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公布】基于传感膜结构的毛细管光纤传感器_桂林电子科技大学_202410021836.3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申请日:2024-01-08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公开(公告)号:CN118010074A

主分类号:G01D5/353

分类号:G01D5/353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在审-实质审查的生效

法律状态:2024.05.28#实质审查的生效;2024.05.10#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传感膜结构的毛细管光纤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了多个用光纤1连接的传感单元2,其中单个传感单元2包括光纤1、毛细管光纤3、过渡区域4,侧抛区域5,以及抛区域5一侧的第一传感膜6和另一侧的第二传感膜7。当传感单元2内发生相应的传感效应时,膜结构会产生一些特殊的变化,正是根据这些特性,该传感器可以测量任何可以引起膜结构发生变化的参量。此外,可以采用多个传感单元2串联,实现串联式多参量传感,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应用于多种参量的探测,可应用于生物传感、海洋监测、药品研发、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

主权项:1.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传感膜结构的毛细管光纤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传感器包含了用光纤1连接的多个传感单元2,其中每个传感单元2包括毛细管光纤3、过渡区域4和侧抛区域5;侧抛区域5的一侧涂覆有第一传感膜6,另一侧涂覆有第二传感膜7;光纤1包含包层101和纤芯102,毛细管光纤3包含包层301和空气孔302;所述的传感器是将输入光8耦合进入光纤1,根据过渡区域4的结构不同,输入光8在多个传感单元2里会产生表面等离子共振SPR、马赫曾德尔干涉MZI、反谐振干涉ARI、多模干涉MMI等传感效应,最终由光纤1导出形成输出光9,通过判断输出光9的特性,实现串联式多参量传感。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传感膜结构的毛细管光纤传感器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