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用于机动车的滑动车顶系统_博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_201810088392.X 

申请/专利权人:博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申请日:2018-01-30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公开(公告)号:CN108372772B

主分类号:B60J7/047

分类号:B60J7/047;B60J7/043;B60J7/04

优先权:["20170130 DE 102017201402.4"]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2.09.20#授权;2019.09.13#实质审查的生效;2018.08.07#公开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滑动车顶系统,其具有支撑框架以及具有前部的可活动的车顶件和后部的车顶件,其中所述前部的车顶件在关闭位置、倾斜设立的通风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为可移动的,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前部的车顶件位于所述后部的车顶件的上方。根据本发明,前部的引导杆具有下部的引导接头,所述下部的引导接头在导轨组件的在前侧向下弯曲的引导轨道中被如此引导,使得所述引导接头在所述车顶件的通风位置中关于所述控制滑架的移动以自锁的方式保持在引导轨道中。本发明可以应用在载客车中。

主权项: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滑动车顶系统,其具有支撑框架(2)以及前部的可活动的车顶件(4)和后部的车顶件(5),其中,所述前部的车顶件(4)在关闭位置、倾斜设立的通风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为可移动的,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前部的车顶件(4)位于后部的车顶件(5)上方;以及所述滑动车顶系统具有与所述前部的车顶件(4)连接的移动装置(7)以在不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前部的车顶件,并且所述移动装置具有紧固在所述前部的车顶件(4)上的支撑条(12)以及控制滑架(15)、前部的引导机构和后部的展开机构,它们可以在所述支撑框架(2)的导轨组件(8)中移动,其中所述前部的引导机构由一体式引导杆(13)形成并且所述后部的展开机构由一体式展开杆(14)形成,其中所述前部的引导杆(13)铰接在所述支撑条(1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的引导杆(13)具有下部的引导接头(16),所述下部的引导接头在所述导轨组件(8)的在前侧上向下弯曲的引导轨道(10)中被如此引导,使得所述引导接头(16)在所述前部的车顶件(4)的通风位置中关于所述控制滑架(15)的移动以自锁的方式保持在引导轨道(10)中。

全文数据:用于机动车的滑动车顶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滑动车顶系统,其具有支撑框架,其中前部的车顶件在关闭位置、倾斜设立的通风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为可移动的,在打开位置中,前部的车顶位于后部的车顶件上方;以及该滑动车顶系统具有与前部的车顶件连接的移动装置以在不同位置之间移动该前部的车顶件,并且该移动装置具有紧固在该车顶件上的支撑条以及控制滑架、前部的引导机构和后部的展开机构,它们可以在支撑框架的导轨组件中移动,其中该前部的引导机构由一体式引导杆形成并且该后部的展开机构由一体式展开杆形成,其中该前部的引导杆铰接在该支撑条上。背景技术[0002]从DE102012223709A1中已知这种类型的滑动车顶系统。已知的滑动车顶系统具有可活动的车顶件,该车顶件可借助于移动装置在不同的位置之间移动,该移动装置分别在车顶件的侧边上接合在支撑条上。为了对于在通风位置中的车顶件来讲在后部的展开机构的展开运动期间,尽管控制滑架的移动,依旧能实现前部的引导机构的导轨侧的固定,滑动车顶系统具有可以卡锁到导轨侧的卡锁凹部中的控制杆。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滑动车顶系统,其具有减少的数量的构件并且尤其实现了省去可在导轨侧卡锁的控制杆。[0004]该任务通过以下方式解决,即前部的引导杆具有下部的引导接头,该下部的引导接头在导轨组件的在前侧向下弯曲的引导轨道中被如此引导,使得该引导接头在车顶件的通风位置中关于该控制滑架的移动以自锁的方式保持在引导轨道中。[0005]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对于移动装置来讲仅需要分配给可活动的车顶件的相应的支撑条的三个构件,即前部的引导杆、后部的展开杆以及控制滑架。前部的引导杆的暂时的锁止通过将引导杆的引导接头埋入到向下弯曲的引导轨道中实现,从而支撑条和由此车顶件的前部的部件相对于导轨组件被固定,而后部的展开杆可以将支撑条的和由此车顶件的后部的部件向上展开。由此得到构件的减少。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省去了附加的控制杆以及用于控制杆的在导轨组件中的卡锁凹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针对滑动车顶系统以顶部载荷Topload-实施方式的形式而设置,其中前部的车顶件可以越过后部的车顶件移动。移动装置由于构件的数量较少-从车辆纵向方向上看-被构造得非常短,由此可以将前部的车顶件在打开位置中完全越过后部的车顶件移动,由此在打开位置得到朝向车辆内部空间的特别大的车顶开口。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以特别有利的方式适用于在载客车中应用。滑动车顶系统优选以预装配的方式供应并且以预装配的实施方式被插入到载客车的车顶区域的车顶切口中并且借助于支撑框架的相应的紧固件相对于车顶区域固定。[0006]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展开杆铰接在支撑条上并且借助于交叉的双重引导在控制滑架的控制滑槽中被引导。通过交叉的双重引导得到后部的展开杆的有利的可移动性以将支撑条和由此车顶件运送到不同的位置中。相应的支撑条和相应的移动装置在相对而置的侧边上被分配给车顶件,其中相对而置的移动装置通过驱动系统被同步地向着彼此移动。相对而置的移动装置彼此相同地,但是与垂直的车辆中心纵向平面镜像对称地-关于滑动车顶系统的安装状态-设计。[0007]在本发明的其他设计方案中,引导杆经由两个铰接点在控制滑架的两个不同的引导滑槽中被引导。两个引导滑槽在控制滑架的竖直方向上彼此隔开并且在移动到可活动的车顶件的不同位置中时实现对引导杆的引导和控制,相应地与引导杆的引导接头处于作用连接中。[0008]在本发明的其他设计方案中,邻接到弯曲的前部区域上的用于引导接头的引导轨道平行地在导轨组件的用于控制滑架的主引导轨道上方延伸。因此,用于引导接头的引导轨道与用于控制滑架的主引导轨道分离。这便于可活动的车顶件在通风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的移动。[0009]在本发明的其他设计方案中,控制滑槽的交叉的双重引导通过在控制滑架上的滑槽轨迹形成,该滑槽轨迹具有向后并向上升高的前部的滑槽区段以及向后并向下下降的后部的滑槽区段,该前部的滑槽区段和后部的滑槽区段在上部的顶点的区域内对齐地过渡到彼此中。这由此得到交叉的双重引导的简单的可制造性。展开杆具有两个铰接点,其中前面的铰接点分配给前部的滑槽区段并且后面的铰接点分配给后部的滑槽区段,以便以滑块的方式在滑槽区段中被引导。[0010]在本发明的其他设计方案中,控制滑架具有一体式的竖直定向的接片体,两个引导滑槽和控制滑槽集成到该接片体中。该接片体由金属制成。两个引导滑槽和控制滑槽设计为在接片体中的贯穿槽口,从而后部的展开杆的铰接点的相应的滑块和前部的引导杆的铰接点的相应的滑块穿过相应的贯穿槽口伸出并且为了防止松开横向于移动方向被固定。附图说明[0011]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特征从权利要求以及从本发明的接下来的借助于附图所示出的优选的实施例的描述中得到。其中:图1以透视图示出了用于载客车的处于关闭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滑动车顶系统的实施方式,图2示出了处于通风位置的根据图1的滑动车顶系统,图3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根据图1和2的滑动车顶系统,图4至6以纵向剖面图示出了根据图1至3的滑动车顶系统的不同位置,滑动车顶系统具有用于将可活动的车顶件移动到不同位置中的移动装置,图7以透视图示出了处于可活动的车顶件的关闭位置中的根据图4至6的移动装置,图8示出了处于可活动的车顶件的通风位置中的根据图7的移动装置,图9示出了处于可活动的车顶件的打开位置中的根据图7和8的移动装置,图10以其他的透视图示出了根据图7的移动装置,和图11以其他的透视图示出了根据图9的移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0012]根据图1至11的滑动车顶系统1被设置用于在载客车中应用。滑动车顶系统1具有支撑框架2,该支撑框架固定地与载客车的车顶区域的车顶切口的边界区域连接以安装在载客车上。支撑框架2基本上实施为矩形并且具有两个相对而置的纵侧边3,所述纵侧边在车辆侧上的安装状态中在车辆纵向上延伸。此外,支撑框架2具有在车辆横向方向上在两个纵侧边3之间延伸的前侧边。此外,两个纵侧边3通过支撑框架2的背侧边在背侧彼此连接。[0013]框架2支撑前部的可活动的车顶件4以及后部的车顶件5,该后部的车顶件固定地与所述支撑框架连接并且在滑动车顶系统1的安装状态下刚性地并由此固定地相对于车辆定位。前部的车顶件4和后部的车顶件5均由透明材料制成,优选由复合玻璃制成。前部的车顶件4可在竖直方向上以及在纵向方向上在关闭位置(图1和4、通风位置(图2和5和打开位置(图3之间移动。在通风位置中,车顶件4倾斜地向上调节,由此车顶件4的后部的边缘越过刚性的车顶件5的上侧突起。在打开位置中,可活动的车顶件4向后越过刚性的车顶件5移动并打开车顶开口A,该车顶开口在滑动车顶系统1的安装状态下朝向车辆内部空间打开。[0014]为了能够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车顶件4,在支撑框架2的每个纵侧边3的区域中,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的移动装置7相应地分配给车顶件4。移动装置7在每个纵侧边3的区域中具有多个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功能件,所述多个功能件在支撑框架2的纵侧边3的相应的导轨组件8中被引导。在相对而置的纵侧边3中设置的移动装置7相对于竖直的中央纵向平面镜像对称,然而此外彼此相同地设计。在每个纵侧边3的区域中的导轨组件8也相应地等同于相对而置的导轨组件8,在相对于竖直的中心纵向平面的对应的镜像对称的定向中布置。驱动系统6被设置用于移动可活动的车顶件4并且用于控制移动装置7的功能件,所述驱动系统具有两条驱动线缆,所述驱动线缆分别与移动装置7连接,并且由电驱动马达以及传动机构相对同步地驱动。所述驱动缆线沿着相应的导轨组件8被引导并且分别驱动以移动装置7的控制滑架15为形式的功能件。每条驱动缆线沿着导轨组件8在纵向方向上移动并且因此携带相应的控制滑架15。[0015]移动装置7的构造和功能接下来借助于-从载客车的行驶方向上看-左侧的在图4至11中所示出的移动装置进行描述。相对而置的移动装置7在构造和功能上相同。右侧的移动装置7的相应的功能件仅仅镜像对称地设计和布置。[0016]支撑条12通过多个沿支撑条12的长度分布布置的螺纹连接件紧固在可活动的车顶件4的侧边区域上。引导杆13通过铰接点I9可摆动运动地铰接在支撑条I2的前部的端部区域上。也如同所有下面描述的摆动接头那样,铰接点19具有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的摆动轴线。此外,后部的展开杆14在支撑条12的中心之后但在支撑条12的背侧的端部区域之前经由设计为摆动接头的铰接点22接合在支撑条I2上。借助于前部的引导杆I3和后部的展开杆14沿竖直方向和纵向方向移动所述支撑条12,由此得到车顶件4的期望的移动。控制滑架15被设置用于控制引导杆13和展开杆14,所述控制滑架具有在竖直和纵向上定向的接片体18以及前部的引导滑动体17和后部的引导滑动体29。两个引导滑动体17和29以及由此控制滑架15也在导轨组件8的主引导轨道9中在纵向方向上可滑动地被引导。引导滑动体17和29与控制滑架15的接片体18固定地连接。[0017]前部的引导杆13在下侧上与较接点19隔开地设有引导接头16,该引导接头在导轨组件8的上部的引导轨道1〇中被引导。上部的引导轨道1〇在前侧的端部上具有以弧形方式向下弯曲的前部区域11,该前部区域伸出直至到主引导轨道9的平面以下。引导接头16设有相应的滑动销,这些滑动销实现引导接头16在上部的引导轨道1〇中和在弯曲的前部区域11中的可滑动性。[0018]此外,引导杆13具有向后伸出的支架区段,该支架区段通过两个其他的铰接点20,21在控制滑架15的接片体I8的两个引导滑槽25和26中分别以滑块的方式被引导。上部的引导滑槽25在纵向上直线地延伸,而下部的引导滑槽26在前部区域弧形地向上弯曲。[0019]后部的展开杆14通过两个铰接点22,24在控制滑架I5的接片体I8的交叉的控制滑槽中被保持和被引导,其中,同样以滑块的方式实施两个铰接点23,24。在本发明的意义下,控制滑槽形成双重引导。交叉的控制滑槽具有带有前部的滑槽区段27以及后部的滑槽区段28的滑槽轨迹,所述前部的滑槽区段和后部的滑槽区段滑槽对齐地过渡到彼此中。控制滑槽27,28和引导滑槽25,26都实施为在接片体1S中的贯穿槽口。所有铰接点20,21和23,24都可纵向移动地在相应的贯穿槽口中被引导并且在横向方向上以形状锁合的方式被固定。[0020]控制滑槽27,28具有前部的滑槽区段27,其从处于引导滑槽26的平面的高度的下部的平面开始,倾斜地向后和向上升高。在顶点处,前部的滑槽区段27过渡到后部的滑槽区段28中,该后部的滑槽区段从顶点开始以波状形式向下和向后下降并且在前部的滑槽区段27的下部的平面的高度上终止。展开杆14的铰接点23能够沿着前部的滑槽区段27可滑动地移动,而铰接点24能够在后部的滑槽区段28中可滑动地移动。因此,展开杆14仅,即经由两个铰接点23,24以下部的支架区域支撑在控制滑架I5上,而上部的倾斜向上和向后延伸的支架区域借助于端部侧的铰接点22接合在支撑条12上。[0021]控制滑架15在导轨组件8中在纵向方向上向后或向前的经由相应的驱动缆线的驱动的移动导致可活动的车顶件4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的期望的移动。[0022]如借助图4可以识别那样,控制滑架15在车顶件4的关闭位置中位于前部的端部位置中。为了能够将车顶件4从关闭位置倾斜地向上展开到通风位置中,则向后移动控制滑架15,由此,通过铰接点23和24沿着交叉的控制滑槽27,28的运动,展开杆14不可避免地倾斜并且通过其后部的支架区段向上移动。同时,引导杆13的前部的引导接头16被抓住保持在上部的引导轨道10的弯曲的前部区段11的下部的端部位置中,从而使得车顶件4不沿纵向方向向后移动而是仅在其前部的边缘的区段中略微向下下降并且在其后部的边缘的区段中向上越过刚性车顶件5的上侧展开。[0023]通过控制滑架15在主引导轨道9中在纵向上向后的进一步移动,将前部的引导杆13的引导接头16从弯曲的前部区段11中抬起,由此使引导接头16不可避免地向上和向后移动并且在主引导轨道9上方的上部的引导轨道10中向后滑动。同时,控制滑架15向后的移动引起展开杆14的完全展开,由此车顶件4既在前侧又在背侧上在竖直方向上越过刚性车顶件5的上侧被提升,从而使得在车顶件5上方的车顶件4可以越过车顶件5被移动。两个移动装置7分别在刚性的车顶件5上侧边地滑过。一旦车顶件4到达根据图3的打开位置,控制滑板15也到达其后部的端部位置。为了将车顶件4再次从打开位置朝关闭位置的方向移动,则再次将控制滑架15以简单的方式沿相反的方向移动。[0024]交叉的双重引导得到该名称是因为,在车顶件4的关闭位置中两个铰接点23和24之间的假想线与在车顶件4的打开位置中两个铰接点23和24之间的另一个假想线相交,从而展开杆14的支承铰接点23,24的支撑区段在交叉的双重引导中的前部的端部位置中向前倾斜并且在交叉的双重引导中的后部的端部位置中向后倾斜。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滑动车顶系统,其具有支撑框架(2以及前部的可活动的车顶件4和后部的车顶件5,其中,所述前部的车顶件4在关闭位置、倾斜设立的通风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为可移动的,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前部的车顶件4位于后部的车顶件5上方;以及所述滑动车顶系统具有与所述前部的车顶件4连接的移动装置7以在不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前部的车顶件,并且所述移动装置具有紧固在所述车顶件4上的支撑条(12以及控制滑架(15、前部的引导机构和后部的展开机构,它们可以在所述支撑框架2的导轨组件8中移动,其中所述前部的引导机构由一体式引导杆(13形成并且所述后部的展开机构由一体式展开杆(14形成,其中所述前部的引导杆13铰接在所述支撑条1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的引导杆(13具有下部的引导接头(16,所述下部的引导接头在所述导轨组件8的在前侧上向下弯曲的引导轨道1〇,11中被如此引导,使得所述引导接头(16在所述车顶件4的通风位置中关于所述控制滑架(15的移动以自锁的方式保持在引导轨道10,11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车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开杆(14铰接在所述支撑条12上并且借助于交叉的双重引导在所述控制滑架15的控制滑槽27,28中被引导。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动车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杆(13经由两个铰接点20,21在所述控制滑架15的两个不同的引导滑槽25,26中被引导。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车顶系统,其特征在于,邻接到所述弯曲的前部区域(11上的用于所述引导接头(16的引导轨道1〇平行地在导轨组件8的用于控制滑架15的主引导轨道⑼上方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车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滑槽27,28的交叉$双重引导通过在所述控制滑架(15上的滑槽轨迹形成,所述滑槽轨迹具有向后并向上升局的前部的滑槽区段27以及向后并向下下降的后部的滑槽区段2S,所述前部的渭槽区段和后部的滑槽区段在上部的顶点的区域内对齐地过渡到彼此中。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车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滑架(15具有一体式的竖直定向的接片体1S,所述两个引导滑槽25,2©和所述控制滑槽27,2S集成在所述接片体中。

百度查询: 博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滑动车顶系统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