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共基电流传输无大环路负反馈I/V电路_王仲季_202210097034.1 

申请/专利权人:王仲季

申请日:2022-01-20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公开(公告)号:CN114442720B

主分类号:G05F1/59

分类号:G05F1/59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5.17#授权;2022.05.24#实质审查的生效;2022.05.06#公开

摘要:本发明设计的“一种共基电流传输无大环路负反馈IV电路”,主要是为克服因共射电路构成的差分电路工作频率低下、传输速度慢的问题,本发明由共基电路构成的电流传输、电压转换的IV电路,用于替代原始的共射差分电路结构。我们知道晶体三极管在共发射极接法下,其实际工作频率仅为fC=fThfe,而在共基接法下其工作频率可接近fT。可见共基接法比共射接法的工作频率提高了hfe倍,由于共基电路的失真很小,所以本电路设计时不考虑大环路负反馈,简化了电路,也由此本电路传输过程中不会产生环路延迟现象,这就是该电路用共基替代共射并取消大环路负反馈设计的好处。属模拟电子技术,主要用于高速电流传输电路或DAC电路中。

主权项:1.一种共基电流传输无大环路负反馈IV电路,由共基电流传输IV电路:晶体三极管Q1、电阻R1、电阻R2、晶体三极管Q2、电阻R11、晶体三极管Q7、晶体三极管Q8、电阻R12、电阻R10、电阻R13、晶体三极管Q9、晶体三极管Q10、电阻R14、晶体三极管Q11、电阻R15、电阻R16、晶体三极管Q12组成;其所属偏置电路由:电阻R3、晶体三极管Q3、电阻R4、电阻R5、晶体三极管Q4、电阻R6、电阻R7、晶体三极管Q5、稳压管U1、电阻R8、晶体三极管Q6、电阻R9组成,其中上侧电路的信号电流输入端Ii电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电连接晶体三极管Q1的射极,晶体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电连接正电源VCC,电阻R11的一端电连接晶体三极管Q7的射极,晶体三极管Q7的集电极电连接晶体三极管Q8的集电极,晶体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与晶体三极管Q8的基极短接,晶体三极管Q8的射极电连接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电连接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电连接接地,晶体三极管Q11的集电极电连接正电源VCC,晶体三极管Q11的基极电连接晶体三极管Q8的基极,晶体三极管Q11的射极电连接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电连接信号电压输出端Vo端;下侧电路的信号电流输入端Ii电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电连接晶体三极管Q2的射极,晶体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连接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电连接负电源VEE,电阻R14的一端电连接晶体三极管Q10的射极,晶体三极管Q10的集电极电连接晶体三极管Q9的集电极,晶体三极管Q9的集电极与晶体三极管Q9的基极短接,晶体三极管Q9的射极电连接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电连接电阻R10的一端,晶体三极管Q12的集电极电连接负电源VEE的一端,晶体三极管Q12的基极电连接晶体三极管Q9的基极,晶体三极管Q12的射极电连接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电连接信号电压输出端Vo,而偏置电路中,电阻R3的一端电连接正电源VCC,电阻R3的另一端电连接晶体三极管Q3的射极,晶体三极管Q3的基极电连接晶体三极管Q5的基极、晶体三极管Q7的基极,晶体三极管Q5的基极与晶体三极管Q5的集电极短接,晶体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连接晶体三极管Q1的基极及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电连接接地,电阻R6的一端电连接负电源VEE,电阻R6的另一端电连接晶体三极管Q4的射极,晶体三极管Q4的基极电连接晶体三极管Q6的基极、晶体三极管Q10的基极,晶体三极管Q6的基极与晶体三极管Q6的集电极短接,晶体三极管Q4的集电极电连接晶体三极管Q2的基极及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电连接接地,稳压管U1的电压输入端Vin电连接晶体三极管Q5的集电极,稳压管U1的电压输出端Vout电连接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电连接晶体三极管Q6的集电极和稳压管U1的调整端ADJ。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王仲季 一种共基电流传输无大环路负反馈I/V电路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

I相关技术