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新能源车位被非能源车占用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_安徽典典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_202311303288.5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典典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日:2023-10-10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公开(公告)号:CN117372950B

主分类号:G06V20/52

分类号:G06V20/52;G06V20/62;G08G1/14;G10L25/51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4.30#授权;2024.01.26#实质审查的生效;2024.01.09#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位被非能源车占用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涉及新能源车技术领域,包括:请求接收模块用于实时检测车辆的请求停靠信号;当有车辆停靠在新能源车位上时,所述处理器启动摄像模块采集车辆的图像信息;所述图像识别模块用于对采集的图像数据使用灰度图像识别方式,识别出对应车辆的车牌号和车辆类型;处理器根据车牌号和车辆类型,以判定当前占用车位的车辆的停靠权限;若判定当前车辆无停靠权限,则处理器启动传感器定位模块获取车辆的精确位置信息,并将车辆的精确位置信息、车牌号以及车位异常占用状态信息发送至远程控制中心,方便停车位管理员及时找到占位车辆,调节车位的使用情况;有效提高车位占用检测效率。

主权项:1.一种新能源车位被非能源车占用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请求接收模块、处理器、摄像模块、麦克风模块、图像识别模块、远程控制中心、传感器定位模块、充电状态检测模块以及车辆评估模块;所述请求接收模块为配置在新能源车位的红外或雷达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车辆的请求停靠信号;所述请求停靠信号为车辆停靠在红外或雷达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内而产生的检测信号;当有车辆停靠在新能源车位上时,所述请求接收模块输出车位预占用信号至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接收到车位预占用信号后,启动摄像模块以采集车辆的图像信息,同时启动麦克风模块采集车辆的音频信息;所述图像识别模块用于对采集的图像数据使用灰度图像识别方式,并将图像数据中的特定区域准确分隔,在完成整个图像解析后输出对应车辆的车牌号和车辆类型;所述车辆类型包括新能源车、燃油车或其他非机动车辆类型;所述图像识别模块的具体识别步骤如下:S1:对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二次处理,提高图像的对比度;所述二次处理包括灰化、边缘增强、滤波和去除噪点,二次处理的过程中使用傅里叶、沃尔什两种算法同时处理的策略;S2:使用灰度定位技术,将二次处理后的图像分割为不同的识别单元,对识别单元进行校正和定位;S3:将识别单元映射到网格坐标系统中,形成网格特征区域,计算每个特征区域中灰白点的占用比例数,形成网格特征区域的外形特征;S4:在完成整个图像解析后,输出对应车辆的车牌号,以及车辆是否有排气管;如果无排气管,则判断为新能源车;如果有,则判断为燃油车;所述处理器根据识别出的车牌号和车辆类型,以判定当前占用车位的车辆的停靠权限;若车辆类型为新能源车,则判定当前车辆具有停靠权限;处理器发出车位正常占用状态信息至远程控制中心,按能源车标准提供收费和充电后续操作;若车辆类型为燃油车或非机动车型,则判定当前车辆无停靠权限;处理器启动传感器定位模块获取车辆的精确位置信息,并将车辆的精确位置信息、车牌号、当前实时图形图像以及车位异常占用状态信息发送至远程控制中心,请求管理员依据车辆位置信息和车牌号查找无权限停车的车辆;所述远程控制中心用于记录停车场的车位占用信息至数据库;所述车位占用信息包括车位占用时刻、车牌号、抓拍图像;所述车辆评估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库存储的车位占用信息对车辆进行车位占用指数ZK评估;具体评估步骤为:在预设时间段内,采集停车场的车位占用信息;针对同一车牌号,统计对应车辆的车位占用总次数为Z1;以车辆其中一个车位占用时刻作为中心,将车位占用时间差在预设值内其它车辆标记为占用关联车辆;统计占用关联车辆的数量为Dz;若Dz大于预设数量阈值,则将此次车位占用标记为联合占用;统计对应车辆联合占用的次数占比为Zb,将每次联合占用的车辆数量标记为Di;获取Di与预设数量阈值的差值并进行求和得到超占总量CZ;利用公式ZK=μ×Z1×Zb×g1+CZ×g2计算得到对应车辆的车位占用指数ZK,其中g1、g2均为预设系数因子,μ为预设补偿系数;若车位占用指数ZK大于预设占用阈值,则向对应车辆车主发送警告信息,并冻结对应车辆在本停车场的停靠权限。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安徽典典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位被非能源车占用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