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衣领缝制模具及其使用方法_浙江乔治白服饰股份有限公司_201810721341.6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乔治白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8-07-03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公开(公告)号:CN108589069B

主分类号:D05B35/00

分类号:D05B35/00;D05B29/00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4.30#授权;2018.10.26#实质审查的生效;2018.09.28#公开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衣领缝制模具及其使用方法,涉及服装缝制辅助工具的技术领域。衣领缝制模具包括第一压合板、第二压合板和松量片;第一压合板的内侧边、第二压合板的内侧边、松量片的内侧边转动连接;第一压合板的内侧面与松量片的一面贴合压紧里领;第一压合板上设有第一缝纫槽;第二压合板的衣领净样压合板与松量片的另一面贴合压紧面领;衣领净样压合板设有第二缝纫槽。解决了工人采用手工方式对接里领和面领,易造成领角吃势不稳定;工人劳动强度高,产品质量差的问题。本发明将里领定位在第一压合板和松量片一面之间,面领定位在松量片另一面和衣领净样压合板之间,定位准确,提高了工作效率。

主权项:1.一种衣领缝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合板100、第二压合板200和松量片300;所述第一压合板100的内侧边、第二压合板200的内侧边、松量片300的内侧边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压合板100的内侧面附着磨砂片,所述第一压合板100的内侧面与所述松量片300的一面贴合连接,用于压紧里领;所述第一压合板100上设有与里领缝制线相匹配的第一缝纫槽101;所述第二压合板200包括衣领净样压合板201和轨道压合板202,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01的内侧面附着磨砂片,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01的内侧面与所述松量片300的另一面贴合连接,使所述松量片300嵌入在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01内,用于压紧面领;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01嵌套在所述轨道压合板202内,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01与所述轨道压合板202之间的嵌入连接处设置有与面领缝制线相匹配的第二缝纫槽203,所述第二缝纫槽203与所述第一缝纫槽101相配合;所述松量片300包括领中松量片301,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01设有领中松量槽205;所述领中松量片301嵌入在所述领中松量槽205内,用于压紧面领的领中位置;所述松量片300还包括领角松量片302,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01设有领角松量槽206;所述领角松量片302嵌入在所述领角松量槽206内,用于压紧面领的领角位置;所述领中松量片301包括内宽外窄的梯形板和方形板,所述方形板连接在所述梯形板的外侧端;所述领中松量槽205包括内宽外窄的梯形槽和与所述梯形槽相连通的方形槽,所述梯形板嵌入在所述梯形槽内,所述方形板嵌入在所述方形槽内;所述领角松量片302包括内宽外窄的斜面板和三角形板,所述三角形板连接在所述斜面板的外侧端;所述领角松量槽206包括内宽外窄的斜面槽和与所述斜面槽相连通的三角形槽,所述斜面板嵌入在所述斜面槽内,所述三角形板嵌入在所述三角形槽内。

全文数据:衣领缝制模具及其使用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服装缝制辅助工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衣领缝制模具及其使用方法。背景技术[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着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以前的注重结实耐穿、防寒保暖到如今的崇尚时尚、休闲、舒适、自然,更加注重个性与时尚的完美结合,尤其是对于服装的装饰位置,例如:衣领等。[0003]上述现有技术中,在对成衣的衣领进行加工时,主要采用工人加工的方式,在衣领缝制的过程中,需要工人依靠经验将里领和面领对接,然后推送至缝纫机处,再由缝纫针依次对衣领的四个侧边进行缝制。[0004]但是,采用工人对接里领和面领,完全需要依靠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在进行衣领缝制的时候,由于每个工人的熟练程度不同,容易造成领角吃势不稳定;并且工人对接里领和面领,劳动强度高,工人易疲劳,工作状态不稳定,就会造成衣领缝制效果差,降低了产品的缝制质量。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领缝制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人采用手动方式对接里领和面领,易造成领角吃势不稳定;工人劳动强度高,产品质量差的技术问题。[000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衣领缝制模具的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人采用手动方式对接里领和面领,工作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的技术问题。[000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衣领缝制模具,包括第一压合板、第二压合板和松量片;[0008]所述第一压合板的内侧边、第二压合板的内侧边、松量片的内侧边转动连接;[0009]所述第一压合板的内侧面附着磨砂片,所述第一压合板的内侧面与所述松量片的一面贴合连接,用于压紧里领;所述第一压合板上设有与里领缝制线相匹配的第一缝纫槽;[0010]所述第二压合板包括衣领净样压合板和轨道压合板,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的内侧面附着磨砂片,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的内侧面与所述松量片的另一面贴合连接,使所述松量片嵌入在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内,用于压紧面领;[0011]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嵌套在所述轨道压合板内,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与所述轨道压合板之间的嵌入连接处设置有与面领缝制线相匹配的第二缝纫槽,所述第二缝纫槽与所述第一缝纫槽相配合。[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合板上连接有第一磁性部,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上连接有第二磁性部;[0013]所述第一磁性部与所述第二磁性部相吸附连接,对所述第一压合板与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进行固定,从而对里领和面领之间进行固定。[0014]进一步的,所述松量片包括领中松量片,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设有领中松量槽;[0015]所述领中松量片嵌入在所述领中松量槽内,用于压紧面领的领中位置。[0016]进一步的,所述松量片还包括领角松量片,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设有领角松量槽;[0017]所述领角松量片嵌入在所述领角松量槽内,用于压紧面领的领角位置。[0018]进一步的,所述领角松量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领角松量片均布设置在所述领中松量片的两侧;[0019]所述领角松量槽的数量为与所述领角松量片的数量相对应的多个,每个所述领角松量片嵌入在每个所述领角松量槽内。[0020]进一步的,所述领中松量片包括内宽外窄的梯形板和方形板,所述方形板连接在所述梯形板的外侧端;[0021]所述领中松量槽包括内宽外窄的梯形槽和与所述梯形槽相连通的方形槽,所述梯形板嵌入在所述梯形槽内,所述方形板嵌入在所述方形槽内。[0022]进一步的,所述领角松量片包括内宽外窄的斜面板和三角形板,所述三角形板连接在所述斜面板的外侧端;[0023]所述领角松量槽包括内宽外窄的斜面槽和与所述斜面槽相连通的三角形槽,所述斜面板嵌入在所述斜面槽内,所述三角形板嵌入在所述三角形槽内。[002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合板上设有第一起止点感应槽,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上设有第二起止点感应槽;[0025]所述第一起止点感应槽与第二起止点感应槽相对应,所述第一压合板与衣领净样压合板压合连接后,缝纫机的红外线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起止点感应槽、所述第二起止点感应槽对面料进行感应,从而对缝纫机的启停进行控制。[002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衣领缝制模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27]固定里领[0028]将所述第一压合板和所述松量片打开,里领铺设在所述第一压合板内侧面的磨砂片上,所述松量片的一面压住里领,使里领限定在所述第一压合板的内侧面与所述松量片的一面之间,里领缝制线与所述第一缝纫槽相对应;[0029]固定面领[0030]将面领铺设在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的内侧面,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的内侧面带动面领压合在所述松量片的另一面,并使所述松量片嵌入在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内,使面领限定在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的内侧面与所述松量片的另一面之间,面领缝制线与所述第二缝纫槽相对应,所述第一缝纫槽与所述第二缝纫槽相对应;[0031]定位[0032]将所述轨道压合板压合在所述第一压合板上,使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嵌入在所述轨道压合板内,所述轨道压合板对里领、面领的外侧边进行压合定位;[0033]缝制[0034]将压合后的所述第一压合板和所述第二压合板放置在缝纫机的缝纫针处,缝纫针对所述第一缝纫槽、所述第二缝纫槽内的里领、面领进行缝制。[003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衣领缝制模具,所述第一压合板的内侧边、第二压合板的内侧边、松量片的内侧边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压合板、第二压合板、松量片能够相互转动,利用所述第一压合板、第二压合板、松量片对里领和面领的位置进行固定,使里领和面领的位置固定的牢固,不会出现窜动的现象;所述第一压合板的内侧面附着磨砂片,所述第一压合板的内侧面和所述松量片的一面之间用于铺设里领,所述第一压合板内侧面的磨砂片能够固定住里领,以使所述第一压合板的内侧面和所述松量片的一面相贴合连接后,对里领进行压紧固定;并且在所述第一压合板上设置第一缝纫槽,利用所述第一缝纫槽对里领的缝制线进行限定,从而确保里领的缝制线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所述第二压合板的衣领净样压合板内侧面和所述松量片的另一面之间用于铺设面领,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内侧面的磨砂片能够固定住面领,以使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的内侧面和所述松量片的另一面相贴合连接后,所述松量片嵌入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内,对面领进行压紧固定;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嵌套在所述轨道压合板内,所述轨道压合板与所述第一压合板之间相贴合固定,对里领、面领进行定位;在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和所述轨道压合板之间的嵌入连接处设置第二缝纫槽,利用所述第二缝纫槽对面领的缝制线进行限定;所述第二缝纫槽和所述第一缝纫槽相配合,以对里领和面领进行准确定位、缝制。[003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衣领缝制模具的使用方法,采用固定里领、固定面领、定位和缝制等步骤,在缝纫机上,里领、面领采用上述步骤进行定位后,再对里领、面领进行缝制,里领、面领的定位位置准确,领角不会产生吃势的现象,并且采用上述的衣领缝制模具进行定位,定位效率高,产品缝制的质量好。附图说明[00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3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衣领缝制模具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0039]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衣领缝制模具另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0040]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衣领缝制模具外侧面的结构示意图;[0041]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压合板的结构示意图;[0042]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压合板和松量片之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0043]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衣领缝制模具的使用方法流程图。[0044]图标:100—第一压合板;200—第二压合板;300—松量片;101—第一缝纟刃槽;102—第一磁性部;103—第一起止点感应槽;201—衣领净样压合板;202—轨道压合板;2〇3—第二缝纫槽;204—第二磁性部;205—领中松量槽;206—领角松量槽;207—第二起止点感应槽;301—领中松量片;302—领角松量片。具体实施方式[004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4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004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004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衣领缝制模具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衣领缝制模具另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0049]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衣领缝制模具,包括第一压合板100、第二压合板200和松量片300;[0050]第一压合板100、第二压合板200、松量片300均采用透明的PVC板,采用透明的结构,便于观察里领、面领是否铺设平整,以及是否产生位移。[0051]第一压合板100和第二压合板200的长度取值范围在500mm—600mm之间,宽度取值范围在200mm—300mm之间,厚度取值范围在2•0mm—5•0mm,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合板100、第二压合板200的长度均采用500mm,宽度均采用200mm,厚度均采用3.0mm。[0052]所述第一压合板100的内侧边、第二压合板200的内侧边、松量片300的内侧边转动连接;[0053]第一压合板100的内侧边、第二压合板200的内侧边、松量片300的内侧边采用折页结构连接,折页结构可以采用牛皮胶带,使第一压合板100的内侧边、第二压合板200的内侧边、松量片300的内侧边能够相互转动,对里领、面领的位置进行限定。[0054]所述第一压合板100的内侧面附着磨砂片,所述第一压合板1〇〇的内侧面与所述松量片3〇0的一面贴合连接,用于压紧里领;所述第一压合板1〇〇上设有与里领缝制线相匹配的第一缝纫槽101;[0055]在图1中,磨砂片采用砂纸,将里领的内侧面铺设在第一压合板100的内侧面,利用砂纸对里领进行固定,松量片300的内侧面贴合在里领的外侧面,对里领的两侧面进行压紧固定。[0056]第一缝纫槽101是在第一压合板100上形成的镂空轨道,第一缝纫槽101的宽度取值范围在8_—10mm,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缝纫槽101的宽度取值为10_。[0057]所述第二压合板200包括衣领净样压合板201和轨道压合板202,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〇1的内侧面附着磨砂片,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01的内侧面与所述松量片300的另一面贴合连接,使所述松量片3〇0嵌入在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01内,用于压紧面领;[0058]在图2中,磨砂片采用砂纸,将面领的内侧面铺设在衣领净样压合板201的内侧面,利用砂纸对面领进行固定,然后将面领和衣领净样压合板201—起压合在松量片3〇〇的外侧面,使面领的外侧面与松量片3〇〇的外侧面相贴合,这时,松量片300嵌入在衣领净样压合板201内,里领的内侧面与面领的内侧面相贴合固定。[0059]轨道压合板202为框形板,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01嵌套在所述轨道压合板202内,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01与所述轨道压合板202之间的嵌入连接处设置有与面领缝制线相匹配的第二缝纫槽203,所述第二缝纫槽203与所述第一缝纫槽101相配合。[0060]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衣领缝制模具外侧面的结构示意图。[0061]如图3所示,轨道压合板202压合在第一压合板100上,并且衣领净样压合板201刚好能够嵌入在轨道压合板202内,轨道压合板202的面积与第一压合板100的面积相同,以对里领、面领的位置进行限定。[0062]在衣领净样压合板201和轨道压合板202之间的连接处设置第二缝纫槽203,第二缝纫槽203用于与面领缝制线相匹配。[0063]第二缝纫槽203的形状与第一缝纫槽101的形状相同,便于对里领、面领进行缝制时,通过两个缝纫槽就能够对里领、面领的缝纫位置进行限定,从而确保里领、面领的缝纫位置准确。[006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压合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压合板和松量片之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006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合板100上连接有第一磁性部102,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01上连接有第二磁性部204;[0066]所述第一磁性部102与所述第二磁性部204相吸附连接,对所述第一压合板1〇〇与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01进行固定,从而对里领和面领之间进行固定。[0067]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磁性部102采用第一磁块,在第一压合板1〇〇上设置第一凹槽,第一磁块卡合连接在第一凹槽内;第二磁性部204采用第二磁块,在衣领净样压合板201上设置第二凹槽,第二磁块卡合连接在第二凹槽内;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能够相吸附连接,从而对第一压合板100和衣领净样压合板201之间进行固定。[0068]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形状为圆形槽、方形槽中的任意一种,第一磁块、第二磁块的形状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形状相同。[0069]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磁性部1〇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磁性部102均布连接在第一压合板1〇〇的长度方向的外侧位置;第二磁性部20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磁性部204均布连接在衣领净样压合板2〇1的长度方向的外侧位置,每个第一磁性部102与每个第二磁性部204的位置相对应。采用多个第一磁性部102、第二磁性部204的方式,便于从长度方向对里领、面领的位置进行固定。[0070]进一步的,所述松量片300包括领中松量片301,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01设有领中松量槽205;[0071]所述领中松量片301嵌入在所述领中松量槽205内,用于压紧面领的领中位置。[0077]进一步的,所述松量片3〇0还包括领角松量片302,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01设有领角松量槽206;[0073]所述领角松量片302嵌入在所述领角松量槽206内,用于压紧面领的领角位置。[0074]领中松量片3〇1的内侧端与第一压合板100的内侧端转动连接;领中松量槽2〇5的内侧端与第一压合板1〇〇的内侧端相连通。[0075]领角松量片3〇2的内侧端与第一压合板100的内侧端转动连接;领角松量槽206的内侧端与第一压合板100的内侧端相连通。[0076]领中松量片301、领中松量槽2〇5均设置在中间的位置,以对里领、面领的中间位置进行限定。[0077]领角松量片302、领角松量槽206均设置在左侧端的位置,以对里领、面领的左侧端的位置进行限定。[0078]领角松量片302、领角松量槽206还可以设置在右侧端的位置,以对里领、面领的右侧端的位置进行限定。[0079]进一步的,所述领角松量片30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领角松量片302均布设置在所述领中松量片301的两侧;[0080]所述领角松量槽206的数量为与所述领角松量片302的数量相对应的多个,每个所述领角松量片302嵌入在每个所述领角松量槽206内。[0081]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领角松量片302的数量、领角松量槽2〇6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领角松量片302分别设置在领中松量片301的两侧,两个领角松量槽206分别设置在领中松量槽205的两侧,以使领中松量片301、领中松量槽205嵌入连接后,对里领、面领的中间位置进行限定,两个领角松量片302、领角松量槽206嵌入连接后,对里领、面领的两端位置进行限定。[0082]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领角松量片302的数量、领角松量槽2〇6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的偶数数量。[0083]进一步的,所述领中松量片301包括内宽外窄的梯形板和方形板,所述方形板连接在所述梯形板的外侧端;[0084]所述领中松量槽205包括内宽外窄的梯形槽和与所述梯形槽相连通的方形槽,所述梯形板嵌入在所述梯形槽内,所述方形板嵌入在所述方形槽内。[0085]梯形板的内侧端与第一压合板100的内侧端转动连接,梯形槽的内侧端与第一压合板100的内侧端相连通,以使梯形板刚好卡合连接在梯形槽内。[0086]梯形板的内侧端较宽,使梯形板的内侧端转动力大,能够提高梯形板的内侧端使用的稳固的。[0087]进一步的,所述领角松量片302包括内宽外窄的斜面板和三角形板,所述三角形板连接在所述斜面板的外侧端;[0088]所述领角松量槽206包括内宽外窄的斜面槽和与所述斜面槽相连通的三角形槽,所述斜面板嵌入在所述斜面槽内,所述三角形板嵌入在所述三角形槽内。[0089]斜面板的内侧端与第一压合板100的内侧端转动连接,斜面槽的内侧端与第一压合板100的内侧端相连通,以使斜面板刚好卡合连接在斜面槽内。[0090]斜面板的内侧端较宽,使斜面板的内侧端转动力大,能够提高斜面板的内侧端使用的稳固性。[009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合板100上设有第一起止点感应槽1〇3,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01上设有第二起止点感应槽207;[0092]所述第一起止点感应槽103与第二起止点感应槽207相对应,所述第一压合板100与衣领净样压合板201压合连接后,缝纫机的红外线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起止点感应槽103、所述第二起止点感应槽207对面料进行感应,从而对缝纫机的启停进行控制。[0093]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起止点感应槽103是在第一压合板100上形成的竖直设置的第一条形槽,第一条形槽设置在第一压合板100的左端;第二起止点感应槽207是在衣领净样压合板201上形成的竖直设置的第二条形槽,第二条形槽设置在衣领净样压合板201的左端;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相对应设置,以使缝纫机的红外线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起止点感应槽103、所述第二起止点感应槽207对面料进行感应,从而对缝纫机的启停进行控制。[0094]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起止点感应槽103设置在第一压合板100的右端,第二起止点感应槽207设置在衣领净样压合板201的右端;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相对应设置,以使缝纫机的红外线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起止点感应槽103、所述第二起止点感应槽207对面料进行感应,从而对缝纫机的启停进行控制。[0095]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起止点感应槽10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起止点感应槽103分别设置在第一压合板100的左端、右端,第二起止点感应槽20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起止点感应槽207分别设置在衣领净样压合板201的左端、右端;两个第一条形槽和两个第二条形槽相对应设置,以使缝纫机的红外线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起止点感应槽103、所述第二起止点感应槽207对面料进行感应,从而对缝纫机的启停进行控制。[0096]第一起止点感应槽103、第二起止点感应槽207的形状为长条形槽,槽长度为60mm,槽宽度为5mra。[0097]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衣领缝制模具的使用方法流程图。[009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衣领缝制模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99]固定里领[0100]将第一压合板1〇〇和松量片300打开,里领铺设在第一压合板100内侧面的磨砂片上,利用磨砂片对里领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里领滑落,松量片300内侧的一面压住里领,使里领限定在第一压合板100的内侧面与松量片300内侧的一面之间;里领缝制线与第一缝纫槽101相对应;[0101]固定面领[0102]将面领铺设在第二压合板200的衣领净样压合板201的内侧面磨砂片上,利用磨砂片对面领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面领滑落,衣领净样压合板201的内侧面带动面领压合在松量片3〇0外侧的一面,并使松量片300嵌入在衣领净样压合板201内,S卩:领中松量片301嵌入在领中松量槽205内,领角松量片302嵌入在领角松量槽206内。面领限定在衣领净样压合板201的内侧面与松量片300外侧的一面之间,第一磁性部102与第二磁性部204相吸附固定,对里领、面领的位置进行固定;面领缝制线与第二缝纫槽203相对应;第一缝纫槽101与第二缝纫槽203相对应;第一起止点感应槽103与第二起止点感应槽207相对应;[0103]定位[0104]将轨道压合板202压合在第一压合板100上,使衣领净样压合板201嵌入在轨道压合板202内,轨道压合板202对里领、面领的外侧边进行压合定位;[0105]缝制[0106]将压合后的第一压合板100和第二压合板200放置在缝纫机的缝纫针处,缝纫机的红外线通过第一起止点感应槽103、第二起止点感应槽207对面料进行感应,利用缝纫针通过第一缝纫槽101、第二缝纫槽203内的里领、面领进行缝制。[0107]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固定里领、面领,均采用上述的衣领缝制模具对里领、面领的位置进行定位,使里领、面领的位置准确,固定牢固,缝制时不会产生领角吃势不稳定的现象,并且定位方式简单,降低了工人的定位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产品的工作效率,产品合格率高。[010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衣领缝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合板(100、第二压合板200和松量片300;所述第一压合板100的内侧边、第二压合板2〇〇的内侧边、松量片300的内侧边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压合板100的内侧面附着磨砂片,所述第一压合板100的内侧面与所述松量片300的一面贴合连接,用于压紧里领;所述第一压合板(100上设有与里领缝制线相匹配的第一缝纫槽1〇1;所述第二压合板2〇〇包括衣领净样压合板201和轨道压合板202,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01的内侧面附着磨砂片,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01的内侧面与所述松量片300的另一面贴合连接,使所述松量片300嵌入在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01内,用于压紧面领;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01嵌套在所述轨道压合板(202内,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01与所述轨道压合板202之间的嵌入连接处设置有与面领缝制线相匹配的第二缝纫槽203,所述第二缝纫槽203与所述第一缝纫槽101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领缝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合板(100上连接有第一磁性部(1〇2,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〇1上连接有第二磁性部204;所述第一磁性部(102与所述第二磁性部(204相吸附连接,对所述第一压合板(100与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01进行固定,从而对里领和面领之间进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领缝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松量片(300包括领中松量片301,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〇1设有领中松量槽205;所述领中松量片301嵌入在所述领中松量槽205内,用于压紧面领的领中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领缝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松量片(300还包括领角松量片302,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01设有领角松量槽206;所述领角松量片302嵌入在所述领角松量槽206内,用于压紧面领的领角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领缝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领角松量片(30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领角松量片302均布设置在所述领中松量片3〇1的两侧;所述领角松量槽206的数量为与所述领角松量片302的数量相对应的多个,每个所述领角松量片302嵌入在每个所述领角松量槽2〇6内。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领缝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领中松量片(3〇1包括内宽外窄的梯形板和方形板,所述方形板连接在所述梯形板的外侧端;所述领中松量槽205包括内宽外窄的梯形槽和与所述梯形槽相连通的方形槽,所述梯形板嵌入在所述梯形槽内,所述方形板嵌入在所述方形槽内。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领缝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领角松量片(302包括内宽外窄的斜面板和三角形板,所述三角形板连接在所述斜面板的外侧端;所述领角松量槽206包括内宽外窄的斜面槽和与所述斜面槽相连通的三角形槽,所述斜面板嵌入在所述斜面槽内,所述三角形板嵌入在所述三角形槽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领缝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合板(1〇〇上设有第一起止点感应槽103,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01上设有第二起止点感应槽2〇7;所述第一起止点感应槽(103与第二起止点感应槽(207相对应,所述第一压合板100与衣领净样压合板201压合连接后,缝纫机的红外线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起止点感应槽103、所述第二起止点感应槽207对面料进行感应,从而对缝纫机的启停进行控制。9.一种如权利要求1一8中任一项所述的衣领缝制模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固定里领将所述第一压合板(100和所述松量片(300打开,里领铺设在所述第一压合板(100内侧面的磨砂片上,所述松量片(300的一面压住里领,使里领限定在所述第一压合板100的内侧面与所述松量片300的一面之间,里领缝制线与所述第一缝纫槽(101相对应;固定面领将面领铺设在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01的内侧面,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01的内侧面带动面领压合在所述松量片300的另一面,并使所述松量片300嵌入在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01内,使面领限定在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01的内侧面与所述松量片(300的另一面之间,面领缝制线与所述第二缝纫槽203相对应,所述第一缝纫槽(101与所述第二缝纫槽203相对应;定位将所述轨道压合板(202压合在所述第一压合板(1〇〇上,使所述衣领净样压合板201嵌入在所述轨道压合板202内,所述轨道压合板2〇2对里领、面领的外侧边进行压合定位;缝制将压合后的所述第一压合板(100和所述第二压合板200放置在缝纫机的缝纫针处,缝纫针对所述第一缝纫槽101、所述第二缝纫槽203内的里领、面领进行缝制。

百度查询: 浙江乔治白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衣领缝制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