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热采辅助微生物复合吞吐的方法与应用_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_202011009017.5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申请日:2020-09-23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公开(公告)号:CN114427403B

主分类号:E21B43/22

分类号:E21B43/22;E21B43/24;C09K8/582;C09K8/584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4.16#授权;2022.05.20#实质审查的生效;2022.05.03#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采辅助微生物复合吞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筛选试验油藏;2、针对具体油藏温度及其产出液,筛选降低原油启动压力最强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并确定其浓度;3、筛选在油藏条件下降粘性能最好的功能性微生物并确定其接种浓度;4、筛选出合适的营养体系;5、现场试验;6、现场试验效果评价。本发明还公开了热采辅助微生物复合吞吐的方法在稠油油藏中的应用。本发明具有有益效果:1广泛地应用于能量不足低产低液的稠油油井;2方法合理、工艺简单、安全可靠,注入的功能性微生物和营养液可生物降解,绿色环保;3现场试验效果良好,现场试验单井增油500‑800吨。

主权项:1.一种热采辅助微生物复合吞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筛选试验油藏;2、针对具体油藏温度及其产出液,筛选降低原油启动压力最强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并确定其浓度;3、筛选在油藏条件下降粘性能最好的功能性微生物并确定其接种浓度;4、筛选出合适的营养体系;5、现场试验;6、现场试验效果评价,其中:步骤1中筛选试验油藏的具体标准如下:原油粘度10000原油粘度50000mPa.s、油藏温度40℃、渗透率500×10-3md、地层水矿化度50000mgL;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将与试验油藏渗透率相同的胶结岩心分别饱和试验油藏地层水、2-4wt%生物表面活性剂试验油藏地层水溶液,随后将所述胶结岩心在试验油藏的油藏温度下饱和试验油藏的原油,记录压力变化,筛选出降低原油启动压力最好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并确定其浓度;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31、取试验油藏的产出液150ml装入厌氧瓶中,无菌操作接入不同的功能性微生物及其营养液,然后再加入试验油藏的原油15-20g,然后将所述厌氧瓶放置在恒温箱箱中培养15-30d,恒温箱的温度设定为试验油藏的油藏温度,实验过程中观察原油乳化情况,实验结束后进行原油粘度的测定,筛选出乳化和降粘效果最好的功能性微生物;32、取试验油藏的产出液150ml装入厌氧瓶中,无菌操作接入接种浓度为5wt%-20wt%的步骤31筛选出的功能性微生物及其营养液,然后再加入试验油藏的原油15-20g,然后将所述厌氧瓶放置在恒温箱箱中培养15-30d,恒温箱的温度设定为试验油藏的油藏温度,实验结束后进行原油粘度的测定,筛选出降粘效果最好的功能性微生物的接种浓度;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取试验油藏的产出液150ml装入厌氧瓶中,配置CN比为1~25:1的筛选出的营养液,无菌操作接入筛选出的最好的接种浓度5wt%-20wt%的功能性微生物发酵液,其次加入试验油藏的原油15-20g,然后将厌氧瓶放置在恒温箱箱中培养15-30d,恒温箱的温度设定为试验油藏的温度,实验过程中观察厌氧瓶中的原油流动情况,实验结束后进行原油粘度的测定,筛选出原油流动性最好和降粘性能最强的营养体系;步骤5分两个段塞注入,具体工艺如下:51第一个段塞注入具有筛选出的相应浓度2-4%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注入过程中用本区块注入水稀释,使用调剖泵系统由油井油套环空注入,注入速度20-30m3h,注入压力≤15MPa;52第二个段塞注入5wt-20wt%筛选出的降粘性能最好的功能性微生物及其营养液,注入过程中用本区块注入水稀释,使用调剖泵系统由油井油套环空注入,注入速度20-30m3h,注入压力≤第一段塞压力;53油井注入完毕后关井15-30天,让功能性微生物在地下充分发酵代谢反应,关井期间观察套压和油压变化;54开井生产后,根据回压≥0.5MPa,产出液原油粘度≥1000mp.s,表面张力≥45mNm,进行热采引效,注入蒸汽100-300方,关井3-5天后开井监测生产动态;所述的功能性微生物包括不动杆菌、地芽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一种热采辅助微生物复合吞吐的方法与应用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