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行李传送车及行李传送方法_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威迪思汽车设计服务有限公司_201710833283.1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威迪思汽车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7-09-15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公开(公告)号:CN107720130B

主分类号:B65G23/44

分类号:B65G23/44;B65G21/12;B65G21/14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4.26#授权;2018.05.22#著录事项变更;2018.03.20#实质审查的生效;2018.02.23#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有主传送装置、柔性传送装置和装卸装置的电动行李传送车以及使用该行李传送车的行李传送方法,其中柔性传送装置包括行走装置和可弯曲前行的柔性输送装置,柔性传送装置的设置避免了机舱内的行李搬运工作,同时,柔性传送装置和装卸装置内部传送机构可实现升降与伸缩,该设计提高了行李加载点与卸货点的对位精准度,大大降低行李堆垛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

主权项:1.一种行李传送车,包括车辆以及安装在车辆上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主传送装置和柔性传送装置,所述车辆上还装有控制主传送装置升降的举升机构,所述主传送装置具有可双向传送的主传送带,所述柔性传送装置包括行走装置和可弯曲前行的柔性输送装置,所述柔性传送装置通过所述柔性输送装置与所述主传送装置的上端对接,所述主传送装置的下端安装于所述车辆上;所述行走装置前段设有上输送机构,上输送机构包括可双向输送货物的上传送皮带;上输送机构通过第一转轴可旋转地活动连接在行走装置固定架上,上输送机构下表面前端与行走装置固定架底面间连接有第一举升机构,实现上输送机构的升降操作;上输送机构设有可使所述上传送皮带被进一步延长或缩短的第一皮带伸缩机构;行走装置下表面设有内置电动机的电动滚轮;所述主传送装置的下端还连接有一装卸装置,装卸装置由装卸装置固定架和安装于其上方的下输送机构组成,下输送机构包括可双向输送货物的下传送皮带;装卸装置一侧设有对称分布的两支悬臂,两支悬臂相互平行,且分别与水平面形成一相同的夹角,悬臂上端分别设有通孔,两个通孔分别可旋转活动套接在主传送装置的下端两侧,悬臂下端分别活动连接一可伸缩的第二举升机构,第二举升机构的另一端安装在车辆上,装卸装置的装卸装置固定架通过第二转轴与固定连接两悬臂的连接件活动连接,第二转轴与下传送皮带所在平面垂直,从而下输送机构随装卸装置固定架绕第二转轴进行左右摆动;下输送机构还设有可使下传送皮带被进一步延长或缩短的第二皮带伸缩机构。

全文数据:一种行李传送车及行李传送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物件传送、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李传送车及行李传送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设有柔性传送装置的电动行李传送车。背景技术[0002]目前,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机场数量也在迅速增加,而与此同时,许多机场散装货物运输量的不断增加使得各机场对行李传送车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专利ZL200710047377.2公开了我国现有行李传送车的基本结构,行李传送车一般由车身以及设置在车身上的可升降传送架组成,利用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联合驱动传送架实现机场内飞机与地面间行李的传递。[0003]显然,行李传送车的出现使得行李的转移操作更加简单方便,通过在飞机与地面间构建传送架可大大减少行李搬运的工作量。但目前的行李传送车还存在以下问题:1、为避免传送架倾角过大而使行李传送过程中发生滚落,往往设计行李传送车具有较长的车长,一般行李传送车整车长达11米,由于传送车整车过长,其转弯半径过大,作业时机动性差,转场效率低,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2、行李传送车虽然解决了飞机与地面间的行李传送问题,但其在行李加载与行李卸货时操作依然较为不便,机舱内行李加载时,现有行李传送车只能将行李传输到机舱口,后期只能通过人工搬运对行李进行转移并堆垛,而飞机货舱内部高度仅仅1.5m,搬运距离达20余米,劳动强度较大;3、由于行李传送车与行李转运车间存在高度差,因此,在行李加载时往往也需要通过人工搬运将行李转运车上堆垛的行李转移到行李传送车上,如此一来每次行李转移都需要大量人工进行操作,工作效率低、行李易损坏,而且长时间、高强度装卸作业易引起工人肩部、腰部、腿部损伤等职业病。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在机舱内将行李运送到指定位置的行李传送车及行李传送方法,进而提升行李传送过程中加载行李与堆叠行李的便利性,提高行李传送效率,降低工人作业量。[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行李传送车,包括车辆以及安装在车辆上的传送装置,其中,传送装置包括主传送装置和柔性传送装置,车辆上还装有控制主传送装置升降的举升机构,实现主传送装置与机舱舱口的对接,主传送装置具有可双向传送的主传送带,满足行李货物装卸载需求,柔性传送装置包括行走装置和可弯曲前行的柔性输送装置,柔性输送装置可让行李货物直接抵达机舱内任意角落,降低机舱内货物行李搬运难度,柔性传送装置通过柔性输送装置与主传送装置的上端对接,主传送装置的下端安装于车辆上。[0006]较佳的,柔性输送装置可隐藏的活动安装在主传送装置内,主传送装置上还设有推拉机构,柔性输送装置在推拉机构作用下进出主传送装置的上端。[0007]较佳的,主传送装置包括长条形的固定架,固定架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主动辊和从动辊,主传送带同时绕接主动辊和从动辊,并在主动辊驱动下进行双向传送;主动辊和从动辊间设有张紧机构,主传送带穿过张紧机构内部并由张紧机构调节主传送带松紧;主传送带下方留有隐藏柔性传送装置的空间,空间内固定有推拉机构。[0008]较佳的,张紧机构包括张紧螺栓、张紧支架、限位螺母、左张紧辊和右张紧辊,张紧支架固定在一转动辊中段,左张紧辊、右张紧辊与转动辊固定连接并分别分布在转动辊两侧,转动辊可转动的连接在固定架上,张紧螺栓沿主传送带行进方向依次穿过固定架和张紧支架并被限位螺母锁紧,张紧机构可对主传送带进行张紧防松,避免主传送带打滑。[0009]较佳的,主传送装置的下端转动连接在车辆的底盘尾部中间,底盘前段中间固定设有两个举升机构,举升机构的上端各分别设置一滑块,滑块分别套接在主传送装置两侧的滑轨上。[0010]较佳的,为解决柴油动力造成的尾气污染、噪音污染等环保问题,同时为了提高行李传送车稳定性,车辆为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电动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底盘的两侧上方。[0011]较佳的,推拉机构包括驱动装置、主动链轮、链条、从动链轮、张紧轮,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主动链轮同轴固定连接,链条依次绕过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后形成闭合的链条圈,张紧轮抵压并设置在链条圈外部,张紧轮可上下移动实现对链条圈的张紧与放松;链条上还固定有链条连接板,链条连接板与柔性传送装置尾部的固定板固定连接。[0012]较佳的,主传送装置的下端还连接有可左右摆动且可升降的装卸装置,实现与不同方向、高度货物行李的对接,装卸装置上设有可伸缩的下输送机构,进一步延长货物行李的传送行程。[0013]采用上述行李传送车的一种行李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驾驶载有主传送装置、柔性传送装置和装卸装置的行李传送车到达机舱下方合适位置,并将行李转运车开到行李传送车附近合适位置;步骤二:启动控制主传送装置升降的举升机构,使长条形的主传送装置上端与机舱口平齐后保持主传送装置静止;步骤三:启动主传动装置内部推拉机构,通过推拉机构的链条驱动隐藏在主传送装置内的柔性传送装置,让柔性传送装置从主传送装置上端开口推出,柔性传送装置包括行走装置和可弯曲前行的柔性输送装置,柔性输送装置在行走装置驱动下在机舱内弯曲前行并使行走装置停留在机舱内行李堆放点,启动控制柔性传送装置中上输送机构升降的第一举升机构,让行走装置中的上输送机构到达指定高度,并启动第一皮带伸缩机构,拉长上传送皮带到指定长度;步骤四:启动控制装卸装置升降的第二举升机构,让装卸装置中的下输送机构到达指定高度,并启动第二皮带伸缩机构,拉长下传送皮带到指定长度,并调整好下输送机构朝向;步骤五:启动装卸装置的下输送机构、主传送装置的主传送带、柔性传送装置的柔性输送装置和上输送机构,从下输送机构或上输送机构加载行李,行李依次经装卸装置、主传送装置、柔性传送装置进行传输或者行李依次经柔性传送装置、主传送装置、装卸装置进行传输,从上输送机构或下输送机构卸载行李并堆放。[0014]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1•采用电力驱动的电动汽车,解决内燃机尾气排放、高噪音的环保难题,提升行李传送车传送过f呈行李稳定性,有效避免因车辆震动导致行李滑落;2•采用主传送装置、柔性传送装置、装卸装置配合作业,满足行李点到点的运输要求,避免了机舱内行李搬运工作,减少工人职业病的发生;3•柔性传送装置和装卸装置均配备伸缩机构与升降机构,可提高行李加载点与卸货点的对位精准度,大大降低行李堆垛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4.柔性传送装置的可隐藏设计以及装卸装置的增加使得设计行李传送车时可以缩短车长,进而提升行李传送车转场的灵活性。附图说明[0015]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主传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主传送装置中张紧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主传送装置中张紧机构张紧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是主传送装置中推拉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柔性传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是柔性传送装置中行走装置结构示意图;图8是柔性传送装置中柔性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9是柔性传送装置中第一皮带伸缩机构收起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装卸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0017]本发明所揭示的是一种行李传送车,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行李传送车包括车辆3以及安装在车辆3上的传送装置,该传送装置包括主传送装置1和柔性传送装置2,其中,主传送装置1的上端与柔性传送装置2连接,下端安装于车辆3上,主传送装置1上具有可双向传送的主传送带11,实现承载行李并进行上下双向传输。车辆3上还装有控制主传送装置1升降的举升机构31,主传送装置1在举升机构31作用下与水平面形成不同大小倾角,实现不同机型不同高度机舱口与地面间的对接。柔性传送装置2包括行走装置21和可弯曲前行的柔性输送装置22,柔性传送装置2通过柔性输送装置22与主传送装置1的上端对接,柔性传送装置2可在飞机货舱内任意弯曲前行,将货物行李传送到所需堆垛位置,显然柔性传送装置2的应用降低了从机舱口到堆垛位置间行李搬运的劳动强度。[0018]为了解决柴油动力造成的尾气污染、噪音污染等环保问题,同时为了避免发动机运行过程中震动对行李传送车稳定性的影响,本实施例采用电动汽车作为车辆主体,电动汽车包括车头32和位于车头后方的底盘33,驱动车子前行的电动驱动装置34固定安装在底盘33的两侧上方,而主传送装置1安装在底盘33中间。具体的,主传送装置1的下端转动连接在车辆的底盘33尾部中间,主传送装置1可绕下端的固定轴进行上下摆动。底盘33前段中间固定设有两个举升机构31,举升机构31的上端各分别设置一滑块34,滑块34分别套接在主传迗装置1两侧的滑轨13上,两个举升机构31同步控制主传送装置丨的上端进行上下移动,举升机构31—般米用液压驱动机构。[0019]主传送装置1包括长条形的固定架10,固定架1〇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主动辊12和从动辊14,主传送带11同时绕接主动辊12和从动辊14,主动辊12与第一电机15的输出轴同轴连接,第一电机15驱动主动辊12带动主传送带11实现货物在主传送带^上进行连续双向传送。进一步,如图2所示,主动辊12和从动辊14间还设有张紧机构4,主传送带11穿过张紧机构4内部并由张紧机构4调节主传送带11松紧。张紧机构4包括张紧螺栓41、张紧支架42、限位螺母43、左张紧辊44、右张紧辊45和转动辊46,张紧支架42固定在转动辊46中段,左张紧辊44、右张紧辊45与转动辊46固定连接并分别分布在转动辊46两侧,主传动带11依次绕过左张紧辊44上方和右张紧辊45下方,转动辊46可转动的连接在固定架10上,张紧螺栓41沿主传送带11行进方向依次穿过固定架10和张紧支架42并被限位螺母43锁紧。张紧机构4可对载货需要对主传送带11进行张紧防松,避免主传送带11打滑,具体的,对比图3和图4所示,当张紧螺栓41拧紧时,其在限位螺母43作用下将拉动张紧支架42向左移动,张紧支架42进而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转动辊46转动,而与转动辊46固定连接的左张紧辊44和右张紧辊45则绕着转动辊站轴线进行顺时针旋转,左张紧辊44位置向上移动,右张紧辊45位置向下移动,由^于主传动带1与左张紧辊44、右张紧辊45的位置关系,上述调整增加了主传送带11绕经距离,起到张紧作用。当张紧螺栓41拧松时,张紧机构4在主传送带11回复力作用下,上述过程相反。[0020]如图1所示,主传送带11下方留有隐藏柔性传送装置2的空间16,空间16内固定有推拉机构5,通过推拉机构5,柔性传送装置2中的柔性输送装置22可隐藏的活动安装在主传送装置1内,柔性输送装置2在推拉机构5作用下进出主传送装置1的上端。具体的,推拉机构5固定在固定架10底面,如图5所示,推拉机构5包括驱动装置51、主动链轮52、链条53、从动链轮54、张紧轮55,驱动装置51输出轴通过轴承与主动链轮52同轴固定连接,链条53依次绕过主动链轮54和从动链轮54后形成闭合的链条圈,张紧轮55抵压设置在链条圈外部,张紧轮55可上下移动,实现对链条M松紧的控制。当张紧轮55下压并锁紧时,可对链条53起张紧作用。链条53上还固定有链条连接板56,链条连接板56与柔性传送装置2尾部的固定板20固定连接。[0021]主传送装置1上端与柔性传送装置2对接,如图6-7所示,柔性传送装置2中,行走装置21为柔性传送装置2的头部,柔性输送装置22位于行走装置21后端并在行走装置21带动下在机舱内弯曲前进。其中,行走装置21又包括有驱动装置23、驱动链轮24,驱动装置23可选择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轴承与驱动链轮24同轴连接。柔性输送装置22包括支撑装置25和活动安装在支撑装置25上的侧弯链板26,侧弯链板26固定在一驱动链条27上,驱动链条27绕接在行走装置21中的驱动链轮24上,在步进电机驱动下相对支撑装置25向前或向后移动,侧弯链板26在驱动链条27带动下也相对支撑装置25向前或向后移动。支撑装置25—方面对侧弯链板26起支承与导向作用,同时其底面也设有滚轮251,同样会随着行走装置21弯曲前进。柔性输送装置22尾部设有随动固定架28,随动固定架28对柔性输送装置22的尾部起到支承作用,随动固定架28底部可以设置万向轮实现其移动。随动固定架28内设有第二从动链轮29,对驱动链条27起转向作用,随动固定架28后侧固定一固定板20,与主传送装置1内的推拉机构5进行固定连接。[0022]如图7和9所示,行走装置21前段还设有可升降操作的上输送机构6,上输送机构6包括上传送皮带61,上传送皮带61在内部驱动机构作用下可向前或向后进行双向输送货物。上输送机构6通过第一转轴62可旋转的活动连接在行走装置固定架63上,上输送机构6可绕第一转轴62上下摆动,上输送机构6下表面前端与行走装置固定架63底面间连接有第一举升机构64,实现上输送机构6的升降操作,第一举升机构64可以选择电动推杆或液压筒等。上输送机构6还设有第一皮带伸缩机构65,第一皮带伸缩机构65可使上述上传送皮带61被进一步延长或缩短,通过第一举升机构64与第一皮带伸缩机构65的配合操作,上传送皮带61的前端可举升、伸缩到合适的堆垛位置,方便货物的装卸与堆垛。行走装置21下表面还可设有内置电动机的电动滚轮66,电动滚轮66可正、反转动,从而使行走装置21具备前进或后退的牵引力,电动滚轮66与推拉机构同时使用,共同牵引柔性传送装置2前进或后退。[0023]更进一步,如图1所示,为了解决主传送装置1与行李转运车间的对接问题,主传送装置1的下端还连接有一装卸装置7,如图10所示,装卸装置7由装卸装置固定架73和安装于其上方的下输送机构8组成,下输送机构8包括下传送皮带81,下传送皮带81在内部驱动结构作用下可向前或向后进行双向输送货物。装卸装置7—侧设有对称分布的两支悬臂71,两支悬臂71相互平行,且分别与水平面形成一相同的夹角,悬臂71与主传送装置1或车辆3间实现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悬臂71上端分别设有通孔72,两个通孔72分别可旋转活动套接在主传送装置1的从动辊14的两端,悬臂71可带动装卸装置7独立于从动辊14绕从动辊14轴线上下自由摆动。悬臂71下端分别活动连接一第二举升机构74,第二举升机构74的另一端安装在车辆3上,第二举升机构74通过伸缩控制可让悬臂71绕从动辊14轴线可控的上下摆动,进而带动装卸装置7进行可控升降运动,第二举升机构74同样可以选择电动推杆或液压筒等。[0024]装卸装置7的装卸装置固定架73通过第二转轴72与固定连接两悬臂71的连接件75活动连接,第二转轴72与下传送皮带81所在平面垂直,因此下输送机构8可随装卸装置固定架73绕第二转轴72进行左右摆动,以对接来自不同方向的行李。进一步,连接件75与装卸装置固定架73间还可设置定位模块,来保持装卸装置固定朝向某个特定方向。[0025]下输送机构8还设有第二皮带伸缩机构82,第二皮带伸缩机构82可使下传送皮带81被进一步延长或缩短。通过第二举升机构74、第二皮带伸缩机构82和装卸装置固定架73的配合操作,下传送皮带81可实现上下升降、前后伸缩、左右摇摆等操作,使得下传送皮带81末端能对准行李转运车上不同方位的行李,方便行李的加载与卸载。[0026]工作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驾驶载有主传送装置1、柔性传送装置2和装卸装置7的行李传送车到达机舱下方合适位置,并将行李转运车开到行李传送车附近合适位置;步骤二:启动控制主传送装置升降的举升机构31,使长条形的主传送装置1上端与机舱口平齐后保持主传送装置1静止;步骤三:启动主传动装置1内部推拉机构5,通过推拉机构5的链条53驱动隐藏在主传送装置1内的柔性传送装置2,让柔性传送装置2从主传送装置1上端开口推出,柔性传送装置2包括行走装置21和可弯曲前行的柔性输送装置22,柔性输送装置22在行走装置21驱动下在机舱内弯曲前行并使行走装置21停留在机舱内行李堆放点,启动控制柔性传送装置2中上输送机构6升降的第一举升机构64,让行走装置21中的上输送机构6到达指定高度,并启动第一皮W伸缩机构65,拉长上传送皮带61到指定长度;步骤四:启动控制装卸装置7升降的第二举升机构?4,让装卸装置7中的下输送机构8到达指定高度,并启动第二皮带伸缩机构82,拉长下传送皮带81到指定长度,并调整好下输送机构8朝向;步骤五:启动装卸装置7的下输送机构8、主传送装置1的主传送带11、柔性传送装置2的柔性输送装置22和上输送机构6,从下输送机构8或上输送机构6加载行李,行李依次经装卸装置7、主传送装置1、柔性传送装置2进行传输或者行李依次经柔性传送装置2、主传送装置1、装卸装置7进行传输,从上输送机构6或下输送机构8卸载行李并堆放。[0027]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己,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但凡依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行李传送车,包括车辆以及安装在车辆上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主传送装置和柔性传送装置,所述车辆上还装有控制主传送装置升降的举升机构,所述主传送装置具有可双向传送的主传送带,所述柔性传送装置包括行走装置和可弯曲前行的柔性输送装置,所述柔性传送装置通过所述柔性输送装置与所述主传送装置的上端对接,所述主传送装置的下端安装于所述车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李传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输送装置可隐藏的活动安装在所述主传送装置内,所述主传送装置上还设有推拉机构,所述柔性输送装置在所述推拉机构作用下进出所述主传送装置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李传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送装置包括长条形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传送带同时绕接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并在所述主动辊驱动下进行双向传送;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间设有张紧机构,所述主传送带穿过所述张紧机构内部并由所述张紧机构调节所述主传送带松紧;所述主传送带下方留有隐藏所述柔性传送装置的空间,空间内固定有所述推拉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行李传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张紧螺栓、张紧支架、限位螺母、左张紧辊和右张紧辊,所述张紧支架固定在一转动辊中段,所述左张紧辊、右张紧辊与所述转动辊固定连接并分别分布在所述转动辊两侧,所述转动辊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张紧螺栓沿所述主传送带行进方向依次穿过所述固定架和所述张紧支架并被所述限位螺母锁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李传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送装置的下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车辆的底盘尾部中间,所述底盘前段中间固定设有两个举升机构,所述举升机构的上端各分别设置一滑块,所述滑块分别套接在所述主传送装置两侧的滑轨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行李传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为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的电动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底盘的两侧上方。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李传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机构包括驱动装置、主动链轮、链条、从动链轮、张紧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链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链条依次绕过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后形成闭合的链条圈,所述张紧轮抵压并设置在所述链条圈外部,所述张紧轮可上下移动;所述链条上还固定有链条连接板,所述链条连接板与所述柔性传送装置尾部的固定板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李传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送装置的下端还连接有可左右摆动且可升降的装卸装置,所述装卸装置上设有可伸缩的下输送机构。9.一种行李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驾驶载有主传送装置、柔性传送装置和装卸装置的行李传送车到达机舱下方合适位置,并将行李转运车开到所述行李传送车附近合适位置;步骤二:启动控制主传送装置升降的举升机构,使长条形的主传送装置上端与机舱口平齐后保持主传送装置静止;步骤三:启动所述主传动装置内部推拉机构,通过所述推拉机构的链条驱动隐藏在主传送装置内的柔性传送装置,让所述柔性传送装置从所述主传送装置上端开口推出,所述柔性传送装置包括行走装置和可弯曲前行的柔性输送装置,所述柔性输送装置在所述行走装置驱动下在机舱内弯曲前行并使行走装置停留在机舱内行李堆放点,启动控制所述柔性传送装置中上输送机构升降的第—举升机构’让所迚仃疋莰直十即切丨似」日定高度,并启动第一皮带伸缩机构,拉长上传送皮带到指定长度;步骤四:启动控制所述装卸装置升降的第二举升机构,让所述装卸装置中的下输送机构到达指定高度,并启动第二皮带伸缩机构,拉长下传送皮带到指定长度,并调整好所述下输送机构朝向;步骤五:启动所述装卸装置的下输送机构、主传送装置的主传送带、柔性传送装置的柔性输送装置和上输送机构,从下输送机构或上输送机构加载行李,行李依次经装卸装置、主传送装置、柔性传送装置进行传输或者行李依次经柔性传送装置、主传送装置、装卸装置进行传输,从上输送机构或下输送机构卸载行李并堆放。

百度查询: 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威迪思汽车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行李传送车及行李传送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