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车架液压油路_福建新源重工有限公司_201810048335.9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新源重工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8-01-18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公开(公告)号:CN108167246B

主分类号:F15B11/16

分类号:F15B11/16;F15B1/02;E02F9/22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4.30#授权;2018.07.13#实质审查的生效;2018.06.15#公开

摘要:本发明涉及液压设备,公开了一种车架液压油路,吸油过滤器均与制动齿轮泵、主泵连接,充液阀与制动齿轮泵、双单向阀连接,双向单向阀分别与前隔膜式蓄能器、后隔膜式蓄能器、驻车制动器控制阀连接,前隔膜式蓄能器、后隔膜式蓄能器均与双路制动阀连接,主泵均与液压转向器、先导油源阀连接,先导油源阀均与高速换挡阀、低速换挡阀、平衡油缸阀、集油块连接,集油块均与行走换向阀、推土阀、回转梭阀连接,多路阀均与行走换向阀、推土阀、回转梭阀、主泵连接,中央回转接头分别与双路制动阀、驻车制动器控制阀、高速换挡阀、低速换挡阀、平衡油缸阀、液压转向阀、多路阀连接。本发明可有效的解决制动齿轮泵油路及主泵油路流量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主权项:1.车架液压油路,包括上车架液压油路和下车架液压油路,其特征在于:上车架液压油路包括吸油过滤器(1)、均设置在上车架(29)上的油箱(31)、多路阀(3)、高速换挡阀(4)、低速换挡阀(35)、中央回转接头(6)、行走换向阀(7)、双路制动阀(9)、前隔膜式蓄能器(10)、后隔膜式蓄能器(36)、液压转向器(11)、驻车控制器、双单向阀(14)、先导油源阀(15)、主泵(16)、集油块(19)、充液阀(20)、左右过桥板、推土阀,油箱(31)与吸油过滤器(1)连接,吸油过滤器(1)分别与制动齿轮泵(17)、主泵(16)连接,制动齿轮泵(17)与充液阀(20)连接,充液阀(20)与双单向阀(14)连接,双向单向阀分别与前隔膜式蓄能器(10)、后隔膜式蓄能器(36)、驻车制动器控制阀(12)连接,前隔膜式蓄能器(10)、后隔膜式蓄能器(36)均与双路制动阀(9)连接,主泵(16)分别与液压转向器(11)、先导油源阀(15)连接,先导油源阀(15)分别与高速换挡阀(4)、低速换挡阀(35)、平衡油缸阀、集油块(19)连接,集油块(19)与左右过桥板连接,左右过桥板分别与行走换向阀(7)、推土阀、回转梭阀(8)连接,多路阀(3)分别与左右过桥板、行走换向阀(7)、推土阀、回转梭阀(8)、主泵(16)连接,中央回转接头(6)分别与双路制动阀(9)、驻车制动器控制阀(12)、高速换挡阀(4)、低速换挡阀(35)、平衡油缸阀、液压转向阀、多路阀(3)连接;下车架液压油路包括均设置在下车架(30)上的行走马达(21)、驻车制动器(22)、高速换挡油缸(24)、低速换挡油缸(37)、前桥行车制动器(25)、后桥行车制动器(26)、双向液压锁(27)、平衡油缸锁(28)、液压转向油缸,中央回转接头(6)分别与液压转向油缸、双向液压锁(27)、高速换挡油缸(24)、低速换挡油缸(37)、平衡油缸锁(28)、行走马达(21)、驻车制动器(22)、前桥行车制动器(25)、后桥行车制动器(26)连接。

全文数据:车架液压油路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液压设备,尤其涉及了一种车架液压油路。背景技术[0002]挖掘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机械,在生产和建设中发挥很大的作用。挖掘机的行走、回转及挖掘动作均有液压油路驱动,而传统的挖掘机的制动齿轮栗油路及主泵油路流量分配不合理,造成作业效率低、平地及修整斜坡时动作不协调。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路中各部件布置合理的车架液压油路。[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车架液压油路,包括上车架液压油路和下车架液压油路,上车架液压油路包括吸油过滤器、均设置在上车架上的油箱、多路阀、高速换挡阀、低速换挡阀、中央回转接头、行走换向阀、双路制动阀、前隔膜式蓄能器、后隔膜式蓄能器、液压转向器、驻车控制器、双单向阀、先导油源阀、主泵、集油块、充液阀、左右过桥板、推土阀,油箱与吸油过滤器连接,吸油过滤器分别与制动齿轮泵、主栗连接,制动齿轮栗与充液阀连接,充液阀与双单向阀连接,双向单向阀分别与前隔膜式蓄能器、后隔膜式蓄能器、驻车制动器控制阀连接,前隔膜式蓄能器、后隔膜式蓄能器均与双路制动阀连接,主栗分别与液压转向器、先导油源阀连接,先导油源阀分别与高速换挡阀、低速换挡阀、平衡油缸阀、集油块连接,集油块与左右过桥板连接,左右过桥板分别与行走换向阀、推土阀、回转梭阀连接,多路阀分别与左右过桥板、行走换向阀、推土阀、回转梭阀、主栗连接,中央回转接头分别与双路制动阀、驻车制动器控制阀、高速换挡阀、低速换挡阀、平衡油缸阀、液压转向阀、多路阀连接;下车架液压油路包括均设置在下车架上的行走马达、驻车制动器、高速换挡油缸、低速换挡油缸、前桥行车制动器、后桥行车制动器、双向液压锁、平衡油缸锁、液压转向油缸,中央回转接头分别与液压转向油缸、双向液压锁、高速换挡油缸、低速换挡油缸、平衡油缸锁、行走马达、驻车制动器、前桥行车制动器、后桥行车制动器连接。[0005]作为优选,其中双路制动阀通过两路油管与中央回转接头连接。[0006]作为优选,上车架液压油路还包括回转梭阀、先导手柄,左右过桥板与先导手柄连接,先导手柄与回转梭阀连接,回转梭阀与多路阀连接。回转梭阀的作用是取先导压力信号给回转马达解锁,即解除制动。[0007]作为优选,下车架液压油路还包括平衡油缸,平衡油缸所与平衡油缸连接。[0008]作为优选,下车架液压油路还包括推土油缸,双向液压锁与推土油缸连接。[0009]作为优选,行走马达、高速换挡油缸、低速换挡油缸、驻车制动器均位于下车架中部。[0010]作为优选,前桥行车制动器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前轮上,后桥行车制动器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后轮上。[0011]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可有效的解决制动齿轮栗油路及主栗油路流量分配不合理的问题,设置有双单向阀,对该路的有关可起到缓慢进油和回油,实现缓冲目的,达到减振效果,提高作业效率,平地及修整斜坡动作较为协调。附图说明[001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车架油路示意图。[0013]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0014]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车架油路示意图。[0015]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部件连接图。[0016]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丨一吸油过滤器、2—回油过滤器、3—多路阀、4一高速换挡阀、5—回转马达、6—中央回转接头、7—行走换向阀、8—回转梭阀、9—双路制动阀、10—前隔膜式蓄能器、11一液压转向器、12—驻车制动器控制阀、13—夹具脚踏阀、14一双单向阀、15—先导油源阀、16—主泵、17—制动齿轮栗、18—背压阀、19一集油块、20—充液阀、21—行走马达、22—驻车制动器、23—变速箱、24—高速换挡油缸、25—前桥行车制动器、26—后桥行车制动器、27—双向液压锁、28—平衡油缸锁、29—上车架、30—下车架、31—油箱、32—前轮、33—后轮、34—油管、35—低速换挡阀、36—后隔膜式蓄能器、37—低速换挡油缸。具体实施方式[0017]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0018]车架液压油路,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上车架液压油路和下车架液压油路。[0019]上车架液压油路包括吸油过滤器1、回油过滤器2、均设置在上车架29上的油箱31、多路阀3、高速换挡阀4、低速换挡阀35、回转马达5、中央回转接头66、行走换向阀7、回转梭阀8、双路制动阀9、前隔膜式蓄能器10、后隔膜式蓄能10、液压转向器11、驻车制动器控制阀12、夹具脚踏阀13、双单向阀14、先导油源阀15、主泵16、制动齿轮泵17、背压阀18、集油块19、充液阀20、先导手柄、左右过桥板、加速控制阀、加速泵。[0020]油箱31与吸油过滤器1通过油管34连接,吸油过滤器1上设有两路油管34,其中一路油管34与制动齿轮泵17连接、另一路油管34与主泵I6连接。制动齿轮泵17与充液阀20通过油管34连接,充液阀20与双单向阀14连接,双向单向阀上设有三路油管34,第一路油管34与前隔膜式蓄能器10连接,第二路油管34与后隔膜式蓄能器36连接,第三路油管34与驻车制动器控制阀12连接。前隔膜式蓄能器10、后隔膜式蓄能器36均与双路制动阀9通过油管34连接。[0021]主泵16为柱塞泵,主栗I6上设有四路油管34,第一路油管M和第二路油管34与多路阀3连接,第三路油管34与液压转向器11连接,第四路油管M与先导油源阀15连接。先导油源阀I5上设有五路油管34,第一路油管34与高速换挡阀4连接,第二路油管34与低速换挡阀35连接,第三路油管34与平衡油缸阀连接,第四路油管34与集油块I9连接,第五路油管34与加速控制阀连接,加速控制阀与加速泵连接。集油块19与左右过桥板通过油管34连接,左右过桥板上设有两路油管34,其中一路油管34与行走换向阀7连接,另一路油管34与先导手柄连接,先导手柄上设有四路油管34,第一路油管34直接与多路阀3连接,第二路油管M与回转梭阀8连接,第三路油管34与推土阀连接,第四路油管34与行走换向阀7连接,多路阀3均通过油管34分别与回转梭阀8、推土阀、行走换向阀7连接,多路阀3与背压阀18、动臂、斗杆、挖斗等油路连接。[0022]中央回转接头6均通过油管34分别与双路制动阀9、驻车制动器控制阀12、高速换挡阀4、低速换挡阀35、平衡油缸阀、液压转向阀、多路阀3连接,其中双路制动阀9通过两路油管34与中央回转接头6连接。[0023]设置背压阀18,控制油在油管34上的流动,起切断和节流作用,调节方便。[0024]油箱31设置在上车架29左前部,吸油过滤器先导油源阀15位于油箱31前方,主泵16位于先导油源阀15前方,高速换挡阀4、低速换挡阀35位于油箱31下方,回转马达5位于油箱31后方,中央回转接头6位于回转马达5右后方,多路阀3位于油箱31后方,回转梭阀8位于中央回转接头6右前方,行走换向阀7位于回转梭阀8后方,双路制动阀9位于行走换向阀7右方,液压转向器11位于双路制动阀9右方,夹具脚踏阀13位于液压转向器11右方,双单向阀14位于夹具脚踏阀13右前方,驻车制动器控制阀12位于双单向阀14前方,前隔膜式蓄能器10、后隔膜式蓄能器36位于驻车制动器控制阀12左前方,充液阀20位于前隔膜式蓄能器10、后隔膜式蓄能器36右前方,集油块19位于隔膜式蓄能器10前方,背压阀18位于集油块19左前方,制动齿轮泵17位于背压阀18左前方。[0025]上述各部件的布置位置明了方便,可节省布置时间。[0026]下车架液压油路包括均设置在下车架30上的行走马达21、驻车制动器22、变速箱23、高速换挡油缸24、低速换挡油缸37、前桥行车制动器25、后桥行车制动器26、双向液压锁27、平衡油缸锁28、平衡油缸、推土油缸、液压转向油缸,中央回转接头6分别与液压转向油缸、双向液压锁27、高速换挡油缸24、低速换挡油缸37、平衡油缸锁28、行走马达21、驻车制动器22、前桥行车制动器25、后桥行车制动器26连接。平衡油缸所与平衡油缸连接。双向液压锁27与推土油缸连接。行走马达21与变速箱23连接。[0027]行走马达21、高速换挡油缸24、低速换挡油缸37、变速箱23、驻车制动器22均位于下车架30中部。前桥行车制动器25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前轮32上,后桥行车制动器26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后轮33上。平衡油缸锁28和平衡油缸均设置在下车架30后部中间位置,双向液压锁27和推土油缸均设置在下车架30前部中间位置。上述布置位置,可将下车架30的重心平衡在下车架30中部,提高下车架30的平衡性。双向液压锁27的设置可起到保压和锁定推土油缸位置的作用,使推土油缸不会因为其它原因自动滑出造成事故,可提高结构的安全性。[0028]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车架液压油路,包括上车架液压油路和下车架液压油路,其特征在于:上车架液压油路包括吸油过滤器1、均设置在上车架29上的油箱31、多路阀(3、高速换挡阀4、低速换挡阀(35、中央回转接头6、行走换向阀(7、双路制动阀9、前隔膜式蓄能器(10、后隔膜式蓄能器36、液压转向器11、驻车控制器、双单向阀(14、先导油源阀(15、主泵16、集油块(19、充液阀(20、左右过桥板、推土阀,油箱31与吸油过滤器⑴连接,吸油过滤器⑴分别与制动齿轮栗(17、主泵(16连接,制动齿轮泵(17与充液阀(20连接,充液阀(20与双单向阀(14连接,双向单向阀分别与前隔膜式蓄能器(10、后隔膜式蓄能器36、驻车制动器控制阀(12连接,前隔膜式蓄能器(10、后隔膜式蓄能器36均与双路制动阀⑼连接,主栗(16分别与液压转向器(11、先导油源阀(15连接,先导油源阀(15分别与高速换挡阀4、低速换挡阀(35、平衡油缸阀、集油块(19连接,集油块19与左右过桥板连接,左右过桥板分别与行走换向阀(7、推土阀、回转梭阀(8连接,多路阀(3分别与左右过桥板、行走换向阀(7、推土阀、回转梭阀(8、主栗(16连接,中央回转接头6分别与双路制动阀9、驻车制动器控制阀(12、高速换挡阀(4、低速换挡阀(35、平衡油缸阀、液压转向阀、多路阀(3连接;下车架液压油路包括均设置在下车架(30上的行走马达21、驻车制动器22、高速换挡油缸24、低速换挡油缸37、前桥行车制动器25、后桥行车制动器26、双向液压锁27、平衡油缸锁28、液压转向油缸,中央回转接头6分别与液压转向油缸、双向液压锁(27、高速换挡油缸(24、低速换挡油缸(37、平衡油缸锁28、行走马达21、驻车制动器22、前桥行车制动器25、后桥行车制动器2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液压油路,其特征在于:双路制动阀(9通过两路油管34与中央回转接头6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液压油路,其特征在于:上车架液压油路还包括回转梭阀8、先导手柄,左右过桥板与先导手柄连接,先导手柄与回转梭阀8连接,回转梭阀8与多路阀(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液压油路,其特征在于:下车架液压油路还包括平衡油缸,平衡油缸所与平衡油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液压油路,其特征在于:下车架液压油路还包括推土油缸,双向液压锁27与推土油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液压油路,其特征在于:行走马达(21、高速换挡油缸24、低速换挡油缸37、驻车制动器22均位于下车架30中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液压油路,其特征在于:前桥行车制动器25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前轮32上,后桥行车制动器26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后轮33上。

百度查询: 福建新源重工有限公司 车架液压油路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