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地笼渔具选择性捕捞试验的装置和方法_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_201810611293.5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申请日:2018-06-14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公开(公告)号:CN108739686B

主分类号:A01K69/00(20060101)

分类号:A01K69/00(20060101)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失效-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法律状态:2022.06.07#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2018.11.30#实质审查的生效;2018.11.06#公开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地笼渔具选择性捕捞试验的装置和方法,属于海洋捕捞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内笼、外笼和共用“喇叭状”倒须。外笼套在内笼外,并在装置两侧交替设置“喇叭状”倒须。本发明装置能够较精准地真实反映不同网目尺寸地笼渔具的选择性捕捞和逃逸率情况、产值损失率情况。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操作方便,试验次数相对较少,试验成本低;既能采集内笼的渔获物样本又能采集从内笼逃逸出的样本,样本少且偏差较小、能够较真实反映地笼渔具对作业渔场鱼类群体影响的情况。

主权项:1.一种地笼渔具选择性捕捞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内笼、外笼和共用“喇叭状”倒须9;所述的内笼包括内笼网筒网衣1、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内笼尖锥状囊网5、内笼框架纵向连接绳7b、内笼尖锥状囊网束绳12;由4根内笼框架纵向连接绳7b连接2个以上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的4角,构成内笼框架,在内笼框架上结敷内笼网筒网衣1,内笼网筒网衣1末端为内笼尖锥状囊网5,内笼尖锥状囊网束绳12穿入内笼尖锥状囊网5的边缘网目,构成内笼;所述的外笼包括外笼网筒网衣3、矩形外笼钢筋框架4、外笼尖锥状囊网6、外笼框架纵向连接绳7a;4根外笼框架纵向连接绳7a连接2个以上矩形外笼钢筋框架4的4角,各矩形外笼钢筋框架4的间距与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的间距相等,构成外笼框架;在外笼框架上结敷外笼网筒网衣3,外笼网筒网衣3末端为外笼尖锥状囊网6,外笼尖锥状囊网束绳13穿入外笼尖锥状囊网6的边缘网目,构成外笼;矩形外笼钢筋框架4套过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矩形外笼钢筋框架4与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的长边、短边相互一一对应,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的4角与矩形外笼钢筋框架4的4角通过框架吊绳8一一对应连接;同一位置嵌套的矩形外笼钢筋框架4与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为一组,两个相邻组之间设置一个共用“喇叭状”倒须9;所述共用“喇叭状”倒须9的网目尺寸与外笼网筒网衣3的网目尺寸相同;共用“喇叭状”倒须9的大口部位呈矩形、连接在矩形外笼钢筋框架4的短边和外笼框架纵向连接绳7a上,共用“喇叭状”倒须9中部连接在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的短边和内笼框架纵向连接绳7b上,共用“喇叭状”倒须9小口部位穿入倒须小口门边缘绳10以固定小口门大小,共用“喇叭状”倒须9的小口门呈扁平的矩形,小口门通过4根倒须小口门边缘绳10连接在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上,小口门与内笼网筒网衣1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以便诱导鱼虾蟹类能够进入内笼。

全文数据:一种地笼渔具选择性捕捞试验的装置和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海洋捕捞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地笼渔具捕捞过程中为了有选择性的捕捞,根据渔获对象的资源状况和地笼渔具的渔获率、释放率和产值损失率,较科学、精准和合理地确定地笼渔具网目尺寸与许可渔获物之间关系的试验装置和方法。技术背景[0002]地笼渔具是指利用长串状笼状器具进行诱捕作业的渔具。按照GB5147—2003《渔具分类、命名及代号》分类原则,地笼渔具属定置延绳倒须笼壶类渔具46·dax·L,俗称地笼、方条地笼、滚地笼,长串地笼。地笼渔具的捕鱼原理是根据捕捞对象特有的栖息、摄食或生殖习性,设置带有防逃倒须的笼具,诱其入内而达到捕获目的。地笼是一种被动式的渔具,该类渔具主要是通过对笼具构造的巧妙设计来实现捕捞目的,即在笼的两侧设有倒须入口装置,笼内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使捕捞对象易进难出,结构简单、巧妙。地笼作业方法是将若干串地笼连接在一起,两端用锚或碇)固定,呈“一”字形敷设在捕捞对象活动的水域,诱捕底层鱼虾蟹类等入笼后而被捕获。[0003]地笼渔具是我国传统的小型渔具之一,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地笼渔具结构简单,容易操作,集鱼、诱鱼、捕鱼方法比较科学;一般都是小型渔具,单位生产规模不大,作业人员少,渔船功率小6〜40马力)、能耗少、成本低;捕获的鱼、虾、蟹类等都是无损伤的鲜活产品,尽管产量不多,但产值较高。因此,地笼是黄渤海区沿岸渔民首选的兼作或副业生产的地方性小型渔具,尤其在底拖网等难以作业的、地形起伏较大的沿岸海域,地笼是最适合的作业方式,故也是沿海渔民主要的生计渔业渔具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起,地笼渔具从淡水水域引入近岸沿海作业的近30年来,随着近岸沿海渔业资源的逐年衰退等变化,地笼作业的船只和使用笼数迅猛增加,且网目尺寸越来越小(从以前的35mm左右缩小到目前的12〜17mm,个别的已小至8mm。目前,仅环黄渤海区三省一市(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就有约100万串以上地笼、5000多艘小型渔船作业。地笼作业数量的增多和网目尺寸的逐渐变小,给近海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特别是对幼鱼的繁殖生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0004]地笼渔具主要由网筒网衣、倒须、锥状网囊、矩形钢筋框架、框架连接绳等组成。单串地笼呈长条形。目前生产上常见的地笼渔具,单串笼长8.00〜25.00m,网目尺寸12〜17謹,网筒网衣由矩形钢筋框架支撑,框架宽300〜40Ctam、高200〜300mm、间距300〜50Ctam;框架间网筒两侧交替设有入口横向倒须用于诱鱼;网筒两端设有长约1.00m的尖锥状囊网,有的还内设2〜3个缩小的框架及2〜3道纵向倒须,锥状囊网用于取鱼。作业时,20〜30串地笼连接成一长串,两端通过锚纲和铁锚或碇固定于作业水域。[0005]地笼渔具的作业渔场一般在近岸浅海、水深3〜20m,主要捕捞对象多为近岸地方性底层鱼虾蟹类等,渔获对象因地域、季节不同而差异较大,故在黄渤海区很难确定一个统一的地笼渔具最小网目尺寸和统一的管理措施。[0006]现有的地笼渔具选择性捕捞试验的装置和方法为制作多个不同规格网目尺寸的地笼渔具在作业渔场进行多笼平行试验。该种试验方法是大样本采样试验方法,存在较多不足:一是“假定捕捞对象在渔场中均匀分布”,但事实上不是如此;二是仅能反映出地笼内的渔获物组成,用不同规格网目尺寸的地笼渔获物生物学数据进行平行比较,得出的幼体释放率(即重量逃逸率和尾数逃逸率往往偏差较大;三是不能反映释放出的幼体生物学组成实际情况原因是逃逸出去的群体没有被收集起来);四是难以估算产值损失率;五是试验需要的地笼渔具数量和试验次数较多,至少N100,费时、费力、费财等。[0007]鉴于此,渔业科技工作者和渔业管理部门急需一种较简单、科学的试验装置和方便、采集样本少且偏差较小的试验方法,依据渔获物重量逃逸率、尾数逃逸率和产值损失率等来科学、精准和合理地确定当地渔业资源状况与地笼渔具网目尺寸的关系,为相关部门设计、管理地笼渔具制定和调整渔具法规、扭转网目尺寸越来越小的现状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使地笼渔具既能捕捞到当地符合规定的渔获对象又能释放大量的幼体、以达到保护渔业资源使其可持续利用之目的。发明内容:[0008]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地笼渔具选择性捕捞试验的装置和方法,能够较精准地真实反映不同网目尺寸地笼渔具的选择性捕捞和逃逸率情况、产值损失率情况。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操作方便,试验次数相对较少,试验成本低;既能采集内笼的渔获物样本又能采集从内笼逃逸出的样本,样本少且偏差较小、能够较真实反映地笼渔具对作业渔场鱼类群体影响的情况。[0009]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0010]—种地笼渔具选择性捕捞试验的装置,包括内笼、外笼和共用“喇叭状”倒须;[0011]所述的内笼包括内笼网筒网衣、矩形内笼钢筋框架、内笼尖锥状囊网、内笼框架纵向连接绳、内笼尖锥状囊网束绳;由4根内笼框架纵向连接绳连接2个以上矩形内笼钢筋框架的4角,构成内笼框架,在内笼框架上结敷内笼网筒网衣,内笼网筒网衣末端为内笼尖锥状囊网,内笼尖锥状囊网束绳穿入内笼尖锥状囊网的边缘网目,构成内笼;[0012]所述的外笼包括外笼网筒网衣、矩形外笼钢筋框架、外笼尖锥状囊网、外笼框架纵向连接绳;4根外笼框架纵向连接绳连接2个以上矩形外笼钢筋框架的4角,各矩形外笼钢筋框架的间距与矩形内笼钢筋框架的间距相等,构成外笼框架;在外笼框架上结敷外笼网筒网衣,外笼网筒网末端为外笼尖锥状囊网,外笼尖锥状囊网束绳穿入外笼尖锥状囊网的边缘网目,构成外笼;[0013]矩形外笼钢筋框架套过矩形内笼钢筋框架,矩形外笼钢筋框架与矩形内笼钢筋框架的长边、短边相互一一对应,矩形内笼钢筋框架的4角与矩形外笼钢筋框架的4角通过框架吊绳——对应连接;[0014]同一位置嵌套的矩形外笼钢筋框架与矩形内笼钢筋框架为一组,两个相邻组之间设置一个共用“喇叭状”倒须。[0015]进一步,各个矩形内笼钢筋框架的间距相等;[0016]进一步,两两共用“喇叭状”倒须在装置的两侧交替设置;[0017]进一步,所述的共用“喇叭状”倒须的网目尺寸与外笼网筒网衣的网目尺寸相同;共用“喇叭状”倒须的大口部位呈矩形、连接在矩形外笼钢筋框架的短边和外笼框架纵向连接绳上,共用“喇叭状”倒须中部连接在矩形内笼钢筋框架的短边和内笼框架纵向连接绳上,共用“喇叭状”倒须小□部位穿入小□门边缘绳以固定小□门大小,共用“喇叭状”倒须的小口门呈扁平的矩形,小口门通过4根倒须小口门吊绳连接在矩形内笼钢筋框架上,小口门与内笼网筒网衣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以便诱导鱼虾蟹类能够进入内笼。[0018]进一步,所述的内笼网筒网衣的网目尺寸大于外笼网筒网衣的网目尺寸。[0019]进一步,所述的矩形外笼钢筋框架的长边和短边均应大于矩形内笼钢筋框架的长边和短边200-180_。以便鱼虾蟹类在内笼与外笼之间有回游的通道。矩形结构在作业过程中借助海流的冲击利于长边着地,使设置在两组框架之间的共用“喇叭状”倒须始终处于有效诱导状态。[002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η个所述装置连接在一起的试验单元系列,两两装置的末端相互打结连接,试验单元系列两端连接的锚纲、锚纲连接铁锚,以固定试验单元系列。[0021]进一步,η^30。[002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所述装置进行试验的方法,它包括装置敷设和装置起取与样本采集、样本的处理与数据分析以及网目尺寸确定;[0023]所述的装置敷设,组装单个所述装置,将同一规格的多个装置在岸上预先连接成一个试验单元系列,两端系上锚纲和铁锚,铁锚上系有浮标绳和带有标记的浮标;然后将试验单元系列装上渔船,到达试验渔区后,先投放一端的浮标和铁锚,随之放出锚纲和试验单元系列,渔船边行边放,试验单元系列呈“一”字形,在渔船的前行过程中自然拉直,最后再抛出另一端的铁锚和浮标;一个试验单元系列放完后,再在附近水域按同样的方法敷设另一个试验单元系列,直至所有的系列试验单元敷设完毕;分别记录各相关信息;[0024]所述的装置起取与样本采集,装置敷设一段时间后,收起装置,把外笼尖锥状囊网内的渔获样本与内笼尖锥状囊网内笼渔获样本分别盛放,并记录样本相关信息;[0025]所述的样本处理与数据分析,对所述样本进行整理、分类,测量和观测每个种类包括体长、体重、尾数、雌雄比例、胃含物、摄食饱满度、性腺发育在内的相关数据,并做好记录;分析不同种类的包括逃逸率、产值损失率在内的指标,重量逃逸率=外笼渔获重量内笼渔获重量+外笼渔获重量),尾数逃逸率=外笼渔获尾数八内笼渔获尾数+外笼渔获尾数),产值损失率=外笼渔获产值内笼渔获产值+外笼渔获产值);对获得的渔获物数据进行生物学分析、Excel分析和作图分析,确定可捕优势群体和优势体长组以及选择性捕捞与网目尺寸的关系;[0026]所述的网目尺寸确定,是根据某些体型适于用“logistics选择曲线”模拟的种类的样本观测数据,用“logistics选择曲线”模型[0028]式中:1表示体长组渔获的特征体长,51表示选择性试验装置对体长组1的选择率;a、b表示选择性参数;求解渔获物体长与捕捞选择率之间的关系,据此来确定合适的地笼渔具网目尺寸。[002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具有的有益效果:[0030]本发明利用了几何结构和诱陷原理,采用的笼体框架为矩形,试验装置敷设于海底后能够在水流的冲击下始终保持矩形长边贴底、位于两侧短边起诱导作用的共用“喇叭状”倒须能够始终保持对鱼虾蟹类的有效诱导;共用“喇叭状”倒须顾名思义,进口大、出口小,被诱导入笼的捕捞对象易进难出,进入内笼后,根据不同内笼网目尺寸对渔获样本的选择,较大的个体留在内笼,较小的个体从内笼逃逸至外笼,被较小网目尺寸的外笼捕获和收集,同时可以采集到不同规格网目尺寸的选择性捕捞的系列样本。[0031]本发明使用的试验装置能够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同一试验装置内既可采集到全部渔获样本又可采集到绝大部分逃逸样本视外笼网筒网衣网目尺寸大小而定,网目越小,从外笼逃逸出的个体越小、尾数也越少),不需要“假定捕捞对象在渔场中均匀分布”,并且解决了平行试验不能同时采集逃逸样本的问题。[0032]使用本发明试验装置和方法同时采集全部渔获样本和绝大部分逃逸样本,样本客观实际、偏差较小,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多种分析,如重量逃逸率、尾数逃逸率、产值损失率,并可用“logistics选择曲线”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平行试验方法因不能采集逃逸出的样本而不能采用此方法进行模拟分析),根据捕捞对象体长和逃逸率之间的关系拟合选择性捕捞所适合的网目尺寸。[0033]使用本发明试验装置和方法在任何地笼作业渔场做选择性捕捞试验时,每种规格网目尺寸仅需一次敷设30个连接在一起的试验装置、每次试验仅需作业30次,即可满足η多30个样本的要求,试验装置结构简单巧妙、易于制作,试验方法相对简单、操作方便,试验综合成本较低,与地笼平行试验方法相比,至少可节约成本50%以上。附图说明[0034]图1.地笼渔具选择性捕捞的试验装置结构示意图:1_内笼网筒网衣,2-矩形内笼钢筋框架,3-外笼网筒网衣,4-矩形外笼钢筋框架,5-内笼尖锥状囊网,6-外笼尖锥状囊网,7a-外笼框架纵向连接绳、7b-内笼框架纵向连接绳,8-框架吊绳,9-共用“喇叭状”倒须,10-倒须小口门边缘绳,11-倒须小口门吊绳,12-内笼尖锥状囊网束绳,13-外笼尖锥状囊网束绳,14-锚纲,15-铁锚,16-浮标绳,17-浮标;[0035]图2.内笼框架与外笼框架连接示意图:2-矩形内笼钢筋框架,4-矩形外笼钢筋框架,8-框架吊绳,7a、7b-框架纵向连接绳;[0036]图3.共用“喇叭状”倒须结构及连接示意图:9-共用“喇叭状”倒须,2-矩形内笼钢筋框架,4-矩形外笼钢筋框架,10-倒须小口门边缘绳,11-倒须小口门吊绳,8-框架吊绳,7a、7b-框架纵向连接绳,1-内笼网筒网衣,3-外笼网筒网衣。[0037]图4.三疣梭子蟹逃逸率;[0038]图5.日本_逃逸率;[0039]图6.斑尾复鰕虎鱼逃逸率;[0040]图7.花鲈逃逸率;[0041]图8.鯆逃逸率;[0042]图9.半滑舌鳎逃逸率[0043]图10.口虾蛄逃逸率;[0044]图11.车虾逃逸率[0045]图12.脊尾白虾逃逸率[0046]图13.其他种类逃逸率;[0047]图14.斑尾复鰕虎鱼选择率logistics曲线;[0048]图15.鯆选择率logistics曲线。具体实施方式:[0049]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受实施例任何形式上的限制。[0050]—种地笼渔具选择性捕捞试验的装置,如图1所示,它包括内笼、外笼和共用“喇叭状”倒须9;[0051]所述的内笼包括内笼网筒网衣1、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内笼尖锥状囊网5、内笼框架纵向连接绳7a、内笼尖锥状囊网束绳12;4根内笼框架纵向连接绳7a连接2个以上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的4角,各个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的间距相等,构成内笼框架,在内笼框架上结敷某种规格网目尺寸的内笼网筒网衣1,内笼网筒网衣1末端通过内笼尖锥状囊网束绳12系在一起形成内笼尖锥状囊网5,构成内笼;[0052]内笼网筒网衣l:PE36tex3X3网线编织而成,网片规格为5种,分别为:网目尺寸2〇111111、650目\92目,网目尺寸3〇111111、434目\62目,网目尺寸4〇111111、325目\46目,网目尺寸50mm、260目X37目和网目尺寸60mm、217目X31目。两端各留出约1.00m作为内笼尖锥状囊网5使用。[0053]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直径3.2mm的不锈钢钢筋外套塑料软管弯曲而成,规格400mmX250mm,一个装置需要17个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框架间距450_,通过内笼框架纵向连接绳7a连接成。[0054]所述的外笼包括外笼网筒网衣3、矩形外笼钢筋框架4、外笼尖锥状囊网6、外笼框架纵向连接绳7b;4根外笼框架纵向连接绳7b连接2个以上矩形外笼钢筋框架4的4角,各矩形外笼钢筋框架4的间距与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的间距相等,构成外笼框架;在外笼框架上结敷同一种规格网目尺寸的外笼网筒网衣3,外笼网筒网衣3末端通过外笼尖锥状囊网束绳13系住形成外笼尖锥状囊网6,构成外笼;[0055]外笼网筒网衣3:PE36tex2X3网线编织而成,规格1种,网目尺寸12mm、1085目X247.5目。两端各留出约I.OOm作为外笼尖锥状囊网6使用。[0056]矩形外笼钢筋框架4:直径3.2_的不锈钢钢筋外套塑料软管弯曲而成,规格600mmX450mm,一个装置需要17个矩形外笼钢筋框架4,矩形外笼钢筋框架4间距450mm,通过外笼框架纵向连接绳7b连接而成。[0057]内笼框架纵向连接绳7a和外笼框架纵向连接绳7b均为:PE36tex60X3捻绳,每个试验装置8根,每根长13.OOm,内笼4根,外笼4根。[0058]矩形外笼钢筋框架4套过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矩形外笼钢筋框架4与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长边、短边相互一一对应,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的4角与矩形外笼钢筋框架的4角通过框架吊绳8——对应连接;[0059]框架吊绳8:PE36tex20X3捻绳,每两个框架之间需要4根,每个试验装置68根,每根长0.141m。[0060]同一位置嵌套的矩形外笼钢筋框架4与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为一组,两个相邻组之间设置一个共用“喇叭状”倒须9。[0061]所述的共用“喇叭状”倒须9的网目尺寸与外笼网筒网衣3的网目尺寸相同;共用“喇叭状”倒须9的大口部位呈矩形、连接在矩形外笼钢筋框架4的短边和外笼框架纵向连接绳7b上,共用“喇叭状”倒须9中部连接在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的短边和内笼框架纵向连接绳7a上,共用“喇叭状”倒须9的小口部位穿入倒须小口门边缘绳10以固定小口门大小,小口门呈扁平的矩形,通过4根倒须小口门吊绳11连接在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上,共用“喇叭状”倒须9的小口部位与内笼网筒网衣1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以便诱导鱼虾蟹类能够进入内笼。[0062]共用“喇叭状”倒须9:PE36tex2X3网线编结,同一种规格,网目尺寸12mm,由长边247.5目、短边62目、高45目的梯形网片缝合而成,呈“喇叭状”(见图3;共用“喇叭状”倒须9的大口形状由矩形外笼钢筋框架4支撑形成,倒须小口门边缘绳10长460_,穿入共用“喇叭状”倒须9的小口边缘网目,以保持小口门的大小。一侦㈣艮倒须小口门吊绳11呈“四伸八炸”形式连接到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上见图3;每个试验装置设置16个共用“喇叭状”倒须9;共用“喇叭状”倒须9在装置两侧交替设置。鱼虾蟹类通过共用“喇叭状”倒须9先进入内笼,幼体或小个体从内笼逃逸出来,被外笼收集。内笼与共用“喇叭状”倒须9之间以及内笼与外笼之间留有IOOmm的间隙作为鱼虾蟹类的回游及倒取渔获物的通道。[0063]倒须小口门吊绳ll:PE36tex4X3捻绳,64根。[0064]30个试验装置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试验单元,单元的两端连接锚纲14,锚纲14连接铁锚15,铁锚15连接浮标绳16,浮标绳16连接浮标17见图1、图2和图3。[0065]30个所述装置连接在一起试验单元系列,则是在现场试验时,两两装置的末端相互打结连接,单元的两端连接锚纲14,锚纲14连接铁锚15,铁锚15连接浮标绳16,浮标绳16连接浮标17见图1、图2和图3。[0066]利用所述装置进行试验的方法,它包括装置敷设和装置起取与样本采集、样本的处理与数据分析以及网目尺寸确定;[0067]所述的装置敷设,组装单个所述装置,将同一规格的多个装置在岸上预先连接成一个试验单元系列,两端系上锚纲14和铁锚15,铁锚15上系有浮标绳16和带有标记的浮标17;然后将试验单元系列装上渔船,到达试验渔区后,先投放一端的浮标17和铁锚15,随之放出锚纲14和试验单元系列,渔船边行边放,试验单元系列呈“一”字形,在渔船的前行过程中自然拉直,最后再抛出另一端的铁锚15和浮标17;—个试验单元系列放完后,再在附近水域按同样的方法敷设另一个试验单元系列,直至所有的系列试验单元敷设完毕;分别记录各相关信息;[0068]所述的装置起取与样本采集,一段时间后,收起装置,把外笼尖锥状囊网6内的渔获样本与内笼尖锥状囊网5内笼渔获样本分别盛放,并记录样本相关信息;[0069]所述的样本处理与数据分析,对样本进行整理、分类,测量和观测每个种类包括体长、体重、尾数、雌雄比例、胃含物、摄食饱满度、性腺发育在内的相关数据,并做好记录;分析不同种类的包括逃逸率、产值损失率在内的指标,重量逃逸率=外笼渔获重量八内笼渔获重量+外笼渔获重量),尾数逃逸率=外笼渔获尾数内笼渔获尾数+外笼渔获尾数),产值损失率=外笼渔获产值内笼渔获产值+外笼渔获产值);对获得的渔获物数据进行生物学分析、Excel分析和作图分析,确定可捕优势群体和优势体长组以及选择性捕捞与网目尺寸的关系;[0070]所述的网目尺寸确定,是根据某些体型适于用“logistics选择曲线”模拟的种类的样本观测数据,用“logistics选择曲线”模型[0071][0072]式中:1表示体长组渔获的特征体长,51表示选择性试验装置对体长组1的选择率;a、b表示选择性参数;)求解渔获物体长与捕捞选择率之间的关系,据此来确定合适的地笼渔具网目尺寸。[0073]地笼渔具选择性捕捞试验的装置的装配方法:先用4根框架纵向连接绳7a连接17个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框架间距450mm,形成内笼主体框架结构,然后将内笼网筒网衣1包覆在框架结构的外面,用细网线扎结在4根框架纵向连接绳7a和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上,内笼网筒网衣缩结系数为0.707。再用4根钢筋框架纵向连接绳7b连接17个矩形外笼钢筋框架4,框架间距450mm,形成外笼主体框架结构;然后套在内笼主体框架结构的外面,用框架吊绳8对应连接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与矩形外笼钢筋框架4的4个角,形成套笼式结构见图2;接着将外笼网筒网衣3包覆在套笼式结构的外面,用细网线扎结在4根框架纵向连接绳7b和矩形外笼钢筋框架4上,外笼网筒网衣缩结系数为0.707。最后,在装置的两侧,即矩形短边,交错相间剪去外笼网筒网衣3和内笼网筒网衣1的部分网衣,将共用“喇叭状”倒须9的大口边缘缝合在矩形外笼钢筋框架4和外笼的框架纵向连接绳7b上,中部缝合在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和内笼的框架纵向连接绳7a上,共用“喇叭状”倒须9的小口边缘网目穿入倒须小口门边缘绳10,然后用4根倒须小口门吊绳11将小口门的一个短边悬吊在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的4个角上,使共用“喇叭状”倒须9的小口呈扁平的矩形;笼体两侧各设置8个倒须口。内笼尖锥状囊网5穿入内笼尖锥状囊网束绳12,外笼尖锥状囊网6穿入外笼尖锥状囊网束绳13。至此,一个试验装置装配完成。根据试验需要,依此制作内笼网筒网衣1网目尺寸分别为20_、30mm、40mm、50mm和60mm的5种,每种制作30个,同一规格的装置末端相互打结连接组成一个试验单元系列。[0074]—种地笼渔具选择性捕捞试验的方法,包括装置敷设、装置起取与样本采集、样本的处理与数据分析以及网目尺寸确定。[0075]试验装置敷设:分别将同一规格的试验装置在岸上预先连接成一个试验单元系列,两端分别系上锚纲14和铁锚15,铁锚15上系有浮标绳16和带有标记的浮标17;此后将所有的试验装置装上渔船,到达试验渔区后,先投放一端的浮标17、浮标绳16和铁锚15,随之放出锚纲14和试验装置,渔船边行边放,试验装置呈“一”字形,在渔船的前行过程中自然拉直,最后再抛出另一端的铁锚15、锚纲14和浮标17、浮标绳16。一个试验单元系列放完后,再在附近水域按同样的方法敷设另一个试验单元,直至所有的系列试验单元敷设完毕。试验单元系列与试验单元系列的间距200-300m。分别记录各相关信息。[0076]试验装置的起取:投放装置48小时后,根据“北斗卫星”定位记录等相关信息,渔船到达试验装置敷设区域,找到浮标17,用篙钩拉上浮标17和浮标绳16,拔铁锚15至船上,接着拉出锚纲14直至试验装置的一端到船首甲板,解开锚纲14,将试验装置导入起笼机;1人边照看起笼机起取试验装置边抖动试验装置将渔获样本抖落到试验装置的一端,另1人边整理边解开试验装置的连接处,再1人先解开外笼尖锥状囊网束绳13、倒出外笼渔获样本,此后解开内笼尖锥状囊网束绳12倒出内笼渔获样本,依此逐个倒出样本。起完一个试验单元系列再起另一个试验单元系列。[0077]样本采集:把一个试验单元系列的外笼样本,即逃逸出的渔获样本,放在盛样本的筐或桶内;把同一个试验单元系列的内笼样本,即未逃逸出的渔获样本,放在另一个盛样本的筐或桶内;分别标记样本和记录相关信息。[0078]样本处理:在船上现场或到岸上以及到实验室再对样本进行整理、分类,测量和观测每个种类的体长、体重、尾数、雌雄比例、胃含物、摄食饱满度、性腺发育等相关数据,并做好记录。如果一次某个种类的数量较多时,随机测量100尾,然后再对整个种类进行换算。[0079]数据分析:分析不同种类的逃逸率、产值损失率,重量逃逸率=外笼渔获重量八内笼渔获重量+外笼渔获重量),尾数逃逸率=外笼渔获尾数八内笼渔获尾数+外笼渔获尾数),产值损失率=外笼渔获产值内笼渔获产值+外笼渔获产值);对获得的渔获物数据进行生物学分析、Excel分析和作图分析等,确定可捕优势群体和优势体长组。[0080]网目尺寸确定:一是根据重量逃逸率、尾数逃逸率和产值损失率等综合指标确定网目尺寸;二是根据某些体型适于用“logistics选择曲线”模拟的种类的样本观测数据,用“logistics选择曲线”模型[0081][0082]式中:1表示体长组渔获的特征体长,51表示选择性试验装置对体长组1的选择率;a、b表示选择性参数。)求解渔获物体长与捕捞选择率之间的关系,据此来确定合适的地笼渔具网目尺寸。[0083]实施例1[0084]根据农业部渔船渔具管理处下达的课题要求,2017年9-10月份,我们利用山东昌邑鲁昌渔养60077渔船主机功率30.9kW约为42HP,船长13.50m,型宽4.50m,型深0.60m,自由航速9节,船艏装有起笼机),在渤海莱州湾72、73渔区做了地笼渔具选择性捕捞试验。外笼网筒网衣网目尺寸统一为12mm,内笼网筒网衣网目尺寸规格分别为20mm、30mm、40mm、50mm和60mm,每种规格30个,组成一个试验单元。每一试验单元共试验30次,每一试验单元每一次的渔获物平均重6987.8g。[0085]不同网目尺寸试验装置的选择性捕捞结果与分析[0086]三疣梭子蟹(优势壳长为45〜69mm的释放率非常低,即使60mm的网目,重量逃逸率仅为1.60%。日本_优势壳长为45〜59mm的逃逸率也较低;50mm时才略有效果,重量逃逸率为17.98%;如果以捕捞梭子蟹为主,内笼网目尺寸至少要放大到110mm。斑尾复鰕虎鱼优势体长95〜134_因个体小,随内笼网目尺寸增大,释放效果明显,30mm时逃逸率就达至IJ77.16%。花鲈优势体长为140〜199mm在内笼网目尺寸为50mm时才有13.01%的少量释放。鯆优势体长为150〜229mm在内笼网目尺寸30mm时开始有逃逸,逃逸率5.57%,到60mm时,逃逸率到45.56%,网目越大,逃逸率越高。半滑舌鳎优势体长为210〜229mm在内笼网目尺寸40mm时出现逃逸5·80%,60mm时逃逸率达到31·32%。口虾蛄(优势体长为110〜124mm在内笼网目尺寸30mm时的逃逸率为41.86%,40mm时逃逸率为54.65%,不符合捕捞规格的个体基本都能外逃。车虾优势体长为130〜159mm在内笼网目尺寸40mm时的逃逸率为43.67%。脊尾白虾优势体长为40〜54mm在内笼网目尺寸为20mm时,其逃逸率已高达76.12%,20mm的内笼已不适合捕捞脊尾白虾。其他种类脉红螺、扁玉螺、织纹螺、黎明蟹、隆线拳蟹、关公蟹、寄居蟹、七刺栗壳蟹、隆背黄道蟹、枯瘦突眼蟹、五带高鳍蝦鮍鱼、斑鲦、石鲽、多鳞鯖、赤鼻棱鍉、腕鞭虾、短蛸。多为无经济价值的小型种类或虽有经济价值但数量很少,仅占总渔获量的5.51%。)的逃逸率随内笼网目尺寸增大,重量逃逸率从16.79%增加至IJ80.02%,释放效果明显见图4-图13。[0087]地笼渔具对种间选择性较差,因此所捕捞的对象种类较多,故很难有一个适合多种捕捞对象的网目尺寸,只能以2〜3种为主要捕捞对象而选择网目尺寸。[0088]“logistics选择曲线”模拟确定网目尺寸[0089]以斑尾复鰕虎鱼和鯆为例,斑尾复鰕虎鱼选择率logistics曲线如图14所示;鯆选择率logistics曲线如图15所示。[0090]斑尾复鰕虎鱼的4种网目(60mm网目几乎全部逃逸,尾数逃逸率为98.35%,不能做选择曲线)选择性曲线倾斜程度有3种(30mm、40mm和50mm较为平坦且右移程度较为均匀,表明这3种试验内笼网目对其选择性的区分效果较为明显。20mm内笼网目选择曲线倾斜程度较陡,表明几乎没有选择性,实际试验的尾数逃逸率仅为6.71%。40臟和50mm内笼网目选择曲线的倾斜程度右移距离较窄,表明这2种网目对其选择性差异较小;其对应的30mm内笼网目选择曲线,右移的间距有较大增加,表明30mm内笼网目选择性较后2种选择性效果的差异较大。根据斑尾复鰕虎鱼的“logistics选择曲线”模型,其内笼网目尺寸定在30〜40mm为宜。[0091]鯆的4种网目(20mm网目没有逃逸,尾数逃逸率为0,不能做选择曲线选择性曲线倾斜程度有3种40mm、50mm和60mm较为平坦且右移程度较为均勾,表明这3种试验内笼网目对其选择性的区分效果较为明显。30mm内笼网目选择曲线倾斜程度较陡,表明几乎没有选择性,实际试验的尾数逃逸率仅为11.59%。40mm、50mm和60mm内笼网目选择曲线的倾斜程度右移距离较宽,表明这3种网目对其选择性差异较大,其选择性效果的差异较大。根据鯆的“logistics选择曲线”模型,其内笼网目尺寸定在40〜50mm为宜。[0092]根据样本生物学数据综合考虑,在该渔区作业的地笼渔具网目尺寸定在30〜40mm较合适。[0093]再进一步,如果考虑渔民可接受的产值损失率,地笼渔具网目尺寸定在30mm左右较合适。

权利要求:1.一种地笼渔具选择性捕捞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内笼、外笼和共用“喇叭状”倒须⑼;所述的内笼包括内笼网筒网衣(1、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内笼尖锥状囊网(5、内笼框架纵向连接绳7b、内笼尖锥状囊网束绳(12;由4根内笼框架纵向连接绳7b连接2个以上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的4角,构成内笼框架,在内笼框架上结敷内笼网筒网衣(1,内笼网筒网衣1末端为内笼尖锥状囊网(5,内笼尖锥状囊网束绳(12穿入内笼尖锥状囊网5的边缘网目,构成内笼;所述的外笼包括外笼网筒网衣3、矩形外笼钢筋框架4、外笼尖锥状囊网(6、外笼框架纵向连接绳7a;4根外笼框架纵向连接绳7a连接2个以上矩形外笼钢筋框架4的4角,各矩形外笼钢筋框架⑷的间距与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的间距相等,构成外笼框架;在外笼框架上结敷外笼网筒网衣3,外笼网筒网衣3末端为外笼尖锥状囊网6,外笼尖锥状囊网束绳13穿入外笼尖锥状囊网6的边缘网目,构成外笼;矩形外笼钢筋框架4套过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矩形外笼钢筋框架4与矩形内笼钢筋框架⑵的长边、短边相互一一对应,矩形内笼钢筋框架⑵的4角与矩形外笼钢筋框架⑷的4角通过框架吊绳8—一对应连接;同一位置嵌套的矩形外笼钢筋框架4与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为一组,两个相邻组之间设置一个共用“喇叭状”倒须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笼渔具选择性捕捞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和矩形外笼钢筋框架⑷的间距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笼渔具选择性捕捞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两共用“喇叭状”倒须⑼在装置的两侧交替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笼渔具选择性捕捞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喇叭状”倒须9的网目尺寸与外笼网筒网衣3的网目尺寸相同;共用“喇叭状”倒须9的大口部位呈矩形、连接在矩形外笼钢筋框架⑷的短边和外笼框架纵向连接绳7a上,共用“喇叭状”倒须9中部连接在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的短边和内笼框架纵向连接绳7b上,共用“喇叭状”倒须⑼小口部位穿入倒须小口门边缘绳(10以固定小口门大小,共用“喇叭状”倒须⑼的小口门呈扁平的矩形,小口门通过4根倒须小口门吊绳10连接在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上,小口门与内笼网筒网衣⑴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以便诱导鱼虾蟹类能够进入内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笼渔具选择性捕捞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笼网筒网衣⑴的网目尺寸大于外笼网筒网衣⑶的网目尺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笼渔具选择性捕捞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外笼钢筋框架(4的长边和短边均应大于矩形内笼钢筋框架(2的长边和短边200-180mm〇7.—种η个权利要求1-6任何一项所述装置连接在一起的试验单元系列,其特征在于试验单元系列为所述两两权利要求1-6任何一项所述装置的末端相互打结连接而成,试验单元系列两端连接的锚纲(14、锚纲(14连接铁锚15,以固定试验单元系列。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试验单元系列,其特征在于所述η30。9.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6任何一项所述装置进行试验的方法,它包括权利要求1-6任何一项所述装置敷设和装置起取与样本采集、样本的处理与数据分析以及网目尺寸确定;所述的装置敷设,组装单个所述装置,将同一规格的多个装置在岸上预先连接成一个试验单元系列,两端系上锚纲(14和铁锚(15,铁锚(15上系有浮标绳(16和带有标记的浮标(17;然后将试验单元系列装上渔船,到达试验渔区后,先投放一端的浮标(17和铁锚15,随之放出锚纲(14和试验单元系列,渔船边行边放,试验单元系列呈“一”字形,在渔船的前行过程中自然拉直,最后再抛出另一端的铁锚(15和浮标(17;—个试验单元系列放完后,再在附近水域按同样的方法敷设另一个试验单元系列,直至所有的系列试验单元敷设完毕;分别记录各相关信息;所述的装置起取与样本采集,装置敷设一段时间后,收起装置,把外笼尖锥状囊网(6内的渔获样本与内笼尖锥状囊网(5内笼渔获样本分别盛放,并记录样本相关信息;所述的样本处理与数据分析,对所述样本进行整理、分类,测量和观测每个种类包括体长、体重、尾数、雌雄比例、胃含物、摄食饱满度、性腺发育在内的相关数据,并做好记录;分析不同种类的包括逃逸率、产值损失率在内的指标,重量逃逸率=外笼渔获重量八内笼渔获重量+外笼渔获重量),尾数逃逸率=外笼渔获尾数内笼渔获尾数+外笼渔获尾数),产值损失率=外笼渔获产值内笼渔获产值+外笼渔获产值);对获得的渔获物数据进行生物学分析、Excel分析和作图分析,确定可捕优势群体和优势体长组以及选择性捕捞与网目尺寸的关系;网目尺寸确定是根据某些体型适于用“logistics选择曲线”模拟的种类的样本观测数据,用“logistics选择曲线”模型式中:1表示体长组渔获的特征体长,Si表示选择性试验装置对体长组1的选择率;a、b表示选择性参数;求解渔获物体长与捕捞选择率之间的关系,据此来确定合适的地笼渔具网目尺寸。

百度查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地笼渔具选择性捕捞试验的装置和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