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双层侧向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及其工作方法_聊城大学_201910251266.6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大学

申请日:2019-03-29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公开(公告)号:CN109826476B

主分类号:E04H6/06

分类号:E04H6/06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4.30#授权;2019.06.25#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5.31#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侧向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解决现有的停车装置结构复杂,不能实现无避让,检修困难车位利率低等问题。该装置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框架、设置在底板上且位于框架内的第一载车板、设置于第一载车板下表面与底板之间的用于带动第一载车板旋转的旋转装置、设置在框架两侧的至少两个连杆机构以及设置在两个连杆机构顶部的第二载车板。

主权项:1.一种双层侧向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框架、设置在底板上且位于框架内的第一载车板、设置于第一载车板下表面与底板之间的用于带动第一载车板旋转的旋转装置、设置在框架两侧的至少两个连杆机构以及设置在两个连杆机构顶部的第二载车板;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动力连杆、第二动力连杆和第三动力连杆,所述第一动力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载车板连接,另一端穿过底板与所述第二动力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动力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动力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动力连杆的另一端固定于地下;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曲柄、传动链条、驱动电机和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链条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曲柄的一端连接,所述曲柄的另一端与第一载车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位于设置在底板上表面的槽内,且与所述传动链条相咬合,驱动电机和传动链条控制传动齿轮在所述槽内运动带动曲柄旋转,曲柄旋转带动第一载车板旋转。

全文数据:一种双层侧向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立体停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侧向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背景技术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个人消费能力逐渐加强。随着大中小城市私人汽车数量的激增,停车难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最近十年来我国城市中机动车的增长速度平均达到10%~15%,而其道路的平均增长速度仅有2%~3%,特别是大都市的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和其带来的交通压力远远超出基础交通设施的增长速度。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10亿辆,其中汽车2.17亿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是如今在城市汽车保有量稳步增长的过程中,城市停车设施虽然也在增长但是远远低于车辆增长速度,导致停车问题常常得不到解决。目前,在市场上现有的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绝大多数是根据正向停车位所设计,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需要下层的车移出,才能使用上层车位,即一位两车。这种停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给上层停车的车主的取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用车时不能及时取出,在一些情况下很是麻烦,如果应用,也只是应用于拥有两辆车的家庭。二、上层车位无需下层停车的避让,但却需要下层提供一个车位供上层车位存取,即两位三车。虽然实现可避让,但结构复杂,有的需要底坑,现场施工量大,对地下设施有限制要求,且需防水处理,难度大。中国专利CN105569391B公开了一种立体停车库,该立体车库包括升降丝杠、载车板、行走丝杠、电机、齿轮等。该专利采用丝杠,齿轮传动机构,适用于正向停车,该专利结构简单,易于安装,解决了立体车库容易侧翻的问题。发明人在研发过程中发现,该立体停车库的结构并不能实现无避让停车的要求。中国专利CN202578071U公开了一种横向无避让立体车库,该立体车库包括钢框架、载车板、伸缩叉、驱动电机、提升电机、定位防坠器等。该专利采用电机链条驱动,电机钢丝绳驱动两种方式,可安装于边边角角的空间中,如草坪上,地坎肩上,车辆可以直接上载车板,有无需转弯,无需避让,直上直出等优点。发明人在研发过程中发现,该专利结构复杂,检修困难,虽然安装在非行车道或停车位,但其存放车位置不允许有车辆停放,其车位利用率大大下降。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双层侧方位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解决上述现有的停车装置结构复杂,不能实现无避让,检修困难车位利率低等问题。本公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侧向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该装置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框架、设置在底板上且位于框架内的第一载车板、设置于第一载车板下表面与底板之间的用于带动第一载车板旋转的旋转装置、设置在框架两侧的至少两个连杆机构以及设置在两个连杆机构顶部的第二载车板。作为本公开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动力连杆、第二动力连杆和第三动力连杆,所述第一动力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载车板连接,另一端穿过底板与所述第二动力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动力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动力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动力连杆的另一端固定于地下。作为本公开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位于框架两侧的底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杆机构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三动力连杆的一端连接,用于驱动第三动力连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动力连杆、第一动力连杆转动。作为本公开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泵和液压推杆,液压泵控制液压推杆往复运动,所述液压推杆往复运动带动第三动力连杆转动;或者,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电机带动第三动力连杆转动。作为本公开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连杆机构的一旁还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辅助杆,所述辅助杆的一端与第二载车板连接,所另一端与框架下部连接,使得第二载车板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作为本公开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曲柄、传动链条、驱动电机和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链条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曲柄的一端连接,所述曲柄的另一端与第一载车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位于设置在底板上表面的槽内,且与所述传动链条相咬合,驱动电机和传动链条控制传动齿轮在所述槽内运动带动曲柄旋转,曲柄旋转带动第一载车板旋转。作为本公开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有限位槽,用于限制第三动力连杆过度转动。作为本公开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载车板和第二载车板的下表面分别设有K字型钢材结构,用于托举整个载车板。所述双层侧向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的工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到存取车信号,控制驱动装置驱动第三动力连杆旋转,带动第二动力连杆、第一动力连杆旋转,同时带动两个辅助杆使第二载车板保持水平状态下降;当第二载车板接触到地面时,开始存取车辆,当车辆存取结束后,控制驱动装置驱动第三动力连杆反向旋转,带动第二动力连杆、第一动力连杆反向旋转,同时带动两个辅助杆使使第二载车板保持水平状态上升至原位;当第二载车板归位后,控制驱动电机带动传动链条运动,使传动齿轮在槽中进行运动,从而带动曲柄旋转,带动第一载车板旋转,开始存取车辆,当车辆存取结束后,控制驱动电机带动传动链条反向运动,使传动齿轮在槽中进行反向运动,从而带动曲柄反向旋转,带动第一载车板归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的有益效果是:1本公开提出的立体停车装置安装于侧向停放的车位之间,实现无避让立体停车,充分利用停车空间,提高车位利用率。2本公开提出的立体停车装置结构简单、检修方便,安装方便,适用于各类停车地点,例如车位紧张的老式小区,公司,公共场所等。3本公开提出的立体停车装置存取车方便便捷,将车辆直线开到指定区域即可。停车过程通过遥控器控制,在遥控器上设置启动键、急停键和运行建;可实现一键操作,操作简单,当遥控器发生意外故障可通过操作面板手动操作完成动作程序。4本公开提出的立体停车装置中,位于底部的第一载车板可进行旋转,更加方便汽车的停入与驶出。附图说明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图1是实施例一双层侧向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例一双层侧向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实施例一双层侧向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实施例一双层侧向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中第二载车板处于落下后的立体图;图5是实施例一双层侧向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中第二载车板处于落下后的侧视图;图6是实施例一旋转装置静态下的结构图;图7是实施例一旋转装置旋转状态下的结构图;图8是实施例一双层侧向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中第一载车板处于旋转状态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说明。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公开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公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层侧向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该装置包括钢框架、设置在钢框架的底板上的第一载车板、两个设置在钢框架两侧的连杆机构以及设置在连杆机构顶部的第二载车板,本实施例提出的双层侧向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结构简单、适用于各类停车地点,安装于侧向停放的车位之间,实现无避让立体停车,充分利用停车空间,提高车位利用率。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实施例提出的双层侧向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附图1和附图2,所述双层侧向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该装置包括位于地面上的底板6、设置在底板6上的框架2、设置在底板6上且位于框架内的第一载车板1、设置于第一载车板1下表面与底板之间的旋转装置7、两个分别设置在框架两侧的连杆机构4以及设置在两个连杆机构4顶部的第二载车板3;所述框架的两侧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连杆机构旋转,从而带动第二载车板3上下平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连杆机构4用于实现第二载车板3从钢框架2的上部移动至所述底板6所处的平面上,并且还能使第二载车板3回复至原位。请参阅附图3,所述连杆机构4包括动力连杆组,所述动力连杆组包括第一动力连杆401、第二动力连杆402和第三动力连杆403,所述第一动力连杆401的一端与第二载车板3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连杆401的另一端穿过底板6延伸于地下,其与设置在地下的所述第二动力连杆40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动力连杆402的另一端与设置在地下的第三动力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动力连杆403的另一端与地面固定,所述第三动力连杆的一端还与驱动装置连接,通过驱动装置带动第三动力连杆403转动,第三动力连杆403带动第一动力连杆401、第二动力连杆402转动;所述第一动力连杆401、第二动力连杆402和第三动力连杆403的长度不同,由第三动力连杆403进行圆周运动,来带动第二动力连杆402和第三动力连杆403,从而实现第二载车板3的运动。本实施例提出的双层侧向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动力连杆401一旁的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辅助杆5,辅助杆与第一动力连杆401相平行设置在框架2,所述两个辅助杆5的一端与第二载车板3连接,所述两个辅助杆5的另一端与框架2的侧面底部连接,使得第二载车板3始终处于水平状态。请参阅附图4和附图5,本实施例提出的连杆机构4使用时,通过第三动力连杆403的旋转,带动第二动力连杆402向上运动,第二动力连杆402带动动力连杆、两个辅助杆5斜向下移动,将第二载车板3从钢框架2的上部移动至所述底板6所处的平面上,使得第二载车板3车板从二层移动到一层,可实现对第二载车板3的周期性控制。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连杆组中第二动力连杆402和第三动力连杆403设置于地下,既有利于对动力系统的保护,也有利于底板在地面上的固定。本实施例的两组连杆机构4同时呈对称布置,在框架的两侧都设有用于驱动连杆机构的动力机构,更好的为第二载车板3的移动提供动力。同时,在动力连杆组的一旁还设有辅助杆5,两组动力连杆组和辅助杆形成了平行四边形结构,保证了第二载车板3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泵、安装在液压泵上的电磁阀和液压推杆,所述液压泵固定设置在框架的一侧,所述液压泵通过软管与液压推杆油口连接,所述液压推杆的一端与第三动力连杆403的一端连接,通过液压泵控制液压推杆往复运动,所述液压推杆往复运动带动第三动力连杆403作转动运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驱动装置也可以是电机装置,电机固定在钢框架的一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另一端与第三动力连杆403的一端连接,通过电机带动第三动力连杆403旋转,实现连杆机构的往复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装置7用于带动第一载车板1在平面上水平旋转,更加方便汽车的停入与驶出。请参阅附图6和7,所述旋转装置7包括曲柄701、传动链条702、驱动电机703和传动齿轮704,所述传动链条702的一端与驱动电机703连接,另一端与曲柄701的一端连接,所述曲柄701的另一端与第一载车板1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位于设置在底板上表面的槽705内,且与所述传动链条702相咬合,通过驱动电机703和传动链条702来控制传动齿轮704在槽705内运动来曲柄701旋转,从而曲柄701带动第一载车板1实现旋转,更加方便汽车的停入与驶出。请参阅附图8,本实施例提出的旋转装置7使用时,驱动电机703带动传动链条702运动,使传动齿轮704在槽705中进行运动,传动齿轮704的移动带动曲柄701旋转,曲柄701旋转带动第一载车板1旋转,更加方便汽车的停入与驶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2采用钢材料制成,所述框架2采用部分中空结构,大大的减轻结构负重,更降低了施工困难。所述底板6的下表面设有限位槽,限制第三动力连杆402过度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和驱动电动分别与设置在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遥控器通信连接,通过遥控器控制驱动装置和驱动电动的启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车板和第二载车板的上表面分别设有轮胎自动限位结构,实现车辆自动限位;所述第一载车板和第二载车板的下表面分别设有K字型钢材结构,用于托举整个载车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限位结构采用现有技术结构,在本申请中不再赘述。请参阅附图1,本实施例提出的双层侧向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使用时,此时第二载车板3处于初始位置即存车位置,当停车装置接收到存取车信号后,驱动装置驱动第三动力连杆403旋转,带动第二动力连杆402,第一动力连杆401旋转,同时辅助杆5保持第二载车板3始终水平,使第二载车板3保持水平状态下降。当第二载车板3接触到地面时,如图4所示,开始存放车辆,当车辆存取结束后,驱动第三动力连杆403反向旋转,带动第二动力连杆402,第一动力连杆401反向旋转,使第二载车板3归位。驱动电机703带动传动链条702运动,使内部传动齿轮704在槽705中进行运动,传动齿轮704的移动带动曲柄701旋转,曲柄701旋转带动第一载车板1旋转,更加方便汽车的停入与驶出。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层侧向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的工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当立体停车装置接收到存取车信号后,控制驱动装置驱动第三动力连杆403旋转,带动第二动力连杆402、第一动力连杆401旋转,同时两个辅助杆5保持第二载车板3始终水平,使第二载车板3保持水平状态下降。S102,当第二载车板3接触到地面时,如图4所示,开始存放车辆,当车辆存取结束后,控制驱动装置驱动第三动力连杆403反向旋转,带动第二动力连杆402、第一动力连杆401反向旋转,使第二载车板3归位。S103,当第二载车板3归位后,控制驱动电机703带动传动链条702运动,使传动齿轮704在槽705中进行运动,传动齿轮704的移动带动曲柄701旋转,曲柄701旋转带动第一载车板1旋转,开始存取车辆,当车辆存取结束后,控制驱动电机703带动传动链条702反向运动,使传动齿轮704在槽中进行反向运动,从而带动曲柄701反向旋转,带动第一载车板归位,更加方便汽车的停入与驶出。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1本实施例提出的立体停车装置安装于侧向停放的车位之间,实现无避让立体停车,充分利用停车空间,提高车位利用率。2本实施例提出的立体停车装置结构简单、检修方便,安装方便,适用于各类停车地点,例如车位紧张的老式小区,公司,公共场所等。3本实施例提出的立体停车装置存取车方便便捷,将车辆直线开到指定区域即可。停车过程通过遥控器控制,在遥控器上设置启动键、急停键和运行建;可实现一键操作,操作简单,当遥控器发生意外故障可通过操作面板手动操作完成动作程序。4本实施例提出的立体停车装置中,位于底部的第一载车板可进行旋转,更加方便汽车的停入与驶出。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以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双层侧向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框架、设置在底板上且位于框架内的第一载车板、设置于第一载车板下表面与底板之间的用于带动第一载车板旋转的旋转装置、设置在框架两侧的至少两个连杆机构以及设置在两个连杆机构顶部的第二载车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侧向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动力连杆、第二动力连杆和第三动力连杆,所述第一动力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载车板连接,另一端穿过底板与所述第二动力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动力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动力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动力连杆的另一端固定于地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侧向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是,位于框架两侧的底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杆机构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三动力连杆的一端连接,用于驱动第三动力连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动力连杆、第一动力连杆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侧向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泵和液压推杆,液压泵控制液压推杆往复运动,所述液压推杆往复运动带动第三动力连杆转动;或者,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电机带动第三动力连杆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侧向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杆机构的一旁还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辅助杆,所述辅助杆的一端与第二载车板连接,所另一端与框架下部连接,使得第二载车板始终处于水平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侧向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曲柄、传动链条、驱动电机和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链条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曲柄的一端连接,所述曲柄的另一端与第一载车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位于设置在底板上表面的槽内,且与所述传动链条相咬合,驱动电机和传动链条控制传动齿轮在所述槽内运动带动曲柄旋转,曲柄旋转带动第一载车板旋转。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侧向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有限位槽,用于限制第三动力连杆过度转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侧向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载车板和第二载车板的下表面分别设有K字型钢材结构,用于托举整个载车板。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层侧向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到存取车信号,控制驱动装置驱动第三动力连杆旋转,带动第二动力连杆、第一动力连杆旋转,同时带动两个辅助杆使第二载车板保持水平状态下降;当第二载车板接触到地面时,开始存取车辆,当车辆存取结束后,控制驱动装置驱动第三动力连杆反向旋转,带动第二动力连杆、第一动力连杆反向旋转,同时带动两个辅助杆使使第二载车板保持水平状态上升至原位;当第二载车板归位后,控制驱动电机带动传动链条运动,使传动齿轮在槽中进行运动,从而带动曲柄旋转,带动第一载车板旋转,开始存取车辆,当车辆存取结束后,控制驱动电机带动传动链条反向运动,使传动齿轮在槽中进行反向运动,从而带动曲柄反向旋转,带动第一载车板归位。

百度查询: 聊城大学 一种双层侧向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