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新型自卸半挂车_刘全东_202010302015.9 

申请/专利权人:刘全东

申请日:2020-04-16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公开(公告)号:CN111301267B

主分类号:B60P3/22

分类号:B60P3/22;B60R19/02;B60R19/56;B60S9/02;B65D88/54;B65D90/66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4.26#授权;2021.03.12#实质审查的生效;2020.06.19#公开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自卸半挂车,车架前部设支架A,支架A顶部设液压马达A,车架前部设框架B,车架中部设框架C,车架后部设框架D,框架B左侧设托轮A、液压马达B,框架B右侧设托轮B、液压马达C,框架C左侧设托轮C、液压马达D,框架C右侧设托轮D、液压马达E,框架D左侧设托轮E、液压马达F,框架D右侧设托轮F、液压马达G,车架上设罐体,液压马达A主轴贯穿罐体前部,罐体内部分别设螺旋叶片A、螺旋叶片B,液压马达A主轴分别与螺旋叶片A、螺旋叶片B前端固定,罐体前部套设环形导轨A,罐体中部套设环形导轨B,罐体中部套设环形导轨C,罐体后部设后盖组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卸料速度快。

主权项:1.一种新型自卸半挂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支架A(2)、液压马达A(3)、框架B(4)、框架C(5)、框架D(6)、托轮A(7)、液压马达B(8)、托轮B(9)、液压马达C(10)、托轮C(11)、液压马达D(12)、托轮D(13)、液压马达E(14)、托轮E(15)、液压马达F(16)、托轮F(17)、液压马达G(18)、罐体(19)、罐盖(20)、螺旋叶片A(21)、螺旋叶片B(22)、环形导轨A(23)、环形导轨B(24)、环形导轨C(25)、后盖组件(26),车架(1)上表面前部固定设置支架A(2),所述支架A(2)顶部固定设置液压马达A(3),所述车架(1)前部固定设置框架B(4),所述车架(1)中部固定设置框架C(5),所述车架(1)后部固定设置框架D(6),所述框架B(4)左侧分别固定设置托轮A(7)、液压马达B(8),所述液压马达B(8)的主轴与所述托轮A(7)的主轴固定连接,所述框架B(4)右侧分别固定设置托轮B(9)、液压马达C(10),所述液压马达C(10)的主轴与所述托轮B(9)的主轴固定连接,所述框架C(5)左侧分别固定设置托轮C(11)、液压马达D(12),所述液压马达D(12)的主轴与所述托轮C(11)的主轴固定连接,所述框架C(5)右侧分别固定设置托轮D(13)、液压马达E(14),所述液压马达E(14)的主轴与所述托轮D(13)的主轴固定连接,所述框架D(6)左侧分别固定设置托轮E(15)、液压马达F(16),所述液压马达F(16)的主轴与所述托轮E(15)的主轴固定连接,所述框架D(6)右侧分别固定设置托轮F(17)、液压马达G(18),所述液压马达G(18)的主轴与所述托轮F(17)的主轴固定连接,所述车架(1)上设置罐体(19),且所述罐体(19)上设置多个罐盖(20),所述罐体(19)位于所述框架B(4)、框架C(5)、框架D(6)内侧,液压马达A(3)主轴贯穿所述罐体(19)前部,所述罐体(19)内部分别设置螺旋叶片A(21)、螺旋叶片B(22),且所述液压马达A(3)主轴分别与所述螺旋叶片A(21)、螺旋叶片B(22)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叶片A(21)、螺旋叶片B(22)的右端与所述罐体(19)右端面平齐,所述罐体(19)前部固定套设环形导轨A(23),所述环形导轨A(23)分别位于所述托轮A(7)、托轮B(9)上方,所述罐体(19)中部固定套设环形导轨B(24),所述环形导轨B(24)分别位于所述托轮C(11)、托轮D(13)上方,所述罐体(19)中部固定套设环形导轨C(25),所述环形导轨C(25)分别位于所述托轮E(15)、托轮F(17)上方,所述罐体(19)后部设置后盖组件(26),所述的罐体(19)后部配合设置后盖组件(26),所述后盖组件(26)包括后盖A(2601)、拐臂A(2602)、翻边结构A(2603)、油缸A(2604)、连接板A(2605)、连接管A(2606)、后盖B(2607)、油缸B(2608)、螺栓A(2609)、倒U形耳片A(2610)、螺母A(2611)、连接座A(2612)、油缸C(2613)、防脱钩A(2614)、L形连接板A(2615)、限位板A(2616),所述罐体(19)后部设置后盖A(2601),所述后盖A(2601)前部设置翻边结构A(2603),所述后盖A(2601)后侧壁上部固定设置拐臂A(2602),所述拐臂A(2602)前部与所述框架D(6)后部上侧铰接,所述框架D(6)左、右侧分别铰接油缸A(2604),所述油缸A(2604)主轴端分别与所述后盖A(2601)上相邻的翻边结构A(2603)铰接,连接板A(2605)前端与所述车架(1)后部固定连接,连接管A(2606)前端与所述后盖A(2601)后侧壁下部固定连接,后盖B(2607)上端与所述连接管A(2606)上端铰接,连接管A(2606)左、右侧分别设置油缸B(2608),所述油缸B(2608)下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板A(2605)铰接,所述油缸B(2608)主轴端分别与所述后盖B(2607)铰接,所述连接管A(2606)外侧壁左、右侧分别铰接螺栓A(2609),所述后盖B(2607)外侧壁左、右侧分别固定设置倒U形耳片A(2610),所述螺栓A(2609)后部分别位于相邻的所述倒U形耳片A(2610)内侧,每个所述螺栓A(2609)配合设置螺母A(2611),所述车架(1)左、右侧分别设置连接座A(2612),每个所述连接座A(2612)分别与所述框架D(6)下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连接座A(2612)上分别铰接防脱钩A(2614),所述车架(1)左、右侧分别设置油缸C(2613),每个所述油缸C(2613)分别与所述框架D(6)下部固定铰接,所述油缸C(2613)主轴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防脱钩A(2614)前部铰接,所述防脱钩A(2614)上端位于相邻的所述后盖A(2601)上的翻边结构A(2603)下边缘上部,所述框架D(6)后侧壁左、右侧分别固定设置多个L形连接板A(2615),所述后盖A(2601)上的所述翻边结构A(2603)后侧壁左、右侧分别铰接设置多个限位板A(2616),且所述限位板A(2616)与所述L形连接板A(2615)数量相同,每个所述限位板A(2616)分别与相邻的所述限位板A(2616)相配合,所述的罐体(19)后部配合设置后盖组件(26),所述后盖组件(26)包括后盖C(2701)、翻边结构B(2703)、连接板B(2705)、连接管B(2706)、后盖D(2707)、油缸D(2708)、螺栓B(2709)、倒U形耳片B(2710)、螺母B(2711)、连接座B(2712)、油缸E(2713)、防脱钩B(2714)、L形连接板B(2715)、限位板B(2716),所述罐体(19)后部设置后盖C(2701),所述后盖C(2701)前部设置翻边结构B(2703),所述后盖C(2701)上的所述翻边结构B(2703)右部与所述框架D(6)右部铰接,连接板B(2705)前端与所述车架(1)后部固定连接,连接管B(2706)前端与所述后盖C(2701)后侧壁下部固定连接,后盖D(2707)上端与所述连接管B(2706)上端铰接,连接管B(2706)左、右侧分别设置油缸D(2708),所述油缸D(2708)下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板B(2705)铰接,所述油缸D(2708)主轴端分别与所述后盖D(2707)铰接,所述连接管B(2706)外侧壁左、右侧分别铰接螺栓B(2709),所述后盖D(2707)外侧壁左、右侧分别固定设置倒U形耳片B(2710),所述螺栓B(2709)后部分别位于相邻的所述倒U形耳片B(2710)内侧,每个所述螺栓B(2709)配合设置螺母B(2711),所述车架(1)左、右侧分别设置连接座B(2712),每个所述连接座B(2712)分别与所述框架D(6)下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连接座B(2712)上分别铰接防脱钩B(2714),所述车架(1)左、右侧分别设置油缸E(2713),每个所述油缸E(2713)分别与所述框架D(6)下部固定铰接,所述油缸E(2713)主轴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防脱钩B(2714)前部铰接,所述防脱钩B(2714)上端位于相邻的所述后盖C(2701)上的翻边结构B(2703)下边缘上部,所述框架D(6)后侧壁左侧固定设置多个L形连接板B(2715),所述后盖C(2701)上的所述翻边结构B(2703)后侧壁左侧铰接设置多个限位板B(2716),且所述限位板B(2716)与所述L形连接板B(2715)数量相同,每个所述限位板B(2716)分别与相邻的所述限位板B(2716)相配合,所述的罐体(19)后部配合设置后盖组件(26),所述后盖组件(26)包括梯形料斗A(2801)、拐臂B(2802)、翻边结构C(2803)、油缸F(2804)、连接座C(2812)、油缸G(2813)、防脱钩C(2814)、L形连接板C(2815)、限位板C(2816)、连接板K(2817)、导向板A(2818),所述罐体(19)后部设置梯形料斗A(2801),所述梯形料斗A(2801)前部设置翻边结构C(2803),所述梯形料斗A(2801)内侧前上部设置连接板K(2817),所述连接板K(2817)左、右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板K(2817)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K(2817)后侧壁上部固定设置拐臂B(2802),所述拐臂B(2802)前部与所述框架D(6)后部上侧铰接,所述梯形料斗A(2801)内侧前下部设置导向板A(2818),且所述导向板A(2818)与所述梯形料斗A(2801)固定连接,所述框架D(6)左、右侧分别铰接油缸F(2804),所述油缸F(2804)主轴端分别与所述梯形料斗A(2801)上相邻的翻边结构C(2803)铰接,所述车架(1)左、右侧分别设置连接座C(2812),每个所述连接座C(2812)分别与所述框架D(6)下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连接座C(2812)上分别铰接防脱钩C(2814),所述车架(1)左、右侧分别设置油缸G(2813),每个所述油缸G(2813)分别与所述框架D(6)下部固定铰接,所述油缸G(2813)主轴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防脱钩C(2814)前部铰接,所述防脱钩C(2814)上端位于相邻的所述梯形料斗A(2801)上的翻边结构C(2803)下边缘上部,所述框架D(6)后侧壁左、右侧分别固定设置多个L形连接板C(2815),所述梯形料斗A(2801)上的所述翻边结构C(2803)后侧壁左、右侧分别铰接设置多个限位板C(2816),且所述限位板C(2816)与所述L形连接板C(2815)数量相同,每个所述限位板C(2816)分别与相邻的所述限位板C(2816)相配合,所述的罐体(19)后部配合设置后盖组件(26),所述后盖组件(26)包括梯形料斗B(2901)、翻边结构D(2903)、连接座D(2912)、油缸H(2913)、防脱钩D(2914)、L形连接板D(2915)、限位板D(2916)、连接板B(2917)、导向板B(2918),所述罐体(19)后部设置梯形料斗B(2901),所述梯形料斗B(2901)前部设置翻边结构D(2903),所述梯形料斗B(2901)上的所述翻边结构D(2903)右部与所述框架D(6)右部铰接,所述梯形料斗B(2901)内侧前下部设置导向板B(2918),且所述导向板B(2918)与所述梯形料斗B(2901)固定连接,所述车架(1)左、右侧分别设置连接座D(2912),每个所述连接座D(2912)分别与所述框架D(6)下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连接座D(2912)上分别铰接防脱钩D(2914),所述车架(1)左、右侧分别设置油缸H(2913),每个所述油缸H(2913)分别与所述框架D(6)下部固定铰接,所述油缸H(2913)主轴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防脱钩D(2914)前部铰接,所述防脱钩D(2914)上端位于相邻的所述梯形料斗B(2901)上的翻边结构D(2903)下边缘上部,所述框架D(6)后侧壁左侧固定设置多个L形连接板D(2915),所述梯形料斗B(2901)上的所述翻边结构D(2903)后侧壁左侧铰接设置多个限位板D(2916),且所述限位板D(2916)与所述L形连接板D(2915)数量相同,每个所述限位板D(2916)分别与相邻的所述限位板D(2916)相配合。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刘全东 一种新型自卸半挂车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