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_株式会社万都_201811121317.5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万都

申请日:2018-09-26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公开(公告)号:CN109572655B

主分类号:B60T13/74

分类号:B60T13/74;B60T13/66;B60T8/40;B60T7/04

优先权:["20170929 KR 10-2017-0127799","20171017 KR 10-2017-0134332"]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2.09.20#授权;2020.09.29#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4.05#公开

摘要:公开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包括:马达,其具备利用电信号而产生旋转力的定子和转子,转子在内部具备收纳空间;动力转换部,其配置在收纳空间,并具备接收转子的旋转力而进行旋转的主轴和与主轴结合而随着主轴的旋转来进行直线移动的螺母;活塞,其与螺母以一起移动的方式结合;及套筒,其通过轴承而结合到转子的一端,以使转子能够相对旋转,该套筒的内部与收纳空间连通并以能够进退的方式收纳活塞。

主权项:1.一种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该致动器包括:马达,其具备利用电信号而产生旋转力的定子和转子,上述转子在内部具备收纳空间;动力转换部,其配置于上述收纳空间,并具备接收上述转子的旋转力而进行旋转的主轴和与上述主轴结合而随着主轴的旋转来进行直线移动的螺母;活塞,其与上述螺母以一起移动的方式结合;及套筒,其通过轴承而结合到上述转子的一端,以使上述转子能够相对旋转,该套筒的内部与上述收纳空间连通并以能够进退的方式收纳上述活塞,该致动器为了防止上述主轴和螺母的旋转被锁定而包括:盘,其设于上述转子的收纳空间的内侧;第1突起,其突出地设于上述盘;及第2突起,其设于上述螺母的与上述盘相对的后方。

全文数据: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电子制动系统,更具体地,涉及利用与制动踏板的位移对应的电信号而产生制动力的电子制动系统及使用于该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背景技术通常,在车辆上必然安装有用于进行制动的制动系统,近年来为了获得更强力且稳定的制动力而提出了各种的系统。作为一例,制动系统具有在制动时防止车轮的滑动的防抱死制动系统ABS:Anti-LockBrakeSystem、在车辆的紧急启动或急加速时防止驱动轮的滑动的制动牵引力控制系统BTCS:BrakeTractionControlSystem、将防抱死制动系统和牵引力控制组合而控制制动液压,从而稳定地保持车辆的行驶状态的车辆姿势控制系统ESC:ElectronicStabilityControlSystem: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等。在以往的制动系统的情况下,当驾驶者踩下制动踏板时利用机械地连接的真空助力器而向轮缸供给制动所需的液压,但近年来使用较多的是包括当驾驶者踩下制动踏板时,从检测制动踏板的位移的踏板位移传感器以电信号的方式接收驾驶者的制动意志而向轮缸供给制动所需的液压的致动器的电子制动系统,作为其一例,提出了智能型综合制动IntegratedDynamicBrake;IDB集成动态制动系统。发明内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产生制动压力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以双动式动作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允许设于致动器的动力转换部在上下左右方向上移动一定间隔,从而能够自动地保持中心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可提供一种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该致动器包括:马达,其具备利用电信号而产生旋转力的定子和转子,转子在内部具备收纳空间;动力转换部,其配置于收纳空间,并具备接收转子的旋转力而进行旋转的主轴和与主轴结合而随着主轴的旋转来进行直线移动的螺母;活塞,其与螺母以一起移动的方式结合;及套筒,其通过轴承而结合到转子的一端,以使转子能够相对旋转,该套筒的内部与收纳空间连通并以能够进退的方式收纳活塞。另外,还可包括具备压力腔的活塞外壳,该压力腔在内部收纳有流体并且包围以能够进退的方式收纳活塞的套筒,上述动力转换部可设于由上述转子的收纳空间和上述压力腔形成的空间。另外,上述动力转换部可包括与上述转子结合而一起旋转的固定销、与固定销连接而旋转的主轴及与主轴进行螺纹连接的螺母,上述螺母可固定结合到上述活塞。另外,为了防止上述主轴和螺母的旋转被锁定而可包括:盘,其设于上述转子的收纳空间的内侧;第1突起,其突出地设于上述盘;及第2突起,其设于上述螺母的与上述盘相对的后方。另外,还可包括具备压力腔的活塞外壳,该压力腔在内部收纳有流体并且包围以能够进退的方式收纳上述活塞的套筒,上述活塞可包括与上述螺母结合而在上述压力腔进行滑动的活塞杆。另外,上述活塞杆可包括旋转防止部,上述旋转防止部包括:圆筒形的活塞套筒,其设于活塞杆的内表面;至少一个以上的导轨,它们在活塞套筒沿着长度方向而设置;及旋转防止环,其具备插入于导轨的导向突起而沿着活塞套筒的长度方向进行进退。另外,可包括:感应磁铁,其结合到上述动力转换部而随着上述马达的旋转来进行旋转;及马达位置传感器,其与上述感应磁铁在同轴上隔开配置,并基于上述感应磁铁的旋转来检测上述马达的位置。另外,还可包括具备压力腔的活塞外壳,该压力腔在内部收纳有流体并且以能够进退的方式收纳上述活塞,上述压力腔可通过上述活塞而将前方和后方分离成第1腔和第2腔。另外,上述转子的一端被开放,在另一端形成有十字形槽或突起,上述致动器还可包括间隔调节部,该间隔调节部通过上述转子的十字形槽或突起而使上述主轴和转子结合,允许上述动力转换部在上下左右方向上移动一定间隔。另外,上述间隔调节部可包括:第1调节部件,其结合到上述十字形槽或突起的上下侧,以在上述转子与动力转换部之间结合到上述主轴,并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一定间隔且在左右方向上被固定;第2调节部件,其与上述十字形槽或突起的左右侧结合而在上下方向上被固定,并在左右方向上移动一定间隔;及联接螺栓,其贯穿上述第2调节部件及第1调节部件而结合到上述主轴。另外,可在上述第1调节部件的中心形成有与上述主轴结合的结合孔,上述结合孔在左右方向上具备规定长度且形成为非圆形的形状。另外,可在上述结合孔与上述主轴之间的左右侧方向上形成有游隙。另外,以上述第1调节部件的中心为基准,可在上下侧形成有与上述十字形槽或突起结合的第1突起或第1槽,可在上述第1突起或第1槽与上述十字形槽或突起之间的上下侧方向上形成有游隙。另外,可在上述第2调节部件的中心形成有供上述联接螺栓贯穿的贯穿孔,上述贯穿孔在上下方向上具备规定长度且形成为非圆形的形状。另外,可在上述贯穿孔与联接螺栓的主体之间的上下侧方向上形成有游隙。另外,以上述第2调节部件的中心为基准,可在左右侧形成有与上述十字形槽或突起结合的第2突起或第2槽,在上述第2突起或第2槽与上述十字形槽或突起之间的左右侧方向上形成有游隙。另外,可在上述活塞的内周面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有槽或突起,上述致动器还可具备旋转防止部,该旋转防止部设于上述套筒的内部并形成有与上述槽或突起对应的突起或槽。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将活塞形成为双动式结构,从而能够更迅速地提供液压,更精密地控制升压。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在内部具备锁定防止部,以防止动力转换部的主轴和螺母被锁定,从而能够防止因螺母的过度后退而导致的动作不良。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具备在动力转换部的主轴旋转时防止螺母旋转的旋转防止部,从而通过有效的空间配置而能够有效地减少致动器的尺寸。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在动力转换部的末端安装有用于检测马达位置的感应磁铁,在与感应磁铁隔开而对应的电子控制单元,在同轴上设置马达位置传感器,由此具有能够提高马达位置传感器的检测力,并通过有效的空间配置而能够减少致动器的尺寸的效果。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通过间隔调节部而允许动力转换部在上下左右方向上移动一定间隔,从而能够自动地保持中心,由此能够增大致动器的耐久性,改善组装性及噪音。附图说明本发明通过下面的附图而具体地说明,但这样的附图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因此不应仅限于这样的附图而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图1是概略性示出包括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致动器的电子制动系统的图。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的图。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子制动系统中的致动器的锁定防止部的放大图。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子制动系统中的致动器的活塞部的切开立体图。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子制动系统中的致动器的活塞部的放大图。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的部分分解立体图。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的侧截面图。图8是示出将设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的间隔调节部的第1调节部件结合到转子的状态的图。图9是示出将设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的间隔调节部的第2调节部件结合到转子的状态的图。标号说明10:制动踏板20:主缸30:储油箱40:轮缸50:踏板模拟器60:马达70:动力传递单元80:泵90:液压回路单元1100:致动器1101:驱动部1102:活塞部1103:电子控制单元1110:马达1112:定子1113:转子1115:中空缸体1120:动力转换部1121:固定销1122:主轴1124:螺母1130:锁定防止部1131:盘1132、1134:第1突起、第2突起1140:活塞外壳1141:压力腔1141a:第1腔1141b:第2腔1143:套筒1145:缸体块1150:活塞1151:活塞杆1152:活塞头1160:旋转防止部1161:活塞套筒1162:导轨1166:旋转防止环1170:感应磁铁架1172:感应磁铁1104:马达位置传感器2000:致动器2100:转子2105:十字形槽2200:套筒2300:动力转换部2310:主轴2320:螺母2400:活塞2420:旋转防止部2500:间隔调节部2510:第1调节部件2511:结合孔2515:第1突起2520:第2调节部件2521:贯穿孔2525:第2突起2530:联接螺栓G'、G"、G1、G2:游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下面的实施例是为了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地传达本发明的思想而例示的。本发明不限于在此所示的实施例,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形态具体地实现。为了对本发明进行清楚的说明,在附图中对于与说明无关的部分省略了图示,并且为了便于说明,可能扩大构成要件的宽度、长度、厚度等而进行了图示。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构成要件。在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致动器进行说明之前,首先参照图1而对电子制动系统进行简单说明。图1是概略性地示出车辆的电子式电动制动系统的图。如图所示,车辆的电子制动系统可包括主缸20、储油箱30、轮缸40、踏板模拟器50、马达60、动力传递单元70、泵80、及用于对它们进行控制的液压回路单元90。在驾驶者使制动踏板10进行动作的情况下,主缸20通过输入负载12而被加压来执行产生液压的功能,产生的液压被传递到踏板模拟器50。踏板模拟器50将与所产生的液压相应的反作用力再经由主缸20而传递到制动踏板10,从而使驾驶者感觉到踩踏感。在未实现正常的制动的情况下,使主缸20的液压直接传递到轮缸40侧,由此能够使车辆紧急制动。另一方面,在正常制动状态的情况下,泵80向轮缸40侧传递流体。具体地,当驾驶者对制动踏板10加压时,由位移传感器11检测制动踏板10的位移而传递到电子控制单元ECU,电子控制单元ECU基于制动踏板10的位移而驱动马达60。通过马达60而产生的旋转运动通过动力传递单元70而转换为直线往返运动来对泵80内的活塞进行加压,活塞使收纳于泵80的腔的流体向轮缸40侧移动,从而产生制动力。储油箱30作为存储流体的单元,以与主缸20、轮缸40、踏板模拟器50及泵80连通的方式配置。液压回路单元90包括用于移送上述的主缸20、泵80及轮缸40的相互之间的流体的流路及用于控制流路内的流体的流动的多个阀,各个部件的配置结构及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而对它们进行控制的动作等为在车辆制动中周知的惯用技术,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包括上述的马达60和动力传递单元70。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的截面图。参照附图,本实施例的致动器1000包括产生动力的驱动部1101和通过驱动部1101的动力而进行动作来产生液压的活塞部1102,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1103而对它们进行有效的控制。驱动部1101通过设于踏板侧的位移传感器11的电信号而产生动力,活塞部1102通过驱动部1101的动力而使内部的活塞进退,并利用所产生的液压而向轮缸FR、FL、RR、RL提供制动压力。电子控制单元1103可包括安装有用于控制驱动部1101及电磁阀等的电子元件的印刷电路板。作为参考,位移传感器11检测制动踏板10的位移而向电子控制单元1103传递电信号,电子控制单元1103分析该位移传感器11的信号而计算驾驶者所要求的制动压力,并输出用于控制驱动部1101和活塞部1102和各种阀的信号,以能够满足该制动压力。更具体地,驱动部1101包括通过供给电源而产生旋转力的马达1110。马达1110作为通过由电子控制单元1103输出的信号而产生旋转力的装置,可产生正向或反向的旋转力。可精密地控制马达1110的旋转角速度和旋转角。马达1110包括定子1112及转子1113。定子1112固定到马达外壳1111,并形成为环状或圈形而在内部形成第1中空部。转子1113配置于定子1112的中空部内部,与定子同样地在内部形成圆筒形的第2中空部收纳空间。另外,驱动部1101可包括在马达1110产生旋转力的至少一个磁性体1114,磁性体1114可配置在转子1113的外周面而与转子1113一起进行旋转。在配置于转子1113的内部的第2中空部设有中空缸体1115。中空缸体1115形成为一侧被开放的杯形态,可与后述的活塞部1102的压力腔共用内部空间。在定子1112与磁性体114之间形成有间隙,转子1113可在马达1110的驱动时与定子1112之间不发生干涉而进行旋转。另外,驱动部1101还可包括介于马达外壳1111与转子1113之间的滚珠轴承1116。即,滚珠轴承1116介于设有定子1112的马达外壳1111与转子1113的中空缸体1115之间而对转子1113的旋转进行引导。另外,驱动部1101可包括动力转换部1120,该动力转换部1120将马达1110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而传递到活塞部1102的活塞。动力转换部1120设于形成在驱动部1101的中空缸体1115和活塞部1103的孔室borechamber的圆筒形的空间。动力转换部1120可包括结合到转子1113而一起旋转的固定销1121、与固定销1121连接而旋转的主轴1122及与主轴1122进行螺纹连接的螺母1124。如上述,转子1113在内部具备中空缸体1115,固定销1121结合到中空缸体1115的密闭的一侧端部面而与转子1113一起旋转。在与固定销1121相对的马达外壳1111的外壁包括保护盖1117,以从后方可旋转地支承固定销1121。通过保护盖1117的拆装,能够将动力转换部1120的固定销1121从外部容易地组装及拆卸。在主轴1122的外周面形成有螺纹,一侧通过固定销1121而固定结合到中空缸体1115即转子1113。螺母1124在内部包括中空部,以供主轴1122能够贯穿,在中空部的内周面形成有螺纹槽,以与主轴1122的螺旋部分实现螺杆-螺母结合。主轴1122和螺母1124可以实现在螺纹与螺纹槽之间介入滚动球的球-螺杆Ball-screw结合,以互相之间能够容易螺丝移动。关于螺母1124会后述,但是由于通过设于活塞部1102的活塞而会限制它的旋转而仅可进行进退,因此主轴122的旋转运动通过螺母1124而可转换为直线往返运动。图3是本实施例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的一部分放大图,致动器1000可包括锁定防止部1130,该锁定防止部1130防止在马达1110动作时因动力转换部1120的螺母1124过度地后退而导致螺母-螺杆的旋转被锁定的现象。锁定防止部1130包括设于中空缸体1115的内侧的盘1131及突出设于盘1131的第1突起1132和设于螺母1124的后方的第2突起1134。盘1131通过固定销1121而可紧贴到中空缸体1115的内壁,第1突起1132和第2突起1134均形成为两角突起形态而在旋转方向上互相啮合。通过这样的突起结构,当螺母1124后退到最后端为止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防止空缸体1115的内壁和螺母1124的后方平面完全接触而紧贴。在本实施例中例示为第2突起1134设于螺母1124,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于后述的活塞部1102。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活塞部1102包括在内部形成有压力腔1141的活塞外壳1140和与动力转换部1120的螺母1124结合而在压力腔1141的内部进行直线往返运动的活塞1150。活塞外壳1140组装到马达1110的一侧,在与马达外壳1111结合时,压力腔1141与驱动部1101的中空缸体1115可并排地连接。由此,在马达1110旋转时,与螺母1124一起动作的活塞1150可在与马达1110的旋转轴并排的方向上进行直线往返运动。另外,活塞外壳1140包括从内侧包围压力腔1141,以能够稳定地引导活塞1150的进退的金属材料的套筒1143和从压力腔1141的中心朝向驱动部1101而从外侧向内侧突出设置的缸体块1145。套筒1143和缸体块1145形成为直径彼此不同的圆形,因此缸体块1145隔开地收纳在套筒1143的内部,在其之间以可滑动的方式具备活塞1150。套筒1143、缸体块1145和活塞1150、与马达1110的旋转中心在同轴上配置。套筒1143结合到形成压力腔1141的活塞外壳1140的内侧壁。具体地,套筒1143的一端在马达外壳1111与活塞外壳的主体1142之间介入滚珠轴承1116而设于主体1142的内侧,另一端沿着压力腔1141而向主体1142的外侧延伸配置。另外,套筒1143通过滚珠轴承1116而结合到转子1113的一端,从而转子1113能够相对套筒1143而可相对旋转。套筒1143的圆筒形内部与转子1113的收纳空间连通,并以能够进退的方式收纳有活塞1150。另外,套筒1143包括设有用于防止收纳于压力腔1141的内部的流体泄漏的第1密封部件S1的第1密封部1144。第1密封部1144使套筒1143的一部分向活塞1150侧突出,以能够收纳第1密封部件S1。活塞1150在比活塞杆直径被扩大的活塞头进行进退动作时被该第1密封部1144卡住而能够防止过度的后退。缸体块1145以在内部具备中空部分的圆筒形态设于活塞外壳1140,并朝向马达1110的旋转轴方向而向内侧延伸。缸体块1145的外周与活塞1150的内侧滑动结合,在内部中空部分收纳有在动力转换部1120的主轴1122在长度方向上延伸而形成的感应磁铁架,以检测马达1110的旋转位置。另外,缸体块1145的末端与动力转换部1120的主轴1122之间介入滚珠轴承1146而相对设置。详细情况将后述。活塞1150通过马达1110的驱动而在活塞外壳1140的收纳有流体的压力腔1141的内部前后进退而产生制动中所需的液压。为此,活塞1150包括与螺母1124结合而在压力腔1141中滑动的活塞杆1151及活塞头112。活塞杆1151具备内部中空部分而在一侧固定结合有动力转换部1120的螺母1124,另一侧可滑动地结合有活塞外壳1140的缸体块1145。另外,活塞杆1151在压力腔1141所在的一侧包括比活塞杆1151外径大的活塞头1152。活塞头1152包括设有用于防止收纳于压力腔1141的内部的流体泄漏的第2密封部件S2的第2密封部1153。第2密封部1153可形成为使活塞头1152的一部分向内侧陷入而收纳第2密封部件S2。另外,活塞头1152包括设有用于防止收纳于压力腔1141的内部的流体泄漏到与缸体块1145的滑动面之间的第3密封部件S3的第3密封部1154。第3密封部1154可形成为使活塞头1152的缸体块侧的末端向内侧陷入而收纳第3密封部件S3。第3密封部件S3形成为杯形密封件形态,并且为了防止脱离而可设有密封盖1155。如上述,活塞头1152在通过设有第1密封部件S1的套筒1143的第1密封部1144而在进行后退动作时被卡住,由此能够防止过度的后退。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致动器的活塞的切开立体图。参照附图,本实施例的活塞1150在内部包括旋转防止部1160,该旋转防止部1160防止动力转换部1120的螺母1124沿着主轴1122而旋转。旋转防止部1160包括:圆筒形的活塞套筒1161,其设于活塞1150的内表面;至少一个以上的导轨1162,它们在活塞套筒1161沿着长度方向而设置;旋转防止环1166,其具备插入于导轨1162的导向突起1164而沿着活塞套筒1161的长度方向而进退。活塞套筒1161的一侧设为多级,并紧贴结合有动力转换部1120的螺母1124的端部,另一侧收纳结合到活塞1150。在本实施例中,导轨1162和导向突起1164在活塞套筒1161的长度方向及旋转防止环1166的外周以120度的间隔设有三个,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为了顺利的移动而可设置至少两个以上。在旋转防止环1166中,设于外周面的导向突起1164可滑动地结合到活塞套筒1161的导轨1162,在内部中空部分介入滚珠轴承1146而结合到缸体块1145的末端。即,在旋转防止环1166的厚度方向上,在一侧介入滚珠轴承1146而可旋转地组装动力转换部的主轴1122,在另一侧隔开组装有缸体块1145。因此,在马达1110驱动时,虽然主轴1122进行旋转,但旋转防止环1166不进行旋转。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在旋转防止环1166的内部中空部分例如滚珠轴承1146的内周和缸体块1145的内部中空部分结合有与主轴1122结合的感应磁铁架1170。感应磁铁架1170在动力转换部1120的主轴1122旋转时一起旋转。在感应磁铁架1170的另一侧,即在与电子控制单元1103相邻而隔开的一侧设有感应磁铁1172,因此安装于电子控制单元1103的马达位置传感器1104通过感应磁铁1172的旋转的磁通量变化而检测马达1110的旋转位置例如旋转方向、RPM等。马达位置传感器1104安装在配置于电子控制单元1103内的印刷电路板,为了进一步提高马达位置传感器1104的检测能力,可配置在与感应磁铁1172对应的位置即感应磁铁1172的旋转轴与马达位置传感器1104的中心一致的位置。另一方面,根据本实施例,活塞部1102可构成为双动式活塞。即,收纳有流体的压力腔1141通过活塞1150而被划分,可包括位于其前方的第1腔1141a和位于后方的第2腔1141b。第1腔1141a和第2腔1141b可分别与一个以上的轮缸FR、FL、RR、RL40连接而提供液压。例如,活塞1150前进而形成于第1腔1141a的液压可通过第1液压流路L1而传递到一个以上的轮缸FR、FL、RR、RL,活塞1150后退而形成于第2腔1141b的液压可通过第2液压流路L2而传递到一个以上的轮缸FR、FL、RR、RL。另外,第1腔1141a及第2腔1141b可分别与轮缸FR、FL、RR、RL连接而去除液压。例如,通过活塞1150后退而形成于第1腔1141a的负压,轮缸FR、FL、RR、RL的制动流体可通过第1液压流路L1而流入第1腔1141a,通过活塞1150前进而形成于第2腔1141b的负压,轮缸FR、FL、RR、RL的制动流体可通过第2液压流路L2而流入第2腔1141b。另一方面,在活塞1150前进的情况下,可在第1腔1141a产生液压或可在第2腔1141b产生负压。相反地,在活塞1150后退的情况下,可在第1腔1141a产生负压或可在第2腔1141b产生液压。此时,通过由电子控制单元1103控制阀来决定是利用腔的液压而向轮缸FR、FL、RR、RL提供制动压力还是利用腔的负压来解除制动压力。另外,第1腔1141a通过活塞外壳1140和活塞1150的前端而被划分,随着活塞1150的移动,第1腔1141a的体积发生变化。第2腔1141b通过活塞外壳1140和活塞1150的后端而被划分,随着活塞1150的移动,第2腔1141b的体积发生变化。另外,在活塞1150中,可配置为在第1腔1141a形成液压的第1有效面积大于在第2腔1141b形成液压的第2有效面积。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的部分分解立体图,图7是表示上述致动器的侧截面图。参照图6及图7,本实施例的致动器2000作为将马达的旋转力转换为直线运动而进行工作的装置,作为一例,设于电子制动系统而可用作产生液压的装置。例如,致动器2000设于IDB系统而以电信号来输出驾驶者的制动踏板的动作来使马达进行工作,并将马达的旋转力转换为直线运动而对活塞加压,从而产生制动液压。这样的IDB系统为广泛公知的技术,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如上述的致动器2000包括具备转子2100和定子未图示的马达、将旋转力转换为直线运动的动力转换部2300、与动力转换部2300结合的活塞2400、通过活塞2400加压而产生液压的套筒2200及将上述转子2100和动力转换部2300结合而允许向上下左右方向移动一定间隔的间隔调节部2500。马达通过检测由制动踏板的踩踏力而产生的位移的位移传感器图1的11的电信号而进行工作。即,进行正反旋转而产生旋转力,以提供驾驶者所要求的制动力。这样的马达由具备转子2100和定子未图示的中空型马达构成。在本图中,仅图示了马达的转子2100,但也可以如上述一实施例的图2这样包围转子2100的方式设置定子。即,当在定子卷绕线圈而施加电源时,在设于转子2100的磁铁未图示与线圈之间排斥力及吸引力发挥作用,由此转子2100可进行旋转。转子2100在中央以在长度方向上形成收纳空间2103的方式具备圆筒形状。另外,转子2100的一端被开放,另一端上形成有十字形槽2105。此时,形成于转子2100的另一端的十字形槽2105可以形成为十字形突起。在转子2100的收纳空间2103配置有动力转换部2300。该动力转换部2300的主轴2310通过间隔调节部2500而结合到转子2100的另一侧面而与转子2100一起旋转。在如上述的转子2100的一端结合有套筒2200。套筒2200以内部与收纳空间2103直线地连通的方式具备圆筒形状。此时,套筒2200以使转子2100可旋转的方式通过滚珠轴承2210而与转子2100结合。另外,套筒2200的内部由压力腔2204构成,在内部以能够进退的方式收纳有活塞2400。对此,随着活塞2400的进退而对压力腔2204加压来产生液压。另外,在套筒2200的内部的中央部分可形成有引导壁2202。上述引导壁2202执行在活塞2400进退时进行引导的作用。另一方面,未说明的参考标号“2203”是随着活塞2400的进退而向压力腔2204内流入及排出液压的流路孔。动力转换部2300包括配置在中空型转子2100的收纳空间2103的主轴2310和与上述主轴2310结合而随着主轴2310的旋转来直线移动的螺母2320。此时,虽然未图示,动力转换部2300可构成为在主轴2310与螺母2320之间设有球未图示的球-螺杆类型。主轴2310的一端通过轴承未图示而结合到后述的旋转防止部2420的内部来可旋转地被支承,另一端与后述的间隔调节部2500的第1调节部件2510结合。即,主轴2310通过间隔调节部2500而与转子2100连接,在转子2100旋转时一起旋转。螺母2320随着主轴2310的旋转而进行直线移动。此时,关于为了使螺母2320进行直线运动而防止旋转的结构,将在下面再进行说明。另一方面,根据致动器2000的误操作,螺母2320朝向主轴2310的另一端侧而过度移动的情况下,与螺母2320或主轴2310的另一端结合的第1调节部件2510被破坏。即,在螺母2320与第1调节部件2510面接触的状态下继续紧贴时,产生螺母2320被锁定的问题。对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侧面,第1调节部件2510和螺母2320中具备锁定防止部。参照图7,锁定防止部可由在第1调节部件2510朝向螺母2320而突出的旋转止挡块2513和在螺母2320朝向第1调节部件2510而突出的固定止挡块2323构成。此时,旋转止挡块2513的末端部与螺母2320隔开一定间隔,固定止挡块2323的末端部与第1调节部件2510隔开一定间隔而配置。即,在随着第1调节部件2510及主轴2310的旋转而螺母2320朝向第1调节部件2510移动时,旋转止挡块2513进行旋转而与固定止挡块2323的侧面接触,从而限制旋转。对此,能够消除将第1调节部件2510和螺母2320过度加压而锁定的现象。活塞2400以将压力腔2204加压的方式可滑动地设于压力腔2204内。更具体地,活塞2400以一部分配置到套筒2200内的方式结合到螺母2320。即,活塞2400以包围主轴2310的外侧的方式结合到螺母2320而与螺母2320一起移动。这样的活塞2400构成为防止旋转,以与螺母2320一起进退移动。例如,在活塞2400的内周面的长度方向上形成有槽或突起。另外,配置有旋转防止部2420,该旋转防止部2420形成有与形成于活塞2400的槽或突起对应的突起或槽。如图所示,在活塞2400的内周面形成有槽2402,在旋转防止部2420形成有突起2422。旋转防止部2420设于套筒2200的内部即引导壁2202。根据这样的突起2422和槽2402的结合而限制活塞2400的旋转。对此,随着防止活塞2400的旋转,防止与活塞2400结合的螺母2320的旋转,由此在主轴2310旋转时,螺母2320进行直线移动。间隔调节部2500结合到十字形槽2105而将主轴2310和转子2100结合,执行允许动力转换部2300在上下左右方向上移动一定间隔的作用。更具体地,间隔调节部2500包括与主轴2310结合并与十字形槽2105的上下侧结合的第1调节部件2510、与十字形槽2105的左右侧结合的第2调节部件2520以及贯穿第2调节部件2520和第1调节部件2510而结合到主轴2310的联接螺栓2530。第1调节部件2510配置于转子2100与动力转换部2300之间而与主轴2310结合。该第1调节部件2510具备圆盘形态,在中心形成有与主轴2310结合的结合孔2511。结合孔2511可在左右方向上具备规定长度且形成为非圆形的形状。这是为了在第1调节部件2510旋转时向主轴2310传递旋转力。另外,在结合孔2511与主轴2310之间的左右侧方向上形成有游隙G'。这是为了通过间隔调节部2500而允许动力转换部2300的移动,关于工作状态,将在下面再进行说明。另外,在第1调节部件2510形成有与十字形槽2105的上下侧部分结合的第1突起2515。参照图8,第1突起2515在与十字形槽2105相对的面上形成为一对。该第1突起2515以具备与十字形槽2105对应的宽度的方式构成,在上下侧方向上形成游隙G1而构成。即,第1调节部件2510结合到十字形槽2105的情况下,第1调节部件2510的左右方向上的移动被固定,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游隙G1距离程度的一定间隔。第2调节部件2520配置于转子2100的外侧面而结合到十字形槽2105。该第2调节部件2520具备圆盘形态,在中心形成有供联接螺栓2530贯穿的贯穿孔2521。贯穿孔2521可在上下方向上具备规定长度且形成为非圆形的形状。对此,在贯穿孔2521与联接螺栓2530的主体2531之间的上下侧方向上形成有游隙G"。这是为了通过间隔调节部2500而允许动力转换部2300的移动,关于工作状态,将在下面再进行说明。另外,在第2调节部件2520形成有与十字形槽2105的左右侧部分结合的第2突起2525。参照图9,第2突起2525在与十字形槽2105相对的面上形成为一对。该第2突起2525以具备与十字形槽2105对应的宽度的方式构成,并在左右侧方向上形成有游隙G2。即,第2调节部件2520结合到十字形槽2105的情况下,第2调节部件2520的上下方向上的移动被固定,在左右方向上移动游隙G2距离程度的一定间隔。联接螺栓2530执行固定第1调节部件2510及第2调节部件2520的作用。该联接螺栓2530具备依次贯穿第2调节部件2520、转子2100的另一侧面及第1调节部件2510而结合到主轴2310的主体2531及在上述主体2531的末端在半径方向上延伸形成而防止第2调节部件2520的脱离的头部2533。这样的联接螺栓2530随着与主轴2310结合而允许动力转换部2300的移动而移动一定间隔的情况下一起进行移动。另一方面,以在上述转子2100的另一侧面形成有十字形槽2105,并在与此结合的第1调节部件2510和第2调节部件2520形成有第1突起2515及第2突起2525的情况为例进行了图示和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为,以在中间隔着转子2100的另一侧面而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上具备一定游隙来允许移动的方式,在转子2100的另一侧面形成十字形突起,并且以与此结合的方式在第1调节部件2510和第2调节部件2520分别形成第1槽和第2槽而进行结合。在通过如上述的间隔调节部2500而组装致动器2000时,能够改善因尺寸不良或公差累加等问题而导致的组装上的困难,并且在致动器2000的工作时,在由夹入、摩擦而产生磨损或与部件之间发生干涉时,能够自动保持动力转换部2300的中心。更具体地,需要在动力转换部2300的上下侧方向上允许移动的情况下,通过与主轴2310结合的第1调节部件2510而允许上下侧方向的游隙G1距离程度的移动。此时,与主轴2310结合的联接螺栓2530在第2调节部件2520的贯穿孔2521的上下侧方向上形成游隙G",从而移动不受限制,可移动一定间隔。另外,在动力转换部2300的左右侧方向上允许移动的情况下,通过联接螺栓2530而将主轴2310和第2调节部件2520连接,从而通过第2调节部件2520而允许移动左右侧方向的游隙G2距离程度的移动。此时,与第1调节部件2510结合的主轴2310在第1调节部件2510的结合孔2511的左右侧方向上形成游隙G',从而移动不受限制,可移动一定间隔。如上述,动力转换部2300通过第1调节部件2510而可在上下侧移动,并通过第2调节部件2520而可在左右侧移动,从而在组装致动器2000时,能够改善因尺寸不良或公差累加等问题导致的组装的困难,并在致动器2000的工作时,在由夹入、摩擦而产生磨损或与部件之间发生干涉时,能够自动保持动力转换部2300的中心。如上所述,通过限定的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和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的均等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及变形。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该致动器包括:马达,其具备利用电信号而产生旋转力的定子和转子,上述转子在内部具备收纳空间;动力转换部,其配置于上述收纳空间,并具备接收上述转子的旋转力而进行旋转的主轴和与上述主轴结合而随着主轴的旋转来进行直线移动的螺母;活塞,其与上述螺母以一起移动的方式结合;及套筒,其通过轴承而结合到上述转子的一端,以使上述转子能够相对旋转,该套筒的内部与上述收纳空间连通并以能够进退的方式收纳上述活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其中,该致动器还包括具备压力腔的活塞外壳,该压力腔在内部收纳有流体并且包围以能够进退的方式收纳上述活塞的套筒,上述动力转换部设于由上述转子的收纳空间和上述压力腔形成的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其中,上述动力转换部包括与上述转子结合而一起旋转的固定销、与固定销连接而旋转的主轴及与主轴进行螺纹连接的螺母,上述螺母固定结合到上述活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其中,为了防止上述主轴和螺母的旋转被锁定而包括:盘,其设于上述转子的收纳空间的内侧;第1突起,其突出地设于上述盘;及第2突起,其设于上述螺母的与上述盘相对的后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其中,该致动器还包括具备压力腔的活塞外壳,该压力腔在内部收纳有流体并且包围以能够进退的方式收纳上述活塞的套筒,上述活塞包括与上述螺母结合而在上述压力腔进行滑动的活塞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其中,上述活塞杆包括旋转防止部,上述旋转防止部包括:圆筒形的活塞套筒,其设于活塞杆的内表面;至少一个以上的导轨,它们在活塞套筒沿着长度方向而设置;及旋转防止环,其具备插入于导轨的导向突起而沿着活塞套筒的长度方向进行进退。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其中,该致动器包括:感应磁铁,其结合到上述动力转换部而随着上述马达的旋转来进行旋转;及马达位置传感器,其与上述感应磁铁在同轴上隔开配置,并基于上述感应磁铁的旋转来检测上述马达的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其中,该致动器还包括具备压力腔的活塞外壳,该压力腔在内部收纳有流体并且以能够进退的方式收纳上述活塞,上述压力腔通过上述活塞而将前方和后方分离成第1腔和第2腔。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其中,上述转子的一端被开放,在另一端形成有十字形槽或突起,上述致动器还包括间隔调节部,该间隔调节部通过上述转子的十字形槽或突起而使上述主轴和转子结合,允许上述动力转换部在上下左右方向上移动一定间隔。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其中,上述间隔调节部包括:第1调节部件,其结合到上述十字形槽或突起的上下侧,以在上述转子与动力转换部之间结合到上述主轴,并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一定间隔且在左右方向上被固定;第2调节部件,其与上述十字形槽或突起的左右侧结合而在上下方向上被固定,并在左右方向上移动一定间隔;及联接螺栓,其贯穿上述第2调节部件及第1调节部件而结合到上述主轴。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其中,在上述第1调节部件的中心形成有与上述主轴结合的结合孔,上述结合孔在左右方向上具备规定长度且形成为非圆形的形状。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其中,在上述结合孔与上述主轴之间的左右侧方向上形成有游隙。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其中,以上述第1调节部件的中心为基准,在上下侧形成有与上述十字形槽或突起结合的第1突起或第1槽,在上述第1突起或第1槽与上述十字形槽或突起之间的上下侧方向上形成有游隙。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其中,在上述第2调节部件的中心形成有供上述联接螺栓贯穿的贯穿孔,上述贯穿孔在上下方向上具备规定长度且形成为非圆形的形状。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其中,在上述贯穿孔与联接螺栓的主体之间的上下侧方向上形成有游隙。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其中,以上述第2调节部件的中心为基准,在左右侧形成有与上述十字形槽或突起结合的第2突起或第2槽,在上述第2突起或第2槽与上述十字形槽或突起之间的左右侧方向上形成有游隙。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其中,在上述活塞的内周面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有槽或突起,上述致动器还具备旋转防止部,该旋转防止部设于上述套筒的内部并形成有与上述槽或突起对应的突起或槽。

百度查询: 株式会社万都 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