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绿能环宇低碳科技有限公司刘晓辉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山东绿能环宇低碳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动力电池状态监控调节系统、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9305454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6-17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411832718.7,技术领域涉及:B60L58/10;该发明授权动力电池状态监控调节系统、方法是由刘晓辉;魏永哲;王丽琴;代建超;吕四红;邵洋洋;刘晓军;杨威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4-12-13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动力电池状态监控调节系统、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控制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动力电池状态监控调节系统、方法,包括分组模块,对动力电池模组的电池单体进行分组;采集模块,分别设置电流、电压、温度的采集频率,按照编号确定采集顺序,进行每个电池单体的电流、电压、温度采集,每一轮次采集的电流、电压、温度分别组成电流矩阵、电压矩阵、温度矩阵;调节模块,根据电流、电压、温度数据进行充电功率、采集频率等的动态调整。本方法可以监控并动态调整动力电池充电功率及温度,以提高电池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本发明授权动力电池状态监控调节系统、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动力电池状态监控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分组模块:对动力电池模组的电池单体进行分组,预设每个分组内电池单体的数量,若电池单体总数不能整除所述预设的数量,则把余数作为最后一个分组的数量,且最后一个分组的数量不小于数量阈值,为每个电池单体进行编号; 采集模块:在动力电池模组处于充电或放电状态时,分别设置电流、电压、温度的采集频率,按照编号确定采集顺序,进行每个电池单体的电流、电压、温度采集,每一轮次采集的电流、电压、温度分别组成电流矩阵、电压矩阵、温度矩阵; 调节模块:根据采集时间,对电流矩阵、电压矩阵进行对应数据相乘,得到功率矩阵,对功率矩阵中同一采集时刻的所有功率求平均值得到平均功率,如果动力电池模组处于充电状态,则根据历史充电次数、剩余电量确定的建议充电功率,与平均功率进行比较,如果建议充电功率减去平均功率的值为正且大于第一阈值,则调整动力电池模组的充电功率至建议充电功率,如果建议充电功率减去平均功率的值为负且大于第二阈值,则调整动力电池模组的充电功率至建议充电功率,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若当前轮次采集的温度中存在大于或等于安全温度阈值的情况,则启动预警,并展示温度超出安全温度阈值的电池单体编号; 若当前轮次采集的温度均小于安全温度阈值,则基于温度矩阵,生成三维温度变化空间曲线图,计算温度变化速率,判断每一电池单体的温度变化速率是否超出安全速率阈值, 若均未超出安全速率阈值,则基于温度、温度变化速率和时间,建立电池单体状态方程,根据状态方程和历史数据,预测当前时刻的温度,根据当前时刻的实际温度,计算出预测温度误差协方差矩阵和实际温度协方差矩阵,根据预测温度误差协方差矩阵和实际温度协方差矩阵计算增益系数,利用动力电池温度和增益系数,更新当前时刻的动力电池温度预测值和误差协方差矩阵,预测下一轮次温度;若下一轮次的预测温度超出安全温度阈值,则对该电池单体的采集频率进行调整; 调节模块中若当前轮次采集的温度中存在大于或等于安全温度阈值的情况,则启动预警,并展示温度超出安全温度阈值的电池单体编号,调整温度采集频率至预设的采集频率最大值进行采集; 如果本动力电池模组正处于充电状态,则在继续进行温度采集的同时,将此电池单体的温度与本动力电池模组中其他电池单体的温度进行比较; 由于采集频率可能会不同,在进行比较时,通过以下方式选择进行比较时的温度: a、如果此电池单体的采集频率可以整除待比较电池单体的采集频率,则以待比较电池单体的采集时刻同时采集的此电池单体的温度、待比较电池单体的温度进行比较; b、如果此电池单体的采集频率不能整除待比较电池单体的采集频率,则以最新采集时刻采集的此电池单体的温度与最新采集时刻采集的待比较电池单体的温度进行比较; 如果在预设时间段内,此电池单体的温度与本动力电池模组中其他电池单体的温度差值均在第一差值范围内,给出调整充电功率、检查充电设备的提示; 如果在预设时间段内,此电池单体的温度与本动力电池模组中其他电池单体的温度差值均大于第二差值,第二差值大于第一差值,给出此电池单体存在问题的提示。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山东绿能环宇低碳科技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253700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渤海路街道办成德路1777;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