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滑枕传动间隙消除组件_环球工业机械(东莞)有限公司_201910583969.9 

申请/专利权人:环球工业机械(东莞)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9-06-28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公开(公告)号:CN110193747B

主分类号:B23Q5/56

分类号:B23Q5/56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5.10#授权;2019.09.27#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9.03#公开

摘要:本发明涉及机床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滑枕传动间隙消除组件,其滑枕上设有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上的安装孔套接在第一主动齿轮上的安装轴,且两个主动齿轮的端面相抵接,第一主动齿轮的轮齿和第二主动齿轮的轮齿分别抵接于基座上的从动齿轮的异侧齿面,进而消除齿间间隙,实现高精度传动,避免滑枕在机床主轴在加工时相对基座产生异常倾转的情况,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合二为一,缩小了该组件的重量和体积,使得滑枕的转动惯量更小,利于滑枕快速倾转,提升机床的加工效率。

主权项:1.一种滑枕传动间隙消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以及与其转动连接的滑枕;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滑枕的转动轴线同轴设置的从动齿轮,所述滑枕设有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上固定地设有安装轴,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轴穿设并连接于所述安装孔,且第一主动齿轮的端面和第二主动齿轮的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均啮合于所述从动齿轮,且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的轮齿和第二主动齿轮的轮齿分别抵接于所述从动齿轮的异侧齿面;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上还设有空心轴,所述安装轴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和空心轴的中心孔;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的一端设有传动轴,另一端设有所述安装轴,所述传动轴通过第一推力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滑枕,所述空心轴通过第二推力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滑枕;还包括涨紧垫圈,所述涨紧垫圈还包括相抵接的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和外圈的接触面为锥面,所述涨紧垫圈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安装孔和安装轴。

全文数据:滑枕传动间隙消除组件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机床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滑枕传动间隙消除组件。背景技术现有的部分五轴钻铣复合机床或六轴复合机床上配备有能够倾转的滑枕如专利文献CN108436466A,该通过一水平设置的转轴转动地连接在基座上,使得滑枕能够在竖直面上倾转,进而实现机床主轴的多角度进给。而为了实现滑枕相对基座倾转,可选用现有技术中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或齿轮传动机构,然而相啮合的一对齿轮具有齿间间隙,齿间间隙使得滑枕和基座无法高精度相对运动,而且在机床主轴对工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齿间间隙会允许滑枕相对基座产生轻微的倾转,导致工件质量下。现有技术中已有齿间间隙消除机构,如CN107366724A、CN103753333A,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齿间间隙消除机构一般采用多个平行设置的主动齿轮来驱动从动齿轮或从动齿条,其中,多个主动齿轮分别抵紧从动齿轮的异侧的齿面。然而,由于上述多个主动齿轮依次布设在从动齿轮的外圆周,尤其当现有技术中的齿间间隙消除机构设置在滑枕上时,会导致滑枕的转动惯量较大,不利于滑枕在基座上快速倾转。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枕传动间隙消除组件,以解决现有的齿间间隙消除机构体积和重量较大而导致滑枕的转动惯量过大的问题。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滑枕传动间隙消除组件,包括基座以及与其转动连接的滑枕;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滑枕的转动轴线同轴设置的从动齿轮,所述滑枕设有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上固定地设有安装轴,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轴穿设并连接于所述安装孔,且第一主动齿轮的端面和第二主动齿轮的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均啮合于所述从动齿轮,且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的轮齿和第二主动齿轮的轮齿分别抵接于所述从动齿轮的异侧齿面。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上还设有空心轴,所述安装轴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和空心轴的中心孔。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的一端设有传动轴,另一端设有所述安装轴,所述传动轴通过第一推力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滑枕,所述空心轴通过第二推力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滑枕。作为优选的,还包括涨紧垫圈,所述涨紧垫圈还包括相抵接的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和外圈的接触面为锥面,所述涨紧垫圈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安装孔和安装轴。作为优选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安装轴的端部的端盖,所述端盖的端面抵接于所述涨紧垫圈的一端。作为优选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卷绕于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传动带以及设于所述滑枕的驱动装置,所述主动带轮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从动带轮连接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作为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呈扇形结构。作为优选的,所述滑枕的首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均位于所述滑枕的尾端。本发明的滑枕传动间隙消除组件,其滑枕上设有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上的安装孔套接在第一主动齿轮上的安装轴,且两个主动齿轮的端面相抵接,第一主动齿轮的轮齿和第二主动齿轮的轮齿分别抵接于基座上的从动齿轮的异侧齿面,进而消除齿间间隙,实现高精度传动,避免滑枕在机床主轴在加工时相对基座产生异常倾转的情况,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合二为一,缩小了该组件的重量和体积,使得滑枕的转动惯量更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滑枕传动间隙消除组件的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连接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滑枕传动间隙消除组件的滑枕和基座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滑枕传动间隙消除组件的滑枕和基座的后视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滑枕传动间隙消除组件的滑枕和基座的正视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滑枕传动间隙消除组件的滑枕和基座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滑枕传动间隙消除组件的涨紧垫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基座;2、滑枕;21、第一推力轴承;22、第二推力轴承;3、从动齿轮;4、第一主动齿轮;41、安装轴;42、传动轴;5、第二主动齿轮;51、安装孔;52、空心轴;6、涨紧垫圈;61、内圈;62、外圈;7、端盖;8、驱动机构;81、主动带轮;82、从动带轮;83、传动带;84、驱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结合图1至图6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的滑枕传动间隙消除组件,包括基座1以及与其转动连接的滑枕2,机床的主轴安装在滑枕2上,滑枕2相对基座1倾转即可调整主轴与工件的夹角,使机床能够在多个角度对工件进行加工。如图3和图4,基座1上设有与滑枕2的转动轴线同轴设置的从动齿轮3,滑枕2设有轴线相重合的第一主动齿轮4和第二主动齿轮5,如图1,第一主动齿轮4上固定地设有安装轴41,第二主动齿轮5开设有安装孔51,安装轴41穿设并连接于安装孔51,且第一主动齿轮4的端面和第二主动齿轮5的端面相抵接,这使得第一主动齿轮4和第二主动齿轮5合二为一。第一主动齿轮4和第二主动齿轮5均啮合于从动齿轮3,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主动齿轮4的厚度和第二主动齿轮5的厚度均小于从动齿轮3的厚度此处齿轮的厚度指的是齿轮的两个端面的间距,以此缩小该组件的体积以及重量,第一主动齿轮4的轮齿和第二主动齿轮5的轮齿分别抵接于从动齿轮3的异侧齿面,进而消除齿间间隙,不仅提升了传动精度,而且能够防止滑枕2在机床对工件进行加工时相对基座1产生异常倾转,进一步提升加工精度。第二主动齿轮5上还设有空心轴52,安装轴41穿设于安装孔51和空心轴52的中心孔,空心轴52可提升第二主动齿轮5和第一主动齿轮4的连接紧密性,进一步防止第二主动齿轮5的轴线与第一主动齿轮4的轴线产生偏转,当然,第二主动齿轮5和空心轴52可以是一体化结构,此时安装孔51和空心轴52的中心孔为同一个孔洞。具体地,第一主动齿轮4的一端设有传动轴42,另一端设有上述安装轴41,传动轴42通过第一推力轴承21转动连接于滑枕2,空心轴52通过第二推力轴承22转动连接于滑枕2,第一推力轴承21和第二推力轴承22的止推方向相反,因此第一推力轴承21和第二推力轴承22还能够提供止推力以迫使第一主动齿轮4和第二主动齿轮5紧紧地相贴合。为了对第一主动齿轮4和第二主动齿轮5之间的偏转角进行调节以及将两个主动齿轮相互锁止,该组件还包括涨紧垫圈6和端盖7,结合图1和图6所示,涨紧垫圈6还包括相抵接的内圈61和外圈62,内圈61和外圈62的接触面为锥面,当外力迫使内圈61和外圈62在轴向上相向运动,内圈61的内径会缩小,而外圈62的外径会扩大,涨紧垫圈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安装孔51和安装轴41。端盖7通过螺栓连接于安装轴41的端部,调节螺栓即可调整端盖7与安装轴41的端部的间距,端盖7的端面抵接于涨紧垫圈6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端盖7的端面抵接于外圈62的端面,内圈61的端面抵接于安装轴41上的轴肩的端面,因此,在调节螺栓时,端盖7与安装轴41的端部的间距缩小,使得端盖7的端面对涨紧垫圈6的外圈62施加压力,迫使内圈61箍紧安装轴41,而外圈62膨胀并抵紧安装孔51或空心轴52的中心孔的孔壁,以此将第一主动齿轮4和第二主动齿轮5相连接。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紧固上述端盖7之前,应当手动调整第一主动齿轮4和第二主动齿轮5的偏转角,使得第一主动齿轮4的轮齿和第二主动齿轮5的轮齿分别抵紧从动齿轮3的异侧齿面。该组件还设有驱动机构8,驱动机构8包括主动带轮81、从动带轮82、卷绕于主动带轮81和从动带轮82的传动带83以及设于滑枕2的驱动装置84,驱动装置84为电动机,传动带83优选为同步带,主动带轮81连接于驱动装置84,从动带轮82连接于第一主动齿轮4,同步带传动机构在确保传动精度的情况下传动平稳且安静。在本实施例中,从动齿轮3呈扇形结构,滑枕2的首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基座1,第一主动齿轮4和第二主动齿轮5均位于滑枕2的尾端。当然,在某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84还能够直接连接于第一主动齿轮4的传动轴42,使得驱动装置84直接驱动第一主动齿轮4转动。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滑枕传动间隙消除组件,其滑枕2上设有第一主动齿轮4和第二主动齿轮5,第二主动齿轮5上的安装孔51套接在第一主动齿轮4上的安装轴41,且两个主动齿轮的端面相抵接,第一主动齿轮4的轮齿和第二主动齿轮5的轮齿分别抵接于基座1上的从动齿轮3的异侧齿面,进而消除齿间间隙,实现高精度传动,避免滑枕2在机床主轴在加工时相对基座1产生异常倾转的情况,第一主动齿轮4和第二主动齿轮5合二为一,缩小了该组件的重量和体积,使得滑枕2的转动惯量更小。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滑枕传动间隙消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以及与其转动连接的滑枕;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滑枕的转动轴线同轴设置的从动齿轮,所述滑枕设有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上固定地设有安装轴,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轴穿设并连接于所述安装孔,且第一主动齿轮的端面和第二主动齿轮的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均啮合于所述从动齿轮,且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的轮齿和第二主动齿轮的轮齿分别抵接于所述从动齿轮的异侧齿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枕传动间隙消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上还设有空心轴,所述安装轴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和空心轴的中心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枕传动间隙消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的一端设有传动轴,另一端设有所述安装轴,所述传动轴通过第一推力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滑枕,所述空心轴通过第二推力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滑枕。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枕传动间隙消除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涨紧垫圈,所述涨紧垫圈还包括相抵接的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和外圈的接触面为锥面,所述涨紧垫圈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安装孔和安装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枕传动间隙消除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安装轴的端部的端盖,所述端盖的端面抵接于所述涨紧垫圈的一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枕传动间隙消除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卷绕于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传动带以及设于所述滑枕的驱动装置,所述主动带轮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从动带轮连接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枕传动间隙消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呈扇形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枕传动间隙消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枕的首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均位于所述滑枕的尾端。

百度查询: 环球工业机械(东莞)有限公司 滑枕传动间隙消除组件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

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