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双提箱回转式纤维打包机_苏州软石智能装备有限公司_201910155792.2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软石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9-03-01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公开(公告)号:CN109703814B

主分类号:B65B27/12

分类号:B65B27/12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2.13#授权;2019.05.28#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5.03#公开

摘要:一种双提箱回转式纤维打包机,属于纤维包装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其由左、右墙板和上、下横梁连接成口字形的构造;提箱提取释放机构,设在机架的上横梁的左端;提箱引料压实机构,设在机架的上横梁的右端;中心轴,支承在上横梁的中部,下端支承在下横梁的中部;旋转架,其中部与中心轴的下端固定;第一提箱安顿在旋转架的左端,第二提安顿在旋转架的右端,特点:还包括有一中心轴回转驱动机构和一旋转架旋转到位缓冲机构,中心轴回转驱动机构设在下横梁上且与中心轴的下端传动连接,旋转架旋转到位缓冲机构设在下横梁的右端且与旋转架端部相对应。自动化效果理想;保障旋转架的平稳运动,避免在旋转到位时产生惯性冲击。

主权项:1.一种双提箱回转式纤维打包机,包括一机架1,该机架1由左、右墙板11、12、上横梁13和下横梁14连接成口字形的构造并且在使用状态下设置在打包作业场所的地坪上;一提箱提取释放机构2,该提箱提取释放机构2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上横梁13的左端;一提箱引料压实机构3,该提箱引料压实机构3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上横梁13的右端;一中心轴4,该中心轴4的上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上横梁13的中部,而下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下横梁14的中部;一旋转架5,该旋转架5对应在于所述下横梁14的上方并且该旋转架5的中部与所述中心轴4的下端固定;一第一提箱Ⅰ6和一第二提箱Ⅱ7,该第一提箱Ⅰ6安顿在所述旋转架5的左端,而第二提箱Ⅱ7安顿在所述旋转架5的右端,并且由旋转架5带动第一提箱Ⅰ6以及第二提箱Ⅱ7交替地对应于所述提箱提取释放机构2以及所述提箱引料压实机构3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用于驱使所述中心轴4转动的中心轴回转驱动机构8和一旋转架旋转到位缓冲机构9,中心轴回转驱动机构8在对应于所述旋转架5的下方的位置设置在所述下横梁14上并且与所述中心轴4的下端传动连接,旋转架旋转到位缓冲机构9设置在所述下横梁14的右端并且与所述旋转架5端部相对应;在所述下横梁14的长度方向的上方固定有一追加横梁141,该追加横梁141的长度方向的前侧构成有一追加横梁槽1411,所述中心轴4的下端依次穿过所述旋转架5和追加横梁141并且通过中心轴下轴承座41转动地支承在所述下横梁14的中部,而中心轴4的上端通过中心轴上轴承座42转动地支承在所述上横梁13的中部;所述中心轴回转驱动机构8设置在所述追加横梁141上;所述旋转架旋转到位缓冲机构9设置在所述追加横梁141的右端;在所述的旋转架5的左端端面上以垂直于左端端面的状态固定有一旋转架左缓冲板51,而在右端端面上以垂直于右端端面的状态固定有一旋转架右缓冲板52;所述的旋转架旋转到位缓冲机构9包括缓冲盒91、缓冲盒盖92和缓冲作用缸93,缓冲盒91固定在缓冲盒座911上,而该缓冲盒座911固定在所述追加横梁141的右端朝向上的一侧,缓冲盒91构成有一缓冲作用缸容纳腔912,在该缓冲作用缸容纳腔912的前腔壁上开设有一活塞杆前端让位腔9121,而在缓冲作用缸容纳腔912的后腔壁上开设有一活塞杆后端让位腔9122,活塞杆前、后端让位腔9121、9122彼此对应,缓冲作用缸93容纳在缓冲作用缸容纳腔912内,该缓冲作用缸93的缓冲作用缸活塞杆931的中部位于缓冲作用缸93的缓冲作用缸活塞杆腔932内,并且在缓冲作用缸活塞杆931的中部以彼此间隔状态固定有一前活塞9311和一后活塞9312,缓冲作用缸活塞杆931的前端伸展到缓冲作用缸93的缓冲作用缸前缸盖933外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活塞杆前端让位腔9121的位置伸展到所述缓冲作用缸容纳腔912外,而缓冲作用缸活塞杆931的后端伸展到缓冲作用缸93的缓冲作用缸后缸盖934外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活塞杆后端让位腔9122的位置同样伸展到所述缓冲作用缸容纳腔912外,缓冲盒盖92与缓冲盒91的上部固定,由该缓冲盒盖92将所述缓冲作用缸容纳腔912的上部敞口部位封闭;所述旋转架左缓冲板51以及旋转架右缓冲板52分别交替地与所述缓冲作用缸活塞杆931的前端以及后端相对应;所述缓冲作用缸93的缓冲作用缸前缸盖933通过前缸盖螺栓9331与所述缓冲作用缸容纳腔912的前腔壁固定,而缓冲作用缸93的所述缓冲作用缸后缸盖934通过后缸盖螺栓9341与所述缓冲作用缸容纳腔912的后腔壁固定;在所述缓冲作用缸93上开设有一缓冲介质引入孔935,在对应于该缓冲介质引入孔935的位置配设有一封堵螺钉9351;在所述前活塞9311上并且围绕前活塞9311的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前活塞阻尼孔93111,而在所述后活塞9312上并且围绕后活塞9312的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后活塞阻尼孔93121。

全文数据:双提箱回转式纤维打包机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纤维包装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提箱回转式纤维打包机。背景技术在化学纤维例如涤纶短纤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完成了末道工序如切断工序的涤纶短纤进行包装,由于工人包装不仅投入人力多、效率低以及工人劳动强度大并且包装质量难以达到预期,因而机械自动化包装成了化纤生产行业的首选。由于双提箱打包机具有效率高并且包装效果好的长处,因而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关于双提箱打包机的技术信息,如CN204124397U推荐有“一种双提箱打包机”,该专利的工作过程是:先打开提箱上部的门,将衣物装入并装满提箱后关门并锁紧,再推动提箱旋转180°至压装工位,由压箱装置压箱,而后由提箱装置将提箱向上提起,以便由工人进行打包(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27段)。由此可知,由于推动提箱转动180°是以手动方式实现的,因而自动化效果相对欠缺;又由于在操作过程中每打包一次需以手工方式将锁定销插入旋转底座端部的锁定孔而将旋转底座与固定底座锁定,因而操作相对麻烦,尤其,一旦疏于将锁定销插入前述锁定孔并且提箱位置偏离于压箱装置,那么在压箱装置动作时甚有可能损及提箱和或损及压箱装置自身,并且还可能引发事故。CN204280032U提供有一种“一种双提箱打包机”,依据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26至0027段的说明可知:由于两边的提升棉箱同时对产品装袋压缩,因而得以提高打包效率(参见说明书第0013段),但是由于不能使打包与装包并驾齐驱进行,因而效率仍不足以达到较佳的状态。CN104803027A介绍有“一种高效型自动纤维打包机”,依据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14段的说明,由于在纤维装满一箱后通过旋转架和旋转轴将两个箱体的位置调换,使空的一个箱体移到进料筒正下方继续进料,而装满纤维的一个箱体移到压盘正下方压实,压实后拉起包装袋完成打包,因而相对于CN204280032U而言可显著提升打包效率。但是由于驱使旋转架转动而使满箱与空箱位置对调的动作由在线作业人员以手动方式实现,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前述CN204124397U的某些欠缺。由上述说明可知,如果通过结构相对合理的得以使中心轴转动并由中心轴带动旋转架进而由旋转架带动两提箱转动而实现位置交替变换的中心轴回转驱动机构,那么是能够弥补前述以手动方式使旋转架转动而有失自动化效果的问题的。但是在以自动化方式使中心轴转动并由中心轴带动旋转架转动的过程中,如何使旋转架恰到好处地转动180°并且在转动到位时既可稳定地停止又能避免与其它止挡部件产生惯性冲击碰撞之类的问题必须得到有效解决,否则不仅会损及前述的中心轴回转驱动机构,而且会损及中心轴、旋转架和相关的止挡部件等等。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正是出于为解决这些技术问题的前提下产生的。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中心轴转动并由中心轴带动旋转架连同提箱转动而得以体现理想的自动化效果、有利于保障旋转架平稳转动而得以避免在旋转到位时产生惯性撞击的双提箱回转式纤维打包机。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双提箱回转式纤维打包机,包括一机架,该机架由左、右墙板、上横梁和下横梁连接成口字形的构造并且在使用状态下设置在打包作业场所的地坪上;一提箱提取释放机构,该提箱提取释放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上横梁的左端;一提箱引料压实机构,该提箱引料压实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上横梁的右端;一中心轴,该中心轴的上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上横梁的中部,而下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下横梁的中部;一旋转架,该旋转架对应在于所述下横梁的上方并且该旋转架的中部与所述中心轴的下端固定;一第一提箱Ⅰ和一第二提箱Ⅱ,该第一提箱Ⅰ安顿在所述旋转架的左端,而第二提箱Ⅱ安顿在所述旋转架的右端,并且由旋转架带动第一提箱Ⅰ以及第二提箱Ⅱ交替地对应于所述提箱提取释放机构以及所述提箱引料压实机构的下方,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用于驱使所述中心轴转动的中心轴回转驱动机构和一旋转架旋转到位缓冲机构,中心轴回转驱动机构在对应于所述旋转架的下方的位置设置在所述下横梁上并且与所述中心轴的下端传动连接,旋转架旋转到位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下横梁的右端并且与所述旋转架端部相对应。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下横梁的长度方向的上方固定有一追加横梁,该追加横梁的长度方向的前侧构成有一追加横梁槽,所述中心轴的下端依次穿过所述旋转架和追加横梁并且通过中心轴下轴承座转动地支承在所述下横梁的中部,而中心轴的上端通过中心轴上轴承座转动地支承在所述上横梁的中部;所述中心轴回转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追加横梁上;所述旋转架旋转到位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追加横梁的右端。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中心轴回转驱动机构包括中心轴回转驱动作用缸、中心轴回转驱动齿条和中心轴回转驱动齿轮,中心轴回转驱动作用缸以水平卧置状态设置在所述追加横梁的追加横梁槽内并且该中心轴回转驱动作用缸的中心轴回转驱动作用缸柱朝向所述中心轴,中心轴回转驱动齿条与中心轴回转驱动作用缸柱构成一体结构并且该中心轴回转驱动齿条与中心轴回转驱动齿轮相啮合,而该中心轴回转驱动齿轮在对应于所述追加横梁槽的位置固定在中心轴的下端。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中心轴回转驱动作用缸为油缸。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旋转架的左端端面上以垂直于左端端面的状态固定有一旋转架左缓冲板,而在右端端面上以垂直于右端端面的状态固定有一旋转架右缓冲板;所述的旋转架旋转到位缓冲机构包括缓冲盒、缓冲盒盖和缓冲作用缸,缓冲盒固定在缓冲盒座上,而该缓冲盒座固定在所述追加横梁的右端朝向上的一侧,缓冲盒构成有一缓冲作用缸容纳腔,在该缓冲作用缸容纳腔的前腔壁上开设有一活塞杆前端让位腔,而在缓冲作用缸容纳腔的后腔壁上开设有一活塞杆后端让位腔,活塞杆前、后端让位腔彼此对应,缓冲作用缸容纳在缓冲作用缸容纳腔内,该缓冲作用缸的缓冲作用缸活塞杆的中部位于缓冲作用缸的缓冲作用缸活塞杆腔内,并且在缓冲作用缸活塞杆的中部以彼此间隔状态固定有一前活塞和一后活塞,缓冲作用缸活塞杆的前端伸展到缓冲作用缸的缓冲作用缸前缸盖外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活塞杆前端让位腔的位置伸展到所述缓冲作用缸容纳腔外,而缓冲作用缸活塞杆的后端伸展到缓冲作用缸的缓冲作用缸后缸盖外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活塞杆后端让位腔的位置同样伸展到所述缓冲作用缸容纳腔外,缓冲盒盖与缓冲盒的上部固定,由该缓冲盒盖将所述缓冲作用缸容纳腔的上部敞口部位封闭;所述旋转架左缓冲板以及旋转架右缓冲板分别交替地与所述缓冲作用缸活塞杆的前端以及后端相对应。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作用缸的缓冲作用缸前缸盖通过前缸盖螺栓与所述缓冲作用缸容纳腔的前腔壁固定,而缓冲作用缸的所述缓冲作用缸后缸盖通过后缸盖螺栓与所述缓冲作用缸容纳腔的后腔壁固定;在所述缓冲作用缸上开设有一缓冲介质引入孔,在对应于该缓冲介质引入孔的位置配设有一封堵螺钉;在所述前活塞上并且围绕前活塞的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前活塞阻尼孔,而在所述后活塞上并且围绕后活塞的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后活塞阻尼孔。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缓冲作用缸为油缸;所述的缓冲介质为油。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提箱提取释放机构包括提箱左作用缸、提箱右作用缸和纤维推出作用缸,提箱左作用缸在对应于所述第一提箱Ⅰ的左侧上方的位置设置在所述上横梁的左端,并且该提箱左作用缸的提箱左作用缸柱朝向下,在该提箱左作用缸柱的末端构成有一左托脚,提箱右作用缸在对应于第一提箱Ⅰ的右侧上方的位置设置在上横梁的左端,并且该提箱右作用缸的提箱右作用缸柱朝向下,在该提箱右作用缸柱的末端构成有一右托脚纤维推出作用缸在对应于第一提箱Ⅰ的正上方的位置设置在所述上横梁上,该纤维推出作用缸还对应于所述提箱左、右作用缸之间,该纤维推出作用缸的纤维推出作用缸柱同样朝向下并且固定连接有一纤维包推出板;在所述第一提箱Ⅰ左侧上部固定有一左托脚挂板,而在第一提箱Ⅰ的右侧上部并且在对应于左托脚挂脚的位置固定有一右托脚挂板;所述第二提箱Ⅱ的结构是与第一提箱Ⅰ的结构相同的;在所述左墙板的上部设置有一托脚挂板上限位信号采集器,中部设置有一托脚挂板下限位信号采集器,下部设置有旋转架位置信号采集器。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托脚挂板上限位信号采集器、托脚挂板下限位信号采集器以及旋转架位置信号采集器为位置接近开关、微动开关、行程开关、干簧管或霍尔感应元件。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提箱引料压实机构包括一引料箱和压料作用缸,引料箱以纵向悬臂状态与所述上横梁的右端固定并且对应于所述第二提箱Ⅱ的上方,该引料箱的侧部具有引料口,该引料口由管路与纤维输出装置连接,而引料箱的底部的出料口与第二提箱Ⅱ相通,压料作用缸在对应于引料箱的正上方的位置设置在上横梁的右端,该压料作用缸的压料作用缸柱朝向下并且固定连接有一压板,该压板与引料箱的引料箱箱腔滑动配合;所述的压料作用缸为油缸。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在下横梁上并且在对应于旋转架的下方的位置设置了一与中心轴的下端传动连接的中心轴回转驱动机构,因而由中心轴回转驱动机构使中心轴转动并由中心轴带动旋转架连同第一提箱Ⅰ以及第二提箱Ⅱ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体现理想的自动化效果;之二,由于在下横梁的右端并且在与旋转架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了旋转架旋转到位缓冲机构,因而能保障旋转架的平稳运动,避免在旋转到位时产生惯性冲击,有利于保护中心轴回转驱动机构和旋转架。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中心轴回转驱动机构通过中心轴带动架转架转动的示意图。图3为图1和图2所示的旋转架旋转到位缓冲机构的详细结构图。图4为图1和图2所示的旋转架顺时针转动到位并且旋转架右缓冲板与缓冲作用缸活塞杆931的后端接触的示意图。图5为图1和图2所示的旋转架顺时针转动到位并且旋转架左缓冲板与缓冲作用缸活塞杆的前端接触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均都是以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机架1,该机架1由左、右墙板11、12、上横梁13和下横梁14连接成口字形的构造并且在使用状态下设置在打包作业场所的地坪上;示出了一提箱提取释放机构2,该提箱提取释放机构2设置在前述机架1的上横梁13的左端;示出了一提箱引料压实机构3,该提箱引料压实机构3设置在前述机架1的上横梁13的右端;示出了一中心轴4,该中心轴4的上端转动地支承在前述上横梁13的长度方向的中部,而下端转动地支承在前述下横梁14的长度方向的中部;示出了一旋转架5,该旋转架5对应在于前述下横梁14的上方并且该旋转架5的中部与前述中心轴4的下端固定;示出了一第一提箱Ⅰ6和一第二提箱Ⅱ7,该第一提箱Ⅰ6安顿在即旋转在前述旋转架5的左端,而第二提箱Ⅱ7安顿在即旋转在前述旋转架5的右端,并且由旋转架5带动第一提箱Ⅰ6以及第二提箱Ⅱ7交替地对应于前述提箱提取释放机构2以及前述提箱引料压实机构3的下方。通过申请人对上面的说明可知:由于旋转架5由中心轴4带动其转动,该转动包括顺时针转动180°和逆时针转动180°,因而当逆时针转动180°时,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左端和右端的位置发生了调换。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双提箱回转式纤维打包机的结构体系中还包括有一用于驱使前述中心轴4转动的中心轴回转驱动机构8和一旋转架旋转到位缓冲机构9,中心轴回转驱动机构8在对应于前述旋转架5的下方的位置设置在前述下横梁14上并且与前述中心轴4的下端传动连接,旋转架旋转到位缓冲机构9设置在前述下横梁14的右端并且与前述旋转架5端部相对应。继续见图1,在前述下横梁14的长度方向的上方固定有一追加横梁141,该追加横梁141的长度方向的前侧构成有一追加横梁槽1411,前述中心轴4的下端依次穿过前述旋转架5和追加横梁141并且通过中心轴下轴承座41转动地支承在前述下横梁14的中部,而中心轴4的上端通过中心轴上轴承座42转动地支承在前述上横梁13的中部;前述中心轴回转驱动机构8设置在前述追加横梁141上;前述旋转架旋转到位缓冲机构9设置在前述追加横梁141的右端。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由槽钢制作前述的追加横梁141。请参见图2并且结合图1,前述中心轴回转驱动机构8包括中心轴回转驱动作用缸81、中心轴回转驱动齿条82和中心轴回转驱动齿轮83,中心轴回转驱动作用缸81以水平卧置状态设置在前述追加横梁141的追加横梁槽1411内并且该中心轴回转驱动作用缸81的中心轴回转驱动作用缸柱811朝向前述中心轴4,中心轴回转驱动齿条82与中心轴回转驱动作用缸柱811构成一体结构并且该中心轴回转驱动齿条82与中心轴回转驱动齿轮83相啮合,而该中心轴回转驱动齿轮83在对应于前述追加横梁槽1411的位置固定在中心轴4的下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前述的中心轴回转驱动齿条82由中心轴回转驱动作用缸柱811延伸构成,因而印证了中心轴回转驱动齿条82与中心轴回转驱动作用缸柱构成一体结构。当中心轴回转驱动作用缸81工作时,例如使中心轴回转驱动作用缸柱811向缸体外伸展时,由中心轴回转驱动齿条82带动中心轴回转驱动齿轮83顺时针转动,由中心轴回转驱动齿轮83带动中心轴4并由中心轴4带动旋转架5顺时针转动,反之同例,不再复述。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中心轴回转驱动作用缸81为油缸。请参见图3并且结合图1至图2,在前述的旋转架5的左端端面上以垂直于左端端面的状态固定有一旋转架左缓冲板51,而在右端端面上以垂直于右端端面的状态固定有一旋转架右缓冲板52;前述的旋转架旋转到位缓冲机构9包括缓冲盒91、缓冲盒盖92和缓冲作用缸93,缓冲盒91通过缓冲盒螺钉913(图2示)在对应于预设在缓冲盒91上的缓冲盒螺钉孔914的位置固定在缓冲盒座911上,而该缓冲盒座911焊接固定在前述追加横梁141的右端朝向上的一侧,缓冲盒91构成有一缓冲作用缸容纳腔912,在该缓冲作用缸容纳腔912的前腔壁上开设有一活塞杆前端让位腔9121,而在缓冲作用缸容纳腔912的后腔壁上开设有一活塞杆后端让位腔9122,活塞杆前、后端让位腔9121、9122彼此对应,缓冲作用缸93容纳在缓冲作用缸容纳腔912内,该缓冲作用缸93的缓冲作用缸活塞杆931的中部位于缓冲作用缸93的缓冲作用缸活塞杆腔932内,并且在缓冲作用缸活塞杆931的中部以彼此间隔状态固定有一前活塞9311和一后活塞9312,缓冲作用缸活塞杆931的前端伸展到缓冲作用缸93的缓冲作用缸前缸盖933外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活塞杆前端让位腔9121的位置伸展到前述缓冲作用缸容纳腔912外,而缓冲作用缸活塞杆931的后端伸展到缓冲作用缸93的缓冲作用缸后缸盖934外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活塞杆后端让位腔9122的位置同样伸展到前述缓冲作用缸容纳腔912外,缓冲盒盖92通过盒盖螺钉921在地应于开设在缓冲盒91的上表面的盒盖螺钉孔915的位置与缓冲盒91的上部固定,由该缓冲盒盖92将前述缓冲作用缸容纳腔932的上部敞口部位封闭;前述旋转架左缓冲板51以及旋转架右缓冲板52分别交替地与前述缓冲作用缸活塞杆931的前端以及后端相对应。由图3所示,在缓冲作用缸前缸盖933与缓冲作用缸93的前端面之间设置有一前缸盖密封圈9332,在缓冲作用缸前缸盖933的中央孔与缓冲作用缸活塞杆931之间由缓冲作用缸前缸盖活塞杆密封圈9333密封,前述的缓冲作用缸前缸盖933通过前缸盖固定螺钉9334与缓冲作用缸93的前端面固定;在缓冲作用缸后缸盖934与缓冲作用缸93的后端面之间设置有一后缸盖密封圈9342,在缓冲作用缸后缸盖934的中央孔与缓冲作用缸活塞杆9313之间由缓冲作用缸后缸盖活塞杆密封圈9343密封,前述的缓冲作用缸后缸盖934通过后缸盖固定螺钉9344与缓冲作用缸93的后端面固定。由图3所示,前述缓冲作用缸93的缓冲作用缸前缸盖933通过前缸盖螺栓9331与前述缓冲作用缸容纳腔912的前腔壁固定,而缓冲作用缸93的前述缓冲作用缸后缸盖934通过后缸盖螺栓9341与前述缓冲作用缸容纳腔912的后腔壁固定;在前述缓冲作用缸93上开设有一缓冲介质引入孔935,在对应于该缓冲介质引入孔935的位置配设有一封堵螺钉9351;在前述前活塞9311上并且围绕前活塞9311的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前活塞阻尼孔93111,而在前述后活塞9312上并且围绕后活塞9312的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后活塞阻尼孔93121。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缓冲作用缸93为油缸;前述的缓冲介质为油。当前述的旋转架左缓冲板51随旋转架5转动180°并触到缓冲作用缸活塞杆931时,由缓冲作用缸活塞杆931的前端对旋转架左缓冲板51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当旋转架右缓冲板52随旋转架5向与前述相反方向转动180°并触及缓冲作用缸活塞杆931时,由缓冲作用缸活塞杆931的后端对旋转架右缓冲板52起到理想的缓冲作用。请重点见图1,前述提箱提取释放机构2包括提箱左作用缸21、提箱右作用缸22和纤维推出作用缸23,提箱左作用缸21在对应于前述第一提箱Ⅰ6的左侧上方的位置设置在前述上横梁13的左端,并且该提箱左作用缸21的提箱左作用缸柱211朝向下,在该提箱左作用缸柱211的末端构成有一左托脚2111,提箱右作用缸22在对应于第一提箱Ⅰ6的右侧上方的位置设置在上横梁13的左端,并且该提箱右作用缸22的提箱右作用缸柱221朝向下,在该提箱右作用缸柱221的末端构成有一右托脚2211纤维推出作用缸23在对应于第一提箱Ⅰ6的正上方的位置设置在前述上横梁13上,该纤维推出作用缸23还对应于前述提箱左、右作用缸21、22之间,该纤维推出作用缸23的纤维推出作用缸柱231同样朝向下并且固定连接有一纤维包推出板2311。在前述第一提箱Ⅰ6左侧上部固定有一左托脚挂板61,而在第一提箱Ⅰ6的右侧上部并且在对应于左托脚挂脚61的位置固定有一右托脚挂板62;前述第二提箱Ⅱ7的结构是与第一提箱Ⅰ6的结构相同的;在前述左墙板11的上部设置有一托脚挂板上限位信号采集器111,中部设置有一托脚挂板下限位信号采集器112,下部设置有旋转架位置信号采集器113。上面提及的左托脚挂板61具有一形状呈U字形的供前述左托脚2111配合的左托脚挂板槽611,同例前述右挂脚挂板62具有一形状呈U字形的右托脚挂板槽621。当中心轴4带动旋转架5转动到前述的旋转架左缓冲板51或旋转架右缓冲板52与前述旋转架位置信号采集器113相对应的程度时,由该旋转架位置信号采集器113采集到信号并将信号反馈给电气控制箱,由电气控制箱向中心轴回转驱动机构8发出指令,使中心轴回转驱动作用缸81暂停工作。在该状态下,前述第一提箱Ⅰ6的左托脚挂板61或第二提箱Ⅱ7的第二提箱右托脚挂板71对应于托脚挂板下限位信号采集器112。以第一提箱Ⅰ6为例,当第一提箱Ⅰ6被前述左托脚2111以及右托脚2211在分别对于左托脚挂板61的左托脚挂板槽611以及右托脚挂板62的右托脚挂板槽621的位置向上提取并且提升到左托脚挂板61与托脚挂板上限位信号采集器111相对应的程度时,由该托脚挂板上限位信号采集器111将信号反馈给电气控制器,由电气控制器发出指令而使提箱左作用缸21以及提箱右作用缸22停止工作,此时的第一提箱Ⅰ6处于离开旋转架5的悬空状态。由于第二提箱Ⅱ7被左、右托脚2111、2211提取及释放的动作原理与第一提箱Ⅰ6相同,因而不再赘述。前述纤维包推出压板2311的功用从其名词释义可知:起到将第一提箱Ⅰ6或第二提箱Ⅱ7内的结实的纤维包推出第一提箱Ⅰ6的第一提箱腔或第二提箱Ⅱ7的第二提箱腔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托脚挂板上前述限位信号采集器111、托脚挂板下限位信号采集器112以及旋转架位置信号采集器113为位置接近开关,但也可使用微动开关、行程开关、干簧管或霍尔感应元件。继续见图1,前述的提箱引料压实机构3包括一引料箱31和压料作用缸32,引料箱31以纵向悬臂状态与前述上横梁13的右端固定并且对应于前述第二提箱Ⅱ7的上方,该引料箱31的侧部具有引料口311(即进料口),该引料口311由管路与纤维输出装置连接,而引料箱31的底部的出料口与第二提箱Ⅱ7相通,压料作用缸32在对应于引料箱31的正上方的位置设置在上横梁13的右端,该压料作用缸32的压料作用缸柱321朝向并且固定连接有一压板3211,该压板3211与引料箱31的引料箱箱腔滑动配合;前述的压料作用缸32为油缸。当空的第一提箱Ⅰ6或第二提箱Ⅱ7在旋转架5的带动下对应到引料箱31的下方时,即第一提箱Ⅰ6或第二提箱Ⅱ7的上部处于与引料箱31的底部的出料口相接合的状态时由引料口311将经过称重计量的涤纶短纤维引入引料箱31内,进而由引料相31将涤纶短纤维引入第一提箱Ⅰ6或第二提箱Ⅱ7,当向第一提箱Ⅰ6或第二提箱Ⅱ7完成引料后,在电气控制器的控制下,使压料作用缸32工作,由压料作用缸柱321带动压板3211下行,将涤纶短纤维压实在第一提箱Ⅰ6或第二提箱Ⅱ7内,压实动作完成后,压料作用缸32反向工作,由压料作用缸柱321连同压板3211上行,即退离第一提箱Ⅰ6或第二提箱Ⅱ7。优选地,在前述引料箱31向第一提箱Ⅰ6或第二提箱Ⅱ7引料的过程中,可多次使压板3211将纤维压实,具体而言,每当引料箱31引出一部分纤维到第一提箱Ⅰ6或第二提箱Ⅱ7,压板3211下压一次,直至完成一个称重单位的纤维全部引出。请参见图4,图4示出了旋转架4以顺时针方向转动到了前述旋转架右缓冲板52与缓冲作用缸活塞杆931的后端相接触的程度,在该状态下位于旋转架5的右端的假设为第二提箱Ⅱ7处于由引料箱31的引料状态,即处于向包装袋内引料的状态,而位于旋转架5的左端的假设为第一提箱Ⅰ6处于卸料并由在线作业人员对卸出的短纤维包穿带(穿设捆包带)捆扎的状态。请参见图5,图5示出了旋转架5以逆时针方向转动到了前述的旋转架左缓冲板51与缓冲作用缸活塞杆931的前端相接触的程度,在该状态下,位于旋转架5的右端的假设为第一提箱Ⅰ6处于由引料箱31的引料状态,即处于向包装袋内引料的状态,而位于旋转架5的左端的假设为第二提箱Ⅱ7处于卸料并由在线作业人员对卸出的短纤维包穿带捆扎的状态。申请人结合图1至图5描述本发明的工作全过程,假设第一提箱Ⅰ6处于提箱引料压实机构3的下方,第二提箱Ⅱ7位于提箱提取释放机构2的下方,当引料箱31完成了对第一提箱Ⅰ6的引料并由压板3211压实以及在压板3211退离第一提箱Ⅰ6后,由中心轴回转驱动机构8工作,按申请人在上面所述,由中心轴4带动旋转架5逆时针转过180°,使装有涤纶短纤维的第一提箱Ⅰ6转动到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旋转架5的左端,即对应于提箱提取释放机构2的下方,而第二提箱Ⅱ7为空箱并且转动到了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旋转架5的右端,即对应于提箱引料压实机构3的下方,由于在旋转架5带动第一提箱Ⅰ6转动之前,前述的提箱左作用缸柱211以及提箱右作用缸柱221分别在提箱左作用缸21以及提箱右作用缸22的同步工作下处于向缸体外伸展的状态并且对应在了前述托脚挂板下限位信号采集器112的位置,因而当第一提箱Ⅰ6转动到其左托脚挂板61与前述托脚挂板下限位信号采集器112相对应的位置时,由托脚挂板下限位信号采集器112将信号反馈给电气控制器,由电气控制器发出指令而使中心轴回转驱动机构8的中心轴回转驱动作用缸81停止工作,同时引料箱31进入向第二提箱Ⅱ7的引料状态。在前述左托箱挂板61与托脚挂板下限位信号采集器112相对应的状态下,前述左、右托脚挂板槽611、621同时处于分别与提箱左、右作用缸柱211、221的左、右托脚2111、2211相配合的状态,也就是说左托脚挂板61处于与左托脚2111的挂着配合(钩合)状态以及右托脚挂板62处于与右托脚2211的配合(钩合)状态,在该状态下,纤维推出作用缸23工作,纤维推出作用缸柱231向下位移(即向缸体外伸展),带动纤维包推出板2311下行,将纤维充分压实,据于此,纤维推出作用缸23也可称纤维压实作用缸(以上所述同)。接着,提箱左、右作用缸21、22同时反向工作,提箱左、右作用缸柱211、221向缸体内即向上位移,带动第一提箱Ⅰ6相应向上位移,直至使左托脚挂板61与前述的挂脚托板上限位信号采集器111相对应。此时的纤维推出作用缸柱231仍保持在向缸体外即向下伸展的状态,纤维包推出板2311仍处于压迫在纤维上的状态,由在线作业人员将先前套在纤维包推出压板2311上的并且袋口向上的包装袋的袋口向下翻,同时将先前铺放旋转架5上的并且袋口朝向上的包装袋向上提,从由上、下两个包装袋的配合而使纤维位于袋内,纤维包推出板2311仍处于对纤维的压迫状态(隔着前述的上部的包装袋),由在线作业人员在包装袋外穿设包装带并且将包装带收紧。此时,纤维推出作用缸23反向工作,使纤维包推出板2311上行,解除对纤维包的压迫,由在线作业人员将完成了穿带捆扎的纤维包移离于旋转架5。接着在对应于第一提箱Ⅰ6的下方的旋转架5上(图1所示的左端)铺放空的包装袋,该空的包装袋的袋口向下(包装时向上提或称向上翻),同时在前述的纤维包推出板2311上套置空的包装袋,该空的包装袋的袋口向上(包装时向下翻),由此可知,一个纤维包使用两个包装袋。接着前述提箱左、右作用缸21、22反向工作,使提箱左、右作用缸柱211、221向下即向缸体外伸展,带动第一提箱Ⅰ6下行至安顿于旋转架5上的程度。在前述由在线作业人员进行穿带捆扎以及铺袋、套袋的过程中,提箱引料压实机构3恰好完成了对第二提箱Ⅱ7的装料并且完成了压实的压板3211退离了第二提箱Ⅱ7。此时,由在线作业人员对电气控制器上的相应开关操作(也可通过遥控操作),使中心轴回转驱动机构8工作,由其带动中心轴4并由中心轴4带动旋转架5逆时针旋转180°,当旋转架转动到位时,由旋转架左缓冲板51触到缓冲作用缸活塞杆931的前端而起到缓冲减振作用,避免旋转架5发生冲击。由于旋转架5旋转180°后,第一提箱Ⅰ6与第二提箱Ⅱ7的位置产生了对调,即第一提箱Ⅰ6处在了对应于前提箱引料压实机构3的下方,以利提箱引料压实机构3对其引料,而第二提箱Ⅱ7处在了对应于提箱提取释放机构2的下方,按前述相同过程,由在线作业人员对出自第二提箱Ⅱ7的纤维包穿带捆扎,如此周而复始。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双提箱回转式纤维打包机,包括一机架1,该机架1由左、右墙板11、12、上横梁13和下横梁14连接成口字形的构造并且在使用状态下设置在打包作业场所的地坪上;一提箱提取释放机构2,该提箱提取释放机构2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上横梁13的左端;一提箱引料压实机构3,该提箱引料压实机构3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上横梁13的右端;一中心轴4,该中心轴4的上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上横梁13的中部,而下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下横梁14的中部;一旋转架5,该旋转架5对应在于所述下横梁14的上方并且该旋转架5的中部与所述中心轴4的下端固定;一第一提箱Ⅰ6和一第二提箱Ⅱ7,该第一提箱Ⅰ6安顿在所述旋转架5的左端,而第二提箱Ⅱ7安顿在所述旋转架5的右端,并且由旋转架5带动第一提箱Ⅰ6以及第二提箱Ⅱ7交替地对应于所述提箱提取释放机构2以及所述提箱引料压实机构3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用于驱使所述中心轴4转动的中心轴回转驱动机构8和一旋转架旋转到位缓冲机构9,中心轴回转驱动机构8在对应于所述旋转架5的下方的位置设置在所述下横梁14上并且与所述中心轴4的下端传动连接,旋转架旋转到位缓冲机构9设置在所述下横梁14的右端并且与所述旋转架5端部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提箱回转式纤维打包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横梁14的长度方向的上方固定有一追加横梁141,该追加横梁141的长度方向的前侧构成有一追加横梁槽1411,所述中心轴4的下端依次穿过所述旋转架5和追加横梁141并且通过中心轴下轴承座41转动地支承在所述下横梁14的中部,而中心轴4的上端通过中心轴上轴承座42转动地支承在所述上横梁13的中部;所述中心轴回转驱动机构8设置在所述追加横梁141上;所述旋转架旋转到位缓冲机构9设置在所述追加横梁141的右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提箱回转式纤维打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回转驱动机构8包括中心轴回转驱动作用缸81、中心轴回转驱动齿条82和中心轴回转驱动齿轮83,中心轴回转驱动作用缸81以水平卧置状态设置在所述追加横梁141的追加横梁槽1411内并且该中心轴回转驱动作用缸81的中心轴回转驱动作用缸柱811朝向所述中心轴4,中心轴回转驱动齿条82与中心轴回转驱动作用缸柱811构成一体结构并且该中心轴回转驱动齿条82与中心轴回转驱动齿轮83相啮合,而该中心轴回转驱动齿轮83在对应于所述追加横梁槽1411的位置固定在中心轴4的下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提箱回转式纤维打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轴回转驱动作用缸81为油缸。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提箱回转式纤维打包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旋转架5的左端端面上以垂直于左端端面的状态固定有一旋转架左缓冲板51,而在右端端面上以垂直于右端端面的状态固定有一旋转架右缓冲板52;所述的旋转架旋转到位缓冲机构9包括缓冲盒91、缓冲盒盖92和缓冲作用缸93,缓冲盒91固定在缓冲盒座911上,而该缓冲盒座911固定在所述追加横梁141的右端朝向上的一侧,缓冲盒91构成有一缓冲作用缸容纳腔912,在该缓冲作用缸容纳腔912的前腔壁上开设有一活塞杆前端让位腔9121,而在缓冲作用缸容纳腔912的后腔壁上开设有一活塞杆后端让位腔9122,活塞杆前、后端让位腔9121、9122彼此对应,缓冲作用缸93容纳在缓冲作用缸容纳腔912内,该缓冲作用缸93的缓冲作用缸活塞杆931的中部位于缓冲作用缸93的缓冲作用缸活塞杆腔932内,并且在缓冲作用缸活塞杆931的中部以彼此间隔状态固定有一前活塞9311和一后活塞9312,缓冲作用缸活塞杆931的前端伸展到缓冲作用缸93的缓冲作用缸前缸盖933外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活塞杆前端让位腔9121的位置伸展到所述缓冲作用缸容纳腔912外,而缓冲作用缸活塞杆931的后端伸展到缓冲作用缸93的缓冲作用缸后缸盖934外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活塞杆后端让位腔9122的位置同样伸展到所述缓冲作用缸容纳腔912外,缓冲盒盖92与缓冲盒91的上部固定,由该缓冲盒盖92将所述缓冲作用缸容纳腔932的上部敞口部位封闭;所述旋转架左缓冲板51以及旋转架右缓冲板52分别交替地与所述缓冲作用缸活塞杆931的前端以及后端相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提箱回转式纤维打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作用缸93的缓冲作用缸前缸盖933通过前缸盖螺栓9331与所述缓冲作用缸容纳腔912的前腔壁固定,而缓冲作用缸93的所述缓冲作用缸后缸盖934通过后缸盖螺栓9341与所述缓冲作用缸容纳腔912的后腔壁固定;在所述缓冲作用缸93上开设有一缓冲介质引入孔935,在对应于该缓冲介质引入孔935的位置配设有一封堵螺钉9351;在所述前活塞9311上并且围绕前活塞9311的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前活塞阻尼孔93111,而在所述后活塞9312上并且围绕后活塞9312的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后活塞阻尼孔9312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提箱回转式纤维打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作用缸93为油缸;所述的缓冲介质为油。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提箱回转式纤维打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箱提取释放机构2包括提箱左作用缸21、提箱右作用缸22和纤维推出作用缸23,提箱左作用缸21在对应于所述第一提箱Ⅰ6的左侧上方的位置设置在所述上横梁13的左端,并且该提箱左作用缸21的提箱左作用缸柱211朝向下,在该提箱左作用缸柱211的末端构成有一左托脚2111,提箱右作用缸22在对应于第一提箱Ⅰ6的右侧上方的位置设置在上横梁13的左端,并且该提箱右作用缸22的提箱右作用缸柱221朝向下,在该提箱右作用缸柱221的末端构成有一右托脚2211纤维推出作用缸23在对应于第一提箱Ⅰ6的正上方的位置设置在所述上横梁13上,该纤维推出作用缸23还对应于所述提箱左、右作用缸21、22之间,该纤维推出作用缸23的纤维推出作用缸柱231同样朝向下并且固定连接有一纤维包推出板2311;在所述第一提箱Ⅰ6左侧上部固定有一左托脚挂板61,而在第一提箱Ⅰ6的右侧上部并且在对应于左托脚挂脚61的位置固定有一右托脚挂板62;所述第二提箱Ⅱ7的结构是与第一提箱Ⅰ6的结构相同的;在所述左墙板11的上部设置有一托脚挂板上限位信号采集器111,中部设置有一托脚挂板下限位信号采集器112,下部设置有旋转架位置信号采集器113。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提箱回转式纤维打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脚挂板上限位信号采集器111、托脚挂板下限位信号采集器112以及旋转架位置信号采集器113为位置接近开关、微动开关、行程开关、干簧管或霍尔感应元件。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提箱回转式纤维打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箱引料压实机构3包括一引料箱31和压料作用缸32,引料箱31以纵向悬臂状态与所述上横梁13的右端固定并且对应于所述第二提箱Ⅱ7的上方,该引料箱31的侧部具有引料口311,该引料口311由管路与纤维输出装置连接,而引料箱31的底部的出料口与第二提箱Ⅱ7相通,压料作用缸32在对应于引料箱31的正上方的位置设置在上横梁13的右端,该压料作用缸32的压料作用缸柱321朝向下并且固定连接有一压板3211,该压板3211与引料箱31的引料箱箱腔滑动配合;所述的压料作用缸32为油缸。

百度查询: 苏州软石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双提箱回转式纤维打包机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