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水处理装置_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_201710960019.4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7-10-16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公开(公告)号:CN109662569B

主分类号:A47J31/00

分类号:A47J31/00;A47J31/46;A47J31/44;A47J31/54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5.17#授权;2019.05.17#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4.23#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功能模块、壳体和供水模块,所述功能模块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壳体融合成一体的水路,所述水路包括:分水水路和出水水路,所述供水模块与所述分水水路连通,通过所述分水水路向所述功能模块供水,经过所述功能模块制冷和或制热后的水通过出水水路流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一方面,通过在净饮设备内设置功能模块,利用功能模块对净饮设备中水流进行加热或制冷处理,可以为用户使用净饮设备通过方便,而且可以提升净饮设备的性能。另一方面,功能模块的结构较为简单,可以提升净饮设备的装配效率,而且可以为净饮设备的维护提供方便。

主权项:1.一种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功能模块;壳体,所述功能模块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壳体融合成一体的水路,所述水路包括:分水水路;出水水路;供水模块,所述供水模块与所述分水水路连通,通过所述分水水路向所述功能模块供水,经过所述功能模块制冷和或制热后的水通过出水水路流出;所述出水水路包括:第一出水水路和第二出水水路;所述第一出水水路包括:第一上升段,所述第一上升段沿所述壳体的纵向方向延伸且下端与制热模块的出水口连通;第一水平段,所述第一水平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上升段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一水平段的另一端沿所述壳体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二出水水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水平段、第二上升段、第三水平段和第四水平段,其中,所述第二水平段的入口端与制冷模块的出水口连通;第一排气气路,所述第一排气气路与所述第一水平段连通且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第二排气气路,所述第二排气气路与所述第四水平段连通且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

全文数据: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净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背景技术相关技术中的饮水机,使用功能较为单一,对水流的加热或制冷程序较为复杂,不仅为用户使用带来了较大的麻烦,而且制冷组件和加热组件的结构复杂,装配难度大,装配效率较低。发明内容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水处理装置,该水处理装置的水处理模块结构简单,而且可以为用户使用提供方便。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功能模块、壳体和供水模块,所述功能模块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壳体融合成一体的水路,所述水路包括:分水水路和出水水路,所述供水模块与所述分水水路连通,通过所述分水水路向所述功能模块供水,经过所述功能模块制冷和或制热后的水通过出水水路流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一方面,通过在净饮设备内设置功能模块,利用功能模块对净饮设备中水流进行加热或制冷处理,可以为用户使用净饮设备通过方便,而且可以提升净饮设备的性能。另一方面,功能模块的结构较为简单,可以提升净饮设备的装配效率,而且可以为净饮设备的维护提供方便。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所述功能模块包括:制冷模块和制热模块,所述壳体限定出间室,所述制冷模块和所述制热模块分别设于所述间室内。可选地,所述壳体被分隔成位于上部的第一间室和位于下部的第二间室,所述制热模块设于所述第一间室内,所述制冷模块设于所述第二间室内。进一步地,所述分水水路包括:一个第一进口和两个第一出口,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出口构设成制热出口端,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制热出口端连通以形成制第一进水通道,另一个所述第一出口构设成制冷出口端,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制冷出口端连通形成第二进水通道。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进口沿所述壳体的纵向方向延伸以形成纵向进水通道,所述第一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二进水通道沿所述壳体的横向方向延伸且分别与所述纵向进水通道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纵向进水通道位于所述壳体的中心位置且开口向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分水水路还包括:另一个所述第一出口,该所述第一出口被构设成常温出口端,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常温出口端连通以形成常温出水通道。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制热模块的底部设有制热进水口,该制热进水口与所述制热出口端连接。可选地,所述制冷模块的顶部设有制冷进水口,该制冷进水口与所述制冷出口端连接。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水水路包括:第一出水水路和第二出水水路,所述第一出水水路具有一个第二进口和一个第二出口,该第二进口与所述制热模块的出水口连接从而将所述制热模块中的热水送出,所述第二出水水路具有一个第三进口和一个第三出口,该第三进口与所述制冷模块的出水口连接从而将所述制冷模块中的热水送出。进一步地,所述制热模块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制热模块的顶部,在所述制热模块的出水口设有第一连接头,该第一连接头伸入所述第二出口内。可选地,所述制冷模块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制冷模块的顶部,在所述制冷模块的出水口设有第二连接头,该第二连接头一端伸入所述制冷模块的顶部,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三进口内。可选地,所述第一出水水路包括:第一上升段和第一水平段,所述第一上升段沿所述壳体的纵向方向延伸且下端与所述制热模块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水平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上升段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一水平段的另一端沿所述壳体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出水水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水平段、第二上升段、第三水平段和第四水平段,其中,所述第二水平段的入口端与所述制冷模块的出水口连通。可选地,所述水路还包括:第一排气气路和第二排气气路,所述第一排气气路与所述第一水平段连通且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排气气路与所述第四水平段连通且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水路还包括:第一排水水路和第二排水水路,所述第一排水水路与所述制热模块连通以将所述制热模块中的水排空,所述第二排水水路与所述制冷模块连通以将所述制冷模块中的水排空。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的分水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结构沿水平方向的一个剖面图;图4是图2中结构沿竖直方向的一个剖面图;图5是图2中结构沿竖直方向的第二个剖面图;图6是图2中结构沿竖直方向的第三个剖面图;图7是图2中结构沿竖直方向的第四个剖面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的加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结构的俯视机构示意图;图10是图8中结构沿水平方向的一个剖面图;图11是图8中结构沿竖直方向的一个剖面图;图12是图8中结构沿竖直方向的另一个剖面图;图1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的制冷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结构沿水平方向的一个剖面图;图15是图13中结构沿竖直方向的一个剖面图。附图标记:100:水处理装置;10:壳体;11:分水壳体;12:加热壳体;13:制冷壳体;14:分水水路;141:第一进口;142:第一进水通道;143:第二进水通道;144:常温出水通道;15:出水水路;151:第一出水水路;1511:第一上升段;1512:第一水平段;152:第二出水水路;16:第一排气气路;17:第二排气气路;18:第一排水水路;19:第二排水水路;20:供水模块;30:制冷模块;31:制冷进水口;32:第二连接头;40:制热模块;41:制热进水口;42:第一连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至图15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100。其中,水处理装置100可以为饮水机或净饮机。水处理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功能模块、壳体10和供水模块20,功能模块安装在壳体10内。壳体10包括:分水壳体11,加热壳体12和制冷壳体13,壳体10内还限定有连通安装腔的水路,水路包括:分水水路14和出水水路15,分水水路14和出水水路15与壳体10融合成一体。供水模块20连通分水水路14,水流通过分水水路14进入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可以是制冷模块30,也可以是制热模块40,也可以同时包括: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40。水流进入功能模块后,经过功能模块的处理作用,加热或制冷后的水流通过出水水路15流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100,一方面,通过在净饮设备内设置功能模块,利用功能模块对净饮设备中水流进行加热或制冷处理,可以为用户使用净饮设备通过方便,而且可以提升净饮设备的性能。另一方面,功能模块的结构较为简单,可以提升净饮设备的装配效率,而且可以为净饮设备的维护提供方便。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功能模块包括: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40,壳体10限定出间室形成安装腔,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40分别设于间室内。其中,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40可以设置在同一个间室内,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两个间室内。制冷模块30可以对净饮设备中的水流进行制冷作用,制热模块40可以为净饮设备中的水流进行加热作用。用户可以获得冷水也可以或的热水,对不同用户或不同时期使用净饮设备提供了方便。由此可以提升净饮设备的性能,为用户使用净饮设备提供了方便。如图1所示,壳体10被分隔成位于上部的第一间室和位于下部的第二间室,也就是说,壳体10内限定有间隔开布置的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第一间室位于第二间室的上方。其中,制热模块40设在第一间室内,制冷模块30设在第二间室内。将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40设在不同间室内,可以防止制冷模块30与制热模块40之间相互干扰。不仅可以防止制热模块40中的热量传导至制冷模块30上,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40独立工作,可以提升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40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地,如图2和3所示,分水水路14包括:一个第一进口141和两个第一出口,两个第一出水口均连通第一进水口。第一进水口连通净饮设备的供水装置,可以是水桶,也可以是供水管。其中一个第一出口构设成制热出口端,制热出口端连通制热模块40,第一进口141与制热出口端之间限定出第一进水通道142,水流通过第一进水通道142为制热模块40供水。另一个第一出口构设成制冷出口端,制冷出口端连通制冷模块30,第一出口与制冷出口端之间限定出第二进水通道143,水流通过第二进水通道143为制冷模块30供水。分水水路14可以分别为制冷模块30与制热模块40供水,不仅可以保证制冷模块30与制热模块40正常供水,还可以防止净饮设备的各水路之间发生串水,而且上述的分水水路14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有利于简化净饮设备的水路设计。如图8至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口141沿壳体10的纵向方向延伸以形成纵向进水通道,也就是说,纵向进水通道在壳体10内沿竖直方向延伸,可以沿壳体10的轴向延伸。第一进水通道142和第二进水通道143沿壳体10的横向方向延伸且分别与纵向进水通道连通,第一进水通道142和第二进水通道143从纵向进水通道的底部沿壳体10的径向延伸,而且第一进水通道142和第二进水通道143可以朝相反的方向延伸。上述结构的纵向进水通道供水较为方便,连接工艺的难度比较低。上述结构的第一进水通道142和第二进水通道143方便布置,占用空间较小,可以缩小净饮设备的体积,而且朝相反方向延伸的第一进水通道142和第二进水通道143不易发生串水。进一步地,纵向进水通道位于壳体10的中心位置且开口向上,也就是说,纵向进水通道沿壳体10的中心轴线延伸,第一进水通道142和第二进水通道143均连接在纵向进水通道的底部,且第一进水通道142和第二进水通道143沿壳体10的径向向外延伸。其中第一进水通道142和第二进水通道143可以沿相反的方向延伸,也就是说,第一进水通道142和第二进水通道143配合沿壳体10的一条直径延伸。设在壳体10的中心位置向上开口的纵向进水通道,可以为纵向进水通道连通供水装置通过方便,而且第一进水通道142和第二进水通道143等长布置,保证各水路的水流阻力大致相同。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分水水路14还包括:另一个第一出口,该第一出口连通第一进口141,且该第一进口141被构设成常温出口端。第一进口141与常温出口端连通,第一进口141与常温出口端之间限定出常温出水通道144。供水装置中的水流经过第一进口141进入分水水路14,并直接通过常温出口端流出,不经过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40,方便用户直接取用常温水流。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热模块40的底部设有制热进水口41,水流从制热模块40的底部进入制热模块40。水流在加热过程中,热水从底部向上流动,从底部加冷水,可以防止新注入加热模块的冷水与加热后的热水混合。该制热进水口41与制热出口端连接,可以在壳体10内限定出通道连通制热进水口41和制热出口端,由此可以简化净饮设备的水路设计,而且可以为净饮设备的装配提供方便。可选地,制冷模块30的顶部设有制冷进水口31,该制冷进水口31与制冷出口端连接。水流通过第二进水通道143进入制冷进水口31,然后进入制冷模块30,结构较为简单。制冷模块30设在制热模块40的底部,将制冷进水口31设在制冷模块30的底部,可以缩短制冷进水口31与制冷进口端之间的连通距离。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出水水路15包括:第一出水水路151和第二出水水路152。其中,第一出水水路151的两端形成一个第二进口和一个第二出口,该第二进口与制热模块40的出水口连接,制热模块40中的热水通过第二进口进入第一出水水路151并从第二出口流出供用户饮用。第二出水水路152的两端形成一个第三进口和一个第三出口,该第三进水口与制冷模块30的出水口连通,制冷模块30中的冷水通过第三进口进入第二出水水路152,并从第三出口流出供用户饮用。第一出水水路151可以引导制热模块40中的热水流出,第二出水水路152可以引导制冷模块30中的冷水流出。第一出水水路151和第二出水水路152的结构简单,不仅可以简化净饮设备的水路设计,还能提升净饮设备的装配效率。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制热模块40的出水口位于制热模块40的顶部,可以保证制热模块40中的热水正常流出,而且可以防止制热模块40的进水口中进入的冷水影响制热模块40的出水口处的热水质量。在制热模块40的出水口设有第一连接头42,该第一连接头42伸入第二出口内。利用第一连接头42与第二出口配合,可以为制热模块40与第一出水水路151的连接提供方便,而且可以提升制热模块40与第一出水水路151之间的连接密闭性,防止热水泄漏。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冷模块30的出水口位于制冷模块30的顶部,将制冷模块30的出水口设在制冷模块30的顶部,可以缩短制冷模块30出水水路15的路径,由此可以简化净饮设备的水路设计。在制冷模块30的出水口设有第二连接头32,该第二连接头32一端伸入制冷模块30的顶部,另一端伸入第三进口内。制冷模块30中的冷水通过第二连接头32进入第二出水水路152,第二连接头32可以提升制冷模块30与第二出水水路152之间的连接密闭性。如图7所示,可选地,第一出水水路151包括:第一上升段1511和第一水平段1512。第一上升段1511沿壳体10的纵向方向延伸,第一上升段1511的下端与制热模块40的出水口连通,第一水平段1512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上升段1511的上端,第一水平段1512的另一端沿壳体10的径向向外延伸。上述结构的第一出水水路151,第一上升段1511和第一水平段1512均沿直线延伸,结构简单,而且可以缩短水路的流动长度,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上升段1511方便与第一连接头42连接,而且连接密闭性较高。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出水水路15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水平段、第二上升段、第三水平段和第四水平段,其中,第二水平段的入口端与制冷模块30的出水口连通。类似地,上述结构的第二出水水路152,第二水平段、第二上升段、第三水平段和第四水平段均沿直线延伸,结构简单,而且可以缩短水路的流动长度。再者,第二水平段与第二连接头32连接,连接方便,且密闭性好。如图6和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水路还包括:第一排气气路16和第二排气气路17。其中,第一排气气路16的一端连通制热模块40并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另一端连通第一水平段1512。通过设置第一排气气路16,可以为制热模块40中蒸汽的排出提供方便,保证净饮设备正常运行。第二排气气路17的一端连通制冷模块30并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第二排气气路17的另一端连通第四水平段,制冷模块30中的气体通过第二排气气路17和第四水平段排出,防止气体积聚在制冷模块30内造化制冷模块30的损坏。如图13至图1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水路还包括:第一排水水路18和第二排水水路19。第一排水水路18与制热模块40连通以将制热模块40中的水排空,第一排水水路18的一端连通制热模块40,另一端沿壳体10的轴向向下延伸,可以是沿着壳体10的轴向直接向下延伸,也可以通过多个弯折间接的向下延伸。制热模块40中的污水通过第一排水水路18排出制热模块40,防止污水积聚在制热模块40内影响净饮设备正常使用。类似地,如图15所示,第二排水水路19与制冷模块30连通以将制冷模块30中的水排空。也就是说,第二排水水路19的一端连通制冷模块30,另一端沿壳体10的轴向向下延伸,可以是沿着壳体10的轴向直接向下延伸,也可以通过多个弯折间接的向下延伸。制冷模块30中的污水通过第二排水水路19排出制冷模块30,防止污水积聚在制冷模块30内影响净饮设备正常使用。对于水处理装置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并容易获得的,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权利要求:1.一种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功能模块;壳体,所述功能模块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壳体融合成一体的水路,所述水路包括:分水水路;出水水路;供水模块,所述供水模块与所述分水水路连通,通过所述分水水路向所述功能模块供水,经过所述功能模块制冷和或制热后的水通过出水水路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包括:制冷模块和制热模块,所述壳体限定出间室,所述制冷模块和所述制热模块分别设于所述间室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被分隔成位于上部的第一间室和位于下部的第二间室,所述制热模块设于所述第一间室内,所述制冷模块设于所述第二间室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水路包括:一个第一进口和两个第一出口,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出口构设成制热出口端,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制热出口端连通以形成制第一进水通道,另一个所述第一出口构设成制冷出口端,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制冷出口端连通形成第二进水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口沿所述壳体的纵向方向延伸以形成纵向进水通道,所述第一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二进水通道沿所述壳体的横向方向延伸且分别与所述纵向进水通道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进水通道位于所述壳体的中心位置且开口向上。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水路还包括:另一个所述第一出口,该所述第一出口被构设成常温出口端,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常温出口端连通以形成常温出水通道。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热模块的底部设有制热进水口,该制热进水口与所述制热出口端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模块的顶部设有制冷进水口,该制冷进水口与所述制冷出口端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水路包括:第一出水水路,所述第一出水水路具有一个第二进口和一个第二出口,该第二进口与所述制热模块的出水口连接从而将所述制热模块中的热水送出;第二出水水路,所述第二出水水路具有一个第三进口和一个第三出口,该第三进口与所述制冷模块的出水口连接从而将所述制冷模块中的热水送出。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热模块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制热模块的顶部,在所述制热模块的出水口设有第一连接头,该第一连接头伸入所述第二出口内。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模块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制冷模块的顶部,在所述制冷模块的出水口设有第二连接头,该第二连接头一端伸入所述制冷模块的顶部,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三进口内。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水路包括:第一上升段,所述第一上升段沿所述壳体的纵向方向延伸且下端与所述制热模块的出水口连通;第一水平段,所述第一水平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上升段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一水平段的另一端沿所述壳体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水水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水平段、第二上升段、第三水平段和第四水平段,其中,所述第二水平段的入口端与所述制冷模块的出水口连通。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还包括:第一排气气路,所述第一排气气路与所述第一水平段连通且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第二排气气路,所述第二排气气路与所述第四水平段连通且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还包括:第一排水水路,所述第一排水水路与所述制热模块连通以将所述制热模块中的水排空;第二排水水路,所述第二排水水路与所述制冷模块连通以将所述制冷模块中的水排空。

百度查询: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水处理装置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