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公布】装配式建筑绿茵墙_广东弘信建设有限公司_201710794180.9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弘信建设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7-09-06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公开(公告)号:CN107371874A

主分类号:A01G9/02(2006.01)I

分类号:A01G9/02(2006.01)I;A01G25/02(2006.01)I;A01G27/06(2006.01)I;E04C2/30(2006.01)I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失效-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

法律状态:2021.02.05#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2017.12.19#实质审查的生效;2017.11.24#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绿茵墙,解决了当高层的花槽出现上述喷水现象后,水滴大批量的沿多个方向肆意喷洒,进而打湿楼下的行人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预制的墙板,墙板侧面设有多个连接板,连接板设有花槽,花槽开设有溢流孔,花槽外壁设有光顺的导流面,导流面连接在溢流孔的外口,导流面的下端正对下方的花槽,利用溢流孔的水流沿导流面流动并定点滑落在下方的花槽中,对溢出水进行层层接流,减少水流肆意向外喷出的情况发生。

主权项:装配式建筑绿茵墙,包括预制的墙板1,墙板1侧面设有多个连接板2,连接板2设有花槽3,其特征是:花槽3开设有溢流孔41,花槽3外壁设有光顺的导流面42,导流面42连接在溢流孔41的外口,导流面42的下端正对下方的花槽3。

全文数据:装配式建筑绿茵墙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墙板,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绿茵墙。背景技术[0002]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房体建造已经朝房体制造开始转型。[0003]所谓房体制造,是指房屋的墙板在工厂内提前完成制作,等待工地中楼体骨架成型之后,制作好的墙板被运到工地,并且以组装的方式拼装在楼体骨架上,利用墙板拼装技术可大大缩短楼盘的成型周期。[0004]现检索到一篇公告号为CN2〇5637849U的中国专利文件,其专利名称为一种装配式绿茵组合墙,方案中记载包括预制墙板,预制墙板一侧设有花槽以及自动滴灌系统,通过自动滴灌系统向花槽的植被进行定期灌水。[0005]花槽由高至低层层布置,自动灌溉系统可单独的向某一个花槽供水。当自动灌溉系统发生故障时,比如控制向花槽单独供水的电磁阀发生损坏,就会造成某一层的花槽大量积水,并且当积水水位高于花槽槽壁时,水会向外喷出。[0006]而当高层的花槽出现上述喷水现象后,水滴会大批量的向下方沿多个方向肆意喷洒,很容易打湿楼下的行人。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绿茵墙,利用溢流孔的水流沿导流面流动并定点滑落在下方的花槽中,对溢出水进行层层接水,减少水流肆意向外喷出的情况发生。[0008]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绿茵墙,包括预制的墙板,墙板侧面设有多个连接板,连接板设有花槽,花槽开设有溢流孔,花槽外壁设有光顺的导流面,导流面连接在溢流孔的外口,导流面的下端正对下方的花槽。[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花槽内水积蓄过多时,水先沿着溢流孔流出,由于溢流孔连接有导流面;故在水的重力下与水的粘力作用下,水沿着导流面向下流动,当水流动到导流面的下端后,水流失去了粘附的路径,水在重力作用下滴落在下方的花槽内。[0010]由于导流面的下端固定,故水流的落点也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当花槽内水过多时,不易造成水肆意多方向喷晒的情况发生。并且下方的花槽对上方流出的水具有承接作用,层层接水延迟了水向外喷洒的时间,只有当最低处花槽水满时,才会出现溢流孔直接向下方行人喷水的情况,而此时,由于层层接水己经争取一定的时间,自动灌溉系统的漏水报警更有可能被工作人员发现,并截断水源;而即使还工作人员没有发现报警,由于最后流出的水流依旧是单股,故喷晒范围较小,不易洒到行人,单股的水流比较明显,也便于工作人员发现花槽漏水的问题。[0011]墙板预制有利缩短楼盘建造周期。[0012]墙板侧面是指墙板安装有连接板的一面。[0013]较佳的,导流面为朝下方花槽凸起的球面或锥面。[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球面与锥面较为光顺,水流易顺畅的滑移到导流面的下端部。[0015]较佳的,溢流孔至少两个,并且多个溢流孔置于同一水平线上。[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管的喷水量较大时,单个溢流孔,难以满足快速溢水的需求,容易出现一边溢水,一边花槽内水位持续上升的情况发生,最终,花槽内的水位达到花槽边沿的高度时,水依旧会从花槽边沿流出,造成水流肆意喷射的情况发生。[0017]多个溢流孔设置在整体上增加了溢水的流量,避免了上述中花槽中水位高于溢流孔的情况发生;而采用多个溢流孔而不是一个大口径的溢流孔的目的在于:水沿导流面移动时,依靠的是重力,以及水与导流面之间的粘性;若采用单个大孔的溢流孔时,溢流孔流出单股水流较大,水流与导流面接触的瞬间两者接触面积较小(水未能及时沿导流面散开),水在未完全沿导流面滑移时,已经因为水珠颗粒过大而直接脱离导流面,这主要是因为水流中大水珠的重力克服了水珠与导流面之间的粘力,故单个大孔的溢流孔使得水流易提前脱离导流面,下方的花槽未能准确的接受上方溢出的水流。[0018]较佳的,导流面的下端与墙板侧面具有间距,间距的范围8-15cm。[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板下端若与墙板侧面贴合时,落下的水流易沿着墙板侧面下流,这样易导致墙板潮湿;故导流板与墙板之间的间距若小于8cm,在大风的吹动下,落下的水易打在墙板侧面上;为了减少水流打在墙板侧面,故将最小间距控制在8cm。[0020]而若间距大于15cm,则花槽的凸出墙板的宽度就要过大了,墙板在拼装在楼盘上后的整体美观度有所下降。[0021]较佳的,相邻花槽之间高度差在0.2-3m之间,最下方花槽距离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6m〇[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花槽之间高度差大于3m,水落下时,易受风吹动的影响,水易偏离预定的下落点,水易飞离下方的花槽,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故将相邻花槽的高度控制在3m以内。[0023]而花槽之间高度大于0.2m,是为了使得花槽上种植的植被具有足够的采光空间与成长空间。[0024]最下方的花槽与地面高度小于等于6米,目的在于减少最下方花槽的落水距离;若高于6m,水流落下时,还是易被风吹动;高度小于等于6m,被水流吹离的可能性较小,还是易沿着竖直的方向单股流下,不易洒到行人。[0025]较佳的,花槽内设有隔板,隔板将花槽分为水槽与种植槽,溢流孔置于水槽槽壁;且隔板高度高于溢流孔高度,隔板的上端低于种植槽槽壁的上端,水槽内设有伸入种植槽的毛细件。[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槽使滴落的水可以被存留,减少了水直接浸没土壤的情况发生,从而降低了植被浸泡致死的概率;毛细件可以根据种植槽内水分的浓度,将水槽中水吸到种植槽中。[0027]隔板的上端低于种植槽槽壁的上端,花槽内的水流均为先流动到水槽内,并由溢流孔排出。[0028]较佳的,水槽内壁铺设有防水层。[00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层减少水槽向外渗水,使得水槽具有良好的蓄水功能,减少水槽中水份流失。[0030]减少水槽向外渗水,还具有减少水渗透至墙板的目的,这样就有效减少了墙板潮湿的情况发生。[0031]较佳的,水槽设有引流槽,引流槽沿着种植槽的长度方向设置,引流槽的槽壁开设有穿孔,穿孔高度高于溢流孔,毛细件为棉线,棉线胀紧穿设在穿孔。[00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槽的设置水槽对种植槽的输水点位,可以实现快速向种植槽中内送水的目的。[0033]穿孔对棉线进行胀紧固定,减少了棉线的移动,使得棉线的两端可稳定的置于水槽与种植槽内。[0034]较佳的,墙板侧面设有隔挡网,隔挡网置于上下的花槽之间,隔挡网隔挡在导流面与种植槽之间以实现限制植被生长至导流面下方。[00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植被在生长过程中,其生长方向是不确定的,故植被的枝叶有可能生长到导流面低端的下方。这就易出现水先若在植被的枝叶上,然后水被植被引流到种植槽中的情况,最终水无法沿着导流面流动,而是沿着种植槽的槽壁肆意流出。[0036]显然通过隔挡网的隔挡作用,植被难以生长到导流面下方,尽可能的避免了落下的水流沿植被流动至种植槽的情况发生,减少了水流沿种植槽外壁流出的情况发生。[0037]较佳的,墙板与连接板一体成型。[003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有的建筑墙板中,连接板都是在楼盘建成后二次组装上去的,连接板与墙板多采用钩挂固定等连接方式,该类连接方式中连接板仅仅是以附属件的形式安装在墙板中,并未对墙板的整体强度起到有益作用。[0039]而本设计中由于墙板与连接是在工厂中提前加工,在出厂时就已经完成了连接板与墙板的一体成型,连接板与墙板的连接十分牢固,连接板除了用于种植植被之外,其还起到充当墙板横梁的作用,大大增加了墙板的结构强度。显然,预制的墙板,后期是以拼接的方式安装在楼盘上,故墙板本身的结构强度越大,楼体的强度与稳固性越高,楼体的安全系数也就越高。[00=]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防水层的设置,以及导流面下端与墙板侧面特定间距的设置,相互配合进一步的避免了墙板因为灌溉水而过于潮湿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_1]图1是她例1的结构示細(图巾纖表示織下落轨迹•,图2是实施例2中花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3中花槽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4中花槽的结构示意图。[0042]图中:…。1、墙板;2、连接板;3、花槽;31、水槽;311、弓丨流槽;32、种植槽;33、隔板;41、溢流孔;42、导流面;51、穿孔;52、棉线;6、防水层;7、隔挡网;8、喷水管。具体实施方式[004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44]实施例1,装配式建筑绿茵墙,如图1所示,包括预制的墙板1,墙板1中空。[0045]墙板1的侧面一体成型有3个连接板2,按模具在工厂内烧筑成型,连接板2水平设置,并且上下设置的连接板2均是彼此平行。[0046]连接板2上开设有内凹的花槽3,花槽3用于种植植被,每一个花槽3的上端设有喷水管8,每一个喷水管8向每一个花槽3单独供水。[0047]花槽3的一端设有外壁为半球状的导流面42,导流面42向下方凸起。[0048]导流面似的最低端正对着下方花槽3的开口,而花槽3开设有溢流孔41,溢流孔41穿过导流面42,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当花槽3内水溢出时,水会沿着的导流面42流动到最低端,然后在重力作用下滴落到下方的花槽3中。[0049]工作原理,由于每一处的花槽3都是通过喷水管8单独供水,那么当一个喷水管8发生故障时,将会持续的向下方的花槽3进行灌水,当花槽3内水积蓄过度时,就会向溢流孔41排出;由于溢流孔41的高度低于花槽3槽壁的最高点,所以水流会率先流出溢流孔41;并且由于导流面42向下倾斜设置,可以有效利用水自身的重力以及粘性,将溢出的水引流到导流面42的最低点。导流面42采用光顺的球面,目的在于,水在沿着导流面42流动时不易受到阻隔,首先使得水流流动更加顺畅,其次水流不易在导流面42的坑洼或者凸起点积蓄而直接下落,有利于水流集中到导流面42的最低点。[0050]由于水流以此层层积蓄的方式,使得上方花槽3的漏出的水不易发生四处喷洒的情况;而且蓄水又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给工作人员发现喷水管8故障以及维修喷水管8争取了更多的时间。[0051]如图1所示,溢流孔41的数量可以是3、4、5、6或者12个,本实施例中采用3个,并且3个溢流孔41置于同一水平线上,三个溢流孔41以30度圆心角进行间隔设置。[0052]溢流孔41与墙板1侧面最小间距为5cm,本实施例中采用6cm,减少水流沿着导流面42渗透到墙板1的情况发生。[0053]导流面42的下端与墙板1侧面具有间距,间距的范围可以是9、1〇或在丨2cm,本实施例中间距采用14cm,目的在于:通过采用足够的横向间距,使得沿导流面犯下落水流在风的作用力下打湿墙板1的情况有所减少,也为了进一步的将下落的水引入到下方的花槽3中。[0054]相邻花槽3之间高度差可以为0.2、0.3、0.4、1、2或者3111,本实施例中保采用〇.42111,该间距使得植被具有较多的生长空间,水流下落至下方花槽3的竖直间距也相对较小;而最下方花槽3距离地面的高度可以1、2、3、4、5或者6m,本实施例中采用0.5m。_5]实施例2,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如图2所示,花槽3内设有隔板33,隔板33有两块,每块隔板33包括直板与弧形板,直板与弧形板相互固定连接,两个隔板33之间具有间隙,而两个弧形板上端相互连接。隔板33将花槽3分为水槽31与种植槽32,溢流孔41置于水槽31槽壁;且隔板33高度高于溢流孔41高度。种植槽32高度、隔板33高度、溢流孔41高度依次减小的目的在于,水流可以通过种植槽32流入到水槽31内积蓄,超过水槽31体量的水可以有溢流孔41。[0056]水槽31内设有伸入种植槽32的毛细件,毛细件可以棉布、吸布等,本实施例中采用棉线52,棉线52通过毛细现象将水槽31内的水引到种植槽32中。[0057]而水槽31设有矩形的引流槽311,引流槽311沿着种植槽32的长度方向设置,隔板33作为引流槽311的槽壁将种植槽32—分为二;引流槽311的槽壁开设有穿孔51,穿孔51高度高于溢流孔41,棉线52胀紧穿设在穿孔51,棉线52沿着引流槽311长度方向密集的布置,可以实现快速给种植槽32输水。[0058]水槽31内壁铺设有防水层6,防水层6可以是防水布,本实施例中采用防水漆,其目的在于,减少水槽31内水因为渗透而流失。[0059]如图3所示,墙板1侧面设有隔挡网7,隔挡网7的框架通过螺钉固定在墙板1上,隔挡网7采用不锈钢网;隔挡网7置于上下的花槽3之间,隔挡网7隔挡在导流面42与种植槽32之间以实现限制植被生长至导流面42下方。隔挡网7有很好的隔挡作用,隔挡网7的宽度与种植槽32的槽宽相同。植被难以生长到导流面42下方,尽可能的避免了落下的水流沿植被流动至种植槽32的情况发生,减少了水流沿种植槽32外壁流出的情况发生。[0060]实施例3,一种装配式建筑绿茵墙,其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如图4所示,导流面42采用圆锥面。[0061]实施例4,一种装配式建筑绿茵墙,其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如图5所示,导流面42采用菱锥面。[006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装配式建筑绿茵墙,包括预制的墙板(1,墙板(1侧面设有多个连接板2,连接板2设有花槽3,其特征是:花槽3开设有溢流孔41,花槽3外壁设有光顺的导流面42,导流面42连接在溢流孔41的外口,导流面42的下端正对下方的花槽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绿茵墙板(1,其特征是:导流面42为朝下方花槽⑶凸起的球面或锥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绿茵墙,其特征是:溢流孔41至少两个,并且多个溢流孔41置于同一水平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绿茵墙,其特征是:导流面42的下端与墙板(1侧面具有间距,间距的范围8-15c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绿茵墙,其特征是:相邻花槽(3之间高度差在0.2-3m之间,最下方花槽3距离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6m。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绿茵墙,其特征是:花槽3内设有隔板33,隔板33将花槽C3分为水槽C31与种植槽C32,溢流孔41置于水槽31槽壁;且隔板33高度高于溢流孔41高度,隔板33的上端低于种植槽32槽壁的上端,水槽31内设有伸入种植槽32的毛细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绿茵墙,其特征是:水槽31内壁铺设有防水层⑹。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绿茵墙,其特征是:水槽31设有引流槽311,引流槽311沿着种植槽32的长度方向设置,引流槽311的槽壁开设有穿孔(51,穿孔51高度高于溢流孔41,毛细件为棉线52,棉线52胀紧穿设在穿孔51。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绿茵墙,其特征是:墙板(1侧面设有隔挡网(7,隔挡网⑺置于上下的花槽⑶之间,隔挡网⑺隔挡在导流面42与种植槽32之间以实现限制植被生长至导流面42下方。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绿茵墙,其特征是:墙板(1与连接板2—体成型。

百度查询: 广东弘信建设有限公司 装配式建筑绿茵墙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