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局部UHPC可恢复功能自复位预制双向联肢高铁桥墩_东南大学_202111615200.4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申请日:2021-12-27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公开(公告)号:CN114319084B

主分类号:E01D19/02

分类号:E01D19/02;E01D21/00;E01D101/24;E01D101/26;E01D101/28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4.30#授权;2022.04.29#实质审查的生效;2022.04.12#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局部UHPC可恢复功能自复位预制双向联肢高铁桥墩,包括承台以及通过立式支承结构支承在承台上方的盖梁,盖梁为预制件;立式支承结构包括预制桥墩底节段、预制桥墩‑连梁节段、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预制桥墩底节段呈矩阵排列状固定在承台上;预制桥墩底节段的顶面布设有预制桥墩‑连梁节段;预制桥墩‑连梁节段包括预制桥墩节段、预制连梁;本发明为高铁桥墩应用预制建造技术提供一种可行的结构形式,利用该结构形式,不仅能够兼顾结构刚度需求与快速施工需求、改善桥墩受剪状态,而且能够保证桥墩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变形能力并且只有可更换损伤元发生损伤,将预制高铁桥墩进一步发展成为震后功能可恢复结构,满足韧性抗震要求。

主权项:1.一种局部UHPC可恢复功能自复位预制双向联肢高铁桥墩,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台(1)以及通过立式支承结构支承在承台(1)上方的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梁为预制件;所述立式支承结构包括预制桥墩底节段(2)、预制桥墩-连梁节段(3)、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5);所述预制桥墩底节段(2)呈矩阵排列状固定在承台(1)上;所述预制桥墩底节段(2)的顶面布设有预制桥墩-连梁节段(3);所述预制桥墩-连梁节段(3)包括预制桥墩节段(3.1)、预制连梁(3.2);所述预制桥墩节段(3.1)沿着预制桥墩底节段(2)的中线延长线上固定在预制桥墩底节段(2)的顶端;所述相邻的预制桥墩节段(3.1)之间,沿着横向布设有预制连梁(3.2),所述预制连梁(3.2)固定连接于预制桥墩节段(3.1)的侧面;所述预制连梁(3.2)和预制桥墩节段(3.1)内均预留有让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5)横向贯穿的管道,所述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5)横向贯穿连接预制连梁(3.2)和预制桥墩节段(3.1);所述预制桥墩节段(3.1)与预制连梁(3.2)的连接处的纵向剖面呈L形;所述预制桥墩节段(3.1)与预制连梁(3.2)的连接处通过角钢(3.3)、连接螺栓(3.4)及连接螺母(3.6)固定连接;所述角钢(3.3)贴合于预制连梁(3.2)和预制桥墩节段(3.1)的连接处,并通过连接螺栓(3.4)及连接螺母(3.6)将角钢(3.3)固定在预制连梁(3.2)和预制桥墩节段(3.1)的连接处;所述的承台(1)与预制桥墩底节段(2)的接触区域、所述的预制桥墩底节段(2)的底部区域、所述预制桥墩节段(3.1)中预制桥墩节段与预制连梁之间接触的桥墩区域、所述预制连梁(3.2)中预制桥墩节段与预制连梁之间接触的连梁区域均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制作;还包括连接钢筋(6),所述连接钢筋(6)沿着预制桥墩底节段(2)的纵向布设有若干根,所述连接钢筋(6)靠近预制桥墩底节段(2)的边缘呈矩阵排列,所述连接钢筋(6)纵向贯穿连接承台(1)、预制桥墩底节段(2)、预制桥墩节段(3.1)和盖梁;在连接钢筋(6)矩阵内部,还设有与连接钢筋(6)相互平行的若干根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5),所述若干根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5)通过预埋的管道纵向贯穿连接承台(1)、预制桥墩底节段(2)、预制桥墩节段(3.1)和盖梁;所述预制桥墩节段(3.1)与预制连梁(3.2)的连接处还布设有钢盖板(3.5),所述连接钢盖板(3.5)布设在角钢(3.3)与连接螺母(3.6)之间,所述连接螺栓(3.4)、连接螺母(3.6)和钢盖板(3.5)配合固定连接角钢(3.3)、预制连梁(3.2)和预制桥墩节段(3.1);所述连接钢筋(6)包括承台内预埋钢筋(6.1)、预制桥墩底节段内预埋钢筋(6.2)、预制桥墩节段和盖梁内预埋钢筋(6.3);所述承台内预埋钢筋(6.1)与预制桥墩底节段内预埋钢筋(6.2)之间通过半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桥墩底节段内预埋连接钢筋(6.2)与预制桥墩节段和盖梁内预埋钢筋(6.3)通过机械套筒连接,预制桥墩节段和盖梁内预埋钢筋(6.3)通过灌浆波纹管连接技术锚固在预制桥墩节段和盖梁内。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东南大学 局部UHPC可恢复功能自复位预制双向联肢高铁桥墩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