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_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_201811089997.7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日:2018-09-18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公开(公告)号:CN109263816B

主分类号:B63B35/44

分类号:B63B35/44;H02S20/30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4.12#授权;2019.02.26#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1.25#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本发明专利提供的一种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内部非连续的浮体通道间的前后两个连接浮体通过连接浮体突出部分作为踏板进行连接,为离散型通道提供通行能力,在满足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和发电要求的前提下,增大了水面接触空气和阳光的面积,提高了浮体的透光性和亲水性,保证了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有利于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在湖泊、水库、鱼塘等区域的推广;本发明所用浮体采用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环保固体材料填充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有效提高浮体寿命、提高浮体强度,为满足水面光伏电站25年寿命要求提供有力保障。

主权项:1.一种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周连续运维通道1a,所述四周连续运维通道1a为封闭的矩形结构,由长度方向的长通道1a.1和宽度方向的宽通道1a.2组成,所述长通道1a.1由连接浮体2和走道浮体1交替组成,所述宽通道1a.2由连接浮体2组成,所述四周连续运维通道1a内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条运维走道1b,所述运维走道1b由连接浮体2和走道浮体1交替组成,所述走道浮体1、连接浮体2均为中空吹塑高密度聚乙烯外壳,内部填充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环保固体材料制成;所述连接浮体2为矩形方体,所述连接浮体2宽度方向一条边外侧设置有踏板2.10,另一条边外侧设置有矩形凹槽2.3,所述矩形凹槽2.3的宽度与踏板2.10的宽度相同,所述连接浮体2中间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连接浮体中孔2.8,两端四角设置有位于中部同一高度的中位连接耳板2.1;连接浮体2的四个角依次设置有第一中位连接耳2.1a,第二中位连接耳2.1b,第三中位连接耳2.1c,第四中位连接耳2.1d,每个中位连接耳板的中间位置设有长条孔2.2;所述走道浮体1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T型连接板1.1,所述T型连接板1.1包括横向顶端连接板1.1a与竖向连接板1.1b,所述竖向连接板1.1b的长度和高度均小于顶端连接板1.1a,竖向连接板1.1b上方形成卡槽1.1c,走道浮体1的T型连接板1.1搭在前后布置的两个连接浮体2的中位连接耳板2.1上,通过绑扎束带进行固定,绑扎束带依次穿过前后两个连接浮体中位连接耳板的长条孔2.2,绕过T型连接板1.1后进行绑扎系紧,并放置于竖向连接板卡槽1.1c内进行限位;所述走道浮体1顶面设置有防滑凸起1.2;所述运维走道1b将四周连续运维通道1a内部分割成若干光伏发电区1c,所述若干光伏发电区1c内设置有发电支架网,所述发电支架网中每排连接浮体组上设置有一排光伏组件5,所述光伏组件5通过支架浮体3和上连接件7、下连接件6固定在连接浮体2上。

全文数据: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背景技术光伏发电系统利用光伏组件、逆变器等设备组成发电系统,是环保、安全、可靠的绿色能源。光伏电站是国家鼓励的绿色电力开发能源项目,对构建低碳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光伏发电能量密度低,相同容量配置下占地面积大,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我国水库、湖泊、采矿塌陷区数量众多,利用其闲置的水面空间建设水面光伏是对资源的优化利用,既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发电量,又可保护水体环境、减少浮尘。水面漂浮光伏电站所处环境潮湿,结构部件易腐蚀,为保证漂浮物的耐腐蚀性和寿命,一般采用中空吹塑高密度聚乙烯浮体为水面光伏电站的组件和组串式逆变器、汇流箱等小型设备提供浮力。中空吹塑产品的结构形式对生产效率、质量有很大影响,厚薄均匀的扁平状结构最有利于吹塑成型为壁厚均匀的浮体。而光伏电站需要利用漂浮物将光伏组件支撑起一定角度,这对浮体又产生了特殊的形状要求。目前国内外绝大多数浮体结构仅考虑了满足发电的倾角要求,而忽略了因此对生产和质量控制带来的不利因素。如何优化设计浮体结构使其既满足使用要求又利于生产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2015年以来,我国水面光伏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在两淮地区采煤塌陷区,目前已完成了多座水面光伏电站的建设。而塌陷区水域面积有限,难以满足水面光伏电站的建设需求,许多水面光伏电站逐渐向水库、湖泊等水面区域发展。而与塌陷区不同的是,水库、湖泊等水域集成了供水、养殖等诸多功能,若采用与塌陷区类似的浮体形式,会造成水面区域被大面积遮挡,阻碍了空气、阳光与水的接触,引起水体缺氧导致水生生物死亡。因此,在保证浮体质量、功能和稳定性的前提下降低其对水面的遮挡,提高浮体的透光性和亲水性是水面光伏技术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相较于平静的采煤塌陷区,湖泊、江河等水域环境更为恶劣,风、浪、流载荷较大,浮体与浮体之间的连接是否能适应严苛的水面环境,是否能释放浪、流作用在浮体上所积累的能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光伏组件浮体采用的是中空的浮体,一旦浮体有破口导致浮体渗水,浮体就会失去浮力,导致浮体上的光伏组件或其他设备沉到水里,危害光伏电站安全。内部填充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环保固体材料的中空吹塑高密度聚乙烯浮体在市场上崭露头角,但应用较少,虽能解决浮体破损、漏水的问题,却仍然存在上述的各种难题。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捷、亲水性好、寿命长、利于生产、易于组装、便于拓展的特点。本发明提出一种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四周连续运维通道,所述四周连续运维通道为封闭的矩形结构,由长度方向的长通道和宽度方向的宽通道组成,所述长通道由连接浮体和走道浮体交替组成,所述宽通道由连接浮体组成,所述四周连续运维通道内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条运维走道,所述运维走道由连接浮体和走道浮体交替组成,所述连接浮体为矩形方体,所述连接浮体宽度方向一条边外侧设置有踏板,另一条边外侧设置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的宽度与踏板的宽度相同,所述连接浮体中间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连接浮体中孔,两端四角设置有位于中部同一高度的中位连接耳板;所述走道浮体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T型连接板,所述T型连接板包括横向顶端连接板与竖向连接板,所述竖向连接板的长度和高度均小于顶端连接板,竖向连接板上方形成卡槽,所述走道浮体顶面设置有防滑凸起;所述运维走道将四周连续运维通道内部分割成若干光伏发电区,所述若干光伏发电区内设置有发电支架网,所述发电支架网中每排连接浮体组上设置有一排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通过支架浮体和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固定在连接浮体上。进一步地,所述走道浮体、连接浮体均为中空吹塑高密度聚乙烯外壳,内部填充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环保固体材料制成。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浮体的踏板包括触水踏板与不触水踏板两种形式。更进一步地,所述宽通道未搁置光伏组件、组串式逆变器、汇流箱等设备的连接浮体上方铺设有格栅板。更进一步地,所述触水踏板为矩形结构,外端设有矩形台阶,与设置于连接浮体另一端的矩形凹槽相匹配,并通过束带沿踏板长度方向穿过对齐的长条孔系紧固定,或用铝合金螺栓、不锈钢螺栓固定。更进一步地,所述不触水踏板为矩形结构,外端中间位置设有长条孔,所述不触水踏板的外端嵌入另一个连接浮体的矩形凹槽内,并通过束带沿踏板长度方向穿过对齐的长条孔系紧固定,或通过铝合金螺栓、不锈钢螺栓固定。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浮体、走道浮体、支架浮体的材质为内充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环保固体材料的中空吹塑高密度聚乙烯,所述支架浮体有三种形式,分别是:单支架浮体、双支架浮体和双支撑柱支架浮体。更进一步地,所述单支架浮体为薄板状,底部有和连接浮体中孔内部设置的支架限位凸起配合的凹槽,所述单支架浮体顶部两侧设有固定耳板,体身上开设有椭圆状过风孔;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侧通过上连接件固定在支架浮体上,另一侧通过下连接件固定在连接浮体上。更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件为Z型辐板,所述Z型辐板包括上连接板、中间连接板与下支撑板,所述上连接板为倾斜板,设置有与光伏组件的安装孔配合固定的上组装孔;所述中间连接板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固定于连接浮体侧面;所述下支撑板支撑于固定耳板下平台。更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件包括Z竖直辐板与L竖直辐板,所述Z型辐板包括倾斜连接板与支撑脚,所述倾斜连接板设置有与光伏组件的安装孔配合固定的下组装孔;所述支撑脚与连接浮体接触;所述L竖直辐板包括竖直装配板与支撑板,所述竖直装配板设置有下固定孔,与连接浮体侧壁接触,通过膨胀螺钉与连接浮体固定,所述支撑板支撑于连接浮体中位连接耳板上。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浮体中孔左右两侧位置设有三角形卡件,卡件倾斜面与连接浮体上表面的夹角,用于限制单支架浮体的位置。更进一步地,所述双支架浮体包括下支撑板、立柱、横肋、上立体限位槽,所述下支撑板底部贴合连接浮体上表面,所述立柱为两根或两根以上,用于连接下支撑板及上立体限位槽,通过不同的长度控制光伏组件不同的安装倾角;所述横肋用于加固立柱,所述上立体限位槽为C型,与光伏组件的边框配合,通过铝合金螺栓、不锈钢螺栓紧固,达到固定光伏组件的作用。更进一步地,所述双支撑柱支架浮体包括底部支撑板、立柱本体及上固定耳板,所述底部支撑板在立柱本体底部两侧位置,呈薄板状,中间设有固定孔,通过膨胀螺钉固定于连接浮体上;所述立柱本体为长方体或圆锥体,所述上固定耳板通过上连接件与光伏组件连接并固定。更进一步地,所述单支架浮体为薄板状,底部有和连接浮体中孔内部设置的螺杆起配合的螺孔,所述单支架浮体顶部两侧设有固定耳板,体身上开设有椭圆状过风孔;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侧通过上连接件固定在支架浮体上,另一侧通过下连接件固定在连接浮体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专利提供的一种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内部非连续的浮体通道间的前后两个连接浮体通过连接浮体突出部分作为踏板进行连接,为离散型通道提供通行能力,在满足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和发电要求的前提下,增大了水面接触空气和阳光的面积,提高了浮体的透光性和亲水性,保证了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有利于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在湖泊、水库、鱼塘等区域的推广。2、针对背景技术中由于光伏组件倾角要求造成的浮体薄厚不均的问题,本发明利用独立支架,既可满足光伏组件最佳倾角要求,又避免了浮体薄厚不均造成浮体壁厚不均的质量问题,且支架单独固定在连接浮体上,避免了其他浮体对支架的作用,保证了组件一端安装在支架上,另一边安装在连接浮体上的稳定性。3、本发明所用浮体采用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不易碎的环保固体材料,有效提高浮体寿命、提高浮体强度,为满足水面光伏电站25年寿命要求提供有力保障。4、本发明提供的水面光伏发电系统组件固定方案,利用组件安装孔固定支撑光伏组件,连接简单可靠、安装便捷。5、本发明提供的水面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方案,避免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水面光伏浮体预设部件导致浮体局部部件失效的风险。6、本发明提供的浮体与浮体间束带的连接方式,减少了安装数量、简化了安装过程,施工方便;而且束带连接是比常见的螺栓连接更优越的柔性连接,可适应大风浪水域环境内的恶劣的风浪流条件。综上所述: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了一种亲水性好、透光性强、利于生产、稳定性好、寿命长的光伏浮体,形成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稳定性好的水面光伏发电系统。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图;图2为实施例1中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部件图;图3为实施例1中走道浮体的立体图;图4为实施例1中连接浮体的立体图;图5为实施例1中单支架浮体形式的立体图;图6为实施例1中连接浮体安装光伏组件的立体图正面;图7为实施例1中连接浮体安装光伏组件的立体图背面;图8为实施例1中上连接件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1中下连接件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1中连接浮体固定栅格板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2中不触水踏板的立体图;图12为实施例3中双支架浮体形式的立体图;图13为实施例3中连接浮体安装光伏组件的立体图正面;图14为实施例3中连接浮体安装光伏组件的立体图背面;图15为实施例4中双支撑柱支架浮体形式的立体图;图16为实施例4中连接浮体安装光伏组件的立体图正面;图17为实施例4中连接浮体安装光伏组件的立体图背面;图18为实施例5中连接浮体安装光伏组件的立体图正面;图19为实施例5中连接浮体安装光伏组件的立体图背面;图20为实施例5中连接浮体的立体图;图21为实施例5中支架浮体的立体图。其中,四周连续运维通道1a,长通道1a.1,宽通道1a.2,运维走道1b,光伏发电区1c,走道浮体1,T型连接板1.1,横向顶端连接板1.1a,竖向连接板1.1b,竖向连接板卡槽1.1c,防滑凸起1.2,连接浮体2,中位连接耳板2.1,第一中位连接耳2.1a,第二中位连接耳2.1b,第三中位连接耳2.1c,第四中位连接耳2.1d,中位连接耳长条孔2.2,矩形凹槽2.3,三角形卡件2.4,竖向支架限位凸起2.5,横向支架限位凸起2.6,格栅板支撑凸起2.7,连接浮体中孔2.8,螺杆2.9,踏板2.10,触水踏板2.10a,不触水踏板2.10b,矩形台阶2.10c,支架浮体3,单支架浮体3.1,凹槽3.11,固定耳板3.12,椭圆状过风孔3.13,双支架浮体3.2,下支撑板3.21,立柱3.22,横肋3.23,上立体限位槽3.24,双支撑柱支架浮体3.3,底部支撑板3.31,立柱本体3.32,上固定耳板3.33,格栅板4,光伏组件5,下连接件6,Z竖直辐板6.1,倾斜连接板6.11,下组装孔6.11a,支撑脚6.12,L竖直辐板6.2,竖直装配板6.21,下固定孔6.21a,支撑板6.22,上连接件7,上连接板7.1,上组装孔7.1a,中间连接板7.2,固定孔7.2a,下支撑板7.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系统包括四周连续运维通道1a,四周连续运维通道为封闭的矩形结构1a,由长度方向的长通道1a.1和宽度方向的宽通道1a.2组成,长通道1a.1由连接浮体2和走道浮体1交替组成,宽通道1a.2由连接浮体2组成,宽通道1a.2的连接浮体2上方铺设有格栅板4。四周连续运维通道1a内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条运维走道1b,运维走道1b由连接浮体2和走道浮体1交替组成。运维走道1b将四周连续运维通道1a内部分割成若干光伏发电区1c,每个光伏发电区1c内设置有发电支架网,发电支架网中每排连接浮体组上设置有一排光伏组件5,光伏组件5通过支架浮体3和上连接件7、下连接件6固定在连接浮体2上。如图3,走道浮体1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T型连接板1.1,T型连接板1.1包括横向顶端连接板1.1a与竖向连接板1.1b,竖向连接板1.1b的长度和高度均小于顶端连接板1.1a,竖向连接板1.1b上方形成卡槽1.1c,走道浮体1顶面设置有防滑凸起1.2。如图4,连接浮体2为矩形方体,连接浮体2宽度方向一条边外侧设置有踏板2.10,另一条边外侧设置有矩形凹槽2.3,矩形凹槽2.3的宽度与踏板2.10的宽度相同,连接浮体2中间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连接浮体中孔2.8,两端四角设置有位于中部同一高度的中位连接耳板2.1;连接浮体2的四个角依次设置有第一中位连接耳2.1a,第二中位连接耳2.1b,第三中位连接耳2.1c,第四中位连接耳2.1d。每个中位连接耳板的中间位置设有长条孔2.2。走道浮体1的T型连接板1.1搭在前后布置的两个连接浮体2的中位连接耳板2.1上,通过绑扎束带进行固定,绑扎束带依次穿过前后两个连接浮体中位连接耳板的长条孔2.2,绕过T型连接板1.1后进行绑扎系紧,并放置于竖向连接板卡槽1.1c内进行限位。如图4,踏板2.10为触水踏板2.10a,触水踏板2.10a为矩形结构,一端与连接浮体2本体连接,另一端设有矩形台阶2.10c,与设置于另一个连接浮体2的矩形凹槽2.3相匹配,并通过束带沿踏板长度方向穿过对齐的矩形凹槽2.3长条孔2.3a系紧固定。触水踏板2.10a的底部与水面接触以增大浮力,踏板2.10的材质为HDPE填充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环保固体材料。走道浮体1、连接浮体2均为中空吹塑高密度聚乙烯外壳,内部填充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环保固体材料制成。该材料可为聚氨酯、聚苯乙烯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环保固体材料EPS等。连接浮体中孔2.8内部四面设有凸起,沿其长度方向为竖向支架限位凸起2.5,沿其宽度方向包括横向支架限位凸起2.6和格栅板支撑凸起2.7。如图5~7,单支架浮体3.1为薄板状,底部有和连接浮体中孔2.8内部设置的支架限位凸起配合的凹槽3.11,单支架浮体3.1顶部两侧设有固定耳板3.12,体身上开设有椭圆状过风孔3.13,以减小受风面积;光伏组件5的一侧通过上连接件7固定在支架浮体3上,另一侧通过下连接件6固定在连接浮体2上。支架浮体3的材质为内充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环保固体材料的中空吹塑高密度聚乙烯。如图8,上连接件7为“Z”型辐板,“Z”型辐板包括上连接板7.1、中间连接板7.2与下支撑板7.3,上连接板7.1为倾斜板,设置有上组装孔7.1a,上组装孔7.21a与光伏组件的安装孔配合固定;中间连接板7.2设有固定孔7.2a,固定孔7.2a通过连接件固定于连接浮体2的侧面;连接件可为束带、铝合金螺栓、不锈钢螺栓等;下支撑板7.23支撑于支架浮体固定耳板3.12下平台。如图9,下连接件6包括“Z”竖直辐板6.1与“L”竖直辐板6.2,“Z”型辐板6.1包括倾斜连接板6.11与支撑脚6.12,倾斜连接板6.11设置有下组装孔6.11a,下组装孔6.11a与光伏组件的安装孔配合固定;支撑脚6.12与连接浮体2接触;“L”竖直辐板6.2包括竖直装配板6.21与支撑板6.22,竖直装配板6.21设置有下固定孔6.21a,与连接浮体2侧壁接触,通过膨胀螺钉与连接浮体2固定,支撑板6.22支撑于连接浮体中位连接耳板2.1上。连接浮体中孔2.8左右两侧位置设有三角形卡件2.4,卡件倾斜面与连接浮体上表面形成一定夹角,用于限制单支架浮体3.1位置。如图10,连接浮体格栅板支撑凸起2.7与竖向支架限位凸起2.5、横向支架限位凸起2.6相配合,共同支撑所述格栅板4,作为运维通道。上述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分别将上组装孔7.1a和下组装孔6.11a通过螺栓与光伏组件5安装孔固定;2将支架浮体3从连接浮体中孔2.8中间位置沿中孔内部凸起滑行,推至中孔顶端、越过三角形卡件2.4固定住;3将步骤1中安装好组件连接件光伏组件5中上安装件7与支架浮体3相连,下安装件6与连接浮体2相连,用连接件固定;4将走道浮体1与步骤3中组装好的连接浮体2按照网状结构连接起来,并用束带固定;5走道浮体1间空隙的前后两个连接浮体2之间通过踏板5相连,并用束带、铝合金螺栓、不锈钢螺栓等方式固定;6发电阵列四周连接浮体上表面铺设栅格板4,并用膨胀螺栓将栅格板固定在连接浮体2上。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浮力验证计算:本实施例采用功率295Wp,尺寸为991mm×1650mm的多晶硅组件,以24块光伏组件为一个单元计算其承载能力如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总承重:光伏组件:19Kg块×24=456kg;浮体自重:走道浮体:3.4Kg块×49块=166.6kg;连接浮体:6.4kg块×48块=307.2kg;支架:1.5kg块×24块=36kg;安装检修人员:按4人×75Kg人=300Kg;栅格板总重量约84Kg。踏板重量:1Kg块×40=40kg。若考虑2.0的安全系数,总承重约2779.6kg。水面光伏发电系统总浮力:根据浮力公式,走道浮体可提供浮力为38kg块,连接浮体可提供浮力为52kg块,支架可提供浮力7kg块,踏板可提供浮力为8kg块,则总浮力为:38kg块×49块+52kg块×48块+7kg块×24块+8kg块×40块=4846kg。重力与浮力比重约为57.4%。光伏发电区透光率计算:根据图21测算有效透光面积为22.07m2,总面积为104.14m2,透光率为21.19%。实施例2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中连接浮体2的踏板10采用不触水踏板2.10b,不触水踏板2.10b为矩形结构,两端中间位置设有长条孔,不触水踏板5.1的两端分别嵌入两个连接浮体2的矩形凹槽2.3内,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件可为束带、铝合金螺栓、不锈钢螺栓等,并通过束带沿踏板长度方向穿过对齐的长条孔系紧固定。实施例2浮力验证计算:本实施例采用功率295Wp,尺寸为991mm×1650mm的多晶硅组件,以24块光伏组件为一个单元计算其承载能力如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总承重:光伏组件:19Kg块×24=456kg;浮体自重:走道浮体:3.4Kg块×49块=166.6kg;连接浮体:6.4kg块×48块=307.2kg;支架:1.5kg块×24块=36kg;安装检修人员:按4人×75Kg人=300Kg;栅格板总重量约84Kg。踏板重量:0.66kg块×40=26.4kg。若考虑2.0的安全系数,总承重约2752.4kg。水面光伏发电系统总浮力:根据浮力公式,走道浮体可提供浮力为38kg块,连接浮体可提供浮力为52kg块,支架可提供浮力7kg块,则总浮力为:38kg块×49块+52kg块×48块+7kg块×24块=4526kg。重力与浮力比重约为60.8%。光伏发电区透光率计算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如图12~14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中支架采用双支架浮体3.2,包括下支撑板3.21、立柱3.22、横肋3.23、上立体限位槽3.24。下支撑板3.21底部贴合连接浮体2上表面,用于支撑整个双支架浮体3.2。立柱3.22为两根或两根以上,用于连接下支撑板3.21及上立体限位槽3.24,通过不同的长度控制光伏组件5不同的安装倾角。横肋3.23用于加固立柱3.22,防止立柱3.22长期受力弯曲,上立体限位槽3.24为C型,与光伏组件5的边框配合,通过铝合金螺栓、不锈钢螺栓紧固,达到固定光伏组件5的作用。实施例3浮力验证及透光率计算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4如图15~17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4中支架采用双支撑柱支架浮体3.3,包括底部支撑板3.31、立柱本体3.32及上固定耳板3.33。底部支撑板3.31在立柱本体3.32底部两侧位置,呈薄板状,中间设有固定孔,通过膨胀螺钉固定于连接浮体2上;立柱本体3.32为长方体或圆锥体,上固定耳板3.33通过上连接件7与光伏组件5连接并固定,上固定耳板3.33及上连接件7与单支架浮体3.1形式中相应部分相同。光伏组件5一侧通过两个上连接件7分别固定在两个立柱本体3.32上,另一侧通过下连接件6固定在连接浮体2上。实施例4浮力验证及透光率计算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5如图18~21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5中连接浮体与支架浮体的连接方式为螺杆紧固式。单支架浮体3.1为薄板状,底部有和连接浮体中孔2.8内部设置的一个或多个螺杆2.9配合的螺孔3.1a,连接浮体中孔2.8内部侧面设有一个或多个螺杆2.9,与单支架浮体3.1侧面中间位置设置的螺孔3.1a相互配合,通过螺帽固定。实施例5浮力验证及透光率计算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本发明专利在充分保证水面光伏发电系统的浮力需求的前提下可提供多种透光率及浮力需求方案。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的具体变换,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周连续运维通道1a,所述四周连续运维通道为封闭的矩形结构1a,由长度方向的长通道1a.1和宽度方向的宽通道1a.2组成,所述长通道1a.1由连接浮体2和走道浮体1交替组成,所述宽通道1a.2由连接浮体2组成,所述四周连续运维通道1a内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条运维走道1b,所述运维走道1b由连接浮体2和走道浮体1交替组成,所述连接浮体2为矩形方体,所述连接浮体2宽度方向一条边外侧设置有踏板2.10,另一条边外侧设置有矩形凹槽2.3,所述矩形凹槽2.3的宽度与踏板2.10的宽度相同,所述连接浮体2中间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连接浮体中孔2.8,两端四角设置有位于中部同一高度的中位连接耳板2.1;所述走道浮体1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T型连接板1.1,所述T型连接板1.1包括横向顶端连接板1.1a与竖向连接板1.1b,所述竖向连接板1.1b的长度和高度均小于顶端连接板1.1a,竖向连接板1.1b上方形成卡槽1.1c,所述走道浮体1顶面设置有防滑凸起1.2;所述运维走道1b将四周连续运维通道1a内部分割成若干光伏发电区1c,所述若干光伏发电区1c内设置有发电支架网,所述发电支架网中每排连接浮体组上设置有一排光伏组件5,所述光伏组件5通过支架浮体3和上连接件7、下连接件6固定在连接浮体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走道浮体1、连接浮体2均为中空吹塑高密度聚乙烯外壳,内部填充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环保固体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浮体2的踏板2.10包括触水踏板2.10a与不触水踏板2.10b两种形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宽通道1a.2的连接浮体2上方铺设有格栅板4。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水踏板2.10a为矩形结构,外侧设有矩形台阶,与设置于连接浮体2另一端的矩形凹槽2.3相匹配,并通过束带沿踏板长度方向穿过对齐的长条孔系紧固定,或用铝合金螺栓、不锈钢螺栓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不触水踏板2.10b为矩形结构,外端中间位置设有长条孔,所述不触水踏板2.10b的外端嵌入另一个连接浮体2的矩形凹槽2.3内,并通过束带沿踏板长度方向穿过对齐的长条孔系紧固定,或用铝合金螺栓、不锈钢螺栓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浮体3的材质为内充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环保固体材料的中空吹塑高密度聚乙烯或铝合金,所述支架3有三种形式,分别是:单支架浮体3.1、双支架浮体3.2和双支撑柱支架浮体3.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支架浮体3.1为薄板状,底部有和连接浮体中孔2.8内部设置的支架限位凸起配合的凹槽3.11,所述单支架浮体3.1顶部两侧设有固定耳板3.12,体身上开设有椭圆状过风孔3.13;所述光伏组件5的一侧通过上连接件7固定在支架浮体3上,另一侧通过下连接件6固定在连接浮体2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件7为Z型辐板,所述Z型辐板包括上连接板7.1、中间连接板7.2与下支撑板7.3,所述上连接板7.1为倾斜板,设置有与光伏组件的安装孔配合固定的上组装孔7.1a;所述中间连接板7.2设有固定孔7.2a,所述固定孔7.2a固定于连接浮体2侧面;所述下支撑板7.3支撑于固定耳板3.1b下平台。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件6包括Z竖直辐板6.1与L竖直辐板6.2,所述Z型辐板6.1包括倾斜连接板6.11与支撑脚6.12,所述倾斜连接板6.11设置有与光伏组件5的安装孔配合固定的下组装孔6.11a;所述支撑脚6.12与连接浮体2接触;所述L竖直辐板6.2包括竖直装配板6.21与支撑板6.22,所述竖直装配板6.21设置有下固定孔6.21a,与连接浮体2侧壁接触,通过膨胀螺钉与连接浮体2固定,所述支撑板6.22支撑于连接浮体中位连接耳板2.1上。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浮体中孔2.8左右两侧位置设有三角形卡件2.4,卡件倾斜面与连接浮体2上表面形成夹角,用于限制单支架浮体3.1位置。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支架浮体3.2包括下支撑板3.21、立柱3.22、横肋3.23、上立体限位槽3.4,所述下支撑板3.21底部贴合连接浮体2上表面,所述立柱3.22为两根或两根以上,用于连接下支撑板3.21及上立体限位槽3.24,通过不同的长度控制光伏组件5不同的安装倾角;所述横肋3.23用于加固立柱3.22,所述上立体限位槽3.24为C型,与光伏组件5的边框配合,通过铝合金螺栓、不锈钢螺栓紧固,达到固定光伏组件5的作用。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5的下边框通过下连接件6固定在连接浮体2上。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件6包括Z竖直辐板6.1与L竖直辐板6.2,所述Z型辐板6.1包括倾斜连接板6.11与支撑脚6.12,所述倾斜连接板6.11设置有与光伏组件5的安装孔配合固定的下组装孔6.11a;所述支撑脚6.12与连接浮体2接触;所述L竖直辐板6.2包括竖直装配板6.21与支撑板6.22,所述竖直装配板6.21设置有下固定孔6.21a,与连接浮体2侧壁接触,通过膨胀螺钉与连接浮体2固定,所述支撑板6.22支撑于连接浮体中位连接耳板2.1上。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支撑柱支架浮体3.3包括底部支撑板3.31、立柱本体3.32及上固定耳板3.33,所述底部支撑板3.31在立柱本体3.32底部两侧位置,呈薄板状,中间设有固定孔,通过膨胀螺钉固定于连接浮体2上;所述立柱本体3.32为长方体或圆锥体,所述上固定耳板3.33通过上连接件7与光伏组件5连接并固定。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件7为Z型辐板,所述Z型辐板包括上连接板7.1、中间连接板7.2与下支撑板7.3,所述上连接板7.1为倾斜板,设置有与光伏组件的安装孔配合固定的上组装孔7.1a;所述中间连接板7.2设有固定孔7.2a,所述固定孔7.2a固定于连接浮体2侧面;所述下支撑板7.3支撑于固定耳板3.1b下平台。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支架浮体3.1为薄板状,底部有和连接浮体中孔2.8内部设置的螺杆2.9起配合的螺孔3.1a,所述单支架浮体3.1顶部两侧设有固定耳板3.12,体身上开设有椭圆状过风孔3.13;所述光伏组件5的一侧通过上连接件7固定在支架3上,另一侧通过下连接件6固定在连接浮体2上。

百度查询: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走道一体式固体填充阻水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