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一种操控杆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申请/专利权人:德丰电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德丰零件有限公司

摘要:本发明涉及电子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操控杆,该操控杆包括操控部、第一电接触部以及第二电接触部,其中:所述操控部设有若干第一动触点,所述第一电接触部包括控制板以及若干与第一动触点一一对应的第一静触点,第一动触点与对应的第一静触点之间设有间隙;若干所述第一静触点均与控制板电连接,当操控部往某个第一动触点的方向摆动时,该第一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接触并导通。本发明的操控杆,能够实现复数变量的控制,以应对需要复数变量控制的场景需求。

主权项:1.一种操控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操控部(1)、第一电接触部(2)以及第二电接触部(3),其中:所述操控部(1)设有若干第一动触点(11),所述第一电接触部(2)包括控制板(21)以及若干与第一动触点(11)一一对应的第一静触点(22),第一动触点(11)与对应的第一静触点(22)之间设有间隙;若干所述第一静触点(22)均与控制板(21)电连接,当操控部(1)往某个第一动触点(11)的方向摆动时,该第一动触点(11)与第一静触点(22)接触并导通;所述操控部(1)的底端还贯穿所述第一电接触部(2)并设有第二动触点(12),所述第二电接触部(3)包括与第二动触点(12)对应的第二静触点(31),第二动触点(12)与第二静触点(31)之间设有间隙;当操控部(1)下压时,第二动触点(12)与第二静触点(31)接触并导通;所述操控部(1)包括上操控组件(13)以及下操控组件(14),若干所述第一动触点(11)设于上操控组件(13),所述第二动触点(12)设于下操控组件(14);当上操控组件(13)往某个第一动触点(11)的方向摆动时,该第一动触点(11)与第一静触点(22)接触;当上操控组件(13)下压时,上操控组件(13)抵压于下操控组件(14)并使得第二动触点(12)与第二静触点(31)接触;所述上操控组件(13)包括旋钮操控杆(131)、轴杆(132)、壳体(133)、环状弹性件(134)以及若干接触片(135),所述第一动触点(11)设于接触片(135)的底端;所述轴杆(132)的上端设有滑槽(1321),所述旋钮操控杆(131)与滑槽(132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轴杆(132)的底端设有弧形部(1322),所述壳体(133)设有用于容设弧形部(1322)的弧形腔(1331);所述弧形部(1322)内设有空腔(1323),所述滑槽(1321)与空腔(1323)连通,所述弧形部(1322)的底端还设有供旋钮操控杆(131)通过的开口(1324);当旋钮操控杆(131)下压时,所述旋钮操控杆(131)穿过开口(1324)抵压于下操控组件(14);所述壳体(133)位于弧形腔(1331)的周围设有若干让位槽(1332),所述接触片(135)的底端与让位槽(1332)的内侧壁铰接;所述弧形腔(1331)的上端往外延伸有环形槽(1333),所述环状弹性件(134)容设于环形槽(1333),所述环状弹性件(134)抵压于接触片(135)的上端;所述下操控组件(14)包括按压结构(141)、抵接于按压结构(141)底端的动触板(142)以及用于将按压结构(141)复原的按压弹性件(143),所述第二动触点(12)设于动触板(142)的底端,所述动触板(142)与第二动触点(12)导通。

全文数据:一种操控杆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电子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操控杆。背景技术操控杆作为一种多自由度的控制部件,通过对操控杆施加不同方向的力,即可起到不同的控制效果;目前的操控杆大多数仅有单变量的控制功能,即只能通过推动来对操控杆实施控制,无法实施复数变量的控制,给某些需要复数变量控制的场景带来不便。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控杆,该操控杆能够实现复数变量的控制,以应对需要复数变量控制的场景需求。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操控杆,包括操控部、第一电接触部以及第二电接触部,其中:所述操控部设有若干第一动触点,所述第一电接触部包括控制板以及若干与第一动触点一一对应的第一静触点,第一动触点与对应的第一静触点之间设有间隙;若干所述第一静触点均与控制板电连接,当操控部往某个第一动触点的方向摆动时,该第一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接触并导通;所述操控部的底端还贯穿所述第一电接触部并设有第二动触点,所述第二电接触部包括与第二动触点对应的第二静触点,第二动触点与第二静触点之间设有间隙;当操控部下压时,第二动触点与第二静触点接触并导通。其中,所述操控部包括上操控组件以及下操控组件,若干所述第一动触点设于上操控组件,所述第二动触点设于下操控组件;当上操控组件往某个第一动触点的方向摆动时,该第一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接触;当上操控组件下压时,上操控组件抵压于下操控组件并使得第二动触点与第二静触点接触。其中,所述上操控组件包括旋钮操控杆、轴杆、壳体、环状弹性件以及若干接触片,所述第一动触点设于接触片的底端;所述轴杆的上端设有滑槽,所述旋钮操控杆与滑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轴杆的底端设有弧形部,所述壳体设有用于容设弧形部的弧形腔;所述弧形部内设有空腔,所述滑槽与空腔连通,所述弧形部的底端还设有供旋钮操控杆通过的开口;当旋钮操控杆下压时,所述旋钮操控杆穿过开口抵压于下操控组件;所述壳体位于弧形腔的周围设有若干让位槽,所述接触片的底端与让位槽的内侧壁铰接;所述弧形腔的上端往外延伸有环形槽,所述环状弹性件容设于环形槽,所述环状弹性件抵压于接触片的上端。其中,所述旋钮操控杆与轴杆之间还设有复位弹性件。其中,所述上操控组件还包括用于放置控制板的底壳,所述壳体盖设于底壳。其中,所述上操控组件还包括硅胶盖,所述硅胶盖盖设于壳体的顶端,所述旋钮操控杆贯通硅胶盖并与硅胶盖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动触点与接触片之间设有过载弹性件。其中,所述下操控组件包括按压结构、抵接于按压结构底端的动触板以及用于将按压结构复原的按压弹性件,所述第二动触点设于动触板的底端,所述动触板与第二动触点导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提供复数变量的控制效果:本发明的一种操控杆,通过设置操控部,通过推动操控部实现第一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的接触并导通,此时第一动触点接通了控制板的具有某种控制效果的电路,控制板外接电装置,从而实现对该电装置的单个变量的控制;另外,通过按压操控部,操控部下压并带动第二动触点与第二静触点接触并导通,第二静触点外接另一电装置,从而实现对该另一电装置的单个变量的控制。本发明通过对两个变量的分别控制,以应对需要复数变量控制的场景需求。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剖视图。附图标记操控部--1,第一动触点--11,第二动触点--12,上操控组件--13,旋钮操控杆--131,轴杆--132,滑槽--1321,弧形部--1322,空腔--1323,开口--1324,壳体--133,弧形腔--1331,让位槽--1332,环形槽--1333,环状弹性件--134,接触片--135,复位弹性件--136,底壳--137,硅胶盖--138,过载弹性件--139,下操控组件--14,按压结构--141,动触板--142,按压弹性件--143,第一电接触部--2,控制板--21,第一静触点--22,第二电接触部--3,第二静触点--3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或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操控杆,包括操控部1、第一电接触部2以及第二电接触部3,其中:所述操控部1设有若干第一动触点11,所述第一电接触部2包括控制板21以及若干与第一动触点11一一对应的第一静触点22,第一动触点11与对应的第一静触点22之间设有间隙;若干所述第一静触点22均与控制板21电连接,当操控部1往某个第一动触点11的方向摆动时,该第一动触点11与第一静触点22接触并导通;所述操控部1的底端还贯穿所述第一电接触部2并设有第二动触点12,所述第二电接触部3包括与第二动触点12对应的第二静触点31,第二动触点12与第二静触点31之间设有间隙;当操控部1下压时,第二动触点12与第二静触点31接触并导通。上述方案的操控杆,提供了复数变量的控制效果:通过设置操控部1,通过推动操控部1实现第一动触点11与第一静触点22的接触并导通,此时第一动触点11接通了控制板21的具有某种控制效果的电路,控制板21外接电装置,从而实现对该电装置的单个变量的控制;另外,通过按压操控部1,操控部1下压并带动第二动触点12与第二静触点31接触并导通,第二静触点31外接另一电装置,从而实现对该另一电装置的单个变量的控制。本实施例通过对两个变量的分别控制,以应对需要复数变量控制的场景需求。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操控部1包括上操控组件13以及下操控组件14,若干所述第一动触点11设于上操控组件13,所述第二动触点12设于下操控组件14;当上操控组件13往某个第一动触点11的方向摆动时,该第一动触点11与第一静触点22接触;当上操控组件13下压时,上操控组件13抵压于下操控组件14并使得第二动触点12与第二静触点31接触。具体的,所述上操控组件13包括旋钮操控杆131、轴杆132、壳体133、环状弹性件134以及若干接触片135,所述第一动触点11设于接触片135的底端;所述轴杆132的上端设有滑槽1321,所述旋钮操控杆131与滑槽132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轴杆132的底端设有弧形部1322,所述壳体133设有用于容设弧形部1322的弧形腔1331,在本实施例中,弧形部1322和弧形腔1331优选为球状结构;所述弧形部1322内设有空腔1323,所述滑槽1321与空腔1323连通,所述弧形部1322的底端还设有供旋钮操控杆131通过的开口1324;当旋钮操控杆131下压时,所述旋钮操控杆131穿过开口1324抵压于下操控组件14;所述壳体133位于弧形腔1331的周围设有若干让位槽1332,所述接触片135的底端与让位槽1332的内侧壁铰接;所述弧形腔1331的上端往外延伸有环形槽1333,所述环状弹性件134容设于环形槽1333,所述环状弹性件134抵压于接触片135的上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弧形部1322优选为球形部,弧形腔1331优选为球形腔。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上述方案中,通过往其中一个第一动触点11的方向拨动旋钮操控杆131,旋钮操控杆131带动轴杆132压向接触片135,接触片135穿过让位槽1332往靠近对应的第一静触点22的方向转动,使得第一动触点11和第一静触点22靠近,并最终与第一静触点22接触;第一动触点11和第一静触点22在接触后,第一动触点11导通了该第一静触点22对应的控制电路,并控制板21外接的电装置进行控制;当第一动触点11和第一静触点22在接触时,接触片135会按压在环状弹性件134上;环状弹性件134被压缩并产生弹力,当使用者放开旋钮操控杆131时,环状弹性件134产生的弹力可将接触片135回弹至原来的位置,从而使得第一动触点11和第一静触点22分离,解除该控制电路对外部电装置的控制。同理,其他的接触片135也是同样的原理,在此不再赘述。具体的,所述上操控组件13还包括用于放置控制板21的底壳137,所述壳体133盖设于底壳137,该底壳137可对控制板21起到承载的作用。具体的,所述上操控组件13还包括硅胶盖138,所述硅胶盖138盖设于壳体133的顶端,所述旋钮操控杆131贯通硅胶盖138并与硅胶盖138连接,旋钮操控杆131在被拨动时会发生一定距离的位移,硅胶盖138可以在旋钮操控杆131被拨动时跟随旋钮操控杆131发生形变,并对操控杆内部起到密封的作用。具体的,所述第一动触点11与接触片135之间设有过载弹性件139,在第一动触点11于第一静触点22接触的过程中,随着接触片135的继续转动,第一动触点11促使过载弹性件139压缩,没有过载弹性件139有可能导致第一动触点11将第一静触点22压坏的情况。具体的,所述下操控组件14包括按压结构141、抵接于按压结构141底端的动触板142以及用于将按压结构141复原的按压弹性件143,所述第二动触点12设于动触板142的底端,所述动触板142与第二动触点12导通。在上述方案中,按压结构141与现有的按压式笔的按压结构141的原理相同,均是通过按压所述按压结构141的顶部,使得按压结构141将与之抵接的底端笔芯在本方案中是动触板142顶出,并保持下去;直至再次按压所述按压结构141,位于按压结构141内的按压弹性件143将按压结构141的内部回弹复原,与之抵接的底端笔芯在本方案中是动触板142则被收回;同理,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按下按压结构141,按压机构可将动触片顶出,第二动触点12与第二静触点31接触,并使得动触片保持该状态;直至使用者再次按下按压结构141,按压结构141结束对动触片的顶出状态,按压结构141在按压弹性件143的作用下恢复原来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方案中,关于按压结构141如何实现对动触片的顶出,以及按压弹性件143如何将按压结构141恢复原来的状态,均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在赘述。具体的,所述旋钮操控杆131与轴杆132之间还设有复位弹性件136,复位弹性件136可将被下压的旋钮操控杆131弹回原来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环状弹性件134优选为环状螺旋弹簧,复位弹性件136、按压弹性件143以及过载弹性件139均优选为弹簧。本发明的上述弹性件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只要能实现恢复形变即可,如弹片等,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操控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操控部1、第一电接触部2以及第二电接触部3,其中:所述操控部1设有若干第一动触点11,所述第一电接触部2包括控制板21以及若干与第一动触点11一一对应的第一静触点22,第一动触点11与对应的第一静触点22之间设有间隙;若干所述第一静触点22均与控制板21电连接,当操控部1往某个第一动触点11的方向摆动时,该第一动触点11与第一静触点22接触并导通;所述操控部1的底端还贯穿所述第一电接触部2并设有第二动触点12,所述第二电接触部3包括与第二动触点12对应的第二静触点31,第二动触点12与第二静触点31之间设有间隙;当操控部1下压时,第二动触点12与第二静触点31接触并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操控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部1包括上操控组件13以及下操控组件14,若干所述第一动触点11设于上操控组件13,所述第二动触点12设于下操控组件14;当上操控组件13往某个第一动触点11的方向摆动时,该第一动触点11与第一静触点22接触;当上操控组件13下压时,上操控组件13抵压于下操控组件14并使得第二动触点12与第二静触点31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操控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操控组件13包括旋钮操控杆131、轴杆132、壳体133、环状弹性件134以及若干接触片135,所述第一动触点11设于接触片135的底端;所述轴杆132的上端设有滑槽1321,所述旋钮操控杆131与滑槽132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轴杆132的底端设有弧形部1322,所述壳体133设有用于容设弧形部1322的弧形腔1331;所述弧形部1322内设有空腔1323,所述滑槽1321与空腔1323连通,所述弧形部1322的底端还设有供旋钮操控杆131通过的开口1324;当旋钮操控杆131下压时,所述旋钮操控杆131穿过开口1324抵压于下操控组件14;所述壳体133位于弧形腔1331的周围设有若干让位槽1332,所述接触片135的底端与让位槽1332的内侧壁铰接;所述弧形腔1331的上端往外延伸有环形槽1333,所述环状弹性件134容设于环形槽1333,所述环状弹性件134抵压于接触片135的上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操控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操控杆131与轴杆132之间还设有复位弹性件136。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操控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操控组件13还包括用于放置控制板21的底壳137,所述壳体133盖设于底壳137。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操控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操控组件13还包括硅胶盖138,所述硅胶盖138盖设于壳体133的顶端,所述旋钮操控杆131贯通硅胶盖138并与硅胶盖138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操控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触点11与接触片135之间设有过载弹性件139。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操控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操控组件14包括按压结构141、抵接于按压结构141底端的动触板142以及用于将按压结构141复原的按压弹性件143,所述第二动触点12设于动触板142的底端,所述动触板142与第二动触点12导通。

百度查询: 德丰电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德丰零件有限公司 一种操控杆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