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药框自动传送系统_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_201810688957.8 

申请/专利权人: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8-06-28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公开(公告)号:CN108840058B

主分类号:B65G37/00

分类号:B65G37/00;B65G15/52;B65G15/44;B65G47/24;B65G33/02;B65G33/24;B65G43/08;B65G47/88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5.17#授权;2019.05.17#实质审查的生效;2018.11.20#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框自动传送系统,包括螺旋传送线、药品包装流水线和至少一条药框输送线,该螺旋输送线从药房之高楼层呈竖直螺旋延伸至药房之低楼层,药品包装流水线连通螺旋传送线的底端,位于药房高楼层之药框输送线与螺旋传送线交汇连接。本发明公开的药框自动传送系统通过设置一从药房之高楼层呈竖直螺旋延伸至药房之低楼层的螺旋传送线,通过设置药品包装流水线连通该螺旋传送线的底端,并通过设置位于高楼层之药框输送线与的螺旋传送线交汇连接,这样,位于高楼层的药框输送线上的药框可以通过螺旋传送线传送至低楼层药品包装流水线,不需要人员通过货运电梯搬送运输,省时省力,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主权项:1.一种药框自动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传送线、药品包装流水线和至少一条药框输送线,所述螺旋传送线从药房之高楼层呈竖直螺旋延伸至所述药房之低楼层,所述药品包装流水线连通所述螺旋传送线的底端,位于所述药房高楼层之所述药框输送线与所述螺旋传送线交汇连接;所述药框输送线设有至少两条,其中一条为与所述螺旋传送线顶端连接的顶部药框输送线,其余为上下间隔设置于所述螺旋传送线的顶端与底端之间并与所述螺旋传送线交汇连接的中间药框输送线;所述螺旋传送线在与所述中间药框输送线的交汇连接处呈间断设置,所述螺旋传送线包括从所述交汇连接处往上螺旋延伸的第一延伸段和从所述交汇连接处往下螺旋延伸的第二延伸段,所述中间药框输送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延伸段的端部连接,所述药框自动传送系统还包括至少一螺旋传送链,所述螺旋传送链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延伸段的端部连接,所述螺旋传送链的另一端从所述中间药框输送线的一侧汇集至所述中间药框输送线;所述螺旋传送链的顶部表面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凸起,螺旋传送链包括多个依次排布的链板,每个凸起对应凸设于一个链板的顶部表面。

全文数据:药框自动传送系统技术领域_1]本挪涉及體難领域,尤其涉及—种麵自动概系统。背景技术_]肖「巾,非煎鑛常常驗在高観通完齡髓赚觀的触流水线进行包装,现有的多是采f人工的方式将高楼层的药品通过物流电梯运送至低楼层的药品包装流水线进行包装,该运送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工对分拣后的药品进行搬运,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发明内容[0003]一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一种药框自动传送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药厂中采用人工的方式将高楼层的药品通过物流电梯运送至低楼层的药品包装流水线进行包装,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问题。[0004]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0005]—种药框自动传送系统,所述药框自动传送系统包括螺旋传送线、药品包装流水线和至少一条药框输送线,所述螺旋输送线从药房之高楼层呈竖直螺旋延伸至所述药房之低楼层,所述药品包装流水线连通所述螺旋传送线的底端,位于所述药房高楼层之所述药框输送线与所述螺旋传送线交汇连接。[0006]优选地,所述药框输送线设有至少两条,其中一条为与所述螺旋输送线顶端连接的顶部药框输送线,其佘为上下间隔设置于所述螺旋输送线的顶端与底端之间并与所述螺旋输送线交汇连接的中间药框输送线。[0007]优选地,所述螺旋输送线在与所述中间药框输送线的交汇连接处呈间断设置,所述螺旋传送线包括从所述交汇连接处往上螺旋延伸的第一延伸段和从所述交汇连接处往下螺旋延伸的第二延伸段,所述中间药框输送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延伸段的端部连接,所述药框自动传送系统还包括至少一螺旋传送链,所述螺旋传送链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延伸段的端部连接,所述螺旋传送链的另一端从所述中间药框输送线的一侧汇集至所述中间药框输送线。[0008]优选地,所述螺旋传送链的顶部表面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凸起。[0009]优选地,所述凸起为所述螺旋传送链在垂直于所述螺旋传送链之传送方向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的长条状结构;且或,[0010]所述凸起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或者弧形;且或,[0011]所述凸起之远离所述螺旋传送链的一侧到所述螺旋传送链的距离为3-8™。[0012]优选地,所述螺旋传送链包括从所述中间药框输送线的一侧向所述中间药框输送线延伸第一传送段、与所述第一传送段连接并与所述中间药框输送线相切的第二传送段以及与所述第二传送段连接并与所述中间药框输送线平行设置的第三传送段,所述螺旋传送链还包括一用于将所述螺旋传送链上之药框导向所述中间药框输送线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传送段一侧的第—导向段、设置于所述中间药框输送线与所述第三讎段之嶋第二导峨以及两端分别与臟导向段和臓第二导向段雜以用于改变药框传输方向的第三导向段。[0013]优选地,所述药品包装流水线包括与所述螺旋传送线底端连通的第、一传送机构、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一侧且传送方向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之传送方向相反的第二传送机构、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和所述第二传送机构一端之下方以用于将所述第二传送机构上之药框移载至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上的第一移载机构以及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和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另一端之下方以用于将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上之药框移载至所述第二传送机构上的第二移载机构。[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第一链板式输送机、设置于所述第一链板式输送机一端的第一滚筒式输送机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链板式输送机另一端的第二滚筒式输送机,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链板式输送机对位设置的第二链板式f俞送机、设置于所述第二链板式输送机一端并与所述第一滚筒式输送机对位设置的第三滚筒式输送机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链板式输送机另一端并与所述第二滚筒式输送机对位设置的第四滚筒式输送机,所述第一移载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滚筒式输送机与所述第三滚筒式输送机之下方,所述第一移载机构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同步带机构和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第一同步带机构升降的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二移载机构设置于第二滚筒式输送机与所述第四滚筒式输送机之下方,所述第二移载机构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同步带机构和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第二同步带机构升降的第二升降机构。[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移载机构还包括第一支架,两个所述第一同步带机构间隔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支架升降;所述第二移载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架,两个所述第二同步带机构间隔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支架升降。[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移载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三滚筒输送机之远离所述第二链板式输送机的一端,所述第二传送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滚筒输送机之靠近所述第二链板式输送机一端以用于挡住所述药框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三滚筒组件之间,所述第一挡板之下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移载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滚筒输送机之远离所述第一链板式输送机的一端,所述第一传送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滚筒输送机之靠近所述第一链板式输送机一端以用于挡住所述药框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滚筒组件之间,所述第二挡板之下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支架。[0017]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0018]本发明提供的药框自动传送系统通过设置一从药房之高楼层呈竖直螺旋延伸至药房之低楼层的螺旋传送线,通过设置药品包装流水线连通该螺旋传送线的底端,并通过设置位于高楼层之药框输送线与的螺旋传送线交汇连接,这样,位于高楼层的药框输送线上的药框可以通过螺旋传送线传送至低楼层药品包装流水线,不需要人员通过货运电梯搬送运输,省时省力,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00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药框自动传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2为螺旋输送线与中间药框输送线的交汇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3为图2的另一个视角示意图;…’[0022]图4为图2中所示的螺旋传送链的局部结构示意图;[0023]图5为图4中设置有凸起的链板的结构示意图;[0024]图6为图5中A-A截面剖视图;[0025]图7为图1中所示的药品包装流水线的结构示意图;[0026]图8为图7中所示的螺旋输送装置、第一滚筒式输送机以及第三滚筒式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0027]图9为图8中所示的第一移载机构与第一挡板的连接示意图;[0028]图1〇为图7中所不的第二滚筒式输送机以及第四滚筒式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0029]图11为图10中所示的第二移载机构与第二挡板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30]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0031]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药框自动传送系统,该药框自动传送系统包括螺旋传送线11、药品包装流水线12和至少一条药框输送线13,螺旋输送线U从药房之高楼层呈竖直螺旋延伸至药房之低楼层,药品包装流水线12连通螺旋传送线11的底端,位于药房高楼层之所述药框输送线13与螺旋传送线11交汇连接。[0032]以该设计方式,通过设置一从药房之高楼层呈坚直螺旋延伸至药房之低楼层的螺旋传送线11,通过设置药品包装流水线12连通该螺旋传送线的底端,并通过设置位于高楼层之药框输送线13与的螺旋传送线11交汇连接,这样,位于高楼层的药框输送线13上的药框可以通过螺旋传送线11传送至低楼层药品包装流水线12,不需要人员通过货运电梯搬送运输,省时省力,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0033]优选地,药框输送线13设有至少两条,其中一条为与螺旋输送线n顶端连接的顶部药框输送线131,其余为上下间隔设置于螺旋输送线11的顶端与底端之间并与螺旋输送线11交汇连接的中间药框输送线132。这样,可以将不同楼层的药框通过螺旋输送线11一并传输到低楼层的药品包装流水线12,简单方便,可以有效高生产效率。[0034]请参阅图2-6,优选地,螺旋输送线11在与中间药框输送线132的交汇连接处呈间断设置,螺旋传送线11包括从交汇连接处往上螺旋延伸的第一延伸段111和从交汇连接处往下螺旋延伸的第二延伸段112,中间药框输送线132的一端与第二延伸段112的端部连接,该药框自动传送系统还包括至少一螺旋传送链14,螺旋传送链14的一端与第一延伸段111的端部连接,螺旋传送链14的另一端从中间药框输送线132的一侧汇集至中间药框输送线132。[0035]优选地,螺旋传送链14的顶部表面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凸起141。具体地,螺旋传送链14包括多个依次排布的链板142,每个凸起141对应凸设于一个链板142的顶部表面。以该设计方式,通过在螺旋传送链14的链板142上设置有凸起141,凸起141可以对药框20起到推力和增大摩擦力的作用,使得药框20在螺旋传送链14上传送流畅,不会发生拥堵的现象。[0036]优选地,凸起141为螺旋传送链14在垂直于螺旋传送链14之传送方向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的长条状结构。通过设置长条形状的凸起141可以增大凸起141和药框20的接触面积,从而起到增大推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凸起141也可以不设置为长条形状,凸起141设计成间隔排列的凸点也是可以的,只要该凸起141可以对药框20起到推力和增大摩擦力的作用即可。[0037]优选地,凸起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或者弧形。通过将凸起141的横截面设置成半圆形或者弧形,使得凸起141对药框20起到增大推力和摩擦力的同时不会卡住药框20,可以理解地,若将凸起141设置成长方体形状,凸起141的棱角容易卡住药框20,不利于药框20的传送。[0038]优选地,凸起之远离所述螺旋传送链的一侧到所述螺旋传送链的距离H为3-8mm。以该设计方式,在该距离范围内使得该凸起141可以起到较好的推动和增大摩擦力的作用。可以理解地,若距离值太小时,凸起141增大摩擦力和增大推力的作用不明显,若距离值太大时,容易卡住药框20,不利于药框20的传送。[0039]优选地,凸起141与链板142—体成型。以该设计方式,方便凸起141的制造。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起141也可以和链板142是分体成型,凸起141通过胶水粘贴在链板142上。[0040]进一步地,该螺旋传送链14包括从中间药框输送线132的一侧向中间药框输送线132延伸第一传送段143、与第一传送段143连接并与中间药框输送线132相切的第二传送段144以及与第二传送段144连接并与中间药框输送线132平行设置的第三传送段145,该螺旋传送链14还包括一用于将螺旋传送链14上之药框20导向中间药框输送线132的导向件146,导向件146包括设置于第一传送段143—侧的第一导向段1461、设置于中间药框输送线132与第三传送段145之间的第二导向段1462以及两端分别与第一导向段1461和第二导向段1462连接以用于改变药框20传输方向的第三导向段1463。[0041]优选地,第三导向段1463从第一导向段1461的端部圆滑朝向中间药框输送线132倾斜延伸并圆滑连接至第二导向段1462的端部。[0042]请参阅图7-11,优选地,药品包装流水线12包括与螺旋传送线11底端连通的第一传送机构121、并排设置于第一传送机构121—侧且传送方向与第一传送机构121之传送方向相反的第二传送机构122、可升降地设置于第一传送机构121和第二传送机构122—端之下方以用于将第二传送机构122上之药框20移载至第一传送机构上121的第一移载机构123以及可升降地设置于第一传送机构121和第二传送机构122另一端之下方以用于将第一传送机构121上之药框20移载至第二传送机构122上的第二移载机构124。螺旋传输线11的底端连通第一传送机构121之远离第一传送机构121设置有所述第二移载机构124的一端。以该设计方式,从螺旋传送线11传送进第一传送机构121的药框20可以在第一传送机构121和第二传送机构122之间循环运转,使得药框20在第一传送机构121和第二传送机构122两侧的工位100实现调配和缓冲,不会出现药品拥堵的现象,且可以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出现失误。[0043]优选地,该药框自动传送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图未示)、用于检测第二传送机构122上之药框20的传感器图未示)以及用于阻挡螺旋传送线11上之药框20的挡位机构15,传感器和档位机构15均电性连接至控制器。以该设计方式,通过在第二传送机构122上设置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传送机构122上运行的药框20,并通过在螺旋传送线11上设置用于阻挡螺旋传送线11上运行之药框20的档位机构15,这样,当传感器检测带第二传送机构I22上有药框20传送到第一传送机构121上时,档位机构15将螺旋传送线11上的药框20阻挡住,防止螺旋传送线11传送到第一传送机构121上的药框20和第二传动机构122传送至第一传送机构121的药框20发生碰撞,使得药框20能够顺利地进行传送。[0044]具体地,挡位机构15设置于螺旋传送装置12的一侧,挡位机构15包括阻挡件151以及与阻挡件151—端连接以用于驱动阻挡件151移动至螺旋传送装置12上以挡住药框20的推送机构152。优选地,第一推送机构152为气缸或电机与齿轮齿条副的组合或电机与滚珠丝杆副的组合。在其他实施例中,螺旋传送线11和第一传送机构121间隔设置,挡位机构15设置于螺旋传送线11和第一传送机构121之间的下方,推送机构152推送阻挡件151上升以挡住螺旋传送线11传送往第一传送机构121的药框20。[0045]优选地,第一传送机构121包括第一链板式输送机1211、设置于第一链板式输送机1211—端的第一滚筒式输送机1212以及设置于第一链板式输送机1212另一端的第二滚筒式输送机1213,第二传送机构122包括与第一链板式输送机1211对位设置的第二链板式输送机1221、设置于第二链板式输送机1221—端并与第一滚筒式输送机1212对位设置的第三滚筒式输送机1222以及设置于第二链板式输送机1221另一端并与第二滚筒式输送机1213对位设置的第四滚筒式输送机1223,第一移载机构123设置于第一滚筒式输送机m2与第三滚筒式输送机1222之下方,第一移载机构123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同步带机构1231和用于驱动两个第一同步带机构1231升降的第一升降机构1232,第二移载机构124设置于第二滚筒式输送机1213与所述第四滚筒式输送机1223之下方,第二移载机构124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同步带机构1241和用于驱动两个第二同步带机构1241升降的第二升降机构1242。[0046]具体地,第一滚筒输送机1212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横杆12121、若干个平行间隔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横杆12121转动连接的第一滚筒组件12122和用于驱动第一滚筒组件12122转动的第一动力组件(图未示),第三滚筒输送机12M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三横杆12221、若干个平行间隔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三横杆12221转动连接的第三滚筒组件12222和用于驱动第三滚筒组件12222转动的第三动力组件(图未示),第一滚筒组件12122和第三滚筒组件12222—一对应同轴设置,每个第一同步带机构1231从相邻的两个第一滚筒组件12122之间延伸至同轴设置的两个第三滚筒组件1M22之间;第二滚筒输送机1213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横杆12131、若干个平行间隔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横杆12131转动连接的第二滚筒组件12132和用于驱动第二滚筒组件12132转动的第二动力组件(图未示);第四滚筒输送机1223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第四横杆12231、若干个平行间隔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两个第四横杆12231转动连接的第四滚筒组件12232和用于驱动第四滚筒组件12232转动的第四动力组件(图未示),第二滚筒组件12132和第四滚筒组件12232——对应同轴设置,每个第二同步带机构U41从相邻的两个第二滚筒组件12132之间延伸至同轴设置的两个第四滚筒组件12¾2之间。[0047]优选地,第一移载机构123还包括第一支架I233,两个第一同步带机构U31间隔安装于第一支架1233的顶部,第一升降机构12:32与第一支架1¾3的底部连接以驱动第一支架1233升降;第二移载机构124还包括第二支架1243,两个第二同步带机构1M1间隔安装于第二支架1243的顶部,第二升降机构1242与第二支架1243的底部连接以驱动第二支架U43升降。[0048]优选地,第一移载机构123设置于第三滚筒输送机1222之远离第二链板式输送机1221的一端,第二传送机构122还包括设置于第三滚筒输送机1222之靠近第二链板式输送机1221—端以用于挡住药框20的第一挡板125,第一挡板125设置于两个第三滚筒组件12222之间,第一挡板125之下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架1232。以该设计方式,通过设置第一挡板125挡住药框20,可以防止第一移载机构123在将药框20从第二传送机构122移载到第一传送机构U1的过程中,其他的药框20运行到第一移载机构123处,导致药框20发生倾倒。[0049]第二移载机构124设置于第二滚筒输送机1213之远离第一链板式输送机1211的一端,第一传送机构U1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滚筒输送机1213之靠近第一链板式输送机1211—端以用于挡住药框2〇的第二挡板I26,第二挡板12e设置于两个第二滚筒组件12132之间,第二挡板I26之下端连接至第二支架U42。以该设计方式,通过设置第二挡板126挡住药框20,可以防止第二移载机构在将药框2〇从第一传送机构移载到第二传送机构122的过程中,其他的药框20运行到第二移载机构124处,导致药框20发生倾倒。[0050]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药框自动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传送线、药品包装流水线和至少一条药框输送线,所述螺旋输送线从药房之高楼层呈竖直螺旋延伸至所述药房之低楼层,所述药品包装流水线连通所述螺旋传送线的底端,位于所述药房高楼层之所述药框输送线与所述螺旋传送线交汇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框自动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框输送线设有至少两条,其中一条为与所述螺旋输送线顶端连接的顶部药框输送线,其余为上下间隔设置于所述螺旋输送线的顶端与底端之间并与所述螺旋输送线交汇连接的中间药框输送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框自动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线在与所述中间药框输送线的交汇连接处呈间断设置,所述螺旋传送线包括从所述交汇连接处往上螺旋延伸的第一延伸段和从所述交汇连接处往下螺旋延伸的第二延伸段,所述中间药框输送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延伸段的端部连接,所述药框自动传送系统还包括至少一螺旋传送链,所述螺旋传送链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延伸段的端部连接,所述螺旋传送链的另一端从所述中间药框输送线的一侧汇集至所述中间药框输送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框自动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传送链的顶部表面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凸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框自动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所述螺旋传送链在垂直于所述螺旋传送链之传送方向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的长条状结构;且或,所述凸起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或者弧形;且或,所述凸起之远离所述螺旋传送链的一侧到所述螺旋传送链的距离为3_8mm。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药框自动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传送链包括从所述中间药框输送线的一侧向所述中间药框输送线延伸第一传送段、与所述第一传送段连接并与所述中间药框输送线相切的第二传送段以及与所述第二传送段连接并与所述中间药框输送线平行设置的第三传送段,所述螺旋传送链还包括一用于将所述螺旋传送链上之药框导向所述中间药框输送线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段一侧的第一导向段、设置于所述中间药框输送线与所述第三传送段之间的第二导向段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向段和所述第二导向段连接以用于改变药框传输方向的第三导向段。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药框自动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品包装流水线包括与所述螺旋传送线底端连通的第一传送机构、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一侧且传送方向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之传送方向相反的第二传送机构、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和所述第二传送机构一端之下方以用于将所述第二传送机构上之药框移载至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上的第一移载机构以及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和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另一端之下方以用于将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上之药框移载至所述第二传送机构上的第二移载机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框自动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第一链板式输送机、设置于所述第一链板式输送机一端的第一滚筒式输送机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链板式输送机另一端的第二滚筒式输送机,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链板式输送机对位设置的第二链板式输送机、设置于所述第二链板式输送机一端并与所述第一滚筒式输送机对位设置的第三滚筒式输送机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链板式输送机另一端并与所述第二滚筒式输送机对位设置的第四滚筒式输送机,所述第一移载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滚筒式输送机与所述第三滚筒式输送机之下方,所述弟一移载机构也怕N二一第-同步带机构和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第-同步娜构升降的第一升降_,所述第一移载机构设置于第二滚筒式输送机与所述第四滚筒式输送机之下方,所述第二移载机构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同步带机构和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第二同步带机构升降的第一升降机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框自动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载机构还包括第一支架,两个所述第一同步带机构间隔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支架升降;所述第二移载机构还包括第二^架;两个所述第二同步带机构间隔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支架升降。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框自动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载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三滚筒输送机之远离所述第二链板式输送机的一端,所述第二传送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滚筒输送机之靠近所述第二链板式输送机一端以用于挡住所述药框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三滚筒组件之间,所述第一挡板之下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移载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滚筒输送机之远离所述第一链板式输送机的一端,所述第一传送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滚筒输送机之靠近所述第一链板式输送机一端以用于挡住所述药框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滚筒组件之间,所述第二挡板之下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支架。

百度查询: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药框自动传送系统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