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光学成像系统_先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201811592675.4 

申请/专利权人:先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8-12-25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公开(公告)号:CN110244433B

主分类号:G02B13/00(20060101)

分类号:G02B13/00(20060101);G02B13/18(20060101)

优先权:["20180309 TW 107108117"]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2.01.21#授权;2019.10.25#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9.17#公开

摘要: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中至少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可具有负屈折力,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中第五透镜的至少一表面具有反曲点。光学成像系统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为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当满足特定条件时,可具备更大的收光以及更佳的光路调节能力,以提升成像质量。

主权项:1.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镜,具有屈折力;一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一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一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一第五透镜,具有屈折力;以及一成像面,其中该光学成像系统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为五枚,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五透镜中至少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五透镜的屈折力依序为正正正正负、正正正负正或负正正负正,该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分别为凸面与凹面,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该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五透镜的焦距分别为f1、f2、f3、f4、f5,该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为f,该光学成像系统的入射瞳直径为HEP,该第一透镜物侧面至该成像面于光轴上具有一距离HOS,该第一透镜物侧面至该第五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具有一距离InTL,该第五透镜像侧面的最大有效直径为PhiA5,该光学成像系统于该成像面上垂直于光轴具有一最大成像高度HOI,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五透镜于12HEP高度且平行于光轴的厚度分别为ETP1、ETP2、ETP3、ETP4以及ETP5,前述ETP1至ETP5的总和为SETP,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五透镜于光轴的厚度分别为TP1、TP2、TP3、TP4以及TP5,前述TP1至TP5的总和为STP,其满足下列条件:1.7≤fHEP≤2;3.133231.5415≤HOSf≤2.174990.6918,0PhiA5InTL≤1.6;以及0.5≤SETPSTP1。

全文数据:光学成像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光学成像系统,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上的小型化光学成像系统。背景技术近年来,随着具有摄影功能的可携式电子产品的兴起,光学系统的需求日渐提高。一般光学系统的感光元件不外乎是感光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Device;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Sensor;CMOSSensor两种,且随着半导体制程技术的进步,使得感光元件的像素尺寸缩小,光学系统逐渐往高像素方向发展,因此对成像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加。传统搭载于便携设备上的光学系统,多采用三片或四片式透镜结构,然而,由于便携设备不断朝像素提升方向发展,并且终端消费者对大光圈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例如微光与夜拍功能,现有的光学成像系统已无法满足更高阶的摄影要求。因此,如何有效增加光学成像镜头的进光量,并进一步提高成像的质量,便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议题。发明内容本发明实施例的态样针对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及光学影像撷取镜头,能够利用五个透镜的屈光力、凸面与凹面的组合本发明所述凸面或凹面原则上指各透镜的物侧面或像侧面距离光轴不同高度的几何形状变化的描述,进而有效提高光学成像系统的进光量,同时提高成像质量,以应用于小型的电子产品上。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透镜参数的用语与其代号详列如下,作为后续描述的参考:与长度或高度有关的透镜参数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高度以HOI表示;光学成像系统的高度以HOS表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一透镜物侧面至第五透镜像侧面间的距离以InTL表示;光学成像系统的固定光栏光圈至成像面间的距离以InS表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间的距离以IN12表示例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以TP1表示例示。与材料有关的透镜参数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以NA1表示例示;第一透镜的折射律以Nd1表示例示。与视角有关的透镜参数视角以AF表示;视角的一半以HAF表示;主光线角度以MRA表示。与出入瞳有关的透镜参数光学成像系统的入射瞳直径以HEP表示;光学成像系统的出射光瞳指孔径光阑经过孔径光阑后面的透镜组并在像空间所成的像,出射光瞳直径以HXP表示;单一透镜的任一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径指系统最大视角入射光通过入射瞳最边缘的光线于该透镜表面交会点EffectiveHalfDiameter;EHD,该交会点与光轴之间的垂直高度。例如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以EHD11表示,第一透镜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以EHD12表示。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以EHD21表示,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以EHD22表示。光学成像系统中其余透镜的任一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径表示方式以此类推。光学成像系统中最接近成像面的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直径以PhiA表示,其满足条件式PhiA=2倍EHD,若该表面为非球面,则最大有效直径的截止点即为含有非球面的截止点。单一透镜的任一表面的无效半径IneffectiveHalfDiameter;IHD指朝远离光轴方向延伸自同一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径的截止点若该表面为非球面,即该表面上具非球面系数的终点的表面区段。光学成像系统中最接近成像面的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直径以PhiB表示,其满足条件式PhiB=2倍最大有效半径EHD+最大无效半径IHD=PhiA+2倍最大无效半径IHD。光学成像系统中最接近成像面即像空间的透镜像侧面的最大有效直径,又可称的为光学出瞳,其以PhiA表示,若光学出瞳位于第三透镜像侧面则以PhiA3表示,若光学出瞳位于第四透镜像侧面则以PhiA4表示,若光学出瞳位于第五透镜像侧面则以PhiA5表示,若光学出瞳位于第六透镜像侧面则以PhiA6表示,若光学成像系统具有不同具屈折力片数的透镜,其光学出瞳表示方式以此类推。光学成像系统的瞳放比以PMR表示,其满足条件式为PMR=PhiAHEP。与透镜面形弧长及表面轮廓有关的参数单一透镜的任一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径的轮廓曲线长度,指该透镜的表面与所属光学成像系统的光轴的交点为起始点,自该起始点沿着该透镜的表面轮廓直至其最大有效半径的终点为止,前述两点间的曲线弧长为最大有效半径的轮廓曲线长度,并以ARS表示。例如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S11表示,第一透镜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S12表示。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S21表示,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S22表示。光学成像系统中其余透镜的任一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径的轮廓曲线长度表示方式以此类推。单一透镜的任一表面的12入射瞳直径HEP的轮廓曲线长度,指该透镜的表面与所属光学成像系统的光轴的交点为起始点,自该起始点沿着该透镜的表面轮廓直至该表面上距离光轴12入射瞳直径的垂直高度的坐标点为止,前述两点间的曲线弧长为12入射瞳直径HEP的轮廓曲线长度,并以ARE表示。例如第一透镜物侧面的12入射瞳直径HEP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E11表示,第一透镜像侧面的12入射瞳直径HEP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E12表示。第二透镜物侧面的12入射瞳直径HEP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E21表示,第二透镜像侧面的12入射瞳直径HEP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E22表示。光学成像系统中其余透镜的任一表面的12入射瞳直径HEP的轮廓曲线长度表示方式以此类推。与透镜面形深度有关的参数第五透镜物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的终点为止,前述两点间水平于光轴的距离以InRS51表示最大有效半径深度;第五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的终点为止,前述两点间水平于光轴的距离以InRS52表示最大有效半径深度。其他透镜物侧面或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的深度沉陷量表示方式比照前述。与透镜面型有关的参数临界点C指特定透镜表面上,除与光轴的交点外,一与光轴相垂直的切面相切的点。承上,例如第四透镜物侧面的临界点C41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HVT41例示,第四透镜像侧面的临界点C42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HVT42例示,第五透镜物侧面的临界点C51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HVT51例示,第五透镜像侧面的临界点C52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HVT52例示。其他透镜的物侧面或像侧面上的临界点及其与光轴的垂直距离的表示方式比照前述。第五透镜物侧面上最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为IF511,该点沉陷量SGI511例示,SGI511亦即第五透镜物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物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IF511该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为HIF511例示。第五透镜像侧面上最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为IF521,该点沉陷量SGI521例示,SGI511亦即第五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像侧面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IF521该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为HIF521例示。第五透镜物侧面上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为IF512,该点沉陷量SGI512例示,SGI512亦即第五透镜物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物侧面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IF512该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为HIF512例示。第五透镜像侧面上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为IF522,该点沉陷量SGI522例示,SGI522亦即第五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像侧面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IF522该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为HIF522例示。第五透镜物侧面上第三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为IF513,该点沉陷量SGI513例示,SGI513亦即第五透镜物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物侧面第三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IF513该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为HIF513例示。第五透镜像侧面上第三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为IF523,该点沉陷量SGI523例示,SGI523亦即第五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像侧面第三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IF523该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为HIF523例示。第五透镜物侧面上第四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为IF514,该点沉陷量SGI514例示,SGI514亦即第五透镜物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物侧面第四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IF514该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为HIF514例示。第五透镜像侧面上第四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为IF524,该点沉陷量SGI524例示,SGI524亦即第五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像侧面第四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IF524该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为HIF524例示。其他透镜物侧面或像侧面上的反曲点及其与光轴的垂直距离或其沉陷量的表示方式比照前述。与像差有关的变数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学畸变OpticalDistortion以ODT表示;其TV畸变TVDistortion以TDT表示,并且可以进一步限定描述在成像50%至100%视野间像差偏移的程度;球面像差偏移量以DFS表示;慧星像差偏移量以DFC表示。光学成像系统的调制转换函数特性图ModulationTransferFunction;MTF,用来测试与评估系统成像的反差对比度及锐利度。调制转换函数特性图的垂直坐标轴表示对比转移率数值从0到1,水平坐标轴则表示空间频率cyclesmm;lpmm;linepairspermm。完美的成像系统理论上能100%呈现被摄物体的线条对比,然而实际的成像系统,其垂直轴的对比转移率数值小于1。此外,一般而言成像的边缘区域会比中心区域较难得到精细的还原度。可见光频谱在成像面上,光轴、0.3视场以及0.7视场三处于空间频率55cyclesmm的对比转移率MTF数值分别以MTFE0、MTFE3以及MTFE7表示,光轴、0.3视场以及0.7视场三处于空间频率110cyclesmm的对比转移率MTF数值分别以MTFQ0、MTFQ3以及MTFQ7表示,光轴、0.3视场以及0.7视场三处于空间频率220cyclesmm的对比转移率MTF数值分别以MTFH0、MTFH3以及MTFH7表示,光轴、0.3视场以及0.7视场三处于空间频率440cyclesmm的对比转移率MTF数值分别以MTF0、MTF3以及MTF7表示,前述此三个视场对于镜头的中心、内视场以及外视场具有代表性,因此可用以评价特定光学成像系统的性能是否优异。若光学成像系统的设计对应像素大小PixelSize为含1.12微米以下的感光元件,因此调制转换函数特性图的四分之一空间频率、半数空间频率半频以及完全空间频率全频分别至少为110cyclesmm、220cyclesmm以及440cyclesmm。光学成像系统若同时须满足针对红外线频谱的成像,例如用于低光源的夜视需求,所使用的工作波长可为850nm或800nm,由于主要功能在辨识黑白明暗所形成的物体轮廓,无须高分辨率,因此可仅需选用小于110cyclesmm的空间频率评价特定光学成像系统在红外线频谱频谱的性能是否优异。前述工作波长850nm当聚焦在成像面上,影像于光轴、0.3视场以及0.7视场三处于空间频率55cyclesmm的对比转移率MTF数值分别以MTFI0、MTFI3以及MTFI7表示。然而,也因为红外线工作波长850nm或800nm与一般可见光波长差距很远,若光学成像系统需同时能对可见光与红外线双模对焦并分别达到一定性能,在设计上有相当难度。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第五透镜的物侧面或像侧面设置有反曲点,可有效调整各视场入射于第五透镜的角度,并针对光学畸变与TV畸变进行补正。另外,第五透镜的表面可具备更佳的光路调节能力,以提升成像质量。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一成像面。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五透镜中至少两透镜其个别的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五透镜中至少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五透镜的焦距分别为f1、f2、f3、f4、f5,该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为f,该光学成像系统的入射瞳直径为HEP,该第一透镜物侧面至该成像面于光轴上具有一距离HOS,该第一透镜物侧面至该第五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具有一距离InTL,该第五透镜像侧面的最大有效直径为PhiA5,该光学成像系统于该成像面上垂直于光轴具有一最大成像高度HOI,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五透镜于12HEP高度且平行于光轴的厚度分别为ETP1、ETP2、ETP3、ETP4以及ETP5,前述ETP1至ETP5的总和为SETP,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五透镜于光轴的厚度分别为TP1、TP2、TP3、TP4以及TP5,前述TP1至TP5的总和为STP,其满足下列条件:1.0≤fHEP≤10;0.5≤HOSf≤30,0f5时,光学成像系统的系统总高度HOS;HeightofOpticSystem可以适当缩短以达到微型化的目的。当│f2│+│f3│+│f4│以及︱f1│+︱f5│满足上述条件时,藉由第二透镜至第四透镜中至少一透镜具有弱的正屈折力或弱的负屈折力。所称弱屈折力,指特定透镜的焦距的绝对值大于10。当本发明第二透镜至第四透镜中至少一透镜具有弱的正屈折力,其可有效分担第一透镜的正屈折力而避免不必要的像差过早出现,反之若第二透镜至第四透镜中至少一透镜具有弱的负屈折力,则可以微调补正系统的像差。此外,第五透镜可具有负屈折力,其像侧面可为凹面。藉此,有利于缩短其后焦距以维持小型化。另外,第五透镜的至少一表面可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可有效地压制离轴视场光线入射的角度,进一步可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附图说明本发明上述及其他特征将藉由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图1A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示意图;图1B由左至右依序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学畸变的曲线图;图1C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光学成像系统的可见光频谱调制转换特征图;图1D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学成像系统于成像面上各视场的相对照度的数值图;图2A绘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示意图;图2B由左至右依序绘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学畸变的曲线图;图2C绘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光学成像系统的可见光频谱调制转换特征图;图2D绘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学成像系统于成像面上各视场的相对照度的数值图;图3A绘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示意图;图3B由左至右依序绘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学畸变的曲线图;图3C绘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光学成像系统的可见光频谱调制转换特征图;图3D绘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学成像系统于成像面上各视场的相对照度的数值图;图4A绘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示意图;图4B由左至右依序绘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学畸变的曲线图;图4C绘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光学成像系统的可见光频谱调制转换特征图;图4D绘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学成像系统于成像面上各视场的相对照度的数值图;图5A绘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示意图;图5B由左至右依序绘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学畸变的曲线图;图5C绘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光学成像系统的可见光频谱调制转换特征图;图5D绘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学成像系统于成像面上各视场的相对照度的数值图;图6A绘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示意图;图6B由左至右依序绘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学畸变的曲线图;图6C绘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光学成像系统的可见光频谱调制转换特征图;图6D绘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学成像系统于成像面上各视场的相对照度的数值图;图7绘示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五透镜像侧面最大有效直径PhiA5、第五透镜像侧面最大直径PhiB、第一镜片定位元件的基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上的最小边长PhiD、第二镜片定位元件的连接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上的最大外径为PhiC的位置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光学成像系统:10、20、30、40、50、60光圈:100、200、300、400、500、600第一透镜:110、210、310、410、510、610物侧面:112、212、312、412、512、612像侧面:114、214、314、414、514、614第二透镜:120、220、320、420、520、620物侧面:122、222、322、422、522、622像侧面:124、224、324、424、524、624第三透镜:130、230、330、430、530、630物侧面:132、232、332、432、532、632像侧面:134、234、334、434、534、634第四透镜:140、240、340、440、540、640物侧面:142、242、342、442、542、642像侧面:144、244、344、444、544、644第五透镜:150、250、350、450、550、650、750物侧面:152、252、352、452、552、652、752像侧面:154、254、354、454、554、654、754第一镜片定位元件710底座712镜座714筒部7141基部7142第一穿孔7143第二穿孔7144第二镜片定位元件720定位部722连接部724第三穿孔7241第四穿孔7242红外线滤光片:170、270、370、470、570、670成像面:180、280、380、480、580、680影像感测元件:190、290、390、490、590、690、790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f第一透镜的焦距:f1;第二透镜的焦距:f2;第三透镜的焦距:f3第四透镜的焦距:f4;第五透镜的焦距:f5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圈值:fHEP;Fno;F#光学成像系统的最大视角的一半:HAF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NA1第二透镜至第五透镜的色散系数:NA2、NA3、NA4、NA5第一透镜物侧面以及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R2第二透镜物侧面以及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3、R4第三透镜物侧面以及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5、R6第四透镜物侧面以及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7、R8第五透镜物侧面以及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9、R10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TP1第二至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TP2、TP3、TP4、TP5所有具屈折力的透镜的厚度总和:ΣTP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IN12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IN23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IN34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IN45第五透镜物侧面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位置于光轴的水平位移距离:InRS51第五透镜物侧面上最接近光轴的反曲点:IF511;该点沉陷量:SGI511第五透镜物侧面上最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HIF511第五透镜像侧面上最接近光轴的反曲点:IF521;该点沉陷量:SGI521第五透镜像侧面上最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HIF521第五透镜物侧面上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IF512;该点沉陷量:SGI512第五透镜物侧面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HIF512第五透镜像侧面上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IF522;该点沉陷量:SGI522第五透镜像侧面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HIF522第五透镜物侧面的临界点:C51第五透镜像侧面的临界点:C52第五透镜物侧面的临界点与光轴的水平位移距离:SGC51第五透镜像侧面的临界点与光轴的水平位移距离:SGC52第五透镜物侧面的临界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HVT51第五透镜像侧面的临界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HVT52系统总高度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HOS光圈至成像面的距离:InS第一透镜物侧面至该第五透镜像侧面的距离:InTL第五透镜像侧面至该成像面的距离:InB影像感测元件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最大像高:HOI光学成像系统于结像时的TV畸变TVDistortion:TDT光学成像系统于结像时的光学畸变OpticalDistortion:ODT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具屈折力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一成像面。光学成像系统更可包含一影像感测元件,其设置于成像面。光学成像系统可使用三个工作波长进行设计,分别为486.1nm、587.5nm、656.2nm,其中587.5nm为主要参考波长为主要提取技术特征的参考波长。光学成像系统亦可使用五个工作波长进行设计,分别为470nm、510nm、555nm、610nm、650nm,其中555nm为主要参考波长为主要提取技术特征的参考波长。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f与每一片具有正屈折力的透镜的焦距fp的比值为PPR,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f与每一片具有负屈折力的透镜的焦距fn的比值为NPR,所有具有正屈折力的透镜的PPR总和为ΣPPR,所有具有负屈折力的透镜的NPR总和为ΣNPR,当满足下列条件时有助于控制光学成像系统的总屈折力以及总长度:0.5≤ΣPPR│ΣNPR│≤3.0,较佳地,可满足下列条件:1≤ΣPPR│ΣNPR│≤2.5。光学成像系统可更包含一影像感测元件,其设置于成像面。影像感测元件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即为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高度或称最大像高为HOI,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HOS,其满足下列条件:HOSHOI≤25;以及0.5≤HOSf≤25。较佳地,可满足下列条件:1≤HOSHOI≤20;以及1≤HOSf≤20。藉此,可维持光学成像系统的小型化,以搭载于轻薄可携式的电子产品上。另外,本发明的光学成像系统中,依需求可设置至少一光圈,以减少杂散光,有助于提升影像质量。本发明的光学成像系统中,光圈配置可为前置光圈或中置光圈,其中前置光圈意即光圈设置于被摄物与第一透镜间,中置光圈则表示光圈设置于第一透镜与成像面间。若光圈为前置光圈,可使光学成像系统的出瞳与成像面产生较长的距离而容置更多光学元件,并可增加影像感测元件接收影像的效率;若为中置光圈,有助于扩大系统的视场角,使光学成像系统具有广角镜头的优势。前述光圈至成像面间的距离为InS,其满足下列条件:0.2≤InSHOS≤1.1。藉此,可同时兼顾维持光学成像系统的小型化以及具备广角的特性。本发明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一透镜物侧面至第五透镜像侧面间的距离为InTL,于光轴上所有具屈折力的透镜的厚度总和为ΣTP,其满足下列条件:0.1≤ΣTPInTL≤0.9。藉此,当可同时兼顾系统成像的对比度以及透镜制造的合格率并提供适当的后焦距以容置其他元件。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第一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2,其满足下列条件:0.01f5。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二透镜120至第五透镜150的焦距分别为f2、f3、f4、f5,其满足下列条件:│f2│+│f3│+│f4│=17.3009mm;︱f1│+︱f5│=11.5697mm以及│f2│+│f3│+│f4│︱f1│+︱f5│。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f与每一片具有正屈折力的透镜的焦距fp的比值为PPR,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f与每一片具有负屈折力的透镜的焦距fn的比值为NPR,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所有具有正屈折力的透镜的PPR总和为ΣPPR=ff2+ff3+ff4=1.86768,所有具有负屈折力的透镜的NPR总和为ΣNPR=ff1+ff5=-1.63651,ΣPPR│ΣNPR│=1.14125。同时亦满足下列条件:︱ff2│=0.47958;︱ff3│=0.38289;︱ff4│=1.00521;︱ff5│=1.30773。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一透镜物侧面112至第五透镜像侧面154间的距离为InTL,第一透镜物侧面112至成像面180间的距离为HOS,光圈100至成像面180间的距离为InS,影像感测元件190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HOI,第五透镜像侧面154至成像面180间的距离为BFL,其满足下列条件:InTL+BFL=HOS;HOS=10.56320mm;HOI=3.7400mm;HOSHOI=2.8244;HOSf=3.4751;InS=6.21073mm;以及InSHOS=0.5880。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于光轴上所有具屈折力的透镜的厚度总和为ΣTP,其满足下列条件:ΣTP=5.0393mm;InTL=9.8514mm以及ΣTPInTL=0.5115。藉此,当可同时兼顾系统成像的对比度以及透镜制造的合格率并提供适当的后焦距以容置其他元件。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一透镜物侧面112的曲率半径为R1,第一透镜像侧面114的曲率半径为R2,其满足下列条件:│R1R2│=1.9672。藉此,第一透镜的具备适当正屈折力强度,避免球差增加过速。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五透镜物侧面152的曲率半径为R9,第五透镜像侧面154的曲率半径为R10,其满足下列条件:R9-R10R9+R10=-1.1505。藉此,有利于修正光学成像系统所产生的像散。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所有具正屈折力的透镜的焦距总和为ΣPP,其满足下列条件:ΣPP=f2+f3+f4=17.30090mm;以及f2f2+f3+f4=0.36635。藉此,有助于适当分配第二透镜120的正屈折力至其他正透镜,以抑制入射光线行进过程显著像差的产生。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所有具负屈折力的透镜的焦距总和为ΣNP,其满足下列条件:ΣNP=f1+f5=-11.56968mm;以及f5f1+f5=0.20090。藉此,有助于适当分配第五透镜的负屈折力至其他负透镜,以抑制入射光线行进过程显著像差的产生。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一透镜110与第二透镜12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IN12,其满足下列条件:IN12=3.19016mm;IN12f=1.04951。藉此,有助于改善透镜的色差以提升其性能。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四透镜140与第五透镜15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IN45,其满足下列条件:IN45=0.40470mm;IN45f=0.13314。藉此,有助于改善透镜的色差以提升其性能。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以及第三透镜130于光轴上的厚度分别为TP1、TP2以及TP3,其满足下列条件:TP1=0.75043mm;TP2=0.89543mm;TP3=0.93225mm;以及TP1+IN12TP2=4.40078。藉此,有助于控制光学成像系统制造的敏感度并提升其性能。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四透镜140与第五透镜150于光轴上的厚度分别为TP4以及TP5,前述两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IN45,其满足下列条件:TP4=1.81634mm;TP5=0.64488mm;以及TP5+IN45TP4=0.57785。藉此,有助于控制光学成像系统制造的敏感度并降低系统总高度。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三透镜130与第四透镜14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IN34,第一透镜物侧面112至第五透镜像侧面164间的距离为InTL,其满足下列条件:TP2TP3=0.96051;TP3TP4=0.51325;TP4TP5=2.81657;以及TP3IN23+TP3+IN34=0.43372。藉此有助于层层微幅修正入射光行进过程所产生的像差并降低系统总高度。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四透镜物侧面142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四透镜物侧面142的最大有效半径位置于光轴的水平位移距离为InRS41,第四透镜像侧面144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像侧面144的最大有效半径位置于光轴的水平位移距离为InRS42,第四透镜14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TP4,其满足下列条件:InRS41=-0.09737mm;InRS42=-1.31040mm;│InRS41︱TP4=0.05361以及│InRS42︱TP4=0.72145。藉此,有利于镜片的制作与成型,并有效维持其小型化。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四透镜物侧面142的临界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HVT41,第四透镜像侧面144的临界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HVT42,其满足下列条件:HVT41=1.41740mm;HVT42=0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五透镜物侧面152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物侧面152的最大有效半径位置于光轴的水平位移距离为InRS51,第五透镜像侧面154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像侧面154的最大有效半径位置于光轴的水平位移距离为InRS52,第五透镜15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TP5,其满足下列条件:InRS51=-1.63543mm;InRS52=-0.34495mm;│InRS51︱TP5=2.53604以及│InRS52︱TP5=0.53491。藉此,有利于镜片的制作与成型,并有效维持其小型化。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五透镜物侧面162的临界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HVT51,第五透镜像侧面154的临界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HVT52,其满足下列条件:HVT51=0;HVT52=1.35891mm;以及HVT51HVT52=0。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其满足下列条件:HVT52HOI=0.36334。藉此,有助于光学成像系统的外围视场的像差修正。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其满足下列条件:HVT52HOS=0.12865。藉此,有助于光学成像系统的外围视场的像差修正。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第三透镜以及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为NA3,第五透镜的色散系数为NA5,其满足下列条件:NA5NA3=0.368966。藉此,有助于光学成像系统色差的修正。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光学成像系统于结像时的TV畸变为TDT,结像时的光学畸变为ODT,其满足下列条件:│TDT│=0.63350%;│ODT│=2.06135%。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在该成像面上的光轴、0.3HOI以及0.7HOI三处于空间频率55cyclesmm的调制转换对比转移率MTF数值分别以MTFE0、MTFE3以及MTFE7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MTFE0约为0.65;MTFE3约为0.47;以及MTFE7约为0.39。在该成像面上的光轴、0.3HOI以及0.7HOI三处于空间频率110cyclesmm的调制转换对比转移率MTF数值分别以MTFQ0、MTFQ3以及MTFQ7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MTFQ0约为0.38;MTFQ3约为0.14;以及MTFQ7约为0.13。在该成像面上的光轴、0.3HOI以及0.7HOI三处于空间频率220cyclesmm的调制转换对比转移率MTF数值分别以MTFH0、MTFH3以及MTFH7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MTFH0约为0.17;MTFH3约为0.07;以及MTFH7约为0.14。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红外线工作波长850nm当聚焦在成像面上,影像在该成像面上的光轴、0.3HOI以及0.7HOI三处于空间频率55cyclesmm的调制转换对比转移率MTF数值分别以MTFI0、MTFI3以及MTFI7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MTFI0约为0.05;MTFI3约为0.12;以及MTFI7约为0.11。请参照图1D,绘示本实施例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学成像系统于成像面上各视场的相对照度的数值图,光轴0.0视场、0.1视场、0.2视场、0.3视场、0.4视场、0.5视场、0.6视场、0.7视场、0.8视场、0.9视场、1.0视场的相对照度分别以RI1、RI2、RI3、RI4、RI5、RI6、RI7、RI8、RI9、RI10表示,其中0.9视场的相对照度RI9约为30%。请参照图7,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可包括一影像感测模块未绘示,该影像感测模块包含有一基板以及设置于该基板上的一感光元件;光学成像系统另外可包括一第一镜片定位元件710,该第一镜片定位元件,包含有一底座712以及一镜座714;该底座具有一开放的容置空间,且设置于该基板上使该感光元件位于该容置空间中;该镜座可选择采用一体制成呈中空并且不具透光性,且该镜座714具有相互连通的一筒部7141以及一基部7142,且该镜座于相反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穿孔7143以及一第二穿孔7144,该第一穿孔连通该筒部以及该第二穿孔连通该基部。该基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上的最小边长的最大值以PhiD表示,其满足PhiD=6.838mm。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更包括一第二镜片定位元件720,该第二镜片定位元件容置于该第一镜片定位元件的镜座714中,并包含有一定位部722以及一连接部724。该定位部呈中空,且于光轴方向上相反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三穿孔7241以及一第四穿孔7242,该第三穿孔7241连通该定位部722以及该第四穿孔7242连通该基部7142,该定位部722直接接触本实施例任一镜片并产生容置该镜片以及排列该镜片于光轴上的定位效果。该连接部724设置于该定位部722的外侧,可直接结合于该筒部7141以产生令该第二镜片定位元件720容置于该第一镜片定位元件的镜座714中并且令光学成像系统具备于光轴方向的调整焦距与定位的功能。该连接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上的最大外径以PhiC表示,其满足PhiC=6.638mm。该第四穿孔7242的最大内径孔径则以Phi4表示。前述连接部724具有螺牙而令该第二镜片定位元件720螺合于该第一镜片定位元件的镜座714中。本实施例任一镜片间接藉由该第二镜片定位元件720而设置于该第一镜片定位元件710中并较该感光元件接近该第三穿孔7241,且正对该感光元件。本实施例最接近成像面的透镜为第五透镜150,其像侧面的最大有效直径以PhiA5表示,其满足条件式PhiA5=2倍EHD52=6.438mm,该表面为非球面,则最大有效直径的截止点即为含有非球面的截止点。第五透镜150像侧面的无效半径IneffectiveHalfDiameter;IHD指朝远离光轴方向延伸自同一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径的截止点的表面区段。本实施例最接近成像面的透镜为第五透镜150,其像侧面的最大直径以PhiB表示,其满足条件式PhiB=2倍最大有效半径EHD52+最大无效半径IHD=PhiA5+2倍最大无效半径IHD=6.5mm。本实施例最接近成像面即像空间的透镜像侧面的最大有效直径,又可称之为光学出瞳,其以PhiA5表示,其瞳放比以PMR表示,其满足条件式为PMR=PhiA5HEP=3.3888;其瞳像比以PMMR表示,其满足条件式为PMMR=PhiA52HOI=0.8607;其微缩比以PSMR表示,其满足条件式为PSMR=PhiA5InTL=0.6535。本实施例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直径,其以PhiA11表示,第一透镜像侧面的最大有效直径,其以PhiA12表示,其满足条件式为PhiA11=6.932mm;PhiA12=4.644mm。本实施例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直径PhiA11与第五透镜像侧面的最大有效直径PhiA5的比值称为窄框比,该窄框比以SFRSlimFrmeRatio表示,其满足条件式为SFR=PhiA11PhiA5=1.079。再配合参照下列表一以及表二。表二、第一实施例的非球面系数表一为图1A-图1D第一实施例详细的结构数据,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及焦距的单位为mm,且表面0-16依序表示由物侧至像侧的表面。表二为第一实施例中的非球面数据,其中,k表非球面曲线方程式中的锥面系数,A1-A20则表示各表面第1-20阶非球面系数。此外,以下各实施例表格对应各实施例的示意图与像差曲线图,表格中数据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的表一及表二的定义相同,在此不加赘述。第二实施例请参照图2A及图2B,其中图2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的示意图,图2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球差、像散及光学畸变曲线图。图2C绘示本实施例的可见光频谱调制转换特征图。图2D绘示本实施例光学成像系统于成像面上各视场的相对照度的数值图。由图2A可知,光学成像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210、第二透镜220、光圈200、第三透镜230、第四透镜240、第五透镜250、红外线滤光片270、成像面280以及影像感测元件290。第一透镜21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212为凹面,其像侧面214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面212以及像侧面214均具有一反曲点。第二透镜22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222为凸面,其像侧面224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面222具有一反曲点。第三透镜2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232为凹面,其像侧面234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第四透镜2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242为凹面,其像侧面244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面242具有两个反曲点以及像侧面244具有一反曲点。第五透镜2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252为凸面,其像侧面254为凹面,且其物侧面242具有三个反曲点以及像侧面244具有一反曲点。藉此,有利于缩短其后焦距以维持小型化。另外,可有效地压制离轴视场光线入射的角度,进一步可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红外线滤光片27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五透镜250及成像面280间且不影响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请配合参照下列表三以及表四。表四、第二实施例的非球面系数第二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依据表三及表四可得到下列条件式数值:依据表三及表四可得到下列数值:第三实施例请参照图3A及图3B,其中图3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的示意图,图3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球差、像散及光学畸变曲线图。图3C绘示本实施例的可见光频谱调制转换特征图。图3D绘示本实施例光学成像系统于成像面上各视场的相对照度的数值图。由图3A可知,光学成像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310、第二透镜320、光圈300、第三透镜330、第四透镜340、第五透镜350、红外线滤光片370、成像面380以及影像感测元件390。第一透镜31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312为凹面,其像侧面314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面312以及像侧面314均具有一反曲点。第二透镜3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322为凸面,其像侧面324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面322以及像侧面324均具有两个反曲点。第三透镜3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332为凸面,其像侧面334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面332具有两个反曲点以及像侧面334具有一反曲点。第四透镜3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342为凹面,其像侧面344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面342以及像侧面344均具有一反曲点。第五透镜3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352为凸面,其像侧面354为凹面,且其物侧面352以及像侧面354均具有一反曲点。藉此,有利于缩短其后焦距以维持小型化。红外线滤光片37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五透镜350及成像面380间且不影响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请配合参照下列表五以及表六。表六、第三实施例的非球面系数第三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依据表五及表六可得到下列条件式数值:依据表五及表六可得到下列条件式数值:第四实施例请参照图4A及图4B,其中图4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的示意图,图4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球差、像散及光学畸变曲线图。图4C绘示本实施例的可见光频谱调制转换特征图。图4D绘示本实施例光学成像系统于成像面上各视场的相对照度的数值图。由图4A可知,光学成像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410、第二透镜420、光圈400、第三透镜430、第四透镜440、第五透镜450、红外线滤光片470、成像面480以及影像感测元件490。第一透镜41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412为凸面,其像侧面414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面412以及像侧面414均具有一反曲点。第二透镜42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422为凸面,其像侧面424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面422以及像侧面424均具有一反曲点。第三透镜4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432为凸面,其像侧面434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面432具有一反曲点。第四透镜44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442为凹面,其像侧面444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面442以及像侧面444均具有一反曲点。第五透镜45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452为凸面,其像侧面454为凹面,且其物侧面452以及像侧面454均具有一反曲点。藉此,有利于缩短其后焦距以维持小型化。红外线滤光片47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五透镜450及成像面480间且不影响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请配合参照下列表七以及表八。表八、第四实施例的非球面系数第四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依据表七及表八可得到下列条件式数值:依据表七及表八可得到下列条件式数值:第五实施例请参照图5A及图5B,其中图5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的示意图,图5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五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球差、像散及光学畸变曲线图。图5C绘示本实施例的可见光频谱调制转换特征图。图5D绘示本实施例光学成像系统于成像面上各视场的相对照度的数值图。由图5A可知,光学成像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510、第二透镜520、光圈500、第三透镜530、第四透镜540、第五透镜550、红外线滤光片570、成像面580以及影像感测元件590。第一透镜51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512为凹面,其像侧面514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面512以及像侧面514均具有一反曲点。第二透镜5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522为凸面,其像侧面524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且其像侧面524具有一反曲点。第三透镜5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532为凸面,其像侧面534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面532具有一反曲点。第四透镜5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542为凹面,其像侧面544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面542具有一反曲点以及像侧面544具有两个反曲点。第五透镜55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552为凸面,其像侧面554为凹面,且其物侧面552以及像侧面554均具有一反曲点。藉此,有利于缩短其后焦距以维持小型化。红外线滤光片57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五透镜550及成像面580间且不影响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请配合参照下列表九以及表十。表十、第五实施例的非球面系数第五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依据表九及表十可得到下列条件式数值:依据表九及表十可得到下列条件式数值:第六实施例请参照图6A及图6B,其中图6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的示意图,图6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六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球差、像散及光学畸变曲线图。图6C绘示本实施例的可见光频谱调制转换特征图。图6D绘示本实施例光学成像系统于成像面上各视场的相对照度的数值图。由图6A可知,光学成像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610、第二透镜620、光圈600、第三透镜630、第四透镜640、第五透镜650、红外线滤光片670、成像面680以及影像感测元件690。第一透镜6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612为凹面,其像侧面614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面612具有一反曲点。第二透镜62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622为凸面,其像侧面624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面622具有两个反曲点。第三透镜6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632为凸面,其像侧面634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且其像侧面634具有一反曲点。第四透镜64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642为凹面,其像侧面644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面642具有两个反曲点以及像侧面644具有一反曲点。第五透镜65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652为凸面,其像侧面654为凹面,且其物侧面652具有两个反曲点以及像侧面654具有一反曲点。藉此,有利于缩短其后焦距以维持小型化。另外,亦可有效地压制离轴视场光线入射的角度,进一步可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红外线滤光片67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五透镜650及成像面680间且不影响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请配合参照下列表十一以及表十二。表十二、第六实施例的非球面系数第六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依据表十一及表十二可得到下列条件式数值:依据表十一及表十二可得到下列条件式数值: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本案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为准。虽然本发明已参照其例示性实施例而特别地显示及描述,将为所属技术领域具通常知识者所理解的是,于不脱离本案权利要求范围及其等效物所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下可对其进行形式与细节上的各种变更。

权利要求:1.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镜,具有屈折力;一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一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一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一第五透镜,具有屈折力;以及一成像面,其中该光学成像系统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为五枚,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五透镜中至少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五透镜的焦距分别为f1、f2、f3、f4、f5,该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为f,该光学成像系统的入射瞳直径为HEP,该第一透镜物侧面至该成像面于光轴上具有一距离HOS,该第一透镜物侧面至该第五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具有一距离InTL,该第五透镜像侧面的最大有效直径为PhiA5,该光学成像系统于该成像面上垂直于光轴具有一最大成像高度HOI,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五透镜于12HEP高度且平行于光轴的厚度分别为ETP1、ETP2、ETP3、ETP4以及ETP5,前述ETP1至ETP5的总和为SETP,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五透镜于光轴的厚度分别为TP1、TP2、TP3、TP4以及TP5,前述TP1至TP5的总和为STP,其满足下列条件:1.0≤fHEP≤10;0.5≤HOSf≤30,0PhiA5InTL≤1.6;以及0.5≤SETPSTP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系统的最大可视角度的一半为HAF,其满足下列公式:0degHAF≤100deg。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系统于该成像面上垂直于光轴具有一最大成像高度HOI,其满足下列公式:0PhiA52HOI≤1.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直径为PhiA11,其满足下列公式:0PhiA112HOI≤1.5。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下列公式:0PhiA11PhiA5≤1.5。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物侧面上于12HEP高度的坐标点至该成像面间平行于光轴的水平距离为ETL,该第一透镜物侧面上于12HEP高度的坐标点至该第四透镜像侧面上于12HEP高度的坐标点间平行于光轴的水平距离为EIN,其满足下列条件:0.2≤EINETL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五透镜于12HEP高度且平行于光轴的厚度分别为ETP1、ETP2、ETP3、ETP4以及ETP5,前述ETP1至ETP5的总和为SETP,其满足下列公式:0.2≤SETPEIN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该成像面上的光轴、0.3HOI以及0.7HOI三处于空间频率55cyclesmm的调制转换对比转移率分别以MTFE0、MTFE3以及MTFE7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MTFE0≥0.2;MTFE3≥0.01;以及MTFE7≥0.0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光圈,并且于该光圈至该成像面于光轴上具有一距离InS,其满足下列公式:0.2≤InSHOS≤1.1。10.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镜,具有屈折力;一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一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一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一第五透镜,具有屈折力;一成像面;以及一第一镜片定位元件,其包含有一镜座,该镜座呈中空并且不具透光性,且该镜座具有相互连通的一筒部以及一基部,该筒部用以容置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五透镜,该基部位于该第五透镜以及该成像面之间,并且该基部的外周缘大于该筒部的外周缘,该基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上的最小边长的最大值为PhiD,其中该光学成像系统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为五枚,且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五透镜中至少一透镜的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五透镜的焦距分别为f1、f2、f3、f4、f5,该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为f,该光学成像系统的入射瞳直径为HEP,该第一透镜物侧面至该成像面于光轴上具有一距离HOS,该第一透镜物侧面至该第五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具有一距离InTL,该光学成像系统于该成像面上垂直于光轴具有一最大成像高度HOI,该第五透镜像侧面的最大有效直径为PhiA5,该第一透镜物侧面上于12HEP高度的坐标点至该成像面间平行于光轴的水平距离为ETL,该第一透镜物侧面上于12HEP高度的坐标点至该第四透镜像侧面上于12HEP高度的坐标点间平行于光轴的水平距离为EIN,其满足下列条件:1.0≤fHEP≤10;0.5≤HOSf≤30;0mmPhiD≤16mm;以及0.2≤EINETL1。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像侧面的最大有效直径为PhiA5,其满足下列公式:0PhiA5InTL≤1.6。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系统的最大可视角度的一半为HAF,其满足下列公式:0degHAF≤100deg。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像侧面的最大有效直径为PhiA5,该光学成像系统于该成像面上垂直于光轴具有一最大成像高度HOI,其满足下列公式:0PhiA52HOI≤1.5。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直径为PhiA11,该光学成像系统于该成像面上垂直于光轴具有一最大成像高度HOI,其满足下列公式:0PhiA112HOI≤1.5。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下列公式:0PhiA11PhiA5≤1.5。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像侧面上于12HEP高度的坐标点至该成像面间平行于光轴的水平距离为EBL,该第五透镜像侧面上与光轴的交点至该成像面平行于光轴的水平距离为BL,其满足下列公式:0.2≤EBLBL1.1。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系统包括一滤光元件,该滤光元件位于该第五透镜以及该成像面之间,该第五透镜像侧面上于12HEP高度的坐标点至该滤光元件间平行于光轴的距离为EIR,该第五透镜像侧面上与光轴的交点至该滤光元件间平行于光轴的距离为PIR,其满足下列公式:0.1≤EIRPIR1。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系统于该成像面上垂直于光轴具有一最大成像高度HOI,在该成像面上的光轴、0.3HOI以及0.7HOI三处于空间频率110cyclesmm的调制转换对比转移率分别以MTFQ0、MTFQ3以及MTFQ7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MTFQ0≥0.2;MTFQ3≥0.01;以及MTFQ7≥0.01。19.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及该第五透镜中至少一透镜为波长小于500nm的光线滤除元件。20.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镜,具有屈折力;一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一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一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一第五透镜,具有屈折力;一成像面;一第一镜片定位元件,其包含有一镜座,该镜座呈中空并且不具透光性,且该镜座具有相互连通的一筒部以及一基部,该筒部用以容置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五透镜,该基部位于该第五透镜以及该成像面之间,并且该基部的外周缘大于该筒部的外周缘,该基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上的最小边长的最大值为PhiD;以及一第二镜片定位元件,其容置于该镜座中,并包含有一定位部以及一连接部,该定位部呈中空,该定位部直接接触并容置任一透镜,使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五透镜排列于光轴上,该连接部设置于该定位部的外侧并直接接触该筒部内周缘,该连接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上的最大外径为PhiC,其中该光学成像系统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为五枚,且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五透镜中至少一透镜的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五透镜的焦距分别为f1、f2、f3、f4、f5,该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为f,该光学成像系统的入射瞳直径为HEP,该第一透镜物侧面至该成像面于光轴上具有一距离HOS,该第一透镜物侧面至该第五透镜像侧面于光轴上具有一距离InTL,该光学成像系统于该成像面上垂直于光轴具有一最大成像高度HOI,该第五透镜像侧面的最大有效直径为PhiA5该光学成像系统于该成像面上垂直于光轴具有一最大成像高度HOI,该第一透镜物侧面上于12HEP高度的坐标点至该成像面间平行于光轴的水平距离为ETL,该第一透镜物侧面上于12HEP高度的坐标点至该第五透镜像侧面上于12HEP高度的坐标点间平行于光轴的水平距离为EIN,其满足下列条件:1.0≤fHEP≤10;0.5≤HOSf≤30;0PhiA5InTL≤1.6;PhiCPhiD;0mmPhiD≤16mm;以及0.2≤EINETL1。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系统的最大可视角度的一半为HAF,其满足下列公式:0degHAF≤100deg。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像侧面的最大有效直径为PhiA5,该光学成像系统于该成像面上垂直于光轴具有一最大成像高度HOI,其满足下列公式:0PhiA52HOI≤1.5。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直径为PhiA11,该光学成像系统于该成像面上垂直于光轴具有一最大成像高度HOI,其满足下列公式:0PhiA112HOI≤1.5。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下列公式:0PhiA11PhiA5≤1.5。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系统更包括一光圈、一影像感测元件以及一驱动模块,该影像感测元件设置于该成像面,并且于该光圈至该成像面于光轴上具有一距离InS,该驱动模块能够与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五透镜相耦合并使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五透镜产生位移,其满足下列公式:0.2≤InSHOS≤1.1。

百度查询: 先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系统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