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绿豆象养虫换豆装置_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_201910463346.8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申请日:2019-05-30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公开(公告)号:CN110024754B

主分类号:A01K67/033

分类号:A01K67/033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2.27#授权;2019.08.13#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7.19#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豆象养虫换豆装置,包括培养瓶、缓冲瓶和换豆瓶,培养瓶和漏盖轴向固定连接,缓冲瓶和另一个漏盖轴向固定连接,培养瓶与缓冲瓶通过漏盖、缓冲瓶与换豆瓶通过漏盖可实现轴向连接或分离,培养瓶与缓冲瓶轴向连接,转动缓冲瓶,带动漏盖转动,可使培养瓶与缓冲瓶连通,绿豆可以通过漏盖进入缓冲瓶内,缓冲瓶与换豆瓶轴向连接,转动换豆瓶,带动漏盖转动,可使缓冲瓶与换豆瓶连通,绿豆可以通过漏盖进入换豆瓶内,转动缓冲瓶和换豆瓶,取下换豆瓶,换上新的绿豆,将换豆瓶与缓冲瓶连接,转动换豆瓶,将整个装置倒置,使豆子漏入缓冲瓶内,转动换豆瓶并取下,转动缓冲瓶,使培养瓶与缓冲瓶连通,绿豆象可进入缓冲瓶内,完成换豆。

主权项:1.一种绿豆象养虫换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塞(1)、培养瓶(2)、漏盖(3)、缓冲瓶(4)、换豆瓶(5)、小风扇(6)、风扇轴套(7)和自攻钉(8),橡胶塞(1)可塞入培养瓶(2)瓶口(203),培养瓶(2)与漏盖(3)轴向固定连接,缓冲瓶(4)与另一个漏盖(3)轴向固定连接,小风扇(6)通过两个自攻钉(8)轴向安装在两个对接风扇轴套(7)内,两个对接风扇轴套(7)通过六个自攻钉(8)安装在换豆瓶(5)内,培养瓶(2)可与缓冲瓶(4)通过漏盖(3)实现轴向连接或分离,缓冲瓶(4)可与换豆瓶(5)通过漏盖(3)实现轴向连接或分离;所述培养瓶(2)为圆柱形瓶子,上部设有小瓶口(203),瓶底半圆部分均匀分布设有通孔Ⅰ(202)且正中心设有轴孔Ⅰ(201),瓶底下端边缘突出一部分为限位外环,外环内壁上端设有一个圆形内环,形成漏盖旋转区Ⅰ(204),外环内壁下端设有一半圆形内环,与外环、外环内壁上端圆形内环形成半环形限位槽Ⅰ(205),半环形限位槽Ⅰ(205)设在通孔Ⅰ(202)所在半圆端,半环形限位槽Ⅰ(205)内的一端设有限位端Ⅰ(206);所述漏盖(3)为壶盖型,上端为顶部设有卡块(303)的旋转轴Ⅰ(304),旋转轴Ⅰ(304)下端设有圆板,圆板表面设有与瓶底半圆部分均匀分布的通孔相对应的通孔Ⅱ(302),圆板下端边缘内设有内环,内环在通孔Ⅱ(302)所在半圆分割线上设有两个豁口,为限位槽(301);所述缓冲瓶(4)顶端外部设有半圆环限位条Ⅰ(401),缓冲瓶(4)顶端内壁设有两个限位块Ⅰ(402),缓冲瓶(4)瓶底半圆部分均匀分布设有通孔Ⅲ(403)且正中心设有轴孔Ⅱ(406),瓶底下端边缘突出一部分为限位外环,外环内壁上端设有一个圆形内环,形成漏盖旋转区Ⅱ(407),外环内壁下端设有一半圆形内环,与外环、外环内壁上端圆形内环形成半环形限位槽Ⅱ(404),半环形限位槽Ⅱ(404)设在通孔Ⅱ(302)所在半圆端,半环形限位槽内的一端设有限位端Ⅱ(405);所述换豆瓶(5)顶部外部设有半圆环限位条Ⅱ(503),换豆瓶(5)顶端内壁设有两个限位块Ⅱ(504),换豆瓶(5)内设有通风板(506),通风板(506)为开设有均匀分布通风孔(502)的圆板,换豆瓶(5)内还设有轴套支架(505),轴套支架(505)为空心的圆环板,圆环板上开设有六个对称分布的通孔Ⅳ(501)。

全文数据:绿豆象养虫换豆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豆象养虫换豆装置,属于生物实验器材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我国绿豆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前列。然而,蛀食性害虫绿豆象[CallosobruchuschinensisLinn.]一直严重困扰着我国绿豆的生产和储存,制约着我国绿豆的出口创汇。合理饲养绿豆象对绿豆象的发生、危害、生态学特性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技术支持是十分必要的。目前饲养绿豆象采用的是玻璃瓶上面加橡胶塞,里面放绿豆,每天要定时更换绿豆,玻璃瓶置于10-30℃、相对湿度75%左右的环境中。因为一般要12个小时更换一次绿豆,在更换绿豆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绿豆象数量的损失以及一些损伤。所以十分需要一种便于更换绿豆并减少绿豆象损失的养虫装置。发明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豆象养虫换豆装置,该装置设有培养瓶、缓冲瓶和换豆瓶,很好的解决了在饲养绿豆象过程中的换豆问题。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绿豆象养虫换豆装置,包括培养瓶、缓冲瓶和换豆瓶,培养瓶为圆柱形瓶子,上部设有小瓶口,瓶底半圆部分均匀分布设有通孔Ⅰ且正中心设有轴孔Ⅰ,瓶底下端边缘突出一部分为限位外环,外环内壁上端设有一个圆形内环,形成漏盖旋转区Ⅰ,外环内壁下端设有一半圆形内环,与外环、外环内壁上端圆形内环形成半环形限位槽Ⅰ,半环形限位槽Ⅰ设在通孔Ⅰ所在半圆端,半环形限位槽Ⅰ内的一端设有限位端Ⅰ;漏盖为壶盖型,上端为底部设有卡块的旋转轴Ⅰ,旋转轴Ⅰ下端设有圆板,圆板表面设有与瓶底半圆部分均匀分布的通孔相对应的通孔Ⅱ,圆板下端边缘内设有内环,内环在通孔Ⅱ所在半圆分割线上设有两个豁口,为限位槽;缓冲瓶顶端外部设有半圆环限位条Ⅰ,缓冲瓶顶端内壁设有两个限位块Ⅰ,缓冲瓶瓶底半圆部分均匀分布设有通孔Ⅲ且正中心设有轴孔Ⅱ,瓶底下端边缘突出一部分为限位外环,外环内壁上端设有一个圆形内环,形成漏盖旋转区Ⅱ,外环内壁下端设有一半圆形内环,与外环、外环内壁上端圆形内环形成半环形限位槽Ⅱ,半环形限位槽Ⅱ设在通孔Ⅱ所在半圆端,半环形限位槽内的一端设有限位端Ⅱ;换豆瓶顶部外部设有半圆环限位条Ⅱ,换豆瓶顶端内壁设有两个限位块Ⅱ,换豆瓶内设有通风板,通风板为开设有均匀分布通风孔的圆板,换豆瓶内还设有轴套支架,轴套支架为空心的圆环板,圆环板上开设有六个对称分布的通孔Ⅳ;小风扇前端设有三个扇叶,中间设有旋转轴Ⅱ,旋转轴Ⅱ上设有两个凸轴,尾部设有一个把手;风扇轴套设有半圆板,半圆板开设有均匀分布的三个通孔Ⅴ,轴套为以轴心线切开的半个轴套,轴套内设有两个半圆柱型凹槽,轴套两端设有吊耳,吊耳开设有通孔Ⅵ。两个漏盖由旋转轴部分分别穿入培养瓶底部轴孔Ⅰ和缓冲瓶底部轴孔Ⅱ,通过卡块限位固定,两个漏盖可在漏盖旋转区Ⅰ和漏盖旋转区Ⅱ内转动;两个风扇轴套对接,通过小风扇的两个凸轴限位在风扇轴套的两个凹槽内,再用自攻钉通过吊耳通孔Ⅵ固定,小风扇可通过转动把手带动扇叶转动,小风扇扇叶穿过换豆瓶轴套支架,两个风扇轴套的通孔Ⅴ与换豆瓶轴套支架的通孔Ⅳ通过自攻钉连接在一起,小风扇通过风扇轴套与换豆瓶连接在一起,换豆瓶半圆环限位条Ⅱ插入缓冲瓶底部,换豆瓶两个限位块Ⅱ与漏盖限位槽镶嵌,转动换豆瓶可带动漏盖以旋转轴Ⅰ为轴转动,换豆瓶半圆环限位条Ⅱ转入缓冲瓶半环形限位槽Ⅱ,通过缓冲瓶限位端Ⅱ限制换豆瓶的转动;缓冲瓶半圆环限位条Ⅰ插入培养瓶底部,缓冲瓶两个限位块Ⅰ与漏盖限位槽镶嵌,转动缓冲瓶可带动漏盖以旋转轴Ⅰ为轴转动,缓冲瓶半圆环限位条Ⅰ转入培养瓶半环形限位槽Ⅰ,通过培养瓶限位端Ⅰ限制缓冲瓶的转动,橡胶塞可塞入培养瓶瓶口。培养瓶和漏盖轴向固定连接,缓冲瓶和另一个漏盖轴向固定连接,培养瓶与缓冲瓶通过漏盖、缓冲瓶与换豆瓶通过漏盖可实现轴向连接或分离,培养瓶与缓冲瓶轴向连接,转动缓冲瓶,带动漏盖转动,可使培养瓶与缓冲瓶连通,绿豆可以通过漏盖进入缓冲瓶内,缓冲瓶与换豆瓶轴向连接,转动换豆瓶,带动漏盖转动,可使缓冲瓶与换豆瓶连通,绿豆可以通过漏盖进入换豆瓶内,转动小风扇,使随着绿豆下落的绿豆象飞回培养瓶内,转动缓冲瓶和换豆瓶,取下换豆瓶,换上新的绿豆,将换豆瓶与缓冲瓶连接,转动换豆瓶,将整个装置倒置,使豆子漏入缓冲瓶内,转动换豆瓶并取下,转动缓冲瓶,使培养瓶与缓冲瓶连通,绿豆象可进入缓冲瓶内,完成换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操作简便,可减少换豆过程中绿豆象的损失,也不会因为加豆造成对绿豆象的损伤。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培养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漏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缓冲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换豆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小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风扇轴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橡胶塞,2、培养瓶,201、轴孔Ⅰ,202、通孔Ⅰ,203、瓶口,204、漏盖旋转区Ⅰ,205、半环形限位槽Ⅰ,206、限位端Ⅰ,3、漏盖,301、限位槽,302、通孔Ⅱ、303、卡块,304、旋转轴Ⅰ,4、缓冲瓶,401、限位条Ⅰ,402、限位块Ⅰ,403、通孔Ⅲ,404、半环形限位槽Ⅱ,405、限位端Ⅱ,406、轴孔Ⅱ,407、漏盖旋转区Ⅱ,5、换豆瓶,501、通孔Ⅳ,502、通风孔,503、限位条Ⅱ,504、限位块Ⅱ,505、轴套支架,506、通风板,6、小风扇,601、扇叶,602、旋转轴Ⅱ,603、凸轴,604、把手,7、风扇轴套,701、通孔Ⅴ,702、凹槽,703通孔Ⅵ,704、吊耳,8、自攻钉。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7所示,一种绿豆象养虫换豆装置,包括培养瓶2、缓冲瓶4和换豆瓶5,培养瓶2为圆柱形瓶子,上部设有小瓶口203,瓶底半圆部分均匀分布设有通孔Ⅰ202且正中心设有轴孔Ⅰ201,瓶底下端边缘突出一部分为限位外环,外环内壁上端设有一个圆形内环,形成漏盖旋转区Ⅰ204,外环内壁下端设有一半圆形内环,与外环、外环内壁上端圆形内环形成半环形限位槽Ⅰ205,半环形限位槽Ⅰ205设在通孔Ⅰ202所在半圆端,半环形限位槽Ⅰ205内的一端设有限位端Ⅰ206。漏盖3为壶盖型,上端为顶部设有卡块303的旋转轴Ⅰ304,旋转轴Ⅰ304下端设有圆板,圆板表面设有与瓶底半圆部分均匀分布的通孔相对应的通孔Ⅱ302,圆板下端边缘内设有内环,内环在通孔Ⅱ302所在半圆分割线上设有两个豁口,为限位槽301。缓冲瓶4顶端外部设有半圆环限位条Ⅰ401,缓冲瓶4顶端内壁设有两个限位块Ⅰ402,缓冲瓶4瓶底半圆部分均匀分布设有通孔Ⅲ403且正中心设有轴孔Ⅱ406,瓶底下端边缘突出一部分为限位外环,外环内壁上端设有一个圆形内环,形成漏盖旋转区Ⅱ407,外环内壁下端设有一半圆形内环,与外环、外环内壁上端圆形内环形成半环形限位槽Ⅱ404,半环形限位槽Ⅱ404设在通孔Ⅱ302所在半圆端,半环形限位槽内的一端设有限位端Ⅱ405。换豆瓶5顶部外部设有半圆环限位条Ⅱ503,换豆瓶5顶端内壁设有两个限位块Ⅱ504,换豆瓶5内设有通风板506,通风板506为开设有均匀分布通风孔502的圆板,换豆瓶5内还设有轴套支架505,轴套支架505为空心的圆环板,圆环板上开设有六个对称分布的通孔Ⅳ501。小风扇6前端设有三个扇叶601,中间设有旋转轴Ⅱ602,旋转轴Ⅱ602上设有两个凸轴603,尾部设有一个把手604。风扇轴套7设有半圆板,半圆板开设有均匀分布的三个通孔Ⅴ701,轴套为以轴心线切开的半个轴套,轴套内设有两个半圆柱型凹槽702,轴套两端设有吊耳704,吊耳704开设有通孔Ⅵ703。使用时,两个漏盖3由旋转轴部分分别穿入培养瓶2底部轴孔Ⅰ201和缓冲瓶4底部轴孔Ⅱ406,通过卡块303限位固定,两个漏盖3可在漏盖3旋转区Ⅰ和漏盖3旋转区Ⅱ内转动。两个风扇轴套7对接,通过小风扇6的两个凸轴603限位在风扇轴套7的两个凹槽702内,再用自攻钉8通过吊耳704通孔Ⅵ703固定,小风扇6可通过转动把手604带动扇叶601转动,小风扇6扇叶601穿过换豆瓶5轴套支架505,两个风扇轴套7的通孔Ⅴ701与换豆瓶5轴套支架505的通孔Ⅳ501通过自攻钉8连接在一起,小风扇6通过风扇轴套7与换豆瓶5连接在一起。换豆瓶5半圆环限位条Ⅱ503插入缓冲瓶4底部,换豆瓶5两个限位块Ⅱ504与漏盖3限位槽301镶嵌,且保持换豆瓶5半圆环限位条Ⅱ503在漏盖3带有的通孔Ⅱ302的一端,转动换豆瓶5可带动漏盖3以旋转轴Ⅰ304为轴转动,换豆瓶5半圆环限位条Ⅱ503转入缓冲瓶4半环形限位槽Ⅱ404,通过缓冲瓶4限位端Ⅱ405限制换豆瓶5的转动。缓冲瓶4半圆环限位条Ⅰ401插入培养瓶2底部,缓冲瓶4两个限位块Ⅰ402与漏盖3限位槽301镶嵌,且保持缓冲瓶4半圆环限位条Ⅰ401在漏盖3带有的通孔Ⅱ302的一端,转动缓冲瓶4可带动漏盖3以旋转轴Ⅰ304为轴转动,缓冲瓶4半圆环限位条Ⅰ401转入培养瓶2半环形限位槽Ⅰ205,通过培养瓶2限位端Ⅰ206限制缓冲瓶4的转动。橡胶塞1可塞入培养瓶2瓶口203。操作规程:将橡胶塞1、培养瓶2、漏盖3、缓冲瓶4、漏盖3、换豆瓶5、小风扇6、两个风扇轴套7安装完成,转动缓冲瓶4,使培养瓶2漏盖3通孔Ⅱ302区域与培养瓶2通孔Ⅰ202区域错开,即培养瓶2与缓冲瓶4隔开连通,拔出橡胶塞,将绿豆加入培养瓶2,需要换豆时,转动缓冲瓶4,使培养瓶2漏盖3通孔Ⅱ302区域与培养瓶2通孔Ⅰ202区域相对应,即培养瓶2与缓冲瓶4连通,使绿豆漏入缓冲瓶4,再转动换豆瓶5,使缓冲瓶4漏盖3通孔Ⅱ302区域与缓冲瓶4通孔Ⅲ403区域相对应,即换豆瓶5与缓冲瓶4连通,使绿豆漏入换豆瓶5,再转动把手604,带动小风扇6转动,调整转速,控制风力,使缓冲瓶4中的绿豆象飞回培养瓶2内,再将缓冲瓶4和换豆瓶5转动180°,使培养瓶2漏盖3通孔Ⅱ302区域与培养瓶2通孔Ⅰ202区域错开、缓冲瓶4漏盖3通孔Ⅱ302区域与缓冲瓶4通孔Ⅲ403区域错开,即培养瓶2与缓冲瓶4隔开连通、换豆瓶5与缓冲瓶4隔开连通,取下换豆瓶5,将里面的绿豆换成新的绿豆,将换豆瓶5插入缓冲瓶4底部并转动180°,缓冲瓶4漏盖3通孔Ⅱ302区域与缓冲瓶4通孔Ⅲ403区域相对应,换豆瓶5与缓冲瓶4连通,将整体倒立,让绿豆漏入缓冲瓶4,将换豆瓶5瓶转动180°并取下,将缓冲瓶4转动180°,使培养瓶2漏盖3通孔Ⅱ302区域与培养瓶2通孔Ⅰ202区域相对应,即培养瓶2与缓冲瓶4连通,绿豆象可进入缓冲瓶4内。

权利要求:1.一种绿豆象养虫换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塞(1)、培养瓶(2)、漏盖(3)、缓冲瓶(4)、换豆瓶(5)、小风扇(6)、风扇轴套(7)和自攻钉(8),橡胶塞(1)可塞入培养瓶(2)瓶口(203),培养瓶(2)与漏盖(3)轴向固定连接,缓冲瓶(4)与另一个漏盖(3)轴向固定连接,小风扇(6)通过两个自攻钉(8)轴向安装在两个对接风扇轴套(7)内,两个对接风扇轴套(7)通过六个自攻钉(8)安装在换豆瓶(5)内,培养瓶(2)可与缓冲瓶(4)通过漏盖(3)实现轴向连接或分离,缓冲瓶(4)可与换豆瓶(5)通过漏盖(3)实现轴向连接或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豆象养虫换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瓶(2)为圆柱形瓶子,上部设有小瓶口(203),瓶底半圆部分均匀分布设有通孔Ⅰ(202)且正中心设有轴孔Ⅰ(201),瓶底下端边缘突出一部分为限位外环,外环内壁上端设有一个圆形内环,形成漏盖旋转区Ⅰ(204),外环内壁下端设有一半圆形内环,与外环、外环内壁上端圆形内环形成半环形限位槽Ⅰ(205),半环形限位槽Ⅰ(205)设在通孔Ⅰ(202)所在半圆端,半环形限位槽Ⅰ(205)内的一端设有限位端Ⅰ(20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豆象养虫换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盖(3)为壶盖型,上端为顶部设有卡块(303)的旋转轴Ⅰ(304),旋转轴Ⅰ(304)下端设有圆板,圆板表面设有与瓶底半圆部分均匀分布的通孔相对应的通孔Ⅱ(302),圆板下端边缘内设有内环,内环在通孔Ⅱ(302)所在半圆分割线上设有两个豁口,为限位槽(3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豆象养虫换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瓶(4)顶端外部设有半圆环限位条Ⅰ(401),缓冲瓶(4)顶端内壁设有两个限位块Ⅰ(402),缓冲瓶(4)瓶底半圆部分均匀分布设有通孔Ⅲ(403)且正中心设有轴孔Ⅱ(406),瓶底下端边缘突出一部分为限位外环,外环内壁上端设有一个圆形内环,形成漏盖旋转区Ⅱ(407),外环内壁下端设有一半圆形内环,与外环、外环内壁上端圆形内环形成半环形限位槽Ⅱ(404),半环形限位槽Ⅱ(404)设在通孔Ⅱ(302)所在半圆端,半环形限位槽内的一端设有限位端Ⅱ(40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豆象养虫换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豆瓶(5)顶部外部设有半圆环限位条Ⅱ(503),换豆瓶(5)顶端内壁设有两个限位块Ⅱ(504),换豆瓶(5)内设有通风板(506),通风板(506)为开设有均匀分布通风孔(502)的圆板,换豆瓶(5)内还设有轴套支架(505),轴套支架(505)为空心的圆环板,圆环板上开设有六个对称分布的通孔Ⅳ(50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豆象养虫换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风扇(6)前端设有三个扇叶(601),中间设有旋转轴Ⅱ(602),旋转轴Ⅱ(602)上设有两个凸轴(603),尾部设有一个把手(604);所述风扇轴套(7)设有半圆板,半圆板开设有均匀分布的三个通孔Ⅴ(701),轴套为以轴心线切开的半个轴套,轴套内设有两个半圆柱型凹槽(702),轴套两端设有吊耳(704),吊耳(704)开设有通孔Ⅵ(703)。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豆象养虫换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漏盖(3)由旋转轴部分分别穿入培养瓶(2)底部轴孔Ⅰ(201)和缓冲瓶(4)底部轴孔Ⅱ(406),通过卡块(303)限位固定,两个漏盖(3)可在漏盖(3)旋转区Ⅰ和漏盖(3)旋转区Ⅱ内转动。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绿豆象养虫换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风扇轴套(7)对接,通过小风扇(6)的两个凸轴(603)限位在风扇轴套(7)的两个凹槽(702)内,再用自攻通过吊耳(704)通孔Ⅵ(703)固定,小风扇(6)可通过转动把手(604)带动扇叶(601)转动,小风扇(6)扇叶(601)穿过换豆瓶(5)轴套支架(505),两个风扇轴套(7)的通孔Ⅴ(701)与换豆瓶(5)轴套支架(505)的通孔Ⅳ(501)通过自攻钉(8)连接在一起,小风扇(6)通过风扇轴套(7)与换豆瓶(5)连接在一起。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一种绿豆象养虫换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豆瓶(5)半圆环限位条Ⅱ(503)插入缓冲瓶(4)底部,换豆瓶(5)两个限位块Ⅱ(504)与漏盖(3)限位槽(301)镶嵌,且保持换豆瓶(5)半圆环限位条Ⅱ(503)在漏盖(3)带有的通孔Ⅱ(302)的一端,转动换豆瓶(5)可带动漏盖(3)以旋转轴Ⅰ(304)为轴转动,换豆瓶(5)半圆环限位条Ⅱ(503)转入缓冲瓶(4)半环形限位槽Ⅱ(404),通过缓冲瓶(4)限位端Ⅱ(405)限制换豆瓶(5)的转动。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绿豆象养虫换豆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瓶(4)半圆环限位条Ⅰ(401)插入培养瓶(2)底部,缓冲瓶(4)两个限位块Ⅰ(402)与漏盖(3)限位槽(301)镶嵌,且保持缓冲瓶(4)半圆环限位条Ⅰ(401)在漏盖(3)带有的通孔Ⅱ(302)的一端,转动缓冲瓶(4)可带动漏盖(3)以旋转轴Ⅰ(304)为轴转动,缓冲瓶(4)半圆环限位条Ⅰ(401)转入培养瓶(2)半环形限位槽Ⅰ(205),通过培养瓶(2)限位端Ⅰ(206)限制缓冲瓶(4)的转动。

百度查询: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绿豆象养虫换豆装置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