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液压助力系统_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_201810493841.9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8-05-22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公开(公告)号:CN108482352B

主分类号:B60T13/138

分类号:B60T13/138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5.17#授权;2024.05.03#专利申请权的转移;2018.09.28#实质审查的生效;2018.09.04#公开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助力系统,包括一注满制动液的缸体,缸体从缸口向缸底依次设置了第一活塞组件、导向座、第二活塞组件、第三活塞并将缸体内划分成第一压力腔、第二压力腔和两个主缸;第二活塞组件中设置了充满制动液的内腔的第二活塞和T型推杆,T型推杆从第二活塞内腔延伸进入第一压力腔内,T型推杆中央设置有与第一压力腔连通的通孔,并且第二活塞壁内设置一通路,使内腔与第二压力腔连通,当驱动单元失效时,踩踏制动踏板使得第一活塞组件推动T型推杆离开第二活塞壁并推动第二活塞,第一压力腔和第二压力腔连通,第一压力腔内的液压释放。本发明未使用电磁阀,仅使用自身的机械结构和液压实现液压助力和失效模式下迅速建压、泄压的功能。

主权项:1.一种液压助力系统,包括一注满制动液的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从缸口向缸底依次设置了第一活塞组件、导向座、第二活塞组件、第三活塞并将所述缸体内的空间划分成位于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和所述导向座之间的第一压力腔、位于所述导向座和所述第二活塞组件之间并与储液罐连通的第二压力腔、位于所述第二活塞组件和所述第三活塞之间的第一主缸腔、位于所述第三活塞和缸底之间的第二主缸腔;所述第一活塞组件与制动踏板接触,所述第一主缸腔和第二主缸腔和制动系统连接并驱动所述制动系统;所述第二活塞组件包括具有充满制动液的内腔的第二活塞和T型推杆,所述T型推杆从所述第二活塞内腔沿所述缸体长度方向依次贯穿第二活塞壁、所述导向座并延伸进入所述第一压力腔内,所述T型推杆中央设置有贯穿所述T型推杆使得所述内腔与所述第一压力腔连通的通孔,所述第二压力腔与储液罐之间串联有用于使所述储液罐内的液体流入所述第二压力腔内的驱动单元;所述通孔沿所述缸体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活塞组件与所述T型推杆接触的端部开设了至少两个相互连通的内孔,其中一个内孔与所述T型推杆的通孔位置对应,定义为中央内孔,当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和所述T型推杆接触时,所述通孔与所述中央内孔对接,所述制动液依次通过其余的所述内孔、所述中央内孔进入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二活塞壁内设置一通路,使所述内腔与所述第二压力腔连通,所述T型推杆双肩覆盖在所述通路的开口从而封堵所述通路,当所述T型推杆离开所述通路的开口时,所述内腔与所述第二压力腔恢复连通;所述第二活塞的内腔内设置了活塞内柱,所述活塞内柱从远离所述T型推杆的第二活塞壁向所述T型推杆延伸形成,并在靠近所述T型推杆的端部设置了与内腔连通的十字凹槽,所述十字凹槽垂直于所述缸体长度方向,所述T型推杆的通孔与所述十字凹槽位置对应。

全文数据:液压助力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助力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助力系统。背景技术[0002]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行驶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制动系统是通过真空助力器放大驾驶员的制动力,实现制动。真空助力需要发动机提供真空源,对于电动车或新能源车,还需要安装真空栗。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液压制动助力器不断被各个厂家开始研发,使得汽车的制动不再依赖发动机或真空泵,且能够实现线控制动。[0003]对于电子液压制动助力器的研发和制造来说,需要考虑在电子制动出现故障失效时,能够直接切换成液压制动来维持制动系统正常运行。由于这类产品会安装有液压踏板模拟器,用于模拟传统真空助力器的踏板感觉,一般都是通过使用电磁阀来控制液压通道的开启和关闭,在电子制动失效时释放踏板模拟器中的液压,这样来降低电子制动失效时驾驶员脚踩液压制动时遇到的阻力。[0004]中国专利20111〇289573_7申请日:2011年6月27日,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申请公开号:CN102501841揭露了一种用于液压制动系统的操纵单元及其操作方法,其公开的用于液压制动系统操纵单元包括制动压力发生器以及用于对于制动压力发生器的操纵腔内的压力进行调整的压力控制装置,其中压力控制装置液压地与制动压力发生器相连,压力控制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切换阀以及至少一个第一调节阀,利用它们在操纵腔内建立起压力,还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切换阀以及至少一个第二调节阀,利用它们将操纵腔内的压力卸除。这样利用压力控制装置和制动压力发生器来调整液压制动系统中的压力,用于调整操纵腔内压力的压力控制装置可以用来建立起汽车的制动力,并且利用第二调节阀卸压,但该专利中使用了大量的电磁阀,由于在国内电磁阀的制作比较困难,质量上佳的电磁阀价格较高,因此如何研发出一种既无电磁阀又能满足上述功能的液压助力结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助力系统,其不使用电磁阀,仅靠自身的机械结构和液压满足上述液压助力以及失效模式下迅速建压和泄压的功能,从而解决上述问题。[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压助力系统,包括一注满制动液的缸体,所述缸体从缸口向缸底依次设置了第一活塞组件、导向座、第二活塞组件、第三活塞并将所述缸体内的空间划分成位于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和所述导向座之间的第一压力腔、位于所述导向座和所述第二活塞组件之间并与储液罐连通的第二压力腔、位于所述第二活塞组件和所述第三活塞之间的第一主缸腔、位于所述第三活塞和缸底之间的第二主缸腔;[0007]所述第一活塞组件与制动踏板接触,所述第一主缸腔和第二主缸腔和制动系统连接并驱动所述制动系统;[0008]所述第二活塞组件包括具有充满制动液的内腔的第二活塞和T型推杆,所述T型推杆从所述第二活塞内腔沿所述缸体长度方向依次贯穿所述第二活塞壁、所述导向座并延伸进入所述第一压力腔内,所述T型推杆中央设置有贯穿所述T型推杆使得所述内腔与所述第一压力腔连通的通孔,所述第二压力腔与储液罐之间串联有用于使所述储液罐内的液体流入所述第二压力腔内的驱动单元;[0009]所述第二活塞壁内设置一通路,使所述内腔与所述第二压力腔连通,所述T型推杆双肩覆盖在所述通路的开口从而封堵所述通路,当所述T型推杆离开所述通路的开口时,所述内腔与所述第二压力腔恢复连通。[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活塞的内腔内设置了活塞内柱,所述活塞内柱从远离所述T型推杆的第二活塞壁向所述T型推杆延伸,并在靠近所述T型推杆的端部设置了与内腔连通的十字凹槽,所述十字凹槽垂直于所述缸体长度方向,所述T型推杆的通孔与所述十字凹槽位置对应。[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压力腔内沿所述缸体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导向座和所述第一活塞组件之间,所述第二活塞内腔内设置有套设在所述活塞内柱上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壁接触另一端与所述T型推杆接触。[0012]作为优选,所述通孔沿所述缸体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活塞组件与所述T型推杆接触的端部开设了至少两个相互连通的内孔,其中一个内孔与所述T型推杆的通孔位置对应,定义为中央内孔,当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和所述T型推杆接触时,所述通孔与所述中央内孔对接,所述制动液依次通过其余的所述内孔、所述中央内孔进入所述通孔内。[00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包括相互接触的第一活塞和弹簧座,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制动踏板之间设置有输入推杆,所述输入推杆与所述制动踏板接触,所述内孔开设在所述弹簧座端部。[0014]作为优选,所述弹簧座具有面向所述T型推杆的凹腔,所述凹腔底部向所述T型推杆方向延伸形成弹簧底座凸柱,所述弹簧底座凸柱端面开设有所述内孔,所述中央内孔长度平行于所述缸体长度方向,其余的所述内孔围绕所述中央内孔对称分布并与所述中央内孔形成锐角。[0015]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活塞壁的通路在被所述T型推杆双肩覆盖的开口处设置有阀块,所述T型推杆的双肩与所述阀块的开关接触,当所述T型推杆的双肩离开所述阀块时,阀块处于打开状态,当所述T型推杆的双肩与所述阀块接触时,阀块处于关闭状态。[001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外套设有一第一密封圈,所述缸体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容纳环槽,所述容纳环槽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宽度,所述容纳环槽上开设有与所述储液罐连通的液路孔,当所述第一活塞组件沿所述缸体长度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密封圈移动至所述液路孔处并封堵所述液路孔,当所述第一活塞组件继续移动时,所述容纳环槽槽壁阻挡所述第一密封圈继续移动使得所述液路孔仍保持封堵状〇[001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压力腔还与一位于所述缸体外部的踏板模拟器连接,所述第一主缸腔和所述第二主缸腔皆与所述储液罐液路连接。[0018]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活塞和所述缸体内壁之间具有空隙,当所述T型推杆离开所述通路开口时,所述内腔内的制动液通过通路流入所述空隙内,所述空隙与所述驱动单元液路连接。[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液压助力系统中,包括一注满制动液的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从缸口向缸底依次设置了第一活塞组件、导向座、第二活塞组件、第三活塞并将所述缸体内的空间划分成位于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和所述导向座之间的第一压力腔、位于所述导向座和所述第二活塞组件之间并与储液罐连通的第二压力腔、位于所述第二活塞组件和所述第三活塞之间的第一主缸腔、位于所述第三活塞和缸底之间的第二主缸腔;[0020]所述第一活塞组件与制动踏板接触,制动系统与所述第一主缸腔和第二主缸腔皆连接,第二压力腔与储液罐之间串联有用于使储液罐内的液体流入第二压力腔内的驱动单元;[0021]第二活塞组件中设置了充满制动液的内腔的第二活塞和T型推杆,T型推杆从第二活塞内腔沿缸体长度方向依次贯穿第二活塞壁、导向座并延伸进入第一压力腔内,T型推杆中央设置有贯穿T型推杆使得内腔与第一压力腔连通的通孔,并且第二活塞壁内设置一通路,使内腔与第二压力腔连通,这样就为第一压力腔内的制动液流动至第二压力腔提供了路径,但在非失效模式下,第一压力腔内的液压无需释放,因此T型推杆双肩覆盖在通路的开口从而封堵通路,使得第一压力腔和第二压力腔暂时隔绝,只有驱动单元失效时,才使用第一活塞组件推动T型推杆来推动第二活塞,当T型推杆离开通路的开口时,内腔与第二压力腔恢复连通,从而使得第一压力腔内的制动液流入第二压力腔。[0022]当驱动单元未失效时,驱动单元驱动储液罐或者驱动单元自身的制动液流入第二压力腔,第二压力腔内的液压驱动第二活塞向第三活塞方向移动使得第三活塞收到液压也发生移动,从而驱动了制动系统;当驱动单元失效时,踩踏制动踏板使得第一活塞组件与T型推杆接触使得T型推杆离开第二活塞壁并推动第二活塞,使得第一主缸腔第一主缸腔腔内液压增大推动第三活塞移动从而驱动制动系统,当T型推杆离开第二活塞壁后,第一压力腔内的制动液依次通过T型推杆内的通孔、第二活塞壁的通路、第二压力腔后回流入储液罐内,使第一压力腔内的液压释放。这种泄压方式快速便捷,一旦T型推杆离开第二活塞壁,则第一压力腔和第二压力腔立刻连通,第一压力腔内的液压能够迅速释放,第一活塞组件向T型推杆推进时液压阻力立刻减少,能够在失效模式下仍然能够迅速启动制动系统,并且本发明并未使用电磁阀,仅使用自身的机械结构和液压实现液压助力和失效模式下迅速建压、泄压的功能。附图说明[0023]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液压助力系统剖视图;[0024]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非失效模式下制动液在液压助力系统中走向示意图;[0025]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失效模式下制动液在液压助力系统中走向示意图;[0026]图4为图1中A-A视角示意图。[0027]图中:1_第一压力腔、2-第二压力腔、3-第一主缸腔、4-第二主缸腔、5-制动系统;[0028]100-制动踏板、200-储液罐、300-缸体、310-容纳环槽、311-液路孔、320-开口;[0029]400-第一活塞组件、410-第一活塞、42〇_输入推杆、430-弹簧座、431-弹簧底座凸柱、4311-内孔、43111-中央内孔、440-第一密封圈、450-第一弹簧;[0030]500-导向座、510-导向座0型圈;[0031]6〇0-第二活塞组件、610-第二活塞、611-活塞内柱、6111-十字凹槽、612-第二弹簧、613-圆孔、614_内腔、620-阀块、630_卡簧、640-第二密封圈、650-第三密封圈、660—T型推杆、661-通孔;[0032]700-第三活塞、8〇〇_驱动单元、900-踏板模拟器。具体实施方式[0033]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0034]请参照图1至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压助力系统,包括一注满制动液的缸体3〇0,在本实施例中,缸体300为长方体或者圆柱形状,其横向放置,也就是说其长度方向为横向,所述缸体3〇〇从缸口向缸底依次设置了第一活塞组件400、导向座500、第二活塞组件600和第三活塞700,将所述缸体300内的空间划分成位于所述第一活塞组件400和所述导向座5〇〇之间的第一压力腔1、位于所述导向座5〇〇和所述第二活塞组件600之间并与储液罐200连通的第二压力腔2、位于所述第二活塞组件600和所述第三活塞7〇〇之间的第一主缸腔3、位于所述第三活塞7〇〇和缸底之间的第二主缸腔4.[0035]具体地,所述第一活塞组件400与制动踏板100接触,第一活塞组件4〇〇包括位于缸口的第一活塞410,和与第一活塞410紧密接触位于第一活塞410靠近T型推杆660—侧的弹簧座430,第一活塞410设置了朝向制动踏板100的凹坑,该凹坑与外界空气连通,因此不含有制动液,凹坑内具有输入推杆420,该输入推杆一端与凹坑底部接触,另一端则与制动踏板100接触,当人踩踏制动踏板100时,制动踏板100推动输入推杆420,从而推动第一活塞410向缸底方向移动;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活塞410不设置凹坑,输入推杆420位于第一活塞410和制动踏板100之间;[0036]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第一活塞410还设置有限位装置,使得第一活塞41〇限位在某一固定位置上,保持刹车踏板100固定在零位的状态;[0037]弹黃座430设置了面向T型推杆660的凹腔,第一弹簧450设置在导向座500和凹腔底部之间,当第一活塞410推动弹簧座430向T型推杆明0方向移动时,第一弹簧450给予弹簧座4:30阻力,阻止弹簧座430和T型推杆660接触,弹簧座430凹腔的底部中央向T型推杆660方向延伸出一个弹簧底座凸柱4別,该弹簧底座凸柱431的高度等于或者小于凹腔的深度,T型推杆660和弹簧底座凸柱431端部之间存在一段大于零的距离,使得非失效模式下,在第一弹簧450的阻力和第一压力腔1内的液压阻力下,弹簧底座凸柱431和T型推杆660端部无法接触;[0038]在弹簧底座凸柱431的端部设置了至少两个内孔4311,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三个,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设置了五个,其中有一个内孔4311长度与缸体300长度方向平行,位置与T型推杆660中的通孔661位置对应,定义为中央内孔43111,其余的内孔4311围绕中央内孔43111对称分布,并且所有的内孔4311皆相通,这样其余的内孔4311和中央内孔43111的夹角为锐角,当中央内孔43111与T型推杆660的通孔661对接后,第一压力腔1内的制动液通过其余的内孔4311流入中央内孔43111,再进入通孔661;[0039]第一活塞组件400上套设有第一密封圈440,相应地,在缸体壁上设置了用于容纳第一密封圈440的容纳环槽310,该容纳环槽310的宽度大于第一密封圈440的宽度,使得第一密封圈440在容纳环槽310内有移动空间,在容纳环槽31〇槽底或者槽壁上开设有液路孔311,该液路孔311与储液罐200液路连接,也就是说储液罐200内的制动液经由液路孔311进入第一压力腔1内;较佳地,为了防止制动液在液路孔311发生渗漏,在第一密封圈440外围再套设一层第四密封圈;[0040]若该液路孔311与靠近T型推杆660—侧的槽壁的距离小于第一密封圈440的宽度,那么当第一活塞组件400向T型推杆660方向推动时,第一密封圈440受到槽壁的阻挡,位于液路孔311下方,使得液路孔311封堵,此时第一压力腔1内不再会补充制动液,当第一活塞组件400继续向T型推杆660方向移动,第一密封圈440仍旧被槽壁阻挡,使得液路孔311仍然处于封堵状态;若液路孔311与远离T型推杆660—侧的槽壁距离大于第一密封圈440的宽度,那么当第一活塞组件400向T型推杆660方向推动时,液路孔311虽然不会被第一密封圈440封堵,但此时储液罐200内的制动液流经液路孔311后,由于第一密封圈440的阻挡无法流入第一压力腔1内,这样也同样起到了不再增加第一压力腔1内液压的效果;[0041]第一压力腔1内还与踏板模拟器900连接,当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100,与制动踏板100相接触的输入推杆420随之推动第一活塞410,第一活塞410过了缸体300上的液路孔311后,第一压力腔1内开始慢慢建压,与之相连的踏板模拟器900内部也会建立压力,与此同时会有反馈力到制动踏板100上,给驾驶员反馈踏板感。[0042]导向座500固定在第二压力腔2内,在缸体300的宽度方向上,也就是在垂直于缸体300长度方向上,第二压力腔2的长度大于第一压力腔1在此方向上的长度,也可以说,第二压力腔2的缸体300的壁厚小于第一压力腔1处缸体300的壁厚,导向座500在此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压力腔2在此方向上的长度,导向座500与第二压力腔2腔壁接触之处设置了导向座卡簧未图示),导向座卡簧使得导向座500固定在第二压力腔2靠近第一压力腔1的腔壁之处,在本实施例中,导向座500的宽度大于第一压力腔1的宽度使得第一压力腔1和第二压力腔2隔绝;[0043]T型推杆660在贯穿导向座500时,在导向座500内部设置了导向座0型圈510,T型推杆660套入导向座0型圈510内,相应地,导向座500内设置容纳导向座0型圈510的让位空间;[0044]第二压力腔2上的缸体壁开设有开口320,开口320与驱动单元800连通,未踩制动踏板100时,驱动单元800与储液罐200连通,在踩制动踏板1〇〇时,驱动单元800向前移动,当驱动单元800失效时,驱动单元800重新处于初始状态也即未踩制动踏板1〇〇的状态,此时驱动单元800与储液罐200连通。[0045]驱动单元800为一通过电机驱动的液压泵,电机通过ECU控制。[0046]第二活塞组件600包括具有充满制动液的内腔614的第二活塞610和T型推杆660,所述T型推杆660从所述第二活塞610内腔614沿所述缸体300长度方向依次贯穿所述第二活塞壁、所述导向座500并延伸进入所述第一压力腔1内,所述T型推杆660中央设置有贯穿所述T型推杆660使得内腔614与所述第一压力腔1连通的通孔661,所述通孔661沿所述缸体300长度方向延伸,其位置与中央内孔43111位置对应,或者说其与中央内孔43111同轴;[0047]第二活塞壁内设置一通路,使所述内腔614与所述第二压力腔2连通,所述T型推杆660双肩覆盖在所述通路的开口从而封堵所述通路,当所述T型推杆660离开所述通路的开口时,所述内腔614与所述第二压力腔2恢复连通;[0048]具体地,靠近导向座500的第二活塞壁开设了一圆孔613,该圆孔613与第二压力腔2连通,圆孔613孔底直径缩小形成另一个孔,该孔内放置了圆环形的阀块620,T型推杆660穿过阀块620之间的孔,阀块620和圆孔613底部垫设卡簧630,T型推杆660双肩覆盖在阀块620上,两者之间垫设第二密封圈640,使得T型推杆660、第二密封圈640以及阀块620之间形成一个密封面;较佳地,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阀块620也设置了限位装置,但在此不作赘述;[0049]所述T型推杆600与所述阀块620的开关接触,当所述T型推杆660离开所述阀块620时,阀块620处于打开状态,当所述T型推杆660与所述阀块620接触时,阀块620处于关闭状态,或者也可以此功能设置其它结构使得T型推杆660离开阀块620就打开阀块620,覆盖阀块620就关闭阀块620;[0050]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活塞610的内腔614内设置了活塞内柱611,所述活塞内柱611从远离所述T型推杆660的第二活塞壁中央向所述T型推杆660延伸,并在靠近所述T型推杆660的端部设置了与内腔614连通十字凹槽6111,请参照图4,所述十字凹槽6111垂直于所述缸体300长度方向,所述T型推杆600的通孔661与所述十字凹槽6111连通,也就是说该十字凹槽6111的中央与通孔661中心轴同轴,当T型推杆600与活塞内柱611接触时,通孔661和十字凹槽6111对接,通孔661里的制动液流入十字凹槽6111里,从而流入内腔614,所述第二活塞610内腔614内设置有套设在所述活塞内柱611上的第二弹簧612,所述第二弹簧612—端与所述第二活塞壁接触另一端与所述T型推杆660双肩所在的端部接触,由于第二弹簧612的阻力,所以T型推杆660—般不会与十字凹槽6111对接,只有当T型推杆660推动第二弹簧612使其收缩至于活塞内柱611等长时,T型推杆660端部才会与活塞内柱611接触;[0051]较佳地,内腔614壁与阀块620之间也设置了第三密封圈650,保持在非失效模式下,内腔614与第二压力腔2之间的隔绝;[0052]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活塞610和所述缸体300内壁之间具有空隙,这个空隙就是属于第二压力腔2的一部分,当所述T型推杆600的双肩离开所述阀块620时,所述内腔614内的制动液通过打开的阀块620流入圆孔613后进入所述空隙内,这个空隙使得制动液的流动速度增大,提升了整个系统的反应速度。[0053]第一主缸腔3和第二主缸腔4皆与制动系统5连接,所述第三活塞400和第二活塞610的移动皆能够驱动制动系统5,第一主缸腔3和第二主缸腔4皆与储液罐200液路连接。[0054]请参照图2,在非失效模式下,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100,与制动踏板100相连的输入推杆420随之推动第一活塞410,第一活塞410过了缸体300上的液路孔311后,第一压力腔1内开始慢慢建压,与之相连的踏板模拟器900内部也会建立压力,与此同时会有反馈力到制动踏板100上,给驾驶员反馈踏板感;[0055]弹簧座430因为被第一弹簧450压在第一活塞410上,弹簧座430也会随着第一活塞410运动,由于弹簧座430与T型推杆660之间存在距离,两者并不会接触;与此同时,驱动单元8〇〇在接收到制动踏板100踩踏的信号后,会根据实际情况驾驶员的速度与行程建立相应的液压,传递到第二压力腔2中,由上述,第二压力腔2内液压上升,会推动第二活塞610向第三活塞7〇〇方向移动,T型推杆660位于第二活塞610内腔614内,第二活塞壁会推动T型推杆660使得T型推杆660随之运动,经由逻辑控制,确保制动情况下,弹簧座430与T型推杆660始终不会触碰,T型推杆660的双肩不会离开阀块620使得阀块620不会打开,第一压力腔1与第二压力腔2始终保持隔绝。第二活塞610向第一主缸腔3内移动使得第一主缸腔3液压增大,推动第三活塞700,然后传递到外部制动系统5中的其他元件,如ABSESP卡钳中,启动了制动系统5。[0056]有时候电子液压助力系统的制动不是通过踩制动踏板1〇〇,而是通过汽车外部信号直接通知驱动单元800电机工作,建立压力推动第二活塞61〇,从而推动第三活塞7〇〇移动从而启动制动系统5相当于自动驾驶),如何通过外部信号直接通知驱动单元800电机工作为现有技术工艺,不属于本专利技术方案讲述范围,在此不加赘述。[0057]请参照图3,在失效模式下,本实施例指的是驱动单元800因为故障无法启动建立压力,需要通过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1〇〇也即通过人力来直接制动,此时所遇到的阻力越小越好,才能满足法规要求,保证驾驶人员的安全,而由于踩制动踏板1〇〇的同时,第一压力腔1也会建立压力,因此必须将第一压力腔1的液压释放。[0058]制动时踏板力通过输入推杆420、第一活塞410,传递到弹簧座430,因为驱动单元800未建压,第二压力腔2此时内部无压力,T型推杆660没有向第三活塞700方向移动,所以弹簧座430与T型推杆660的间隙会逐渐缩小,第一压力腔1以及踏板模拟器900内会有液压产生,形成对人的阻力;[0059]当弹簧座430与T型推杆660接触上时,力会直接传递到T型推杆660上,此时T型推杆660的通孔661与弹簧底座凸柱431的中央内孔43111对接,第一压力腔1内的制动液通过内孔4:311保持与T型推杆660通孔661内部保持畅通;踏板力继续加大,T型推杆660克服了第二弹簧612的弹簧力,T型推杆660的双肩离开阀块620,使得T型推杆660的双肩与第二密封圈640、阀块620所形成的密封面将打开,第一压力腔i内的制动液通过通孔661流入内腔614内,内腔614内的制动液流经被打开的阀块620、圆孔613进入空隙也就是第二压力腔2内,从而第一压力腔1和第二压力腔2连通;由于此时第一压力腔1和踏板模拟器900内有液压,液压将会通过上述形成的通道经由第二压力腔2以及驱动单元800释放回到储液罐200中,这样对人的阻力只有弹簧力以及摩擦力,没有了液压阻力,可以继续推动第二活塞610前移,在第一主缸腔3、第二主缸腔4中开始产生液压。[0060]随着继续推进,T型推杆66〇推动第二弹簧612使得将第二弹簧612长度等于活塞内柱611,T型推杆660会接触到第二活塞610的活塞内柱611,通孔661与十字凹槽6111对接,通孔661内的制动液流经十字凹槽6111进入内腔614,这样是为了尽量减少第二弹簧612继续压缩产生的额外阻力,如图4所示的十字凹槽6111保证T型推杆660与活塞内柱611接触后制动液仍然可以畅通。[0061]释放时,受到第二弹簧612弹簧力的作用,T型推杆66〇会被推至双肩覆盖在阀块620上,T型推杆660双肩、第二密封圈640以及阀块620之间又会形成密封面,重新隔绝第一压力腔1和第二压力腔2•[0062]这种泄压方式快速便捷,一旦T型推杆明0离开第二活塞壁,则第一压力腔1和第二压力腔2立刻连通,第一压力腔1内的液压能够迅速释放,第一活塞组件400向T型推杆660推进时液压阻力立刻减少,能够在失效模式下仍然能够迅速启动制动系统5,并且本发明并未使用电磁阀,仅使用自身的机械结构和液压实现液压助力和失效模式下迅速建压、泄压的功能。[0063]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助力系统,包括一注满制动液的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从缸口向缸底依次设置了第一活塞组件、导向座、第二活塞组件、第三活塞并将所述缸体内的空间划分成位于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和所述导向座之间的第一压力腔、位于所述导向座和所述第二活塞组件之间并与储液罐连通的第二压力腔、位于所述第二活塞组件和所述第三活塞之间的第一主缸腔、位于所述第三活塞和缸底之间的第二主缸腔;所述第一活塞组件与制动踏板接触,所述第一主缸腔和第二主缸腔和制动系统连接并驱动所述制动系统;所述第二活塞组件包括具有充满制动液的内腔的第二活塞和T型推杆,所述T型推杆从所述第二活塞内腔沿所述缸体长度方向依次贯穿第二活塞壁、所述导向座并延伸进入所述第一压力腔内,所述T型推杆中央设置有贯穿所述T型推杆使得所述内腔与所述第一压力腔连通的通孔,所述第二压力腔与储液罐之间串联有用于使所述储液罐内的液体流入所述第二压力腔内的驱动单元;所述第二活塞壁内设置一通路,使所述内腔与所述第二压力腔连通,所述T型推杆双肩覆盖在所述通路的开口从而封堵所述通路,当所述T型推杆离开所述通路的开口时,所述内腔与所述第二压力腔恢复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的内腔内设置了活塞内柱,所述活塞内柱从远离所述T型推杆的第二活塞壁向所述T型推杆延伸形成,并在靠近所述T型推杆的端部设置了与内腔连通的十字凹槽,所述十字凹槽垂直于所述缸体长度方向,所述T型推杆的通孔与所述十字凹槽位置对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腔内沿所述缸体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导向座和所述第一活塞组件之间,所述第二活塞内腔内设置有套设在所述活塞内柱上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壁接触,另一端与所述T型推杆接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沿所述缸体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活塞组件与所述T型推杆接触的端部开设了至少两个相互连通的内孔,其中一个内孔与所述T型推杆的通孔位置对应,定义为中央内孔,当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和所述T型推杆接触时,所述通孔与所述中央内孔对接,所述制动液依次通过其余的所述内孔、所述中央内孔进入所述通孔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包括相互接触的第一活塞和弹簧座,所述第一活塞具有面向所述制动踏板的凹坑,所述凹坑内设置有输入推杆,所述输入推杆与所述制动踏板接触,所述内孔开设在所述弹簧座端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座具有面向所述T型推杆的凹腔,所述凹腔底部向所述T型推杆方向延伸形成的弹簧底座凸柱,所述弹簧底座凸柱端面开设有所述内孔,所述中央内孔长度平行于所述缸体长度方向,其余的所述内孔围绕所述中央内孔对称分布并与所述中央内孔形成锐角。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壁的通路在被所述T型推杆双肩覆盖的开口处设置有阀块,所述T型推杆的双肩与所述阀块的开关接触,当所述T型推杆的双肩离开所述阀块时,阀块处于打开状态,当所述T型推杆的双肩与所述阀块接触时,阀块处于关闭状态。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外套设有密封圈,所述缸体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容纳环槽,所述容纳环槽宽g大于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宽度,所述容纳环槽上开设有与所述储液罐连通的液路孔,当所述第一活塞组件沿所述缸体长度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密封圈移动至所述液路孔处并封堵所述液路孔,当所述第一活塞组件继续移动时,所述容纳环槽槽壁阻挡所述第一密封圈继续移动使得所述液路孔仍保持封堵状态。9.如权利要1所述的液压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腔还与一位于所述缸体外部的踏板模拟器连接,所述第一主缸腔和所述第二主缸腔皆与所述储液罐液路连接。10.如权利要1所述的液压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和缸体内壁之间^有^空隙,当所述T型推杆离开所述通路开口时,所述内腔内的制动液通过通路流入所述空隙内,所述空隙与所述驱动单元液路连接。

百度查询: 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压助力系统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