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混流器和家电设备_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_201810596319.3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8-06-11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公开(公告)号:CN108981245B

主分类号:F25B41/42

分类号:F25B41/42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5.03#授权;2019.01.04#实质审查的生效;2018.12.11#公开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流器和家电设备。其中,混流器包括:扩张腔套筒、孔板和转接管,扩张腔套筒具有沿轴向逐渐向外扩张的锥形扩张段、及连接于锥形扩张段小端的第一连接段和连接于锥形扩张段大端的第二连接段;孔板置于扩张腔套筒内部,孔板的板面形成为用于与流体撞击的撞击破碎面,且孔板上开设有贯通撞击破碎面的多个混流孔;转接管内插于第二连接段,并顶住孔板以将孔板固定于锥形扩张段大端处;第一连接段和转接管中的一个连接管接头、另一个连接接管螺母。本发明提供的混流器,利用孔板结构使气、液两相冷媒充分混合,改善或消除冷媒流动异音;利用管接头和接管螺母衔接冷媒管路,使混流器在冷媒管路中的安装更方便。

主权项:1.一种混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扩张腔套筒,具有沿轴向逐渐向外扩张的锥形扩张段、及连接于所述锥形扩张段小端的第一连接段和连接于所述锥形扩张段大端的第二连接段;孔板,置于所述扩张腔套筒内部,所述孔板的板面形成为用于与流体撞击的撞击破碎面,且所述孔板上开设有贯通所述撞击破碎面的多个混流孔;和转接管,内插于所述第二连接段,并顶住所述孔板以将所述孔板固定于所述锥形扩张段的大端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转接管中的一个连接有管接头、另一个连接有接管螺母,所述混流器通过所述管接头和所述接管螺母衔接冷媒管路;所述第二连接段为与所述锥形扩张段的大端直径相等的柱形连接段,所述转接管的一端内插于所述第二连接段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焊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为与所述锥形扩张段的小端直径相等的柱形扩张段,所述第一连接段插入所述管接头的内孔中并与所述管接头焊接连接;所述转接管远离所述扩张腔套筒的一端连接有喇叭口,所述接管螺母的内孔形成有与所述喇叭口形状相适配的锥形孔壁面;所述第一连接段的长度在10mm~15mm范围内,第二连接段的长度在5mm~10mm范围内。

全文数据:混流器和家电设备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流器和一种包括该混流器的家电设备。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采用冷媒进行制冷或制热的家电设备如空调器,在空调运行时,冷媒管路中通常存在气、液两相冷媒,由于气态冷媒形成的气泡在破碎过程中导致液态冷媒产生不规则湍流运动,湍流中的不均匀压差引起管道壁面振动,从而辐射出“撕撕”声的冷媒噪音,影响用户对产品的体验感受。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0004]为此,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流器。[0005]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混流器的家电设备。[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混流器,包括:扩张腔套筒,具有沿轴向逐渐向外扩张的锥形扩张段、及连接于所述锥形扩张段小端的第一连接段和连接于所述锥形扩张段大端的第二连接段;孔板,置于所述扩张腔套筒内部,所述孔板的板面形成为用于与流体撞击的撞击破碎面,且所述孔板上开设有贯通所述撞击破碎面的多个混流孔;和转接管,内插于所述第二连接段,并顶住所述孔板以将所述孔板固定于所述锥形扩张段的大端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转接管中的一个连接有管接头、另一个连接有接管螺母,所述混流器通过所述管接头和所述接管螺母衔接冷媒管路。[0007]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混流器,能够装设于冷媒管路中并固定连接于冷媒管路的两管段之间,用于降低冷媒管路中冷媒的流动噪音,具体地,冷媒流通过程中先利用扩张腔套筒上形成的锥形扩张段对流体起到导流作用,减少流体流动过程中的脱流现象,减小湍流程度;再利用孔板上形成的撞击破碎面对流体的阻力作用,使得大的液滴破碎从而与流体中的气泡充分混合,变成多个分散的小液滴;沿流体流动方向上,大气泡在经过孔板上的多个混流孔后破碎成小气泡,与液态流体充分混合,从而使得冷媒管路中的气、液两相冷媒充分混合,达到使冷媒平稳流动的目的,实现改善或消除冷媒流动异音、噪音的效果,提升用户对产品的体验感受;另外,混流器采用管接头和接管螺母连接冷媒管路,使得混流器在冷媒管路中的安装更方便,且避免混流器与冷媒管路焊接连接操作时存在的安全隐患。[0008]具体而言,从流体力学、管道声学的角度理解,现有空调器工作时,由于气态冷媒形成的气泡在破碎过程中导致液态冷媒产生不规则湍流运动,湍流中的不均匀压差引起管道壁面振动,从而辐射出“撕撕”声的冷媒噪音;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从管流声辐射原理出发,通过在冷媒管路中装设混流器,利用置于扩张腔套筒内部的孔板对冷媒进行分流、破碎,使得气、液冷媒充分混合,从而使冷媒的流动更平稳,减少或避免因液态冷媒湍流中的不均匀压差而引起管道壁面振动的情况发生,从而改善甚至消除了冷媒流动异音、噪音;另夕卜,扩张腔套筒的设置,可以增大设置孔板处的流道的整体截面积,从而确保孔板的设置不影响冷媒的正常流动速度,从而确保制冷或制热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且仅在孔板的一侧形成锥形扩张段,更适用于单制冷或单制热系统,且使得混流器的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0009]另外,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混流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段为与所述锥形扩张段的大端直径相等的柱形连接段,所述转接管的一端内插于所述第二连接段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焊接连接固定。[00p]孔板塞于扩张腔套筒内部,通过内插于第二连接段的转接管顶住孔板,以对孔板进行定位安装,实现将孔板固定于锥形扩张段的大端处,工艺简单,固定牢固;进一步地,转接管内插于第二连接段并顶住孔板后,采用焊接方式将转接管与第二连接段焊接连接固定,固定牢固。[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段为与所述锥形扩张段的小端直径相等的柱形扩张段,所述第一连接段插入所述管接头的内孔中并与所述管接头焊接连接;所述转接管远离所述扩张腔套筒的一端连接有喇叭口,所述接管螺母的内孔形成有与所述喇叭口形状相适配的锥形孔壁面。[0013]扩张腔套筒的第一连接段连接管接头,转接管远离扩张腔套筒的端部连接接管螺母如铜螺母),进而通过管接头和接管螺母衔接冷媒管路,以便于将混流器安装到需要进行流体降噪的管路部位;具体地,在需要进行流体降噪的管路部位,将原管路断开一段,然后将本混流器安装于断开部位以替代原管段,即可以实现混流器在冷媒管路中的安装,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优选地,管接头与接管螺母均为标准件,具体规格视应用环境选择。[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段为与所述锥形扩张段的小端直径相等的柱形扩张段,所述第一连接段远离所述锥形扩张段的一端连接有喇叭口,所述接管螺母的内孔形成有与所述喇叭口形状相适配的锥形孔壁面;所述转接管远离所述扩张腔套筒的一端插入所述管接头的内孔中并与所述管接头焊接连接。[0015]转接管远离扩张腔套筒的一端连接管接头,扩张腔套筒的第一连接段连接接管螺母如铜螺母),进而通过管接头和接管螺母衔接冷媒管路,以便于将混流器安装到需要进行流体降噪的管路部位,使得混流器在冷媒管路中的装配更方便。[001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段的长度在10mm〜15mm范围内,第二连接段的长度在5mm〜10mm范围内。[0017]设计第一连接段的长度在1〇_〜l5mm范围内,以确保第一连接段与管接头之间具有足够的插入深度,进而确保焊接连接可靠性;设计第二连接段的长度在5mm〜10mm范围内,以确保第二连接段与转接管之间具有足够的插入深度,从而保证焊接时的可靠性。[001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锥形扩张段的大端横截面面积与所述锥形扩张段的小端横截面面积之比大于等于8。[0019]设计锥形扩张段的大端横截面面积与小端横截面面积之比大于等于8,以确保锥形扩张段的大端具有较大的横截面面积,一方面确保锥形扩张段的导流效果,以利用锥形扩张段有效减少流体流动过程中的脱流现象,减小湍流程度,提升混流降噪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使安装于锥形扩张段大端的孔板具有较大直径及较大截面积,从而确保孔板上的多个混流孔的截面积之和较大,进而确保冷媒通过孔板时不会导致冷媒流动速度减慢。[002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锥形扩张段的侧壁相对于其中轴线的倾斜角度小于等于10度。[0021]设计锥形扩张段的侧壁相对于其中轴线的倾斜角度小于等于10度,也即设计锥形扩张段的侧壁的倾斜角度较小,以确保锥形扩张段的导流效果,实现利用锥形扩张段有效减少流体流动过程中的脱流现象,减小湍流程度,提升混流降噪效果的目的。[002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所述混流孔的横截面面积之和与所述锥形扩张段的小端横截面面积之比大于等于2。[0023]设计多个混流孔的横截面面积之和与锥形扩张段的小端横截面面积之比大于等于2,以通过增大流体通过多个混流孔的截面积之和来抵消孔板的撞击破碎面对流体流动阻力的影响,从而使冷媒通过孔板时不会导致冷媒流动速度减慢,进而保证制冷或制热过程正常运行。[002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孔板的厚度在0.5mm〜2mm范围内;和或每一所述混流孔的孔径大于等于2mm。[0025]冷媒管路的管壁厚度约为1mm,优选地设计孔板的厚度为1mm,既确保孔板的结构强度,又使得孔板厚度尺寸与冷媒管路管壁厚度尺寸更好地匹配;设计每一混流孔的孔径大于等于2mm,以确保流体顺利通过混流孔;优选地设计每一混流孔的孔径在2mm〜4mm范围内。[0026]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家电设备,所述家电设备具有冷媒管路,所述家电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混流器,所述混流器装设于所述冷媒管路中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冷媒管路的两管段之间。[0027]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家电设备,因其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混流器,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混流器的有益效果。[002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家电设备为空调器或冰箱。[0029]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0030]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0031]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混流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32]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混流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0033]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示中的水平箭头表示流体流动方向;[0034]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混流器的扩张腔套筒的结构示意图;[0035]图5是图4中B-B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0036]图6是图4所示扩张腔套筒的右视结构示意图;[0037]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混流器的孔板样式结构示意图;[0038]图8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混流器的孔板样式结构示意图;[0039]图9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混流器的孔板样式结构示意图;[0040]图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混流器的孔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0041]图11是图10所示混流器的孔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0042]其中,图1至图1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0043]100混流器,1扩张腔套筒,11锥形扩张段,12第一连接段,I3第二连接段,2孔板,21混流孔,3转接管,31喇叭口,4管接头,5接管螺母。具体实施方式[0044]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004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0046]下面参照附图1至图11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混流器和家电设备。[0047]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流器100,混流器1〇〇能够装设于冷媒管路中并固定连接于冷媒管路的两管段之间,混流器100包括:扩张腔套筒1、孔板2、转接管3、管接头4和接管螺母5。[0048]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扩张腔套筒1具有沿轴向逐渐向外扩张的锥形扩张段11、及连接于锥形扩张段11小端的第一连接段12和连接于锥形扩张段11大端的第二连接段13;孔板2置于扩张腔套筒1内部,孔板2的板面形成为用于与流体撞击的撞击破碎面,且孔板2上开设有贯通撞击破碎面的多个混流孔21;转接管3内插于第二连接段13,并顶住孔板2以将孔板2固定于锥形扩张段11的大端处;其中,第一连接段12和转接管3中的一个连接管接头4、另一个连接接管螺母5,混流器100通过管接头4和接管螺母5衔接冷媒管路。[0049]如图3所示,图示中的水平箭头表示流体流动方向,孔板2对向流体流动方向的板面为用于与流体撞击的撞击破碎面;当流体反方向流动时,孔板2的另一侧板面为用于与流体撞击的撞击破碎面。[0050]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混流器100,能够装设于冷媒管路中并固定连接于冷媒管路的两管段之间,用于降低冷媒管路中冷媒的流动噪音,具体地,冷媒流通过程中先利用扩张腔套筒1上形成的锥形扩张段11对流体起到导流作用,减少流体流动过程中的脱流现象,减小湍流程度;再利用孔板2上形成的撞击破碎面对流体的阻力作用,使得大的液滴破碎从而与流体中的气泡充分混合,变成多个分散的小液滴;沿流体流动方向上,大气泡在经过孔板2上的多个混流孔21后破碎成小气泡,与液态流体充分混合,从而使得冷媒管路中的气、液两相冷媒充分混合,达到使冷媒平稳流动的目的,实现改善或消除冷媒流动异音、噪音的效果,提升用户对产品的体验感受;另外,混流器100采用管接头4和接管螺母5连接冷媒管路,使得混流器100在冷媒管路中的安装更方便,且避免混流器100与冷媒管路焊接连接操作时存在的安全隐患。[0051]具体而言,从流体力学、管道声学的角度理解,现有空调器工作时,由于气态冷媒形成的气泡在破碎过程中导致液态冷媒产生不规则湍流运动,湍流中的不均匀压差引起管道壁面振动,从而辐射出“撕嘶”声的冷媒噪音;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从管流声辐射原理出友,通过在木官嵴中忐T又混流器100,利用置于扩张腔套筒丨内部的孔板2对冷媒进行分流、破碎,使得气、液冷媒充分混合,从而使冷媒的流动更平稳,减少或避免因液态冷媒湍流中的不均匀压差而引起管道壁面振动的情况发生,从而改善甚至消除了冷媒流动异音、噪音;另外,扩张腔套筒1的设置,可以增大设置孔板2处的流道的整体截面积,从而确保孔板2的设置不影响冷媒的正常流动速度,从而确保制冷或制热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且仅在孔板2的一侧形成锥形扩张段11,更适用于单制冷或单制热系统,且使得混流器1〇〇的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0052]优选地,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段U为与锥形扩张段丨丨的大端直径相等的柱形连接段,转接管3的一端内插于第二连接段丨3且与第二连接段13焊接连接。[0053]孔板2塞于扩张腔套筒1内部,通过内插于第二连接段丨3的转接管3顶住孔板2,以对孔板2进行定位安装,实现将孔板2固定于锥形扩张段丨丨的大端处,工艺简单,固定牢固;进一步地,转接管3内插于第二连接段I3并顶住孔板2后,采用焊接方式将转接管3与第二连接段13焊接连接固定。_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丨、图2和图g所示,第一连接段12为与锥形扩张段11的小端直径相等的柱形扩张段,第一连接段12插入管接头4的内孔中并与管接头4焊接连接;转接管3远离扩张腔套筒1的一端连接有喇叭口31,接管螺母5的内孔形成有与喇叭口31形状相适配的锥形孔壁面。[0055]扩张腔套筒1的第一连接段I2连接管接头4,转接管3远离扩张腔套筒1的端部连接接管螺母5如铜螺母),进而通过管接头4和接管螺母5衔接冷媒管路,以便于将混流器1〇〇安装到需要进行流体降噪的管路部位;具体地,在需要进行流体降噪的管路部位,将原管路断开一段,然后将本混流器100安装于断开部位以替代原管段,即可以实现混流器1〇〇在冷媒管路中的安装,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优选地,根据冷媒管路中的冷媒流向按照如图3所示的方5安装混流器100,也即确保锥形扩张段11沿冷媒流动方向逐渐向外扩张,以确保混流噪效果;当然,混流器10〇对冷媒反向流动的系统也具有一定的混流降噪效果。[0056]优选地,管接头4与接管螺母5均为标准件,具体规格视应用环境选择。[0057]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12为与锥形扩张段11的小端直径相等的柱形扩张段,第一连接段12远离锥形扩张段11的一端连接有喇叭口31,接管螺母5的内孔形成有与喇叭口31形状相适配的锥形孔壁面;转接管3远离扩张腔套筒丨的一端插入管接头4的内孔中并与管接头4焊接连接。[00^8]转接管3远离扩张腔套筒1的一端连接管接头4,扩张腔套筒1的第一连接段12连接接管螺母5如铜螺母),进而通过管接头4和接管螺母5衔接冷媒管路,以便于将混流器1〇〇安装到需要进行流体降噪的管路部位,使得混流器丨00在冷媒管路中的装配更方便。[0059]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连接段12的长度L1在1Oram〜15ram范围内,BP10麵彡Ll15mm,以确保第一连接段12与管接头4之间具有足够的插入深度,进而确保焊接连接可靠性。[0060]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连接段13的长度L2在5mm〜10mm范围内,即5mm彡L210mm,以确保第二连接段I3与转接管3之间具有足够的插入深度,从而保证焊接时的可靠性。[0061]优选地,如图4、图5和图6所示,锥形扩张段11的大端横截面面积A2与锥形扩张段11的小端横截面面积A1之比大于等于8,即A2A1彡8;。[0062]设计锥形扩张段11的大端横截面面积与小端横截面面积之比大于等于8,以确保锥形扩张段11的大端具有较大的横截面面积,一方面确保锥形扩张段11的导流效果,以利用锥形扩张段11有效减少流体流动过程中的脱流现象,减小湍流程度,提升混流降噪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使安装于锥形扩张段11大端的孔板2具有较大直径及较大截面积,从而确保孔板2上的多个混流孔21的截面积之和较大,进而确保冷媒通过孔板2时不会导致冷媒流动速度减慢。[0063]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锥形扩张段11的侧壁相对于其中轴线的倾斜角度a小于等于10度,即a10°。[0064]设计锥形扩张段11的侧壁相对于其中轴线的倾斜角度小于等于10度,也即设计锥形扩张段11的侧壁的倾斜角度较小,以确保锥形扩张段11的导流效果,实现利用锥形扩张段11有效减少流体流动过程中的脱流现象,减小湍流程度,提升混流降噪效果的目的。[0065]优选地,如图5和图11所示,多个混流孔21的横截面面积之和与锥形扩张段11的小端横截面面积A1之比大于等于2,即(n*A3Al彡2,其中,n为孔板2上的开孔数目,如图11所示,n=6,A3为开孔的截面积即混流孔21的截面积)。[0066]设计多个混流孔21的横截面面积之和与锥形扩张段11的小端横截面面积之比大于等于2,以通过增大流体通过多个混流孔21的截面积之和来抵消孔板2的撞击破碎面对流体流动阻力的影响,从而使冷媒通过孔板2时不会导致冷媒流动速度减慢,进而保证制冷或制热过程正常运行。[0067]需要说明的是,孔板2上开设混流孔21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孔板2的大小及混流孔21的孔径大小等参数进行合理设计,孔板2的开孔样式可以为如图7至图9所示的三种样式,当然,也可以为其他样式;优选地,多个混流孔21在孔板2的板面上分散布置。[0068]优选地,如图10所示,孔板2的厚度T在0•5圓〜2圓范围内,即0.5mmT2圓;进一步地,冷媒管路的管壁厚度约为1mm,优选地设计孔板2的厚度为1mm,即优选地,T=lmm,既确保孔板2的结构强度,又使得孔板2厚度尺寸与冷媒管路管壁厚度尺寸更好地匹配。[0069]优选地,如图11所示,每一混流孔21的孔径D大于等于2mm,S卩D彡2mm,以确保流体顺利通过混流孔21;进一步优选地,[0070]优选地,孔板2优选304不锈钢材质,扩张腔套筒1优选普通黄铜材质。[0071]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家电设备,家电设备具有冷媒管路,家电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混流器1〇〇,混流器100装设于冷媒管路中并固定连接于冷媒管路的两管段之间。[0072]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家电设备,因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混流器100,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混流器100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0073]具体地,混流器100在家电设备上的安装位置,可以是两器、节流部件、连接管道等位置。[007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家电设备为空调器或冰箱。[0075]当然,所述的家电设备还可以是采用冷媒进行制冷或制热的其他家电设备,如热栗热水器等,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0076]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流器,通过对扩张腔套筒特殊的结构设计,减少流体流动过程中的脱流现象,减小端流程度;同时通过孔板结构,使气、液两相冷媒充分混合,以达到流动平稳的目的,实现改善或消除冷媒流动异音的效果;利用管接头和接管螺母衔接冷媒管路,使混流器在冷媒管路中的安装更方便。~[007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007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0079]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混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扩张腔套筒,具有沿轴向逐渐向外扩张的锥形扩张段、及连接于所述锥形扩张段小端的第一连接段和连接于所述锥形扩张段大端的第二连接段;孔板,置于所述扩张腔套筒内部,所述孔板的板面形成为用于与流体撞击的撞击破碎面,且所述孔板上开设有贯通所述撞击破碎面的多个混流孔;和转接管,内插于所述第二连接段,并顶住所述孔板以将所述孔板固定于所述锥形扩张段的大端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转接管中的一个连接有管接头、另一个连接有接管螺母,所述混流器通过所述管接头和所述接管螺母衔接冷媒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段为与所述锥形扩张段的大端直径相等的柱形连接段,所述转接管的一端内插于所述第二连接段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焊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为与所述锥形扩张段的小端直径相等的柱形扩张段,所述第一连接段插入所述管接头的内孔中并与所述管接头焊接连接;所述转接管远离所述扩张腔套筒的一端连接有喇叭口,所述接管螺母的内孔形成有与所述喇叭口形状相适配的锥形孔壁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为与所述锥形扩张段的小端直径相等的柱形扩张段,所述第一连接段远离所述锥形扩张段的一端连接有喇叭口,所述接管螺母的内孔形成有与所述喇叭口形状相适配的锥形孔壁面;所述转接管远离所述扩张腔套筒的一端插入所述管接头的内孔中并与所述管接头焊接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混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长度在10_〜15mm范围内,第二连接段的长度在5mm〜l〇mm范围内。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混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扩张段的大端横截面面积与所述锥形扩张段的小端横截面面积之比大于等于8。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混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扩张段的侧壁相对于其中轴线的倾斜角度小于等于10度。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混流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混流孔的横截面面积之和与所述锥形扩张段的小端横截面面积之比大于等于2。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混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的厚度在0.5mm〜2_范围内;和或每一所述混流孔的孔径大于等于2mm。10.—种家电设备,所述家电设备具有冷媒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混流器,所述混流器装设于所述冷媒管路中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冷媒管路的两管段之间。

百度查询: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混流器和家电设备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