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食品加工用托盘_童双喜_201811069931.1 

申请/专利权人:童双喜

申请日:2018-09-13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公开(公告)号:CN109275933B

主分类号:A23P30/00(20160101)

分类号:A23P30/00(20160101);A23L7/10(20160101);A23L11/00(20210101);A23L29/30(20160101)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1.04.09#授权;2019.03.01#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1.29#公开

摘要: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加工用托盘,托盘的底部设置有螺旋片,所述螺旋片整体为等速螺线状沿着托盘的盘底布置,托盘的底部还设置有插置在支撑板上的凸块,转动装置驱动支撑板转动,上述托盘的凸块插置在支撑板上,从而方便实现对托盘与支撑板的拆卸及安装,并且不影响转动装置实施对托盘的转动驱动,方便卸料装置的布置,上述的螺旋片位于托盘的底部布置,从而能够增大托盘的底部与热水池的热水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粉皮的糊化效率同时,还可增加对托盘盘底加热的均匀度,确保粉皮的品质。

主权项:1.自动化粉皮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10),所述托盘(10)的底部设置有螺旋片(11),所述螺旋片(11)整体为等速螺线状沿着托盘(10)的盘底布置,托盘(10)的底部还设置有插置在支撑板(21)上的凸块(12),转动装置驱动支撑板(21)转动;所述托盘(10)的盘口竖直朝上且设置在转动装置上,转动装置驱动托盘(10)转动;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板(21)下板面中心的转动杆(22),驱动机构转动杆(22)转动,所述支撑板(21)的板面下方还设置有支撑杆(23),所述支撑杆(23)竖直且上端设置有滚珠(231),所述滚珠(231)与支撑板(21)的下板面抵靠,所述支撑杆(23)沿着支撑板(21)的周向方向等距分布多个,所述转动杆(22)设置在多个支撑杆(23)围合的区域中间位置;所述支撑板(21)还与簸动机构连接,所述簸动机构用于驱动支撑板(21)呈现簸动动作;所述簸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板(21)下板面的限位管(213),所述限位管(213)的下端面切削有限位斜面(2131),所述转动杆(22)设置在限位管(213)内,所述转动杆(22)的下端与万向节(24)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万向节(24)另一端连接的驱动杆(241),所述驱动杆(241)的杆身上套设有滑块(242),所述滑块(242)上竖直延伸有拨杆,所述拨杆的上端与限位斜面(2131)抵靠或分离;所述支撑杆(23)的下端滑动设置在支撑架板(232)上且滑动方向竖直,所述支撑杆(23)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环(233),所述支撑杆(23)上套设有浮动弹簧(234),所述浮动弹簧(234)的上下端分别与第一限位环(233)及支撑架板(232)抵靠;所述驱动杆(241)转动式设置在架板(25)上,所述驱动杆(241)上还套设有复位弹簧2411,所述复位弹簧2411的上下端分别与滑块(242)及架板(25)抵靠;所述驱动杆(241)的下端伸出支撑架板(232)的下板面设置有第一齿轮(243),所述支撑架板(232)上还转动设置有第二齿轮(2321)及第三齿轮(2322),所述第二齿轮(2321)与第一齿轮(243)啮合,所述第三齿轮(2322)与第二齿轮(2321)啮合,所述第三齿轮(2322)上设置有竖杆(2323),所述竖杆(2323)的上端设置有第四齿轮(2324),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齿轮(26),所述驱动齿轮(26)与驱动电机(261)连接,所述驱动齿轮(26)与第四齿轮(2324)啮合。

全文数据:食品加工用托盘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加工用托盘。背景技术粉皮是我国的传统美食,由于其独特的软嫩、爽弹的口感深受食客喜爱,粉皮在不同地区以大米、绿豆、红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等原料制作,一般是磨浆后摊平在容器或蒸具上水气蒸熟,得以薄平整软皮状食品,色泽银白光洁,半透明,有弹性韧性,人们把这种皮状食品称为粉皮。传统的粉皮加工多采用人工方式,手工制作粉皮时,粉糊加入铜盘内,即将铜盘浮入锅中的开水上面,并用手拨动快速旋转,使粉糊受到离心力的作用随之由盘底中心向四周均匀地摊开,同时受热而按旋盘底部的形状和大小糊化成型,而后将铜盘投放至凉水中,使得铜盘冷却,从而使得糊化成型的粉皮与铜盘的盘底分离,而后将分离后的分离摊放在高粱杆做成的晒帘上,而后将摆满粉皮的晒帘摆放至晾晒场进行晒干,上述手工方式虽然效率较低,然而利用手工拨动粉糊的方式,使得粉浆收到离心力的作用下,从而能够使得粉浆均匀的沿着铜盘盘底分摊,并且在开水的隔水加热之下,使得粉皮质地受热更为均匀、温润,而且获得的粉皮口感更佳,因此传统的手工粉皮更受消费者喜爱。现有技术中存在自动化的粉皮生产设备,然而现有的粉皮生产设备多为输送带结构,在输送带上开设有成型的凹槽,将粉糊挤入凹槽内,输送带移动的过程中,并且通过蒸煮室的高温对粉皮进行加热,从而使得粉浆糊化成型,上述的粉皮生产设备虽然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然而,粉糊挤入凹槽内时,由于粉糊自由的沿着凹槽分摊在槽底,从而使得粉糊位于凹槽内的分布不均,从而导致成型后的粉皮质地不均匀,并且通过电加热丝的加热,使得糊化成型后的粉皮受热过快,从而使得粉皮的口感软硬不均,晒干后的粉皮品质与传统的手工粉皮存在较大差距。申请人同日申请了名为《自动化粉皮生产系统》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模拟手工进行生产的粉皮加工系统,该系统能够显著提高粉皮的加工效率,并且确保粉皮的品质,上述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为模拟手工加工粉皮,采用导热效率高的紫铜或者不锈钢制作的托盘作为制作粉皮的加工设备,上述托盘在使用的过程中,将托盘导入热水池内旋转时,如何提高托盘的加热效率,以及使得托盘受热均匀对于确保粉皮的加工质量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品加工用托盘,能够有效提高托盘的加热效率,确保粉皮加工时的品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食品加工用托盘,托盘的底部设置有螺旋片,所述螺旋片整体为等速螺线状沿着托盘的盘底布置,托盘的底部还设置有插置在支撑板上的凸块,转动装置驱动支撑板转动。本发明还存在以下特征:所述螺旋片的截面整体呈“V”形。所述螺旋片的两侧宽度各异,所述螺旋片较宽一侧与托盘的底部固定。所述凸块整体呈弧板状且沿着托盘的下板面周向方向延伸。所述凸块沿着托盘的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上板面设置有卡槽,所述凸块卡置在卡槽内,所述凸块的下端面凸伸出螺旋片的下端面。所述托盘的底面与支撑板间隙布置。所述支撑板为原板状,所述支撑板的上板面中心设置有中心槽,所述中心槽用于容纳螺旋片,在中心槽的边缘设置有连通槽,连通槽用来连通中心槽与外界。所述托盘边缘还设置有撑板。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粉皮生产系统,所述自动化粉皮生产系统包括上述的食品加工用托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的技术效果为:上述托盘的凸块插置在支撑板上,从而方便实现对托盘与支撑板的拆卸及安装,并且不影响转动装置实施对托盘的转动驱动,方便卸料装置的布置,上述的螺旋片位于托盘的底部布置,从而能够增大托盘的底部与热水池的热水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粉皮的糊化效率同时,还可增加对托盘盘底加热的均匀度,确保粉皮的品质。附图说明图1和图2是自动化粉皮生产系统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是自动化粉皮生产系统的俯视图;图4是托盘及附件位于冷水池内时的俯视图;图5是托盘及附件的主视图;图6和图7是托盘及附件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8和图9是托盘及附件移除升降横梁后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俯视图;图11是转动柱的俯视图;图12是图11的剖面视图;图13和图14是托盘与转动机构两种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5和图16是托盘位于支撑板上翻转的两种状态主视图;图17是托盘与簸动机构配合状态变化的结构示意图;图18和图19是支撑板的两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0和图21是托盘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2是托盘的主视图;图23和图24是刷油装置与喷浆装置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5是刷油装置中的油刷俯视图;图26是刷油装置中的油刷剖视图;图27和图28是刷油装置与喷浆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9是喷浆装置中的喷浆头的剖视图;图30和图31是系统中接料装置、晒帘供料装置及晒帘接料装置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2和图33是系统中接料装置及晒帘供料装置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4是接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5是图34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6和图37是晒帘接料装置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8是晒帘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9是晒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39,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如在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平行”和“垂直”不限于其严格的几何定义,而是包括对于机加工或人类误差合理和不一致性的容限。下面结合整个自动化粉皮生产系统,对本发明的食品加工用托盘作详尽的说明:首先,下面详尽说明该自动化粉皮生产系统的具体特征:自动化粉皮生产系统,包括托盘10,所述托盘10的盘口竖直朝上且设置在转动装置上,转动装置驱动托盘10转动,所述转动装置设置在水平移动装置上,所述水平移动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热水池40及冷水池30,所述水平移动装置驱动转动机构及托盘10位于热水池40及冷水池30内移动;结合图1至图4所示,将搅拌好的浆料挤入托盘10内,并且利用水平移动装置将托盘10托送至热水池40内,使得托盘10的盘底浸没在热水池40内,启动转动装置,实施对托盘10的转动,从而使得托盘10内的浆料朝向托盘10的中心流动,并且使得浆料均匀的排布在托盘10的盘底,在热水池40的蒸煮之下,使得浆料位于托盘10内糊固结,从而形成粉皮,再次启动水平移动装置将托盘10转运至冷水池301内,使得糊化后的粉皮与托盘10的盘底分离,方便卸料;上述的托盘10转动下,使得粉浆收到离心力的作用下,从而能够使得粉浆均匀的沿着托盘10盘底分摊,并且在热水池40的隔水加热之下,使得粉皮质地受热更为均匀、温润,从而使得粉皮的口感软硬均匀,获得的粉皮口感更佳,使得成型后的粉皮质地更为均匀,因此系统该能够提高粉皮生产效率的同时,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化加工设备生产出的粉皮品质不佳的问题。为提升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所述水平移动装置的下方还设置有卸料装置,所述卸料装置用于实施对托盘10内的卸料;当糊化后的粉皮位于托盘10内,并且转运至卸料装置上后,从而将托盘10内的粉皮卸载下来;该卸载装置尽量选用自动化设备进行,也可采用人工取料的方式,可进一步提高粉皮卸料的稳定性。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为实施对卸载下来的粉皮承接,所述卸料装置的出料端设置有接料装置,所述接料装置用于实施对卸料机构卸载的物料的承接,并且摊放在晒帘100上;当选用人工卸料时,通过人工方式将粉皮摊放在晒帘100上。为避免糊化后的粉皮与托盘10的盘底粘粘,所述热水池40上方还设置有刷油装置,所述刷油装置用于实施对托盘10盘底的刷油操作;利用刷油装置可轻轻的在托盘10的盘底刷上一层清油,从而避免糊化后的粉皮粘粘在托盘10的盘底,方便通过卸料装置或者人工方式将托盘10内糊化的粉皮卸载下来。为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水平,所述热水池40上方还设置有喷浆装置,所述喷浆装置用于向托盘10的盘底喷射粉浆操作。进一步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接料机构的出料端设置有晒帘供料装置,所述晒帘供料装置用于将晒帘按照帘面水平的方式导出至晒帘接料装置上,所述晒帘接料装置用于实施对晒帘的承接;当卸载下来的粉皮摊放在接料机构上后,接料机构将粉皮单个排放在晒帘供料装置导出的晒帘100上,当粉皮位于晒帘100上摊放好粉皮后,将晒帘100导出至晒帘接料装置内,从而实施对晒帘100的承接,当晒帘接料装置内承接的晒帘100的数量较多后,将码放整齐的晒帘100导出至晾干场内进行晾干,而后进行烘干。结合图1、图2和图5所示,为实现对托盘10的托起及下降,使得托盘10的盘底分别与热水池40级冷水池30接触,所述转动装置设置在升降装置上,升降装置驱动转动装置及托盘10升降。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结合图21和图22所示,所述托盘10的底部设置有螺旋片11,所述螺旋片11整体为等速螺线状沿着托盘10的盘底布置,托盘10的底部还设置有凸块12,所述凸块12插置在支撑板21上,转动装置驱动支撑板21转动;结合图19和图21所示,上述托盘10的凸块12插置在支撑板21上,从而方便实现对托盘10与支撑板21的拆卸及安装,并且不影响转动装置实施对托盘10的转动驱动,方便卸料装置的布置,上述的螺旋片11位于托盘10的底部布置,从而能够增大托盘10的底部与热水池40的热水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粉皮的糊化效率同时,还可增加对托盘10盘底加热的均匀度,确保粉皮的品质。优选地,结合图21所示,所述螺旋片11的截面整体呈“V”形且宽度各异,所述螺旋片11较宽一侧与托盘10的底部固定;上述的螺旋片11的螺旋片11的截面两侧各异,从而使得热水方便流入上述的螺旋片11之间,托盘10转动的过程中,使得热水池40的热水能够旋入螺旋片11之间,从而使得托盘10的盘底浸没在热水中,进而能够显著提高对托盘10的加热效率,确保粉皮的品质。为有效实现对托盘10与支撑板21的固定,结合图21所示,避免托盘10转动过程中出现的移动,所述凸块12整体呈弧板状且沿着托盘10的下板面周向方向延伸,所述凸块12沿着托盘10的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结合图19所示,所述支撑板21的上板面设置有卡槽211,所述凸块12卡置在卡槽211内,所述凸块12的下端面凸伸出螺旋片11的下端面,所述托盘10的底面与支撑板21间隙布置;上述的凸块12的下端面凸伸出螺旋片11的下端面,从而使得托盘10与支撑板21之间形成热水导入的间隙,进而确保托盘10的盘底能够浸没在热水池40内,从而确保对托盘10的加热效果。所述支撑板21为原板状,所述支撑板21的上板面中心设置有中心槽21b,所述中心槽21b用来容纳螺旋片11,在中心槽21b的边缘设置有连通槽21a,连通槽21a用来连通中心槽21b与外界,以确保热水或者开水快速导入中心槽21b内,以可快速实现对托盘10的加热或冷却。结合图13至图16所示,为实现对托盘10的转动支撑,模拟手工转动托盘10的效果,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板21下板面中心的转动杆22,驱动机构转动杆22转动,所述支撑板21的板面下方还设置有支撑杆23,所述支撑杆23竖直且上端设置有滚珠231,所述滚珠231与支撑板21的下板面抵靠,所述支撑杆23沿着支撑板21的周向方向等距分布多个,所述转动杆22设置在多个支撑杆23围合的区域中间位置;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杆22转动的过程中,使得托盘10转动,并且沿着托盘10下盘面周向方向等距布置的支撑杆23上端的滚珠231实施对托盘10的滚动支撑,从而避免托盘10出现偏斜,以确保对托10转动支撑的稳定性,确保对托盘10盘底加热的均匀度。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21还与簸动机构连接,所述簸动机构用于驱动支撑板21呈现簸动动作;结合图17所示,当托盘10呈现水平转动一端时间后,浆料沿着托盘10盘底均匀分布,并且加热过程中已经实现了粉皮与托盘10盘底接触位置的初步糊化,并且托盘10表面的的一层油脂已基本避免粉皮与托盘10盘底粘粘的问题,此时启动簸动机构,使得支撑板21呈现簸动状态,从而使得托盘10呈现簸动状态,使得热水池40的热水一部分导入托盘10内,从而进一步实现对托盘10内粉皮外表面进一步糊化固结,使得托盘10内的粉皮形成一张完整且有韧性的粉皮,方便后续的卸料;上述的簸动机构动作时,可与升降装置连接,当簸动机构驱动时,热水导入托盘10内一部分后,机构启动升降装置,使得托盘10脱离热水池40,从而颠簸机构继续动作一段时间,从而使得托盘10内的热水从而托盘10内流出。具体地,结合图14和图18所示,所述簸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板21下板面的限位管213,所述限位管213的下端面切削有限位斜面2131,所述转动杆22设置在限位管213内,所述转动杆22的下端与万向节24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万向节24另一端连接的驱动杆241,所述驱动杆241的杆身上套设有滑块242,所述滑块242上竖直延伸有拨杆243,所述拨杆243的上端与限位斜面2131抵靠或分离;结合图17所示,当托盘10转动一段时间后,启动簸动机构,使得滑块242上的拨杆243与限位斜面2131抵靠,转动杆22驱动托盘10转动的过程中,当拨杆243与限位斜面2131的低端抵靠时,托盘10一侧朝向低端产生偏斜,当拨杆243与限位斜面2131的高端抵靠时,托盘10的另一侧朝向低端偏斜,从而使得托盘10呈现簸动的动作,方便将热水池40内的开水导入托盘10内,进而实现对托盘10内的热水进一步的糊化固结;上述的转动杆22下端与万向节24的一端连接,并且万向节24另一端与驱动杆241连接,因此使得托盘10能够呈现转动以及簸动的姿态。为实现对簸动的托盘10的活动支撑,所述支撑杆23的下端滑动设置在支撑架板232上且滑动方向竖直,所述支撑杆23上设置有限位环233,所述支撑杆23上套设有浮动弹簧234,所述浮动弹簧234的上下端分别与限位环233及支撑架板232抵靠;当拨杆243与限位斜面2131的低端抵靠时,托盘10压缩一侧的下方的浮动弹簧234,从而使得托盘10一侧朝向低端产生偏斜;当拨杆243与限位斜面2131的高端抵靠时,托盘10压缩另一侧的支撑杆23下方的浮动弹簧234,使得托盘10的另一侧朝向低端偏斜,从而使得托盘10呈现簸动的动作;当簸动机构停止时,支撑杆23在浮动弹簧234在弹性复位力作用下,使得托盘10回归至盘口水平的姿态,利用支撑杆23上的滚珠231实施对托盘10的稳定支撑,不影响托盘10的正常转动;结合图13和图14所示,为提高对托盘10支撑的稳定性,所述支撑杆23沿着托盘10下方周向等距分布4个即可。为方便实现对簸动机构的启动及关闭,所述驱动杆241转动式设置在架板25上,所述驱动杆241上还套设有复位弹簧2411,所述复位弹簧2411的上下端分别与滑块242及架板25抵靠;结合图17所示,通过挤压滑块242沿着驱动杆241向下转动,压缩复位弹簧2411的过程中,从而使得拨杆243与限位斜面2131分离,从而实现对托盘10呈现盘面水平的正常转动。结合图8和图9所示,所述驱动杆241的下端伸出支撑架板232的下板面设置有第一齿轮243,所述支撑架板232上还转动设置有第二齿轮2321及第三齿轮2322,所述第二齿轮2321与第一齿轮243啮合,所述第三齿轮2322与第二齿轮2321啮合,所述第三齿轮2322上设置有竖杆2323,所述竖杆2323的上端设置有第四齿轮2324,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齿轮26,所述驱动齿轮26与驱动电机261连接,所述驱动齿轮26与第四齿轮2324啮合;当实现对托盘10的转动及簸动操作时,上述的驱动电机261启动,从而实现对第四齿轮2324及竖杆2323的转动,进而实现对第一齿轮243的传动,以实现对驱动杆241的转动;上述的托盘10转动的传动结构均朝向上方,从而方便实现对驱动电机261的布置,避免驱动电机261与热水池40的水接触;上述的驱动电机261选用步进电机,从而可有效设定托盘10的转动圈数,并且可使得托盘10停止位置确定,方便后续的托盘10的翻起卸料,以方便将托盘10内糊化粉皮的卸载。为提高粉皮的加工效率,结合图6至图9所示,所述托盘10沿着驱动电机261的转轴周向方向等距排布4组,所述4组托盘10分别与各自的簸动机构及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簸动机构及驱动机构驱动4组托盘10同步簸动及转动;上述的簸动机构及驱动机构的布置可单独设计一台驱动电机261,减少动力机构的设置,降低系统的成本。具体地,为实现对上述设备的安装,所述支撑架板232上竖直延伸有支撑架杆2325,所述支撑架杆2325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框2326,所述驱动电机261固定在支撑框2326上;上述的升降装置可与支撑框2326连接,从而实现对整个设备的提升,并且不影响对托盘10的正常转动。具体地,结合图7所示,所述簸动机构的滑块242上竖直延伸有连接杆244,所述连接杆244上端与升降架245连接,所述支撑框2326上还设置有升降气缸246,所述升降气缸246的活塞杆竖直且与升降架245固定;当无需启动簸动机构时,通过启动升降气缸246,使得升降架245上下移动,从而连动拨杆243与限位斜面2131抵靠或分离,实现簸动机构的停止及开启。结合图3和图4所示,为方便实现对托盘10内刷油及注入粉浆操作,所述水平移动装置上还设置有拨动机构,所述拨动机构用于驱动支撑框2326及附件呈现间隔转动动作,所述拨动机构驱动支撑框2326间隔转动角度为90°;当水平移动装置驱动整个托盘10沿着热水池40上移动的过程中,拨动机构驱动支撑框2326及附件呈现间隔转动动作,从而使得4个托盘10上的一个显露在外侧,从而方便实现对托盘10盘底的刷油及注浆操作,并且方便后续对托盘10内的糊化粉皮的卸料。结合图6和图7所示,为实现对支撑框2326及附件的转动以及升降操作,所述支撑框2326上立式设置有转动柱27,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横梁28,所述转动柱27上端转动式设置在升降横梁28上,所述升降横梁28上设置有限位滑轮组281,所述限位滑轮组281滚动设置在限位滑槽282内,所述限位滑槽282旁侧还设置有升降齿条283,所述限位滑轮组281还同轴设置有升降齿轮2811,所述升降齿轮2811与升降齿条283啮合,所述限位滑轮组281上还同轴设置有驱动轮2812,所述驱动轮2812与升降电机2813通过同步带连接;当需要实现对升降横梁28的升降,通过启动升降电机2813,从而连动升降齿条283与升降齿条283啮合,使得升降横梁28位于限位滑槽282内滚动,从而实现对升降横梁28的升降操作;上述的升降电机2813也可选用步进电机,从而方便控制对整个设备的升降高度进行控制。为实现对整个设备的水平驱动,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水平移动装置包括水平滑轨29,所述水平滑轨29滑动设置在热水池40及冷水池30上方,所述升降齿条283及限位滑槽282滑动设置在水平滑轨29上,水平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横梁28位于水平滑轨29上滑动;水平驱动机构可以是无杆气缸,也可以是电机及链条结构,在升降齿条283及限位滑槽282上设置齿轮,在水平滑轨29一端设置齿轮,在水平滑轨29的另一端设置电机,齿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通过启动电机,从而实现升降齿条283及限位滑槽282的水平移动。进一步地,结合图3和图4所示,所述拨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热水池40上方的第一条杆41,所述第一条杆41沿着热水池40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一条杆41上设置有拨动杆411,所述拨动杆411沿着第一条杆41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4个,所述转动柱27的杆身上等距悬伸有4个档杆271,所述档杆271水平且沿着转动柱27周向方向等距分布,所述拨动杆411的下端杆身与档杆271的杆身抵靠或分离;当水平移动装置推动设备位于热水池40移动时,第一条杆41的拨动杆411与转动柱27的档杆271抵靠,从而实现对转动柱27转动。进一步地,结合图10至图12所示,为实现对转动柱27能够呈现90°的转动,所述转动柱27的上端设置有定位盘272上,所述定位盘272的轮缘周向等距分布有4个槽,槽与槽之间圆弧过渡,所述升降横梁28的上板面设置有连接头281,所述连接头281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弹片282,所述弹片282一端设置有卡接头283,所述卡接头283与槽的槽底抵靠或分离,所述转动柱27的上端设置成T形头,所述转动杆27的上端与空腔之间通过推力轴承284转动承托;当卡接头283与槽的槽底抵靠时,利用卡接头283能够实现对转动柱27的转动锁定,从而避免转动柱及附件的随意转动,方便后续实施对托盘10的刷油及注浆操作。结合图23至图28所示,下面详细阐述刷油装置的具体结构:所述刷油装置包括设置在热水池40上方的油刷51,所述油刷51的刷毛与托盘10抵靠或分离,所述油刷51上设置有油盒52,所述油盒52内存储有油液,所述油盒52与油刷51连通,所述油盒52内设置有储油海绵53,所述油盒52内设置有挤油机构,所述托盘10位于热水池40移动时且连动挤油机构实施对储油海绵53的挤压;当水平移动装置推动设备位于热水池40移动时,此时的升降装置使得托盘10位于高位,并且与热水池40的热水分离,当位于热水池40上移动时,连动挤油机构实施对储油海绵53的挤压,从而使得海绵53内存储的油脂导入油刷51上,从而使得油液均匀的刷在托盘10的盘面上。具体地,结合图26所示,为避免油液过多的涂抹在托盘10的盘面上,所述油刷51的刷毛由海绵制成,所述油刷51还包括刷板511,所述刷板511上设置有穿孔,所述刷毛穿过穿孔,所述刷板511的上板面设置有封油海绵512,所述封油海绵512及刷板511设置在油盒52内,所述油盒52的盒底设置有通孔,所述油刷51的刷毛穿过油盒52的通孔且向下延伸;上述的刷板511设置在油盒52的盒底处,并且在刷板511上设置封油海绵512,不仅可避免漏油,而且利用封油海绵512可实现对油液的存储,避免托盘10的盘面与海绵材质的刷毛接触时,避免油液过多的释放出来;上述的挤油机构将储油海绵53内存储的油脂间断式释放在封油海绵512上,使得刷毛51始终存在油脂,以确保托盘10的盘面与海绵材质的刷毛接触时,能够使得油脂均匀且微量的涂抹在托盘10上。具体地,结合图7所示,所述挤油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框2326上的触发板2327,所述油盒52上设置有挤压杆54,所述挤压杆54伸入油盒52内的杆端设置有挤压板541,所述挤压杆54的杆身上套设有触发弹簧,所述托盘10位于热水池40移动时且使得触发板2327与挤压杆54的杆端抵靠或分离;当水平移动装置推动设备位于热水池40移动时,使得触发板2327与挤压杆54挤压,从而利用挤压杆54实施对储油海绵53的挤压,从而将储油海绵53内的油脂挤入封油海绵512上;当拨动机构拨动托盘10呈现90°转动后,托盘10水平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后,方便实现刷油及注浆操作。结合图27和图28所示,为实现对托盘10的盘面的浮动刷油,避免油刷51对托盘10水平移动产生的影响,所述油盒52的盒口位置设置有扭杆55,所述扭杆55竖直且转动式设置在支架56上,所述扭杆55上套设有扭簧551,所述扭簧551的两端分别与支架56及油盒52的盒口抵靠,所述油盒52内设置有供油软管,所述供油软管与供油机构连通,所述供油机构间歇式向油盒52内导入油液;在扭簧551的复位力作用下,使得油刷51复位至合适的位置,实施对相邻托盘10盘面的刷油操作。结合图27和图28所示,当托盘10的盘底刷上一层底油后,水平移动装置拖动托盘10水平移动的过程中,实施对托盘10的喷浆操作,所述喷浆装置包括设置在刷油装置旁侧的喷浆头61,所述喷浆头61的出口竖直向下,所述喷浆头61内设置有喷浆启停机构,所述喷浆启停机构启动并向托盘10上喷入粉浆,所述托盘10位于热水池40移动时且连动喷浆启停机构启动或停止;当托盘10刷上清油后,继续移动,从而连动喷浆启停机构实施对托盘10内的喷浆,喷浆的时间可根据喷浆头61的流量确定。进一步地,结合图29所示,所述喷浆头61整体呈管状,所述喷浆头61的管腔内设置有隔板611,所述隔板611将喷浆头61的管腔分割成上下两个腔室,所述隔板611的下板面设置有延伸管612,所述延伸管612的下端管腔内设置有中心支架6121,所述中心支架6121的中心设置有安装管6122,所述安装管6122内设置有中心滑杆6123,所述中心滑杆6123的上端设置有闸板6124,所述闸板6124与延伸管612的上管口构成启闭配合,所述中心滑杆6123的杆身上套设有支撑弹簧613,所述中心滑杆6123的下端设置有限位环6124,所述支撑弹簧613的上下端分别与安装管6122的下端及限位环6124抵靠,所述喷浆启停机构包括设置在中心滑杆6123的下端的驱动斜板614,所述驱动斜板614的板面水平且上板面设置有驱动斜面6141;上述的喷浆启停机构实施对喷浆头61开启,通过在喷浆头61的安装管6122设置的中心滑杆6123,中心滑杆6123与驱动斜板614抵靠,从而克服支撑弹簧613的弹力,使得闸板6124与延伸管612的上管口分离,从而使得导入喷浆头61上腔室内的粉浆沿着延伸管612导入下腔室内,从而将浆料挤入托盘10上,从而完成注浆操作;上述的驱动斜板614的驱动斜面6141与中心滑杆6123抵靠或分离,从而实现中心滑杆6123的上下上下移动,以实现对闸板6124的开启及关闭,利用托盘10位于热水池40移动时,实现对驱动斜板614的滑动,从而方便实现对托盘10的注浆机关停操作。为确保导入延伸管612内的浆料导出至喷浆头61内,所述延伸管612的管壁设置有物料流通孔6125,所述物料流通孔6125用于连通延伸管612及下腔室;导入延伸管612内的浆料从物料流通孔6125导出,从而从喷浆头61导出。进一步地,所述延伸管612的上端凸伸出隔板611的上板面,所述延伸管612的上端管口切削成斜口,所述闸板6124的上端面设置成锥形面,所述延伸管612的低端与隔板611的上板面平齐;上述的延伸管612的上端管口切削成斜口,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使得浆料从延伸管612管口的低端流入延伸管612内,从而实现对浆料的排料;上述的闸板6124的上端面设置成锥形面,从而避免浆料粘粘在闸板6124的上表面。具体地,所述驱动斜板614凸伸出喷浆头61的外管壁,所述驱动斜板614的伸出端设置有触发条板6142,所述喷浆头61的外壁设置有延伸板615,所述延伸板615上滑动设置有延伸杆616,所述延伸杆616水平且杆端与触发条板6142连接,所述延伸杆616上套设有第一弹簧617,所述第一弹簧617的两端分别与延伸板615及触发条板6142抵靠,所述喷浆启停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框2326上的压板2328,所述压板2328与触发条板6142抵靠或分离;结合图3所示,上述的压板2328上设置有平直段,当压板2328与触发条板6142抵靠时,实现对驱动斜板614的开启,使得延伸管612开启存在一定的开启时间,使得浆料从延伸管612导入喷浆头61的下端,并且导出至托盘10上确保能够在托盘10上喷入足够的浆料;当压板2328与触发条板6142脱离时,在第一弹簧617的弹性复位力下,实现对延伸管612上端管口的管壁,以停止对托盘10进行注浆操作。具体地,结合图23和图24所示,所述喷浆头61的上管腔通过软管与供浆主管62连通,所述软管上设置有阀门63,所述供浆主管62通过管路与浆料过渡罐64的罐底连通,所述浆料过渡罐64上设置有充气管65,所述充气管65与气源连通,所述浆料过渡罐64通过通过管路与浆料存储罐66连通,所述浆料存储罐66上设置有供浆泵,所述供浆泵用于将浆料存储罐66内的浆料抽至浆料过渡罐64内,所述浆料过渡罐64与浆料存储罐66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门67,所述单向阀门67的导通方向由浆料存储罐66指向浆料过渡罐64;在浆料存储罐66内搅拌器,通过启动搅拌器,实施对浆料的搅拌,并且启动供浆泵将浆料抽至浆料过渡罐64内,向充气管65通入气体,将浆料过渡罐64内的浆料导出至供浆主管62内,并且压至喷浆头61的上管腔内,从而实现对注浆的连续供料;在上述的浆料过渡罐64与浆料存储罐66连通的管路上设置单向阀门67,从而可使得气源始终与充气管65连通,使得喷浆头61内始终处在高压状态,当托盘10位于热水池40上方移动时,实施对喷浆头61的开启,即可向托盘10内导入浆料,确保喷浆头61内始终处在有压力的状态,在实施喷浆头61的开启作业时,能够有效的实现对托盘10内的喷浆操作;上述4个托盘10分别刷上清油及喷入浆料后,启动升降装置,使得4个托盘10下降至热水池40内,启动转动装置,实施对托盘10的转动,从而实现对浆料的糊化,以形成完整的粉皮,而后进行簸动操作,启动升降装置,使得4个托盘10抬起至冷水池30内,启动升降装置,使得4个托盘10下降至浸没在冷水池30的冷却水上,从而实现对粉皮的冷却,使得粉皮更具有韧性,方便后续的卸料操作;托盘10内的粉皮冷却后,启动升降装置,使得托盘10从冷水池30抬起,并且转运至卸料装置上进行卸料。具体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卸料装置包括第二条杆71,所述第二条杆71与水平移动装置的移动方向平行,沿着所述第二条杆71上等距设置有挡杆711,所述卸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托盘10边缘的撑板13,所述支撑板21上的卸料滑板214,所述卸料滑板214呈圆弧形条板状,所述卸料滑板214上设置有弧形滑槽2141,所述托盘10上设置有滑料杆10a滑动设置在弧形滑槽2141内,所述接料装置的旁侧设置有顶升杆72,所述顶升杆72竖直且与卸料气缸73连接,所述卸料气缸73竖直且使得活塞杆与卸料滑板214抵靠或分离,所述卸料气缸73的活塞杆与卸料滑板214抵靠时,所述托盘10的滑料杆10a沿着弧形滑槽2141滑动且使得托盘10的盘口朝下;当水平移动装置将托盘10转运至卸料装置位置处时,第二条杆71上的挡杆711与转转动柱27的档杆271抵靠,从而实现对转动柱27转动,从而使得托盘10呈现90°的间隙式转动姿态,利用接料装置旁侧设置的顶升杆72与卸料滑板214抵靠,使得托盘10的滑料杆10a沿着弧形滑槽2141滑动且使得托盘10的盘口朝下,从而使得托盘10倒扣在接料装置上,从而实现对托盘10内粉皮的卸载;卸料滑板214的下板面设置成斜面,当顶升杆72与卸料滑板214的斜面抵靠时,使得托盘10的滑料杆10a托盘10的滑料杆10a滑动至杆端,并且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快速翻转至接料装置上,从而将托盘10内的粉皮扣设至接料装置上。进一步地,所述接料装置的旁侧还设置有复位杆74,所述复位杆74竖直且与复位气缸75连接,所述复位气缸75竖直且使得活塞杆与卸料滑板214抵靠或分离,所述复位气缸75的活塞杆与卸料滑板214抵靠时,所述托盘10的滑料杆10a沿着弧形滑槽2141滑动且使得托盘10滑动至支撑板21上方;当4个托盘10内的粉皮卸载完毕后,水平移动装置驱动四个托盘10反向移动,并且使托盘10继续呈现90°的间隙式转动姿态,启动复位气缸75,使得复位杆74与卸料滑板214抵靠,从而使得托盘10的滑料杆10a沿着弧形滑槽2141滑动且使得托盘10滑动至支撑板21上方,实现对托盘10的复位,以实现下一个粉皮制作的循环往复。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接料装置的结构特征:结合图30至图35所示,所述接料装置包括接料带81,所述接料带81带面水平且长度方向与水平移动装置的移动方向平行,所述接料带81的上带面设置有展平辊82,所述展平辊82辊长方向水平且与接料带81的输送方向垂直,所述展平辊82上设置有刷毛且与接料带81上带面靠近,所述展平辊82的转动方向与接料带81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晒帘供料装置设置在接料带81的出料口下方;由于接料盘10卸料操作时,接料盘10的卸料为等距方式进行,从而能够将粉皮等距排布在接料带81上,当接料带81排布好后,启动展平辊82,利用刷毛实施对不平整的粉皮的展平;上述的刷毛应当选用柔软的鬃毛,避免粉皮挤烂,展平辊82可平行间隔设置多组,以确保能够将粉皮展平。优选地,结合图34和图35所示,所述接料带81由多根等距间隔设置的横杆构成,所述接料带81的出料端设置有卸料刷板83,所述卸料刷板83上设置有刷毛,所述卸料刷板83与水平滑移机构连接,所述水平滑移机构驱动卸料刷板83的刷毛凸伸或远离接料带81的横杆间隙;为实施对接料带81导出的粉皮的卸载,在接料带81的出料端设置卸料刷板83,并且在平滑移机构驱动作用下,使得卸料刷板83的刷毛凸伸或远离接料带81的横杆间隙,进而将附着在接料带81出料端横杆的粉皮推送出去,并且使得出料端的粉皮一端垂吊下来,方便摊放在晒帘100上。具体地,结合图35所示,所述水平滑移机构包括设置在接料带81的出料端内的机架板84,所述机架板84上设置有滑动杆841,所述滑动杆841长度方向水平且与接料带81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滑动杆841上滑动设置有连接支架842,所述连接支架842与卸料刷板83连接,所述滑动杆841设置成“T”形,所述滑动杆841上套设有弹簧843,所述弹簧843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架842及滑动杆841的杆端抵靠,所述接料带81的出料端内设置有驱动辊811,所述驱动辊811上偏心设置有驱动轮812,所述驱动轮812与卸料刷板83的背面抵靠;当接料带81的驱动辊811转动时,连动驱动轮812使得卸料刷板83呈现水平方向的伸缩动作,从而实现对接料带81出料端的粉皮的卸载,并且不影响粉皮位于出料端位置的正常导通。具体地,结合图30至图33所示,所述晒帘供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接料带81下方的供料框91,所述供料框91框口朝上,晒帘100的帘面水平且码叠在一起排布在供料框91内,所述供料框91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驱动晒帘100凸伸出供料框91的上端开口位置,所述供料框91框口位置还设置有推送机构,推送机构将凸伸出供料框91的上端开口位置的晒帘100推送至接料带81的出料端位置;当粉皮从接料带81的出料端导出时,利用晒帘供料装置的供料框91将晒帘100水平导出至接料带81的出料端下方位置,从而实现对粉皮的承接,以实现对粉皮的摆放,方便后续的晾晒;利用推动机构将凸伸出供料框91的上端开口位置的单个晒帘100推送至接料带81的出料端位置,方便实现对晒帘100的单个供料。具体地,结合图39所示,所述晒帘100包括平行间隔排布的帘杆101,所述帘杆101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框架102,所述支撑框架102为条板状,所述支撑框架102的两端外侧设置有推板103;该支撑框架102方便实现对晒帘100的滑动导向,使得晒帘100以帘面水平的姿态导出至接料带81的出料端下方位置,并且在支撑框架102的外侧设置推板103,从而方便实现对晒帘100的推送。具体地,结合图30、图31及图38所示,所述推送机构包括设置在供料框91框口两侧的推料带92,所述推料带92的长度方向与接料带81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推料带92上设置有推料板921,所述推料板921位于推料带92上布置有两个,所述推料板921与支撑框架102的推板103抵靠;当接料带81启动时,推料机构的推料带92同步启动,从而将晒帘100以帘面水平的姿态导出至接料带81的下方位置,以实现对粉皮的承接;上述的推料带92位于供料框91框口两侧布置,可提高对晒帘100供料的稳定性;上述的推料板921位于推料带92上布置有两个,当推料带92展开时,两个推料板921之间的间距应当与支撑框架102的长度吻合,从而能够实现对晒帘100的连续化供料。进一步地,结合图33所示,所述供料框91的框口两侧设置有限位板93,所述限位板93的长度方向与接料带81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限位板93的下板面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沿着限位板9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晒帘100的支撑框架102上板面与滚珠抵靠;当单个晒帘100显露在供料框91的框口位置时,所述晒帘100的支撑框架102上板面与滚珠抵靠,从而实现对单个晒帘100的限位,并且单个晒帘100从供料框91的框口位置导出至晒帘接料装置内,完成对粉皮承接的同时,以及实现对晒帘的码放操作。进一步地,结合图38所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供料框91框底的升降板94,所述升降板94滑动设置在导柱95上,所述导柱95立式布置且下端固定在平板96上,所述导柱95上套设有升降弹簧97,所述升降弹簧97的上下端分别与升降板94及平板96抵靠,所述升降板94上设置有升降气缸98,所述升降气缸98的活塞杆竖直且与升降板94连接;利用升降气缸98及升降板94可将多个码放在一起的晒帘100提升至供料框91的框口位置,从而实现对晒帘100的稳定供料,当晒帘使用完后,启动升降气缸98,使得升降板94下降至最低点,并且将晒帘100摆放在升降板94上,升降气缸98的活塞杆可竖直向下,从而将晒帘100码放在升降板94上时,启动升降气缸98,使得升降板94降低至最低点,方便码放晒帘100。结合图33所示,为避免推料带92实施对晒帘100推料操作时,晒帘100的摩擦力使得相邻的下层晒帘100移动,所述供料框91的前端设置有阻挡板99,所述阻挡板99设置在供料框91框口下方位置处且阻挡板99的上端面略低于供料框91的框口。下面详细说明晒帘接料装置的结构特征:结合图30、图31、图36和图37所示,所述晒帘接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接料带81出料端位置的接料框201,所述接料框201框口向上,所述接料框201的框口两侧设置有两个接料滑杆202,所述两个接料滑杆202的长度方向与接料带81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两个接料滑杆202之间的距离与晒帘100的两侧支撑框架102间距吻合,所述晒帘100两侧的支撑框架102搭设在两个接料滑杆202上,所述两个接料滑杆202设置在张开机构上,张开机构驱动两个接料滑杆202靠近或远离;摆放还粉皮的晒帘100推送至两个接料滑杆202上,并且当推送至两个接料滑杆202尽头位置时,张开机构驱动两个接料滑杆202远离,从而使得晒帘100掉落至接料框201内,从而实现对晒帘100的接料操作。结合图36和图37所示,所述两个接料滑杆202的两端外侧设置有外延板203,所述外延板203上滑动设置有张开滑杆2031,所述张开滑杆2031与接料滑杆202垂直,所述接料滑杆202的一端与支架204固定,所述张开滑杆2031套设有张开弹簧2032,所述张开弹簧2032的两端分别与外延板203及支架204抵靠,所述外延板203上设置滑动杆2033滑动穿过支架204,所述滑动杆2033的杆端设置有触发条板205,所述触发条板205上设置有张开斜面2051,所述触发条板205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楔块206,所述驱动楔块206与配合,所述驱动楔块206滑动设置在复位滑杆207上,所述复位滑杆207长度方向与接料滑杆202长度方向平行且与支架204固定,所述复位滑杆207上套设有伸展弹簧208,所述伸展弹簧208的两端分别与驱动楔块206及支架204抵靠,所述驱动楔块206上设置有挤压头2061,所述挤压头2061与复位滑杆207长度方向平行且端部与推料带92的推料板921抵靠或分离;当推料带92转动时,将晒帘100的尾端导出接近至接料带81的出料端下方位置时,挤压头2061与推料带92的推料板921抵靠,从而连动上述的驱动楔块206移动,并且连动上述的触发条板205沿着垂直于接料滑杆202长度方向向外移动,使得两个接料滑杆202的间距扩大,从而使得晒帘100顺利的掉落在接料框201内,当推料带92转动并且使得挤压头2061与推料带92的推料板921远离时,上述的两个接料滑杆202复位,实施对新的晒帘100的承接,循环往复,直接接料框201摆满晒帘100。结合图30和图31所示,为实现对晒帘100的导向及限位,所述接料滑杆202的上方设置有限位导板2021,所述限位导板2021与接料滑杆202长度方向平行。为避免晒帘100位于接料框201过快的下降,导致位于晒帘100上的粉皮抖落下来,两个所述外延板203的两端向下延伸有弧形弹片2034;当接料滑杆202处在最近位置时,上述的弧形弹片2034之间间距最小,当接料滑杆202处在最远位置时,晒帘100从接料滑杆202掉落下来,并且弧形弹片2034实施对晒帘100两侧的支撑框架102的弹性挤压,从而实现对晒帘100的固定,避免晒帘100下降过快导致的粉皮掉落下来的问题。结合图36和图37所示,为方便实现对摆满晒帘100的转运,所述接料框201内设置有转运框209,所述转运框209的下方设置有滚轮,所述转运框209的框底设置有支撑滚珠,所述支撑滚珠沿着转运框209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多个,所述转运框209的两侧设置有挡料弧板2091;当需要转运框201内摆满晒帘100后,通过移动转运框209将晒帘转运出去,并且转运至晾晒场内进行两个,而后可根据情况进行晾干操作。粉皮加工方法,所述粉皮加工包括如下步骤:A、备料,将制作粉皮的原料粘成粉末状且加水搅拌成粉糊状,将粉糊状浆料投入喷浆装置内;B、启动水平移动装置,将多组托盘10移动至热水池40的上方,启动喷浆装置向托盘10内喷入粉糊状浆料;C、启动升降装置,使得托盘10的盘底浸没在热水中,启动转动装置,使得托盘10呈现转动状态;D、启动升降装置,使得托盘10从热水池40中提起,并且利用水平移动装置将托盘10转运至冷水池30内,启动升降装置使得托盘10的盘底浸没在冷水中;E、启动升降装置,使得托盘10从冷水池30中提起,并且利用水平移动装置将托盘10转运至接料装置位置处,启动卸料装置实施对托盘10内糊化粉皮的卸载,将粉皮卸载在晒帘100上;F、将摆满粉皮的晒帘100转移至晾晒房内进行晒干,将半干的粉皮转运至烘干房内进行高温烘干,将烘干后的粉皮进行包装。所述水平移动装置上设置有拨动机构,所述水平移动装置将多组托盘10移动至热水池40上方时,使得托盘10呈现90°的间隔转动,当托盘10转动后,启动喷浆装置向托盘10内喷入粉糊状浆料。所述喷浆装置的旁侧设置有刷油装置,当所述水平移动装置将多组托盘10移动至热水池40上方时,刷油装置实施对托盘10盘底的刷油操作。所述喷浆装置沿着热水池4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刷油装置沿着热水池4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卸料装置位于接料装置的旁侧设置,所述水平移动装置将多组托盘10移动至接料装置的旁侧时,使得托盘10呈现90°的间隔转动,当托盘10转动后,启动卸料装置,使得托盘10转动,使得托盘10内糊化后的粉皮扣设在接料装置上。当托盘10上糊化后的粉皮卸载后,水平移动装置反向转动,启动复位杆74,使得托盘10的复位,并且使得托盘10的盘口向上。所述接料机构的出料端设置有晒帘供料装置,所述晒帘供料装置用于将晒帘按照帘面水平的方式导出至接料装置的出料口位置处。所述接料装置的出料口还设置有晒帘接料装置,所述晒帘接料装置用于实施对晒帘的承接。所述托盘10设置在支撑板21上,所述支撑板21还与簸动机构连接,所述簸动机构用于驱动支撑板21呈现簸动动作,当托盘10位于热水池40转动一段时间后,启动簸动机构,使得托盘10呈现簸动动作,并且使得一部分热水导入托盘10内。所述托盘10内糊化后的粉皮扣设在接料装置上后,启动接料装置上的展平辊22,利用展平辊22的刷毛与粉皮的表面抵靠,实施对粉皮的展平。

权利要求:1.食品加工用托盘,其特征在于:托盘10的底部设置有螺旋片11,所述螺旋片11整体为等速螺线状沿着托盘10的盘底布置,托盘10的底部还设置有插置在支撑板21上的凸块12,转动装置驱动支撑板211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用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片11的截面整体呈“V”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加工用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片11的两侧宽度各异,所述螺旋片11较宽一侧与托盘10的底部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加工用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2整体呈弧板状且沿着托盘10的下板面周向方向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品加工用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2沿着托盘10的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6.根据权利要求5述的食品加工用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1的上板面设置有卡槽2111,所述凸块12卡置在卡槽211内,所述凸块12的下端面凸伸出螺旋片11的下端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品加工用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10的底面与支撑板21间隙布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食品加工用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1为原板状,所述支撑板21的上板面中心设置有中心槽21b,所述中心槽21b用于容纳螺旋片21,在中心槽21b1的边缘设置有连通槽21a,连通槽21a用来连通中心槽21b与外界。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食品加工用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10边缘还设置有撑板13。10.自动化粉皮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粉皮生产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食品加工用托盘。

百度查询: 童双喜 食品加工用托盘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