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水稻钵苗移栽机秧夹装置_江西农业大学_201910283041.9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农业大学

申请日:2019-04-10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公开(公告)号:CN109906720B

主分类号:A01C11/00

分类号:A01C11/00;A01C11/02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5.07#授权;2019.07.16#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6.21#公开

摘要:本发明属于农业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稻钵苗移栽机秧夹装置,包括秧夹、秧夹壳、秧夹轴和圆柱凸轮,所述秧夹整体呈剪刀状,具体包括前端、中部和后端,所述秧夹通过中部转动固定在所述秧夹壳上;所述秧夹轴穿透所述秧夹壳靠近所述后端处,所述圆柱凸轮设于所述后端内部,所述后端两边内侧对称设有与圆柱凸轮端面相配合的滚珠装置,当滚珠运动到圆柱凸轮端面的不同位置,秧夹处于不同的开合程度,所述圆柱凸轮通过秧夹轴连接动力装置,所述后端设有限位于秧夹轴的呈上下分布的圆柱杆。本发明有效地简化了秧夹装置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秧夹两端的弹簧可拆卸,可实现秧夹装置不同的张紧力要求,在有效夹秧的情况下不伤秧。

主权项:1.一种水稻钵苗移栽机秧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秧夹、秧夹壳、秧夹轴和圆柱凸轮,所述秧夹整体呈剪刀状,具体包括前端、中部和后端,所述秧夹通过中部转动固定在所述秧夹壳上,所述前端包括开口夹端,开口夹端的两端面能相互贴合且两端面内侧设有一层弹性材料;所述秧夹轴穿透所述秧夹壳靠近所述后端处,所述圆柱凸轮设于所述后端内部,且与秧夹轴固定连接,可随所述秧夹轴转动,所述的圆柱凸轮的两端包括对称的运动端面,所述运动端面依次包括近休止部分、推程部分、远休止部分和回程部分,在所述后端内侧设有滚珠装置,所述滚珠装置内包括滚珠,所述滚珠与运动端面相接触,并沿运动端面滚动运动,滚珠装置高度与圆柱凸轮近休止部分和远休止部分高度差一致,所述圆柱凸轮通过秧夹轴连接动力装置,所述后端设有限位于秧夹轴的呈上下分布的圆柱杆;所述圆柱杆上空套有胶辊,当秧夹在开合过程中,胶辊在秧夹轴上往复滚动;在所述后端的外侧、在所述秧夹轴上对称空套有弹簧,用以防止秧夹在开合过程中发生侧摆,同时还能控制秧夹的闭合过程;所述前端设有第一弹性部件,所述后端设有第二弹性部件,第一弹性部件、第二弹性部件为可拆卸的拉簧。

全文数据:一种水稻钵苗移栽机秧夹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农业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稻钵苗移栽机秧夹装置。背景技术水稻钵苗移栽是我国水稻种植新技术,且优势明显,钵苗移栽的关键在于秧夹。而现有的秧夹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不能够有效夹取秧苗,且对秧苗有一定的伤害,致使缓苗期较长,导致水稻减产。为了有效夹取秧苗、简化秧夹的结构、节省制造成本,通过更换弹簧、调节秧夹的张紧力,以满足不同环境中的钵苗的起拔要求,减少秧夹取秧时对秧苗的损伤,对现有技术改进势在必行。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钵苗移栽机秧夹装置,结构简单,不带推秧装置,易加工,生产成本低,在不伤秧前提下有效夹秧。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稻钵苗移栽机秧夹装置,包括秧夹、秧夹壳、秧夹轴和圆柱凸轮,所述秧夹整体呈剪刀状,具体包括前端、中部和后端,所述秧夹通过中部转动固定在所述秧夹壳上,所述前端包括开口夹端;所述秧夹轴穿透所述秧夹壳靠近所述后端处,所述圆柱凸轮设于所述后端内部,且与秧夹轴固定连接,可随所述秧夹轴转动,所述的圆柱凸轮的两端包括对称的运动端面,所述运动端面依次包括近休止部分、推程部分、远休止部分和回程部分,在所述后端内侧设有所述滚珠装置,所述滚珠装置内包括滚珠,所述滚珠与运动端面相接触,并沿运动端面滚动运动,滚珠装置高度与圆柱凸轮近休止和远休止高度差一致,所述圆柱凸轮通过秧夹轴连接动力装置,所述后端设有限位于秧夹轴的呈上下分布的圆柱杆。本发明有效地简化了秧夹装置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秧夹两端的弹簧可拆卸,可实现秧夹装置不同的张紧力要求,有效实现了在有效夹秧的情况下不伤秧。通过滚珠装置在圆柱凸轮的端面运动来控制秧夹的开合,滚珠运动到圆柱凸轮端面的不同位置,秧夹处于不同的开合程度。为了使得滚珠与运动端面充分配合,滚珠装置高度应与圆柱凸轮近休止和远休止高度差一致。进一步地,所述秧夹的中部设有销孔,通过销转动固定在所述秧夹壳上。进一步地,所述开口夹端向外凸出的长度为18~25mm,为了保证完全夹取秧苗,开口夹端的向外凸出的长度为18~25mm,优选为20mm。进一步地,所述圆柱杆上空套有胶辊,当秧夹在开合过程中,胶辊在秧夹轴上往复滚动,圆柱杆末端拧有防松螺母,防止胶辊在往复滚动过程中从圆柱杆上脱落。进一步地,在所述后端的外侧,在所述秧夹轴上对称空套有弹簧,用以限位秧夹,防止秧夹在开合过程中发生侧摆,同时还能控制秧夹的闭合过程。进一步地,所述前端设有第一弹性部件,所述后端设有第二弹性部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包括第一圆柱凸台,所述第一圆柱凸台上设有用螺栓固定的可拆卸拉簧。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包括第二圆柱凸台,所述第二圆柱凸台上设有用螺栓固定的可拆卸拉簧。进一步地,所述后端内侧设有轴承,通过所述轴承放置秧夹轴。进一步地,所述轴承两端放有安装在秧夹壳上的轴承挡板,用于轴向定位轴承,轴承挡板内设有台阶孔,用于固定空套在秧夹轴上的弹簧。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A处剖视图;图4是本申请中的圆柱凸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中的秧夹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0前端;11第一拉簧;12开口夹端;13第一圆柱凸台;14螺栓;20中部;30后端;31第二圆柱凸台;32第二拉簧;33胶辊;34放松螺母;35圆柱杆;40圆柱凸轮;41滚珠装置;42弹簧;43轴承挡板;44近休止部分;45推程部分;46远休止部分;47回程部分;48螺纹孔;50秧夹壳;51秧夹轴;52轴承;53滚珠。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稻钵苗移栽机秧夹装置,包括秧夹、秧夹壳50、秧夹轴51和圆柱凸轮40,所述秧夹整体呈剪刀状,具体包括前端10、中部20和后端30,所述秧夹通过中部20转动固定在所述秧夹壳50上,所述前端10包括开口夹端12;所述秧夹轴51穿透所述秧夹壳50靠近所述后端30处,所述圆柱凸轮40设于所述后端30内部,且与秧夹轴51固定连接,可随所述秧夹轴51转动,所述的圆柱凸轮40的两端包括对称的运动端面,所述运动端面依次包括近休止部分44、推程部分45、远休止部分46和回程部分47,在所述后端30内侧设有所述滚珠装置41,所述滚珠装置内包括滚珠53,所述滚珠53与运动端面相接触,并沿运动端面滚动运动,滚珠装置41高度与圆柱凸轮40近休止部分44和远休止部分46的高度差一致,所述圆柱凸轮40通过秧夹轴51连接动力装置,所述后端30设有限位于秧夹轴51的呈上下分布的圆柱杆35。本发明有效地简化了秧夹装置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秧夹两端的弹簧可拆卸,可实现秧夹装置不同的张紧力要求,有效地实现了在有效夹秧的情况下不伤秧。通过滚珠装置在圆柱凸轮的端面运动来控制秧夹的开合,滚珠运动到圆柱凸轮端面的不同位置,秧夹处于不同的开合程度。为了使得滚珠与运动端面充分配合,滚珠装置高度应与圆柱凸轮近休止和远休止高度差一致。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开口夹端12的向外凸出的长度为18~25mm,优选为20mm,为了保证完全夹取秧苗,开口夹端12的两端面可以相互贴合,也在开口夹端12的两端面内侧增加一层弹性材料,例如橡胶等增加在夹秧过程中对秧苗的保护。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秧夹的中部20设有销孔,通过销转动固定在所述秧夹壳50上,所述圆柱杆35上空套有胶辊33,当秧夹在开合过程中,胶辊33在秧夹轴51上往复滚动,圆柱杆35末端拧有防松螺母34,防止胶辊33在往复滚动过程中从圆柱杆35上脱落,增加了整体强度和寿命。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所述后端30的外侧,在所述秧夹轴51上对称空套有弹簧42,用以限位秧夹,防止秧夹在开合过程中发生侧摆,同时还能控制秧夹的闭合过程,所述前端10设有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包括第一圆柱凸台13,所述第一圆柱凸台13上设有用螺栓14固定的可拆卸拉簧第一拉簧11;所述后端30设有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包括第二圆柱凸台31,所述第二圆柱凸台上设有用螺栓固定的可拆卸拉簧第二拉簧32,可拆卸拉簧可实现对秧夹松紧力的调节,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更换,实现了更多不同环境下的夹秧作用。实施例5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后端30内侧设有轴承52,通过所述轴承52放置秧夹轴51,所述轴承52两端放有安装在秧夹壳上的轴承挡板43,用于轴向定位轴承,轴承挡板43内设有台阶孔,用于固定空套在秧夹轴51上的弹簧42。此实施例进一步增加了弹簧42,用于防止秧夹在开合过程中发生侧摆,同时控制秧夹的闭合过程,有效地增加了使用稳定性。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水稻钵苗移栽机秧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秧夹、秧夹壳、秧夹轴和圆柱凸轮,所述秧夹整体呈剪刀状,具体包括前端、中部和后端,所述秧夹通过中部转动固定在所述秧夹壳上,所述前端包括开口夹端;所述秧夹轴穿透所述秧夹壳靠近所述后端处,所述圆柱凸轮设于所述后端内部,且与秧夹轴固定连接,可随所述秧夹轴转动,所述的圆柱凸轮的两端包括对称的运动端面,所述运动端面依次包括近休止部分、推程部分、远休止部分和回程部分,在所述后端内侧设有所述滚珠装置,所述滚珠装置内包括滚珠,所述滚珠与运动端面相接触,并沿运动端面滚动运动,滚珠装置高度与圆柱凸轮近休止和远休止高度差一致,所述圆柱凸轮通过秧夹轴连接动力装置,所述后端设有限位于秧夹轴的呈上下分布的圆柱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钵苗移栽机秧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秧夹的中部设有销孔,通过销转动固定在所述秧夹壳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钵苗移栽机秧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夹端向外凸出的长度为18~25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钵苗移栽机秧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杆上空套有胶辊,当秧夹在开合过程中,胶辊在秧夹轴上往复滚动,圆柱杆末端拧有防松螺母,防止胶辊在往复滚动过程中从圆柱杆上脱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稻钵苗移栽机秧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端的外侧,在所述秧夹轴上对称空套有弹簧,用以限位秧夹,防止秧夹在开合过程中发生侧摆,同时还能控制秧夹的闭合过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稻钵苗移栽机秧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设有第一弹性部件,所述后端设有第二弹性部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稻钵苗移栽机秧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包括第一圆柱凸台,所述第一圆柱凸台上设有用螺栓固定的可拆卸拉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稻钵苗移栽机秧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包括第二圆柱凸台,所述第二圆柱凸台上设有用螺栓固定的可拆卸拉簧。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稻钵苗移栽机秧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内侧设有轴承,通过所述轴承放置秧夹轴。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稻钵苗移栽机秧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两端放有安装在秧夹壳上的轴承挡板,用于轴向定位轴承,轴承挡板内设有台阶孔,用于固定空套在秧夹轴上的弹簧。

百度查询: 江西农业大学 一种水稻钵苗移栽机秧夹装置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