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甘薯移栽输苗开沟覆土镇压装置_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_201811029823.1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申请日:2018-09-05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公开(公告)号:CN108848818B

主分类号:A01C11/02

分类号:A01C11/02;A01C5/06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3.19#授权;2018.12.18#实质审查的生效;2018.11.23#公开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薯移栽输苗开沟覆土镇压装置,包括:两个相互贴合、呈L形,且一段Z向竖直向下,另一段X向水平的闭合的传送带机构;传送带机构行走方向为Y向;其中,第一传送带机构位于第二传送带机构的内侧,两者同步运动;第一传送带机构的带体上间隔设有放苗槽,放苗槽长度方向沿Y向;传送带机构下方,沿Y向自前向后依次设有开沟器、螺旋覆土部件、镇压装置;开沟器Y向上位于传送带机构前方,覆土部件和镇压装置Y向上位于传送带机构后方。本发明增大人工作业范围,有利于增加劳动效率,缓解人工劳动强度;有利于避免输送过程中伤苗现象;薯苗在夹持到下落过程中全程受控,实现栽培农艺“水平法”栽植。

主权项:1.一种甘薯移栽输苗开沟覆土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贴合、呈L形,且一段Z向竖直向下,另一段X向水平的闭合的传送带机构;传送带机构行走方向为Y向;其中,第一传送带机构位于第二传送带机构的内侧,两者同步运动;第一传送带机构的带体上间隔设有放苗槽,放苗槽长度方向沿Y向;第一传送带机构带体的水平段较长,其伸出第二传送带机构水平段的部位用于在其上的放苗槽内置放甘薯苗;所述传送带机构下方,沿Y向自前向后依次设有开沟器13、螺旋覆土部件14、镇压装置15;所述开沟器13Y向上位于传送带机构前方,覆土部件14和镇压装置15Y向上位于传送带机构后方;第一传送带机构的一端具有第一转轴10,折弯处的外侧带体部位具有第二转轴8、折弯处的内侧带体部位具有第三转轴9,另一端具有第四转轴16;第二传送带机构的一端具有第五转轴11、折弯处的外侧带体部位具有第六转轴7,另一端具有第七转轴4;两个传送带机构张紧,第二转轴9使第一传送带机构折弯处的外侧带体与第二传送带机构折弯处的内侧带体贴合压紧;第一转轴10与第五转轴11间、第二转轴8与第三转轴9间、第二转轴8与第六转轴7间均各自通过啮合齿轮进行联动,且其中之一与动力输入连接;第一转轴10与第二转轴8链轮传动;所述第一传送带机构的带体采用三层结构:上层、下层为PVC,中间层为海绵。

全文数据:一种甘薯移栽输苗开沟覆土镇压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薯移栽农业机械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甘薯移栽输苗开沟覆土镇压装置。背景技术[0002]甘薯是一种劳动环节较多的土下类作物,其需先通过育苗,后进行裸苗移栽,田间管理,灭秧切蔓,继而进行挖掘收获。移栽是甘薯生产的重要环节,移栽质量的好坏对收获期的切蔓、收获等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由于前期研发投入较少、技术装备储备不足,导致现阶段移栽机械化生产水平较低,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其用工量多、劳动强度大、用工成本高、综合收益不高的现状已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积极性,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甘薯移栽装备相对较少,现阶段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吊杯式甘薯移栽机,通过吊杯将苗投放至栽植“鸭嘴”部件,栽植“鸭嘴”将苗栽植入土;二是链夹式甘薯移栽机。[0004]“水平法”甘薯栽植,入土节数多,深浅比较一致,符合甘薯结薯习性,结薯多而匀。而上述两种移栽机无法满足水平法栽植的农艺要求;而且,上述两种移栽机的人工操作范围小,操作效率低。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甘薯移栽输苗开沟覆土镇压装置,增大人工作业范围,提高劳动效率,缓解人工劳动强度;移栽过程中有效保护番薯苗,避免其在输苗和移栽过程中受损;满足农艺“水平法”栽植的要求。[0006]本发明米取以下技术方案:[0007]一种甘薯移栽输苗开沟覆土镇压装置,包括:两个相互贴合、呈L形,且一段Z向竖直向下,另一段X向水平的闭合的传送带机构;传送带机构行走方向为Y向;其中,第一传送带机构位于第二传送带机构的内侧,两者同步运动;第一传送带机构的带体上间隔设有放苗槽,放苗槽长度方向沿Y向;第一传送带机构带体的水平段较长,其伸出第二传送带机构水平段的部位用于在其上的放苗槽内置放甘薯苗;所述传送带机构下方,沿Y向自前向后依次设有开沟器13、螺旋覆土部件14、镇压装置15;所述开沟器13Y向上位于传送带机构前方,覆土部件14和镇压装置15Y向上位于传送带机构后方。[0008]进一步的,第一传送带机构的一端具有第一转轴1〇,折弯处的外侧带体部位具有第二转轴8、折弯处的内侧带体部位具有第三转轴9,另一端具有第四转轴16;第二传送带机构的一端具有第五转轴11、折弯处的外侧带体部位具有第六转轴7,另一端具有第七转轴4;两个传送带机构张紧,第二转轴9使第一传送带机构折弯处的外侧带体与第二传送带机构折弯处的内侧带体贴合压紧;第—转轴10与第五转轴11间、第二转轴8与第三转轴9间、第二转轴8与第六转轴7间均各自通过啮合齿轮进行联动,且其中之一与动力输入连接;第一转轴1〇与第二转轴8链轮传动。[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送带机构的带体采用三层结构:上层、下层为PVC,中间层为海绵。[0010]进一步的,第五转轴11与第一转轴10高度相同或高度接近。[0011]进一步的,所述放苗槽的截面呈V形。[0012]进一步的,所述镇压装置15、螺旋覆土部件14、开沟器13安装在同一固定架上。[0013]进一步的,开沟部件13、覆土装置15、螺旋覆土部件14作业深度可调。[0014]—种甘薯移栽输苗开沟覆土镇压装置的工作方法,动力由第一转轴10输入,第一转轴10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五转轴11转动,同时第一转轴10通过链传动带动第二转轴8以及螺旋覆土装置14转动,第二转轴8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六转轴7、第三转轴9转动,从而实现传送带机构整体运动;甘薯薯苗由人工摆放在第一传送带2的放苗槽3内,挡板1进行轴向限位,薯苗输送至第一传送带2与第二传动带5结合处,由第一传送带2与第二传动带5夹持薯苗进行输送,薯苗完成水平与垂直方向运动,最终在垂直方向底端下落;薯苗下落至开沟器13开好的沟内,螺旋覆土部件14将沟内薯苗进行覆土,随后镇压装置13进行镇压作业,最终完成水平栽植作业。[00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0016]1采用带式人工放苗装置,增大人工作业范围,有利于增加劳动效率,缓解人工劳动强度;[0017]2第一、第二传送带采取柔性夹持方式,即第一传送带采用三层结构设计,上层、下层为PVC,中间层为海绵,并进行开槽设计,有利于避免输送过程中伤苗现象,同时起到限位作用。_[0018]3薯苗在夹持到下落过程中全程受控,薯苗落至沟中,螺旋覆土装置进枕头”覆土作业,即螺旋覆土装置恰好将土壤覆盖至薯苗一定位置处,将薯苗头部垫起,薯苗部分平躺在沟中,部分呈竖直状态,实现栽培农艺“水平法”栽植要求。[0019]4开沟部件、覆土装置、镇压装置作业深度可调。[0020]5自动化的实现番薯苗等间距且逐一的水平输送,且使其根部水平落入开凿的栽植沟中,从而实现甘薯水平移栽的自动化操作。附图说明[0021]图1是本发明甘薯移栽输苗开沟覆土镇压装置的立体图。[0022]图2是本发明甘薯移栽输苗开沟覆土镇压装置的主视图。[0023]图3是图2的右视图。[0024]图4是图3的俯视图。[0025]图5是水平栽法的示意图。[0026]图6是斜栽法的示意图。[0027]图中,1.挡板,2.第一传送带,3•放苗槽,4.第七转轴,5•第二传动带,6.机架,7.第六转轴,8•第二转轴,9•第三转轴,10.第一转轴,11•第五转轴,I2.固定架,13.开沟器,14.螺旋覆土部件,15•镇压装置,16•第四转轴。具体实施方式[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0029]参见图1-图4,一种甘薯移栽输苗开沟覆土镇压装置,包括:两个相互贴合、呈L形,且一段Z向竖直向下,另一段X向水平的闭合的传送带机构;传送带机构行走方向为Y向;其中,第一传送带机构位于第二传送带机构的内侧,两者同步运动;第一传送带机构的带体上间隔设有放苗槽,放苗槽长度方向沿Y向;第一传送带机构带体的水平段较长,其伸出第二传送带机构水平段的部位用于在其上的放苗槽内置放甘薯苗;所述传送带机构下方,沿Y向自前向后依次设有开沟器13、螺旋覆土部件14、镇压装置15;所述开沟器1:3Y向上位于传送带机构前方,覆土部件14和镇压装置15Y向上位于传送带机构后方。[0030]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2,第一传送带机构的一端具有第一转轴10,折弯处的外侧带体部位具有第二转轴8、折弯处的内侧带体部位具有第三转轴9,另一端具有第四转轴16;第二传送带机构的一端具有第五转轴11、折弯处的外侧带体部位具有第六转轴7,另一端具有第七转轴4;两个传送带机构张紧,第二转轴9使第一传送带机构折弯处的外侧带体与第二传送带机构折弯处的内侧带体贴合压紧;第一转轴10与第五转轴11间、第二转轴8与第三转轴9间、第二转轴8与第六转轴7间均各自通过啮合齿轮进行联动,且其中之一与动力输入连接;第一转轴1〇与第二转轴8链轮传动。[0031]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送带机构的带体采用三层结构:上层、下层为PVC,中间层为海绵。[0032]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2,第五转轴11与第一转轴10高度相同或高度接近。[0033]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述放苗槽的截面呈V形。[0034]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4,所述镇压装置15、螺旋覆土部件14、开沟器13安装在同一固定架上。[0035]在此实施例中,开沟部件13、覆土装置15、螺旋覆土部件14作业深度可调。[0036]本甘薯移栽输苗开沟覆土镇压装置工作时:动力由第一转轴10输入,第一转轴10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五转轴11转动,同时第一转轴10通过链传动带动第二转轴8以及螺旋覆土装置14转动,第二转轴8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六转轴7、第三转轴9转动,从而实现传送带机构整体运动;甘薯薯苗由人工摆放在第一传送带2的放苗槽3内,挡板1进行轴向限位,薯苗输送至第一传送带2与第二传动带5结合处,由第一传送带2与第二传动带5夹持薯苗进行输送,薯苗完成水平与垂直方向运动,最终在垂直方向底端下落;薯苗下落至开沟器13开好的沟内,螺旋覆土部件14将沟内薯苗进行覆土,随后镇压装置13进行镇压作业,最终完成水平栽植作业。[0037]本发明采用带式人工放苗装置,增大人工作业范围,有利于增加劳动效率,缓解人工劳动强度;第一、第二传送带采取柔性夹持方式,即第一传送带采用三层结构设计,上层、下层为PVC,中间层为海绵,并进行开槽设计,有利于避免输送过程中伤苗现象,同时起到限位作用。薯苗在夹持到下落过程中全程受控,薯苗落至沟中,螺旋覆土装置进行“枕头”覆土作业,即螺旋覆土装置恰好将土壤覆盖至薯苗一定位置处,将薯苗头部垫起,薯苗部分平躺在沟中,部分呈竖直状态,实现栽培农艺“水平法”栽植要求;自动化的实现番薯苗等间距且逐一的水平输送,且使其根部水平落入开凿的栽植沟中,从而实现甘薯水平移栽的自动化操作。[0038]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发明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甘薯移栽输苗开沟覆土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贴合、呈L形,且一段Z向竖直向下,另一段X向水平的闭合的传送带机构;传送带机构行走方向为Y向;其中,第一传送带机构位于第二传送带机构的内侧,两者同步运动;第一传送带机构的带体上间隔设有放苗槽,放苗槽长度方向沿Y向;第一传送带机构f体的水平段较长,其伸出第二传送带机构水平段的部位用于在其上的放苗槽内置放甘薯苗;所述传送带机构下方,沿Y向自前向后依次设有开沟器(13、螺旋覆土部件(14、镇压装置(15;所述开沟器(13Y向上位于传送带机构前方,覆土部件(14和镇压装置(15Y向上位于传送带机构后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薯移栽输苗开沟覆土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传送带机构的一端具有第一转轴(10,折弯处的外侧带体部位具有第二转轴8、折弯处的内侧带体部位具有第三转轴9,另一端具有第四转轴16;第二传送带机构的一端具有第五转轴(11、折弯处的外侧带体部位具有第六转轴7,另一端具有第七转轴⑷;两个传送带机构张紧,第二转轴9使第一传送带机构折弯处的外侧带体与第二传送带机构折弯处的内侧带体贴合压紧;第一转轴(10与第五转轴(11间、第二转轴8与第三转轴9间、第二转轴8与第六转轴⑺间均各自通过啮合齿轮进行联动,且其中之一与动力输入连接;第一转轴10与第二转轴⑻链轮传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薯移栽输苗开沟覆土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机构的带体采用三层结构:上层、下层为PVC,中间层为海绵。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薯移栽输苗开沟覆土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五转轴(1D与第一转轴10高度相同或高度接近。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薯移栽输苗开沟覆土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苗槽的截面呈V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薯移栽输苗开沟覆土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镇压装置15、螺旋覆土部件14、开沟器13安装在同一固定架上。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薯移栽输苗开沟覆土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开沟部件(I3、覆土装置15、螺旋覆土部件14作业深度可调。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甘薯移栽输苗开沟覆土镇压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动力由第一转轴(10输入,第一转轴(10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五转轴(11转动,同时第一转轴(10通过链传动带动第二转轴8以及螺旋覆土装置14转动,第二转轴⑻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六转轴7、第三转轴9转动,从而实现传送带机构整体运动;甘薯薯苗由人工摆放在第一传送带2的放苗槽⑶内,挡板(1进行轴向限位,薯苗输送至第一传送带2与第二传动带5结合处,由第一传送带⑵与第二传动带⑸夹持薯苗进行输送,薯苗完成水平与垂直方向运动,最终在垂直方向底端下落;薯苗下落至开沟器1¾开好的沟内,螺旋覆土部件(14将沟内薯苗进行覆土,随后镇压装置(13进行镇压作业,最终完成水平栽植作业。

百度查询: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一种甘薯移栽输苗开沟覆土镇压装置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