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防振装置_住友理工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_201811532431.7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理工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申请日:2018-12-14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公开(公告)号:CN110030323B

主分类号:F16F15/14(20060101)

分类号:F16F15/14(20060101);F16F13/16(20060101);F16F15/023(20060101);F16F15/08(20060101);B60K5/12(20060101)

优先权:["20171222 JP 2017-246569","20180523 JP 2018-098880"]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1.02.23#授权;2019.08.13#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7.19#公开

摘要:提供一种新颖构造的防振装置,能够减小在动态减振器中安装于第二安装构件的筒状外部构件所需的变形刚性,且无需厚壁化就能够提高筒状外部构件的变形刚性。一种防振装置10,具有通过主体橡胶弹性体22将第一安装构件18和第二安装构件20相互弹性连结的构造,在第二安装构件上安装托架14,在托架上设有向构成振动传递系统的构件中的任一方安装的安装部52,另一方面,设有压入固定于第二安装构件的筒状外部构件60且在筒状外部构件的内周配设质量体构件58,通过固接于质量体构件的外周部分的支承橡胶62将上述筒状外部构件与质量体构件弹性连结而构成动态减振器16。

主权项:1.一种防振装置10、90、100,其具有通过主体橡胶弹性体22将安装于构成振动传递系统的构件中的各一方的第一安装构件18和第二安装构件20相互弹性连结的构造,所述防振装置10、90、100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安装构件20处安装托架14,在该托架14上设有向构成所述振动传递系统的构件中的任一方安装的安装部52,另一方面,所述防振装置10、90、100设有压入固定于该第二安装构件20的筒状外部构件60,并且在该筒状外部构件60的内周配设质量体构件58,利用固接于该质量体构件58的外周部分的支承橡胶62将所述筒状外部构件60与质量体构件58弹性连结而构成动态减振器16,所述筒状外部构件60在轴向两侧开口,该筒状外部构件60的轴向一方的开口端部压入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构件20,并且所述质量体构件58穿过该筒状外部构件60的轴向另一方的开口而从该筒状外部构件60向外部露出,所述防振装置10、90、100具备所述筒状外部构件60的所述轴向另一方的开口端部向内周侧弯曲而成的加强部72,所述支承橡胶62配置在所述质量体构件58与所述筒状外部构件60的径向之间,还配置在所述质量体构件58与所述加强部72的轴向之间。

全文数据:防振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7年12月2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246569以及于2018年5月2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8-098880的优先权,上述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汽车的发动机支架等的防振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具备动态减振器的防振装置。背景技术以往,已知有适用于汽车的发动机支架等的防振装置。防振装置具有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将安装于构成振动传递系统的各一方的构件的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弹性连结的构造。再者,例如在日本特开平6-94068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方案:通过在发动机支架上附加动态减振器,由此实现防振性能的提高。即,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构造:发动机支架具备杯状的壳体,并且在由壳体形成的空气室收容质量体构件,利用橡胶对质量体构件进行弹性支承,由此构成动态减振器。但是,如专利文献1的图1、图2所示,当由橡胶以悬臂状态弹性支承动态减振器的质量体构件时,在振动输入时,橡胶容易呈摇头状弹性变形,因此还有可能降低由质量体构件的位移带来的减振效果。另一方面,如专利文献1的图3所示,若采用在动态减振器的质量体构件的外周配设橡胶而在径向上对质量体构件进行弹性支承的构造,则能够使质量体构件的位移方式稳定。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图3所示的构造中,由于将作为朝向发动机或者车身的安装构造的螺栓直接设置于壳体,因此要求壳体具有较大的变形刚性,还有可能致使壳体的形成材料受到限定、因壳体成为厚壁而使重量增加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94068号公报发明内容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本发明是以上述情况为背景而作出的,其解决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新颖构造的防振装置,其能够减小在动态减振器中安装于第二安装构件的筒状外部构件所需的变形刚性,并且无需厚壁化就能够提高筒状外部构件的变形刚性。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下,记载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作出的本发明的方式。此外,在以下记载的各方式中采用的构成要素可以尽可能地任意组合加以采用。即,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涉及一种防振装置,其具有通过主体橡胶弹性体将安装于构成振动传递系统的构件中的各一方的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相互弹性连结的构造,所述防振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安装构件处安装托架,在该托架上设有向构成所述振动传递系统的构件中的任一方安装的安装部,另一方面,所述防振装置设有压入固定于该第二安装构件的筒状外部构件,并且在该筒状外部构件的内周配设质量体构件,利用固接于该质量体构件的外周部分的支承橡胶将所述筒状外部构件与质量体构件弹性连结而构成动态减振器。根据被设为依据这样的第一方式的构造的防振装置,能够同时获得基于由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弹性变形带来的内部摩擦等的防振效果、以及由动态减振器带来的减振效果,实现防振性能的提高。另外,通过将筒状外部构件压入固定于第二安装构件,筒状外部构件被第二安装构件加强,因此能够在将筒状外部构件单体的变形刚性设定得比较小的同时,在装配于第二安装构件的装配状态下获得较大的筒状外部构件的变形刚性。因而,例如,还能够在将筒状外部构件设为薄壁而实现轻量化的同时,防止筒状外部构件的变形。另外,动态减振器具有将质量体构件配置于筒状外部构件的内周而利用支承橡胶对其外周部分进行弹性支承的构造,因此相对于轴向的振动输入而不易产生质量体构件的扭转位移等,能够有效地获得针对输入振动的减振作用。尤其是,即便在增大质量体构件的质量而想要有利地获得动态减振器所带来的减振效果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在外周部分稳定地支承质量体构件而有效地获得作为目的的减振效果,并且利用由压入带来的加强效果来防止经由支承橡胶来支承大质量的质量体构件的筒状外部构件的变形。本发明的第二方式在第一方式所述的防振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筒状外部构件在轴向两侧开口,该筒状外部构件的轴向一方的开口端部压入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构件,并且所述质量体构件穿过该筒状外部构件的轴向另一方的开口而从该筒状外部构件向外部露出。根据第二方式,与将质量体构件收容于有底筒状的筒状外部构件的情况相比,容易在有限的防振装置的配设空间内将质量体构件的轴向尺寸设定得更大。其结果是,容易获得较大的质量体构件的质量,能够有利地获得由动态减振器带来的减振效果。本发明的第三方式在第二方式所述的防振装置的基础上,所述防振装置具备所述筒状外部构件的轴向另一方的开口端部向内周侧弯曲而成的加强部。根据第三方式,筒状外部构件的轴向一方的开口端部通过朝向第二安装构件的压入固定而被加强,并且筒状外部构件的轴向另一方的开口端部通过加强部而被加强,因此确保较大的筒状外部构件的变形刚性。尤其是,通过在远离朝向第二安装构件压入固定的压入固定部分的轴向另一方的开口端部设置加强部,能够有效地提高筒状外部构件的变形刚性。本发明的第四方式在第三方式所述的防振装置的基础上,所述支承橡胶固接于所述筒状外部构件的所述加强部。根据第四方式,容易相对于轴向的输入而获得较大的支承橡胶的压缩弹性分量,能够获得较大的支承橡胶中的轴向上的弹性的调谐自由度。本发明的第五方式在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防振装置的基础上,在所述筒状外部构件的轴向中间部分设有台阶部。根据第五方式,通过使台阶部作为加强构造而发挥功能,实现筒状外部构件的变形刚性的提高。本发明的第六方式在第一方式至第五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防振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筒状外部构件在下侧开口,并且在该筒状外部构件的下侧的开口部设有向内周突出的防脱突部,由该防脱突部构成防止所述质量体构件从该筒状外部构件向下侧脱出的失效保险failsafe。根据第六方式,在万一支承橡胶断裂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失效保险来防止质量体构件从筒状外部构件向下侧脱出,实现安全性的提高。并且,利用在筒状外部构件的下侧的开口部设置防脱突部的简单构造,能够实现有效的失效保险。本发明的第七方式在第一方式至第六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防振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第二安装构件被设为筒状,该第二安装构件的轴向一方的开口被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堵塞,并且该第二安装构件的轴向另一方的开口被挠性膜堵塞,壁部的一部分由该主体橡胶弹性体构成的受压室和壁部的一部分由该挠性膜构成的平衡室形成在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与挠性膜之间,另一方面,压入固定于该第二安装构件的所述筒状外部构件朝向轴向外侧延伸出,所述质量体构件相对于该挠性膜配设于轴向外侧,该筒状外部构件与该质量体构件由所述支承橡胶弹性连结,并且使在该挠性膜与该质量体构件的轴向之间形成的空间向大气开放的连通孔形成于该筒状外部构件、该质量体构件与该支承橡胶中的至少一者。根据第七方式,通过将防振装置设为流体封入式,能够获得基于流体的流动作用的优异的防振效果。并且,通过在相对于预先设定的频率的振动而发挥优异的防振效果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上设置动态减振器,例如能够针对不同频率的多种振动实现有效的防振性能、实现针对特定频率的振动的更优异的防振性能。进一步,通过设置连通孔,防止在挠性膜与质量体构件之间形成的空间被封闭,能够防止挠性膜的变形受到该空间的空气弹性阻碍,在振动输入时较大地发挥受压室与平衡室的压力差,因此能够有效地获得基于流体的流动作用等的防振效果。本发明的第八方式在第七方式所述的防振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质量体构件相对于所述挠性膜配置于下侧,并且覆盖该质量体构件的上表面的覆盖橡胶与所述支承橡胶一体形成。根据第八方式,即使在振动输入时挠性膜与质量体构件的上表面抵接,也可以通过覆盖橡胶的缓冲作用来抑制异响的产生。另外,通过将与支承橡胶一体形成的覆盖橡胶固接于质量体构件,还能够实现支承橡胶与质量体构件的固接强度、耐久性的提高。更进一步,质量体构件的上表面被覆盖橡胶覆盖,因此即使水等侵入挠性膜与质量体构件之间,也可以防止质量体构件中的生锈等腐蚀。进一步,由于利用覆盖橡胶广泛地覆盖质量体构件的表面,因此,例如即使在因来自外部的热量使质量体构件成为高温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覆盖橡胶减轻从质量体构件向挠性膜的辐射热,能够期待挠性膜、平衡室封入液等的温度上升的抑制效果,并且还能够期待由质量体构件、筒状外部构件等的共鸣等引起的振动、异响的抑制效果。本发明的第九方式在第八方式所述的防振装置的基础上,成形所述支承橡胶以及所述覆盖橡胶时的材料注入部设于所述覆盖橡胶。根据第九方式,产生突出部而在形状乃至特性上难以与其他部分实现均匀化的橡胶成形时的材料注入部被设于远离构成动态减振器的支承橡胶的位置,因此能够更稳定地获得在支承橡胶、进而动态减振器中作为目的的特性。本发明的第十方式在第九方式所述的防振装置的基础上,通过以在所述质量体构件的上表面中的比中心靠近外周端的位置处突出的状态设置所述材料注入部,并且局部增大所述覆盖橡胶的壁厚尺寸,由此形成有从所述材料注入部至所述支承橡胶的材料引导部。根据第十方式,能够在质量体上表面的中央部分避免不必要的覆盖橡胶的壁厚,并且利用材料引导部来确保向成形模具中的橡胶成形腔体注入材料时的橡胶材料从材料注入部向支承橡胶的良好的流动性。另外,由于避开与在振动输入时容易较大变形的挠性膜的中央部分对置的对置位置地在质量体构件的上表面的外周侧设定材料注入部,因此,即使在材料注入部产生了突出部的情况下,也能够减轻乃至避免因挠性膜向该突出部碰撞而使挠性膜的耐久性降低。本发明的第十一方式在第七方式至第十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防振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质量体构件相对于所述挠性膜配置于下侧,所述连通孔形成为在该质量体构件的上表面上开口,并且该质量体构件的上表面具备朝向该连通孔的开口而向下倾斜的锥面。根据第十一方式,通过在质量体构件上形成的连通孔而使挠性膜与质量体构件之间的空间向大气开放。进一步,例如即使水进入质量体构件的上侧,进入的水被设于质量体构件的上表面的锥面朝向连通孔的开口引导,穿过连通孔而迅速地朝向外部排出。由此,能够防止水长期存积于质量体构件的上表面,避免质量体构件生锈等不良情况。本发明的第十二方式在第七方式至第十一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防振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质量体构件相对于所述挠性膜配置于下侧,并且所述连通孔形成为在所述支承橡胶的上表面上开口。根据第十二方式,通过在支承橡胶上形成的连通孔而使挠性膜与质量体构件之间的空间向大气开放。进一步,例如即使水进入支承橡胶的上侧,由于水穿过连通孔而迅速地向外部排出,因此能够防止水长期存积于支承橡胶的上表面从而避免支承橡胶劣化等不良情况。此外,也可以与第十一方式所述的质量体构件中的连通孔一并地采用支承橡胶中的连通孔。并且,也能够通过连通孔的形状、大小、配置、形成数量等来调节支承橡胶的弹性特性,能够获得作为目的的支承橡胶的弹性特性。本发明的第十三方式在第一方式至第十二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防振装置的基础上,所述托架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构件压入固定的装配筒部。根据第十三方式,通过将托架压入第二安装构件,借助第二安装构件的加强效果,能够利用托架来实现针对筒状外部构件的进一步的加强效果。此外,在本发明中,筒状外部构件、托架相对于第二安装构件的压入可以是基于内嵌的压入、也可以是基于外嵌的压入。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通过将动态减振器的筒状外部构件压入固定于第二安装构件而利用第二安装构件对筒状外部构件进行加强,能够在将筒状外部构件单体的变形刚性设定得比较小的同时,在装配于第二安装构件的装配状态下获得较大的筒状外部构件的变形刚性。因而,例如还能够在将筒状外部构件设为薄壁而实现轻量化的同时,防止筒状外部构件的变形。另外,动态减振器具有将质量体构件配置于筒状外部构件的内周而利用支承橡胶对质量体构件的外周部分进行弹性支承的构造,因此相对于轴向的振动输入而不易产生质量体构件的扭转位移等,能够有效地获得针对输入振动的减振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支架的剖视图。图2是构成图1所示的发动机支架的动态减振器的俯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动态减振器的仰视图。图4是图2的IV-IV剖视图。图5是图2所示的动态减振器的立体图。图6是以其他角度来表示图2所示的动态减振器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支架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支架的图9的VIII-VIII剖视图。并且是表示作为一个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支架的剖视图。图9是图8的IX-IX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90、100:发动机支架防振装置;14:托架;16:动态减振器;18:第一安装构件;20:第二安装构件;22:主体橡胶弹性体;32:挠性膜;46:受压室;48:平衡室;50:装配筒部;52:安装部;58:质量体构件;60:筒状外部构件;62:支承橡胶;66:质量体连通孔连通孔;68:锥面;72:加强部;74:防脱突部;76:台阶部;78:橡胶连通孔连通孔;80:空间;82:失效保险;102:上表面;104:材料注入部;106:材料引导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图1中示出汽车用的发动机支架10来作为形成为依据本发明的构造的防振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发动机支架10具有通过在支架主体12上安装托架14和动态减振器16而成的构造。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方向是指轴向,是指在后述的车辆装配状态下成为大致铅垂上下方向的图1中的上下方向。更详细来说,支架主体12被设为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具有通过主体橡胶弹性体22将第一安装构件18和第二安装构件20相互弹性连结的构造。第一安装构件18是由金属等形成的高刚性的构件,作为整体具有沿轴向延伸的近似圆柱形状,并且轴向中间部分被设为局部地直径变大。进一步,在第一安装构件18形成有在上表面开口而沿上下延伸的螺纹孔24。第二安装构件20是由金属等形成的高刚性的构件,具备薄壁大径的具有近似圆筒形状的圆筒状部25,并且在圆筒状部25的轴向中间部分形成有中间台阶部26,圆筒状部25被设为带台阶的圆筒形状,其中,比中间台阶部26靠上侧的上侧部分的直径大于下侧部分。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安装构件20通过冲压加工拉深来成形,由于圆筒状部25的下端部朝向内周侧弯曲而具备圆环状的加强肋27,因此实现了第二安装构件20的变形刚性的提高。然后,将第一安装构件18与第二安装构件20沿上下配置在大致同一中心轴上,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22将上述第一安装构件18和第二安装构件20相互弹性连结。主体橡胶弹性体22具有近似圆锥台形状,径向的中央部分硫化粘接于第一安装构件18,并且被设为大径的下端部的外周面硫化粘接于第二安装构件20的内周面。这样,本实施方式的主体橡胶弹性体22形成为具备第一安装构件18和第二安装构件20的一体硫化成形品。此外,理想的是,在主体橡胶弹性体22的硫化成形后对第二安装构件20实施360度径向压缩等缩径加工,从而降低由主体橡胶弹性体22的成形后的收缩引起的拉伸应力。进一步,在主体橡胶弹性体22上形成有在下表面开口的凹部28。该凹部28朝向开口而直径逐渐变大,在第二安装构件20中的圆筒状部25的小径部分的内周进行开口。更进一步,第二安装构件20的圆筒状部25的小径部分的内周面由密封橡胶层30覆盖。该密封橡胶层30与主体橡胶弹性体22一体形成,被设为薄壁筒状,从凹部28的外周向下侧延伸。另外,在第二安装构件20的下端部安装有挠性膜32。挠性膜32例如是薄壁的橡胶膜,沿上下具有松弛度,并且在外周端部固接有环状的固定构件34。而且,通过将固定构件34插入第二安装构件20的圆筒状部25的内周,并与由密封橡胶层30覆盖的圆筒状部25的小径部分嵌接,由此在第二安装构件20的下端部安装有挠性膜32。由此,第二安装构件20的圆筒状部25的上开口被主体橡胶弹性体22堵塞为流体密封,并且第二安装构件20的圆筒状部25的下开口被挠性膜32堵塞为流体密封。而且,在第二安装构件20的圆筒状部25的内周,在主体橡胶弹性体22与挠性膜32的轴向之间形成有封入了非压缩性流体的流体室36。此外,对封入于流体室36的非压缩性流体没有特别限定,但理想的是0.1Pa·s以下的低粘性的液体,例如可以采用水、乙二醇、亚烷基二醇、聚亚烷基二醇、硅油或者它们的混合液等。另外,在流体室36中配设有分隔构件38。分隔构件38具备近似圆板形状的主体部40,并且在主体部40的外周端部一体形成有朝下侧延伸出的近似圆筒形状的嵌接部42。进一步,在主体部40的径向中央部分形成有沿上下贯通的节流通路44。基于通路截面积与通路长度之比而对该节流通路44的流动流体的共振频率即调谐频率进行调节,例如,将调谐频率设定为与怠速振动、行驶轰鸣声等相当的中频至高频。当然,节流通路的具体构造、调谐频率可以变更,例如也可以通过在分隔构件的外周部分形成沿周向延伸的节流通路而较长地确保节流通路的通路长度,从而将节流通路的调谐频率设定为与发动机抖动相当的低频。而且,分隔构件38配设于流体室36,包含嵌接部42的外周端部经由密封橡胶层30而嵌接于第二安装构件20的圆筒状部25的小径部分。由此,流体室36被分隔构件38沿上下一分为二,在比分隔构件38靠上侧的位置形成有壁部的一部分由主体橡胶弹性体22构成的受压室46,并且在比分隔构件38靠下侧的位置形成有壁部的一部分由挠性膜32构成的平衡室48。上述受压室46和平衡室48封入有非压缩性流体,并且通过节流通路44相互连通。被设为这样构造的支架主体12在第二安装构件20上安装有作为独立部件的托架14。托架14是由金属等形成的高刚性的构件,具有在被设为近似圆筒形状的装配筒部50的下端部固定设置有多个安装部52的构造。装配筒部50在上端部一体形成有向内周突出的圆环板状的限位承受部54,并且下部被设为直径比上部大,被设为大径的装配筒部50的下部以外嵌状态通过压入固定而装配于第二安装构件20。安装部52具有弯曲成近似L状的截面形状,上端部与装配筒部50的下端部的外周面重叠而通过焊接等手段进行固定,并且在下端部以贯穿状态固定有向下方突出的安装螺栓56。另外,在支架主体12安装有动态减振器16。如图2~图6所示,动态减振器16具有通过支承橡胶62将质量体构件58和筒状外部构件60弹性连结的构造。更具体来说,质量体构件58由铁等比重较大的材料形成,整体具有近似圆柱形状。进一步,在质量体构件58的外周面设有台阶面64,比台阶面64靠下侧的部分被设为直径小于上侧。更进一步,在质量体构件58的径向中央部分形成有上下贯通的作为连通孔的质量体连通孔66。该质量体连通孔66在质量体构件58的上表面开口,在质量体构件58的上表面形成有朝向质量体连通孔66的上开口而向下倾斜的锥面68。锥面68在整周范围内设置在质量体构件58的上表面中的径向中间部分,朝向内周而向下倾斜。筒状外部构件60作为相对于第二安装构件20、托架14独立的部件而由金属等形成,具有薄壁大径的近似圆筒形状,在轴向两侧、换言之上下方向两侧进行开口。进一步,在筒状外部构件60的上端部,在整周范围内连续地一体形成有向外周突出的凸缘部70,并且筒状外部构件60的下端部向内周弯曲,在筒状外部构件60的下端部,在整周范围内连续地一体形成有向内周突出的内凸缘状的加强部72,利用上述结构,实现筒状外部构件60的变形刚性的提高。更进一步,在筒状外部构件60的下端部,在周向上的多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处设有延伸至比加强部72更靠内周的位置的防脱突部74。本实施方式的筒状外部构件60通过对金属坯板进行冲压加工拉深来成形。进一步,筒状外部构件60的下部被设为直径小于上部,在轴向中间部分形成有台阶部76。本实施方式的台阶部76以朝向内周而向下倾斜的大致恒定的锥形状在整周范围内连续形成,另外,筒状外部构件60中的比台阶部76靠下侧的小径部分与比台阶部76靠上侧的大径部分相比,轴向长度较短。此外,筒状外部构件60整体以大致恒定的厚度来形成,被设为壁厚比托架14的装配筒部50薄,并且被设为壁厚比第二安装构件20薄或者与第二安装构件20大致相同的厚度。而且,质量体构件58配置在筒状外部构件60的内周,在上述质量体构件58与筒状外部构件60之间配设有支承橡胶62。支承橡胶62是圆环状的橡胶弹性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作为连通孔的多个橡胶连通孔78。橡胶连通孔78形成为以沿周向延伸的规定的截面形状上下贯通,上开口在质量体构件58与筒状外部构件60的径向之间在支承橡胶62的上表面开口,并且下开口在质量体构件58与筒状外部构件60的加强部72之间在支承橡胶62的内周面开口。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橡胶连通孔78、78、78、78在周向上相互分离而大致均等地配置。而且,支承橡胶62的外周面硫化粘接于筒状外部构件60的内周面,并且下表面硫化粘接于筒状外部构件60中的加强部72以及防脱突部74的上表面,另一方面,内周面硫化粘接于质量体构件58的外周部分、即台阶面64以及比台阶面64靠上侧的大径部分。由此,通过支承橡胶62将质量体构件58和筒状外部构件60相互弹性连结。进一步,在质量体构件58和筒状外部构件60由支承橡胶62弹性连结的状态下,质量体构件58穿过筒状外部构件60的下开口向外部露出,在本实施方式中,被设为小径的质量体构件58的下部局部地从筒状外部构件60的下开口向下侧突出。由此,例如即使在筒状外部构件60的下侧配设有车辆的其他构件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质量体构件58朝向车辆的其他构件的内周配置,能够获得较大质量的质量体构件58。此外,质量体构件58的台阶面64位于比构成筒状外部构件60的下端部的加强部72以及防脱突部74靠上侧的位置,质量体构件58中的比台阶面64靠上侧的大径部分在整体范围内配置于筒状外部构件60的内周。除此之外,理想的是,在支承橡胶62的径向上延伸的弹性中心与质量体构件58的重心相距的距离较短,优选设定为该弹性中心穿过质量体构件58的重心。由此,相对于后述的上下方向的振动输入,降低质量体构件58的扭转位移。此外,支承橡胶62固定于筒状外部构件60的比台阶部76靠下侧的小径部分。更进一步,在支承橡胶62的硫化成形后,对筒状外部构件60进行缩径加工,由此降低由支承橡胶62的成形后的收缩引起的拉伸应力,并且在轴向的投影上,筒状外部构件60的防脱突部74的内周部分配置在与质量体构件58的台阶面64重叠的位置。此外,支承橡胶62配置在比筒状外部构件60的台阶部76靠下侧的位置。被设为上述构造的动态减振器16中,筒状外部构件60被压入固定于第二安装构件20,由此将动态减振器16安装于支架主体12。即,通过将筒状外部构件60中的比台阶部76靠上侧的大径部分相对于第二安装构件20的圆筒状部25中的比中间台阶部26靠下侧的小径部分以外嵌状态进行压入,由此将筒状外部构件60的上部固定于第二安装构件20,并且使得筒状外部构件60向比第二安装构件20更靠下侧的位置延伸。由此,将质量体构件58以及支承橡胶62配设在支架主体12的下侧,动态减振器16实际上构成在比支架主体12靠下侧的位置。此外,在支架主体12的挠性膜32与动态减振器16的质量体构件58以及支承橡胶62的上下之间形成有空间80。该空间80通过质量体连通孔66和橡胶连通孔78而向大气开放,由此将内压维持为近似大气压。这样,通过将筒状外部构件60的上部压入固定于第二安装构件20的下部,由此筒状外部构件60被第二安装构件20加强,因此无需将筒状外部构件60本身的变形刚性设定得特别大就能够防止筒状外部构件60的变形。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二安装构件20压入固定于设为厚壁的托架14的装配筒部50,并且在第二安装构件20的下端部设有加强肋27,由此提高了第二安装构件20的变形刚性,因此更有利地发挥由朝向第二安装构件20的压入带来的筒状外部构件60的加强效果。换言之,通过将托架14以外嵌状态压入于第二安装构件20而提高了第二安装构件20的变形刚性,由此相对于以外嵌状态压入第二安装构件20的筒状外部构件60,托架14的加强效果可以经由第二安装构件20作用于筒状外部构件60。并且,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筒状外部构件60的远离朝向第二安装构件20的压入固定部分的下端部朝向内周弯曲而被设为加强部72,因此有效地确保了筒状外部构件60的变形刚性。除此之外,在筒状外部构件60中,在从压入固定于第二安装构件20的部分朝向轴向下侧突出的部分形成有被设为锥形状的环状的台阶部76。该台阶部76也远离筒状外部构件60中的支承橡胶62的固接部分,在筒状外部构件60中设置在压入固定于第二安装构件20的部分与固接有支承橡胶62的部分的轴向之间。这样,通过将台阶部76设置在筒状外部构件60的轴向中间部分、且是远离筒状外部构件60中的朝向第二安装构件20的压入固定部分以及支承橡胶62的固接部分的部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筒状外部构件60的变形刚性。筒状外部构件60被设为相对于直接固定于后述的车辆车身的托架14而独立的部件,因此不需要朝向车辆车身固定所需的较大的变形刚性。因此,在筒状外部构件60中,在实现由薄壁化带来的重量的减轻等的同时,通过朝向第二安装构件20的压入固定、加强部72以及台阶部76的形成来确保必要的变形刚性,另一方面,通过在托架14中设定足够的变形刚性,由此实现朝向车辆的稳定安装。此外,通过使设于筒状外部构件60的上端的凸缘部70与第二安装构件20的中间台阶部26在轴向上抵接来规定筒状外部构件60相对于第二安装构件20的轴向上的相对位置。由此,质量体构件58配设在比第二安装构件20的下端靠下侧的位置,并且配置为相对于挠性膜32向下侧分离,尤其是以在挠性膜32的变形、质量体构件58的上下位移时挠性膜32与质量体构件58不进行抵接的方式设定质量体构件58相对于挠性膜32的初始的隔离距离。进一步,由于凸缘部70相对于第二安装构件20的中间台阶部26以抵接状态进行重叠,因此利用通过嵌接于托架14的装配筒部50来增大变形刚性的中间台阶部26而对凸缘部70进行加强,实现筒状外部构件60的变形刚性的进一步提高。被设为这样构造的发动机支架10中,例如第一安装构件18被安装于未图示的动力单元侧,并且第二安装构件20经由托架14被安装于未图示的车辆车身侧。由此,将动力单元与车辆车身经由发动机支架10相互防振连结。此外,由于托架14在具备安装螺栓56的安装部52处安装于车辆车身,因此安装部52的下表面被设为托架14朝向车辆车身的安装面。进一步,质量体构件58的下端的位置被设定为至少比位于最下端的安装部52的下表面的延长面靠上侧。然后,在上述那样的装配于车辆的装配状态下,当输入上下方向的振动时,在受压室46与平衡室48之间引起相对的压力变动,在上述受压室46与平衡室48之间产成穿过节流通路44的流体流动。由此,发挥基于流体的共振作用等流动作用的防振效果,发挥作为目的的防振效果。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节流通路44被调谐为怠速振动、行驶轰鸣声等的中频至高频,因此在输入中频至高频振动时发挥基于低动态弹性的振动绝缘作用。进一步,在输入上下方向的振动时,在动态减振器16中,质量体构件58相对于筒状外部构件60上下位移,由此还能发挥以抵消的方式降低输入振动的效果。由此,还能一并发挥基于动态减振器16的防振效果。质量体构件58的比台阶面64靠上侧的大径部分的外径尺寸被设为比第二安装构件20的加强肋27的内径尺寸小,并且比挠性膜32的固定构件34的内径尺寸小,质量体构件58的上端的外周缘位于比上述加强肋27以及固定构件34靠内周的位置。由此,能够防止硬质的质量体构件58由于上下方向的位移而与硬质的加强肋27、固定构件34抵接,并且能够在抑制发动机支架10的轴向尺寸的同时,允许较大的质量体构件58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移行程。此外,通过调节在动态减振器16中由质量体构件58与支承橡胶62构成的质量体-弹性系的共振频率,能够根据需要来设定成为动态减振器16的减振对象的振动的频率。具体来说,例如通过使动态减振器16的共振频率与支架主体12中的节流通路44的调谐频率大体一致,能够针对特定频率的振动实现更优异的防振性能,另一方面,通过使节流通路44的调谐频率与动态减振器16的共振频率互不相同,针对频率不同的多种输入振动也能够实现有效的防振性能。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承橡胶62形成有多个橡胶连通孔78,通过橡胶连通孔78的形状、孔截面积、形成数量等来调节支承橡胶62的弹性。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支承橡胶62不仅配置在质量体构件58的外周面与筒状外部构件60的内周面的径向之间,还配置在质量体构件58的台阶面64与筒状外部构件60的加强部72以及防脱突部74的轴向之间,由此调节了支承橡胶62的轴向上的弹性。本实施方式的动态减振器16具有质量体构件58的外周被环状的支承橡胶62弹性支承的构造,因此质量体构件58不易在扭转方向等位移,能够有效地获得由质量体构件58在上下方向上位移带来的减振效果。另外,通过在质量体构件58形成有质量体连通孔66,并且在支承橡胶62形成有橡胶连通孔78,在挠性膜32与质量体构件58以及支承橡胶62的上下之间形成的空间80通过上述质量体连通孔66和橡胶连通孔78与外部空间连通。由此,空间80向大气开放,防止挠性膜32的变形受到空间80的空气弹性妨碍,因此在输入轴向振动时,在支架主体12中引起受压室46与平衡室48的相对压力较大的变动,能够有效地获得基于流体的流动作用的防振效果。并且,例如即使水穿过质量体连通孔66以及橡胶连通孔78而浸入空间80,也可以使质量体构件58上的水穿过质量体连通孔66而向外部排出,并且使支承橡胶62上的水穿过橡胶连通孔78而向外部排出。尤其是,在面积较大的质量体构件58的上表面设有朝向质量体连通孔66的上开口而向下倾斜的锥面68,质量体构件58上的水被导向质量体连通孔66而迅速地排出。由此,能够避免水长期存积在质量体构件58以及支承橡胶62的上表面,防止质量体构件58以及支承橡胶62的生锈、劣化等。另外,筒状外部构件60的防脱突部74相对于质量体构件58的台阶面64在上下方向的投影中重叠,由此,即使支承橡胶62断裂,质量体构件58也不会从筒状外部构件60朝下方脱出,利用构成为包含防脱突部74的失效保险82来实现安全性的确保。另外,还考虑到当支承橡胶62断裂时质量体构件58进行倾动等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得质量体构件58中的比台阶面64靠上侧的上侧部分在轴向上具有足够的长度等,与质量体构件58的朝向无关地,使质量体构件58卡挂于筒状外部构件60的防脱突部74而作为失效保险82发挥功能,使得质量体构件58不会从筒状外部构件60朝下侧脱落。此外,由失效保险82防止质量体构件58朝下侧脱落的情况亦可明显可知,构成失效保险82的防脱突部74在发动机支架10朝向车辆装配的装配状态下相对于质量体构件58配置于重力的作用方向即下侧。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该具体记载限定。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作为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的支架主体12,但也可以采用未封入流体的实心型的支架主体。即,作为图7所示的防振装置的发动机支架90具有在支架主体92安装有托架14和动态减振器16的构造,被设为支架本体92通过主体橡胶弹性体22弹性连结有第一安装构件18和第二安装构件20的构造,没有像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形成封入有非压缩性流体的受压室、平衡室。在这样的图7的发动机支架90中,相对于上下方向的振动输入,也能够有效地获得基于由主体橡胶弹性体22的弹性变形带来的内部摩擦等的防振效果、由动态减振器16带来的减振效果。此外,在图7所示的发动机支架90中,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构件以及部位,在图中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由此省略说明。进一步,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相对于质量体构件58的外周面固接有支承橡胶62,但支承橡胶62的形状、相对于质量体构件58以及筒状外部构件60的固接位置等不受限定。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质量体构件58的表面除了支承橡胶62的固接区域以外被露出,但也可以利用覆盖橡胶等将质量体构件58的表面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包括质量体连通孔66的内周面在内进行覆盖。具体来说,例如也可以如图8~图9所示那样,在质量体构件58与挠性膜32的对置面之间由筒状外部构件60包围周围而划分有内部空间,利用覆盖橡胶98将露出于该内部空间的质量体构件58的表面进行覆盖。即,在图8~图9所示的发动机支架100中,构成动态减振器16的质量体构件58的上表面102被设为沿与支架中心轴正交的轴直角方向扩展、且在支架装配状态下成为近似水平面的平坦面形状。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质量体构件58被设为实心的块构造,未形成上述实施方式的质量体连通孔66。另外,在上述质量体构件58上形成覆盖表面的覆盖橡胶98,并通过硫化粘接等固接于外周面。该覆盖橡胶98与构成动态减振器16的支承橡胶62一体形成。覆盖橡胶98也可以覆盖质量体构件58的全部表面,在本方式中,在实质上在整体范围内将从支承橡胶62的固接部分起位于上方的质量体构件58的上侧外周面和上表面102覆盖。由此,在动态减振器16装配于支架主体12的装配状态下,面对由筒状外部构件60包围周围而在挠性膜32与质量体构件58的对置面之间划分出的内部的空间80的质量体构件58的表面在实质上在整体范围内由覆盖橡胶98覆盖。此外,覆盖橡胶98的厚度尺寸只要是能够在质量体构件58的表面上以遍布的方式稳定地成形橡胶材料、并且能够防止因制造时的处理、装配后的使用而引起的剥离等损伤所需的厚度尺寸即可,不受限定。当然,在本方式中,在一体形成的覆盖橡胶98和支承橡胶62的成形时,橡胶材料相对于成形模具的成形腔体的注入部104形成于覆盖橡胶98,因此还考虑到橡胶材料朝向支承橡胶62的流动性来设定覆盖橡胶98的厚度尺寸。具体来说,在本方式中,考虑到朝向支架中心轴方向图中的上下方向的脱模,将材料注入部104设置为位于质量体构件58的上表面102。并且,在质量体构件58的上表面102中,在从中心朝向外周分离规定距离的位置、且是比中心靠近外周端的位置设定有材料注入部104。另外,在质量体构件58的周向上,以位于大致相等间隔的位置的方式设有多个在图示中为四处材料注入部104,在本方式中,全部的材料注入部104被设于从上表面102的外周端向径向内侧分离大致相同距离的位置。各材料注入部104与设定于成形模具的注入口的浇口对应地成为向上方突出的凸形状,在材料注入部104中,覆盖上表面102的覆盖橡胶98的厚度尺寸增大。进一步,在覆盖橡胶98中,从材料注入部104至支承橡胶62的路线被设为厚壁而设有材料引导部106。通过将覆盖橡胶98局部地设为厚壁来形成上述材料引导部106,由此,无需将覆盖上表面102的中央部分等的覆盖橡胶98超出必要地设为厚壁就能够确保较大的流路截面积,以便将在橡胶成形时从材料注入部104注入成形腔体的橡胶材料迅速地导入至支承橡胶62。此外,材料引导部106能够由从材料注入部104至支承橡胶62的任意的路线形成,尤其是本方式的材料引导部106从在质量体构件58的上表面102中设定于外周端的附近的材料注入部104向径向外侧延伸,进一步从上表面102的外周端朝下方沿着外周面在轴向上延伸而到达支承橡胶62,利用最短路线来连接各材料注入部104与支承橡胶62。根据这样的本方式的发动机支架100,由于质量体构件58的上表面102由覆盖橡胶98覆盖,因此即使水等侵入并停留在内部的空间80,也可以防止质量体构件58的生锈等。另外,通过将与支承橡胶62一体成形的覆盖橡胶98固接于质量体构件58,还能够实现支承橡胶62与质量体构件58的固接强度、耐久性的提高。更进一步,即使在振动输入时变形的挠性膜32与质量体构件58抵接,也能够通过覆盖橡胶98的缓冲作用来抑制异响的产生。另外,由于质量体构件58的表面由覆盖橡胶98覆盖,因此,例如即使因来自外部的热量而使质量体构件58成为高温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覆盖橡胶98来减轻从质量体构件58向挠性膜32的辐射热,能够期待挠性膜32、流体室36的封入液等的温度上升的抑制效果,并且也能够期待由质量体构件58、筒状外部构件60等各构件的共鸣等引起的振动、异响的抑制效果。尤其是支承橡胶62的材料注入部104设于覆盖橡胶98,因此即使在材料注入部104成为局部的凸形状的情况等,也能够避免对构成动态减振器16的支承橡胶62的特性等造成不良影响。另外,由于将材料注入部104设定于质量体构件58的上表面102的外周端附近,即使在材料注入部104成为凸形状的情况等,也能够防止在振动输入时变形的挠性膜32与材料注入部104发生强烈碰撞,从而还能够避免阻碍挠性膜32的变形、对耐久性等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在图8~图9所示的发动机支架100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支架10同样地能够将托架14以外嵌状态压入固定于第二安装构件20。除此之外,本方式的发动机支架100的基本构造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支架10相同,因此为了便于理解,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构件以及部位,在图中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另外,质量体构件的具体形状、大小等仅是示例,可以根据动态减振器所要求的减振性能、在车辆中允许的发动机支架的配设空间等而适宜变更。另外,托架的具体构造根据车辆车身侧的构造等而适宜变更。进一步,托架并不一定限定为压入固定于第二安装构件,例如也可以通过螺栓固定等压入以外的手段进行固定。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连通孔而例示了贯穿质量体构件58的质量体连通孔66和贯穿支承橡胶62的橡胶连通孔78,但连通孔也可以是质量体连通孔66和橡胶连通孔78中的任一方。进一步,连通孔被设为将空间80向大气开放即可,例如也可以形成为贯穿筒状外部构件60的周壁。此外,连通孔不是必须的,尤其是在图7所示的实心型的发动机支架90中,由于不存在空气弹性阻碍挠性膜的变形的顾虑,因此可以省略连通孔。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动态减振器16配置于支架主体12的下侧的构造进行了说明,但是动态减振器也可以配置于例如支架主体的上侧。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筒状外部构件60、托架14以外嵌状态压入固定于第二安装构件20,但是,例如也可以将筒状外部构件和托架的至少一方插入第二安装构件的内周而以内嵌状态压入固定。进一步,除了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的将轴向两端设为开口的构造以外,筒状外部构件也可以采用仅将轴向一端设为开口的有底筒状等。在该情况下,筒状外部构件的轴向端被压入固定于第二安装构件进行加强,并且利用筒状外部构件的底壁部能够保护质量体构件、支承橡胶。另外,本发明并非仅适用于发动机支架,也能够适用于各种公知的防振装置。进一步,本发明并非仅适用于汽车用的防振装置,也能够适用于在汽车以外使用的防振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防振装置10、90、100,其具有通过主体橡胶弹性体22将安装于构成振动传递系统的构件中的各一方的第一安装构件18和第二安装构件20相互弹性连结的构造,所述防振装置10、90、100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安装构件20处安装托架14,在该托架14上设有向构成所述振动传递系统的构件中的任一方安装的安装部52,另一方面,所述防振装置10、90、100设有压入固定于该第二安装构件20的筒状外部构件60,并且在该筒状外部构件60的内周配设质量体构件58,利用固接于该质量体构件58的外周部分的支承橡胶62将所述筒状外部构件60与质量体构件58弹性连结而构成动态减振器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装置10、90、100,其中,所述筒状外部构件60在轴向两侧开口,该筒状外部构件60的轴向一方的开口端部压入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构件20,并且所述质量体构件58穿过该筒状外部构件60的轴向另一方的开口而从该筒状外部构件60向外部露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振装置10、90、100,其中,所述防振装置10、90、100具备所述筒状外部构件60的轴向另一方的开口端部向内周侧弯曲而成的加强部7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振装置10、90、100,其中,所述支承橡胶62固接于所述筒状外部构件60的所述加强部72。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装置10、90、100,其中,在所述筒状外部构件60的轴向中间部分设有台阶部76。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装置10、90、100,其中,所述筒状外部构件60在下侧开口,并且在该筒状外部构件60的下侧的开口部设有向内周突出的防脱突部74,由该防脱突部74构成防止所述质量体构件58从该筒状外部构件60向下侧脱出的失效保险82。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装置10、100,其中,所述第二安装构件20被设为筒状,该第二安装构件20的轴向一方的开口被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22堵塞,并且该第二安装构件20的轴向另一方的开口被挠性膜32堵塞,壁部的一部分由该主体橡胶弹性体22构成的受压室46和壁部的一部分由该挠性膜32构成的平衡室48形成在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22与挠性膜32之间,另一方面,压入固定于该第二安装构件20的所述筒状外部构件60朝向轴向外侧延伸出,所述质量体构件58相对于该挠性膜32配设于轴向外侧,该筒状外部构件60与该质量体构件58由所述支承橡胶62弹性连结,并且使在该挠性膜32与该质量体构件58的轴向之间形成的空间向大气开放的连通孔66、78形成于该筒状外部构件60、该质量体构件58与该支承橡胶62中的至少一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振装置100,其中,所述质量体构件58相对于所述挠性膜32配置于下侧,并且覆盖该质量体构件58的上表面102的覆盖橡胶98与所述支承橡胶62一体形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振装置100,其中,成形所述支承橡胶62以及所述覆盖橡胶98时的材料注入部104设于所述覆盖橡胶98。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振装置100,其中,通过以在所述质量体构件58的上表面102中的比中心靠近外周端的位置处突出的状态设置所述材料注入部104,并且局部增大所述覆盖橡胶98的壁厚尺寸,由此形成有从所述材料注入部104至所述支承橡胶62的材料引导部106。11.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装置10,其中,所述质量体构件58相对于所述挠性膜32配置于下侧,所述连通孔66形成为在该质量体构件58的上表面上开口,并且该质量体构件58的上表面具备朝向该连通孔66的开口而向下倾斜的锥面68。12.根据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装置10、100,其中,所述质量体构件58相对于所述挠性膜32配置于下侧,并且所述连通孔78形成为在所述支承橡胶62的上表面上开口。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装置10、90、100,其中,所述托架14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构件20压入固定的装配筒部50。

百度查询: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