模拟夹持岩柱模型,且第K′个爆破模拟夹持岩柱模型沿Y方向的长度为第K′个模拟炮距并获取第K′次爆破模拟下第1个爆破监测点的应力f1p,K′和第2个爆破监测点的应力f2p,K′;其中,K′为正整数,且1k′≤K′;步骤605、计算机将f1p,1,f1p,2,...,f1p,k′,...,f1p,K′分别进行比较,获取爆破模拟下第1个爆破监测点的最大应力值计算机将f2p,1,f2p,2,...,f2p,k′,...,f2p,K′分别进行比较,获取爆破模拟下第2个爆破监测点的最大应力值则爆破模拟下第1个爆破监测点的最大应力值和爆破模拟下第2个爆破监测点的最大应力值所对应的模拟炮距为急倾斜特厚煤层优化后的爆破间距。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西安科技大学;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参数与外部调控优化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