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光学成像镜头_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_201910629480.0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9-07-12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公开(公告)号:CN110187478B

主分类号:G02B13/00

分类号:G02B13/00;G02B13/18;G02B17/08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4.30#授权;2019.09.24#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8.30#公开

摘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光学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棱镜,棱镜的反射面与光轴的夹角为45°;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像侧面为凹面;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棱镜的像侧面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PL满足0.30mm<PL<1.00mm。

主权项:1.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棱镜,所述棱镜的反射面与所述光轴的夹角为45°;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光焦度的透镜的数量为六;所述棱镜的像侧面至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PL满足0.30mm<PL<1.00mm;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以及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满足3.00<|ff1|+|ff3|<5.00;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45与所述棱镜的入射面至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满足1.00<10×T45TTL<2.50。

全文数据:光学成像镜头技术领域本申请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棱镜和六片具有光焦度的透镜的光学成像镜头。背景技术目前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成像功能要求越来越高,而由于期望便携式电子设备具有较小的尺寸,因此其上设置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尺寸也受到了限制。例如手机等电子设备由于安装尺寸的限制,分配给镜头的安装空间较小,使得配备的镜头尺寸较小,进而镜头的光学特性受到限制。因此,如何实现一种光学特性好且能够满足小型化要求的长焦镜头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发明内容本申请提供了可至少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至少一个缺点的光学成像镜头装置,例如,包括棱镜的光学成像镜头。本申请通过增加反射棱镜来偏折镜头组内的光传递路线,使得光线不再完全纵向传播。这样的设置可以将原本堆积在纵轴的模组体积转为横向,从而可以在满足手机轻薄化特性的情况下,实现长焦距。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光学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可包括:棱镜,棱镜的反射面与光轴的夹角为45°;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像侧面为凹面;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棱镜的像侧面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PL满足0.30mm<PL<1.00mm。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棱镜的反射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TTLImgH>6.00。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以及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满足3.00<|ff1|-|ff3|<5.00。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棱镜的像侧面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PL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10.00<100×PLImgH<25.00。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和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满足0.50<R9R10<2.00。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12以及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23满足5.00<CT1+CT2T12-T23<7.00。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41以及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42满足1.00<SAG41SAG42<3.50。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45与棱镜的反射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满足1.00<10×T45TTL<2.50。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满足3.00<fR10<5.00。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34满足0.50<CT3T34<2.00。本申请提供了包括棱镜以及多片例如,六片透镜的光学成像镜头,通过设置棱镜,使得光线的入射方向与多片透镜的排列方向之间成90度夹角,从而使得光学成像镜头在光线入射方向上的尺寸减小。同时,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使得光学成像镜头组具有小型化、高成像质量、长焦距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参照以下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以上及其它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附图旨在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光学成像镜头示意性结构图;图2A至图2D依次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轴上色差曲线、倍率色差曲线、象散曲线及畸变曲线;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二的光学成像镜头示意性结构图;图4A至图4D依次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二的轴上色差曲线、倍率色差曲线、象散曲线及畸变曲线;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三的光学成像镜头示意性结构图;图6A至图6D依次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三的轴上色差曲线、倍率色差曲线、象散曲线及畸变曲线;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四的光学成像镜头示意性结构图;图8A至图8D依次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四的轴上色差曲线、倍率色差曲线、象散曲线及畸变曲线;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五的光学成像镜头示意性结构图;以及图10A至图10D依次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五的轴上色差曲线、倍率色差曲线、象散曲线及畸变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中,最靠近被摄物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物侧面;每个透镜中,最靠近成像面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像侧面。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以下对本申请的特征、原理和其他方面进行详细描述。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可包括:棱镜、光阑、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其中棱镜布置成使得其反射面与光轴之间的夹角为45°。六片透镜沿着光轴从棱镜的像侧面至像侧依序排列,各相邻透镜之间以及棱镜和第一透镜之间均可具有空气间隔。棱镜可以为三棱镜,具有入射面、反射面和出射面,其中入射面和出射面垂直。垂直于入射面入射的光线,经反射面反射后,方向改变90°,垂直于出射面出射。棱镜使得光学成像镜头的入射光线的方向与前述多片透镜的排布方向垂直,从而利用手机的长度空间来匹配多片透镜的排列长度,避免了机身厚度对镜头焦距的限制。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通过合理配置透镜的光焦度并合理布置透镜的面型,有利于矫正光学成像镜头的轴外像差,提高成像质量。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0.30mm<PL<1.00mm,其中,PL为棱镜的像侧面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PL可满足0.50mm<PL<0.95mm。控制棱镜的像侧面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可以控制棱镜处光束的发散程度,使光束合理成型,避免光束发散导致棱镜的体积设置过大,还可防止棱镜与第一透镜之间空间不足导致的组装不便,降低了光学成像镜头的组装难度。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TTLImgH>6.00,其中,TTL为棱镜的反射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ImgH为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TTL和ImgH可满足TTLImgH>6.30。通过控制棱镜的反射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与像高的比值,可以控制光学成像镜头的视场角,第一透镜处的光线的折射程度比较缓和,继而光学成像镜头具有成像的像差较小,成像的像质高的特性。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3.00<|ff1|-|ff3|<5.00,其中,f为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1为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为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f、f1和f3可满足3.25<|ff1|-|ff3|<4.75。通过分配第一透镜和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使光学成像镜头更好的平衡像差。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10.00<100×PLImgH<25.00,PL为棱镜的像侧面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ImgH为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PL和ImgH可满足13.00<100×PLImgH<22.00。控制棱镜的像侧面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与像高的比值,可以控制光束在棱镜处的发散角度,可以降低棱镜及透镜的组装难度,此外使光学成像镜头具有更高的成像质量。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0.50<R9R10<2.00,其中,R9为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0为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R9和R10可满足0.80<R9R10<1.90。控制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及像侧面两个镜面的曲率半径,可以使第五透镜具有较低的弯曲量,使第五透镜易于加工得到。同时使光学成像镜头具有较好的平衡色差及平衡畸变的能力。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5.00<CT1+CT2T12-T23<7.00,其中,CT1为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为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T12为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以及T23为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控制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各自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以及第二透镜两侧的空气间隔在光轴上的厚度,可以有效降低光学成像镜头的尺寸,实现较高的空间利用率,此外,还可以降低透镜的组装难度。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1.00<SAG41SAG42<3.50,其中,SAG41为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42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的轴上距离。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SAG41和SAG42可满足1.40<SAG41SAG42<3.40。通过控制第四透镜两个镜面的矢高,第四透镜具有较低的弯曲程度,且第四透镜易于加工得到,此外光学成像镜头具有更高的组装稳定性。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1.00<10×T45TTL<2.50,其中,T45为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TL为棱镜的反射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T45和TTL可满足1.50<10×T45TTL<2.20。通过分配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可以使光学成像镜头具有更好的组装性能,可以防止组装过程中出现相邻透镜之间干涉;此外,还利于减缓光学成像透镜的光路内的光线偏析,可以调整光学成像镜头的场曲,且降低光学成像镜头的敏感程度,进而提升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3.00<fR10<5.00,其中,f为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R10为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f和R10可满足3.50<fR10<4.50。控制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之间的比值,可以使第五透镜分配有合理的光焦度,防止第五透镜处光线完整程度大,使光学成像镜头能更好的平衡像差。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0.50<CT3T34<2.00,其中,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34满足。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CT3和T34可满足0.80<CT3T34<1.80。控制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与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二者的比值,可以降低光学成像透镜的尺寸,提升光学成像镜头的空间利用率并降低组装难度,此外还可减缓光线偏折,并调整光学成像镜头的场曲,降低光学成像镜头的敏感程度,进而使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好。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述光学成像镜头还可包括光阑,光阑设置在棱镜和第一透镜之间。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阑设置于两相邻透镜之间。光阑用于限制光束,可控制在其位置处的光束的截面面积。可选地,上述光学成像镜头还可包括用于校正色彩偏差的滤光片和或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处的感光元件的保护玻璃。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可采用多片镜片,例如上文所述的六片。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可有效地缩小镜头的体积、降低镜头的敏感度并提高镜头的可加工性,使得光学成像镜头更有利于生产加工并且可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各透镜的镜面多采用非球面镜面。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镜面是非球面镜面。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具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从而改善成像质量。可选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中的每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可为非球面。例如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及像侧面都为非球面,同时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非球面;例如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非球面,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非球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及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非球面;例如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及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非球面,同时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及其像侧面为非球面。例如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和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非球面。可选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中的每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非球面。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一参照图1至图2D,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棱镜E1、第一透镜E2、第二透镜E3、第三透镜E4、第四透镜E5、第五透镜E6、第六透镜E7和滤光片E8,可在棱镜E1和第一透镜E2之间设置光阑STO。任意两个相邻的透镜之间可具有空气间隔。棱镜E1的反射面与光轴成45°夹角,使垂直于棱镜E1的物侧面S1入射的光线偏转90°后穿出棱镜E1。第一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4为凸面,像侧面S5为凹面。第二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6为凸面,像侧面S7为凹面。第三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8为凹面,像侧面S9为凹面。第四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0为凸面,像侧面S11为凹面。第五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2为凹面,像侧面S13为凸面。第六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4为凸面,像侧面S15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6和像侧面S17。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具有成像面S18。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7并成像在成像面S18上。表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具体如下:表1其中,TTL为棱镜E1的反射面S2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ImgH为成像面上的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的长度的一半,Semi-FOV为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Fno为光学成像镜头的光圈值,f为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光学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E2至第六透镜E7中任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x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下表2给出了可用于根据实施例一中各非球面S4至S15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和A20。表2图2A示出了实施例一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的偏离。图2B示出了实施例一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图2C示出了实施例一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D示出了实施例一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根据图2A至图2D可知,实施例一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实施例二以下参照图3至图4D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二的光学成像镜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一的光学成像镜头相似的描述。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棱镜E1、第一透镜E2、第二透镜E3、第三透镜E4、第四透镜E5、第五透镜E6、第六透镜E7和滤光片E8,可在棱镜E1和第一透镜E2之间设置光阑STO。任意两个相邻的透镜之间可具有空气间隔。棱镜E1的反射面与光轴成45°夹角,使垂直于棱镜E1的物侧面S1入射的光线偏转90°后穿出棱镜E1。第一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4为凸面,像侧面S5为凹面。第二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6为凸面,像侧面S7为凸面。第三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8为凹面,像侧面S9为凹面。第四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0为凸面,像侧面S11为凹面。第五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2为凹面,像侧面S13为凸面。第六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4为凸面,像侧面S15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6和像侧面S17。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具有成像面S18。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7并成像在成像面S18上。表3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4示出了可用于本实施例光学成像镜头的各个非球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前述公式1限定,具体如下:表3表4面号A4A6A8A10A12A14A16A18A20S4-2.9887E-042.2991E-065.2423E-06-1.3533E-06-9.1673E-084.6584E-08-4.8400E-092.0656E-10-3.1034E-12S5-1.9650E-04-4.7567E-051.2320E-04-5.4121E-051.1002E-05-1.2323E-067.8376E-08-2.6674E-093.8091E-11S69.2418E-04-7.4572E-043.4845E-04-9.3002E-051.5008E-05-1.4610E-068.2374E-08-2.4256E-092.8239E-11S7-2.8054E-032.1765E-03-6.9034E-041.7174E-04-3.3591E-054.6261E-06-3.9749E-071.8736E-08-3.6657E-10S8-4.9133E-048.4896E-03-4.5737E-031.3509E-03-2.4985E-042.9689E-05-2.1960E-069.1828E-08-1.6560E-09S92.9217E-031.0070E-02-6.0110E-031.7685E-03-2.9258E-042.6547E-05-1.0204E-06-1.1518E-081.4413E-09S10-7.5947E-037.9384E-03-4.5623E-031.5355E-03-3.1703E-044.0909E-05-3.1945E-061.3803E-07-2.5478E-09S11-7.4921E-033.7879E-03-2.0621E-037.5267E-04-1.7691E-042.6724E-05-2.5085E-061.3402E-07-3.1348E-09S12-6.1350E-05-5.4452E-035.4316E-03-3.4906E-031.3884E-03-3.4420E-045.1632E-05-4.2788E-061.5004E-07S13-3.9937E-023.6864E-02-2.0033E-026.6659E-03-1.3879E-031.7589E-04-1.2450E-053.8872E-07-1.2427E-09S14-7.8823E-025.7798E-02-2.9970E-029.9306E-03-2.0908E-032.7145E-04-2.0105E-057.0011E-07-5.4842E-09S15-3.6725E-021.3129E-02-4.8617E-031.3244E-03-2.4244E-042.8087E-05-1.8860E-066.0785E-08-4.9540E-10图4A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的偏离。图4B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图4C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4D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根据图4A至图4D可知,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实施例三以下参照图5至图6D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三的光学成像镜头。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棱镜E1、第一透镜E2、第二透镜E3、第三透镜E4、第四透镜E5、第五透镜E6、第六透镜E7和滤光片E8,可在棱镜E1和第一透镜E2之间设置光阑STO。任意两个相邻的透镜之间可具有空气间隔。棱镜E1的反射面与光轴成45°夹角,使垂直于棱镜E1的物侧面S1入射的光线偏转90°后穿出棱镜E1。第一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4为凸面,像侧面S5为凸面。第二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6为凸面,像侧面S7为凸面。第三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8为凹面,像侧面S9为凹面。第四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0为凸面,像侧面S11为凹面。第五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2为凹面,像侧面S13为凸面。第六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4为凸面,像侧面S15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6和像侧面S17。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具有成像面S18。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7并成像在成像面S18上。表5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6示出了可用于本实施例光学成像镜头的各个非球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前述公式1限定,具体如下:表5表6面号A4A6A8A10A12A14A16A18A20S4-2.6519E-042.9863E-05-1.1788E-052.4438E-06-3.9468E-074.0748E-08-2.4885E-098.0657E-11-1.0637E-12S5-2.8147E-042.1293E-04-6.2423E-057.6697E-06-3.2257E-07-2.0041E-082.6788E-09-1.0079E-101.2639E-12S68.8533E-05-5.2711E-054.2206E-05-1.7760E-054.4142E-06-6.1336E-074.6567E-08-1.7932E-092.7227E-11S7-3.2197E-034.0859E-03-1.9717E-035.6848E-04-1.0270E-041.1843E-05-8.5530E-073.5677E-08-6.6206E-10S88.2633E-048.3620E-03-4.7692E-031.4332E-03-2.6533E-043.1392E-05-2.3232E-069.8637E-08-1.8491E-09S93.1364E-037.3619E-03-3.4580E-035.6717E-045.2107E-05-3.6222E-056.0668E-06-4.6046E-071.3510E-08S10-7.2930E-034.3059E-03-4.4763E-04-7.2129E-044.1868E-04-1.0813E-041.5214E-05-1.1313E-063.4958E-08S11-7.0308E-031.8073E-031.9817E-04-6.3890E-043.3270E-04-8.8113E-051.3104E-05-1.0418E-063.4625E-08S121.4002E-03-4.9697E-034.7220E-03-2.9189E-031.0138E-03-1.9918E-042.1165E-05-1.0253E-061.1002E-08S13-3.4245E-037.4226E-043.4788E-03-4.3045E-032.0364E-03-5.0501E-046.9568E-05-5.0367E-061.4910E-07S14-3.9739E-021.6055E-02-2.7139E-03-2.9595E-032.1402E-03-6.3718E-041.0037E-04-8.2271E-062.7747E-07S15-3.5757E-021.2798E-02-5.1004E-031.4568E-03-2.4765E-041.9357E-053.6075E-07-1.6602E-078.0659E-09图6A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的偏离。图6B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图6C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6D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根据图6A至图6D可知,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实施例四以下参照图7至图8D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四的光学成像镜头。参照图7,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棱镜E1、第一透镜E2、第二透镜E3、第三透镜E4、第四透镜E5、第五透镜E6、第六透镜E7和滤光片E8,可在棱镜E1和第一透镜E2之间设置光阑STO。任意两个相邻的透镜之间可具有空气间隔。棱镜E1的反射面与光轴成45°夹角,使垂直于棱镜E1的物侧面入射的光线偏转90°后穿出棱镜E1。第一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4为凸面,像侧面S5为凹面。第二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6为凸面,像侧面S7为凹面。第三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8为凹面,像侧面S9为凹面。第四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0为凸面,像侧面S11为凹面。第五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2为凹面,像侧面S13为凸面。第六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4为凸面,像侧面S15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6和像侧面S17。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具有成像面S18。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7并成像在成像面S18上。表7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8示出了可用于本实施例光学成像镜头的各个非球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前述公式1限定,具体如下:表7表8图8A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的偏离。图8B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图8C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8D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根据图8A至图8D可知,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实施例五以下参照图9至图10D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五的光学成像镜头。参照图9,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棱镜E1、第一透镜E2、第二透镜E3、第三透镜E4、第四透镜E5、第五透镜E6、第六透镜E7和滤光片E8,可在棱镜E1和第一透镜E2之间设置光阑STO。任意两个相邻的透镜之间可具有空气间隔。棱镜E1的反射面与光轴成45°夹角,使垂直于棱镜E1的物侧面入射的光线偏转90°后穿出棱镜E1。第一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4为凸面,像侧面S5为凹面。第二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6为凸面,像侧面S7为凸面。第三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8为凹面,像侧面S9为凹面。第四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0为凸面,像侧面S11为凹面。第五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2为凹面,像侧面S13为凸面。第六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4为凸面,像侧面S15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6和像侧面S17。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具有成像面S18。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7并成像在成像面S18上。表9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10示出了可用于本实施例光学成像镜头的各个非球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前述公式1限定,具体如下:表9表10面号A4A6A8A10A12A14A16A18A20S4-2.3991E-046.9075E-072.3751E-06-1.3122E-061.8757E-07-1.3199E-084.5147E-10-6.3399E-121.6909E-14S5-2.7883E-042.0533E-04-5.4809E-053.9194E-065.8745E-07-1.3815E-071.1073E-08-4.0902E-105.8350E-12S67.8074E-05-9.3782E-066.0717E-06-2.3865E-066.4692E-07-6.2479E-08-8.5265E-104.2302E-10-1.6126E-11S7-2.6422E-033.0728E-03-1.3392E-033.7947E-04-7.4268E-051.0079E-05-8.9654E-074.6349E-08-1.0422E-09S81.1459E-037.9332E-03-4.5951E-031.4347E-03-2.8536E-043.7493E-05-3.1578E-061.5429E-07-3.3179E-09S92.2955E-038.9761E-03-4.7502E-031.1284E-03-9.6050E-05-1.1314E-053.4211E-06-2.9761E-079.1025E-09S10-8.2175E-035.6741E-03-1.2607E-03-4.9624E-043.9600E-04-1.1009E-041.5834E-05-1.1744E-063.5646E-08S11-7.2469E-032.0930E-031.3803E-04-6.9953E-043.7481E-04-9.9225E-051.4516E-05-1.1223E-063.5949E-08S123.8657E-04-3.4559E-033.7962E-03-2.7649E-031.1146E-03-2.5944E-043.4708E-05-2.4607E-067.0493E-08S13-5.3709E-034.5915E-033.0714E-04-2.9644E-031.7575E-03-4.8942E-047.3784E-05-5.8186E-061.8843E-07S14-4.0334E-021.8660E-02-5.5938E-03-1.3473E-031.6212E-03-5.3919E-048.9919E-05-7.6713E-062.6726E-07S15-3.4851E-021.1774E-02-4.4538E-031.2116E-03-1.9159E-041.1802E-059.1031E-07-1.8168E-077.9544E-09图10A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的偏离。图10B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图10C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0D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根据图10A至图10D可知,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综上所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对应满足下表11中所示的关系。表11条件式\实施例12345PLmm0.810.920.870.570.90TTLImgH6.386.406.526.436.42|ff1|+|ff3|3.913.304.414.004.33100×PLImgH18.6621.2220.4813.5720.83R9R101.510.911.861.811.83CT1+CT2T12+T235.316.925.015.375.05SAG41SAG422.831.432.653.382.5610×T45TTL1.852.121.561.711.53fR104.313.713.913.703.94CT3T341.760.910.900.840.96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六片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该光学成像镜头不限于包括一个棱镜及六片透镜。如果需要,该光学成像镜头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其设置有电子感光元件以成像,电子感光元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该摄像装置可以是诸如数码相机的独立摄像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上的摄像模块。该摄像装置装配有以上描述的光学成像镜头。以上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实施例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所举的示例,而不是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凡在本申请的教导和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棱镜,所述棱镜的反射面与所述光轴的夹角为45°;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像侧面为凹面;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所述棱镜的像侧面至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PL满足0.30mm<PL<1.0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的反射面至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TTLImgH>6.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以及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满足3.00<|ff1|-|ff3|<5.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的像侧面至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PL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10.00<100×PLImgH<25.0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和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满足0.50<R9R10<2.0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12以及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23满足5.00<CT1+CT2T12-T23<7.0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41以及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42满足1.00<SAG41SAG42<3.5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45与所述棱镜的反射面至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满足1.00<10×T45TTL<2.50。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满足3.00<fR10<5.00。10.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棱镜,所述棱镜的反射面与所述光轴的夹角为45°;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像侧面为凹面;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所述棱镜的像侧面至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PL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10.00<100×PLImgH<25.00。

百度查询: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