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制冷设备_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_201910299992.5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9-04-15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公开(公告)号:CN110160284B

主分类号:F25B39/02(20060101)

分类号:F25B39/02(20060101);F25D21/14(20060101);F28F1/02(20060101);F25D17/04(20060101);F25D11/00(20060101);F25D25/02(20060101)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1.09.21#授权;2019.09.17#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8.23#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限定出冷冻室;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包括集流管和多个连接扁管,所述集流管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多个所述连接扁管连接在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之间,其中,所述蒸发器水平设置在所述冷冻室的顶部且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沿水平方向定向,或者,所述蒸发器设在所述冷冻室的顶部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具有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等优点。

主权项: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限定出冷冻室;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包括集流管和多个连接扁管,所述集流管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多个所述连接扁管连接在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之间,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扁管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流体在所述连接扁管与所述集流管之间流动,多个所述连接扁管在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上排成至少一列,每一列的多个所述连接扁管在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开布置,所述蒸发器具有位于所述集流管一端的一侧的主进风侧和位于所述集流管另一端的一侧的出风侧,其中,在每一列的多个所述连接扁管中,靠近所述主进风侧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扁管在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大于靠近所述出风侧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扁管在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其中,所述蒸发器水平设置在所述冷冻室的顶部且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沿水平方向定向,或者,所述蒸发器设在所述冷冻室的顶部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全文数据:制冷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冷设备。背景技术相关技术中的制冷设备,蒸发器包括集流管和扁管,集流管和扁管内具有换热流体,换热流体对流经蒸发器的气流进行强制冷却时,气流的流动方向垂直于集流管的延伸方向,气流的流动通道所需空间较大,导致蒸发器工作时所需的工作空间较大,不便于蒸发器的安装和使用,导致制冷设备的尺寸较大,影响制冷设备的使用范围。发明内容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具有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等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限定出冷冻室;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包括集流管和多个连接扁管,所述集流管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多个所述连接扁管连接在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之间,其中,所述蒸发器水平设置在所述冷冻室的顶部且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沿水平方向定向,或者,所述蒸发器设在所述冷冻室的顶部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具有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等优点。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制冷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内具有从所述冷冻室的顶部向所述冷冻室的侧部延伸的冷冻风道,所述冷冻风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所述冷冻室连通,所述蒸发器设于所述冷冻风道内。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内设有风道上盖板和风道侧盖板,所述箱体与所述风道上盖板以及所述风道侧盖板限定出所述冷冻风道,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箱体与所述风道上盖板之间。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冻风道的进口位于所述冷冻室的顶部,所述冷冻风道的出口位于所述冷冻室的侧部且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位于所述集流管一端的一侧形成主进风侧,位于所述集流管另一端的一侧形成出风侧,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导引风机,所述导引风机靠近所述出风侧设置以将空气从所述主进风侧向所述出风侧导引。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扁管的宽度方向平行于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扁管的宽度方向相对于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倾斜布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连接扁管在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上排成至少一列,每一列的多个所述连接扁管在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开布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一列的多个所述连接扁管沿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等间距分布。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蒸发器具有位于所述集流管一端的一侧的主进风侧和位于所述集流管另一端的一侧的出风侧,其中,在每一列的多个所述连接扁管中,靠近所述主进风侧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扁管在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靠近所述出风侧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扁管在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蒸发器还包括:翅片,所述翅片与所述连接扁管连接,多个所述翅片中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连接扁管的延伸方向间隔开布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翅片上开设有具有连接翻边的穿孔,所述连接扁管插入所述穿孔且通过涨紧或者焊接工艺与所述翅片连接。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翅片的高度方向平行于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所述翅片的厚度方向平行于所述连接扁管的延伸方向。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翅片的高度相等,且每个所述翅片均与多个所述连接扁管连接。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位于所述集流管一端的一侧形成主进风侧,位于所述集流管另一端的一侧形成出风侧,其中,多个所述翅片中的至少一部分的高度不相等,且多个所述翅片在其高度方向上的一端在所述出风侧处大致平齐。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翅片呈多排多列布置,每一排的多个所述翅片沿所述连接扁管的延伸方向间隔开布置,每一列的多个所述翅片沿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间隔开布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位于所述集流管一端的一侧形成主进风侧,位于所述集流管另一端的一侧形成出风侧,其中,在多排翅片中,靠近所述主进风侧的一排翅片中的相邻两个所述翅片之间的间隙大于或者等于靠近所述出风侧的一侧翅片中的相邻两个所述翅片之间的间隙。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蒸发器为微通道蒸发器。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用于对所述蒸发器周围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所述蒸发器铺设在所述加热器上。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器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加热直管,相邻两个所述加热直管通过加热弯管连接以使多个加热直管依次首尾连接呈蛇形。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加热直管沿所述连接扁管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直管沿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定向。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于所述蒸发器的下方,用于承接化霜水。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发器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D处的放大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关系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关系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发器的剖视图。图8是图2中D1处的放大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关系图。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关系图。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关系图。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发器的剖视图。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发器的剖视图。图16是图15中D2处的放大图。图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发器的剖视图。图20是图19中D3处的放大图。图2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剖视图。图2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剖视图。图2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剖视图。图2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关系图。图2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关系图。图2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0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剖视图。图3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关系图。图3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3是图32中D4处的放大图。图3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剖视图。图3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剖视图。图3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剖视图。图40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1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剖视图。图4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组件的剖视图。图4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剖视图。图4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剖视图。图4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剖视图。图50是图49中D5处的放大图。图5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关系图。图5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关系图。图53是图52中E处的放大图。图5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剖视图。图56是图55中F处的放大图。图5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关系图。图5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9是图58中G处的放大图。图6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剖视图。图6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剖视图。图6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剖视图。图6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7是图66中H处的放大图。图6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蒸发器的剖视图。图69是图68中J处的放大图。图7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1是图70中K处的放大图。图7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组件的剖视图。图7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7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剖视图。附图标记:制冷设备20、箱体21、冷冻室21a、冷冻风道21b、进口22a、出口22b、风道上盖板23、风道侧盖板24、导引风机25、换热组件10、蒸发器1、集流管100、主进风侧101、出风侧102、副进风侧103、第一集流管110、第二集流管120、第一隔板130、连接扁管200、第一连接管310、第二连接管320、第二隔板330、翅片400、第一翅片410、第二翅片420、第三翅片430、加热器2、加热直管210、加热弯管220、加热管230、第一直管部211、第二直管部212、弯管部213、接水盘3、导水部31、储水部32、储水槽33、固定板500、安装孔510、缝隙5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设备20。如图1-图7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设备20包括箱体21和所述制冷系统。箱体21限定出冷冻室21a。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1,蒸发器1包括集流管100和多个连接扁管200,集流管100包括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多个连接扁管200连接在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之间,其中,蒸发器1水平设置在冷冻室21a的顶部且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沿水平方向定向上下方向如图74-图75中的箭头A所示,或者,蒸发器1设在冷冻室21a的顶部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设备20,通过使蒸发器1水平设置在冷冻室21a的顶部且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沿水平方向定向,或者,蒸发器1设在冷冻室21a的顶部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相比相关技术中的蒸发器,可以改变蒸发器1进行强制换热的气流的走向,使气流在流经蒸发器1时,气流的流动方向可以平行于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使气流通过蒸发器1所占用的空间即可进行强制对流换热,避免气流需要占用额外的空间作为流动通道,便于减小气流的流动通道所需占用的空间,从而使蒸发器1所需的工作空间变小,便于蒸发器1的安装和使用,提高蒸发器1的设置灵活性,提高蒸发器1的使用范围,提高蒸发器1的功能性和适用性。并且,相比相关技术中的蒸发器,由于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的厚度尺寸较小,这样当连接扁管200表面形成凝露或霜层时,所形成的凝露或霜层在蒸发器1停止工作或蒸发器1进行强制加热除水除霜时,积存在连接扁管200上的水可以顺畅的流下,可以避免连接扁管200上积存过多的水而影响蒸发器1的正常工作,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提高蒸发器1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此外,通过使蒸发器1水平设置在冷冻室21a的顶部且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沿水平方向定向,或者,蒸发器1设在冷冻室21a的顶部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这样可以有效减小蒸发器1的厚度尺寸,在箱体21高度相同的情况下,可以使冷冻室21a的高度尺寸更大,减少了因蒸发器1放置在冷冻室21a顶部而对冷冻室21a高度的影响,不仅便于增大冷冻室21a的容积,提高制冷设备20的工作性能,而且可以控制制冷设备20的高度尺寸,使制冷设备20的外形更加小巧美观,便于提高制冷设备20的设置灵活性和使用范围,便于用户的使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设备20具有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等优点。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制冷设备20。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7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设备20包括箱体21和所述制冷系统。具体地,如图74-图75所示,蒸发器1设在冷冻室21a的顶部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这样不仅便于增大冷冻风道21b的尺寸,便于气流的顺畅流动,提高蒸发器1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保证蒸发器1的化霜水能顺利排出箱体21,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排水性能,提高蒸发器1的工作可靠性。具体地,如图74-图75所示,箱体21内具有从冷冻室21a的顶部向冷冻室21a的侧部延伸的冷冻风道21b,冷冻风道21b的进口22a和出口22b分别与冷冻室21a连通,蒸发器1设于冷冻风道21b内。这样便于气流从进口22a进入冷冻风道21b,经过蒸发器1的冷却后,再从出口22b流出冷冻风道21b,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冷却效果,便于提高制冷设备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更为具体地,如图74-图75所示,箱体21内设有风道上盖板23和风道侧盖板24,箱体21与风道上盖板23以及风道侧盖板24限定出冷冻风道21b,蒸发器1位于箱体21与风道上盖板24之间。这样不仅便于蒸发器1的安装设置,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结构可靠性,而且便于冷冻风道21b的形成,进一步便于蒸发器1对气流进行冷却处理。可选地,如图74-图75所示,冷冻风道21b的进口22a位于冷冻室21a的顶部,冷冻风道21b的出口22b位于冷冻室21a的侧部且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这样便于冷却后的气流对冷冻室21a进行制冷,便于提高气流对冷冻室21a的制冷均匀性,进一步便于提高制冷设备20的制冷效果。进一步地,这样制冷设备在工作时,便于气流在冷冻室21a的几个抽屉内部循环,抽屉外围与冷冻门封与冷冻门之间的间隙仅通过进风气流,其流速相对较小,温度相对较高,减小了冷冻门封与冷冻门的热负荷,提升了所述制冷系统的效率。具体地,如图74-图75所示,位于集流管100一端的一侧形成主进风侧101,位于集流管100另一端的一侧形成出风侧102,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导引风机25,导引风机25靠近出风侧102设置以将空气从主进风侧101向出风侧102导引。这样可以利用导引风机25对冷冻室21a内的气流进行引导,使气流通过导引风机25的作用可以从冷冻风道21b的进口22a吸入,与蒸发器1换热后气流可以分别从冷冻风道21b的几个出口22b送入冷冻室21a对应抽屉内,与冷冻室21a对应的抽屉进行换热后,再通过抽屉与冷冻门之间的间隙,流向冷冻室21a顶部冷冻风道21b的进口22a,如此反复循环以实现制冷设备20的制冷工作。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连接扁管200的宽度方向平行于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其中,集流管100的宽度为D1,连接扁管200的厚度为D2,所述D1和所述D2满足关系式:0.98≥D1-D2D1≥0.8。通过设定集流管100的宽度为D1,连接扁管200的厚度为D2,所述D1和所述D2满足关系式:0.98≥D1-D2D1≥0.8。由于当D1-D2D1<0.8时,连接扁管200的厚度D2与集流管100的宽度D1相比,连接扁管200的厚度D2的尺寸偏大,当气流流过蒸发器1时会产生过大的风阻,导致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急剧变小。当D1-D2D1>0.98时,连接扁管200的厚度D2与集流管100的宽度D1相比,连接扁管200的厚度D2的尺寸偏小,当气流流过蒸发器1时会产生过小的风阻,导致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急剧变小。这样当0.98≥D1-D2D1≥0.8时,连接扁管200的厚度D2的尺寸在合适的范围内,当气流流过蒸发器1时可以避免蒸发器1产生过大或过小的风阻,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工作效率,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果,提高蒸发器1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可靠性。具体地,如图2所示,连接扁管200的宽度为W1,所述W1和所述D2满足关系式:1>W1-D2W1≥0.5。这样可以使连接扁管200的宽度W1与厚度D2之间具有合适的比例范围,不仅可以避免连接扁管200的宽度W1取值过小而使连接扁管200内的流体空间过小,防止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变低,而且可以避免连接扁管200的厚度D2取值过大而使连接扁管200的厚度过大,防止蒸发器1的风阻变大而导致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变低,进一步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果。可选地,如图2所示,连接扁管200的宽度为W1,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为W2,所述W1和所述W2满足关系式:8≥W2W1>0。由于当W2W1>8时,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W2与连接扁管200的宽度W1相比,W2的取值偏大而使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之间的间隙过大,导致蒸发器1的换热面积变小,造成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急剧减小。这样当8≥W2W1≥0时,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W2与连接扁管200的宽度W1之间具有合适的比例范围,蒸发器1的有效换热面积较大,进一步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具体地,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宽度方向上居中布置。这样不仅便于连接扁管200的安装设置,便于提高连接扁管200与集流管100的连接可靠性,而且可以便于蒸发器1内的流体在连接扁管200与集流管100之间顺畅流动,进一步便于对流体进行换热。可选地,如图2所示,多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排成一列。这样不仅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生产效率,而且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具体地,多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错开布置。这样可以使集流管100的受力更加均匀,便于提高连接扁管200与集流管100之间的连接强度,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可以加强对气流的扰动,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可选地,如图2所示,多个连接扁管200等间距分布。这样进一步便于蒸发器1的生产加工,进一步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生产效率。具体地,集流管100与连接扁管200的焊接固定面为平面。这也可以便于将连接扁管200焊接到集流管100,便于提高连接扁管200的焊接质量,提高连接扁管200的结构可靠性,提高连接扁管200的焊接效率。更为具体地,集流管100的横截面为矩形,集流管100上开设有具有环形翻边的焊接孔,连接扁管200的端部插入到所述环形翻边并焊接固定。这样不仅便于焊接固定面的形成,而且可以利用所述焊接孔对连接扁管200进行定位,进一步便于接扁管200与集流管100的焊接成型,便于提高连接扁管200的焊接可靠性和便捷性。具体地,第一集流管110上设有第一连接管310和第二连接管320,第一连接管310和第二连接管320沿第一集流管11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一连接管310和第二连接管320之间的位置第一集流管110上有第一隔板130,第一连接管310和第二连接管320中的一个为流体入口且另一个为流体出口,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通过连接扁管200连通,以便于气流对蒸发器1内的流体进行强制换热。这样便于流体在蒸发器1内流动,避免第一连接管310内的流体与第二连接管320内的流体发生混合,以便于气流对流体进行换热,进一步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提高蒸发器1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可选地,蒸发器1为微通道蒸发器。这样便于增大蒸发器1的换热面积,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性能,进一步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具体地,每个连接扁管200内均具有多个第二隔板330,第二隔板330沿连接扁管20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在连接扁管200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以将连接扁管200内的空间分隔为多个尺寸较小的微通道,增大了蒸发器1的换热面积,增强了蒸发器1内流体与气流的换热效果。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例,多个连接扁管1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排成至少一列,每一列的多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开布置。这样便于设置更多的连接扁管200,便于增加蒸发器1与气流之间的换热面积,便于使连接扁管200能够更加充分地与气流进行接触,进一步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性能,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具体地,如图7所示,集流管100的宽度为D1,连接扁管200的列数为n,相邻的两列连接扁管200的中心距离为D3,其中D1、D3和n满足关系式:3≥D1n+1D3≥0.5。这里需要理解的是,n是变量,例如可以为3或5。由于当D1n+1D3<0.5时,D3与D1相比D3的尺寸取值偏大,这样连接扁管200距离与集流管100同侧的侧面距离过小,造成连接扁管200与集流管100的两侧边缘的风阻过大,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低,且很快容易引起集流管100两侧的霜堵,减小了蒸发器1的容霜效率。当D1n+1D3>3时,D3与D1相比D3的尺寸取值偏小,这样相邻的两列连接扁管200之间的距离过小,造成相邻两列连接扁管200之间的风阻过大,蒸发器1换热效率低,且很快容易引起相邻两列连接扁管200之间形成霜堵,减小了蒸发器1的容霜效率。因此,当3≥D1n+1D3≥0.5时,D3与D1相比D3的尺寸范围合适,连接扁管200距离与集流管100同侧的侧面距离以及相邻的两列连接扁管200之间的距离均在合适的范围内,蒸发器1的风阻较小且容霜能力较大,不仅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而且便于增大蒸发器1的容霜效率,减少蒸发器1的除霜频率,提高蒸发器1的工作效率。可选地,在集流管100的宽度方向上,任意一个连接扁管200与相邻列对应的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宽度方向上正对。这样不仅便于连接扁管200的安装设置,便于提高连接扁管200与集流管100的连接可靠性,而且可以便于蒸发器1内的流体在连接扁管200与集流管100之间顺畅流动,进一步便于对流体进行换热。具体地,位于最外侧的一列连接扁管200的外侧面与集流管100同侧的侧面距离小于相邻两列连接扁管200的中心距离。这样便于降低相邻两列连接扁管200之间的风阻,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避免相邻两列连接扁管200之间形成霜堵,进一步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容霜效率。可选地,每一列的多个连接扁管200沿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等间距分布。这样进一步便于蒸发器1的生产加工,进一步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生产效率。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例,连接扁管200的宽度方向相对于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倾斜布置。这样不仅便于对气流的流动产生一定的扰动,加强蒸发器1对气流的换热效果,加强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而且可以使连接扁管200上的积水顺畅排出,便于提高连接扁管200上积水的排除效率,避免连接扁管200上积存过多水而增加气流的流动阻力,进一步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具体地,连接扁管200的宽度方向与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0.7≥sinα>0。这样可以使连接扁管200的宽度方向与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蒸发器1对气流造成过大的风阻而使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急剧变小,进一步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性能,提高蒸发器1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19所示,集流管100的宽度为D1,连接扁管200的列数为n,相邻的两列连接扁管200的中心距离为D3,其中D1、D3和n满足关系式:3≥D1n+1D3≥0.5。这里需要理解的是,n是变量,例如可以为3或5。由于当D1n+1D3<0.5时,D3与D1相比D3的尺寸取值偏大,这样连接扁管200距离与集流管100同侧的侧面距离过小,造成连接扁管200与集流管100的两侧边缘的风阻过大,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低,且很快容易引起集流管100两侧的霜堵,减小了蒸发器1的容霜效率。当D1n+1D3>3时,D3与D1相比D3的尺寸取值偏小,这样相邻的两列连接扁管200之间的距离过小,造成相邻两列连接扁管200之间的风阻过大,蒸发器1换热效率低,且很快容易引起相邻两列连接扁管200之间形成霜堵,减小了蒸发器1的容霜效率。因此,当3≥D1n+1D3≥0.5时,D3与D1相比D3的尺寸范围合适,连接扁管200距离与集流管100同侧的侧面距离以及相邻的两列连接扁管200之间的距离均在合适的范围内,蒸发器1的风阻较小且容霜能力较大,不仅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而且便于增大蒸发器1的容霜效率,减少蒸发器1的除霜频率,提高蒸发器1的工作效率。具体地,如图19所示,在集流管100的宽度方向上,任意一个连接扁管200与相邻列对应的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宽度方向上正对。这样不仅便于连接扁管200的安装设置,便于提高连接扁管200与集流管100的连接可靠性,而且可以便于蒸发器1内的流体在连接扁管200与集流管100之间顺畅流动,进一步便于对流体进行换热。可选地,位于最外侧的一列连接扁管200的外侧面与集流管100同侧的侧面距离小于相邻两列集流管100的中心距离。这样便于降低相邻两列连接扁管200之间的风阻,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避免相邻两列连接扁管200之间形成霜堵,进一步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容霜效率。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蒸发器1具有位于集流管100一端的一侧的主进风侧101和位于集流管100另一端的一侧的出风侧102,其中,在每一列的多个连接扁管200中,靠近主进风侧101的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靠近出风侧102的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相比相关技术中的蒸发器,这样在主进风侧101等易凝露、结霜的位置,减少连接扁管200的设置,增加蒸发器1容水容霜空间,提高蒸发器1的容霜效率,使蒸发器1整体的凝露、结霜更均匀,可以避免结霜过多而使蒸发器1的风阻过大,便于除去蒸发器1上的凝露、结霜,避免凝露、结霜过多而影响蒸发器1的正常工作,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果,对在出风侧102等不易凝露或结霜的位置,增加连接扁管200的设置,增大蒸发器1的换热面积,进一步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具体地,如图21-图24所示,在每一列的多个连接扁管200中,相邻布置的第n个连接扁管200与第n+1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为W2-n,其中,所述第n个连接扁管200靠近出风侧102,所述第n+1个连接扁管200相对于所述第n个连接扁管200远离出风侧102,W2-n+1W2-n≥1。这里需要理解的是,W2-n是相邻布置的第n个连接扁管200与第n+1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W2-n+1是相邻布置的第n+1个连接扁管200与第n+2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n是变量。这样在蒸发器1工作时,主进风侧101一侧连接扁管200的密度较小,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之间的距离较大,具有足够的容霜空间来储存形成的凝露或结霜,气流可以通过剩余的空间继续与蒸发器1后续的部分进行换热,蒸发器1的容霜效率高,可以避免连接扁管200密度过大而造成快速形成凝露或结霜,从而造成蒸发器1的霜堵,进一步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果。可选地,如图23-图24所示,在每一列的多个连接扁管200中分为靠近出风侧102的第i组和相对于所述第i组远离出风侧102的第i+1组,其中,每一组中的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相等,且所述第i+1组中的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i组中的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这样可以使蒸发器1主进风侧101一侧,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之间的距离较大,便于增大蒸发器1的容霜空间,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容霜效率高,避免蒸发器1发生霜堵而影响蒸发器1的换热性能,进一步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工作效率。具体地,如图25-图26所示,蒸发器1还具有至少一个位于集流管100侧部的副进风侧103,其中,在经过每个副进风侧103进风的多个连接扁管200中,远离出风侧102的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靠近出风侧102的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并且,在经过主进风侧101进风的多个连接扁管200中,远离出风侧102的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靠近出风侧102的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这样不仅便于增大蒸发器1的进风量,便于连接扁管200与气流充分进行接触,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而且便于减小主进风侧101的凝露量或结霜量,便于使蒸发器1的结霜分布更加均匀,进一步便于除去蒸发器1上的凝露或结霜,进一步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工作可靠性和换热稳定性。可选地,在每一列的多个连接扁管200中,靠近出风侧102的连接扁管200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靠近主进风侧101的连接扁管200的宽度。这样在主进风侧101便于增加蒸发器1容水容霜空间,在出风侧102便于增大蒸发器1的换热面积,不仅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容霜效率,便于除去蒸发器1上的凝露、结霜,避免凝露、结霜过多而影响蒸发器1的正常工作,而且便于增大蒸发器1的换热面积,进一步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果。具体地,在每一列的多个连接扁管200中,靠近出风侧102的连接扁管200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靠近主进风侧101的连接扁管200的厚度。这样便于减小蒸发器1在主进风侧101的风阻,便于气流顺畅地流过蒸发器1,便于气流与蒸发器1进行换热,进一步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可选地,在每一列的多个连接扁管200中,第n个连接扁管200的厚度为D2-n且宽度为W1-n,所述W1-n和所述D2-n满足关系式:1>W1-n-D2-nW1-n≥0.5。这里需要理解的是,D2-n是第n个连接扁管的厚度,W1-n是第n个连接扁管的宽度,n是变量。这样可以使第n个连接扁管200的宽度W1-n与厚度D2-n之间具有合适的比例范围,不仅可以避免第n个连接扁管200的宽度W1-n取值过小而使连接扁管200内的流体空间过小,防止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变低,而且可以避免第n个连接扁管200的厚度D2-n取值过大而使连接扁管200的厚度过大,防止蒸发器1的风阻变大而导致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变低,进一步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果。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1-图26所示,多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排成一列。这样不仅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生产效率,而且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如图27-图32所示,多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排成多列,其中,在集流管100的宽度方向上,任意一个连接扁管200与相邻列对应的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宽度方向上正对或者错开。这样不仅可以设置更多的连接扁管200,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面积,而且可以使集流管100的受力更加均匀,便于提高连接扁管200与集流管100之间的连接强度,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地,任意一个连接扁管200与相邻列对应的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宽度方向上错开,这样可以加强对气流的扰动,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具体地,如图35所示,蒸发器1还包括翅片400,翅片400与连接扁管200连接,多个翅片400中的至少一部分沿连接扁管200的延伸方向间隔开布置。这样通过设置翅片400可以增大蒸发器1的换热面积,便于加强蒸发器1与气流之间的换热强度,蒸发器1与气流之间快速地进行热交换,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提高蒸发器1的工作性能。具体地,每个翅片400上开设有具有连接翻边的穿孔,连接扁管200插入所述穿孔且通过涨紧或者焊接工艺与翅片400连接。这样可以利用所述穿孔对翅片400进行定位,便于接扁管200与翅片400的焊接成型,便于提高翅片400的焊接可靠性和便捷性。当然,翅片400上的所述穿孔的尺寸可以略小于连接扁管200的外形尺寸,连接扁管200一端先用工装固定相对位置,然后翅片400按预设值好的位置固定在固定工装上,连接扁管200另外一端顺着所述连接翻边的方向穿过翅片400的所述穿孔,连接扁管200穿过翅片400的同时涨大翅片400的所述穿孔,使翅片400牢固地固定在连接扁管200上,然后连接扁管200插入集流管100进行焊接。可选地,如图35-图37所示,翅片400的高度方向平行于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翅片400的厚度方向平行于连接扁管200的延伸方向。这样可以减小蒸发器1因设置翅片400而产生的风阻,便于气流能够顺畅地流过蒸发器1,进一步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性能。进一步地,翅片400的厚度为L2,在连接扁管200的延伸方向上相邻两个翅片400之间的间隙为L3,所述L2和所述L3满足关系式:0.998≥L3-L2L3≥0.9。由于当L3-L2L3<0.9时,L2相对于L3的尺寸取值偏大,会造成蒸发器1的风阻过大,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会急剧变小。当L3-L2L3>0.998时,由于L2相对于L3的尺寸取值偏小,会造成蒸发器1的风阻过小,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也会急剧变小。因此,当0.998≥D1-D2D1≥0.9时,L2和L3的尺寸在合适的范围内,蒸发器1的风阻不会过大或过小,蒸发器的换热效率较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5-图37所示,多个翅片400沿连接扁管200的延伸方向等间距布置。这样进一步便于蒸发器1的生产加工,进一步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生产效率。具体地,如图35-图37所示,多个翅片400的高度相等,且每个翅片400均与多个连接扁管200连接。这样不仅便于控制蒸发器1的尺寸,而且便于提高翅片400与连接扁管200之间的导热效率,进一步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果。可选地,如图39-图42所示,位于集流管100的一端的一侧形成主进风侧101,位于集流管100的另一端的一侧形成出风侧102,其中,多个翅片400中的至少一部分的高度不相等,且多个翅片400在其高度方向上的一端在出风侧102处大致平齐。这样在主进风侧101等易凝露、结霜的位置,减小翅片400的高度,便于增加蒸发器1容水容霜空间,提高蒸发器1的容霜效率,使蒸发器1整体的凝露、结霜更均匀,可以避免结霜过多而使蒸发器1的风阻过大,便于除去蒸发器1上的凝露、结霜,避免凝露、结霜过多而影响蒸发器1的正常工作,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果,对在出风侧102等不易凝露或结霜的位置,增加翅片400的高度,便于增大蒸发器1的换热面积,进一步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进一步地,如图41所示,翅片400包括高度不相等的第一翅片410、第二翅片420和第三翅片430,多个第一翅片410、多个第二翅片420和多个第三翅片430在连接扁管200的延伸方向上交错布置。这样不仅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容霜效率,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性能,而且便于加强对气流的扰动,进一步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43所示,多个翅片400呈多排多列布置,每一排的多个翅片400沿连接扁管200的延伸方向间隔开布置,每一列的多个翅片400沿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间隔开布置。这样不仅便于减小蒸发器1的风阻,而且便于增大气流的扰动,进一步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进一步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可靠性。具体地,如图43所示,位于集流管100的一端的一侧形成主进风侧101,位于集流管100的另一端的一侧形成出风侧102,其中,在多排翅片400中,靠近主进风侧101的一排翅片400中的相邻两个翅片400之间的间隙大于或者等于靠近出风侧102的一侧翅片400中的相邻两个翅片400之间的间隙。这样可以使蒸发器1主进风侧101一侧,相邻两个翅片4000之间的距离较大,便于增大蒸发器1的容霜空间,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容霜效率高,避免蒸发器1发生霜堵而影响蒸发器1的换热性能,进一步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工作效率。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5-图36所示,换热组件10包括蒸发器1和加热器2,加热器2用于对蒸发器1周围的空气进行加热,蒸发器1铺设在加热器2上。这样可以利用加热器2对蒸发器1周围的空气进行加热,便于除去蒸发器1上的凝露或霜层,特别是当蒸发器1应用于换热温度较低的环境时,可以避免蒸发器1的连接扁管200的表面迅速产生凝露或结霜,避免增大蒸发器1的风阻,便于气流的顺畅流过,便于提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能力,提高蒸发器1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更为具体地,如图35-图36所示,加热器2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加热直管210,相邻两个加热直管210通过加热弯管220连接以使多个加热直管210依次首尾连接呈蛇形。这样可以利用加热直管210和加热弯管220对连接扁管200上的凝露或霜层进行加热,便于更加快速地除去连接扁管200上的凝露或霜层,进一步便于减小蒸发器1的风阻,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进一步地,如图35-图36所示,多个加热直管210沿连接扁管200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这样部件可以避免设置加热直管210影响蒸发器1的风阻,进一步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而且便于加热直管210更好地对连接扁管200进行加热除霜,便于提高加热器2的加热效果。可选地,如图35-图36所示,加热直管210沿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定向。这样便于提高加热器2的加热效率,便于加热直管210对连接扁管200进行加热,进一步便于提高加热器2的加热效率。具体地,如图35-图36所示,换热组件10还包括接水盘3,接水盘3设于蒸发器1和加热器2的下方,用于承接冷凝水。这样可以利用接水盘3收集蒸发器1的冷凝水,便于对冷凝水进行收集和引导,便于冷凝水的顺畅排出,便于提高换热组件10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更为具体地,如图35-图36所示,加热管铺设在接水盘3上且位于接水盘3与蒸发器1之间,其中,蒸发器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布置,且蒸发器1与所述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β,0.25≥sinβ≥0.08。这样可以使蒸发器1与所述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在合适的范围内,部件可以避免蒸发器1占用容积过大,影响换热组件10的容积率,影响换热组件10的安装设置,而且可以避免化霜之后产生的化霜水积存在接水盘3上而不能及时流走,防止在蒸发器1下一次工作时积水迅速结霜而增大蒸发器1的风阻,便于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提高蒸发器1的工作性能。可选地,如图35-图36所示,接水盘3包括导水部31和储水部32,导水部31设于蒸发器和1加热器2的下方,导水部31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布置。储水部32与导水部31的低端连接,且储水部32具有底壁低于导水部31的储水槽33。这样可以利用导水部31对蒸发器1产生的化霜水进行导流,将化霜水流导流到储水部32的储水槽33内,不仅便于提高接水盘3的导水效果,而且便于对化霜水进行收集和储存,便于提高接水盘3的工作可靠性。进一步地,加热器2铺设在导水部31上且加热器2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至储水部32的上方。这样可以保证加热器2具有足够的覆盖范围,便于加热器2对蒸发器1进行加热,便于提高加热器2对蒸发器1的除霜效率,提高蒸发器1的除霜效果。同时,化霜水会顺着加热器2留下,避免化霜水残留在加热器2上,便于提高加热器2的加热效果。具体地,如图35-图36所示,蒸发器1具有位于集流管100一端的一侧的主进风侧101以及位于集流管100另一端的一侧的出风侧102,储水部32设于出风侧102。由于主进风侧101是更易凝露、结霜的位置,这样可以避免在蒸发器1下一次工作时积水迅速结霜而增大蒸发器1的风阻,进一步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可选地,加热器2为铝管加热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换热组件10包括蒸发器1和加热器2,加热器2邻近主进风侧101设置,用于对蒸发器1周围的空气进行加热。这样便于除去蒸发器1上的凝露或霜层,特别是当蒸发器1应用于换热温度较低的环境时,可以避免蒸发器1的连接扁管200的表面迅速产生凝露或结霜,避免增大蒸发器1的风阻,便于气流的顺畅流过,便于提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能力,提高蒸发器1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通过使加热器2邻近主进风侧101设置,由于主进风侧101是更易凝露、结霜的位置,这样便于利用加热器2除去主进风侧101的凝露或霜层,便于提高加热器2的除霜效率,缩短加热器2的除霜时间,减小蒸发器1的风阻,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进一步便于提高换热组件10的工作性能,提高换热组件10的功能性和适用性。具体地,如图70所示,蒸发器1设有至少两个在连接扁管200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布置的固定板500,其中,固定板500朝向主进风侧101延伸,加热器2固定在至少两个固定板500上。这样可以利用固定板500对加热器2进行安装和固定,便于加热器2的顺畅装配,提高换热组件10的装配效率。同时,设置至少两个固定板500,可以使加热器2的受力更加均匀,提高加热器2的设置可靠性和结构稳定性可选地,如图73所示,固定板500具有安装孔510,加热器2穿设于安装孔510。这样便于加热器2与固定板500进行固定连接,便于固定板500对加热器2进行支撑,进一步便于提高加热器2的设置稳定性。进一步地,如图73所示,固定板500具有从安装孔510延伸至固定板500的边沿的缝隙520以使固定板500的至少一部分可折弯。这样便于加热器2顺畅地穿设于安装孔510,例如固定板500可以先进行折弯卡装好加热器2,然后对折弯部分进行复位以固定加热器2,进一步便于提高加热器2的装配效率。具体地,固定板500具有固定孔,连接扁管200穿设于所述固定孔。这样便于连接扁管200的安装设置,避免连接扁管200与固定板500发生干涉,进一步便于提高换热组件10的结构稳定性和工作可靠性。可选地,如图71-图73所示,加热器2形成从第一集流管110向第二集流管120延伸的加热管230。这样可以利用加热管230对连接扁管200上的凝露或霜层进行加热,便于更加快速地除去连接扁管200上的凝露或霜层,进一步便于减小蒸发器1的风阻,提高蒸发器1的换热效率。进一步地,如图71-图73所示,加热管230包括第一直管部211、第二直管部212和弯管部213,第一直管部211位于蒸发器1的一侧且平行于第一集流管110的延伸方向,第二直管部212位于蒸发器1的另一侧且平行于第二集流管120的延伸方向。弯管部213设于主进风侧101且弯管部2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直管部211和第二直管部212圆弧过渡连接,弯管部213的中部朝向远离蒸发器1的方向弯折。这样便于提高加热器2的加热效率,便于加热器2更好地对主进风侧101进行加热除霜,便于提高加热器2的加热效果。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制冷设备20包括箱体21和所述制冷系统,箱体21限定出冷冻室21a。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1,蒸发器1包括集流管100和多个连接扁管200,集流管100包括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多个连接扁管200连接在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之间,其中,蒸发器1设在冷冻室21a的顶部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箱体21内具有从冷冻室21a的顶部向冷冻室21a的侧部延伸的冷冻风道21b,冷冻风道21b的进口22a和出口22b分别与冷冻室21a连通,蒸发器1设于冷冻风道21b内。箱体21内设有风道上盖板23和风道侧盖板24,箱体21与风道上盖板23以及风道侧盖板24限定出冷冻风道21b,蒸发器1位于箱体21与风道上盖板24之间。冷冻风道21b的进口22a位于冷冻室21a的顶部,冷冻风道21b的出口22b位于冷冻室21a的侧部且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位于集流管100一端的一侧形成主进风侧101,位于集流管100另一端的一侧形成出风侧102,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导引风机25,导引风机25靠近出风侧102设置以将空气从主进风侧101向出风侧102导引。换热组件10包括蒸发器1和加热器2。加热器2用于对蒸发器1周围的空气进行加热,蒸发器1铺设在加热器2上。加热器2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加热直管210,相邻两个加热直管210通过加热弯管220连接以使多个加热直管210依次首尾连接呈蛇形,多个加热直管210沿连接扁管200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加热直管210沿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定向。换热组件10还包括接水盘3,接水盘3设于蒸发器1和加热器2的下方,用于承接冷凝水,加热管铺设在接水盘3上且位于接水盘3与蒸发器1之间,其中,蒸发器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布置,且蒸发器1与所述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β,0.25≥sinβ≥0.08。接水盘3包括导水部31和储水部32,导水部31设于蒸发器和1加热器2的下方,导水部31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布置,加热器2铺设在导水部31上且加热器2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至储水部32的上方,蒸发器1具有位于集流管100一端的一侧的主进风侧101以及位于集流管100另一端的一侧的出风侧102,储水部32设于出风侧102。蒸发器1为微通道蒸发器,每个连接扁管200内均具有多个第二隔板330,第二隔板330沿连接扁管20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在连接扁管200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集流管100包括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至少一列连接扁管200,每一列的多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开布置,连接扁管200设置在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之间,并且连接扁管200的宽度方向平行于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多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排成至少一列,每一列的多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开布置,其中,位于集流管100的一端的一侧形成主进风侧101,位于集流管100的另一端的一侧形成出风侧102,在每一列的多个连接扁管200中,靠近主进风侧101的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靠近出风侧102的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在每一列的多个连接扁管200中,相邻布置的第n个连接扁管200与第n+1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为W2-n,其中,所述第n个连接扁管200靠近出风侧102,所述第n+1个连接扁管200相对于所述第n个连接扁管200远离出风侧102,W2-n+1W2-n≥1。在每一列的多个连接扁管200中分为靠近出风侧102的第i组和相对于所述第i组远离出风侧102的第i+1组,其中,每一组中的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相等,且所述第i+1组中的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i组中的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蒸发器1还具有至少一个位于集流管100侧部的副进风侧103,其中,在经过每个副进风侧103进风的多个连接扁管200中,远离出风侧102的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靠近出风侧102的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并且,在经过主进风侧101进风的多个连接扁管200中,远离出风侧102的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靠近出风侧102的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在每一列的多个连接扁管200中,靠近出风侧102的连接扁管200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靠近主进风侧101的连接扁管200的宽度。在每一列的多个连接扁管200中,靠近出风侧102的连接扁管200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靠近主进风侧101的连接扁管200的厚度。在每一列的多个连接扁管200中,第n个连接扁管200的厚度为D2-n且宽度为W1-n,所述W1-n和所述D2-n满足关系式:1>W1-n-D2-nW1-n≥0.5。多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排成一列或多列,其中,在集流管100的宽度方向上,任意一个连接扁管200与相邻列对应的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宽度方向上正对或者错开。集流管100与连接扁管200的焊接固定面为平面,集流管100的横截面为矩形,集流管100上开设有具有环形翻边的焊接孔,连接扁管200的端部插入到所述环形翻边并焊接固定。第一集流管110上设有第一连接管310和第二连接管320,第一连接管310和第二连接管320沿第一集流管11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一连接管310和第二连接管320之间的位置第一集流管110上有第一隔板130,第一连接管310和第二连接管320中的一个为流体入口且另一个为流体出口,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通过连接扁管200连通,以便于蒸发器1内的流体对气流进行强制换热。翅片400与连接扁管200连接,多个翅片400中的至少一部分沿连接扁管200的延伸方向间隔开布置。每个翅片400上开设有具有连接翻边的穿孔,连接扁管200插入所述穿孔且通过涨紧或者焊接工艺与翅片400连接,翅片400的高度方向平行于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翅片400的厚度方向平行于连接扁管200的延伸方向,翅片400的厚度为L2,在连接扁管200的延伸方向上相邻两个翅片400之间的间隙为L3,所述L2和所述L3满足关系式:0.998≥L3-L2L3≥0.9,多个翅片400沿连接扁管200的延伸方向等间距布置,多个翅片400的高度相等,且每个翅片400均与多个连接扁管200连接。位于集流管100的一端的一侧形成主进风侧101,位于集流管100的另一端的一侧形成出风侧102,其中,在多排翅片400中,靠近主进风侧101的一排翅片400中的相邻两个翅片400之间的间隙大于或者等于靠近出风侧102的一侧翅片400中的相邻两个翅片400之间的间隙。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例,制冷设备20包括箱体21和所述制冷系统,箱体21限定出冷冻室21a。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1,蒸发器1包括集流管100和多个连接扁管200,集流管100包括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多个连接扁管200连接在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之间,其中,蒸发器1设在冷冻室21a的顶部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箱体21内具有从冷冻室21a的顶部向冷冻室21a的侧部延伸的冷冻风道21b,冷冻风道21b的进口22a和出口22b分别与冷冻室21a连通,蒸发器1设于冷冻风道21b内。箱体21内设有风道上盖板23和风道侧盖板24,箱体21与风道上盖板23以及风道侧盖板24限定出冷冻风道21b,蒸发器1位于箱体21与风道上盖板24之间。冷冻风道21b的进口22a位于冷冻室21a的顶部,冷冻风道21b的出口22b位于冷冻室21a的侧部且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位于集流管100一端的一侧形成主进风侧101,位于集流管100另一端的一侧形成出风侧102,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导引风机25,导引风机25靠近出风侧102设置以将空气从主进风侧101向出风侧102导引。换热组件10包括蒸发器1和加热器2。加热器2用于对蒸发器1周围的空气进行加热,蒸发器1铺设在加热器2上。加热器2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加热直管210,相邻两个加热直管210通过加热弯管220连接以使多个加热直管210依次首尾连接呈蛇形,多个加热直管210沿连接扁管200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加热直管210沿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定向。换热组件10还包括接水盘3,接水盘3设于蒸发器1和加热器2的下方,用于承接冷凝水,加热管铺设在接水盘3上且位于接水盘3与蒸发器1之间,其中,蒸发器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布置,且蒸发器1与所述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β,0.25≥sinβ≥0.08。接水盘3包括导水部31和储水部32,导水部31设于蒸发器和1加热器2的下方,导水部31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布置,加热器2铺设在导水部31上且加热器2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至储水部32的上方,蒸发器1具有位于集流管100一端的一侧的主进风侧101以及位于集流管100另一端的一侧的出风侧102,储水部32设于出风侧102。蒸发器1为微通道蒸发器,每个连接扁管200内均具有多个第二隔板330,第二隔板330沿连接扁管20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在连接扁管200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集流管100包括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至少一列连接扁管200,每一列的多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开布置,连接扁管200设置在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之间,并且连接扁管200的宽度方向平行于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多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排成至少一列,每一列的多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开布置,其中,位于集流管100的一端的一侧形成主进风侧101,位于集流管100的另一端的一侧形成出风侧102,在每一列的多个连接扁管200中,靠近主进风侧101的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靠近出风侧102的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在每一列的多个连接扁管200中,相邻布置的第n个连接扁管200与第n+1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为W2-n,其中,所述第n个连接扁管200靠近出风侧102,所述第n+1个连接扁管200相对于所述第n个连接扁管200远离出风侧102,W2-n+1W2-n≥1。在每一列的多个连接扁管200中分为靠近出风侧102的第i组和相对于所述第i组远离出风侧102的第i+1组,其中,每一组中的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相等,且所述第i+1组中的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i组中的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蒸发器1还具有至少一个位于集流管100侧部的副进风侧103,其中,在经过每个副进风侧103进风的多个连接扁管200中,远离出风侧102的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靠近出风侧102的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并且,在经过主进风侧101进风的多个连接扁管200中,远离出风侧102的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靠近出风侧102的相邻两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在每一列的多个连接扁管200中,靠近出风侧102的连接扁管200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靠近主进风侧101的连接扁管200的宽度。在每一列的多个连接扁管200中,靠近出风侧102的连接扁管200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靠近主进风侧101的连接扁管200的厚度。在每一列的多个连接扁管200中,第n个连接扁管200的厚度为D2-n且宽度为W1-n,所述W1-n和所述D2-n满足关系式:1>W1-n-D2-nW1-n≥0.5。多个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上排成一列或多列,其中,在集流管100的宽度方向上,任意一个连接扁管200与相邻列对应的连接扁管200在集流管100的宽度方向上正对或者错开。集流管100与连接扁管200的焊接固定面为平面,集流管100的横截面为矩形,集流管100上开设有具有环形翻边的焊接孔,连接扁管200的端部插入到所述环形翻边并焊接固定。第一集流管110上设有第一连接管310和第二连接管320,第一连接管310和第二连接管320沿第一集流管11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一连接管310和第二连接管320之间的位置第一集流管110上有第一隔板130,第一连接管310和第二连接管320中的一个为流体入口且另一个为流体出口,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通过连接扁管200连通,以便于蒸发器1内的流体对气流进行强制换热。翅片400与连接扁管200连接,多个翅片400中的至少一部分沿连接扁管200的延伸方向间隔开布置。每个翅片400上开设有具有连接翻边的穿孔,连接扁管200插入所述穿孔且通过涨紧或者焊接工艺与翅片400连接,翅片400的高度方向平行于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翅片400的厚度方向平行于连接扁管200的延伸方向,翅片400的厚度为L2,在连接扁管200的延伸方向上相邻两个翅片400之间的间隙为L3,所述L2和所述L3满足关系式:0.998≥L3-L2L3≥0.9,多个翅片400沿连接扁管200的延伸方向等间距布置,多个翅片400的高度相等,且每个翅片400均与多个连接扁管200连接。位于集流管100的一端的一侧形成主进风侧101,位于集流管100的另一端的一侧形成出风侧102,其中,多个翅片400中的至少一部分的高度不相等,且多个翅片400在其高度方向上的一端在出风侧102处大致平齐,多个翅片400呈多排多列布置,每一排的多个翅片400沿连接扁管200的延伸方向间隔开布置,每一列的多个翅片400沿集流管100的延伸方向间隔开布置,位于集流管100的一端的一侧形成主进风侧101,位于集流管100的另一端的一侧形成出风侧102,其中,在多排翅片400中,靠近主进风侧101的一排翅片400中的相邻两个翅片400之间的间隙大于或者等于靠近出风侧102的一侧翅片400中的相邻两个翅片400之间的间隙。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设备2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限定出冷冻室;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包括集流管和多个连接扁管,所述集流管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多个所述连接扁管连接在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之间,其中,所述蒸发器水平设置在所述冷冻室的顶部且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沿水平方向定向,或者,所述蒸发器设在所述冷冻室的顶部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具有从所述冷冻室的顶部向所述冷冻室的侧部延伸的冷冻风道,所述冷冻风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所述冷冻室连通,所述蒸发器设于所述冷冻风道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风道上盖板和风道侧盖板,所述箱体与所述风道上盖板以及所述风道侧盖板限定出所述冷冻风道,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箱体与所述风道上盖板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风道的进口位于所述冷冻室的顶部,所述冷冻风道的出口位于所述冷冻室的侧部且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集流管一端的一侧形成主进风侧,位于所述集流管另一端的一侧形成出风侧,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导引风机,所述导引风机靠近所述出风侧设置以将空气从所述主进风侧向所述出风侧导引。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扁管的宽度方向平行于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扁管的宽度方向相对于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倾斜布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扁管在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上排成至少一列,每一列的多个所述连接扁管在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开布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列的多个所述连接扁管沿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等间距分布。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具有位于所述集流管一端的一侧的主进风侧和位于所述集流管另一端的一侧的出风侧,其中,在每一列的多个所述连接扁管中,靠近所述主进风侧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扁管在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靠近所述出风侧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扁管在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还包括:翅片,所述翅片与所述连接扁管连接,多个所述翅片中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连接扁管的延伸方向间隔开布置。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翅片上开设有具有连接翻边的穿孔,所述连接扁管插入所述穿孔且通过涨紧或者焊接工艺与所述翅片连接。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高度方向平行于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所述翅片的厚度方向平行于所述连接扁管的延伸方向。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翅片的高度相等,且每个所述翅片均与多个所述连接扁管连接。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集流管一端的一侧形成主进风侧,位于所述集流管另一端的一侧形成出风侧,其中,多个所述翅片中的至少一部分的高度不相等,且多个所述翅片在其高度方向上的一端在所述出风侧处大致平齐。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翅片呈多排多列布置,每一排的多个所述翅片沿所述连接扁管的延伸方向间隔开布置,每一列的多个所述翅片沿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间隔开布置。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集流管一端的一侧形成主进风侧,位于所述集流管另一端的一侧形成出风侧,其中,在多排翅片中,靠近所述主进风侧的一排翅片中的相邻两个所述翅片之间的间隙大于或者等于靠近所述出风侧的一侧翅片中的相邻两个所述翅片之间的间隙。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为微通道蒸发器。19.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所述蒸发器周围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所述蒸发器铺设在所述加热器上。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加热直管,相邻两个所述加热直管通过加热弯管连接以使多个加热直管依次首尾连接呈蛇形。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加热直管沿所述连接扁管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直管沿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定向。23.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于所述蒸发器的下方,用于承接化霜水。

百度查询: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