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快连卡箍_山东莱德机械有限公司_201811535029.4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莱德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8-12-14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公开(公告)号:CN109442108B

主分类号:F16L21/06

分类号:F16L21/06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5.03#授权;2019.04.02#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3.08#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连卡箍,包括均呈半环形的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上卡箍本体的内环面上设有上凸筋和上密封圈槽;下卡箍本体的内环面上设有下凸筋和下密封圈槽;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的一端为插入端、另一端为连接端;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的连接端均设有凸耳,二者的连接端通过穿过所述凸耳的螺栓连接在一起;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的插接端通过设在二者插接端的插接机构连接在一起;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端对端连接后能围出用于接纳管道的中央空间且该中央空间内设有装在上、下密封圈槽内的密封圈。该结构的卡箍自身装配以及与管道连接的速度快,使用方便,可以大大提高卡箍的生产效率和管道连接效率。

主权项:1.一种快连卡箍,包括均呈半环形的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所述上卡箍本体的内环面上间隔设有径向内凸且沿内环面的周向延伸的两条上凸筋,该内环面上设有位于所述上凸筋之间的上密封圈槽;所述下卡箍本体的内环面上间隔设有径向内凸且沿内环面的周向延伸的两条下凸筋,该内环面上设有位于所述下凸筋之间的下密封圈槽;其特征在于: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的一端为插入端、另一端为连接端;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的连接端均设有凸耳,二者的连接端通过穿过所述凸耳的螺栓连接在一起;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的插接端通过设在二者插接端的插接机构连接在一起;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端对端连接后能围出用于接纳管道的中央空间且该中央空间内设有装在上、下密封圈槽内的密封圈;所述插接机构包括连接在上卡箍本体插接端上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连接有插接柱,所述插接柱与上卡箍本体之间设有插装间隙;所述下卡箍本体的插接端上连接有外端为弯钩的插接臂;所述插接臂插入所述插装间隙后连接臂的弯钩能钩在所述插接柱上,从而实现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的插接端的插装连接;所述弯钩和连接柱接触的面以及连接柱和弯钩接触的面均为弧面;密封圈包括胶圈本体,胶圈本体的两端各设有与胶圈本体连为一体且中心部位设有轴向通孔的端壁,所述端壁内边缘轴向内凸形成环唇;所述胶圈本体和环唇之间插装有环状连接体,所述环状连接体中空设置形成环腔,环状连接体的外环面上沿其周向开设有与环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密封圈还包括挡圈,所述挡圈连接在环状连接体的内环面上;在所述挡圈的内环面上环设有多个过液孔,所述过液孔与所述环腔连通,液体可以从过液孔进入环唇和胶圈本体之间。

全文数据:一种快连卡箍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管道连接的卡箍,具体涉及一种快连卡箍。背景技术目前,快连卡箍因其使用方便、连接速度快,被广泛用于管道的连接。现有的快连卡箍包括均呈半环形的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所述上卡箍本体的内环面上间隔设有径向内凸且沿内环面的周向延伸的两条上凸筋,该内环面上设有位于所述上凸筋之间的上密封圈槽;所述下卡箍本体的内环面上间隔设有径向内凸且沿内环面的周向延伸的两条下凸筋,该内环面上设有位于所述下凸筋之间的下密封圈槽;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的两端部均设有凸耳,通过穿装于凸耳的螺栓将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端对端相的连接在一起,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之间设有装在上、下密封圈槽内的密封圈。上述结构的快连卡箍主要存在以下缺陷:一是,两端均用螺栓进行连接,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装配时以及卡箍与管道相连时,需对两个螺栓都新进转动,因此降低了装配效率以及与管道连接紧固的效率。二是,上密封圈槽的槽底与上凸筋的内环面之间的距离为上槽深,上槽深自上卡箍本体的中部向两端部的深度相同;下密封圈槽的槽底与下凸筋的内环面之间的距离为下槽深,下槽深自下卡箍本体的中部向两端部的深度相同;由于快连卡箍的密封圈的外周长大于上、下密封圈槽的长度之和,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装配在一起后,其端部会出现间隔,当卡箍套在管道上进行紧固时,密封圈受压变形会从间隔处突出来,易造成密封圈的突出部所对应的部段与管道接触不良,而导致密封失效。三是,密封圈的本体上连接有挡圈,由于该挡圈与密封圈的本体固连成一体,卡箍锁紧时挡圈会阻碍密封圈的自由收缩,造成密封圈和挡圈形成波纹状的不平整,并且随着密封圈的老化,挡圈会带动密封圈向里收缩,使密封圈的本体和环唇粘结在一起,从而失去自密封的作用,造成密封失效。发明内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针对上述缺陷一,提供卡箍自身组装和与管道连接时更加快捷方便的快连卡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下结构的快连卡箍,包括均呈半环形的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所述上卡箍本体的内环面上间隔设有径向内凸且沿内环面的周向延伸的两条上凸筋,该内环面上设有位于所述上凸筋之间的上密封圈槽;所述下卡箍本体的内环面上间隔设有径向内凸且沿内环面的周向延伸的两条下凸筋,该内环面上设有位于所述下凸筋之间的下密封圈槽;其结构特点在于: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的一端为插入端、另一端为连接端;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的连接端均设有凸耳,二者的连接端通过穿过所述凸耳的螺栓连接在一起;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的插接端通过设在二者插接端的插接机构连接在一起;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端对端连接后能围出用于接纳管道的中央空间且该中央空间内设有装在上、下密封圈槽内的密封圈。所述插接机构包括连接在上卡箍本体插接端上的两块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块、连接柱和上卡箍本体围成插装孔;所述下卡箍本体的插接端上连接有外端为弯钩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插入所述插装孔后连接臂的弯钩能钩在所述连接柱上,从而实现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的插接端的插装连接。所述弯钩和连接柱接触的面以及连接柱和弯钩接触的面均为弧面。所述插接机构包括连接在上卡箍本体插接端上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连接有插接柱,所述插接柱与上卡箍本体之间设有插装间隙;所述下卡箍本体的插接端上连接有外端为弯钩的插接臂;所述插接臂插入所述插装间隙后连接臂的弯钩能钩在所述插接柱上,从而实现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的插接端的插装连接。所述弯钩和插接柱接触的面以及插接柱和弯钩接触的面均为弧面。本发明将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的分别设为插接端和连接端,插接端通过插接机构相连,通过插接结构不但能快速实现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插接端连接,而且也可快速的拆开;而连接端通过穿过凸耳的螺栓和螺接在螺栓的螺帽相连;也就是说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组装时只需使一个螺栓和螺帽相对转动即可,因而卡箍的组装快捷方便,能大大提高组装效率。同样的道理,将卡箍与管道连接时,也只需使一个螺栓和螺帽相对转动即可实现卡箍与管道的紧固连接,因而也可大大提高管道连接的效率。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缺陷二,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做了如下改进:所述上卡箍本体的上密封圈槽的槽底与上凸筋的内环面之间的距离为上槽深;上槽深在上卡箍本体的中部最大、在上卡箍本体的端部最小;所述下卡箍本体的下密封圈槽的槽底与下凸筋的内环面之间的距离为下槽深;下槽深在下卡箍本体的中部最大、在下箍本体的端部最小。所述上槽深自上卡箍本体的中部向两端部逐渐减小;所述下槽深自下卡箍本体的中部向两端部逐渐减小。本发明将下槽深在下卡箍本体的中部设为最大、在下箍本体的端部设为最小,将上槽深在上卡箍本体的中部设为最大、在上卡箍本体的端部最小;这样紧固卡箍时,密封圈受压变形后其形变余量可以由上、下卡箍本体的端部向上、下卡箍本体的中部汇集,不容易发生密封圈受压变形后从上、下卡箍本体的端部之间突出来的现象,可以有效保证密封圈与管道的充分接触,能保证密封效果。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缺陷三,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做了如下改进:所述密封圈包括胶圈本体,胶圈本体的两端各设有与胶圈本体连为一体且中心部位设有轴向通孔的端壁,所述端壁内边缘轴向内凸形成环唇,所述密封圈还包括不与胶圈本体直接连为一体的挡圈。所述挡圈为两个且分别连接在两个环唇上。所述胶圈本体的内壁面上环设多个凸块,所述凸块上设有插口,所述挡圈插装在所述插口内。所述挡圈的内环面上连接有导向套。所述胶圈本体和环唇之间插装有环状连接体,所述环状连接体中空设置形成环腔,环状连接体的外环面上沿其周向开设有开口,所述挡圈连接在环状连接体的内环面上。所述挡圈的内环面上环设有多个过液孔,所述过液孔与所述环腔连通。本发明将挡圈不与胶圈本体直接连为一体,挡圈既起到了限位作用,又不会在卡箍锁紧时阻碍密封圈的自由收缩,造成密封圈和挡圈形成波纹状的不平整,并且随着密封圈的老化,挡圈也不会带动密封圈向里收缩,避免了密封圈的本体和环唇粘结在一起失去自密封的作用而造成密封失效。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本发明第一种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上卡箍本体的结构的示意图即沿垂直于上卡箍本体的回转中心线对上卡箍本体进行剖切后的正投影视图;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面图;图4是图1中的下卡箍本体的结构的示意图即垂直于下卡箍本体的回转中心线对下卡箍本体进行剖切后的正投影视图;图5是沿图4中B-B线的剖面图;图6本发明第二种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密封圈一种结构形式的示意图;图8是密封圈第二种结构形式的示意图;图9是密封圈第三种结构形式的示意图;图10是密封圈第四种结构形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5,第一种结构的快连卡箍包括均呈半环形的上卡箍本体1和下卡箍本体2,所述上卡箍本体1的内环面上间隔设有径向内凸且沿内环面的周向延伸的两条上凸筋3,该内环面上设有位于所述上凸筋3之间的上密封圈槽4;所述下卡箍本体2的内环面上间隔设有径向内凸且沿内环面的周向延伸的两条下凸筋5,该内环面上设有位于所述下凸筋之间的下密封圈槽6。上卡箍本体1和下卡箍本体2的一端为插入端、另一端为连接端。上卡箍本体1和下卡箍本体2的连接端均设有凸耳7,上卡箍本体1和下卡箍本体2的连接端通过穿过所述凸耳7的螺栓和螺接在螺栓上螺帽连接在一起。上卡箍本体1和下卡箍本体2的插接端通过设在二者插接端的插接机构连接在一起,所述插接机构包括连接在上卡箍本体1插接端上的两块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上连接有连接柱9,所述连接块8、连接柱9和上卡箍本体1围成插装孔;所述下卡箍本体2的插接端上连接有外端为弯钩的连接臂10;所述连接臂10插入所述插装孔后连接臂10的弯钩能钩在所述连接柱上,从而实现了上卡箍本体1和下卡箍本体2的插接端插装连接。卡箍与管道连接后紧固连接端的螺栓时,为了便于上卡箍本体1和下卡箍本体2的插接端的相互靠近,将所述弯钩和连接柱接触的面以及连接柱和弯钩接触的面均设为弧面,弧面接触使得连接柱和弯钩容易产生相对移动,紧固时弯钩会与连接柱发生相对转动的同时连接柱也会沿弯钩的弧面滑向弯钩的内端,上卡箍本体1和下卡箍本体2的插接端也会随着螺栓紧固的进行而逐渐相互靠近。上卡箍本体1和下卡箍本体1的连接端相对连接后以及插入端相对连接后能围出用于接纳管道的中央空间且该中央空间内设有装在上、下密封圈槽内的密封圈11。参照图2,所述上卡箍本体1的上密封圈槽4的槽底与上凸筋3的内环面之间的距离为上槽深,该距离为沿上凸筋3的内环面的径线方向上的距离,即在图2的视图中,通过上卡箍本体的回转中心的径线与上密封圈槽4的槽底的投影轮廓线和上凸筋3的内环面的投影轮廓线相交后,两相交点之间的距离为上槽深。上槽深在上卡箍本体1的中部最大、在上卡箍本体1的端部最小;图2中的H代表上卡箍本体1的中部的上槽深,h代表上卡箍本体1的两端部的上槽深。上槽深自上卡箍本体1的中部向两端部逐渐减小,由H至h的数值逐渐减小。将上槽深设为自上卡箍本体1的中部向两端部逐渐减小,这样可更好的容纳密封圈的形变,能有效防止密封圈受压变形后从上、下卡箍本体的端部之间突伸出来。参照图4,所述下卡箍本体2的下密封圈槽6的槽底与下凸筋5的内环面之间的距离为下槽深,该距离为沿下凸筋5的内环面的径线方向上的距离,即在图4的视图中,通过下卡箍本体的回转中心的径线与下密封圈槽6的槽底的投影轮廓线和下凸筋5的内环面的投影轮廓线相交后,两相交点之间的距离为上槽深。下槽深在下卡箍本体2的中部最大、在下卡箍本体2的端部最小;图4中的D代表下卡箍本体2的中部的下槽深,d代表下卡箍本体2的两端部的下槽深。下槽深自下卡箍本体2的中部向两端部逐渐减小,由D至d的数值逐渐减小。将下槽深设为自下卡箍本体2的中部向两端部逐渐减小,这样可更好的容纳密封圈的形变,能有效防止密封圈受压变形后从上、下卡箍本体的端部之间突伸出来。参照图6,第二种结构的快连卡箍与上述第一种结构的快连卡箍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仅在于插接机构的不同,第二种结构的快连卡箍的插接机构包括连接在上卡箍本体1插接端上的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上连接有插接柱13,所述插接柱13与上卡箍本体1之间设有插装间隙。所述下卡箍本体2的插接端上连接有外端为弯钩的插接臂14;所述插接臂14插入所述插装间隙后连接臂14的弯钩能钩在所述插接柱13上,从而实现了上卡箍本体1和下卡箍本体2的插接端的插装连接。所述弯钩和插接柱接触的面以及插接柱和弯钩接触的面均为弧面。卡箍与管道连接后紧固连接端的螺栓时,为了便于上卡箍本体1和下卡箍本体2的插接端的相互靠近,将所述弯钩和插接柱接触的面以及插接柱和弯钩接触的面均设为弧面,弧面接触使得插接柱和弯钩容易产生相对移动,紧固时弯钩会与插接柱发生相对转动的同时插接柱也会沿弯钩的弧面滑向弯钩的内端,上卡箍本体1和下卡箍本体2的插接端也会随着螺栓紧固的进行而逐渐相互靠近。上述密封圈11的一种结构形式如图7所示,密封圈包括胶圈本体30,胶圈本体30的两端各设有与胶圈本体连为一体且中心部位设有轴向通孔的端壁31,所述端壁内边缘轴向内凸形成环唇32,所述密封圈还包括挡圈33,挡圈33可以对插入卡箍内的管道起到定位限位作用,以防管道过度插入。所述挡圈33不与胶圈本体30直接连为一体,所述挡圈33为两个且分别连接在两个环唇32上。密封圈11的第二种结构形式如图8所示,密封圈包括胶圈本体30,胶圈本体30的两端各设有与胶圈本体连为一体且中心部位设有轴向通孔的端壁31,所述端壁内边缘轴向内凸形成环唇32,所述密封圈还包括挡圈33,所述胶圈本体的内壁面上环设多个凸块34,所述凸块34上设有插口,所述挡圈33不与胶圈本体30直接连为一体,所述挡圈33可方便拆装的插装在所述插口内。密封圈11的第三种结构形式如图9所示,是在第二种结构形式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改进之处在于在所述挡圈33的内环面上连接有导向套35,导向套35能插入管道内对插入卡箍的管道进行导向。密封圈11的第四种结构形式如图10所示,密封圈包括胶圈本体30,胶圈本体30的两端各设有与胶圈本体连为一体且中心部位设有轴向通孔的端壁31,所述端壁内边缘轴向内凸形成环唇32,所述胶圈本体和环唇之间插装有环状连接体36,所述环状连接体36中空设置形成环腔37,环状连接体的外环面上沿其周向开设有与环腔37连通的开口38,所述密封圈还包括挡圈33,所述挡圈33连接在环状连接体的内环面上。为了防止环状连接体36与胶圈本体30、环唇32之间形成密闭空间,使液体不能进入环唇和胶圈本体之间,而导致环唇的自密封功能丧失,在所述挡圈的内环面上环设有多个过液孔39,所述过液孔39与所述环腔37连通,液体可以从过液孔39进入环唇和胶圈本体之间。

权利要求:1.一种快连卡箍,包括均呈半环形的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所述上卡箍本体的内环面上间隔设有径向内凸且沿内环面的周向延伸的两条上凸筋,该内环面上设有位于所述上凸筋之间的上密封圈槽;所述下卡箍本体的内环面上间隔设有径向内凸且沿内环面的周向延伸的两条下凸筋,该内环面上设有位于所述下凸筋之间的下密封圈槽;其特征在于: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的一端为插入端、另一端为连接端;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的连接端均设有凸耳,二者的连接端通过穿过所述凸耳的螺栓连接在一起;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的插接端通过设在二者插接端的插接机构连接在一起;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端对端连接后能围出用于接纳管道的中央空间且该中央空间内设有装在上、下密封圈槽内的密封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连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机构包括连接在上卡箍本体插接端上的两块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块、连接柱和上卡箍本体围成插装孔;所述下卡箍本体的插接端上连接有外端为弯钩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插入所述插装孔后连接臂的弯钩能钩在所述连接柱上,从而实现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的插接端的插装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连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弯钩和连接柱接触的面以及连接柱和弯钩接触的面均为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连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机构包括连接在上卡箍本体插接端上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连接有插接柱,所述插接柱与上卡箍本体之间设有插装间隙;所述下卡箍本体的插接端上连接有外端为弯钩的插接臂;所述插接臂插入所述插装间隙后连接臂的弯钩能钩在所述插接柱上,从而实现上卡箍本体和下卡箍本体的插接端的插装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连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弯钩和插接柱接触的面以及插接柱和弯钩接触的面均为弧面。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快连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箍本体的上密封圈槽的槽底与上凸筋的内环面之间的距离为上槽深;上槽深在上卡箍本体的中部最大、在上卡箍本体的端部最小;所述下卡箍本体的下密封圈槽的槽底与下凸筋的内环面之间的距离为下槽深;下槽深在下卡箍本体的中部最大、在下箍本体的端部最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连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槽深自上卡箍本体的中部向两端部逐渐减小;所述下槽深自下卡箍本体的中部向两端部逐渐减小。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连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包括胶圈本体,胶圈本体的两端各设有与胶圈本体连为一体且中心部位设有轴向通孔的端壁,所述端壁内边缘轴向内凸形成环唇,所述密封圈还包括不与胶圈本体直接连为一体的挡圈。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道快连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为两个且分别连接在两个环唇上。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道快连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圈本体的内壁面上环设多个凸块,所述凸块上设有插口,所述挡圈插装在所述插口内。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管道快连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的内环面上连接有导向套。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道快连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圈本体和环唇之间插装有环状连接体,所述环状连接体中空设置形成环腔,环状连接体的外环面上沿其周向开设有开口,所述挡圈连接在环状连接体的内环面上。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道快连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的内环面上环设有多个过液孔,所述过液孔与所述环腔连通。

百度查询: 山东莱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快连卡箍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