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医用控温毯主机_惠州阵安实业有限公司_201910343361.9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阵安实业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9-04-25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公开(公告)号:CN110236778B

主分类号:A61F7/08

分类号:A61F7/08;A61F7/00;F25B21/04;F25B49/00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5.17#授权;2019.10.15#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9.17#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医用控温毯主机,其中,医用控温毯主机包括容水装置、换热装置、散热装置和管路装置,容水装置包括相互隔离的主水腔与散热水腔;换热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分设于半导体制冷片两效应面两侧的第一水盒及第二水盒;管路装置包括主循环管路及散热循环管路;主循环管路包括第一水泵、进水接头、出水接头及主进水管路,主进水管路用于将进水接头、第一水盒和主水腔依次连通,第一水泵设于主进水管路上;出水接头与主水腔相连通;散热循环管路包括第二水泵及散热进水管路,散热进水管路用于将散热水腔、第二水盒和散热水排依次连通,第二水泵设于散热进水管路上。本发明医用控温毯主机能够在一个仪器上实现冷敷和热敷的功能。

主权项:1.一种医用控温毯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容水装置,包括相互隔离的主水腔与散热水腔;换热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第一水盒及第二水盒,所述第一水盒及所述第二水盒分设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两效应面的两侧,半导体制冷片紧贴第一水盒或第二水盒设置,或呈一定间隔设置;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水排;管路装置,包括主循环管路及散热循环管路;所述主循环管路包括第一水泵、进水接头、出水接头及主进水管路,所述主进水管路用于将所述进水接头、所述第一水盒和所述主水腔依次连通,所述第一水泵设于所述第一水盒与所述主水腔之间的所述主进水管路上;所述出水接头与所述主水腔相连通;所述散热循环管路包括第二水泵及散热进水管路,所述散热进水管路用于将所述散热水腔、所述第二水盒和所述散热水排依次连通,所述第二水泵设于所述散热水腔和所述第二水盒之间的所述散热进水管路上;壳体,所述容水装置、所述换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及所述管路装置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进水接头和所述出水接头伸出所述壳体设置;操控面板,所述操控面板设于所述壳体上,以及电控板,所述电控板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控板与所述操控面板、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分别电连接;所述电控板用于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通正向电压或反向电压;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底壳、上盖及设于所述底壳及上盖之间的隔板,所述换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及所述管路装置安装于所述隔板与所述底壳形成的容纳空间内,所述电控板设于所述隔板背离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所述操控面板设于所述上盖的外侧面;所述壳体还包括设于所述隔板及所述底壳之间的安装架,所述第一水泵及所述第二水泵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底壳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所述管路装置的部分管路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过孔,所述容水装置穿设所述过孔以与所述上盖相对设置,所述上盖开设有与所述主水腔相通的第一注水口及与所述散热水腔相通的第二注水口。

全文数据:医用控温毯主机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用控温毯主机。背景技术目前,在医疗及家庭理疗领域,通过冷敷或热敷治病及理疗的用户越来越多,通过冷敷可以促使局部血管收缩、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也可以用于减轻失眠、发烧等症状,而热敷可以治疗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目前市场上使用红外线、电热镁等手段进行治疗的仪器对人体会造成隐形伤害,且通常治疗仪只能实现单一的热敷或热敷功效,具有能够在一个仪器上实现冷敷和热敷功效的设备通常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医用控温毯主机,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同时实现冷敷和热敷功效的医用控温毯主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医用控温毯主机包括:容水装置,包括相互隔离的主水腔与散热水腔;换热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第一水盒及第二水盒,所述第一水盒及所述第二水盒分设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两效应面的两侧;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水排;以及管路装置,包括主循环管路及散热循环管路;所述主循环管路包括第一水泵、进水接头、出水接头及主进水管路,所述主进水管路用于将所述进水接头、所述第一水盒和所述主水腔依次连通,所述第一水泵设于所述主水腔与所述第一水盒之间的所述主进水管路上;所述出水接头与所述主水腔相连通;所述散热循环管路包括第二水泵及散热进水管路,所述散热进水管路用于将所述散热水腔、所述第二水盒和所述散热水排依次连通,所述第二水泵设于所述散热水腔与所述第二水盒之间的所述散热进水管路上。可选地,所述医用控温毯主机还包括壳体,所述容水装置、所述换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及所述管路装置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进水接头和所述出水接头伸出所述壳体设置。可选地,所述医用控温毯主机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操控面板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控板,所述电控板与所述操控面板、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分别电连接;所述电控板用于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通正向电压或反向电压。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底壳、上盖及设于所述底壳及上盖之间的隔板,所述换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及所述管路装置安装于所述隔板与所述底壳形成的容纳空间内,所述电控板设于所述隔板背离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所述操控面板设于所述上盖的外侧面。可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设于所述隔板及所述底壳之间的安装架,所述第一水泵及所述第二水泵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底壳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所述管路装置的部分管路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可选地,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过孔,所述容水装置穿设所述过孔以与所述上盖相对设置,所述上盖开设有与所述主水腔相通的第一注水口及与所述散热水腔相通的第二注水口。可选地,所述管路装置还包括连接插头,所述进水接头及所述出水接头连接在所述连接插头上,所述壳体开设有供所述连接插头伸出所述壳体外的过口。可选地,所述容水装置包括独立设置的主水箱和散热水箱,所述主水箱内形成所述主水腔,所述散热水箱内形成所述散热水腔。可选地,所述散热循环管路还包括散热出水管路,所述散热出水管路与所述散热水腔相连通,或,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对应所述散热水排设置。可选地,所述容水装置、所述换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所述管路装置均具有两套,对应的一套所述容水装置、所述换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及所述管路装置组成一套循环系统。本发明医用控温毯主机通过使得容水装置包括相互隔离的主水腔和散热水腔,且将第一水盒及第二水盒设置在半导体制冷片的两效应面的两侧,主进水管路通过第一水泵使得进水接头中的液体流经第一水盒被半导体制冷片一效应面加热或降温后进入主水腔,则进水接头从控温毯中流进的液体经过半导体制冷片加热或制冷后进入主水腔,然后由出水接头流出至控温毯中,进行循环制冷或制热,从而使得控温毯中的循环液体保持恒温;散热进水管路通过第二水泵使得散热水腔中的水经过第二水盒为半导体制冷片另一效应面降温或加热后进入散热水腔内,从而能够使得半导体制冷片的两效应面之间保持恒温差,则使得半导体制冷片能够持续稳定的工作。如此,整个医用控温毯主机通过改变半导体制冷片两效应面的制冷或制热状态,便能够使得一台机器可以实现制冷循环,也可以实现制热循环,且整个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循环系统稳定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医用控温毯主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医用控温毯主机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医用控温毯主机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医用控温毯主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医用控温毯主机去除上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医用控温毯主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容水装置411第一水泵52上盖11主水腔412进水接头521第一注水口12散热水腔413出水接头522第二注水口2换热装置414主进水管路53隔板21半导体制冷片42散热循环管路531过孔22第一水盒421第二水泵54容纳空间23第二水盒422散热进水管路55安装架3散热装置423散热出水管路56安装空间31散热水排43连接插头57过口4管路装置5壳体6操控面板41主循环管路51底壳7电控板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提出一种医用控温毯主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该医用控温毯主机包括:容水装置1,包括相互隔离的主水腔11与散热水腔12;换热装置2,包括半导体制冷片21、第一水盒22及第二水盒23,第一水盒22及第二水盒23分设于半导体制冷片21两效应面的两侧;散热装置3,包括散热水排31;以及管路装置4,包括主循环管路41及散热循环管路42;主循环管路41包括第一水泵411、进水接头412、出水接头413及主进水管路414,主进水管路414用于将进水接头412、第一水盒22和主水腔11依次连通,第一水泵411设于主水腔11与第一水盒22之间的主进水管路414上;出水接头413与主水腔11相连通;散热循环管路42包括第二水泵421及散热进水管路422,散热进水管路422用于将散热水腔12、第二水盒23和散热水排31和依次连通,第二水泵421设于散热水腔12与第二水盒23之间的散热进水管路422上。在本实施例中,进行循环的流体可以为水、油、冷媒等液体,以下实施例中使用水作为循环流体进行解释说明。容水装置1可以设置为一个一体式的水箱,通过在水箱中间设置一个隔热隔板53,使得水箱分成主水腔11与散热水腔12,容水装置1也可以是包括两个水箱,其中一个为主水箱,其内形成主水腔11,另一个为散热水箱,其内形成散热水腔12。半导体制冷片21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帕尔帖效应,当电流通过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的两端即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可以实现制冷或制热的目的。而当半导体制冷片21的冷热两端的温差达到一定温差时,冷热端的温度就不会继续发生变化,从而能够持续稳定的进行制冷或制热,通过在半导体制冷片21两端加正压或负压,就能够改变使得同一效应面制冷或制热。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水盒22和第二水盒23采用导热材质支撑,如铝、铁等金属材料,当然,也可以仅使得第一水盒22邻近半导体制冷片21的一面设置为金属导热材质,其他部分为塑胶等材质。在一实施例中,换热装置2还包括铝片,铝片设于水盒与半导体制冷片21之间,且铝片密封水盒的底部设置。如此,铝片能够起到热传导和密封水盒的作用。半导体制冷片21可以紧贴第一水盒22或第二水盒23设置,也可以呈一定间隔设置。为了便于安装且简化结构,半导体制冷片21紧贴第一水盒22及第二水盒23设置。如此,第一水盒22及第二水盒23还能够起到支撑及固定半导体制冷片21的作用。第一水盒22可以为一个长水盒,也可以分为两个短水盒,两个短水盒之间通过水管连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进水接头412可以为一段进水管,也可以为一个接头,该进水接头412与控温毯的出水管相连接,则控温毯中流出的水能够进入进水接头412,进行制冷或制热循环,出水接头413可以为一段出水管,也可以仅为一个接头,则该出水接头413与控温毯的进水管相连接,则实现控温毯主机与控温毯之间的流路循环,从而能够保持控温毯的温度。主进水管路414和散热进水管路422可以由多段水管组成,也可以是在两两结构之间设置一个通道结构,以实现流路的流通。第一水泵411为主进水管路414的流通提供动力,使得进水接头412中的水流经第一水盒22,在第一水盒22中经半导体制冷片21的一效应面进行加热或降温,然后再进入到主水腔11中,如此,主水腔11中的水保持一定温度,再通过主出水接头413进行出水,流入控温毯中,进行循环制冷或制热。主出水接头413可以与主水腔11的底部连通,如此,仅利用水的重力即可实现出水,无需增加泵等出水结构,从而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在散热循环管路中,第二水泵421为散热进水管路422的流通提供动力,使得散热水腔12中的水流入第二水盒23,为半导体制冷片21的另一效应面进行加热或降温,防止半导体制冷片21的该效应面发生冷凝或过热,且使得半导体制冷片21的两效应面之间保持固定的温差,从而防止半导体制冷片21因温差过大而无法工作,然后再流经散热水排31中进行散热或回温,最后回流至散热水腔12,散热水排31能够防止流入散热水腔12中的水温度过高或过低,从而再流入第二水盒23中的作用效果不明显。本发明医用控温毯主机通过使得容水装置1包括相互隔离的主水腔11和散热水腔12,且将第一水盒22及第二水盒23设置在半导体制冷片21的两效应面的两侧,主进水管路414通过第一水泵411使得进水接头412中的液体流经第一水盒22被半导体制冷片21一效应面加热或降温后进入主水腔11,则进水接头412从控温毯中流进的液体经过半导体制冷片21加热或制冷后进入主水腔11,然后由出水接头413流出至控温毯中,进行循环制冷或制热,从而使得控温毯中的循环液体保持恒温;散热进水管路422通过第二水泵421使得散热水腔12中的水经过第二水盒23为半导体制冷片21另一效应面降温或加热后进入散热水腔12内,从而能够使得半导体制冷片21的两效应面之间保持恒温差,则使得半导体制冷片21能够持续稳定的工作。如此,整个医用控温毯主机通过改变半导体制冷片21两效应面的制冷或制热状态,便能够使得一台机器可以实现制冷循环,也可以实现制热循环,且整个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循环系统稳定性高。进一步地,请参照图5,医用控温毯主机还包括壳体5,容水装置1、换热装置2、散热装置3及管路装置4安装于壳体5内,进水接头412和出水接头413伸出壳体5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壳体5能够为容水装置1、换热装置2、散热装置3及管路装置4的安装提供支撑结构及安装的空间。且壳体5能够起到基本的电气、水气防护隔离,防止安装在其内的装置受到外力而发生损坏,同时使得整个结构保持一致、完整和美观。进一步地,请一并参照图6及图7,医用控温毯主机还包括设于壳体5上的操控面板6及设于壳体5内的电控板7,电控板7与操控面板6、第一水泵411、第二水泵421和半导体制冷片21分别电连接;电控板7用于控制半导体制冷片21通正向电压或反向电压。在本实施例中,操控面板6上具有按键、显示屏等结构,电控板7可以包括PCB控制板、电源板以及按键板等结构。电控板7与第一水泵411、第二水泵421、半导体制冷片21分别电连接,则能够控制第一水泵411、第二水泵421的开关,且能够控制半导体制冷片21通正向电压或反向电压,从而能够控制整个主机实现制冷循环或制热循环。电控板7与操控面板6电连接,则操控面板6能够对整个装置进行操控,如调节温度、选择制冷或制热模式、开关机等,且还能够观测到仪器的工作状态,使得操作更加方便、快捷。电源可以为直流电源,如电池板、电池、可充电电池,或是直接进行插电接交流电。进一步地,如图6及图7所示,壳体5包括底壳51、上盖52及设于底壳51及上盖52之间的隔板53,换热装置2、散热装置3及管路装置4安装于隔板53与底壳51形成的容纳空间内,电控板7设于隔板53背离容纳空间的一侧,操控面板6设于上盖52的外侧面。在本实施例中,底壳51与上盖52可以通过定位柱、卡扣、螺钉、螺栓、粘接等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合的方式进行连接。隔板53能够将水路系统与电路系统分离开来,从而使得水电分离,使得主机工作时更加安全可靠。具体的,可以在底壳51上设置长支撑柱,使得隔板53与长支撑柱的顶端相连接,从而能够使得隔板53与底壳51之间形成容纳空间。隔板53与长支撑柱之间可以通过螺钉连接,为了使得隔板53的安装更加稳定,长支撑柱可以设置成多个。操控面板6设置在上盖52的外侧面,便于用户操作、观看和监测。进一步地,壳体5还包括设于隔板53及底壳51之间的安装架55,第一水泵411及第二水泵421安装于安装架55上,安装架55与底壳51之间形成安装空间56,管路装置4的部分管路置于安装空间56内。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安装架55设置短支撑柱,使得安装架55与短支撑柱的顶端相连接,从而能够使得安装架55与底壳51之间形成安装空间56。安装架55与短支撑柱之间可以通过螺钉连接,也可以是直接通过设置在多个长支撑柱之间形成卡位安装,安装架55还可以与底壳51通过螺钉或螺栓等结构实现连接。为了使得安装架55的安装更加稳定,短支撑柱可以设置成多个。将第一水泵411及第二水泵421安装在安装架55上,一方面使得水泵的安装更加稳定,且同时使得水泵离底壳51较近,则能够防止水泵漏水给其他电气部件造成影响,另一方面,水泵工作时振动较大,通过安装在安装架55上能够避免水泵与底壳51直接连接时,造成整机的振动大,且还能够减小噪音。使得管路装置4的部分管路置于安装空间56内,能够防止管路漏水给其他电气部件造成影响。为了防止积水,底壳51上设置有漏水格栅,该格栅不光能起到漏水的作用,还能够起到散热的作用。当然,为了使得整机的散热效果更好,可以在底壳51及上盖52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以进行散热。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水泵411及第二水泵421安装在安装架55上时,容水装置1可以直接设置在第一水泵411和第二水泵421上,如此,不仅能够节省空间,且能够缩短管路,从而简化整体结构。进一步地,隔板53上开设有过孔531,容水装置1穿设过孔531以与上盖52相对设置,上盖52开设有与主水腔11相通的第一注水口521及与散热水腔12相通的第二注水口522。在本实施例中,容水装置1穿设隔板53与上盖52相对设置,则不用打开上盖52就能够通过第一注水口521对主水腔11进行加水以及通过第二注水口522对散热水腔12进行加水操作。为了防止灰尘及漏水,还可以在第一注水口521及第二注水口522上设置第一水盖或第二水盖,该第一水盖和第二水盖可打开或关闭第一注水口521及第二注水口522。进一步地,管路装置4还包括连接插头43,进水接头412及出水接头413连接在连接插头43上,壳体5开设有供连接插头43伸出壳体5外的过口5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进水接头412及出水接头413同时连接在连接插头43上,则将两个接头简化为一个接头,在控温毯主机与控温毯进行水路连接时,只需要接一个插头即可实现进水和出水的循环,从而使得插拔更加方便快捷、且结构更加简单。进一步地,容水装置1包括独立设置的主水箱和散热水箱,主水箱内形成主水腔11,散热水箱内形成散热水腔12。如此,散热水箱与主水箱分开独立设置,则使得主水腔11与散热水腔12完全热隔离,不会相互影响,从而使得主机的主循环管路41与散热循环管路42热隔离,进而保障主机的制冷或制热及散热效果。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及图4,散热循环管路42还包括散热出水管路423,散热出水管路423与散热水腔12相连通。如此,散热水腔12中的水可以经散热出水管路423流出。散热出水管路423可以接排水接头,使得排水接头伸出壳体5设置,从而能够将散热水腔12中的水排出至壳体5外,能够对散热水腔12中的水进行更换排污。散热出水管路423可以与主水腔11的底部连通,如此,仅利用水的重力即可实现出水,无需增加泵等出水结构,从而简化结构,降低成本。进一步地,散热装置3还包括散热风扇未图示,散热风扇未图示对应散热水排31设置。散热风扇未图示能够对散热水排31进行散热,从而能够进一步加强散热效果。可以通过风扇支架支撑和安装散热风扇未图示。为了使得散热效果更好,散热风扇未图示可以为两个或多个。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图6及图7所示,容水装置1、换热装置2、散热装置3、管路装置4均具有两套,对应的一套容水装置1、换热装置2、散热装置3及管路装置4组成一套循环系统。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套循环系统,每一套循环系统具有一套容水装置1、散热装置3、管路装置4。则使得医疗控温毯主机具有两套制冷或制热系统,则该主机可以实现单冷、单热,还可以同时实现制冷和制热。如在患者头部发烧需要降温,而身体需要加热升温的情况下,使用本发明的控温毯主机连接两个控温毯,便可以同时实现一个控温毯制热和一个控温毯制冷。如此,能够适应不同的患者及不同的使用需求,且大大的降低了控温毯主机的制造成本,简化了结构,使得其实用性及适用性更强。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控温毯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容水装置,包括相互隔离的主水腔与散热水腔;换热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第一水盒及第二水盒,所述第一水盒及所述第二水盒分设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两效应面的两侧;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水排;以及管路装置,包括主循环管路及散热循环管路;所述主循环管路包括第一水泵、进水接头、出水接头及主进水管路,所述主进水管路用于将所述进水接头、所述第一水盒和所述主水腔依次连通,所述第一水泵设于所述第一水盒与所述主水腔之间的所述主进水管路上;所述出水接头与所述主水腔相连通;所述散热循环管路包括第二水泵及散热进水管路,所述散热进水管路用于将所述散热水腔、所述第二水盒和所述散热水排依次连通,所述第二水泵设于所述散热水腔和所述第二水盒之间的所述散热进水管路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控温毯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控温毯主机还包括壳体,所述容水装置、所述换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及所述管路装置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进水接头和所述出水接头伸出所述壳体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控温毯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控温毯主机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操控面板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控板,所述电控板与所述操控面板、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分别电连接;所述电控板用于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通正向电压或反向电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控温毯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壳、上盖及设于所述底壳及上盖之间的隔板,所述换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及所述管路装置安装于所述隔板与所述底壳形成的容纳空间内,所述电控板设于所述隔板背离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所述操控面板设于所述上盖的外侧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控温毯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设于所述隔板及所述底壳之间的安装架,所述第一水泵及所述第二水泵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底壳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所述管路装置的部分管路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控温毯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过孔,所述容水装置穿设所述过孔以与所述上盖相对设置,所述上盖开设有与所述主水腔相通的第一注水口及与所述散热水腔相通的第二注水口。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控温毯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装置还包括连接插头,所述进水接头及所述出水接头连接在所述连接插头上,所述壳体开设有供所述连接插头伸出所述壳体外的过口。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控温毯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水装置包括独立设置的主水箱和散热水箱,所述主水箱内形成所述主水腔,所述散热水箱内形成所述散热水腔。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控温毯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循环管路还包括散热出水管路,所述散热出水管路与所述散热水腔相连通,或,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对应所述散热水排设置。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医用控温毯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水装置、所述换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所述管路装置均具有两套,对应的一套所述容水装置、所述换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及所述管路装置组成一套循环系统。

百度查询: 惠州阵安实业有限公司 医用控温毯主机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