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基于车载以太网架构的大数据上云测试方法_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_202111453982.6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日:2021-12-01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公开(公告)号:CN114328184B

主分类号:G06F11/36

分类号:G06F11/36;H04L67/10;H04L67/12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5.17#授权;2022.04.29#实质审查的生效;2022.04.12#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载以太网架构的大数据上云测试方法,其中车载以太网架构包括APA、GW、ADS、FC和THU;大数据上云测试包含四个测试维度,四个测试维度按以下步骤依次进行:数据完整率测试:数据准确率测试:数据成功率测试:数据上云时间测试。本发明从上述四个维度进行上云测试,能够有效、充分地验证以太网架构的大数据上云质量。

主权项:1.一种基于车载以太网架构的大数据上云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载以太网架构包括APA、GW、ADS、FC和THU;APA与GW建立连接,以向GW发送APA事件报文以及事件报文对应的文件数据;ADS与GW建立连接,以向GW发送ADS事件报文以及事件报文对应的文件数据;FC与ADS建立连接,以向ADS发送事件报文以及事件报文对应的文件数据,然后ADS把事件报文和文件数据发送给GW;THU与GW建立连接,以获取GW发送的APA、ADS和FC的事件报文以及文件数据;大数据上云测试包含四个测试维度,四个测试维度按以下步骤依次进行:第一步,数据完整率测试:从数据本身出发,对数据采集清单中所罗列的所有数据项进行测试覆盖,确保数据测试无遗漏;第二步,数据准确率测试:在数据项已经测试覆盖的基础上,对每项数据上云后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确保上云数据的质量;第三步,数据成功率测试:验证整车在长时运行过程中的数据上云的质量能够持续保持在一个稳定状态;第四步,数据上云时间测试:每一项数据在长时测试后计算出一个平均上云时间,以评估所有数据上云的及时性;所述数据完整率按如下方法测试:FC图片数据的完整率,在系统测试阶段需要覆盖所有事件;在零部件测试阶段需要覆盖FC控制器所有事件的所有触发场景;ADR数据的完整率,在系统测试阶段需要覆盖所有事件;在零部件测试阶段需要覆盖所有事件的所有触发场景;同时需要验证所有事件触发后,ADS按照既定的分类规则发出对应的事件类型报文;APA数据的完整率,在系统测试阶段需要覆盖所有事件;在零部件测试阶段需要覆盖APA所有事件的所有触发场景;所述数据准确率按如下方法测试:FC图片数据、ADR数据和APA数据的准确率测试都按照以下思路展开:单一事件触发测试,需要验证每个事件触发后上云数据的准确性;多事件同时触发测试,验证FC事件、ADS事件和APA事件中任意两个或三个事件同时触发后,相应上云数据的准确性;多事件相邻触发测试,验证任意两个或三个事件相邻设定时间内连续触发后,相应上云数据的准确性;场景交互类测试,需要覆盖数据上云过程中与FOTA软件包下载、FOTA软件包车内传输、DVR视频录制、远程控制360拍照录制直播、控制器日志上云、离线地图下载的交互测试,以及FC数据、ADR数据和APA数据相互间的交互测试;所述数据成功率按如下方法测试:FC图片数据、ADR数据和APA数据的成功率测试都按照以下思路展开;休眠唤醒类,考查数据上云功能对整车的影响,验证上云过程中下电后整车能正常进入休眠状态;异常中断类,验证文件拉取过程中的超时、重启车机、断蓄电池;文件上传过程中的超时、重启车机、断蓄电池;负载工况类,考查在多负载工况下的数据上云表现,需要覆盖总线类负载开启、THU负载开启、ADS负载开启、APA负载开启、FC负载开启工况下的测试;耐久测试,需要开展每种数据上云的长时压力测试,同时验证车载以太网传输的数据丢包率;所述数据上云时间按如下方法测试:FC图片上云时间、APA数据上云时间和ADR上云时间都统一按照在THU达到50%负载工况下开展测试验证;FC图片上云时间,选择一种事件连续触发至少3次,上云时间取平均值;APA数据上云时间,主动视频上云、被动视频上云和图片上云都选择一种事件连续触发至少3次,上云时间取平均值;ADR上云时间,主动ADR上云和被动ADR上云都选择一种事件连续触发至少3次,上云时间取平动值。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车载以太网架构的大数据上云测试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