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缆线固定组件_飞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201910239929.2 

申请/专利权人:飞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3-03-21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公开(公告)号:CN109982531B

主分类号:H05K5/02(20060101)

分类号:H05K5/02(20060101)

优先权:["20130128 TW 102103209"]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1.06.08#授权;2019.07.30#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7.05#公开

摘要:一种缆线固定组件包含缆线以及固定板。缆线的线头包含应力释放部、结合部以及卡合体。应力释放部的一端连接于线体的末端,结合部的一端设置于应力释放部的另一端的表面上,卡合体设置于结合部的另一端的两相对侧上,并从其延伸。固定板包含结合孔、逆止块以及勾部。结合孔形成贯穿固定板,且其形状与结合部及卡合体的整体形状相匹配,逆止块形成于固定板上且邻近结合孔,逆止块包含引导斜面及逆止面,勾部设置于固定板上,用以固定线体中的传导芯线。结合部及卡合体穿置于结合孔并旋转一角度,卡合体于引导斜面上移动并卡掣于逆止面。

主权项:1.一种缆线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缆线,该缆线包含:一线体;以及一线头,设置于该线体的末端,该线头包含:一应力释放部,该应力释放部的第一端连接于该线体的末端,该应力释放部采用相对较软的绝缘橡胶包覆射出成型而形成;一结合部,该结合部的第一端设置于该应力释放部的第二端的末端表面上;一末端部,设置于该结合部的第二端的末端表面上,其中该末端部、该结合部及该应力释放部包含一穿孔形成贯穿其中,用以容纳传导芯线;以及一卡合体,设置于该结合部的第二端的末端两相对侧上,并从该结合部的该第二端延伸,其中该卡合体为扇环形,该结合部及该卡合体采用相对较硬的绝缘橡胶内膜射出成型而形成;一固定板,该固定板包含:至少一结合孔,形成贯穿该固定板,该结合孔的形状与该结合部及该卡合体的整体形状相匹配,其中,该至少一结合孔的形状为中央为圆形且于圆形的相对两侧上延伸出扇环形;至少一逆止块,形成于该固定板上且邻近该至少一结合孔与该至少一结合孔的扇环形的部份的两侧边上,其中该至少一逆止块包含一引导斜面及一逆止面,其中该固定板与该至少一结合孔还包含至少一阻挡片,配合该逆止块的相对构造,该至少一阻挡片为二个,并呈对角线设置;以及至少一勾部,位于该固定板上,由正面视角观之,左右交错纵向排列于结合孔的上端、或下端,用以固定该缆线的线体中的传导芯线;其中该结合部及该卡合体穿置于结合孔并顺时钟旋转一角度,该卡合体在引导斜面上移动并塑性变形卡掣于该至少一逆止面,使该卡合体无法反向的逆时钟旋转;其中该结合部的形状为圆柱体,该结合部的圆柱体與该结合孔的圆形彼此相互匹配且无缝密合。

全文数据:缆线固定组件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310091690.1”、申请日为2013年03月21日、发明名称为“缆线固定组件”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缆线固定组件。背景技术各种类型电子装置无论其提供何种的功能,多数都会设置如电源线或信号线等缆线,电源线用以传递电能至电子装置,信号线用以传输信号至电子装置,而缆线与电子装置结合的方式大致上可分为可分离式设计与不可分离式设计。可分离式设计即缆线需要与电子装置分离,其中缆线的末端设计成一插头,电子装置则是设置有与插头匹配的插座,将插头插置于插座上,即使得缆线结合于电子装置。而电子装置的插座的装设位置,必须要考虑电子装置内部电子零组件的配置关系。不可分离式设计即缆线固定于电子装置后即无法分离,其中缆线的末端设计一结合部,电子装置其机壳包括有上壳体与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设置有相对应的上结合槽与下结合槽,组装上壳体与下壳体,使缆线的结合部夹置于上结合槽及下结合槽。而缆线固定于电子装置的装设位置,仅能在上壳体与下壳体结合的位置处。已知缆线与电子装置不可分离式的设计,其缆线固定于电子装置的装设位置,仅能在上壳体与下壳体结合的位置处,在电子装置的外观上即受到相当大的限制。譬如,如欲使电子装置在外观上不易看见缆线而将缆线结合于电子装置的底部下壳体的底部,则仅能采用插头插座形式,但如缆线不需与电子装置分离,插头插座形式则是增加了生产制造的成本。而为了解决此一问题,也有厂商将缆线的结合部上设有外螺纹,缆线自下壳体的圆形穿孔穿过后,以一外径大于圆形穿孔的螺帽旋入结合部的外螺纹,而使得缆线结合于下壳体的位置。但采用螺帽及外螺纹的设计,增加额外的组装程序,并且必须要采用工具来组装,也同样增加了生产制程成本。发明内容在一观点中,本发明公开一种缆线固定组件,包含缆线以及固定板。上述缆线包含一线体以及一线头,设置于上述线体的末端。上述线头包含一应力释放部、一结合部以及一卡合体。上述应力释放部的第一端连接于上述线体的上述末端,上述结合部的第一端设置于上述应力释放部的第二端的末端表面上,上述卡合体设置于上述结合部的第二端的末端两相对侧上,并从上述结合部的上述第二端延伸,其中上述卡合体为扇环形。上述固定板包含一结合孔、至少一逆止块以及至少一勾部。上述结合孔形成贯穿上述固定板,上述结合孔的形状与上述结合部及上述卡合体的整体形状相匹配且无缝密合,上述至少一逆止块形成于上述固定板上且邻近上述结合孔,其中上述逆止块包含一引导斜面及一逆止面,上述至少一勾部设置于上述固定板上,用以固定上述缆线的上述线体中的传导芯线。上述结合部及上述卡合体穿置于上述结合孔并旋转一角度,上述卡合体于上述引导斜面上移动并卡掣于上述逆止面。上述固定板还包含至少一阻挡片,设置于上述固定板上且邻近上述结合孔并相对于上述逆止块。上述结合部的形状可为圆柱体。上述结合孔的形状可为中央为圆形且在上述圆形的相对两侧上延伸出扇环形。邻近上述结合孔的上述扇环形的部份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上述逆止块及上述阻挡片。上述阻挡片具有一阻挡面。上述阻挡片为二个,上述逆止块为二个,二个上述阻挡片呈对角线设置,二个上述逆止块呈对角线设置。本发明的缆线固定组件还包含一外壳,用以容纳上述固定板并与上述固定板结合。上述外壳包含一穿孔,形成贯穿上述外壳的侧壁,用以让上述线体穿过其中。上述卡合体与上述应力释放部之间具有一限制槽。上述线头还包含一末端部,设置于上述结合部的上述第二端的末端表面上。上述末端部、上述结合部及上述应力释放部包含一穿孔形成贯穿其中,用以容纳上述传导芯线。本发明的优点为本发明可在固定缆线位置不受限制的情况下稳固地将缆线固定于组合壳体上。本发明的另一优点为本发明可针对从线头显露出的传导芯线进行固定或收纳。此优点及其它优点从以下较佳实施例的叙述并伴随附图及前述权利要求书将使读者得以清楚了解本发明。附图说明上述组件,以及本发明其它特征与优点,通过阅读实施方式的内容及其附图后,将更为显著: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显示缆线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显示固定板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显示缆线固定组件的组合步骤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显示缆线固定组件的组合步骤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显示缆线固定组件的组合步骤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0缆线101线体102线头1021应力释放部1022结合部1023卡合体1024限制槽1025末端部1026穿孔20组合壳体201固定板202结合孔203定位区204逆止块2041引导斜面2042逆止面205阻挡片2051阻挡面206勾部207外壳208穿孔具体实施方式此处本发明将针对发明具体实施例及其观点加以详细描述,此类描述为解释本发明的结构或步骤流程,其是供以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因此,除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例与较佳实施例外,本发明也可广泛施行于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本发明公开一种缆线固定组件。如图1、图2及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发明的缆线固定组件包含缆线10及组合壳体20。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缆线10包含线体101及线头102。如图3所示,线体101包含外层的绝缘外皮及被绝缘外皮所包覆的传导芯线,在图3中在线头102处的传导芯线显露出来。如图1所示,线体101具有两末端,其中一末端设置已知的连接器未显示,而另一端则设置有线头102。如图1所示,线头102自线体101的末端依序包含应力释放部1021、结合部1022及末端部1025。应力释放部1021的第一端连接于线体101,且在一实施例中,应力释放部1021可采用相对较软的绝缘橡胶包覆射出成型overmolding而形成。以相对较软的绝缘橡胶形成的应力释放部1021可以被弯曲并承受外部的拉力,以防止线体101经外力拉扯时,应力过大而导致线体101断裂或脱落。结合部1022的第一端形成于应力释放部1021的第二端的末端平面上。在一实施例中,结合部1022的形状可包含但不限于圆柱体。结合部1022的第二端的末端相对两侧上延伸形成有卡合体1023。位于应力释放部1021与卡合体1023之间形成有限制槽1024。结合部1022的第二端的末端外侧表面上形成有末端部1025。在一实施例中,卡合体1023的形状可包含但不限于扇环形。在一实施例中,在末端部1025、结合部1022及应力释放部1021中可包含有一贯穿其中的穿孔1026,用以容纳线体101中的传导芯线。在一实施例中,结合部1022、卡合体1023及末端部1025可采用相对较硬的绝缘橡胶内膜射出成型innermolding而形成。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4所示,组合壳体20包含外壳207及固定板201。如图2所示,固定板201上包含有一贯穿其中的结合孔202,结合孔202的形状与结合部1022及二个卡合体1023的整体形状相匹配且无缝密合。故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孔202的形状可为中央为圆形且在圆形相对两侧上延伸出扇环形。固定板201在邻近结合孔202的非扇环形两侧上形成有定位区203。结合孔202中的扇环形部份具有外圆弧及两侧短边。邻近于结合孔202中的扇环形部份的两侧短边上分别设置有阻挡片205及逆止块204。二个阻挡片205及二个逆止块204呈对角线设置。如图2所示,逆止块204具有一朝顺时钟方向倾斜的引导斜面2041以及从引导斜面2041顶部垂直延伸至定位区203的逆止面2042。阻挡片205具有一与定位区203呈垂直的阻挡面2051。如图2及图5所示,一或多个勾部206左右交错设置于固定板201上,用以将从线头102显露出的传导芯线容置于勾部206的凹部中。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多个勾部206的水平位置可大致上与结合孔202的水平位置相对齐,以利于将缆线10中的传导芯线向上弯曲并容置于勾部206的凹部中。如图4所示,外壳207的侧壁在与结合孔202相当的高度处设置有一穿孔208,用以让缆线10的线体101得以穿过其中。参阅图1至图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容纳有传导芯线的缆线10以其线头102对齐于固定板201的结合孔202。接着,将结合部1022、卡合体1023、末端部1025及显露出的传导芯线穿过结合孔202,而限制槽1024则对应于结合孔202的侧壁。之后,顺时钟旋转缆线10,使卡合体1023接触逆止块204的引导斜面2041,卡合体1023将在引导斜面2041上移动,并稍微塑性变形以越过引导斜面2041,以使卡合体1023移动到定位区203,且受到二个逆止块204的逆止面2042及二个阻挡片205的阻挡面2051抵顶卡掣的干涉限制。卡合体1023将无法反向的逆时钟旋转,缆线10将直接固定于组合壳体20的固定板201上无法脱离。接着,如图4所示,固定有缆线10的固定板201将放置于外壳207中,并使缆线10的线体101穿过外壳207的穿孔208且使固定板201贴合于外壳207的侧壁。在一实施例中,可利用热焊接方法或任何其它方法例如螺丝锁固方法将固定板201固定于外壳207上。接着,如图5所示,从线头102显露出的传导芯线可加以向上弯曲,并置放于固定板201的勾部206的凹部中。如此,不但可将缆线10固定于固定板201上,还可针对从线头102显露出的传导芯线进行固定或收纳。虽已叙述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得以领会,本发明不应限于上述较佳实施例。反之,凡熟悉此领域的技艺者,在如上述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内,可作若干更动及润饰。

权利要求:1.一种缆线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缆线,该缆线包含:一线体;以及一线头,设置于该线体的末端,该线头包含:一应力释放部,该应力释放部的第一端连接于该线体的末端,该应力释放部采用相对较软的绝缘橡胶包覆射出成型而形成;一结合部,该结合部的第一端设置于该应力释放部的第二端的末端表面上;一末端部,设置于该结合部的第二端的末端表面上,其中该末端部、该结合部及该应力释放部包含一穿孔形成贯穿其中,用以容纳传导芯线;以及一卡合体,设置于该结合部的第二端的末端两相对侧上,并从该结合部的该第二端延伸,其中该卡合体为扇环形,该结合部及该卡合体采用相对较硬的绝缘橡胶内膜射出成型而形成;一固定板,该固定板包含:至少一结合孔,形成贯穿该固定板,该结合孔的形状与该结合部及该卡合体的整体形状相匹配,其中,该至少一结合孔的形状为中央为圆形且于圆形的相对两侧上延伸出扇环形;至少一逆止块,形成于该固定板上且邻近该至少一结合孔,其中该逆止块包含一引导斜面及一逆止面;以及至少一勾部,位于该固定板上,左右交错纵向排列于结合孔的上端、或下端,用以固定该缆线的线体中的传导芯线;其中该结合部及该卡合体穿置于结合孔并旋转一角度,该卡合体在引导斜面上移动并卡掣于该逆止面;其中该结合部的形状为圆柱体,该至少一结合孔的形状为圆形,该结合部的圆柱体與该结合孔的圆形彼此相互匹配且无缝密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板还包含至少一阻挡片,设置于固定板上且邻近结合孔并相对于该逆止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邻近该至少一结合孔的扇环形的部份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逆止块及阻挡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缆线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阻挡片具有一阻挡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缆线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阻挡片为二个,该逆止块为二个,二个阻挡片呈对角线设置,二个逆止块呈对角线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卡合体与该应力释放部之间具有一限制槽。

百度查询: 飞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缆线固定组件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