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陶艺柴电混合窑炉及其使用方法_安徽师范大学_202210435934.2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师范大学

申请日:2022-04-24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公开(公告)号:CN114893977B

主分类号:F27B3/08

分类号:F27B3/08;F27B3/20;F27D11/02;F23B10/00;F23B30/08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5.07#授权;2022.08.30#实质审查的生效;2022.08.12#公开

摘要:本发明涉及陶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艺柴电混合窑炉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设有加热腔的窑炉本体,设于窑炉本体内的电阻丝;设于窑炉本体下方的底筒,底筒内至少设有一个柴火区域,柴火区域包括柴火腔和加柴腔,柴火腔的侧壁设有进风口,加柴腔的侧壁设有加柴口;用于使得柴火腔与加柴腔隔开或使得柴火腔与加柴腔连通的隔离部;设于底筒内的排烟囱,排烟囱的顶部延伸至加热腔内,加热腔的底部设有与柴火腔连通的连通口;两个设于柴火区域内的顶板,且顶板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若干通孔;用于使得顶板在柴火腔和加柴腔之间运动的驱动装置。通过本装置,柴火腔和加柴腔在加柴时是处于分离状态,这样操作人员在加柴时的温度将会大大降低。

主权项:1.一种陶艺柴电混合窑炉,包括设有加热腔2的窑炉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陶艺柴电混合窑炉还包括:设于所述窑炉本体1内的电阻丝5;设于所述窑炉本体1下方的底筒7,所述底筒7内至少设有一个柴火区域,所述柴火区域包括柴火腔8和加柴腔18,所述柴火腔8的侧壁设有进风口9,所述加柴腔18的侧壁设有加柴口;用于使得柴火腔8与加柴腔18隔开或使得柴火腔8与加柴腔18连通的隔离部;设于底筒7内的排烟囱6,所述排烟囱6穿过窑炉本体1的底面,且排烟囱6的顶部延伸至加热腔2内,所述排烟囱6的底部延伸至底筒7的底面,所述加热腔2的底部设有与柴火腔8连通的连通口4;两个设于柴火区域内的顶板14,所述顶板14用于放置柴火,且顶板14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若干通孔19;用于使得顶板14在柴火腔8和加柴腔18之间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顶板14连接的撑板12,所述排烟囱6的侧表面设有上侧圆槽22和下侧面槽,位于上方的所述撑板12的一端与上侧圆槽22转动连接,位于下方的所述撑板12的一端与下侧面槽转动连接;设于排烟囱6内的内圆环槽20、与所述内圆环槽20转动连接的上转筒44和下转筒29,所述上转筒44的下端面与下转筒29的上端面接触,所述上转筒44的下端面设有滑孔24,所述下转筒29的上端面设有端面孔30;与所述滑孔24滑动连接的内柱26、设于所述滑孔24顶部的第一电磁铁,在所述内柱26的底部位于端面孔30内时,所述上转筒44与下转筒29的运动状态相同;侧块32,所述上侧圆槽22和下侧圆槽23中均设有侧块32,所述上侧圆槽22中的侧块32与上转筒44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下侧圆槽23中的侧块32与下转筒29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撑板12朝向侧块32的端面设有侧口21,所述侧块32朝向撑板12的侧面设有收缩孔34;与所述收缩孔34滑动连接的活动杆33、设于所述活动杆33内的永磁铁35;设于下转筒29内的第四电磁铁31,所述第四电磁铁31正对于下侧圆槽23内侧块32中的永磁铁35;设于内柱26中的第二电磁铁27和第三电磁铁28;用于驱动下转筒29转动的驱动部;所述陶艺柴电混合窑炉还包括:设于顶板14上表面的限位孔36,所述限位孔36靠近排烟囱6;侧杆45,所述撑板12设有贯穿其上表面的侧孔,所述侧杆45与侧孔滑动连接,设于侧杆45顶端的限位杆47,所述限位杆47的前端设有与限位孔36相匹配的限位端;套接于侧杆45的弹簧46,所述弹簧46的一端固定于撑板12的上表面,弹簧46的另一端固定于限位杆47的侧表面;设于排烟囱6侧表面的托板48及设于所述托板48上表面的顶块49,所述顶块49为半球形,所述托板48位于柴火腔8内,且托板48靠近上侧圆槽22的下边缘;在撑板12完全转动至柴火腔8内时,所述侧杆45的底端与顶块49的顶端接触,此时,所述限位端脱离限位孔36;在所述侧杆45的底端与顶块49脱离接触时,所述限位端位于限位孔36内;所述驱动部包括电机15及连接架16,所述电机15设于排烟囱6下方,所述连接架(16)包括转板及设于所述转板边缘的多个竖杆,所述电机15的输出轴与转板下表面的中心处连接,所述内圆环槽20贯穿排烟囱6的下表面,所述竖杆的顶端与下转筒29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排烟囱6的中心轴与底筒7的中心轴重合,所述底筒7的内侧壁设有上圆环槽39和下圆环槽41,位于上方的所述撑板12的前端与上圆环槽39转动连接,位于下方的所述撑板12的前端与下圆环槽41转动连接,所述顶板14设于撑板12的上表面,所述撑板12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落柴口13,所述通孔19位于落柴口13的上方;所述陶艺柴电混合窑炉还包括:设有撑板12上表面的滑板37,所述顶板14的下表面设有与滑板37滑动连接的底槽;设于底筒7外部的第二气缸17及设于所述第二气缸17的输出轴的端块42,所述柴火腔8的侧壁设有与外部连通的贯穿孔40,所述第二气缸17的输出轴穿过贯穿孔40,所述端块42与设于顶板14上表面的圆弧槽38相匹配;设于柴火腔8侧壁的推板43,所述推板43位于上方的顶板14的上方,且推板43靠近贯穿孔40,在顶板14位于柴火腔8内时,所述圆弧槽38位于推板43与贯穿孔40之间。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安徽师范大学 一种陶艺柴电混合窑炉及其使用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